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爱康科技对外发布公告称,为增强对爱康科技的实际控制权,公司实控人邹承慧拟引入外部投资,募资10亿元设立江苏新爱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新爱康集团”),新爱康集团最终将成为公司的重要股东。 作为2011年上市的光伏配件企业,爱康科技近期因对外担保事项受到了一定影响。爱康科技实控人方面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设立新爱康集团并将其全部资金用于持有上市公司股权体现了实控人邹承慧及相关合伙人对爱康科技经营的充分信心,在海达集团担保链风险对上市公司大股东爱康实业产生影响的背景下,增强实控人对于爱康科技的控制对爱康科技至关重要。”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上市公司目前的情况来讲,担保链风险对上市公司有所影响,此时增强实控人的控制十分重要,可以间接降低担保的担忧,而且这一举动相当于回购股票,对于提振市场信心有帮助。” 实控人拟募资10亿元 5月20日,爱康科技实控人邹承慧及父亲邹裕文共同设立的张家港爱康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康企业管理”)与广东西部环保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部环保投资”)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爱康企业管理与西部环保投资拟共同作为普通合伙人设立有限合伙企业江阴金贝一号新能源发展合伙企业(以下简称“金贝一号”)。 金贝一号拟募集10亿元资金,投资于新爱康集团。新爱康集团拟用所获得的全部资金通过二级市场购入、协议转让或定增等法律法规允许的方式全部用于持有爱康科技股票。 记者粗略计算发现,按5月25日收盘价1.31元/股计算,新爱康集团或将持有爱康科技超过7.6亿股股票,超过目前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江阴爱康投资有限公司及爱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康实业”)持有的约7亿股股票。爱康科技实控人方面也回应记者称,新爱康集团未来将可能成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或第二大股东。 金贝一号拟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10亿元。其中,张家港金贝五号信息科技企业(有限合伙)、刘罗秀、江阴爱康投资有限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进行出资,三方出资总额拟定为人民币3亿元,由爱康企业管理负责;西部环保投资负责引入政府产业基金等有限合伙人并拟募集资金7亿元。 爱康科技实控人方面告诉记者,“金贝一号的出资方为一致行动人,如顺利募资并完成以上动作后,约可占股15.09%(按照1.4元/股)与爱康科技大股东爱康实业一起控股爱康科技,从而增强了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 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提升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此前因江苏海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资金紧张,而为其提供担保的爱康实业或需承担相应的担保责任。此外,2019年年报显示,爱康科技对海达集团两家子公司的担保余额共计3.11亿元(已全额计提预计负债)。 邹承慧在2019年业绩说明会上坦言,“近期海达集团生产经营出现困难,对其担保圈企业产生了一定影响。目前上市公司大股东爱康实业集团正在积极面对,加速处理中,一方面继续联合各方债委会成员召开协调会,另一方面,爱康实业正分步实施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对爱康实业的混改等战略突围的举措,以争取解除爱康实业对海达集团的担保风险。后续公司将对非并表子公司的担保事宜审慎决策。” 在爱康科技实控人看来,此次设立新爱康集团并将其全部资金用于持有上市公司股权对于目前受担保影响下的爱康科技存在积极意义。 江瀚表示,“从实际控制人的架构来看,上市公司多了一个联合股东,大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超过30%,达到了实际控制人的标准,股权更加集中,不容易被举牌及外部侵入。” 此次新设立的新爱康集团未来是否会有实质性业务?爱康科技实控人方面向记者表示,“未来考虑将部分新能源服务业务装入新爱康集团,实现新老集团的良性健康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立信会计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兼董事长朱建弟,对资本市场的一举一动都十分关心。 日前,朱建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此次两会,他将关注提高相关主体的违法成本和完善资本市场监管机制。“对于上市公司的造假问题,大家通常比较关注上市公司及其大股东和董监高以及相关中介机构的责任,但协助上市公司造假的相关利益者却一直没有引起监管部门的足够关注。