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据路透社报道, TikTok近期将退出香港市场。消息称此举是字节跳动为遵守中国政府在特别行政区的相关国家安全法律法规。 路透社报道截图 对此,今日有媒体误报抖音将退出香港市场,字节跳动中国CEO张楠回复称“抖音在香港有很多用户,将继续为香港用户提供服务”。 TikTok于2017年上线,最初是作为抖音海外版面向海外市场,但目前,字节跳动已将两款产品分开运营,抖音面向国内,TikTok面向国外。 据路透社消息来源,截至2019年8月TikTok在香港约有15万用户。据Sensor Tower数据,截至4月底,抖音在全球范围内的总下载次数超过20亿次。
7月7日,美元/港元汇价持续走强,并在纽约交易时段再度触发7.75港元强方兑换保证。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下称“金管局”)于周一纽约交易时段再向市场卖出17.44亿港元,连同稍早在傍晚卖出的港元,单日共向市场注入71.69亿港元。7日下午,金管局再次卖出81.38亿港元,以捍卫联系汇率制度,本周两日内干预次数已达3次。 金管局时隔两周后再度向市场释出港元后,7日,港元短端拆息回落,但是美元/港元即期汇率继续紧贴7.75港元的强方兑换保证水平,港元汇率居高难下。 “金融市场对海外噪音似乎不屑一顾,”交银国际研究部主管洪灏表示,“港元最近触及交易区间的强方,引发金管局干预。尽管香港经济不乏压力,但大家对经济好转的信心从汇市、楼市、股市都有所体现。”市场预计,香港将继续作为世界进出中国内地的关键门户,尤其是在金融领域,大湾区也将给香港带来更多机会,例如“跨境理财通”的落地。 从息差角度看,7月7日,3个月HIBOR(香港银行间拆借利率)报0.70756%,3个月美元LIBOR报0.27588%,尽管相较5月,息差优势已收窄,但仍在高位。 “在香港的企业或个人未来可能更希望持有港元,而非过去的美元,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这也可能支撑港元。”某外资行交易员对记者表示。 港元维持强势,美元酝酿抛售 去年以来,由于外部不确定性及香港经济深度衰退,唱衰港元的声音不断。但今年以来,市场一次次以实际表现打脸“港元大跌论”。 多位中外资行资深交易员对记者表示,“港元大跌论”是臆测,且不论金管局坐拥4410亿美元的庞大外汇储备,位列全球第八;单是港股市场,“目前中资银行和中资企业占据港股上市公司的70%,这一占比还将随中概股赴港‘二次上市’进一步扩大,而这些资金流将超过任何香港本地流量。”因此,港元几乎不可能出现盯不住美元的情况。 港元自1983年起实行盯住美元的联系汇率制度,目的是让本地商业与贸易活动具有较大的可预测性,其汇率保证维持在1美元对7.75-7.85港元区间。市场认为,港元将维持强势或持续徘徊在7.75港元附近。 由于中国经济二季度复苏明显强于预期,引领A股、港股本周大涨,港元汇价自周一中午起更加频繁地触碰7.75港元强方水平,港元短端拆息反弹反映资金需求增加。在金管局干预后,拆息利率有所回落。“港股不断创新高,香港楼市价格、成交量近期也复苏明显。金融市场对海外的不确定性似乎不屑一顾。”洪灏称。 同时,一众华尔街投行都在酝酿“抛售美元”,只是机构尚未大规模付诸行动,这也使港元对美元维持强势的前景进一步明朗。 无限量宽松(QE)导致美元本身价值被稀释,“但这种看衰的观点并未体现在仓位里,因为机构希望当总统选举结果更清晰时,再迅速增加风险敞口,”渣打全球研究主管罗伯逊(Eric Robertsen)对记者表示,但市场往往不会给人过多等待的时间,“最新网络数据表明,拜登(民主党人)当选美国总统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也暗示了民主党将有可能控制国会两院。民主党大选获胜对美元的影响将是负面的,控制两院将加剧该反应。”他称,尽管现在就根据大选预期结果建仓或为时过早,但如果大选前美元就大幅走弱可能使市场措手不及,因此将持续寻找卖出美元的理想时机。 还应考虑到,由于全球央行外汇掉期减少,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最近有所下降。“这表明美元需求减少,因为无需央行就可以在国外获取美元。在我们看来,这利空美元。”罗伯逊称,当前美元对G10货币的利差优势不再,持有无风险的美元现金甚至没有回报。虽然人民币可能不是替代美元的避险货币,但这确实表明从2015年一季度就开始的分散美元、风险多元化的趋势可能会恢复。 中概股带动人气,南下资金强劲 近期,香港的资金净流入强劲,远超香港本地流出的资金,不容忽视的一股力量就是中概股“二次上市”。 安永方面对记者表示,由于疫情影响,香港今年上半年IPO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20%,但筹资额增加21%,这主要得益于京东和网易两大中概股回归香港,二者共筹资543亿港元,占上半年筹资总额62%。 京东、网易“二次上市”的主承销商瑞银证券亚太区投资银行主管金弘毅对记者称,“二次上市”主要有两大动机,一是“买保险”以防未来美国上市收紧,另一方面也起到带动股价的作用,拓展了投资者群体,从股价表现可看出投资者对中概股回归表示欢迎,甚至带动了其ADR(在美中概股)的股价。 未来,这一势头仍将保持强劲。