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草案即将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这意味着我国的民法制度将迎来民法典时代。 民法典,既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也被喻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典每一条都与你我息息相关,大到合同签订、公司设立,小到缴纳物业费、处理离婚纠纷……几乎所有的民事活动都能够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 “我国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典命名的法律,也是改革开放40年民事立法的集大成者。”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法学会民法典编纂项目领导小组副组长王利明对上证报记者表示。 即将提请审议的民法典草案采取了七编制体例,即由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七编构成,共1260条。就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上证报记者采访了多位法学专家。 物权编:增加居住权规定 物权是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重要财产权。在民法典草案分编中,物权编草案排在了第一编。在法律界人士看来,从现行物权法修改而来的物权编草案,有助于强化保护公民财产权利,让有恒产者更有恒心。 针对经济社会生活以及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草案在强化业主权利保护、增加居住权规定、完善动产抵押和权利质押的规则等多方面作出进一步完善。 作为物权编草案的一大亮点,草案在用益物权部分专章规定居住权,明确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对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以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 王利明认为,居住权可以为“以房养老”提供制度支持。既有的以房养老模式,由于老年人只能售房后获得债权,因而对老年人而言有较大风险。不少老年人在同意设置该模式后,又反悔并要求终止合同,这说明这种模式不能形成长期稳定的机制。居住权制度的设立则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为以房养老提供法律支撑。 “居住权人依法能够对特定的房屋占有使用,这种使用必须是自己用来居住,不能出租、不能转让,这是专属于特定民事主体的权利。通过多层次的产权机构来解决居住问题,有利于分散居住需求,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解房价上涨的压力。”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尹飞表示。 合同编:完善电子合同订立、禁止高利放贷 网购在线约定、双方预约购房……随着新技术、新业态等的发展,社会关系、经济行为愈加复杂。如何让法律更好地保护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合法权益,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民法典草案中,合同编占了近一半。其中,为了适应电子商务和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合同编草案对电子合同订立、履行的特殊规则做了规定。 电子合同怎样才算订立?