央行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1月15日开展5000亿元MLF(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含对1月15日MLF到期和1月25日TMLF到期的续做)和20亿元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分别为2.95%、2.20%。 此次操作的5000亿元MLF,包含对1月15日MLF到期和1月25日TMLF到期的续做,到期量合计为5405亿元,因此实现小幅缩量续作。 这一举措打破了自2020年8月以来,央行连续保持超量续作MLF的“惯例”。资金总体上呈现净回笼。此前,M2增速下降,已经引发了市场对流动性的担忧。 // 资金净回笼,短期利率走高 // Wind数据显示,1月央行公开市场MLF+TMLF合计有5405亿元到期,其中1月15日3000亿元MLF到期,1月23日2405亿元TMLF到期。 市场预期,本周五央行将对本月到期的MLF和TMLF进行一次性续作,普遍预期的MLF操作量可能在8000亿左右。 周四资金面稳中偏松局面不改,但流动性有所收敛,R001利率持续上行已经突破2020年的中枢1.64%,银行间Shibor利率短期均有所走高。资金面宽松逐渐收尾。 1月15日,除了上交所91天、14天,深交所2天、3天和4天5个品种国债逆回购有所下跌外,其余品种全部上涨,而且盘中大多数品种年化利率最高都突破2%,处于缓慢攀升中。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各品种稍有分歧。短期如隔夜品种上行6.3bp报1.738%,7天期上行11.1bp报2.124%,14天期上行5.3bp报1.99%,但1个月、3个月等其他中长期品种均微幅下跌。 //机构:春节前资金缺口大 // 国泰君安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覃汉认为,春节前资金缺口仍较大,MLF缩量反而预留宽松空间。今日MLF投放后,如果要将资金缺口填补到往年均值水平,可能则还需要央行投放1万亿元左右,就算投放不及1万亿元,也会有一定量的对冲。考虑到春节前资金缺口仍然较大,本次MLF缩量反而预留宽松空间,预计春节前还会有其他对冲操作。 中金公司表示,12月信托贷款压降规模达4601亿元,而以往月份压降规模多在千亿元规模上下,未来更需关注非标超预期压降的可能,关注未来中小房企和城投公司的债务到期偿还压力。预计年初全面降准的可能性较低,央行或更多通过MLF、直达实体经济工具等方式适时适度投放流动性。 但也有机构重提降准,认为降准也存在一定的可能性。 江海证券屈庆团队认为,MLF操作量低于8000亿,短期而言并不能证明央行试图释放边际收紧的货币政策信号,反而可能使得市场对降准或者创新性货币政策操作的预期进一步强化,进一步推升市场的宽松预期,这无疑有利于目前市场交易情绪的延续。但中期需要警惕货币宽松预期兑现或证伪之后的回调风险。 中信证券明明债券研究团队点评称,此次MLF操作进一步强化预期管理,引导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平稳运行。预计今年春节前流动性安排是以MLF+逆回购+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或类似CRA的临时性流动性安排为主的组合。 // 央行再次定调:稳字当头 // 重申货币政策不急转弯 1月15日,中国央行新闻发布会上,央行副行长陈雨露1月15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1年稳健货币政策会更加合理适度、灵活精准,央行会坚持稳字当头,不急转弯,灵活把握货币政策的力度、节奏和重点,以适度货币增长支持经济持续恢复和高质量发展。 M2、社融增速不宜再设置数字目标 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表示,M2、社融增速不宜再设置数字目标,目前存款准备金率水平不高。在总量方面,综合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再贴现、中期信贷便利、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根据形势变化灵活调整政策力度、节奏和重点。 央行副行长陈雨进一步解释称,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可以根据经济形势和宏观经济治理的需要,略高或者略低于名义经济增速,以此体现中长期内货币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同时在经济运行的非正常时期,比如说遭遇到类似当前重大疫情严重冲击的时候,经济增速可能会大大偏离潜在的产出水平,这时货币政策就要参照反映潜在产出的名义经济增速来把握。 