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近期,票据利率的走低引发市场热议。仅2个交易日,票据利率便跌至1%,甚至与SHIBOR、同业存单利率等出现倒挂现象,这意味着倘若银行用来自同业拆借、同业存单等渠道的资金去收购票据,明显会有所亏损。那么,银行为何要去做这种“赔本”的生意呢? 票据利率持续下探 近期,票据利率持续下探,部分期限的票据利率已跌破2%,甚至跌至1%水平。 上海票据交易所数据显示,7月31日,隔夜国股银票转贴现利率整体下跌,6个月以下期限的利率均跌破2%。其中隔夜已跌至1%,相比上一交易日再度下行40BP;7天为1.2630%,下行31.47BP;1个月期为1.2676%,下行49.89BP;3个月期为1.4426%,下行66.67BP。6个月、9个月、1年期则分别为2.0218%、2.2298%、2.2387%,利率均有所下行。 票据利率跌至1%水平,这种情况较为罕见。据上海票据交易所披露的《2019年上半年票据市场运行情况》(以下简称《运行情况》),2019年上半年,票据贴现加权平均利率为3.64%,同比下降166个基点;转贴现加权平均利率为3.48%,同比下降137个基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2.52%,同比下降103个基点。 上述《运行情况》中提及,票据利率与其他货币市场利率走势保持较高趋同性。上半年,1年期国股票据转贴现利率整体高于AAA+同业存单利率,平均利差为25个基点,二者走势总体保持一致,仅在月末、季末等特殊时点票据转贴现利率出现一定波动。 实际上,国股银票转贴现利率一般高于同期限的同业存单利率和同业拆借利率。不过,近期随着票据利率的下行,国股银票转贴现利率走低,由此出现了与拆借利率和同业存单利率倒挂的现象。 例如,7月31日,有24家银行发行了期限为1年的同业存单,参考收益率均在3%以上。从当日AAA+同业存单到期收盘收益率曲线来看,半年期限的为2.6824%,一年期限的为3.0428%。 同样地,从SHIBOR的角度来看,6月末跌破1%的低位已经过去。数据显示,7月12日以来,隔夜SHIBOR持续在2%线上。7月31日,隔夜SHIBOR报2.6420%,较上一交易日上涨2.10个基点;1周SHIBOR报2.6730%,较上一交易日上涨1.00个基点;1个月SHIBOR报2.6060%,较上一交易日上涨0.40个基点;3个月SHIBOR报2.6440%,较上一交易日上涨0.8个基点;6个月、9个月、1年期分别报2.7080%、3.0170%、3.0980%,与上一交易日持平。 银行为何要做“赔本”买卖? 国股银票转贴现利率持续下行,与SHIBOR、同业存单利率等出现倒挂现象,这意味着倘若银行用来自同业拆借、同业存单等渠道的资金去收购票据,明显会有所亏损。那么,银行为何要去做这种“赔本”的生意呢? 天风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票据没贴现前是算作银行表外,开完之后再贴现是算贷款,最近票据利率相对下行比较快,主要是与冲贷款规模有关系。监管指导一些银行加大信贷投放,而目前整个企业的贷款需求相对来说比较一般或者不够好,在这种情况下,很多银行可能会加大票据贴现的力度,从市场上去买票,冲整个贷款额度,这就会使得票据利率整体出现这样一个异常的下降。预计8月初开始就会回到一个相对正常的状态。 廖志明同时提及,类似于同业存单选择会看发行银行本身的资质,票据转贴现则会看票据承兑银行的资质,如果是差一点的银行承兑,可能风险会高一些,而这块在价格上也会有所体现。
热点栏目 自选股 数据中心 行情中心 资金流向 模拟交易 客户端 原标题:工行、信达、长城相继官宣:受让锦州银行内资股股份 (图片来源:壹图网)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胡艳明 欧阳晓红 锦州银行(00416.HK)重组事件迎来新进展,7月28日,工商银行(601398.SH,1398.HK)、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信达,1359.HK)、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长城资产”)三家机构相继公告及回应受让锦州银行股份事宜。 工商银行称,拟通过工银投资出资不超过30亿元人民币受让锦州银行的内资股股份。