合同编草案中规定,当事人一方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发布的商品或者服务信息符合要约条件的,对方选择该商品或者服务并提交订单成功时合同成立。此外,收货人签收电子合同标的物的时间为交付时间。 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申卫星表示,买受人签收的时间作为交付时间。没有签收之前,所有交付损失、交付风险,都是由出卖人来承担的,也是为了加强对于买受人的保护。这加强了对于消费者的保护,特别在互联网交易上迎合了电子商务和数字经济发展的趋势,反映了一些最新需求。 民法典草案合同编还明确规定,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王轶表示,对高利贷行为保持一贯的否定态度,这是社会基本共识。此外,禁止高利贷也是为了鼓励人们将更多资金投入到实体经济,这在当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有重要现实意义。 人格权编:加强对隐私权和个人信息的保护 人格权是民事主体对其特定的人格利益享有的权利,关系到每个人的人格尊严,是民事主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民法典草案最大的亮点就是人格权的独立成编。”王利明认为,人格权独立成编不仅弥补了传统大陆法系“重物轻人”的体系缺陷,还从根本上满足了新时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幸福生活的需要,回应了人格权保护在网络信息时代所面临的各种挑战,解决了实践中的诸多新情况、新问题。 人格权编突出保护个人的名誉权、隐私权等重要权利,首次明确了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同时,针对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发展带来的侵害个人信息现象,草案不仅明确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还将自然人的“电子邮箱地址”和“行踪信息”纳入个人信息的范围。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孙宪忠指出,将“电子邮箱地址”和“行踪信息”纳入个人信息范围,让个人信息保护的定义更加清晰全面,但要从源头有效治理个人信息泄露,还必须加强对互联网公司、银行、物流企业等信息收集者的引导与规制。 王利明介绍,在实践中,行为人在网上发布一条毁损某公司名誉的不实信息,如果不及时加以制止,可能导致整个公司破产。民法典草案规定禁令制度,由法院对相关的行为进行司法审查,并及时决定是否发布禁令,既有利于规范此类行为,也有利于及时救济受害人。可以说,人格权编规定禁令制度也是民法典草案的一大亮点。
“新网站急收大量稿件,稿费日结,不用担心断更,试稿通过后稿费立即转账”、“全程跟踪辅导创作,提供专业创作建议,作者每三个月享受一次议价提价权利”——这是近日一些中小型网文平台为吸引作者开出的优惠条件。 自阅文合同风波发酵以来,一些中小型网文平台加大了宣传力度,推出各种差异化优惠措施,以“低姿态”吸引作者投稿。不过,在阅文平台具有明显流量优势,且承诺近期推出新版合同的情况下,观望等待仍然是网文作者中的主流。 优惠条件抢人 “感觉最近很多网站收稿比以前积极了,尤其是对一些有其他网站写作经验的作者,编辑更热情了。”网文作者浮岛告诉证券时报记者。 浮岛原在某大型网文平台创作,恰逢上一部作品完结,自阅文合同风波发酵以来,他相继了解了多个网文平台的签约政策,其中一些平台开出的条件让他有些动心。“签约奖、全勤奖、稿费都给得挺高的,分成也没那么苛刻,我投过去的试稿他们还认真点评了。”浮岛表示。 记者注意到,近期确有不少中小网文平台正以优惠条件积极收稿,招揽作者。如一些小众平台提出,作者稿费可日结或者按章结算,未成年人也可以签约,不要求每日更新,并以高过稿率吸引作者入驻。 “我们是新网站,所以稿费可能会给得高一点,但是需要有一定的创作经验,而且我们只要符合我们需求类型的稿子。”某新上线网文平台编辑告诉记者,他们目前给普通作者开出的价格能达到35元/千字,而很多平台给新人作者的价格仅15元/千字。 以往,数千字正文加上作品大纲,基本是各大网文平台投稿的必备条件,然而目前有部分平台投稿无需提交大纲,对正文的字数要求也非常少。 对于许多全职网文作者而言,平台的福利政策是重要考量因素。大多数网文平台为作者提供的福利包括签约奖、全勤奖、连载奖、完本奖等。对于很多新作者而言,这些福利政策构成了他们收入的“最低保障”。 记者了解到,一些中小网文平台开出了较高的签约奖、全勤奖,对于小众题材还设立了特别奖励,以吸引作者。 除了全勤奖等福利,网文作者更关心平台在分成、版权等方面的政策。对此,一些平台推出了比大平台明显更优惠的条件。如某中型网文平台旗下网站签约作者可获得分成收入中的70%,而目前许多平台实施的是“五五分”政策。 对于处于争议中的免费还是收费问题,有平台执行更为灵活的政策,签约作品中的付费章节按照正常稿费支付,免费章节作者可获得广告分成收益。 大平台由于作者众多,无法针对性为每位作者提供服务,另外在平台强势的情况下,作者的议价空间较小。对此,部分中小平台也推出了针对性措施。 如某平台的宣传中提及,可为作者提供全程跟踪辅导创作服务,为作者提供专业建议,把控创作方向;另外编辑团队可为作者提供精修服务,解答创作中遇到的问题;作者可根据作品发布后的情况,每三个月享受一次提价议价权等。 “相对于大平台来说,中小平台的流量确实不高,但给作者的稿费、全勤及各类补贴更高的情况下,勤奋的作者还是能获得不错的收益。另外中小平台竞争没那么激烈,很多垂直类网站都有一批忠实的粉丝,作者更容易出头。”某小型网文平台编辑月升对记者表示,中小平台也有其独特的竞争优势。 观望情绪浓厚 网络文学行业经过多年发展,头部平台的领先优势已经较为明显,中小平台想要依靠优惠的条件撼动当下格局并不容易。 在5月6日下午举行恳谈会后,阅文集团(港股00772)称将对合同中的著作权授权、分成收益、作家福利等问题进行修改,预计会在一个月内推出新版合同。按照这种说法,阅文新合同或将在五月底六月初推出。 在新合同即将推出,部分作者作品尚未完结等因素影响下,目前有更换平台打算的作者并不多。 “作为专职作者,最终目的还是要写出有影响力的作品,在哪个平台其实是次要的。我们只是希望能有一份普通的分成合同,没有那些苛刻的条款,平台适当做出一些改变就行了。”阅文平台作者萤火认为,如果能够拿到合理的合同,大多数人还是愿意在阅文继续写下去。 “全职写作的人选择平台都比较谨慎,肯定会经过全面考量。平台影响力如何,有没有好的写作、阅读体验,能否保护作者的合法权益,福利体系是否完善并及时兑现,这些都是考虑的范畴。”网文作者清威对记者表示,相对于中小平台,大平台还是更有保障,一般不会轻易更换平台。 在阅文合同风波爆发前,许多作者对于复杂的合同条款关注并不多,尤其是新人作者。而如今,新作者在签约时都会重点关注合同,合同条款甚至成了选择平台的重要考量因素。在一些网文论坛中,不少新人作者都在打听各大平台合同的差别。 在当前阶段,阅文旧版合同引起较大争议,而新版合同尚未推出,这让此时准备开始网文创作的新人犯了难。 “这段时间建议还是先多写点在自己电脑上存起来,投稿可以缓一缓,新人也不差这一阵子。我相信未来几个月总会讨论出个大致的结果,到时候再视情况决定去哪里写比较好。”对于新人作者,清威建议先等等。 当然,也有部分作者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进行了探索。比如对创作水平要求不高的新媒体文近期就引起了许多作者注意,这类文章主要通过头条号、百家号等新媒体平台投放广告吸引下沉市场读者,情节简单剧情冲突明显,其运作模式与传统网文有明显区别。 “新媒体文一直存在,尤其是前几年挺火的,一般会放在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上,读者看到几万字就收费,效果还不错。不过新媒体文读者基本不记作者,所以大家可能主要是业余写写。”网文作者守梦告诉记者。 另外据记者了解,已有网文作者离开现有平台,开始独立建站,并吸引了一定数量的作者投稿。 “对于头部作者而言,小众平台和大站的流量差距的确很大,带来的收入也无法相提并论,但是中腰部或者新人作者,如果能够拿出还过得去的作品,小众平台给出的推荐一定不会少,对于他们而言小众平台可能是个不错的选择。”月升对记者表示。 “小众平台能活下来,说明其拥有稳定的用户人群,他们的素质和付费意愿还是比较高的。”月升认为,头部作者即便在大平台也可以获得特殊待遇,这是普通作者比不了的,在大平台难以出头、收益较低的作者,完全可以去小众网站试一试。
