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会7月23日公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利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被罚款30万元,时任利安人寿新渠道部副总经理汤伟被警告并罚款5万元。 处罚决定书显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简称《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有关规定,银保监会对利安人寿涉嫌违法一案进行了立案调查、审理,并依法向当事人告知了作出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依据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在法定陈述申辩期内,当事人未提出陈述申辩意见。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经查,利安人寿存在以下违法行为:2017年3月20日至3月30日,利安人寿通过线下填写投保单、线下收缴保费、业务管理部手工录单的方式销售“多利宝终身寿险(投资连结型)”,涉及保费20097.3万元。上述业务未通过利安人寿自营网络平台销售,也未通过第三方网络平台销售,但公司在业务投保单上“业务销售渠道”记载为“网销”,“代理人姓名”记载为“网络销售”,“代理人代码”记载为“632W10100”(江苏分公司的虚拟销售代码)。2017年4月11日,利安人寿向原保监会上报“2017年3月寿险公司互联网保险统计表”,将上述业务记载为“自营网络平台-保险公司”。 银保监会指出,时任新渠道部副总经理汤伟负责公司网销业务,互联网统计数据填报由其审批上报,对提供虚假报告报表负有直接责任。 上述事实,有互联网保险统计表、分析报告报送截屏、汤伟调查笔录等证据证明。 综上,银保监会决定作出如下行政处罚:上述行为违反《保险法》第八十六条的规定;根据该法第一百七十条,对利安人寿罚款30万元;根据该法第一百七十一条,对汤伟警告并罚款5万元。
日前,字节跳动高级副总裁、教育业务负责人陈林进行了一场题为《ZerotoOne》的全员分享。在演讲中,陈林阐述了字节跳动“创新教育,成就每一个人”的使命,并介绍了部分教育产品的进展。其中,他特别提到英语教育产品GoGoKid,表示看好其价值和前景,未来会加大投入。 GoGoKid是字节跳动教育业务的首个产品,为4岁-12岁孩子提供一对一北美师资外教课程。陈林透露,自己的孩子也是GoGoKid的用户,英语口语进步明显,“从书本或视频学的东西,真正应用到实用场景还是有很大差距。这一点上,GoGoKid提供的一对一外教场景有独特价值。”陈林说,“其次,我觉得整个方向还有很大的创新空间。GoGoKid有机会改变行业。” 在线一对一因为“规模不经济”一直备受争议。不少人认为这一行业成本高,天花板低,业务难做大。行业里几个头部玩家也一度面临困境。 但在陈林看来,马拉松赛跑可能才刚刚跑了500米。他表示,GoGoKid正在做一些降低成本的技术尝试。“虽然很多设想还在验证阶段,如果实现,市场将会被颠覆。”他说。 陈林透露,GoGoKid和瓜瓜龙也将尝试联动,为用户提供直播、录播混合学的场景。同时,录播课用户也有机会转化到直播课。瓜瓜龙英语是字节跳动启蒙教育赛道的最新产品,采用AI录播课的形式为2-8岁孩子提供英语教学。 GoGoKid推出以来,字节跳动一直不吝投入。营销层面,GoGoKid签下章子怡做代言人,在机场等地面广告牌进行大规模投放,成为《爸爸去哪儿6》等知名综艺的赞助商。产品层面,GoGoKid提高外教准入的标准,这些都意味着巨大的成本投入。 去年,曾有媒体报道称,GoGoKid开始裁员,并猜测这是字节跳动放弃教育业务的信号。但据知情人士透露,GoGoKid当时的确存在一些产品调整和优化,但字节跳动从未考虑过放弃一对一在线英语赛道。“字节跳动想的很清楚,一对一肯定是有机会的。当时的调整只是战术层面的针对性优化,战略层面一直是坚定投入。” 陈林也在此次分享中,还明确回应了外部质疑。“过去一年,GoGoKid的几个重要业务指标都在不断变好,最近也有非常多不错的候选人加入GoGoKid。接下来,我们还会持续加大投入做GoGoKid。” 据悉,目前GoGoKid仍在持续招人,字节跳动教育业务将在2020年招聘超过一万人。
万万没想到,海外疫情侵袭之下,微软的Q4财报竟然出乎意料地稳住了。 7月22日晚间,微软发布2020财年第四财季及全年财报。财报显示,第四财季,其实现营收为380.33亿美元,同比增长13%,超出市场预期;净利润则同比下降15%,为112.02亿美元。此外,每股经调整盈利为1.46美元,同比下降15%,不过超出了市场预期。 微软的第四财季对应时间为4月到6月,这一时间段正是海外疫情发展的焦头烂额之际,营收不降反升的确是让人眼前一亮。 同时微软公司Q4净利润下滑似乎也事出有因。据悉,净利润下滑是因为当季微软计入了关闭实体店业务的4.5亿美元相关支出,此外,还关闭Mixer视频游戏直播业务,以及收购软件自动化公司Softmotive、网络安全公司CyberX等诸多创业公司。 整体而言,微软2020年第四财季的经营水平,还是表现出了科技巨头应有的稳健色彩。 不过,受云计算业务Azure销售增长率不及预期的影响,微软盘后股价下跌了超2%,报于207.01美元,最新市值为16058亿美元。 