瑞银内地/香港金融行业分析师朱晓伟对记者称,假设未来12个月中,符合标准的42家公司在香港“二次上市”,平均发行规模为总流通股数的5%,则募集资金总额为270亿美元,约为香港过去12个月IPO金额的70%,或IPO加上“二次上市”金额(5220亿港元)的40%,港股流动性足以承接。若未来“二次上市”的中概股被纳入“互联互通”名单,则将吸引更多南下资金流入。 截至6月4日,在美首次上市的中资公司总市值为1.2万亿美元,其中阿里巴巴占50%,上述42家公司占46%。 南下资金不断增持香港上市的新经济企业 金融走廊地位强化 中外资机构近期都认为,香港作为中国内地和全球的走廊(financial corridor)角色会强化而非削弱,尤其是在金融方面。 事实上,与中国内地的经济互动近年来不断拉动香港本地经济,这种趋势仍将强化。安永数据显示,上半年接近6成数量的新股来自中国内地,筹资额占总额的96%;互联互通机制强化了两地联动。截至上周五,今年以来南下资金高达2762.93亿元,是北上资金的近两倍,资金不断追逐新经济龙头。截至6月20日,南下资金在中芯国际的持有量高达24.4%,金山软件为24.4%,腾讯为2.8%,美团点评为5.2%,小米为8.6%。 牛津经济研究所亚太首席经济学家高路易(Louis Kuijs)对记者表示,2019年香港对中国内地的出口占香港总商品出口的55%,较2000年前后的45%大幅上升。同时,美国的份额从2000年的16%下降到7.7%。 “一些外国企业将香港作为区域中心,即将资金存放在香港,在需要的时候转入中国内地。当前海外资金通过香港不断进入中国内地市场,追逐相对高收益的股、债等资产,”牛津经济研究所资深经济学家Tommy Wu对记者称,香港作为中国内地和全球的金融走廊角色仍会强化。
图片来源:微摄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 自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以来,舆论中有一些担忧声,即认为香港经济社会稳定将面临巨大不确定性,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可能弱化。还有别有用心的个人和组织利用这种悲观预期大做文章,传播焦虑甚至污名化香港特区国家安全法。 经济日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学者及经济界人士纷纷表示,无论从国安立法保证香港持续繁荣稳定的初衷来看,还是从香港作为成熟开放经济体的底蕴来看,这些担心都不会成为现实。在“一国两制”方针、香港基本法及香港国安法的有力保障下,香港的独特优势和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不但不会削弱和动摇,未来还会更加稳固。 香港国安法为香港繁荣稳定保驾护航 判断一地营商环境优劣与否,首当其冲便是能否拥有稳定的社会环境。无论聚焦当下还是放眼长远,香港国安法无疑都将为香港的繁荣稳定注入更多积极因素。 “去年下半年以来,因‘修例风波’引发的不断升级的暴力活动,无疑给香港民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若不能彻底控制住局势,香港的金融经济等都会遭受长期的负面影响。香港国安法从根本上消除了这些隐患,鼓励个人投资者、企业及国际投资者在香港进行长期投资,也会促进香港政府加大对香港公共基础设施及住宅的投资。”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海上丝路研究中心主任、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会长肖耿表示,政治社会稳定是所有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必要条件,香港国安法正是保护及巩固香港在国际金融领域全球领先地位的重要措施。 香港特区行政会议成员、金管局前总裁任志刚日前表示,香港国安法不会影响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反而是一件好事。这一判断代表了香港广大有识之士的共识,引发了国内外投资者的强烈共鸣。 国务院港澳办港澳研究所研究员蔡赤萌认为,纽约、伦敦等国际金融中心,也都受到不同形式的与国家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的约束。香港国安法不会改变香港“一国两制”下以普通法为基础的法治基础与营商环境,也不会改变香港国际金融市场的特殊功能与作用。 国际市场对香港前景充满信心 目前,香港股市及港元继续保持稳定走势,香港金融市场运行平稳,联系汇率制度稳固,并未出现非正常资金外流,多家在港外资企业也表示将继续扎根香港开展投资。同时,近期MSCI亚洲系列指数产品选择落户香港证券交易所,中概股选择在香港二次上市等,国际市场的一系列表现继续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实力和潜力投下“信心票”。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方星海在分析MSCI选择将亚洲系列指数落户香港的原因时指出,政府没有任何干预,这是市场的选择。一方面,香港的股权衍生品市场较为发达,相关投资品种和交易有很好的基础,MSCI认为将产品转移到香港更有利于这些产品的运作。