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央行为贯彻落实国常会要求,还会根据实际需要,适时适度推出新的降息降准等政策举措。 央行近日发文,决定于7月1日起下调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利率及再贴现利率各0.25个百分点;下调金融稳定再贷款利率0.5个百分点。 这是央行落实6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加大货币金融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渡过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难关,推动金融系统全年向各类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元,助力稳住经济基本盘的具体举措。 央行此次降息,首先有利于降低商业银行资金成本,支持其扩大支农、支小及金融稳定再贷款和贴现业务的规模,并推动商业银行相应降低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成本。同时,这又是一种结构性降息,而非普遍降息,体现出央行定向精准调节的政策意图,支持的重点是支农、支小和金融稳定再贷款,以及与真实贸易密切相关的票据贴现(贸易融资)业务。 相信央行为贯彻落实国常会要求,还会根据实际需要,适时适度推出新的降息降准等政策举措。
图片来源:微摄 央行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称,金融时报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央行决定于2020年7月1日起下调再贷款、再贴现利率。 其中,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调整后,3个月、6个月和1年期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利率分别为1.95%、2.15%和2.25%。再贴现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 此外,央行还下调金融稳定再贷款利率0.5个百分点,调整后,金融稳定再贷款利率为1.75%,金融稳定再贷款(延期期间)利率为3.77%。
图片来源:微摄 央行今日发布公告称,为提高银行永续债的市场流动性,支持银行发行永续债补充资本,2020年6月29日(周一)中国人民银行将开展2020年第六期央行票据互换(CBS)操作。本期操作量为50亿元,期限3个月,面向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进行固定费率数量招标,费率为0.10%,首期结算日为2020年6月29日,到期日为2020年9月29日(遇节假日顺延)。 本期CBS操作换出的央行票据名称为“2020年第六期央行票据(互换)”,债券代码2001006S,总面额为50亿元,期限3个月,票面利率2.35%,起息日为2020年6月29日,到期日为2020年9月29日(遇节假日顺延)。
Facebook刚刚高调在巴西官宣开展Whatsapp移动支付不到一周,巴西央行就叫停了这项服务。 巴西是Whastapp全球第二大市场,有超过1.2亿活跃用户。 巴西央行在官方声明中表示:该决定的目的是“保留一个适当的竞争环境,以确保可互换,快速,安全,透明,开放和廉价的支付系统可以正常运行”。当局同时要求MasterCard公司和Visa公司停止通过该应用程序进行支付和汇款活动。 声明的标题是:Nova solução de pagamentos depende de prévia autorização do BC - “新的支付解决方案必须提前得到央行的批准“: 巴西的业界人士说在没有进一步论证提出的情况下,中央银行冒然地暂停交易的举动非同寻常,尤其是对于支付协议和技术市场而言。 该决定对Facebook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在有4亿用户的印度受制于监管测试了这么多年还不能完全开展,而现在在巴西刚开局就被监管压了下来。 估计Facebook现在很懵逼 - 因为,这么重要的系统,一定是和监管沟通过很久之后觉得没有问题才推出的。