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表示,2020年狭义货币(M1)增速明显是稳健货币政策精准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现。未来随着经济企稳回升,单位资金支出将加快,沉淀的单位活期存款将减少,预计未来M1增长将会比较平稳。 关注物价、关注资产价格 陈雨露表示,预计今年CPI持续大幅上涨的可能性比较小,目前央行也在关注核心CPI的变化。 从中央银行的角度来看,在关注物价的同时,央行也一直在密切关注重要领域的资产价格。在保持物价稳定的同时,通过宏观审慎政策来防范资产价格大起大落带来的宏观金融风险,以切实维护金融稳定。 住房不炒 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表示,近年来央行坚持房住不炒定位,重点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加强房地产金融调控,牵头各部门加强对各类资金流入房地产的情况监测,去年房地产贷款增速是8年来首次低于各项贷款增速。二是实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形成重点房地产企业资金监测和管理规则等。三是完善住房租赁金融政策,近期将就相关政策公开征求社会意见。 人民币汇率:有升有贬 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表示,未来人民币汇率走势取决于经济形势、国际市场因素等,总的看,人民币汇率有升有贬、双向浮动将成为常态,既不会持续升值,也不会持续贬值。 货币政策“以我为主” 陈雨露称,当前的外部风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国际金融市场出现的脱离实体经济基本面,波动幅度在不断地加大。二是全球流动性高度宽松的背景下,跨境资本流动方向易变、波动也在加大。三是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前所未有,低收入国家债务风险还会进一步的上升,可能会进一步的影响全球经济复苏的进程。 针对上述三个方面的外部风险,中国央行的重点还是要坚持国内优先的原则,继续做好自己的工作。一方面,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夯实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另一方面,要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健全宏观审慎管理、持续提升系统性风险防控能力。同时,还要加强在G20等国际平台上与其他各国的宏观经济金融政策协调,来共同为全球经济未来的复苏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1月6日,在广西凭祥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的凭祥综合保税区,记者看到,道路上、物流园区内、口岸前后都是满载货物的大卡车。身穿防护服的报关员来回穿行。新年伊始,这个报关单量占广西一半以上的口岸已是一片繁忙景象。 “由于节日因素推动,中越两国人民对年货物资的需求导致物流激增,现在正是贸易旺季,这几天相关设施已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试验区管委会主任农潮涌说。 进出口持续增长 凭祥试验区2016年8月获批,以凭祥市为核心,依托凭祥综合保税区、凭祥边境经济合作区、崇左市城市工业区、中国―东盟青年产业园等重点园区,构建“一核、三区、三基地”的空间格局。 记者在位于友谊关海关一楼的智慧口岸看到,显示屏上实时记录每日过关的车辆数量,还精确显示当日海关业务占用通道的平均时长为10.64秒。2020年共有356700辆货车过关,进出口总值增长35%。2021年的前6天,日均过关车辆近千辆。 为满足不停涌来的车辆过关需求,友谊关口岸从早上8点到晚上8点放行,全年无休。为扩大通过量,友谊关口岸在原有三进三出通道的基础上又建设了新的三进三出通道,投入使用后将有效缓解车辆通过的压力。 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但友谊关口岸进出口仍保持了较快增长。农潮涌分析认为,过去5年,在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推动下,试验区基础设施改善,互联互通水平提升,通关便利化改革、加工贸易政策、自贸区政策等相继落地,是口岸进出口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 经过5年努力,试验区通边铁路和公路建设有了新的突破。