新华社北京5月19日电(记者王茜、罗沙)房屋买卖交易流程复杂,疫情期间办理贷款、办理过户、支付房款、房屋交割等各个交易环节都可能受到影响,怎么办? 国务院新闻办19日举行新闻发布会,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二),其中规定,疫情或者疫情防控措施导致出卖人不能按照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的期限交付房屋,或者导致买受人不能按照约定的期限支付购房款,当事人请求解除合同,由对方当事人承担违约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是,当事人请求变更履行期限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根据公平原则进行变更。 同时指导意见还明确,承租房屋用于经营,疫情或者疫情防控措施导致承租人资金周转困难或者营业收入明显减少,出租人以承租人没有按照约定的期限支付租金为由请求解除租赁合同,由承租人承担违约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但在有些情况下,也允许解除合同。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刘贵祥介绍,“比如为了过春节,或者由于一定的季节性需求,办的展览、庙会预定的场地,这时候如果继续履行租赁合同,合同目的就不能实现了,这种情况下是允许解除合同的。” 刘贵祥表示,还有一种情况,受疫情影响已经完全确定不可能再交得起租金了,合同不可能再履行了,再延续多长时间也不可能交租金,这种情况应当允许双方当事人都提出解除合同的请求,法院应当支持。
近日,腾讯旗下阅文集团与网文作者之间的合同纠纷闹得沸沸扬扬,甚至还上了热搜。据了解,阅文集团给网文作者提供的新合同中,争议性条款主要包括作品著作权、支配权、作家收益分成等,这些条款让作者们倍感不公,被指过于“霸道”,甚至还搞出了“五五断更节”,一时间阅文集团站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近年来,阅文旗下的作者不断增多,近千万作者共挤一条赛道,毫无疑问,平台拥有更大的话语权。与之相对的是,阅文集团的净利润增速则在不断放缓,付费用户规模亦在不断缩减中。而这“霸道”的新合同,正是在此背景之下出现的,这似乎也反映出了阅文集团的“焦虑”。 合同被指“霸道”,引作者“断更”抗议 4月27号,阅文集团宣布“换帅”,腾讯副总裁、腾讯影业CEO程武正式接管阅文集团,其在阅文集团公众号上表示:“未来,我们依然要以创作者服务为核心,以强化合作伙伴关系、搭建开放的内容合作平台为重心,并始终围绕读者体验和用户价值来思考业务的演进方向。”但是与此同时,微博话题“阅文集团新合同被指霸道”却悄然登上热搜。 (有网友总结的所谓“霸道”合同部分内容) 从网上流传的信息来看,阅文集团新合同遭到诸多网文作者的抵制,其中所涉争议性内容包括作品著作权、支配权、作家收益等。新合约内容在网上发酵后,阅文集团被送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在QQ群“阅文集团作家签约群”中,《红周刊》记者发现,不少作者表示对阅文集团的“霸道合同”甚是不满。面对这样的突发状况,部分拿到新合同的作者表示不敢签约,甚至还有作者表示想要更换写作平台。 情况愈演愈烈,不少网文大V也陆续发声。5月2日,起点白金作家我吃西红柿在微博上表示:“请给网络文学一点希望”。