不可能会绕过监管先斩后奏。 Whatsapp支付系统的推出对于Facebook下一步嵌入电商等战略至关重要。在印度和巴西等发展中国家,WhatsApp是许多小型零售商店使用的主要或唯一在线商店服务 - 和供应商、客户交流可能都在Whatsapp上进行,而支付的嵌入就形成闭环了。 Whatsapp还在墨西哥测试支付,而之前有传出在印尼推开的计划,不过印尼央行回复“没听说过“。 WhatsApp发言人说:“我们的目标是使用开放模型为巴西的所有WhatsApp用户提供数字支付,我们将继续与当地合作伙伴和中央银行展开合作,以实现这一目标。” 发言人同时表示:“我们也将支持中央银行关于数字支付的 PIX项目,并且与合作伙伴一起致力于与中央银行合作,以在PIX可用时集成我们的系统。” 巴西中央银行几乎是针锋相对地表示,暂停交易将使其能够评估该支付系统的任何可能存在的风险,并确定支付系统是否符合必要的规定。银行表示,在监管机构未批准的情况下启动服务可能会“对系统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害,特别是对竞争环境,效率和数据隐私有关的损害”,并补充说,MasterCard和Visa如果不遵守央行的规定,将面临罚款。 一位曾经在巴西某传统银行负责创新金融科技业务的朋友说:其实央行对各种没有被强监管、甚至是烧钱的fintech不爽已经很久了。 而上面提到的PIX数字支付系统,其实就是一套类似于网联的清算系统。在设计时对标了印度央行的统一支付界面UPI。 巴西央行早前宣布PIX已经与一千多家各行业的企业确立合作关系,并计划于今年11月推出。届时所有的支付领域玩家都可以通过这个系统进行实时支付和转账功能。同时也将把各个金融领域的玩家纳入到IPX的体系里并要求他们遵循其相关规定。 而Whatsapp Pay在“没有完全合规”的情况下急着推出,不仅在时间上抢占了先机和风头,而且也打乱了央行稳步推进的计划。 其实,巴西央行的风格,墨腾在2018年12月做的2019年拉美十大预测中,就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当然,Whatsapp不会轻易放弃的。在全球疫情中心、总病例数过百万、日新增病例数万的巴西,角力还在继续。 墨腾创投总部位于新加坡,在印尼、中国、阿联酋均设有常驻团队,并在东南亚、印度、中东、拉美等新兴市场拥有强大的在地资源。墨腾长期关注海外高速发展市场,利用在地资源、执行经验和团队孵化自有、合资或合作项目,同时制定方案协助海外市场探索者和投资者决策与落地。
据中国人民银行6月23日消息,中国人民银行6月23日在香港成功发行了100亿元6个月期人民币央行票据,中标利率为2.21%。此次发行受到境外投资者广泛欢迎,包括美、欧、亚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银行、央行、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以及国际金融组织踊跃参与认购,投标总量超过340亿元,为发行量的3.4倍,表明人民币资产对境外投资者具有较强吸引力,也体现了全球投资者看好中国经济的信心。 2018年11月以来,中国人民银行逐步建立了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央行票据的常态机制。本次发行为到期滚动发行,发行后香港人民币央行票据余额仍为800亿元。香港人民币央行票据的稳定持续发行有利于丰富香港市场高信用等级人民币投资产品系列和人民币流动性管理工具,满足离岸市场投资者需求,完善离岸人民币收益率曲线,促进离岸人民币货币市场发展,以及带动其他发行主体在离岸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券,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只要货币市场的收益比超储利率更高,银行将资金用于同业拆借回购也是一个好选择。而且在实体信用风险加大的情况下,拆借回购的选择可能反而更好。 央行的货币政策在今年上半年经历了明显的变化。 在今年前四个月,央行采用了比较宽松的货币政策。因为实体企业受疫情封锁经济影响,没有了收入来源,经营性现金流大幅减少,需要用外部的融资性现金流来补充现金流缺口。 所以央行用宽松的政策营造出良好的外部融资环境,帮助企业补上缺口,满足日常的经营支出与偿还债务需要。 在一系列宽松的政策中,降准降息等手段都比较常规,在市场预期内。