南宁至崇左城际铁路全线开工建设,南友高速公路、崇靖高速公路、崇左至水口高速公路先后建成通车,隆安至硕龙高速公路、崇左至爱店高速公路开工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试验区跨境通(行情002640,诊股)道和口岸升格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中越友谊关―友谊口岸货运专用通道、中越浦寨―新清货运专用通道、宁明爱店口岸货物通道3条跨境通道建成通车;爱店口岸、硕龙口岸获批对外开放,实现4个边境县(市)一类口岸全覆盖。 2018年底正式启用的国铁凭祥口岸物流中心是西部陆海新通道开通的首个陆运铁路口岸物流中心。在这里,记者看到边检、海关、卫生防疫等部门在一起办公。中心与越南铁路接轨,过境货物无需换车、换装,当日可达越南河内。该中心的启用,使铁路跨境物流运能从200万吨扩大至700万吨。 去年2月,全国首趟进境水果班列24502次顺利从越南同登到达广西凭祥,是国铁凭祥口岸物流中心办理的首批进境水果直通运输业务,标志着全国首个铁路进境水果指定监管场地正式运营。 “去年我们铁路口岸进口同比增幅16%,出口同比增幅45.4%,开行跨境班列达251列,进境水果班列达68列。”凭祥火车站站长蒋靖说。 通关便利化提高 基础设施改善的同时,试验区的通关便利化改革也同步大刀阔斧地推进。在前期开展进口货物通关改革基础上,友谊关海关深化推广“提前申报、卡口验收”监管模式改革,出口货物放行时间由2个至3个小时缩短为10分钟。推行企业自报自缴、关税保证保险、汇总征税等税收征管方式改革,减轻企业资金压力。 “通过各项通关改革政策叠加,口岸通关效率大幅提升,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高。2020年1月至11月,友谊关海关出口整体通关时间0.7小时,同比压缩60.66%;进口整体通关时间1.6小时,在南宁关区名列前茅。”友谊关海关副关长殷艳娟说。 在友谊关卡口前,记者见到了万军国际物流公司报关员周杨深。他告诉记者,以前自己一天只能办理20来单业务,通关便利化改革后能办理超过40单。“在卡口这里以前要两三分钟才能起杆,现在十来秒就起杆了,并且全程电子化申报,很方便。”周杨深说。 加工产业活力足 “自去年6月17日百世物流公司完成综试区获批后第一批9610出口实货业务以来,至今已进驻18家跨境电商企业,有6家跨境电商企业成功开展业务。去年跨境电商进出口总值1.5亿元。”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跨境合作局科长王启云说。 迅速扩张的跨境电商业务,使现有场地满负荷运行。加上由于原有的过关设备窄小,新业务开展后的货品无法通过,建设新的跨境电商监管中心势在必行。在离监管中心不远处,跨境电商公共清关中心已基本建成。清关中心占地17063平方米,投资3200万元,建成3条精度分拣线,满足9710、9810 B2B出口业务需求,每日可处理跨境电商寄递量30万件。 完善的基础设施,便利的通关条件,使凭祥迅速形成了红木家具、五金机电、纺织服装、水果蔬菜、中草药、矿产品六大贸易集散中心,为发展边境加工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三诺跨境电子产业示范园区由凭祥市政府平台公司与三诺集团共同出资建设,主要生产电子信息、智能智造、智慧健康等核心产品及其精密零件、深加工机构件等配套部件产品。记者看到,这里一片分秒必争的景象。 “项目全面建成后,将提供就业岗位2万个。我们的目标是实现‘境内外联动、进出口并举’,打造国际产能合作和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平台。”三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行政部经理张明元说。 水果加工产业也在试验区迅速发展起来。仅经凭祥口岸进口的水果就占全国进口水果总量近半,进口的东南亚热带水果占全国总量将近四分之三。利用进口资源进行落地加工,以休闲食品、农产品(行情000061,诊股)加工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从无到有逐步建成。 截至2020年10月,凭祥试验区累计新增规模以上口岸贸易加工企业103家,口岸贸易加工业累计总产值300亿元以上。(经济日报记者 童 政 周骁骏)