另一方面,香港聚集了亚洲地区最多的全球机构投资者,尤其是股权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非常活跃,也是基于对产品市场交易会更活跃的认识,MSCI决定将相关产品转移到香港。 6月18日,京东在港交所实现二次上市,成为继网易之后第二家在香港二次上市的中概股企业,百度、百胜中国等中概股企业也陆续传出赴港上市的消息。在市场人士看来,大型中概股公司回归示范效应的持续发挥,将会吸引更多中概股企业选择在香港上市。短期看,得益于香港市场投资者的认可,在港上市企业成功募集了资金,为日后发展拓宽了空间;长期看,中概股的大量回归,可优化港股行业结构、活跃交易、提升估值、增强市场的长期竞争力,这无疑将进一步巩固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尽管身处全球新冠疫情冲击等重大事件背景之中,但香港的楼市、股市及外汇市场仍然运转正常,市场环境稳定,与全球市场相比,香港市场仍处于蓄势待发的上升周期。”肖耿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投资者越来越清楚,世界经济重心正加速向亚洲转移,而中国大陆正是亚洲最重要的市场与投资需求地。作为成熟的国际金融中心,香港将在帮助投资者匹配高回报、低风险项目方面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近期香港市场的反应为上述观点提供了支撑。受益于中概股回归带来的突出业绩,4月份以来恒生指数也震荡上行。随着内地新经济领域领军企业先后登陆港股,以金融、地产等传统经济为主导的港股结构有望得到优化,以创新为标志的新动力的注入使得各方有理由长期看好香港股市。 香港优势仍存未来可期 国际资本流入香港、港股回升、港元走强……在国际市场持续为香港投下“信心票”的同时,内地政策的支持、香港成熟开放经济体的底气、爱港爱国人士以实际行动挺港,种种有利因素将共同汇聚成确保香港繁荣稳定的强大力量。身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香港,优势仍存、未来可期。 “国际金融中心功能的核心属性,体现在相应的特定环节,如具有基于全球标准的基础性金融制度、全球功能性金融机构高度集聚、金融要素流量规模可观等特征。从这些方面看,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基础依然稳固,对国际金融机构的吸引力依旧。”蔡赤萌表示,进一步增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功能,未来应继续扩大香港作为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的互联互通管道功能,增强香港的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提升金融集聚和金融辐射能力。 背靠大陆,可与内地经济金融互联互通、深度挂钩,这被认为是香港突破瓶颈、赢得未来的明显优势。“香港能够、也需要与大湾区城市互动、互补、联动、融合。香港周边的内地城市具备在制造业、科技创新、人才及在岸金融方面的优势与规模,加强互动与合作,将有可能形成在全球具备竞争力的、面向世界开放的粤港澳大湾区。”肖耿说。 “长远来看,支撑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稳固的因素还有很多,除了中央政府的支持以及香港与内地金融的紧密合作外,香港自身拥有的积极因素也不可忽视。”暨南大学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教授陈章喜认为,香港是创新导向型的国际金融中心。一方面,香港政府的创新支持政策包括促进竞争、工商业及资本支持等将发挥重要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自由市场经济为香港营造了公平的经商环境,有利于推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成长壮大。在全面扩大开放新格局下,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有望继续稳固。 正如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副主任张晓明在新闻发布会上所说,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香港的繁荣稳定,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两条,一个是香港自身的营商环境、金融体系方面的优势会不会削弱,再一个是祖国经济发展的势头和中央对香港的支持力度会不会持续。对于这两点,我们是有信心的,所以我们对香港的未来也是充满信心的。(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暴媛媛 王 霖)
