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有五味,辛甘酸苦咸。“中华药都”安徽亳州今年也深刻体会到别样“五味”。如今,苦尽甘来,一切都有了最好的结果。 亳州,古代名医华佗故里,如今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中药材集散中心。沿着魏武大道绵延几公里,道路两侧鳞次栉比的商贸大厦几乎都是中药材交易市场,每天迎来送往来自全国各地的几万名药材商人,渐次形成了“百万药农,十万药商,千家药企”的独特产业结构。 然而往年的繁盛场景,被今年的疫情兜头泼了一盆冷水。年初,亳州的中药材市场受到冲击,当地大大小小的药厂都面临资金难题、产销困境。 梁万伟是华润亳州中药公司的财务总监,他所在的药厂是当地具有典型产业特色的中药材加工和销售企业。梁万伟回忆年初困境,感慨万千:“疫情最严重的时期,不少药材品种一时稀缺。平常一公斤才几块钱的药材,涨到了七八十元,个别品种甚至要一百块钱。” “那段时间,买方、卖方市场完全颠倒了,以前是我们挑着买,那时变成人家挑着卖,而且现金结账、概不赊账。”梁万伟苦笑道。 当时,公司面临上下游两头的煎熬:上游中药市场存量货源有限、价格飞涨,给下游制药厂和医院的紧急供货难以为继。 “我们很不希望在关键时刻跟下游客户说‘没货’了,但年前预备的200万元流动资金,这个时候又远远不能满足采购需求。”梁万伟说,年后复工复产一时难以启动,算下来当时急需800万元的资金。 面对棘手问题,亳州药都农商行伸出了援助之手,该行的供应链金融产品第一时间“雪中送炭”。在该公司线上申请贷款短短两天后,这笔几百万的贷款资金就发放到公司的账上,及时满足了华润亳州中药公司采购足额药材的资金需求。 尽管历经疫情波折,但梁万伟如今已经尝到甜头:“随着经济恢复,总体算下来,今年上半年中药材业务量同比上升了20%。” 与华润亳州中药公司一样,当时亳州众多中小微企业普遍面临资金流困境——上游原材料价格翻倍,下游销售端回款账期拉长。 亳州药都农商行的“中医药供应链金融”系统在这个紧急关头发挥了显著作用。为满足不同客户群体对融资的需求,该行于近年陆续创新推出了“金农信e链”“信贷工厂”“金农企e贷”等产品及平台,借助科技手段,“瘦身”企业信贷申请资料,高效完成企业信贷需求。 据该行介绍,“金农信e链”的客户群体以药农、药商、药企为主,该平台综合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通过系统的评级模型等100多个指标,为供应链核心企业的上下游提供线上贸易融资。 而独特的经济结构造就了“中医药供应链金融”融资平台的发展。亳州药都农商行董事长许绍普表示,该行九成的客户都与“药”相关。 “农商行的市场定位和社会责任,决定了其核心企业不像传统供应链金融那样,以大企业为供应链核心。我们的核心企业主要集中在中药材饮片和医贸行业中的亳州本地中小企业,并以点带面向外辐射。”许绍普说,供应链金融平台能够实现与地方经济“彼此成就”,背后还需要强大的政务数据作支撑。 据了解,亳州市从2015年开始打造“智慧城市”建设,统一管理工商、司法、税务等78个部门的数据接口,并在全市范围内细化梳理社会数据和经济数据,完成了中药材价格指数等社会数据220类和经济数据212类,共汇集社会和经济数据1.04亿条。这套数据整合体系在全国都较为罕见。 “独一无二且完整规范的政务数据,是亳州药都农商行能够构建供应链金融产品的基础,是我们的数据资产。”许绍普充满自豪地介绍,目前“药都”金融模式已惠及当地200多家核心企业,以及上游1000多家小微企业,满足了小微企业“短、频、快、急”的融资需求。