继去年末央行两度“示警”互联网存款相关风险以及多家互联网平台集中下架银行存款产品之后,1月15日,商业银行互联网存款新规“靴子”落地,新规明确“银行不得通过非自营网络平台开展定期存款和定活两便存款业务”,借互联网平台“拉存款”被叫停。监管风暴来袭,谁受影响最大、谁能得到“豁免”、银行作何应对等问题颇受各界关注。 借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吸储被叫停 1月15日,银保监会、央行下发《关于规范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开展个人存款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全文共十四条,从规范业务经营、强化风险管理、加强消费者保护、严格监督管理等方面对银行开展互联网存款业务进行规范。 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一条便是,“商业银行不得通过非自营网络平台开展定期存款和定活两便存款业务,包括但不限于由非自营网络平台提供营销宣传、产品展示、信息传输、购买入口、利息补贴等服务”。非自营互联网渠道受限也就意味着,此前银行广泛依靠互联网平台进行“拉存款”的方式被正式叫停。 对于银行不得通过非自营网络平台开展定期存款等业务有何考虑?银保监会、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商业银行通过非自营网络平台开展存款业务,是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产物,最近业务规模增长较快。但该业务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风险隐患,涉嫌违反相关监管规定和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相关要求,突破地方法人银行经营区域限制,并且非自营网络平台存款产品稳定性较差,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也带来挑战。因此,为防范金融风险,依法对上述定期存款以及定活两便存款业务予以叫停。 对于已经通过互联网金融等第三方银行非自营网络平台进行存款的消费者来说,《通知》明确,商业银行通过非自营网络平台已经办理的存款业务,到期后自然结清。在此期间,相关存款依法受到保护,消费者可以依据法律规定和存款协议到期取款或者提前支取。商业银行应当继续提供查询、资金划转等相关服务,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中小银行受影响最大 业内对于该互联网存款新规的出台其实早有预期,去年末,央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曾在2020年11月和2020年12月两度“发声”提及互联网存款相关问题及其风险隐患。随后,2020年12月18日,支付宝下线互联网存款产品引发行业高度关注,此后各大互联网平台纷纷跟进下架,相关银行存款产品仅针对存量客户可见。 需要指出的是,近两年来,借互联网金融平台推出存款产品,已成为部分中小银行吸收存款、缓解流动性压力的主要手段。在此前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上,中小银行的存款产品也占据多数。 《通知》下发后,银行的第三方互联网平台揽储利器将被“斩断”,影响几何?“监管对于互联网金融平台发展持非常谨慎的态度,监管出发点就是希望控制互联网存款的无序扩张来控制潜在金融风险。《通知》对自营渠道投入比较多、建设比较好的大型和部分中型银行来说影响较小,主要影响的是自营平台比较薄弱的中小银行,因为其不能依赖第三方互联网平台获取存款了。”银行业资深分析人士王剑辉如是说。 金融科技专家苏筱芮进一步表示,此次通知受到冲击最大的群体是中小银行,因为中小银行的存款补充渠道不及大行,尤其民营银行由于缺乏网点,更加依赖线上吸储,中小银行的负债端将面临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银保监会、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还提到,商业银行与非自营网络平台进行合作,通过开立Ⅱ类账户充值,为社会公众购买服务、进行消费等提供便利,这部分业务不受影响,可继续开展。 “比如消费者在电力公司、铁路公司等银行非自营机构网络平台上,涉及到的公交卡、电卡充值、金融钱款的往来,消费者需要拿银行卡进行的支付类活动,业务应该正常进行;第三方发的消费卡,钱是由银行卡转出的业务也是正常进行。”对于该表述,多位银行业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如是说。 纯互联网银行有望获“豁免”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新规限制银行借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吸储,但也开了一道口子。 《通知》明确了,地方性法人商业银行要坚守发展定位,确保通过互联网开展的存款业务,立足于服务已设立机构所在区域的客户。