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真的就像骆驼——电池是储能的,骆驼也擅长储能。我们公司走得不算快,但一步一步走得很稳,我们相信这样才能走得长远。”日前,在湖北襄阳骆驼股份总部办公室,公司董事长刘长来接受了记者采访。 从鄂西北一个街道修理铺出发,走过42年,骆驼股份已经成长为国内最大的汽车电池服务商。目前,公司拥有3100万KVAH的铅酸蓄电池产能,客户包括奥迪、大众、通用、福特、日产、本田、解放、戴姆勒、陕重汽、中国重汽、东风商用等,基本涵盖所有主流整车厂。在国内汽车主机配套市场上,公司市占率达到48%;在维护市场上,公司市占率达到25%。 “很多人认为铅酸蓄电池是夕阳产业,我反而认为是个朝阳产业。和需求相比,骆驼的业务增长空间还非常大。”刘长来说,“没有不赚钱的产业,只有不赚钱的企业。我觉得我很幸运,找到了一个金饭碗。只要有车跑,我们就有生意。” 四大“法宝”打市场 正如刘长来所说,“骆驼”走得不算快,但一直在朝着一个方向稳步前进。 2011年,骆驼股份在上交所挂牌。当年,公司一共有6条铅酸蓄电池生产线,合计产能为830KVA,在主机配套市场占有率约13%。此后,公司市占率逐年提升,2018年主机配套市占率达到39%,2019年达到45%,今年上半年进一步提升至48%。 “我不认为50%就是顶,江森在美国的占有率超过70%,我们为什么不能呢?”刘长来说,无论是技术实力还是服务水平,如今的骆驼都不差。 江森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铅酸蓄电池生产商,年产电池约1亿只。而骆驼目前的年产量仅2800万只。 骆驼股份总裁夏诗忠认为,在抢市场方面,公司有四大优势,这是公司赖以生存发展的四大“法宝”。 一是技术优势,公司的铅酸电池产品和技术创新迭代国际领先,拥有核心专利及技术200余项;二是性价比优势,公司具备国内最大的产销规模和产业链协同优势,在成本控制方面做到了全球领先;三是管理优势,公司严苛的质量管理体系,覆盖了全球主机厂的要求,很容易得到各主机厂的认可;四是服务优势,对售前、售中、售后均有完善和规范的跟踪服务,通过服务品质提升客户的满意度。 据介绍,几十年来,骆驼股份坚持每月召开一次降成本会议,由董事长主持,全部生产线要对成本进行对标比较,“哪条线成本高了,找原因,找措施;哪条线成本低了,找方法,给奖励。”夏诗忠介绍,以前是和行业内最优秀的企业对标,现在主要和自己比。 技术创新和大量智能设备的应用,进一步帮助公司取得领先全行业的优势。年产能1920万只电池的骆驼襄阳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铅蓄电池生产基地之一,目前工人总数不到1500名。“我们考察了全球几乎所有的铅酸蓄电池厂,这个属于最先进的。”该基地负责人邓经理介绍,骆驼股份生产线的很多装备都是自己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出来的,然后委托设备厂家开发,这些个性化设备极大地提升了效率。 “有很多人问过我,骆驼是怎么做大的,其实很简单,我们比较老实,就一门心思想着把事情做好。譬如说今年疫情防控期间,停产50天,运输成本涨了好几倍,我们没有断一个主机厂的货,可以说是想尽了一切办法,最后客户都被我们感动了。”刘长来说,这体现了公司诚实本分的价值观。 在券商研究员看来,随着市场认可度的提升,骆驼股份在下游主机市场的渗透率仍在进一步提升中。 两大“循环”筑城墙 诚实本分,为骆驼股份提供了强大的执行力;循环经济,则为公司业务指明了长期方向。 “初衷其实很简单,铅容易引起污染,我们就一直在思考:能不能没有污染?循环经济给我们找到了一条出路,现在来看,这条路不仅能走通,而且越走越宽。”刘长来说。 据介绍,以铅为中心载体,骆驼股份打造了一条“生产-销售-回收-再生-生产再利用”的完整闭环:骆驼生产的电池卖给汽车主机厂或维修店,公司提供新电池的同时回收旧电池,旧电池随后进入再生公司回收铅,铅作为原材料继续生产电池,“全回收型”蓄电池可以实现100%的回收利用。 骆驼股份目前有5个再生铅工厂,废铅蓄电池年处理能力为71万吨,可以再生约40多万吨铅,正好能满足公司3100万KVAH电池的需要。 铅是铅酸蓄电池最主要的成本,占比约70%。最近几年,铅价波动较大,通过回收再生的模式,公司较好地回避了成本大幅波动的风险。据统计,作为一家制造业公司,骆驼股份一直保持着较好的毛利率水平,2017年、2018年、2019年分别为20.85%、19.56%、20.06%。 除了生产线上的循环链,在销售上,骆驼股份也打造了一条循环链,采用二维码技术进行成品流向追踪,实现“销一收一”。 和大多数公司的销售渠道不一样的是,骆驼股份的销售是一个双向业务。“销售产品,就地服务,就地回收。”