中国作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斗破苍穹》的作者天蚕土豆也在微博上讲述了自己的签约经历,并表示“以后要小心一点”。 (阅文集团作家签约群讨论内容) 更为猛烈的是,5月5日,一些网文作家针对阅文集团的新合同在微博、知乎等网络平台发起“55断更节”,以不创作或者在更新稿件中不断“注水”的方式来表示抗议。在阅文集团旗下的起点中文网上,部分作者更是直接将“断更”二字写进作品标题。 付费用户规模减小,净利润增速下滑或是诱因 据了解,阅文集团被称为“网络文学第一股”,2017年11月在港交所上市。目前旗下拥有QQ阅读、起点中文网、创世中文网、云起书院等多个平台。 近年来,阅文集团的作者数量不断增加,据年报显示,截至2019年底阅文集团拥有810万名作者,相比2018年底的770万增长了5.2%。截至2019年末,阅文集团拥有1150万部原创文学作品,庞大的作者数量和作品数量让网络文学这条赛道变得更加拥挤,也让平台拥有了更大的话语权,与此同时,也意味着其运营成本的增加。 而与之相对的是,阅文集团的利润增速则在放缓。据Wind数据显示,2017年阅文集团净利润增速为1416.04%,2018年净利润增速下跌到63.75%,2019年净利润增速再度下滑至20.35%。 (阅文集团近三年业绩情况) 另外,据年报显示,2019年阅文集团在线业务收入也同比减少3.07%,仅实现37.1亿元。而在线业务收入的下滑,与阅文集团付费用户和平均付费金额的下滑不无关系。财报显示,2017年阅文集团月均付费用户为1110万人、2018年为1080万人、2019年为980万人。其付费用户占活跃用户的比例也在逐渐减少,2017年为5.8%、2018年为5.1%、2019年为4.5%。 一面是数量不断缩减的付费用户以及不断下滑的利润增速,另一方面则是越来越大的话语权,或许这便是新合同产生的“土壤”,再碰上阅文集团新官上任,阅文集团与网文作者的合同纠纷便引爆网络,登上热搜。 5月6日,在网文作者的集体抗议下,阅文集团发微博表示:阅文新团队将征集作家意见并修订合同,一个月内公布。不过不少作者在“阅文集团新合同被指霸道”微博话题下,催促新合同进度,希望阅文集团能够做出让步,维护网文作者权益。
ofo小黄车追不上同行,把退押金玩出了“花样经” ofo小黄车(下称“ofo”)近期上线“ofo返钱”活动,号称“无需排队,提现押金”,并表示目前已向用户返利近700万元。打开ofo应用页面会发现,电商这一业务已与ofo深度绑定——包括开屏电商广告、主页面中会跳转至京东等平台的“好物推荐”、“ofo返钱”里各品类的购买入口、话费充值等业务。 具体到此次新上线的“ofo返钱”,具体步骤是——首先点击“一键授权并兑换”199/99押金转移到ofo返钱;第二步打开ofo返钱跳到淘宝、京东购物,购买成功后可提取相应押金+额外获得现金奖励。 该方式本质即通过ofo返钱在第三方平台购物后,ofo返钱以返利等形式奖励给用户,此部分金额在“我的现金”处查看;或通过ofo平台的押金进行等价兑换。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笔钱可没那么容易拿到手。一方面,根据“ofo返钱”兑换规则,“用户无法要求只将ofo押金中的部分金额转化为可提现余额”,“一旦用户授权同意参加活动,押金转为‘ofo返钱’的同等账户余额,兑换之后,视作对用户放弃对押金的索取,ofo平台对骑行押金不再具有规划义务。且押金一旦转换,即不可撤销,不得要求将可提现余额改回ofo平台押金。” 另外,ofo同时提高提现门槛,99元、199元押金用户最多可提现的次数分别为5次和10次,累计提现次数用完后,累计返现20元只可提20元。即用户返现积累金额达到100元/200元时,才能获得99元/199元押金。 第一财经记者查阅“ofo返现”商品,59.9元坚果礼包返现2.1元,548元波轮洗衣机返现19.18元,而另一品牌的波轮全自动洗衣机返现3.15元,毫无规律可摸索。但要满足积累100元/200元的返现金额,按照平均返现比例计算,用户至少需购买数千元产品。 针对ofo返现押金合同变更中存在的潜在法律风险,一位业内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ofo的这一操作首先是违反合同义务的行为。