港交所7月6日宣布推出与MSCI签订的新指数授权协议下的首批10只期货合约。第二批共7只以美元计价的期货合约将在7月20日推出。 据了解,首批10只MSCI指数期货合约于今早在香港交易所衍生产品市场成功上市;合约以美元计价,分别追踪澳洲、中国、印度、印尼、日本、马来西亚、台湾及泰国等市场的相关股票。共有10家造市商于首个交易日为产品提供更多流动性。 香港交易所市场主管姚嘉仁说:“首批MSCI期货合约正式在港上市,为香港交易所以至香港市场揭开新一页。新产品可为我们的客户提供更多选择,同时配合我们不断拓展旗下市场广度、深度和吸引力的工作,巩固香港金融市场作为全球交易及投资中心。” 姚嘉仁表示,连接全球一直是港交所战略和业务的核心,通过这批衍生产品合约,香港市场产品的相关资产范围将跨越香港与内地,进一步扩展至亚洲其他地区以至全球,提高香港市场流通量及丰富现有的产品组合。 今年5月,港交所与MSCI签订了十年授权协议,以在香港推出一系列MSCI亚洲及新兴市场指数的37只期货及期权合约。推出首批合约后,香港交易所计划在今年稍后时间陆续推出其余合约,具体时间有待监管机构批准及视乎市况而定。 香港交易所推出这些新衍生产品合约的同时,亦向流通量提供者、自营交易商及大手买卖参与者推出优惠计划,促进这些合约建立流通量。此外,首六个月的买卖将获豁免支付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征收的证监会征费。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7月3日对美国国会通过《香港自治法案》(法案)表示强烈反对。 特区政府发言人表示,香港特区政府再次敦促美国国会立即停止干预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内部事务。法案内容及所谓的制裁完全不能接受。法案及所谓的制裁并不会阻吓我们,只会损害港美之间的关系和共同利益。美国立法机关以人权、民主和自治为借口,接连通过法案,针对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是公然违反国与国之间的义务和尊重。国家安全立法对任何国家而言都属中央政府事权。我们对美国立法机关明显持双重标准的表现深表遗憾。 特区政府发言人表示,应提醒那些仍然不了解香港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的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基本法》)共同构成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宪制基础。根据《基本法》第一条,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基本法》第十二条订明,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如何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落实“一国两制”原则,完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内部事务,任何其他国家或国会都无权直接或间接干预该等内部事务。自回归以来,香港特别行政区一直严格按照《基本法》的规定落实“一国两制”原则,实行“港人治港”及高度自治。中央政府一直坚定不移地贯彻“一国两制”原则,严格按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 特区政府发言人指出,有美国国会议员表示通过法案是回应香港进行国家安全立法,这是完全错误的。国家安全属中央事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2020年6月30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港区国安法》)属全国性法律,根据《基本法》第十八条的有关规定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实施。鉴于香港特别行政区面临的国家安全风险日见突显,特别是自去年六月以来不断升级的暴力和社会混乱情况,八天内近三百万香港人透过签名行动展示他们支持中央制定《港区国安法》这个及时、合情和合理的决定。 《港区国安法》旨在防范、制止和惩治四类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和活动,针对极少数人,不会影响香港市民合法享有的基本权利和自由。这次立法是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的重要一步,为香港社会早日恢复稳定作出必要和及时的决定。该法律不会影响香港的高度自治、司法独立和法治。 特区政府重申法案的“制裁”对香港的金融机构不具法律效力。促请美方以负责任的态度行事,避免采取可能会影响金融机构正常运作及众多客户的举动。中央政府和特区政府在需要时或会采取反制措施。(总台记者 周伟琪 金东)