无实体经营网点,业务主要在线上开展,且符合银保监会规定条件的除外。 “这项规定主要针对的是地方性法人商业银行,这种银行定位于服务于某一个区域,规定限制了其跨区域服务,防止这些区域性法人银行通过互联网的渠道过度扩张。这种扩张有可能会使其资产负债表结构失衡,比如其通过互联网平台吸收全国各地存款,提供高息或更有吸引力的条件吸引客户,但是其发放贷款可能针对本地,本地的收益和异地高息存款可能不相匹配,形成资产负债表的失衡,容易埋下金融隐患。”王剑辉分析。 《通知》特别提到“无实体经营网点,业务主要在线上开展,且符合银保监会规定条件的除外”。在民营银行中,部分是无实体经营网点的纯互联网银行,比如微众、网商、新网,可以通过互联网开展异地业务,但更多的民营银行受“一行一店”的限制,仅一家银行网点,向来面临吸储难题。这部分银行是否也同受约束受到银行业人士的关注。 对此,王剑辉指出,从目前的规定看,约束的是银保监会管辖范围内的所有银行,没有民营和国营之分。民营银行只要有线下网点,就受规则的限制,也不能够跨地区通过互联网吸收存款。对于民营银行来说,如果经营许可中有区域限制,就需要在本区域内经营,如果没有区域限制想要异地互联网吸存,可能就需要跨区域设立网点,当然跨区域设立网点也要经监管许可。“监管原本希望民营银行等部分中小银行能通过互联网渠道来业务拓展,走出一个创新金融模式,但后续也发现互联网金融整体并没有如预想的良性发展,传统银行可能也会面临市场萎缩。所以出台这个措施一方面限制银行的无序扩张,另外也限制了互联网金融公司的野蛮生长。” 另谋出路 《通知》一经下发,立即引起银行机构的高度重视。某民营银行相关负责人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通知》下发后该行立即开会讨论,就具体条文细致研究并按规定落实。“通知下发后,我们一条一条地看,想看看针对我们是否有更细致的规范,琢磨相关业务如何开展。”上述人士如是说。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吸储利器”被收缴,在激烈的揽储竞争压力下,中小银行也正寻找新的出路——即发力自营渠道。 一家中小银行内部人士对北京商报记者直言,现在做自营渠道就是该行今年最重要的任务。目前,该行正着力增加自身App的客户量,同时利用活动营销活跃客户。 “我行今年发展的主题已经确定了,要稳健发展不追求规模,肯定会努力做客户运营,拉新促活。我们现在是微信银行和App双运营,目前一方面,对于前期通过互联网平台上积累的存量客户往自家银行App上导流,另一方面通过自家银行App和微信银行搞活动推广,利用开户奖励、补贴等方式拉新。”上述人士表示。 对于未来发展,苏筱芮建议,商业银行需要厘清自身的业务结构与规模占比,通过加强同业融资来缓解监管带来的冲击;要认真评估监管指标,如流动性匹配率、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核心负债比例等重要监管指标,进行压力测试;要加紧平衡收入结构,做好客户精细化运营,大力发展自营渠道,通过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新型方式提升自身的运营能力;地方法人银行应坚守本地地位,在自身的能力范围内精耕细作。
“我们集团每个月发票使用量很大。以前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要提前准备和申报资料,税管员要来核实,费时费力。‘白名单’制度推出后,我们轻点鼠标就能开票,太方便了!”海南奥创集团财务主管何海霞为海口市推行的增值税发票申领“白名单”制度点赞。 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海南海口市创新实施增值税发票申领“白名单”制度,帮助入围“白名单”企业尽快回笼资金、加速资金运转,有效提升了企业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的获得感。 据了解,发票申领“白名单”企业财务人员只需动动手指,即可在线自主申请调整发票数量或最高开票限额,税务机关在线予以免检用票、即时办结。企业申请的发票可直接免费邮寄到户。同时,执行“白名单”企业出入动态管理,对企业用票情况采取自动定期扫描、动态进出管理、即时维护调整的管理模式。 “管得住才能放得开。”国家税务总局海南省税务局货物与劳务税处副处长陈皓说,发票申领“白名单”制度标志着海口市的发票管理由“严管”向“放管结合”方式转变,从传统的“以票控税”向“以数控税”方向转变,既可让优质企业享受海南自由贸易港特有的发票便利,又可将发票使用风险控制在安全范围以内,为更多企业到海南投资兴业做好准备。(经济日报记者 潘世鹏)