而事实上,中国证监会处罚的财务造假案例,几乎都会看到有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在协助上市公司造假。” 例如,有的商业银行和上市公司串通,出具虚假的银行询证函回函、虚假银行回单、虚假银行对账单,欺骗注册会计师;有的商业银行、金融机构明知担保事项没有经过上市公司决策程序,是董事长私自使用公章,照样履行担保程序,且不将担保信息上报中国人民银行信用中心,使注册会计师无法掌握真实信息。 “一些上市公司的供应商和销售客户也是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帮手。更有甚者,有的公用事业部门也和上市公司串通,出具虚假供电费用、供气费用、粮食储存数量,协助上市公司进行生产成本、销售造假。因此,我们呼吁,监管机构和社会各方一定要正视相关利益者协助上市公司造假问题,在处罚上市公司的同时,对于协助造假者也要严肃追责,迫使他们产生敬畏之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消灭上市公司造假发生的外部土壤。”朱建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朱建弟建议,提高上市公司的违法成本,加大退市力度;建立保荐人、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市场“声誉资本”档案记录机制,倡导诚信执业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监管协调机制,充分利用各方监管资源形成合力,提升监管效率和效果;完善媒体和公众监督与举报的法律机制。同时,落实集体诉讼制度和和解制度,对相关利益者协助上市公司造假的,则应严肃追责。
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自动播放 play 徐翔离婚咋就那么难? 向前 向后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李德林 一、三鹿12年后,奶粉杀手卷土重来 一个个可爱的婴儿,颅骨凸成大头娃娃,严重的甚至停止生长。都是因为吃了“倍氨敏”的特殊奶粉配方,三鹿过去12年,还有人敢从孩子身上赚黑心钱,良心不会痛吗?这些无良商家一定要一查到底。 辣评:12年前,国产奶粉在国民心中失去信任,销量一蹶不振,受牵连的是整个行业。这帮三观跟着销量走的厂家和涉事人员,必须要用严刑峻法惩治,斩断他们的取栗之手。 二、乐视网终止上市三年亏290亿 A股的PPT圣手贾跃亭,凭借三寸不烂之舌,站在一张超大的LED显示屏下,向一帮明星大佬演示几页PPT,就能搞到上百亿的真金白银。从乐视网到电视、手机、体育、电影、金融、汽车,贾跃亭的PPT所向披靡。如今PPT的内容只剩下一页:为梦想窒息。 辣评:曾经的创业板之星,如今用退市这样的狼狈方式离开。乐视网的退市,更像A股市场的一面“镜子”,既值得市场反思,上市公司更应引以为戒。 三、范冰冰搞得唐德影视卖身了 武媚娘的酥胸成就了唐德影视的江湖,秦始皇的梦中情人又亲手毁掉了它的梦想。她们都是由范冰冰演艺,现在唐德影视沦落到卖身的地步。将筹码押在一个人身上,注定难以赢天下。 辣评:成也范冰冰,败也范冰冰?那倒不必这么说。历史总是将包袱甩给女人,现实中的老板们忘记了自己的短视昏聩,更忘记了管理层的执行无能,所有经营不善的上市公司,真正的敌人是老板自己。 四、恒瑞深陷行贿丑闻 医药行贿是新闻吗?这年月,挖出一个不行贿的药厂才是新闻。漫长的链条上处处都是利益诱惑,人不是导盲犬,道德是扛不住的。长此以往的看病难、看病贵,莫让老百姓因病返贫。 辣评:“行贿门”背后,是医药公司没完没了地开学术推广会。恒瑞医药2019年大小会议一共举办了至少24.29万场,平均每天举办665场。步长制药逊色一些,2018年搞了62000场活动,每天超过169场。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开会的路上。销售药品无可厚非,但靠销售搞起来的业绩,投资者踏实吗? 五、督察组点名富力地产 到底有多大的利益诱惑?督察组刚走,就顶风而上,现在的房地产商们真是火中取栗。任何一门生意,游戏规则是生意的最高法则,你想方设法踩着红线赚来的钱,最终会被红线吞没。 辣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地产仍是最赚钱的行业之一,但赚了那么多钱后,也要花心思在合规上。富力违规是因为破坏红树林,劝你们一句,“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 六、皖通科技60天换俩董事长 把上市公司当小旅馆,你躺了他再来,人人都想以最少的本钱当上市公司的家,可个个都浓眉大眼不害臊。那些带着东北大汉抢公章的都是流氓,在规则内你死我活才是商业文明的最高境界。 辣评:这样的公司,人家老板把斯文人的面子当成手纸,一把扔进垃圾桶。还指望他们经营有方,维护投资者利益?离他们远一点,自己的投资生涯就长一点。 七、华为借壳华懋科技? 华为要上A股?搞得交易所的人半夜从床上爬起来,揉了揉眼睛。卧槽,人家真叫华为,只是跟任正非的华为没有半毛钱关系。更绝的是合同没签,先用华为两个字撩骚,约么? 辣评:这很像郭德纲相声里的一段:于谦问郭德纲哪里毕业的,他支支吾吾、神情羞涩的说自己是“清华”毕业的。于谦毫不留情,直接揭露郭德纲是“清华池”搓澡的,郭德纲很生气,说你再来洗澡,我搓死你。 八、5毛钱杠上顺丰的丰巢大生意 快递就是拿人钱财,替人跑路,不是客户把自己当皇帝。当你接单的那一刻,契约就已经生效。如果有一天你觉得挖一个坑,可以从客户获得更多,这种多头吸血的平台就该遭遇抵制。 