截至7月28日,工银投资受让的股份数占锦州银行普通股股份总数的10.82%。中国信达表示,拟受让锦州银行的内资股股份,占锦州银行普通股股份总数的比例为6.49%;长城资产表示,近日与锦州银行部分股东签署股份转让协议,拟受让锦州银行部分存量内资股股份。 此前,锦州银行因年报“难产”及会计师事务所辞职等事件备受关注。锦州银行H股已于2019年4月1日停牌,H股及境外优先股暂停交易直至刊发2018年年度业绩。 三家机构相继公布 7月28日,工商银行发布公告称,经董事会审议并一致同意批准,工商银行拟通过全资子公司工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工银投资)出资不超过30亿元人民币受让锦州银行的内资股股份。工银投资近日与相关股份出让方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截至公告发布日,工银投资受让的股份数占锦州银行普通股股份总数的10.82%。相关股份转让尚待满足协议约定的有关条件方可交割。 随后,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也发布公告称,全资附属公司信达投资近日与相关股份出让方签署股份转让协议,拟受让锦州银行的内资股股份。截至本公告发布之日,信达投资受让的股份数占锦州银行普通股股份总数的比例为6.49%。由于其各项适用百分比率均不超过5%,因此不构成香港联交所上市规则下本公司的须予披露交易。 同日,记者从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长城资产”)获悉,近日与锦州银行部分股东签署股份转让协议,拟受让锦州银行部分存量内资股股份。本次投资尚需满足协议约定的相关条件(包括取得相关监管批准)方可交割。 本次投资属于中国长城资产开展的财务性股权投资,充分体现了中国长城资产作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为支持国家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地方经济和实体经济发展承担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使命。 长城资产相关负责人透露,对于此次投资的具体财务收据仍在核实中。 对于此次重组事件,锦州银行曾在7月25日发布公告称,目前,锦州银行业务经营总体正常。近期董事会及部分大股东正在与多家有意愿、有实力的机构接触,洽谈引进战略投资者事宜,在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支持指导下,目前谈判进展顺利。 停牌中的锦州银行 继4月1日发布延迟公布年报后,锦州银行多次发布延期公告。在此次重组之前,锦州银行因资产质量情况以及2018年年报“难产”而备受市场关注。锦州银行成立于1997年,由辽宁省锦州市15家城市信用社和锦州市城市信用合作社联社整体改制而成,总部位于辽宁省锦州市。2015年12月,锦州银行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2019年5月31日,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及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统称“安永”)向锦州银行辞任,距其被委任为核数师刚满一年。 安永在辞任函中表示,在进行锦州银行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的年度综合财务报表审计期间,安永注意到有迹象显示银行向其机构客户发放的某些贷款实际用途与其信贷文件中所述的用途不一致。 锦州银行则表示,一直与安永紧密合作,提供所需的额外资料及档,并与安永多次讨论未完成事项的拟解决方案。然而,经过多次讨论,锦州银行与安永尚未就未完成事项及完成审计的拟定时间表达成一致。 安永向锦州银行辞任后,锦州银行董事会委任国富浩华(香港)会计师事务所为新任核数师,继续完成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审计工作,表示预期于2019年8月底刊发2018年年度业绩。 锦州银行2018年中报显示,2018年上半年锦州银行实现营收96.7亿元,同比增长13.4%;净利润43.4亿元,同比增长7.7%。