8月25日,基于社交驱动的会员电商平台云集(NASDAQ:YJ)发布了2020年第二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 得益于对差异化供应链的专注打造,2020年第二季度,按照非通用会计准则的统计口径,云集调整后的净盈利达2010万元人民币,连续三个季度实现盈利,平台长期健康发展的张力开始显现。 同时,以差异化供应链为支撑,云集在推动各项财务指标持续稳健的前提下,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增长周期。 连续三个季度盈利,差异化发展成效显著 财报显示,2020年第二季度,云集GMV为人民币78亿(合11亿美元),实现总营收人民币14.869亿元(合2.105亿美元)。2020年第二季度,与商城业务相关的GMV为49亿元人民币(约合7亿美元),而2019年同期为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2.7%。 在反映平台交易活跃度的会员方面,根据财报,截至2020年6月30日,过去12个月的交易会员为1220万,环比实现了稳步增长。由于公司自2020年1月以来不断完善会员注册制度,交易会员人数也持续增加。 “商城业务的销售额持续增长,以及与优质新兴品牌建立合作关系,并推出更多具有吸引力的自有品牌在云集及其他平台销售,为公司业绩的长期增长打下基础。”云集董事长兼CEO肖尚略表示:“在第二季度,我们通过差异化的供应链和独特的价值主张来吸引更多样的合作伙伴,并为自有品牌、新兴品牌和合资品牌的产品,拓展线上+线下的综合性销售渠道。” 2020年第二季度,云集于去年10月推出的“超品计划”持续扩容,为消费者提供了种类更丰富的高品质、高颜值、高性价比的商品,受到平台用户火热追捧。 5月初,云集联合重庆百亚推出的“U-NURSE”卫生巾首发上架,18分钟销量突破1万盒,不到2小时销量破5万盒,不到4小时现货售罄;6月5日,云集和众上集团成立的合资公司“华集”新推出的洗护产品“花果里(BODYINJOY)”,当日爆卖超2.5万瓶并在登上云集“沐浴露实时热销榜”第一;7月中,云集和神州良品推出的、主打新鲜的“鲜无双”鸡蛋上市开卖。这些动作,体现了云集在差异化供应链支撑下,通过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洞察,批量化制造爆款的差异化竞争力。 截至第二季度末,云集已经以自有、合资等形式,推出了覆盖美妆个护、居家生活、快消等领域的爆款商品,差异化供应链矩阵雏形初显,为云集连续三季度盈利提供重要驱动力。差异化供应链也成为云集制胜未来最可依仗的利器,让未来更具有想象空间。 商城业务发展迅猛,平台降本增效常态化 围绕差异化供应链,平台业务转型进入快车道,在平台自身不断变轻的同时,降本增效也得以延续。 根据财报,2020年第二季度,云集商城业务收入为人民币1.596亿元人民币(合2260万美元),而2019年同期为5300万元人民币,增长201.3%。这意味着,商城以122.7%的GMV同比增长带来了201.3%的营收增长,商城业务的营收能力显著提升。 同时,云集营业成本从2019年同期的23.831亿元人民币下降至10.53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5.8%。营业费用总额从2019年同期的人民币7.929亿元下降38.6%,至人民币4.866亿元(合6890万美元)。 在商城业务持续迅猛发展的势头下,云集有效地控制了运营成本,降本增效实现了常态化,这也成为云集连续三季度盈利不可忽视的因素。 正如云集CFO陈晨在财报中所指出:“在2020年第二季度,云集继续聚焦商城业务的增长和会员制度的完善。正如所预期的,我们在此期间对这些总体目标的承诺,影响了我们的主要业绩。尽管有许多电商同行提供补贴来促进销售,但我们还是决定放弃这种短期举措,而是聚焦我们的长期增长计划和有效的成本控制。” 在持续推动业务转型的同时,云集也根据市场动向不断进行创新。比如,针对用户全场景化新需求,云集以直播为抓手,充分挖掘会员作为社交中枢差异化竞争力,以会员为主体打造了独具特色的素人直播。借助会员与周边人群的高信任、强链接,单场直播观看人次可达10万以上、单场直播带货超百万元。 “我们意识到,社交分享在社交电商交易中的作用愈加重要,因此决定投入更多资源用于提升服务经理的用户沟通技能。用户对我们日益完善的产品购买体验反馈良好,我们希望未来在这方面继续取得进展。”肖尚略指出:“着眼未来,我们相信,我们在供应链、独特产品供应和社交属性等方面的竞争优势,已使我们很好地扩大了护城河并推动业务进入一个新的增长周期。”