刘长来说,把维护市场和回收业务结合起来,有助于公司向“制造+服务”转型。 一个典型的业务场景是,车主发现自己的电池需要更换,通过电话或者APP发出信息,骆驼股份会立即安排就近的工作人员上门服务,换上新电池,用原包装带走旧电池,“不落地,没有污染,没有浪费”。 据介绍,为了能够在半小时内完成换电池服务,骆驼股份在全国成立了30家省级分公司、230家地市级分公司,共签约经销商近2000家,终端网点超过35000家。 “互联网能快速帮助我们找到客户,只要我们的产品有竞争力,服务能做好,那这个客户就会一直用我们的电池。”刘长来介绍,公司建立了统一服务标准、统一管控的线上订单处理平台,涵盖京东、天猫、途虎、拼多多、苏宁等主流电商平台,通过手机APP能实时看到全国各地的销售和回收情况,“我一天要看好几遍”。 在券商观察人士看来,借助互联网手段,骆驼股份的“销售铁军”帮助公司建立了另一堵护城墙,“通过就近服务,提升市场份额;通过循环运营,提升整体价值。” 再造两个“骆驼” 做到国内第一后,骆驼股份未来的增长点在哪里? “我们对市场一点都不担心。第一,国内的市场还在增长,还有很大的空间;第二,海外我们刚刚出去,主机厂的需求我们都还没能满足;第三,我们也一直在布局一些新的业务。”刘长来介绍说。 国内维护替换市场是公司短期主攻的方向。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约2.7亿辆,起动电池一般3至5年需更换1次,仅按照每5年换1次电池来计算,每年的电池需求量也超过5000万只。“我们目前的占有率只有25%,如果到50%,那就有1000万只的增量。” 产业整合也有利于市场进一步向龙头企业集中。据介绍,目前国内有300多家铅酸蓄电池企业,而整个北美不到10家。此前,骆驼股份已收购了湖北的华中电池厂、扬州阿波罗和广西天鹅,初步完成了在国内东西南北中的布局。 海外业务正有序推进。去年下半年,骆驼股份投资1.5亿美元建设的马来西亚工厂投产,成为当地最大的汽车电池生产商,一期年产能达到250万只。 “马来西亚是一个桥头堡,最大的市场在北美,主机厂要求我们在那边设厂,维护市场也有需求,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我们推迟了步伐,但走出去是必然的。”刘长来说。 市场先行依然是最可靠的策略。据了解,骆驼股份已经对上汽大通印度项目多次供货,对福特墨西哥工厂两个项目已小批量供货。 新能源电池也是一个潜在的增长板块。“骆驼从来没有放弃过新能源电池,也不可能放弃。”刘长来强调。 据介绍,由于新能源电池厂家普遍采用与铅酸蓄电池厂家完全不一样的打法,持谨慎态度的骆驼股份未能挤入第一梯队。“我们采取研发跟随的策略,待机而动。”刘长来表示,公司每年投入近1亿元进行新能源电池研发,铅酸蓄电池业务良好的盈利能力为此提供了保障。 在新能源电池板块,骆驼股份已选定了一个细分领域寻求突破。今年4月,由公司48V锂电低压系统平台独家配套的东风启辰星车型上市。“仍然是与主机厂配套,熟悉的客户,熟悉的市场。”刘长来说,骆驼的性格决定了要走这条稳妥的路。 一直追求稳健经营的骆驼股份也在尝试开放式发展,并在武汉建立了创新中心。“公司的研究院有300多人,有两名院士作为外部专家领衔。我们正尝试把项目股权化,通过股权来吸引优秀的人才共同创业,围绕汽车产业以及能源产业有发展前景的项目进行孵化。”刘长来说。 一些着眼于未来的项目也已经有所突破。如燃料电池,公司与武汉理工大学合作,已具备检测燃料电池部分核心材料及关键部件、单体电池的能力,具备小功率电堆研发试制能力。 “再造一个骆驼?从市场空间来看,我觉得可以造两个。”刘长来自信地说。
9月16日,国内首个国家氢能动力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下称国家氢能中心)正式在重庆启动建设。据介绍,国家氢能中心是国内首个国家级氢能动力质量检验机构,于2019年5月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复筹建,由中国通用技术集团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汽研)投资5亿元建设,占地190亩。 中国汽研总经理万鑫铭介绍,国家氢能中心规划建设整车试验室、动力总成试验室、燃料电池试验室、氢能辅件试验室、电池电机试验室五大试验室,并将提供燃料电池电堆、燃料电池系统及关键零部件、储氢系统、氢能动力系统、燃料电池整车等领域的技术咨询服务。硬件设施方面,国家氢能中心将积极采用高端技术装备,其中1期和2期预期采购设备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旨在为氢能及燃料电池领域的研发、检测等工作提供强力硬件支撑。 