不良贷款率为1.26%,同比上升0.2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42.1%,同比下降26.54个百分点。另外,该行公司类贷款余额占发放贷款和垫款净额的比重超九成;资本充足率方面,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仅有7.95%。 另外,锦州银行的股权结构比较分散,主要股东均为民营企业,且没有一家股东持股比例高于5%,截至2018年6月末,锦州银行的前五大内资股东分别为荣成华泰汽车有限公司(荣持股4.68%)、中企发展投资(北京)有限公司(持股4.68%)、银川宝塔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持股3.69%)、锦程国际物流集团有限公司(持股3.15%)、青州泰和矿业有限公司(持股2.65%)。
证券时报记者 刘敬元 近日曝光的招行行长田惠宇内部讲话,谈及“不能忍受员工收保险公司回扣”,受到了市场诸多关注。对于银行保险业务这一潜规则,保险公司人士表示,也期待解决。 招商银行 对“回扣”采取措施 拥有零售优势的招行是保险代理业务的大户,代理保费规模仅次于农行、工行,曾在2015年、2016年连续代销千亿元以上保费。 7月26日,田惠宇上述内部讲话稿被曝光,这份直陈内部各种弊病的讲话,提到了“最不能容忍员工收保险公司回扣”。他称“这不是个别现象”,要对此采取果断措施,对内开除,对外取消相关保险公司准入资格。随后,外界很快将关注点转移到保险公司身上。 当晚,多家媒体报道华夏人寿、泰康保险被招行取消准入资格,其产品被招行暂停销售。 7月27日,两家险企均作出回应。华夏人寿称,招行和华夏双方因系统升级问题暂时停止新业务合作,不涉及准入资格取消问题。泰康人寿则称,自2002年合作以来,招商银行是泰康人寿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双方一直保持着密切友好合作。关于此事,以招行对外披露的信息为准。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田惠宇提到的“回扣”问题,已远远超出招行和两家保险公司本身,这道出了一个银行保险业务里长期存在的潜规则——手续费违规支付。 银行是保险销售的重要渠道,2018年银保渠道实现保费收入约8000亿元,大约贡献了人身险保费的三成。今年年初,银保监会保险中介监管工作会议上即指出,银行渠道在保险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最引人关注的两点,一是销售误导;二就是手续费违规支付。后者具体表现为:保险公司及其人员以不同名义和形式,向商业银行基层网点或经办人员支付协议规定佣金之外的其他费用,造成财务不真实、不透明。 而这种回扣类费用,业内也称之为“小账”,是针对保险公司与银行签订的代理手续费用“大账”而言的。回扣的钱,是保险公司通过虚列各种费用——如开会、培训、活动、宣传材料等费用套取来的资金。长期以来,“大账+小账”几乎成了银保的常规做法,这不仅抬高了险企成本、增加了合规风险,也影响了行业风气。 保险公司 也期待解决老问题 有从业多年的保险公司人士表示,银保回扣、小账的问题在行业普遍存在,如果能以此为契机得到解决,对保险公司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不过,此前各方也曾尝试过整治和解决,但难度较大。在追逐保费规模的压力下,银行渠道的竞争激烈,保险公司的手段非常有限,支付手续费是一个避不开的方式。此前甚至出现过这样的情况:某一地区的保险同业达成自律,约定不给银行回扣,但变成保险公司给予自己的银保专员佣金,银保专员再给银行员工费用。 对于银保渠道上述问题,原银监会和原保监会曾经针对银行、保险不同主体,从不同角度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监管主体不一致、监管目标不统一、监管领域重叠、监管标准不一等因素,未能形成对银行代理保险全流程统一监管。 据了解,为妥善解决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规范,“合并”后的银保监会正在酝酿管理新规。业内人士认为,银保监会拟出台的新规,或使得银行保险内控管理更为合规,有助于解决银保业务存在的问题。