变更退款流程,是对合同内容的实质性变更,合同内容变更需要取得合同相对方的同意,擅自变更违反合同法第六条诚实信用原则和第八条依合同履行义务的原则。 上海市金石律师事务所史自强律师告诉第一财经,首先押金的性质是不能变更的,他的所有权属于每一个ofo的用户。也就是说,ofo在退押金时不应当增加额外的附加条件,现在ofo的这一行为是加重了消费者一方的负担。 加重负担的同时没有给予用户更多的权利,那么这种负担就是不合理的。根据交通部《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第十二条中规定,企业对用户收取押金、预付资金的,应严格区分企业自有资金和用户押金、预付资金,在企业注册地开立用户押金、预付资金专用账户,实施专款专用,接受监管,防控用户资金风险。 记者注意到,ofo返现活动上线后,其页面上的“用户累计返利”持续停留在6995979的数字上。 针对ofo退押金新套路,网友们似乎也并不买账。不少用户提出质疑,认为ofo的“天天返钱”是否存在强制消费行为,以及是否涉及相应的法律风险。 针对潜在法律风险,另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ofo的这一操作首先是违反合同义务的行为。变更退款流程,是对合同内容的实质性变更,合同内容变更需要取得合同相对方的同意,擅自变更违反《合同法》第六条诚实信用原则和第八条依合同履行义务的原则。 其次,限制消费者只能在指定电商平台消费的行为,是强制消费。强制消费也称强制性交易行为,是指公用企业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排挤其他经营者的行为。 在上述人士看来,ofo返钱活动潜在风险在于,如果电商平台和ofo之间产生矛盾,终止合作。那么即使消费者在电商平台花了很多钱,消费者是不是提现也要排队?在押金都无法退还的情况下,返钱的承诺如何让用户信任是一大问题。同时,如果出现返钱困难,消费者在指定电商平台购买东西遭受财产和人身损害,究竟是追究电商平台责任还是ofo方责任也是模糊的。 实际上更早之前ofo已尝试通过各种方式“退押金”。今年2月,ofo的客户端 App服务的栏目里出现一个名为“折扣商城”的新选项。点开折扣商城会出现一个“升级”页面:没有退押金的用户可以选择将押金升级为金币,99元押金可以升级为150个金币,199元押金可以升级为300个金币。 去年11月,ofo与互联网金融平台PPmoney网贷合作,99元押金用户可以升级为PPmoney新用户,同意将押金转为这一平台上的100元特定资产,锁定期为30天,期满后用户可申请退出,并在退出成功后获取相应本息。 这一策略被用户质疑ofo变卖用户个人信息,之后PPmoney下线该合作渠道。 更早之前,ofo还尝试过做车身广告、利用大量流量做内容以及接广告等变现方式。 针对于事件的核心矛盾押金问题,此前交通运输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银保监会六部门联合印发《交通运输新业态用户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办法》针对押金问题表示,对用户资金收取,运营企业原则上不收取用户押金,确有必要收取的,应当为用户提供运营企业专用存款账户和用户个人银行结算账户两种存管方式,供用户选择。同时,为减少个人资金损失,对用户的押金和预付资金收取规定了限额。 在ofo还深陷退押金泥淖的时候,作为曾经血拼竞争的同行们,纷纷走上了涨价赚钱的“正途”。 今年3月以来,包括摩拜、哈罗、小蓝在内的多家共享单车企业宣布调价,起步价从每30分钟1元,调整为每15分钟1元;到11月,摩拜再次提价,起步价提升为1.5元,时间只有15分钟,超过后时长费为每15分钟0.5元,这样算来一小时的骑行费用将达到3元。 如今,ofo创始团队人员已散落天涯,ofo原联合创始人张巳丁开始独立创业名为“BLANK”的消费品牌,主要生产销售快消产品;,ofo原联合创始人薛鼎创业共享住宿;ofo核心人物创始人戴威自从被做出“限制消费令”后,便从公众视线消失。