资料显示,国家氢能中心预计于2022年完工并投入试运营,以检验检测为核心,建成氢能全产业链的测试评价能力体系,聚焦氢能应用,基于安全、绿色、体验三大技术主线,打造集检测认证、标准体系、测评研究、应用推广、产业孵化等于一体的氢能动力测试评价综合服务平台。 9月以来,氢燃料电池从业企业表现活跃。9月8日,北汽福田发布《氢燃料电池商用车战略规划》,计划到2030年累计推广20万辆氢燃料电池商用车;9月14日,上汽集团宣布5年内推出至少10款燃料电池整车产品,燃料电池系统累计销量超3万台套的“氢战略”;9月15日,央企东方电气旗下氢燃料电池子公司签署增资扩股协议,正式引入三峡资本等投资者。 政府层面,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于9月8日发布《北京市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提出到2023年前,计划培育3至5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龙头企业,力争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3000辆;到2025年前,培育5至10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龙头企业,力争实现氢燃料电池汽车累计推广量突破1万辆,氢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累计产值突破240亿元。
9月15日,先导智能发布公告称,公司撤回此前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文件并重新申报。最新的定增预案显示,公司拟向宁德时代定增募资不超过25亿元,宁德时代将作为战略投资者“上位”成公司二股东。 此前,宁德时代曾公告称,公司拟围绕主业,以证券投资方式对境内外产业链上下游优质上市企业进行投资,投资总额不超过190.67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币种。在市场看来,此次入股先导智能,百亿投资首单“花落”设备厂商。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告诉记者:“宁德时代作为非常重要的新能源领域供应商,以二股东的身份进入上游设备供应商,对整个上游设备企业来说,意味着宁德时代已经开始进行产业整合。双方通过股权来进行合作的意愿,实际上是非常巨大的,在这种情况下,对于相关企业来说,未来业务合作前景向好。” 百亿元投资首单落定 先导智能于2015年在深圳创业板上市,专业从事高端自动化成套装备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为锂电池、光伏电池/组件、3C、薄膜电容器等节能环保及新能源产品的生产制造商提供高端全自动智能装备及整体解决方案。 作为宁德时代上游设备供应商,2018年、2019年和2020年1月份至6月份,先导智能向宁德时代的销售金额分别为17.44亿元、18.1亿元和4.37亿元,约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4.83%、38.64%、23.44%。 定增预案显示,先导智能拟募资不超25亿元,发行价格为36.05元/股,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6934.8万股,宁德时代拟认购此次发行的全部股份。本次发行股份完成后,宁德时代持有上市公司7.29%股份,先导智能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则由26.92%降至24.95%,宁德时代将成为先导智能第二大股东。 此次募集的资金将全部用于投资先导高端智能装备华南总部制造基地项目、自动化设备生产基地能级提升项目、先导工业互联网协同制造体系建设项目、锂电智能制造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锂电池设备制造商,先导智能接受宁德时代作为二股东,强化了先导智能在锂电池设备方面的行业地位,强化了合作和技术协同。2019年,宁德时代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27.87%。对于先导智能来说,这绝对是一个稳定的大客户。” 在发布定增预案的同时,先导智能还公告称已与宁德时代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战略合作期限自先导智能本次发行股份登记于宁德时代名下之日起五年。