2万亿工行大动作!拟不超30亿入股锦州银行,中国信达也出手了! 来源:中国基金报 刘宇辉 7月28日,中国工商银行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工银金融资产投资 有限公司(简称工银投资)近日与相关股份出让方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 拟财务投资入股锦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锦州银行)。 经工行董事会审议并一致同意批准,工行拟通过全资子公司工银投资出资不超过30 亿元人民币受让锦州银行的内资股股份。截至公告发布日,工银投资受让的股份数占锦州银行普通股股份总数的10.82%。 工行公告还称,相关股份转让尚待满足协议约定的有关条件方可交割。本次投资不构成本行的关联交易和重大资产重组事项,无需提交本行股东大会批准。工行表示,本次投资作为财务性投资,由子公司工银投资出资入股,不纳入并表范围。本次投资是工行服务国家金融供给侧改革、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而作出的投资事项。 此前的7月25日,锦州银行在官网发布公告称,“目前,锦州银行业务经营总体正常。近期,我行董事会及部分大股东正在与多家有意愿的、有实力的机构接触,洽谈引进战略投资者事宜,在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支持指导下,目前谈判进展顺利。鉴于此项工作正在进行中,后续结果请以我行公告为准。 根据锦州银行官网介绍, 锦州银行成立于1997年1月22日,总部位于辽宁省锦州市,于2015年12月7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股份代号:0416),目前注册资本为人民币67.82亿元。 截至2018年6月30日,锦州银行资产总额为人民币7,483.92亿元,发放贷款和垫款净额达人民币2,406.09亿元,存款余额达人民币3,516.27亿元,2018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为人民币43.40亿元。在英国《银行家》2018年发布的“全球1,000家大银行”名单中,锦州银行按一级资本总额排名位列第168位。 锦州银行股票自4月起停牌至今,停牌前收盘价7港元,市值545亿港元。而工商银行最新总市值达到2万亿人民币。 除了工行,此次战略入股锦州银行的还有中国信达旗下信达投资,据中国信达今晚披露的对外投资公告,旗下全资子公司信达投资拟受让锦州银行内资股股份,受让的股份比例为6.49%。
原标题:巴菲特强势加仓银行股 最大持股已破10%红线 中国基金报记者 姚波 股神巴菲特近期加大了银行持股,不惜超过10%红线,显示出他对银行股的高度看好。 巩固第一股东地位 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投资组合中,有相当多的银行股,而且大多数都是由沃伦·巴菲特亲自挑选的。截至第一季度末,伯克希尔持有10家不同银行的股票,这些股票目前的市值超过910亿美元。 然而,最新的监管文件显示,巴菲特和他的团队加仓了伯克希尔持有比例最大的银行股美国银行。事实上,伯克希尔·哈撒韦这一把对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的加仓,持股比例已经超过了10%。 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增持巩固了其作为美国银行第一大股东的地位。FactSet的数据显示,除巴菲特持仓超10%外,先锋集团是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约为6.4%,其次是道富环球基金管理公司,持股比例为4.1%。 从持股量来看,据美国银行披露,伯克希尔·哈撒韦持有该行9.5亿股股票。这明显高于该公司一季度末持有的约8.962亿股股票。按当前股价计算,伯克希尔额外购买的5,380万股股票相当于另外16.4亿美元的投资,这已经是伯克希尔规模最大的银行股投资。不过,伯克希尔持有的美国银行股份目前价值约290亿美元,该市值仍然远远落后于科技巨头苹果。据悉苹果是伯克希尔最大的一笔投资,市值为517亿美元,不过美国银行的持仓仍稳居第二位。 市场分析,巴菲特增持美国银行的方式主要是行使认股权证,这是其与美国银行在2011年宣布一项协议的一部分。