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7月3日就香港国安法审议通过在华盛顿发表视频谈话。6月3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崔天凯大使用数字一到九谈如何认识这部法律。 以下是崔大使谈话内容。 今天我想跟大家谈谈中国近期的一件大事,这也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6月3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我想和大家分享关于这部重要的新法律的一些基本事实以及我个人的一些看法。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愿用数字一到九来谈一下怎么认识这部法律。 先说一和二,即“一国两制”。 “一国两制”仍将是香港治理的基本方针。这次立法是“一国两制”实践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为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提供强大制度保障。 三,指的是三百万香港市民。香港“撑国安立法”联合阵线在5月下旬发起签名活动,短短8天内近三百万市民通过街站签名或网络联署支持立法,反映出这是人心所向,势在必行。 四,是指这部法律规定的四类罪行和处罚,即分裂国家罪、颠覆国家政权罪、恐怖活动罪、勾结外国或者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罪。也就是说这部法有严格界定的针对性。它在禁止上述犯罪行为的同时,将保护香港法治和香港人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 五,五十年不变。香港基本法规定,香港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这部立法将更好地给予保障,而不是改变这一点。 六,六章、六十六条。这部法律共六章六十六条,建议各位全面认真研究解读,避免误解误判或被误导。 七和八,七百多万香港居民和八万多居港的美国公民。这部法律将推动香港由乱而治,有利于七百多万香港居民的福祉,也有利于八万多居住在香港的美国公民的安宁生活。 九,“九九归一”,中文里这个说法讲的是事情总还要回到根本上来。这次立法正是一次回归本源。香港是中国的香港,香港事务纯属中国内政。中国政府和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决心坚定不移,反对任何外部势力干涉香港事务的决心坚定不移。“九”这个数字在中国文化里还代表着长久,相信这次立法将保障香港长治久安,长期繁荣稳定。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香港金管局及澳门金管局联合发布公告称,将在粤港澳大湾区开展跨境理财通业务(下称“理财通”)试点。渣打银行、汇丰银行在此后都表示,欢迎这一决定,并将积极开展理财通业务的筹备工作,期望尽快推出相关产品及服务。 公告显示,理财通业务是为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居民个人跨境投资便利化而生。具体是指在粤港澳大湾区内,试点允许三地境内外居民以个人身份在跨境银行开立投资专户,投资银行旗下销售的合格理财或投资产品。按照购买主体身份,理财通业务可分为港澳银行面向内地居民的“南向通”,以及内地银行面向港澳居民的“北向通”。 对此,渣打银行大中华区及北亚区首席经济学家丁爽对记者表示,大湾区的双向资金流动投资需求强劲。不过,理财通业务试点的生效期及细则目前尚未确定,选择当前时机公布这一决定,表明三地金融监管机构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及对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支持。理财通落地后有望进一步促进离岸人民币业务增长和资本账户开放的尝试,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理财通将巩固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经济地位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最富裕的城市群,并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金融市场之一,大湾区跨境理财通试点因而备受关注。其中的香港身为国际金融中心,同时也是最大的离岸人民币清算中心,占据了约75%的市场份额。有机构预计,至2025年,大湾区银行业务的收益将达1850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达到10.3% 。 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近期称,理财通将为香港金融业界开拓巨大的客源和业务发展空间,推动本地财富管理业务市场成长,带动产品销售、资产管理、产品开发等整条金融产业链的发展,也会惠及相关的专业服务领域。进一步来说,理财通扩大了香港财富管理业的腹地,为国际金融机构提供更多诱因在香港设点和投放更多资源,服务内地投资者,进一步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和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 丁爽表示,理财通的双向需求强劲,内地市场对境外投资者来说拥有更高的收益与回报,港澳市场则为内地投资者提供了分散化、多元化投资渠道。