辣评:先是千方百计进小区,然后想方设法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等到占据市场较大份额之后,再宣布收费。这套路听着耳熟啊。 九、中芯国际想回A股再圈234亿 遇到铁公鸡你会怎么样?上市16年融资547亿,一分钱不分红,现在要回A股再圈几百亿,说是国家战略。凡是张口战略,闭口大义的,无论是人还是企业,一定要跟他们保持距离。 辣评:更牛的是,中芯国际还没上A股呢,供应商概念股轴研科技7连板,市值增长近30亿,游资疯狂倒手,机构已经离场。接下来的游戏是什么?跑得快? 十、万科跨界养猪 买不起万科的房,能吃得起万科的猪肉吗?年轻人,别太自信。至今你恐怕没有吃过一筷子丁磊的猪肉。为啥,太贵啊。你房都买不起,整天吃方便面加泡菜,你还能吃多贵的猪肉? 辣评:市场观点认为,养猪是画皮,拿地是本质,万变不离其宗。何况大佬们想的都是怎么赚钱,不是为了帮你稳定猪价的。别期待太高,也别瞧不起猪了,努力赚钱吧,据说网易的猪“蹲马桶、住公寓、喝深层地下水、听音乐”,你做到了吗? 十一、獐子岛年报不保真 一家上市公司把所有人当成猪狗愚弄的时候,自己已经被市场抛弃,只是他们自己沉溺在戏里没法走进现实。当有一天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现实的孤儿,才知道自己已成了孤家寡人。 辣评:獐子岛既是上市公司的名字,也是一个海岛,岛上风光秀丽,物产丰富。当地人绝不会想到,有一天自己的家乡因为扇贝闻名全国,和造假深度绑定,甚至当地人出门,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獐子岛的。扇贝成精,真是害人不浅。 十二、徐翔离婚案再度延期 两口子不和真的能一拍两散?开玩笑。能够轻松说拜拜的离婚,99%都是穷人。有钱人离婚的快乐你们想象不到,离婚了就可以用秤分金银。可股神徐翔的钱怎么区分干净与罪恶呢? 辣评:这年头,没钱的结婚难,离婚容易;有钱的相反,结婚容易,离婚难。徐翔还有点不同,没钱的时候结的婚,有钱的时候要离婚,我们不要操心他难不难,因为我们炒股赚的几毛钱,连婚都结不起。 (本文作者介绍:著名财经作家、《德林爆语》主持人。三分钟财经脱口秀,每天一个资本真相,微信公众号:delinshe)
(原标题:上市公司“审计蛋糕”真相:国际四大“管头部” 国内八大“大拨轰”-证券日报网)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2019年上市公司年报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中,国内八大会计师事务所(立信、瑞华、天健、致同、大华、天职国际、信永中和、大信)占据大多数比例,共为2146家上市公司提供审计工作,占上市公司总数量的56%。随着近年来企业的不断上市,对财务审计的需求也不断上升,国内会计师事务所进步明显,不管是业务量还是人员规模,国内会计师事务所都在逐渐缩小和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差距,选择国内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的上市公司也越来越多。国内八大占据审计规模优势中国CFO发展中心主任郭良川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对高水平注册会计师的需求依然存在缺口,因为越来越多的公司愿意聘请有上市公司审计经验的会计师,从事公司的CFO、财务负责人等工作,大批注册会计师被企业端吸纳,而服务上市公司的会计师事务所还在增加。随着新证券法实施,会计师事务所从事证券、期货相关业务将不再需要持有许可证。这意味着上市公司审计单位的资格门槛进一步降低,更多新的会计师事务所将出现在上市公司聘请的审计机构之列,老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将面临更严峻的市场竞争。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胡继晔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虽然国内几大会计师事务所具有人员数量与业务规模优势,但能得到国内认可的,比肩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品牌的还没出现,这几年,国内一些会计师事务所在品牌建设上作了一些努力,但远未达到效果,影响力具有局限性。国际四大聚焦服务龙头企业以安永、德勤、毕马威、普华永道为首的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在我国的上市公司审计领域并不具备数量优势,但却有明显的质量优势。这四家会计师事务所共为278家上市公司提供了2019年的审计工作,其中68%的上市公司是上证A股公司,13%为深证主板A股公司。虽然审计家数占比不高,但审计收入却占到A股全部审计收入的约30%。《证券日报》记者发现,这四家会计师事务所主要服务对象是平安银行、万科A、中国铁建、苏宁易购等各行业的龙头公司。在上市公司审计行业,国际四大占据头部位置,虽然规模数量小,却极具分量,而国内八大会计师事务所分布于四肢与躯干,与更多国内会计师事务所组成A股上市公司的审计主体,但收入规模与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能相比拟的却是凤毛麟角。中注协统计2019年上半年会计师事务所收入,普华永道、德勤、安永、立信、毕马威分列行业前五位。