但4月初,下调了超储利率至0.35%让市场始料不及。 这一手段让债券市场的投资者浮想联翩,很多投资者直接将隔夜资金利率(DR001)定价的锚往0.35%的方向迁移,认为DR001在未来会降至0.35%的历史低位。 因为超储利率代表了银行超储资金放在央行准备金账户中所能获得的收益,在4月初超储利率下调之前,DR001一直无法有效突破0.7%的位置,主要就是因为当时的超储利率是0.72%,银行与其将超储拆借给其他机构,不如将超储置于准备金账户中,所以每次当DR001降至0.7%左右的位置时,便无法再进一步下行。 当央行下调超储利率后,阻碍资金利率进一步下行的障碍被移除了,DR001突破0.7%继续下行有了充分的空间。 而且,如果央行不是为了进一步引导资金利率往更低的中枢走,那为什么要做降低超储率这样一个操作呢? 有些人认为这是央行宽信用,想让银行加大对实体支持力度,加快放贷的表现。 但显然,银行如果发现超储在央行准备金账户中的收益更低了,它不是只有放贷一个选项。 只要货币市场的收益比超储利率更高,银行将资金用于同业拆借回购也是一个好选择。而且在实体信用风险加大的情况下,拆借回购的选择可能反而更好。 所以,当央行在4月份进行降低超储利率这一操作时,大部分投资者都认定央行的货币政策会进一步宽松,资金利率定价的锚会是0.35%。在这一预期下,很多投资者因此采取了加杠杆的策略,滚隔夜来获得更高的收益。 但在降低超储率的操作之后,央行并没有继续宽松,反而在进入5月后,态度斗转直下,突然将货币政策的重心转向了打击资金空转套利上,资金利率中枢被抬升,并通过100亿逆回购操作且保持利率不变等操作,向市场释放了鹰派的信号。 之前本来以为资金利率定价锚是0.35%,而大肆加杠杆的投资者纷纷解杠杆,债券市场因此出现了明显的调整,1年期和5年期的国开到期收益率,从4月份的低点,大幅上行超过80BP。 这时,市场对货币政策的预期已经变得紊乱,资金利率定价的锚变得不清晰。 1、依然存在疑惑的是,如果央行不是有意将隔夜利率往0.35%的方向引导,为什么当时要降低超储利率呢? 进一步宽松,降低实体融资成本与宽信用,完全可以用继续调低OMO与MLF利率或降准来实现。 2、从过去三四年,资金利率与政策利率的关系来看,7天逆回购利率一直是资金利率(DR007)的实际下限或中枢。投资者对资金利率定价,也往往以7天逆回购利率为锚。 当资金利率明显低于逆回购利率时,央行便收缩流动性,引导资金利率回升至逆回购利率上方。 而如果资金利率大幅上行,过多偏离逆回购利率,则央行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一级交易商会在招标时,向央行多要量,这样一级交易商可以通过拆借回购的方式将更便宜的央行资金投放给其他金融机构,从而赚取其中的利差。 在这个过程中,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供给会因为一级交易商的套利行为而增加,资金利率因此会回归至政策利率附近。 这是过去几年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调节资金利率,和市场对资金利率定价的过程。 现在,资金利率经过5月份央行的操作,虽然已经有所回升,但和逆回购利率相比,仍然有一定的距离,资金利率仍然在逆回购利率之下。 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工具在这种状况下是失效的。因为从央行手中获得的资金比在银行间市场上拆借回购融入的资金都贵,一级交易商在正常的情况下,没有要量的意愿。 除非央行将资金利率拉回到逆回购利率(2.2%)的位置,但这样,刚刚从疫情冲击中修复的经济能否承受如此大幅度的货币收紧,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从不断走平的收益率曲线来看,投资者对这一点存在明显担忧,对资金利率回到2.2%的位置抱着怀疑的态度。 所以,市场尽管知道央行5月份为打击资金套利,会收紧流动性抬升资金利率,但并不明确资金利率定价的锚在何方,资金利率的中枢会抬升到什么样的位置,只能去猜测1.8%-2%可能是央行的合意区间。 进入6月,投资者对政策预期的混乱进一步加重。 一方面,国常委会召开,提出要金融向实体让利1.5万亿,引导债券和贷款利率下行,并综合运用降准,再贷款等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这些要求指向央行货币政策会重新转向宽松。 