因此,市场需求决定了双向的业务开展存在较大空间。 与此同时,跨境理财通的出台也会使离岸人民币的业务进一步增长,资本账户的扩大开放会给双方投资者提供更多机会,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又一有力措施。跨境理财通中人民币的使用和结算,以及离岸市场汇率的使用也会再次强化香港作为人民币离岸市场中心的地位。 渣打大中华及北亚地区行政总裁洪丕正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相关政策逐步出台,区内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将能有效吸引外资,提升区域竞争力,预期大湾区未来将成为中国经济主要增长动力之一。 “理财通”半年多来在监管支持下快速推进 早在去年11月初,在京举行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会议上提出的16条措施中,便已提出探索建立大湾区跨境理财通机制。 余伟文早在去年12月便曾表示,香港金管局已开始与人民银行等部门探讨理财通落地事宜。香港金管局正从三方面推进与内地的合作,包括加强互联互通机制、强化人民币离岸中心地位、参与大湾区建设等。对于理财通,他希望在风险可控、保障投资者权益的原则下,参考现有互联互通机制的经验,尽快推出此项业务试点。 今年5月14日,央行联合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再次重申探索建立跨境理财通机制,并明确该机制将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内境内境外居民对理财产品的双向购买模式和渠道。 6月29日公布的理财通试点决定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业务的管理方式和限制机制。 公告中称,“北向通”和“南向通”业务资金将通过账户一一绑定实现闭环汇划和封闭管理,使用范围仅限于购买合资格的投资产品。资金汇划使用人民币跨境结算,资金兑换在离岸市场完成。对“北向通”和“南向通”跨境资金流动实行总额度和单个投资者额度管理,总额度通过宏观审慎系数动态调节。港澳与内地相关监管机构也将签订监管合作备忘录,建立健全监管合作安排和联络协商机制,保护投资者利益和建立公平交易秩序。 东方金诚国际团队负责人常征对记者表示,本次理财通业务对象为粤港澳大湾区居民,遵循三地相关法律法规,意味着香港澳门与内地的风险防控及监管协调机制将得到强化,跨境监管合作有助于市场审慎安全发展。同时,“闭环汇划和封闭管理”的要求,是对“稳妥有序、风险可控”原则的具体落实,既有助于规范投资产品,也将有效防止跨境资金出现大规模异常流动,在优化市场调节的同时,维护交易秩序。 余伟文表示,在理财通的初阶段,三地监管机构会采取务实和审慎的态度去设计各个环节。这将体现在理财通的实施框架上,包括产品范围主要涵盖风险较低、相对简单的投资产品;投资者在两地银行分别开设汇款和投资户口、实施一对一绑定;人民币跨境资金额度管理等措施上。 理财通有望降低个人投资者跨境投资门槛 目前,境内居民配置海外资产主要通过港股通、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QDII基金等方式。海外居民配置人民币资产主要通过陆股通、沪伦通、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等,但各自都有诸多的限制。 余伟文称:“理财通的突破性在于提供一条正式和便捷的渠道,首次允许零售投资者直接跨境开设和操作投资户口,有更大的自主度去选择理财产品。” 据兴业银行外汇商品研究团队统计,就内地居民投资海外而言,散户参与港股通和沪伦通存在50万元和300万元的投资门槛,且这二者仅能投资中国香港、伦敦的符合资质的股票;QDII基金虽无投资门槛,投资类别和国别的限制,但其额度限制严格,基金规模较小,且收取较高管理费;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无投资门槛,但香港地区合资质的基金数量较少,申报跨境销售的积极性不足,基金便利性不及QDII基金。 境外个人投资者可通过陆股通、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沪伦通参与投资境内股票和基金,虽无资质限制,但需遵守额度和股比限制。陆股通单日轧差额度最高520亿元,内地与香港基金额度3000亿元,沪伦通总额度2500亿元,同时,三者都限制单个及全体投资者对单个A股上市公司持股比例在10%和30%。此外,QFII公募基金、QDLP、QDIE也对个人投资者开放,但QFII公募基金规模较小,QDLP和QDIE亦存在投资者门槛,且数量有限。 对于理财通的细则,当前市场上有诸多猜想,金融监管研究院的王志毅提示,可重点关注未来细则中大湾区居民的认定标准、理财通的投资范围及额度。对此,兴业银行认为,从公告内容预计,理财通有望在投资门槛、额度限制、账户管理和投资标的等方面比现有渠道限制略微放宽,这将降低境内外投资者门槛,提高境外投资者占比,丰富两地市场投资者类别,将有助于人民币汇率弹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