胡继晔表示,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的优势,是建立起比较先进的内部管理系统,通过风险管理系统、质量控制系统、业务管理体制等,为事务所的全球扩张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大部分国内事务所的管理体制还处于跟随阶段,与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在制度与风控上差距明显,难以获得大型上市公司的青睐。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发现,在中小板市场,天健会计师事务所服务的上市公司数量最多,达到135家,在创业板市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服务的上市公司数量最多,达到151家,这两个板块超过80%的公司选择国内会计师事务提供审计服务。中国证券业协会监事、天相投顾董事长林义相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不能迷信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因为他们也曾卷入国际金融丑闻,另一方面也要正视差距,这些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在内部管理和对会计师的约束上,值得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学习。上海迈柯荣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徐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已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特别是国际资本市场上树立了强大的品牌效应,大型上市公司和国际跨国公司的审计业务,多数由这些会计师事务所完成。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在扩大规模的同时,缺乏进军国际市场的力量与信心,想要出现可以匹敌国际四大的国内会计师事务所,还需要全方位的品牌、管理、文化理念建设。
(原标题:A股公司2019年研发费用同比增21.25%-证券日报网) 编者按: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提升“中国智造”水平,很多上市公司加大了研发投入力量。今日本报对2019年A股市场整体、创业板公司,特别是研发投入同比增100%的前50名上市公司给予解读。本报见习记者 李正A股市场2019年年报披露工作已经基本结束。在众多数据当中,研发费用作为上市公司保持高成长性的重要支撑,受到了市场各方的广泛关注。据东方财富Choice的数据显示,披露年报的上市公司2019年研发费用合计约为7317.14亿元,与2018年相比增长约1282.31亿元,增幅达21.25%。对此,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市公司研发费用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经济从劳动力投入和资本投入转型为技术投入,符合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要求,同时,大部分企业也意识到,只有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才能得到进一步发展。私募排排网资深研究员刘有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A股上市公司研发费用大幅提高的主要原因是2019年新上市IPO企业的数量超过200家。新上市的公司年报披露的研发费用,是相当大的增量,这部分增量所贡献的研发费用增加占比预计接近10%。“另一个原因是上市公司意识到提高研发是企业生存下去的唯一道路,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使企业在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下生存下去。”刘有华说。淳石资本执行董事杨如意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A股研发费用看似增加许多,但是如果平均到三千多家上市企业,其实并不多,而且研发费用总量占比较高的都是头部企业。“头部企业投入的研发费用和每年数千亿元的营收相比并不多。”杨如意说。分行业来看,研发费用合计排名靠前的行业分别为:电子设备制造业1297.37亿元、土木工程建筑业1056.83亿元、汽车制造业624.07亿元。杨德龙分析认为,上述研发费用总额较高的行业本身技术含量比较高,属于需要不断进行研发投入的重资产行业,所以研发投入总量较多,特别是汽车制造业,每年都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新技术的开发与研究,才能保持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对于A股上市公司中的科技型企业,杨如意认为应该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比如5G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分板块来看,在上交所主板上市的企业当中,已公布数据的1422家企业2019年研发费用合计约3857.04亿元,占A股上市公司全部研发费用约52.71%,与2018年相比增加约754.16亿元,遥遥领先于其他A股板块。对此,杨如意认为,研发费用与企业市值和营业收入直接相关,在上交所主板上市的企业,营收规模相对较大,研发费用也更高。此外,记者在梳理数据时注意到,科创板上市企业的研发费用亮点颇多。虽然研发费用总量与主板企业相差甚远,但是科创板上市企业2019年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约为7.56%。