8月24日晚间,物产中大发布了2020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87.17亿元,同比增长11.62%;归母净利润16.16亿元,同比增长0.9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3.67亿元,同比增长3.09%。公司基本每股收益0.3089元。 今年上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物产中大始终保持定力、把握机遇、积极作为,严而又严抓好疫情防控,有条不紊推进复工达产,制定并实施公司“争先创优”行动方案,在各成员公司之间形成了你赶我超、奋勇争先的良好氛围,各项主要经营指标达到和超过了预期水平。 据悉,2020年上半年,物产中大供应链集成服务板块营业收入1698.18亿元,同比增长11.63%,占集团营业收入95.02%,利润贡献63.81%。其中,钢铁、铁矿石、煤炭、化工等四大生产资料核心品种营业规模均位列全国前三,汽车服务业务在全国汽车经销商集团中位列综合实力排名第八。 物产中大表示,新冠疫情加速了中国新的管理方式和新经济增长点的出现,也使得大宗商品供应链企业特别是较大规模的优秀企业获得了更大的服务空间,行业优秀企业除具备规模优势以取得与上下游大企业对等的谈判地位之外,经营模式上也必须向更高阶段的供应链服务转型。 此外,物产中大上半年抢抓机遇成效明显。1-6月公司实现进出口总额(含转口)45.76亿美元,同比增长26.26%。1-6月中标及入围配送配工项目共71个,钢材、水泥合计超200万吨,同比增长近一倍。公司上半年发行4期票面利率为1.8%-2.45%的超短融,累计金额55亿元,有效降低成员公司资金成本。中大实业抢占中石化、中国冶金、省级电网等大客户市场,4月线缆单月销售达到历史新高3.67亿元。 物产中大在半年报中提出,以消费者需求驱动,技术赋能数字化供应链转型,大数据成为新的行业价值点。未来的供应链是数据驱动的供应链,企业通过深入挖掘数据背后的巨大价值,基于大数据提升供应链预测能力,提升产品及客户体验,助力实现流程自动化。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物产中大资本运作加速推进,实质性启动物产环能A股分拆上市,“二次混改”深入推进,10家成员公司启动存量优化与增量新设。具体而言,物产中大拟分拆物产环能至上交所主板上市,将物产环能打造成为公司下属能源环保综合利用服务业务(煤炭流通、热电联产、污泥处置、生物质综合利用、压缩空气等)的独立上市平台,成为绿色高效的能源综合服务商。
8月24日,河南保税集团子公司中大门国际物流有限公司(CGL)与中国电子商会在河南保税集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中国电子商会供应链与物流专委会执行理事长施金辉与CGL业务副总经理高咏梅代表双方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河南保税集团总裁、CGL董事长徐平,CGL常务副总经理张广杰,深圳市志诚天地供应链有限公司副总裁冯永胜,中国电子商会供应链与物流专委会常务理事杜洪波、陈仲华、徐志林、黄泽伟等出席签约仪式并见签。 CGL与电子商会物流专委会将围绕进口清关,欧美清关及终端派送,欧、美、加、墨等地的合作包机业务,进出口保税物流园区合作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共同推动国际物流专线建设和跨境供应链的升级。 河南保税集团是全国跨境电商领先企业,建立了覆盖全球的物流供应链服务体系。专委会将充分发挥在供应链和物流方面的资源优势,与CGL在跨境供应链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搭建国际物流通道,延伸跨境供应链链条,助力产业转型升级。为跨境电商企业出海提供更为顺畅的国际物流通道和外贸综合服务平台,进一步支持促进河南省外向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8月20日晚,浙商中拓发布2020年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53.81亿元,同比增长47.