合作期限届满后,经双方协商一致可另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约定后续战略合作事宜。 协议显示,宁德时代在对战略投资先导智能,与先导智能战略合作发展锂电设备产业等,具有长期战略意愿。 强强联合或造就新业态 记者注意到,本次募投项目中,投入资金最高的是先导高端智能装备华南总部制造基地项目,总投资金额8.9亿元,拟投入募资金额7.4亿元。 该项目拟由泰坦新动力的全资子公司珠海先导新动力电子有限公司在珠海新建生产基地及研发中心,通过配套投入加工设备和检测设备,实现年产智能化锂离子电池生产线后处理系统50条。 在盘和林看来,汽车动力电池如今依然是扩产期,新能源汽车代替内燃发动机汽车的时代正在到来。此时动力电池需求逐步放大,锂电池行业前景很好,在现阶段,新能源汽车领域还没有另一种储能电池能够代替锂电池,锂电池依然是新能源汽车方面最理想的方案。 江瀚也认为,当前,动力电池依然是新能源市场的主旋律,市场需求良好。在这样的背景下,各种新能源电池市场发展前景向好,未来多元化电池体系一定是新能源的一个方向。 太平洋证券研报认为,未来三年将会是行业订单的大年。近几个月以来,随着国内外新能源汽车销量回暖,电池装机数据持续回升,2020年8月中国新能源汽车搭载动力电池装机量约5.12GWh,同比增长48.7%,环比增长2.7%,随着下游市场的变化,设备订单有望逐步释放。 盘和林告诉记者:“宁德时代和先导智能合作可以更好地发展锂电池产业,形成纵向一体化产业的协同效应,可以为宁德时代定制电池需求。先导智能是中国锂电池卷绕机市占率的第一名,超过六成市场,而宁德时代也是全球锂电池解决方案的主导者。强强联合有可能造就新业态,除了给传统企业提供电池解决方案,也可以给传统汽车企业配套定制化锂电池的生产能力。”
9月13日,上汽集团发布了首款燃料电池MPV,上汽大通MAXUSEUNIQ7,同时,上汽集团正式发布了可概括为“十百千万”的“氢战略”:2025年前,推出至少十款燃料电池整车;旗下上汽捷氢科技达到百亿级市值;建立千人以上燃料电池研发运营团队;形成万辆级燃料电池整车产销规模,市场占有率在10%以上。 较早布局燃料电池 在发布会上上汽集团总裁王晓秋表示,上汽燃料电池整车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战略目标,可以概括为“3+3”。第一个“3”是“低成本、长续航、高可靠性”,主要解决用户的需求痛点;第二个“3”是“长寿命、高性能、高功率”,主要体现上汽燃料电池技术的领先水平。 从技术看,燃料电池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浙江大学车辆工程研究所副所长熊树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燃料电池具有2大明显优势:一是环保,受益于低温氧化的原理,能够做到碳的零排放;二是,与锂电相比,蓄能效果好,续航里程长,充气时间甚至比加油更快。 在政策支持上,工信部制定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已明确提出,到2030年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达到百万辆,加氢站建设超过1000座的目标。 在国内,上汽集团较早投入了燃料电池整车的研发:2001年,上汽就启动凤凰一号氢燃料电池汽车项目;2010年,上汽申沃客车氢燃料电池客车参与世博会示范运营;2014年,荣威750燃料电池轿车登上工信部公告;2016年,荣威950燃料电池轿车正式销售;2017年,上汽大通MAXUSFCV80燃料电池宽体轻客开启商业化运营。 这背后是大手笔的资金投入。上汽集团方面透露,近二十年来在燃料电池汽车领域累计投入研发费用超过30亿元。 商业化仍需攻坚 不过回到现实销量,燃料电池整车显然还有很多路要走。第四届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FCVC2019)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9月底,上汽荣威950燃料电池轿车实现产销50台,用于租赁和UNDP的示范运行,累计运营历程超过50万公里。 上海某券商新能源首席分析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外车企,比如丰田也一直在耕耘燃料电池市场。受益于加州的补贴,美国的燃料电池汽车市场位列全球第一。 制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一大关键问题是成本居高不下。