(原标题:1022家上市公司晒出一季报: 四成公司净利增长 专家称未来业绩将改善 )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重点工程。今年以来,面对疫情特殊情况,多部门针对企业推出了多项优惠政策,助力复工复产,恢复经济活力。在业内人士看来,包括减税降费等政策的落地,使得上市公司受疫情影响的程度有所缓解。随着4月份走向尾声,大部分上市公司已披露2020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4月27日记者发稿,A股共有1022家上市公司发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成绩单,其中,353家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实现增长,占比约为35%;411家上市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实现增长,占比约为40.2%。财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国内外疫情因素叠加影响下,上市公司一季度业绩整体下滑或在所难免。从结构上看,银行、农林牧渔、电子、食品饮料和医药生物板块业绩韧性十足,表现远远优于其他行业。“展望未来,随着国内企业复工复产加快、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不断加码,国内经济增长有望率先恢复。”伍超明认为,预计未来几个季度国内上市公司业绩呈边际改善态势,营收和利润的降幅均有望收窄,但改善力度取决于全球疫情防控形势与国内逆周期政策调节力度。110家净利同比增超100%同花顺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1022家上市公司实现营收总额约为22661.7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减少约422.5亿元;实现净利润总额约1911.4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约410.9亿元。批注从净利润表现来看,今年一季度,有192家上市公司实现净利润超亿元,其中,24家上市公司实现净利润超10亿元;在这24家公司中,有7家净利润超百亿元。相较之下,有25家上市公司亏损超亿元,华锦股份一季度亏损额约为8.8亿元,暂为亏损额最高的上市公司。从净利润增幅来看,有110家上市公司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幅超100%,新劲刚、先进数通、特宝生物等10家上市公司的业绩增幅超1000%。记者统计数据发现,不同板块的上市公司,其业绩也有不同表现。其中,A股主板381家上市公司发布一季度成绩单,有114家上市公司营收实现增长,135家公司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32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幅超100%。中小板有274家上市公司发布一季报,其中98家营业收入实现增长,115家净利润实现增长,30家净利润出现翻倍式增长。339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发布了第一季度成绩单,123家公司营业收入实现增长,142家净利润实现增长,39家净利润出现翻倍式增长。28家科创板上市公司发布一季报,18家公司营收实现增长,19家净利润实现增长,9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超100%。此外,截至4月27日,有108家上市公司发布了2020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其中16家预增,4家略增,2家扭亏,27家预减,3家续盈,5家续亏,15家首亏,2家预计略减,34家称业绩存在不确定性。医药等板块表现亮眼记者统计数据发现,在上述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幅超100%的上市公司中批注,来自生物医药、电子、农林牧渔、计算机、化工、机械设备等板块的上市公司较多。而分行业看,这些板块的上市公司在今年一季度业绩整体表现亮眼。数据显示,根据申万行业分类,目前医药生物行业共有108家上市公司发布了一季报。有44家公司营业收入实现不同程度增长,55家公司的净利润出现不同程度增长,其中15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幅超100%。此外,电子行业有87家上市公司公布了一季报。其中,有39家公司营业收入实现同比增长,47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16家净利润增幅超100%。农林牧渔行业有29家上市公司发布了一季报,其中21家公司营收实现同比增长,21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9家公司净利润增幅超100%。对于未来上市公司业绩表现,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观察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考虑到海外疫情形势,相对更看好国内“稳增长”和刚性消费相关的板块。整体而言,短期看,受国内外需求疲软影响,上市公司整体业绩或仍将承压;中长期看,关键仍取决于全球疫情防控形势,若全球疫情较快得到控制,则上市公司业绩加快恢复值得期待。