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5亿元,同比下降33.93%。 浙商中拓相关负责人表示,净利润同比下降主要系上年同期对子公司股权按公允价值重新计量产生的大额非经常损益及新业务尚在培育期、盈利能力有待提升等原因,实际上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01亿元,同比增长14.89%。 存量业务与增量业务同步发力 资料显示,浙商中拓致力于成为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组织者和供应链管理者”,为大宗商品供应链客户提供端到端的产销衔接、库存管理、物流配送、半成品加工、套期保值等全链条集成化管理和一站式服务。 据悉,此次新冠疫情冲击下,浙商中拓营收仍保持高速增长,主要受益于供应链集成业务规模的进一步扩大。目前,公司业务已渗透到黑色金属、铁矿石、煤炭、有色金属、能源化工、再生金属等几十个细分品种。 今年上半年,黑色金属材料、煤炭实物量销售增幅均超过五成,同时公司也不断扩充纸浆等新品类,存量业务及增量业务同步发力,促进公司营业收入增长。 “在新冠疫情对国民经济、企业复工复产等造成较大影响的情况下,公司不断加强业务风险全程管控,同时发挥事业部专业分工及区域平台协同作用,紧抓产业链上新模式、新业态机会,有效抵御疫情冲击,实现稳增长。”上述负责人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在报告期内成功入选“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第一批典型经验做法试点主体”,在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企业中期评价中获“优等”,并入选“浙江省物流创新发展试点名单”。同时,联合资信将公司主体长期信用等级调整为AA+,评级展望为稳定。 信息化全流程解决行业痛点 对于大宗商品供应链集成而言,如何在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各个环节实现精细化管理以及如何加强风控一直是行业痛点。 对此,浙商中拓积极创新物流金融模式,充分利用在渠道、技术、公信力等方面的优势,积极与银行开展合作,输出货物监管、价格盯市、变现处置等服务,为客户盘活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等存货价值,着力解决行业痛点问题。 上述负责人表示:“产业链中的核心企业拥有供应链上下游真实、完整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数据,对供应链各环节痛点理解深入,且具备较强的号召力,易于推动和维持整个供应链生态的变革与稳定。同时,核心企业拥有广泛的金融机构合作体系,金融机构投入资源的意愿更高。” 据介绍,目前浙商中拓已与无锡农商行、湖南三湘银行及浙商银行达成合作协议且已有十余个项目落地,同时在积极推广国内信用证、E信通等金融产品,拓宽服务融资渠道。基于优质的供应链金融管理及服务,公司市场占有率在报告期内进一步提升。 在风控方面,公司持续加强系统智能化布局,致力于实现对客户信用风险、价格风险、单据风险等细节的优化管控。报告期内,浙商中拓自管加监管仓库全部安装使用独立开发的WMS系统,推进物联网、区块链在物流金融上的试点,风控体系智能化稳步推进。 同时,对于疫情变化,公司每日实时跟踪进展,建立国内外疫情数据和信息体系,关注其对经济形势、行业产业链影响,为公司动态调整经营管理计划提供支撑。报告期内,公司全面排查疫情态势下合同履约或有风险,梳理业务合作方经营状况,提前预判、规避风险事件发生。 华泰证券研报认为,上半年公司营收规模扩张较快,扣非后盈利向好,且公司积极拓展物流金融等业务,持续看好公司未来发展。 股权激励筑就业绩安全垫 值得关注的是,浙商中拓在浙江国有上市公司中两次率先推出股权激励方案,成为浙江国资改革标杆。目前,公司已先后完成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及期权激励计划。 