不少投资者按照过往经验,认为国常委会要求降准后,央行会在短期内做出回应,资金利率(DR007)不会回归2.2%的位置。 但另一方面,央行实际的举措又并没有展现出降准再宽松的意愿。资金利率仍然居高不下,并进一步向2.2%的位置靠拢,货币政策的重心似乎还在打击空转套利上。 很多投资者在这种状况下,只能将头寸往不可证伪的现实——资金利率依然处于高位靠拢。多次抄底多次未果,让市场情绪变得悲观且脆弱,债券市场收益率因此继续大幅调整,企业融资成本提升,这与国常委会提出的让利、引导债券利率下行的要求似乎又是相悖的。 一时间,投资者对货币政策的目标和未来可能的演变路径失去了方向,资金利率定价的锚也成了薛定谔的猫一般,不可知。 时至今日,我们认为央行应该给市场明确下一步货币政策的目标,让现在混乱的政策预期明朗化。 之前,央行之所以超预期的收紧,其目的在于:1)打击金融机构滚隔夜过度加杠杆的风气;2)打击高评级企业利用低成本的债券融资/低息贷款购买结构性存款、理财等金融资产的空转行为。 这两点在某种程度上是统一的。因为高评级债的资质好、质押率高与流动性好,金融机构加杠杆常用的债券是高评级债。 所以,在金融机构加杠杆的过程中,高评级债的需求也被放大了,高评级债的融资利率因为被放大的需求会大幅下行,从而也就给了企业低利率融资购买高利率金融资产的机会。 央行抬升资金利率,可以在打击金融机构加杠杆意愿的同时,让高评级债的买盘力量下降,从而使高评级债的融资利率上行,缩减企业融资套利的空间。 现在,对第一点,打击金融机构加杠杆的风气,从中债登的数据看,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金融机构杠杆率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下滑,各类金融机构的杠杆水平大致回归到了2018-2019年的水平。 对第二点,我们没有最新的数据可以用来表征效果。但从逻辑上讲,更有效的举措应该是从银行的负债端入手,降低银行的负债压力,从而减少市场上高息金融产品(如结构性存款)的供给。 现在通过收紧货币抬升资金利率的方式,是从资产端出发,通过适当提升优质企业融资成本的方式来打击空转套利。 这种方式,存在边界。边界在于: 1)不能对信用总量构成明显压力。 当企业的融资成本上行到一定程度时,企业可能会取消或推迟债券发行,原本有加大资本开支的意愿,也会因为融资成本高于投资回报率而取消。 2)短期限的资金利率上行(隔夜、7天)不能向中长期限的银行负债成本(3M Shibor)传导。 否则,银行负债压力加大,银行结构性存款、大额存单等存款工具的利率更加难以下行,本想治理套利最后可能反而会加大套利空间,银行下调贷款利率的意愿在此种情形下会更低。 3)不能影响实体降成本的大局。 从现在中小银行的存单发行利率、3M Shibor明显回升来看,资金利率的抬升已经触及了第二个边界,继续保持偏紧的资金环境和混乱的政策预期,会不利于银行降低负债成本,向实体让利,并进而触及第三个边界。 如果基于这一点来看,现在资金利率中枢可能已经见顶,未来隔夜资金利率中枢可能在1.7%-1.8%,DR007的中枢水平可能在2%左右。
6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在香港成功发行了100亿元6个月期人民币央行票据,中标利率为2.21%。 此次发行受到境外投资者广泛欢迎,包括美、欧、亚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银行、央行、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以及国际金融组织踊跃参与认购,投标总量超过340亿元,为发行量的3.4倍,表明人民币资产对境外投资者具有较强吸引力,也体现了全球投资者看好中国经济的信心。 2018年11月以来,中国人民银行逐步建立了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央行票据的常态机制。本次发行为到期滚动发行,发行后香港人民币央行票据余额仍为800亿元。香港人民币央行票据的稳定持续发行有利于丰富香港市场高信用等级人民币投资产品系列和人民币流动性管理工具,满足离岸市场投资者需求,完善离岸人民币收益率曲线,促进离岸人民币货币市场发展,以及带动其他发行主体在离岸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券,推动人民币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