资料显示,燃料电池电堆的成本目前仍然比较高昂。膜电极成本占到了整个电堆成本的70%,且主要运用以Pt/C(铂纳米颗粒分散到碳粉载体上)成分为主的催化剂。显然,贵金属铂的价格并不“亲民”。 上述分析师认为:“乘用车领域,燃料电池短期内做不过锂电,柴油重卡才是氢燃料电池发力的方向。” 上汽集团自己的经验也反映了商用车领域的表现要更好。2017年,上汽大通MAXUSFCV80上市后就开始进行商用化运营。目前,407辆上汽大通MAXUSFCV80燃料电池轻客在上海、抚顺、佛山、大连、无锡、长治、青岛7个城市开展示范运营,累积运营里程超过400万公里。上汽方面表示,截至目前,上汽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运营总里程近500万公里,累计实现碳减排逾600吨。 燃料电池商用好于乘用的表现,与上汽集团整体的趋势也相吻合。上汽集团刚发布的《8月份产销快报》显示,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乘用车继续同比下探,全靠上汽通用五菱实现了整体同比增长。反观商用车领域,上汽大通、上汽申沃、依维柯红岩、南京依维柯、上汽正大全部实现2位数的同比增长。 此外,熊树生也对记者表示,除了电池成本,氢气的制备成本也很高。此外,加氢站的成本也居高不下。一方面,加氢站选址难,另一方面,单体加氢站的建造成本动辄上千万。 香橙会研究院的预测数据显示,中国的加氢站建设,2020年有望建成100座,2025年有望建成1000座,2030年建成有望5000座。 上汽方面对此显得乐观。上汽集团副总裁蓝青松在发布会上表示:“当加一次氢只要3分钟,加氢便利程度、加氢成本得到解决,燃料电池乘用车会逐渐被消费者接受。我们把这个答案交给技术和市场。”
光伏行业受前期产能不足影响,板块出现了波动,但预计产能即将恢复,中长期仍然看好。锂电池需求不振影响了板块表现,如果下半年国内装机量持续改善将有望提振板块投资者情绪。建议适当关注电力设备、光伏和动力电池板块。 主要观点 8月电气设备指数跑输大盘。重点细分行业表现不一,其中新能源汽车板块受美股对标个股走强影响,涨幅领先其它子板块。光伏行业受前期产能不足影响,板块出现了波动,但预计产能即将恢复,中长期仍然看好。锂电池需求不振影响了板块表现,如果下半年国内装机量持续改善将有望提振板块投资者情绪。建议适当关注电力设备、光伏和动力电池板块。 指数回顾 回顾本月行情(8月3日-8月28日),A股市场震荡逐渐加剧,本月上证综指上涨2.83%,沪深300指数上涨3.18%。电气设备行业表现弱于大市。申万电气设备指数上涨2.27%,跑输上证综指0.56个百分点,跑输沪深300指数0.91个百分点。重点细分行业中,新能源汽车指数上涨4.86%,跑赢沪深300指数1.68个百分点;光伏设备上涨4.23%,跑赢沪深300指数1.05个百分点;锂电池指数上涨2.32%,跑输沪深300指数0.86个百分点;风电设备上涨0.71%,跑输沪深300指数2.47个百分点.电气设备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中游。行业估值方面,本月估值上调至44倍左右,处于10年以来的中等偏上水平。 本月观点 本月电气设备指数跑输大盘。重点细分行业表现不一,其中新能源汽车板块受美股对标个股走强影响,涨幅领先其它子板块。光伏行业受近期产能不足影响,板块出现了波动,但中长期仍然看好。锂电池需求不振影响了板块表现,如果下半年国内装机量持续改善将提振板块投资者情绪。风光电:由于光伏行业2020年政策保持稳定,行业在2020年下半年将迎来国内市场的复苏。我们认为,2020年行业补贴政策将保持较为平稳的导向,以及高效率产品价格不断下探,平价上网节奏正在不断推进。但受疫情影响,出口需求或将受到压制,短期内还将伴随疫情持续。风电板块本月跑输大盘,我们维持前期观点,风电行业将保持去年以来的良好增速,行业基本面将维持较好局面,2018全年风电累计并网发电同比增长12.4%,较2017年有明显改善。而风电产品价格也将会向下调整,以达到平价上网的成本水平。电动车:新能源汽车板块本周表现依旧平淡,我们认为,2020年补贴退坡温和,叠加国内相继出台利好政策刺激,包括购置补贴延长2年的重磅消息,预期新能源汽车销量将保持上行趋势。由于长续航车型不断上市,动力电池需求将保持更快增长,动力电池行业马太效应仍然明显,而近期频频传出与世界顶级车企合作龙头企业继续保持高市占率,中小型企业则在为自身技术能力,行业账期较长,补贴大幅退坡,结构性产能过剩等问题付出代价。工控和电力设备:特高压再次进入新基建周期,再次印证板块的逆周期性。预期国家电网将加快推进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除了包含前期已经布置的“七交五直”等特高压项目外,还提出加快“三型两网”的进度。