公告显示,最新出台的股权激励计划将向激励对象授予4563万份股票期权,占公司总股本6.8%,目前已完成首期3737万份股票期权授予登记工作。从人员来看,涵盖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中层人员及业务骨干等144人。 同时,此次股权激励也设置了较为严苛的解锁条件,筑就了公司未来三年的业绩安全垫。公开信息显示,此次激励计划以2018年业绩为基数,公司2020年-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40%、55%、70%。 华泰证券研报认为,公司2017年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向87名对象授予1148万股,占当期总股本的2.36%,2020年实施新一期股权激励计划,向144名对象授予4563万份股票期权,占总股本的6.8%。公司激励力度较大,有利于全面激发企业活力。
近日,民生电商与粮达网达成战略合作,依托彼此在粮食产业供应链领域的科技能力、产业资源,双方将在粮食贸易、仓储、科技、金融等环节展开深入合作,寻求以科技提升国内粮食产业供应链的运转以及金融服务效率等,共同促进农粮产业数字化升级。 2014年10月成立的粮达网,是中粮集团与招商局集团联合打造的大宗农粮交易一站式电商服务平台。资料显示,截至目前粮达网累计注册交易商7000余家,实现大宗农粮(主要品种为玉米、小麦等)线上交易4210万吨,成交额达780亿元。 “成立至今,粮达网一直致力于平台化发展,积极探索国内农粮产业数字化升级。民生电商在粮食供应链科技领域的探索,尤其是粮食资产数字化的科技能力和资金资源,将极大完善和丰富平台的服务能力,为平台上的粮食企业提供助力”,粮达网总经理杜东强表示。 民生电商CEO芦胜红则强调,粮达网和民生电商合作基础在于科技,“粮达网以科技的方式构建粮食大宗交易平台,而民生电商则致力用科技革新传统粮食供应链金融服务,双方的宗旨都是以科技去提升粮食产业供应链的运转效率”。 本次合作,民生电商主要通过旗下粮食资产数字化科技平台民农云仓进行对接。据悉,2019年中上线的民农云仓,是国内首个粮食产业资产数字化科技平台,其基于物联网和区块链等技术,实现粮食行业的智能金融监管与资产数字化,将产业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粮食资产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金成功对接,构建了粮食供应链融资的科技通道。 截至目前,民农云仓已累计获得民生银行、浦发银行、九江银行、中关村银行等多家银行授信超30亿元,形成了一个以锁定农业供应链企业作为核心服务对象的资金平台。 “粮达网和民生电商在粮食供应链领域,有着极高的契合度,借助民农云仓的科技手段和资金,合作将极大满足粮达网上粮食企业的资金需求,提升其围绕粮食的交易、经营能力,提升平台交易规模,从而惠及整个产业”。除了彼此的互惠,在业界看来,两家合作对国内粮食产业的数字化升级也极具参考意义,“2020年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给很多产业、企业带来了冲击,但同时,也加速了很多产业的数字化转型。粮食产业关系国计民生,其数字化程度,也势必影响我国粮食产业、企业的竞争力,以及未来抵御类似风险的能力。民生电商和粮达网在粮食供应链领域都极具科技实力,有成熟的科技产品,彼此科技资源、能力的融合和碰撞,无疑也能为国内农粮产业的数字化升级带来更多实践。” 据悉,达成合作后,民生电商与粮达网即开始迎接今年的秋粮征收,尤其是玉米等作物,已经着手实现科技系统对接、粮仓智能化改造等,并开发多种形式,满足粮食供应链中不同环节、类型企业资金需求的服务模式。