退市之路越畅通,注册制推进越顺畅,股市才能通而不痛 创业板注册制来了。 4月27日晚间,证监会和深交所相继发布多个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配套业务规则,并就此公开征求意见。 按照市场化改革要求,创业板退市制度也同步迎来调整。一是丰富完善退市指标,加大“僵尸”企业和空壳公司的出清力度;二是简化退市流程,取消暂停上市和恢复上市环节;三是强化风险警示,对财务类、规范类、重大违法类退市设置退市风险警示制度。尤其是连续二十个交易日每日股票收盘市值均低于五亿元,是新增的条款,也等于是新增了退市指标。 而对欺诈发行、重大信息披露违法等方面的重大违法行为,以及在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安全、生产安全和公众健康安全等领域的违法行为,在推行注册制后,处罚的力度也将进一步加大,监管的手段更加丰富,退市的步伐也更快。 事实也是,如果上市公司不能对退市制度有敬畏之心,出现严重问题也能够继续在市场逍遥自在,甚至可以当作炒作工具,损害普通投资者利益。那么,市场也就无秩序可言,无规范可讲,就无法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殊不知,按照目前资本市场的实际情况,上市公司的数量已经较多,尤其是新三板,在自身活力不强、交易不够活跃、企业没有达到上市目的的情况下,通往主板的路又迟迟不能通畅,因此,企业进入新三板上市的积极性已经很弱很弱,甚至可以说已经没有多少兴趣。更多的企业,把上市的希望寄托在科创板和创业板。而科创板由于起步较晚,且因为涨跌幅限制放宽等方面的因素,对投资者的选择门槛更高。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容纳的上市公司数量就会受到一定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没有退市制度做保证,不能让更多失去市场生存条件的企业退出去,市场的容量就会成为问题,推行注册制的难度就会很大。 就创业板而言,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市场不可能无限制地增加上市公司数量、扩大市场规模,而必须保持一定增速、一定数量。推行注册制后,企业进入市场的速度肯定要加快,如果只进不出或快进慢出,创业板也会很快陷入数量瓶颈和面临规模压力。因而,必须加大退市力度,让不具备继续在市场生存的上市公司尽快退出,从而给其他企业留下更多的入市空间,避免数量太多给市场带来容量压力。 更重要的,一旦退市之路畅通了,市场之水就会越来越活,上市公司对退市的敬畏之心才会越来越强,滥竽充数者就会自然而然地被淘汰,真正形成良币驱赶劣币的市场竞争机制。尤其重要的是,垃圾公司、低劣公司不再在市场兴风作浪,投机者就无法利用普通投资者的跟风心理,恶意炒作。上市公司也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的投资价值。价值投资理念也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步形成。 注册制,不是不强调企业的盈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企业管理能力、风险防控能力,而是把对企业能力的判断权、评价权交给了市场,由市场来决定企业的去留。自然,那些没有竞争力、没有核心产品、没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就很难在市场立足。显然,这也更有利于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更有利于调动企业的内在动力和积极性,更有利于增强企业经营者的危机感和竞争意识。 从创业板即将推行注册制的准备情况来看,深交所仍然对入市企业提出了一些财务指标方面的要求。这也主要是基于目前市场的实际情况以及注册制仍处于探索阶段,一旦注册制试行成熟,更多的指标还会进一步放松,门槛进一步降低。这也意味着,对退市的要求会更高,对入市企业的数量、规模、指标等也会更加宽松,更多的企业会因为适应不了市场竞争而被淘汰出局。毫无疑问,这是最希望看到的结果。 应当说,近年来,在退市方面,已经有了很大进步,过去可以在市场苟且偷生的企业,一个个地被“请”出了市场,从而对其他企业也形成了一定的压力和冲击力。随着注册制改革的稳步推进,退市的步伐也一定会更快、力度更大,更多企业可能会在注册制的推进和退市制度改革的加快中进入退市行列。那些不具备上市条件,但想通过关系等上市的企业,也就只能选择放弃,或通过技术、研发、管理、效益等逐步提高之后,再选择上市。 总之,只有具备良好的退市基础,形成良性竞争的退市机制,注册制推行才会更顺畅、更健康、更有序,才能真正促进上市公司的质量提升和企业竞争的良性循环,使资本市场步入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从而让上市公司更加敬畏退市、敬畏市场、敬畏投资者。 谭浩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