近年来,新疆借助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发展机遇,发挥区位优势,依托不断完善的交通网络,在建好物流“大通道”的同时,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不断激发产业活力。 近日,记者在阿克苏商贸物流产业园新疆农产品(行情000061,诊股)交易中心采访时看到,车辆往来繁忙,内地发运的生姜、大蒜、莲藕等在此汇集后,通过穿过园区的吐鲁番―和田高速公路,发往和田、喀什等地。同时,当地盛产的红枣、核桃等特色农产品在这里聚集分选加工,销往全国各地。 为加快特色林果产业资源优势转化,新引进的阿克苏海元物流商城项目正在加快建设。“计划3年内投入2000台冷链车,让南疆优质的农特产品从田间地头直达全国各地消费者餐桌。”项目负责人陈琦说,通过建立家居建材、汽车配件、小家电等公共仓,“以商招商”带动内地企业聚集阿克苏,联通内地工业制成品进入南疆地区。 “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离不开畅通的商贸物流体系。”阿克苏商贸物流园党工委副书记李会强说。目前,阿克苏商贸物流产业园内落户的运营企业有61家,从事商贸物流的企业有24家,从事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的有26家,形成了产业和物流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2020年1至10月,园区实现固定投资13.54亿元,招商到位资金20亿元。该园区通过引进铁路线,依托阿克苏机场,推动物流业从单一的公路运输向“铁公机”立体式运输加速转变。 在新疆,一大批类似阿克苏商贸物流产业园的物流园区加快成长。同时,物流企业利用科技赋能,加快转型升级,服务产业经济发展的能力正在增强。 昌吉市地处天山北坡经济带,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在三工镇建立的新疆(昌吉)亚欧国际物流园,已成为助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旱码头”。位于园区内的中疆物流有限责任公司,从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发运的煤炭集装箱专列在此集结,在吊运机、装有智慧服务平台的运输车等机械车辆的忙碌下,煤炭集装箱被快速装卸,精准配送至周边企业。 “利用移动智能科技、大数据技术等先进技术打造的智慧服务平台上线,减轻了人工重复录入的工作量,畅通了数据流转,集装箱物流装卸更加高效。”中疆物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苟小军说,通过与铁路网信息联通,实现公铁联运场站的智能化管理,煤炭等大宗货物运输配送更加精准。 近年来,昌吉市着力打造物流枢纽和面向中亚的重要物流集散基地,用好各项政策,引导物流业向更高水平发展。“现在园区内企业正在加快智能化、信息化转型,云仓、智能仓储、无车承运人平台等新业态加速落地,物流助力煤炭、种子、棉花等优势资源转化能力不断增强。”昌吉市商务工信局副局长邓惠阳说。 目前,新疆(昌吉)亚欧国际物流园引进了25家物流快递等企业入驻,保税仓储、国际物流配送、国际贸易和转口贸易、全球采购和国际分拨配送等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邓惠阳说,当前新疆(昌吉)亚欧国际物流园招商重点从以往招引单一功能的物流仓储企业,向能提供物流金融服务、第四方物流等综合解决方案的重点物流企业转变,加快与乌鲁木齐国际陆港联运协同发展,提升昌吉市对要素资源的配置能力。一批综合实力强的龙头物流企业加速成长,通过综合保税区、产业园、开发区、产业化示范基地,融入产业布局,激发了产业活力。 “今后,新疆在不断完善基础物流功能,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效率的同时,将利用大数据、5G、互联网等智能化信息手段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实现与物流业的无缝对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疆工业和信息化厅物流处处长刘新辉说。