阿里、腾讯相继入局 电子签名赛道巨头浮现 来源:华夏时报网 华夏时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冯樱子 北京报道 近日,互联网电子签名公司e签宝宣布完成6.5亿元C轮融资,由蚂蚁金服领投,戈壁创投及老股东靖亚资本跟投。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e签宝自成立以来获得的第4轮融资。历史融资信息分别为:2015年初集素资本和绩优投资1000万Pre-A轮;2016年12月东方富海领投、清控银杏跟投4500万元A轮融资;2018年1月前海梧桐领投、清控银杏跟投1.5亿元B轮融资。截至目前,e签宝全部融资达到8.55亿。 e签宝相关负责人员表示,本次融资后e签宝将对电子合同产品的升级研发加大投入力度,以及继续招兵买马吸引优秀人才。在智能合同战略上,加大每个环节的AI应用,持续领跑电子签名行业。 累计签章量超75亿次 纸质文件签署过程耗时久、手续繁琐、流程复杂等弊端一直困扰着企业。此外,传统印章屡屡遭到仿冒,“萝卜章”诈骗事件时有发生等,都是商务活动中难以解决的痛点。 正所谓“哪里有抱怨,哪里就有机会”。早在2002年,经常和工商打交道的金宏洲就嗅到了这背后隐藏的商机。他与身边的5个朋友一拍即合,在一个过道隔间里写下了中国电子印章的第一行代码。这也宣布杭州天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e签宝)正式诞生。2002年,也被认为是中国电子签名的元年。 此时的国内互联网行业还停留在软件时代,e签宝在成立之初发布了“天印签章系统V1.0”,专注无纸化签名系统方向。产品形态为软硬件一体的电子签章,基于本地客户端提供服务,搭建服务专门的呼叫中心提供售后支持。 17年前,多数行业信息化程度较低,企业对电子合同可能认知度并不高。在产品商业落地方面,e签宝选择从政府场景以及大型企业切入,并很快打开市场,实现盈利。浙江省工商局就是当时e签宝的重要客户之一,e签宝也成为了浙江省工商网上年检指定电子签章服务商。 2013年,e签宝迈出了重要一步,从软件服务商转型为SaaS平台,推出互联网电子签名SaaS平台“e签宝”,通过构筑电子签名API服务,提供一套从电子签名到合同管理、从存证保全到法律服务的完整的电子合同全生命周期服务。 近日,e签宝宣布完成6.5亿元C轮融资,由蚂蚁金服领投,戈壁创投及老股东靖亚资本跟投。本次融资是国内电子签名领域迄今为止已公布的最大一笔融资。《华夏时报》记者从e签宝方面获悉,公司目前正通过AI技术,以及法律的相关服务,让合同的签署、管理更加方便,合同的审核更加便捷,实现全程的在线化、智能化和数字化。 与美国市场不同,国内电子签名市场渗透率不到2%,整体偏低,还处于普及阶段。而企业客户在由传统纸质合同签字盖章的模式转向电子签名时,最大的疑虑在于安全性。因此电子签名赛道头部企业都在资质齐全方面下足了功夫。 对此,e签宝方面介绍,公司已经已获得《商用密码产品型号证书》,同时拥有ISO27001信息安全体系认证,可信云认证,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销售许可证、等保三级认证,其中等保三级认证得分为全行业最高。不仅如此,一直以来在e签宝建立的安全应急响应中心背后,有着一支“高精尖”的技术队伍在保驾护航,确保信息安全无丢失、无泄漏、不篡改。 某电子签名业内人士指出,具有完备的资质认证和可提供全生态闭环服务的企业,更可以有效降低用户的风险,在市场上会处于优势地位。 此外,据e签宝官网介绍,目前其应用场景涵盖金融、互联网+、企业供应链合同、版权保护、电子政务、工商注册等等。截至2019年6月,e签宝已经拥有52项著作权、16项发明专利,承担2项国家级课题项目。服务超过289万家企业用户,个人用户突破2.1亿,累计签章量超75亿次。日均前数量超过2000万次。有知情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透露,e签宝是行业内率先营收过亿的企业。 行业马太效应加剧 2014年,互联网金融兴起,电子签名行业搭上了这班顺风车从而发展起来。为了控制风险,互联网金融平台选择分散式投资,而分散的投资人和借款方,造成了不同时间、跨地区的合同文本签署需求。