商报记者 楼雅琪 “这是我们带来的产品,主要是用于固定床单……”8月10日晚上8点,久宸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内仍灯火通明,数百名供应商带着自家拳头产品出席,与主播们进行对接。 原来,当天晚上久宸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举行了首届直播交流会,涵盖了直播商学院培训会、供应商产品交流会、团购直播选品对接会三大块内容,致力于为直播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幕前幕后企业搭建一个对接互动的平台。 “这次对接会也是久宸文化传媒为今后转型升级做的一次尝试。”久宸文化传媒董事长周成告诉记者,如果把电商直播理解为人货场的重塑,那么之前久宸主攻主播孵化和培养,完成了对人和场的连接;而未来,久宸计划深耕供应链,提升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服务,做好人、场与货的重组和整合,为品牌、主播提供一站式优质的解决方案,实现共荣增长。 拒绝“割韭菜” 做好主播孵化前端服务 “义乌不愧称之为小商品的海洋,创业者的天堂。”8年前,周成从江苏来到义乌北下朱创业。凭借着敢拼敢搏的精神,来北下朱的一个月,周成就赚了9万元,到年底已经累积赚了几百万。随后,周成经历并抓住了实体批发、微商、拼多多的每一波风口,并在北下朱牢牢站住了脚。 2016年,直播行业迅速获得追捧成为风口。经历了数代风口洗礼的周成这次也不负众望,又一次抓住了机遇。2017年,义乌久宸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成立。公司以专业运营、主播达人孵化、全品类供应链供应于一体。 “刚开始什么都不懂,就感觉这是个未来所趋。”周成坦言,一开始走了不少“弯路”。没有老师,他重金挖专业团队;没有主播,团队人员先顶上去不断试验。经过不断沉淀,公司呈现跨越式发展,三易其址,从原来的几百平方米到如今的1000多平方米。旗下主播从10余名壮大到如今的100余名,同时还与快手 “散打哥”等人气主播展开紧密合作。 “与其他孵化基地不同,我们拒绝‘割主播韭菜’行为。”久宸文化传媒联合创始人优优表示,有些人可能自己都没搞清楚直播是怎么回事,就开始授课了。而久宸所有老师都有实战经验,对每一位想要从事主播行业的人采用了保姆式跟踪扶持方式,会通过前期沟通了解,不适合当主播的我们会委婉劝退,而适合主播行业的会针对其自身情况进行定位。 “75后”朱峰原本是一名“直播小白”,去年来久宸传媒寻求学习机会。根据朱峰口才好、营销能力强的特点,公司将其定为带货主播,并手把手教学,派专人帮他想段子、拍段子。仅仅一个月,朱峰的快手号涨粉16万,直播变现18.5万元。 优优还告诉记者,对于合作的带货主播,久宸会提供直播平台和拍段子涨粉基地,每天还会有专业名模站台,提供高端作品素材;无须亲自压货、打包、发货、售后,真正为主播实现一站式前后端服务。 深耕供应链 优化直播后端服务 今年直播电商迎来了一个黄金期。受疫情影响,直播电商成为复工复产的重要抓手。对于周成来说,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主动来了解如何当主播的人变多了,特别是三四月份,还有不少人实地上门来拜访的。 随着企业、品牌、新主播的涌入,从商家直播形态到用户对内容的需求,都在发生改变,竞争愈发激烈。“网红获取增量也越来越难。以前拍个段子,随便涨十万粉、二十万粉很正常,现在可能需要拍上百个段子,才有一个能爆粉。”周成认为,从今年开始,直播电商行业发生两个比较明显的变化,一方面直播行业变得更规范,做得好的留下,做得不好的淘汰;另一方面低价模式不可持续,发展到后期绝对不是比价格,而是比品质。 为了继续做好百余名主播背后的平台,周成调整了公司发展战略,将供应链作为重心进行大力发展。针对不同品类产品注册了枫泾故事、宋派等不同的品牌,并对不同品牌进行了视觉形象设计,让产品更有“故事感”和“品质感”;同时,通过开展供应商对接会等模式,不断深化供应链合作伙伴。据悉,目前他们合作的产品有七百多款,涵盖了针织、厨具、食品、日用品等全品类,计划年底前扩增到几千款。 “我们拒绝割主播韭菜,我们更拒绝让主播用低质量产品去‘割粉丝韭菜’,让直播‘带货’变成‘带祸’。”周成表示,“久宸的未来目标是上市,而这一切都要脚踏实地,为主播和品牌搭建好更顺畅、优质的对接平台,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