日前,国家医保局、人社部公布《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0年)》(简称《目录》)。在本次调整中,119种药品被调入,29种药品被调出,最终《目录》有药品2800种,其中西药1426种、中成药1374种,中西药比例基本持平。新版《目录》自今年3月1日起正式执行。 此次国家医保目录调整力度空前,且首次尝试对目录内药品进行降价谈判。共有162种药品进行了谈判,为历史最多的一次。新调入的药品含独家药品96种,非独家药品23种,共涉及31个临床组别,占所有临床组别的86%。专家表示,新入围药品在降价幅度和临床效果上实现了“较高性价比”。 此次国家医保目录调整会对老百姓产生哪些影响?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了国家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专家以及企业界人士。 药价大幅下降 国家医保局表示,本次《目录》调整工作,共有162种药品进行了谈判,119种药品谈判成功,成功率为73.46%,谈判成功的药品平均降价50.64%。以最受关注的抗癌药为例,2018年国家医保局组织开展了抗癌药专项准入谈判,最终17种药品谈判成功纳入目录,并于2020年底协议到期;14种独家药品按规则进行了续约或再次谈判,平均降幅为14.95%,个别一线抗癌药降幅超过60%。 “经测算,14种抗癌药降价,预计2021年可为癌症患者节省30多亿元。本次调整新增了17种抗癌药,包括仑伐替尼等新药、好药,目录内癌症用药的保障水平明显提升。”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司长熊先军表示,谈判成功药品共涉及31个临床组别,占所有临床组别的86%,患者受益面非常广泛。 “2020年新增的肿瘤药物都是这一两年新上市的主流用药,有明确的临床适应症。”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石远凯表示,《目录》基本覆盖了各主要器官癌症的主流治疗药物,常见的肺癌、乳腺癌药物增加了,一些不常见的肿瘤也有了可以用的药品。 谈及儿童用药情况时,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冀晓华表示,本次医保谈判共收录7种儿科用药,充分考虑到了药物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药物均以口服液、颗粒为主,易于患者服用。增补的儿童用药都是临床最常用的,由于儿科门诊呼吸系统与消化系统疾病占很大比例,本次调整用药特别针对这两种疾病做了专门收录。 国家医保局测算,新增的119种药品多数是经过谈判实现降价的独家药品,预计2021年增加的基金支出与谈判和调出药品所腾出的空间基本相当。另一方面,从患者负担情况看,通过谈判降价和医保报销,预计2021年可累计为患者减负约280亿元。 医保经济性提升 记者从国家医保局了解到,2020年10月份到12月份,在企业申报基础上,国家医保局建立了评审药品数据库。历经专家评审阶段到谈判阶段,对拟谈判药品开展测算。期间,邀请企业进行逐一面对面沟通,充分听取企业的意见建议,组织谈判专家紧锣密鼓开展工作。 “简单说,就是在谈判规则下,引导药企给出可以接受的最低价。”上海市医疗保障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处处长龚波说,绝不能因为个人同情而忽略了为参保人员争取最大让利的谈判职责,绝不在谈判中“点到为止”。 “我们基金测算组尽可能在测算过程中对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全面考虑,拓宽测算的广度和深度,客观地评估评价谈判药品的真实价值,同时兼顾基金的承受能力给出合理的谈判价格,以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让绝大多数患者能够享受到谈判药品的成果。”北京市医保中心主任、国家医保DRG付费技术指导组组长郑杰表示。 其实,此次药品谈判设定申报条件时就已未雨绸缪:一是要更好满足临床需求,二是更好与新药审批工作衔接,实现药品审批与医保评审“无缝衔接”,体现鼓励新药创制的导向,三是照顾临床用药延续性。 即使是在原目录内的药品,也要不断提升经济性。这次谈判的一个特点,是首次尝试对目录内药品进行降价谈判。评审专家按照程序遴选了价格或费用偏高、基金占用较多的14种独家药品进行降价谈判,14种药品均谈判成功并保留在《目录》内,平均降价43.46%。熊先军说:“我国每年都开展医保药品目录的调整工作将成为常态,在‘性价比’上拓展医疗保障的广度和深度。” 支持新药申报 值得注意的是,为更好满足患者对新上市药品的需求,此次医保目录调整将2020年8月17日前上市的药品均纳入调整范围,有16种2020年新上市的药品被纳入《目录》。企业界人士表示,此次谈判,释放出支持新药、以患者需求为中心的鲜明导向,在确保患者用上降价药的同时,也在保障患者及时用上新药上作出了努力,进一步鼓励了企业开展新药物研发的信心。 “大家都很清楚创新有多难,尤其是做原创新药更难——药品研发周期至少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高投入、高风险、投资回报周期过长。如果不能及时进入医保,将严重影响医药企业的发展甚至生存。”桑枝总生物碱上市许可持有人——北京五和博澳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岳升表示,此次《目录》调整实施企业申报制,渠道更加畅通高效。 