电子签名恰好可以满足这些大量而分散的签约需求。据苏宁金融研究院的估算,2014年以来P2P行业共诞生了48.31亿份电子合同,仅2017年就有18.14亿份。 然而,2018年开始,互联网金融尤其是P2P网贷急刹车。这对电子签名的影响仍在持续发酵,不少电子签名平台的收入出现了断崖式锐减。电子签名行业的融资寒潮也之降临。 在这种环境下,资源和资金更多向头部聚集。截至发稿,电子签名行业只有三家企业拿到C轮融资。2019年,随着腾讯、阿里的进场,行业发展更加明朗,优胜略汰局势扩散。头部企业继续狂奔,而中小玩家的机会则越来越少。 在e签宝C轮融资中,领投机构蚂蚁金服格外引人注意。《华夏时报》记者联系蚂蚁金服相关负责人员,虽然对方表示不对此次投资做回应。但记者发现,阿里系与e签宝的合作关系由来已久。 2018年的云栖大会上,蚂蚁金服联合e签宝正式发布了“蚂蚁区块合约”,以区块链为底层核心技术,创造新的信任机制。根据e签宝提供的数据,上链五个月,日均上链合同量达400万份,平均节约诉讼时间15个工作日,累计节约时间100万分钟,累计节约费用1000万元,累计上链合同量达6亿份。 同年,阿里云旗下的云服务B2B交易平台融合了e签宝的电子合同能力,针对企业签署合同需求提供了一整套完整的电子签名生态服务。2019年7月26日,阿里云在合作伙伴峰会上发布了SaaS生态战略。日前e签宝已正式成为阿里云的“心选”伙伴之一。 此外,e签宝还与钉钉、支付宝等达成了战略合作,在钉钉上以微应用的形式为平台上的企业和个人用户提供内部审批、数据存证、电子合同等服务;在支付宝上以服务号的形式帮助个人用户在支付宝上直接完成个人借款、房屋租赁等电子合同的签署。 有分析人士提出,伴随阿里向产业互联网进军的快捷脚步,蚂蚁金服的金融服务将不断渗透到产业互联网化的过程中,e签宝可以以提供智能合同服务的方式,成为工业企业之间的交易连接者之一。同时,e签宝作为商业操作系统底层一个重要能力基础设施,对阿里经济体商业系统也是一个重要补充。 e签宝方面则表示,蚂蚁金服为全球第三方支付服务平台,从支付服务走向生活服务,服务全球12亿用户,其服务覆盖的主要场景——金融和信用,也是e签宝的主要业务领域。在蚂蚁金服的加持之下,e签宝将与蚂蚁金服深度合作,覆盖大量2C、2B及2G场景,加速电子合同服务的普及。 戈壁创投管理合伙人朱璘对媒体说:“我们相信在蚂蚁金服的赋能和CEO金总的带领下,e签宝能够把握机遇,迅速占领市场,并向企业智能合同管理衍进,成为数字经济的基石。” 除了阿里系企业,e签宝的合作伙伴还包括索尼、华夏银行、海康威视、吉利、百威、顶新集团等。以海康威视为例,其在全国拥有3000多家供应商、20000多家经销商,供应商、经销商之间需要签署的合同量十分巨大。企业之间一份纸质合同签署需要耗时7-10天,而电子合同签署仅用1分钟就能在线完成,且没有快递成本。 第三方研究机构Anlysys易观近期发布的《中国电子签约市场专题分析2019》的报告显示:在中国互联网电子签约市场上,e签宝以33.85%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 上述电子签名业内人士为《华夏时报》记者分析,电子签名存在一种链式效应,一个企业使用一家第三方电子签名平台,会带动其上下游关联企业使用该平台。比如某个在行业中有绝对话语权的A企业采用了某家的电子签名服务,与A存在合作关系的B企业采用了另一家电子签名,B企业大概率会因为A的合作关系选用同一家电子签名。 同时,在电子签名目前最主要的电子合同场景中,一旦第三方电子签名服务商占据核心的头部客户和大型企业,通常也会辐射带动周边的客户资源,第三方电子签名的行业集中度逐渐增加,上述业内人士表述。 近两年,随着政策利好,资本关注,电子签名逐步替代传统纸质的签署和盖章;数字化合同管理也更多地替代传统的合同管理。今后,电子签名作为技术型基础设施,从以前人力资源、法务等方面专业人士,及大企业、政府应用,逐渐变成中小企业、个人都会应用。业内普遍相信,电子签名将真正成为互联网的工具。今后行业要做的就是“电子签名的大众化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