后期需要密切关注特高压电网项目招投标情况以及与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相关电力自动化企业的动态,预计受益个股未来将迎来盈利上的改善。 建议适当关注光伏板块和动力电池板块,密切关注特高压项目进度和招投标结果。我们仍维持前期观点,光伏行业:今年继续向平价上网目标靠近,主流单晶PERC电池片(单面)价格已较年初下跌约20%,不但可以有效降低发电成本,增强光伏发电竞争力,还有利于国内产品出口。近期行业头部企业积极扩充产能,规模效应将导致未来产品价格加速下探,舒缓近期行业产品需求偏弱的压力,也为行业摆脱对补贴的依赖做好准备;动力电池行业:自2019年下半年至今的销售数据来看,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持续为负数,但近期特斯拉国产化提振了国产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链的信心,特别是全车价值最高的动力电池板块,拥有特斯拉背书有利于动力电池企业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自己的一席之地,头部企业将利用技术与规模优势强强联手,行业龙头效应将愈发明显。建议关注动力电池板块和光伏板块龙头企业。特高压行业:预计即将迎来一系列项目的招投标,项目进度加速将为受益企业带来超预期收益,而电力设备自动化企业也将从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中获益。 行业动态点评 财政部更新调整两批光伏扶贫项目补贴目录 近日,财政部发布《关于调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补助目录(光伏扶贫项目)的通知》,通知强调,本次调整项目信息与上述两批目录不符的,以本次调整为准。据统计,此次发布的光伏扶贫补助目录中,共涉及148.27万户,建设总规模超过10.595GW,扶贫总规模超过7.017GW。我们认为,扶贫项目作为重要的光伏补贴项目,对行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部分重点区域仍应该维持一定水平的光伏扶贫力度,以维持行业的平稳发展。 韩国政府拟投300亿韩元研发下一代“K 电池” 据韩媒最新报道援引行业消息,韩国贸易、工业和能源部(MOTIE)将在未来五年投资2530万美元(300亿韩元)用于支持开发下一代“K电池”(“K-batteries”),特别着眼于推动LG化学的“锂硫电池”和三星SDI的“全固态电池”的发展。我们认为,随着动力电池市场竞争的加剧,我国先发优势日渐受到冲击,提前布局和支持下一代电池技术研发迫在眉睫。 公司动态 宁德时代开发不含镍钴新型动力电池 新的电池类型将不同于现有的 NCA、NCM 和 LFP 电池,将没有镍或钴等昂贵金属。除了开发新电池之外,宁德时代还在开发一个新的架构,即电池、底盘的一体化,以此来将电机、电控、整车高压等通过创新架构集成在一起,并通过智能化动力域控制器优化动力分配及降低能耗。我们认为,目前三元电池提高能量密度主要依赖提高镍含量,以及改变成组设计方案。高镍电池或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改用其它化学成分有利于安全性的改善。 孚能科技子公司被定为东风岚图项目动力电池供应商 孚能科技8月25日晚间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孚能镇江近日收到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岚图汽车科技分公司的定点通知书。公司已被指定为东风岚图H56项目的动力电池供应商。东风岚图H56项目是东风集团高端纯电动车模块化平台的重要项目,该车型预计在未来7年内电池需求5GWh。此次定点项目计划投产时间为2022年。我们认为,目前国内电动车市场竞争较为激烈,高端市场主要由特斯拉和一众新兴品牌占据,传统自主品牌较难切入,发展前景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证券时报e公司讯,9月14日,华晨宝马动力电池中心二期投入运营。这是宝马集团全球首个生产BMW第五代动力电池的生产基地。据悉,动力电池中心的扩建完成,将使宝马在中国的动力电池产能提高超一倍,所生产的高能量、高密度电池将率先搭载于创新纯电动BMW iX3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