依据这项协议,他投资该银行股50亿美元的优先股,每年有6%股息支付,并可以在特定条件下认购公司股份。 按照目前的价格,伯克希尔·哈撒韦持有美国银行的股份价值293.2亿美元,远高于伯克希尔·哈撒韦持有的第二大银行股的市值,目前公司持有的富国银行股票价值约为20.14亿美元,位列持仓银行股中第二名。 超红线持股意义重大 由于伯克希尔·哈撒韦增加了投资,加上美国银行大举回购股票,伯克希尔·哈撒韦目前持有美国银行10.4%的流通股。 10%的持股比例意义重大,尤其是对银行而言, 一旦超过该红线就要面临更多的监管和审查。过去,巴菲特一直积极避免持有超过10%的银行股,甚至抛售了大量富国银行的股票以保持在这一门槛之下。巴菲特愿意为了持有美国银行更大的股份而愿意应对额外的监管难题,这显示出他对该股的高度信心。 不过,这也并非巴菲特首次增持银行股超过10%的红线。虽然巴菲特喜欢将自己的持股比例控制在10%以下,但他偶尔也会意外地略高于10%。早在2016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就向美联储申请批准继续扩大其在富国银行的股份,此前该公司的持股比例已经超过了这一门槛。但最后出于种种原因,并没有持续将其股份保持在10%以上,它目前持有这家陷入困境的银行9.12%的股份。 在某些情况下,他也持股超过了红线,但会承诺仅仅作为财务投资,例如信用卡巨头美国运通,他寻求监管机构的批准,将自己在运通股票中的持股比例扩大至24.99%。目前他持有该公司18.16%的股份。今年早些时候,伯克希尔哈撒韦在达美航空的持股也超过了10%。 巴菲特曾申请增持富国银行股份时,没有让其与其他银行合并的计划。不过,他在美国银行持有的更大股份,会让外界预期他是否会进行更多管理行为。 另一方面,美联储计划对机构持有银行股的监管政策,拟议中的改革可能有助于巴菲特的公司扩大其在银行业“已经相当大”的股份。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 ,如果该计划取得成果,银行业可能会受益。他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为所有利益相关者提供更清晰的控股规则,将同时减轻监管负担。银行尤其是社区银行,将更容易筹集资金,以支持其贷款和投资的业务开展。 巴菲特为何对美国银行 如此有信心? 在这个时点大幅提高银行持股并不合常理。美联储可能在7月份的会议降息。较低的利率会损害银行的利润率。存款明显多于贷款的银行,其利润受到的冲击比其它银行更大。根据美银美林的数据,如果美联储降息75个基点,大型银行的每股收益将平均下降10%。 不过,美国银行最近的业绩可以显示巴菲特为什么渴望投资其股票。首先,美国银行在增长方面比其他大银行做得更好。美国银行的贷款和存款额在2019年第二季度同比分别增长了4%和6%。美国四大银行中第二高的贷款增长率仅为2%。 此外,美国银行的盈利能力一起在改善,并继续提高盈利能力。目前,该银行达到11.6%的股本回报率和1.23%的资产回报率,这在银行中已经相当不错,而在几年前则完全不可能。 从价值投资者的角度来看,美国银行看起来很划算。美国银行的市净率仅为1.15倍,12个月预期市盈率为10.8倍,盈利能力的改善并未反映在现在的股价上。需要说明的是,外界之所以知道伯克希尔·哈撒韦最近对美国银行的投资,唯一的原因是它持股比例超过了10%的门槛。今年第一季度,伯克希尔增持了摩根大通的股份。巴菲特首次入股摩根大通是在2018年第三季度。显示出巴菲特对目前银行股持整体看多的态度。
7月24日消息,招商银行业绩快报:上半年实现营收1383.23亿元,同比增长9.65%;实现净利润506.12亿元,同比增长13.08%。 公告截图:
交通运输部路网中心与12家银行合作 联合推进ETC全网一体化发行 来源:证券时报网 证券时报e公司讯,交通运输部25日消息,7月24日,交通运输部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招商银行、华夏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兴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国光大银行12家银行在京签订了《合作备忘录》,将开展ETC客户发展深度合作,打造全网一体化发行合作模式,助力如期优质完成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