得益于2020年医保目录调整政策的改革,降血糖新药“桑枝总生物碱”有幸成为为数不多的当年获批、当年国谈进医保的品种。黄岳升说:“虽然产品刚上市就降价,但作为企业代表还是感受到了国家医保局及专家们对创新药给予的认可和大力支持,我们愿意以微利投入市场,推动行业良性发展。” “医保谈判以及相关配套政策,旨在给予企业以量换价的稳定预期,在降低药品价格、减少患者经济负担、减轻医保基金压力的同时,给予企业合理利润空间,用于持续的创新和发展。”阿斯利康制药公司中国副总裁黄彬举例,阿斯利康公司的奥希替尼片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三代靶向药物,较前代产品有明显的临床优势。在成功通过2018年和2020年针对新的适应症的两轮医保目录谈判后,奥希替尼片目前在国内的价格已远低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充分体现了尽最大可能惠及患者的承诺。(记者 吴佳佳) 好政策要形成好示范 李 瞳 从药品种类持续扩围,到更加侧重儿童用药、创新药、癌症等重大疾病治疗药物,再到入围药品在降价幅度和临床效果上实现较高性价比……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扩大了用药保障范围,减轻了参保人药费负担,提升了医保资金的使用效益,切实送上了更多民生红利。 近年来,我国持续在用药保障上下功夫,不断提升供给质量,降低用药成本。特别是在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中,不仅新增119个药品,平均降价更是达到50.64%。当然,好政策既要执行好,也要形成示范作用,不断引领整个医药行业健康发展。 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做好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落地执行,加强监督管理,督促各地做好用药衔接和保障,确保新版《目录》能尽早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另一方面,医保药品目录扩围步伐不能停,要继续通过准入谈判,让更多创新药、重大疾病治疗药物在加入医保药品目录的同时,确保价格“较高性价比”,进一步让患者用上好药、用得起好药。 此外,相关部门还要进一步引导医药企业形成合理、健康的价值趋向,最终通过支持创新、价值购买,推动我国医药行业深化供给侧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
贵州省晴隆县地处云贵高原中段,当地旅游资源较为丰富,既有安南古城、“欲飞”石刻、盘江铁桥及盘江摩崖群、古驿道、安谷砖牌坊等历史文化遗迹,又有被誉为抗战生命线的“二十四道拐”国家抗战遗址。 近年来,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晴隆县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举全县之力整合旅游资源,成立了晴隆二十四道拐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不断扩张各项业务板块,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发展旅游为晴隆县带来了勃勃生机,助力脱贫攻坚扎实推进。 2020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晴隆县开始了新的探索。二十四道拐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于4月份在晴隆普晴林场启动万亩林下经济项目,探索农旅一体化发展。目前,该项目种植红托竹荪2000亩、鸡枞菌1000亩、赤松茸1000亩、香菇1000亩,共计5000余亩,预计年产值约1亿元,可直接带动近千人就业、800多个家庭增收。 2020年7月份,该项目首批香菇、鸡枞菌产品上市,以川、渝、粤为核心的林下菌类销售网络趋向成熟完善,形成了产、供、销一体化现代化农旅产业链,助力决胜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晴隆二十四道拐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还积极吸纳本地大学生,累计安排31名本科生、94名大专生就业。并对阿妹戚托小镇景区内96名移民搬迁人员开展为期两周的业务技能培训。公司发展旅游业共直接创造就业机会1505个,间接创造就业机会近2000个,累计带动近400个家庭就业。(经济日报记者 王新伟 吴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