但说句实话,受益于“疫情红利”,自今年4月份以来,微软股价一路震荡上行,已累涨逾32%。 这也变相说明了,撇开云计算业务Azure增速放缓这一点,比起那些动辄就营收净利大降的公司,微软算的上摆脱了疫情的冲击。 1、另类的“疫情红利” 将目光聚焦到各部门的营收之上,就会发现微软是居家停摆赢家所言不虚。 增长表现最为亮眼的则是“智慧云”部门。2020年第四财季,该部门实现营收134亿美元,同比增长17%,高于市场预期的131亿美元。 这一部门包含Azure、服务器产品、企业和云服务等业务,其中,微软包含MicrosoftAzure、Office365和其他云服务在内的商业云业务,今年的年收入首次超过500亿美元。不过,微软Azure云计算业务收入仅增长了47%(首次销售增幅低于50%),并未公布其具体营收数据,而这也导致其盘后股价下滑。 其次是“更多个人计算”部门。疫情停摆期间,企业远程办公迫使PC市场和生产力软件需求大增。而受这一市场需求提振,微软当季“更多个人计算”部门当季营收129亿美元,同比增长14%,亦超出市场预期。 该部门包括了Windows业务、Xbox游戏主机以及Surface等硬件业务。其中,第四财季,Windows消费者授权业务营收增长了34%;而受全球大规模居家影响,Xbox游戏内容和服务业务营收增长了65%;而Surface营收则增长了28% 最后则是“生产力和业务流程”业务部门,该部门营收为118亿美元,同比增长6%,但低于市场预期。该部门包含商用Office产品、linkedIn、Dynamics产品和云服务。其中,商用Office产品营收下滑明显,跌幅达34%;而linkedIn营收同比增长10%。Dynamics365营收同比增长38%。 不过,相较于商用Office产品营收下滑,以Office365为主的云办公业务却是呈增长的状态——Office365商业营收同比增长19%。对于这两者的落差,微软解释称: “商用Office产品营收下滑,主要是由于客户持续从多年的本地协议转向云服务,以及软件许可(主要是中小企业)的放缓”。 从上述部门营收表现来看,可知,新冠疫情并没有严重冲击到微软业绩,反而是进一步提振了微软的云服务、Windows和生产力业务需求。 换言之,全球大规模性停摆对于微软来说,算得上一种另类的疫情红利——在家就可以“躺赢”了。 而鉴于摆脱疫情的影响,整个2020财年,微软的营收、净利润、每股收益均呈增长的状态——2020年财年,其实现总营收为1430.15亿美元,同比增长14%;净利润为442.81亿美元同比增长13%;每股摊薄收益为5.76美元,同比增长14%。 当然了,如果说微软没有受到一丝丝冲击,那也是不可能的。 据路透社报道,微软决定在全球范围内裁员数千人,主要涉及到海外地区的营销和销售团队。目前微软在全球拥有12万员工,其中19%是营销和销售团队员工。此前微软已经决定关闭实体零售店业务,并计入4.5亿美元的支出,而这一环节也导致其Q4净利润同比下滑15%。 2、“云上”空间究竟有多大? 说起微软,就不得谈谈其所处的云计算市场了。 据Gartner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3058亿美元,并预计2020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达到4114亿美元。而再根据2016年至2020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为16.99%推算,全球云计算市场将在几年后突破万亿美元规模。 未来云计算的市场空间用“星辰大海”来形容也不为过。 而需要指出的是,在云计算市场大爆发之前,微软也早已搭上了这一辆前景可期的“车”了。 2014年2月,微软CEO纳德拉上任之初便定下了“云为先”大战略.一方面,通过云实现各产品之间的数据共享与联通,构建出了一个更加高效的生态体系。另一方面,通过以Azure为核心的云服务,为企业级客户提供数字化转型的综合解决方案,快速高效的拓展B端市场。 同时,在这一场追击战中,微软也露出紧追不舍的势头。 2019第三季度,全球云基础设施市场规模同比增长37%至275亿美元,但AWS市场份额微弱下滑0.4个百分点,为32.6%,而微软Azure份额则上升2.4个百分点,为16.9%。 (图片来源:东吴证券) 而据高盛调查,相比AWS,微软Azure更受大型公司青睐。虽然Azure未公布公有云营收规模,但2019财年每季度均保持70%以上高增长。2019年10月,美国国防部向微软授予价值高达100亿美元的JEDI技术合同。 在这个背景之下,微软云相关业务营收提升明显。2016财年,以Windows为核心的更多个人计算业务实现营收404.6亿美元,大幅领先其他两个业务板块。而在此之后,伴随着公司以云为核心的发展战略,以Azure为核心的智能云业务已成为公司的核心驱动部门。 (图片来源:国盛证券) 但在云业务上,微软的想象空间绝对不止于此。 云办公上,以Office365和Dynamics365为主的云办公服务相比传统办公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在2020年第四财季中,其Office365商业营收同比增长19%,而Dynamics365营收则同比增长38%。 云平台上,B端优质大订单不断。在2019年,该公司接连收到美国国防部100亿、毕马威50亿大订单,随着全球数字化转型的进一步深入,公司在B端还将收获更多更优质的大订单,前景明朗且确定。 云游戏上,微软也占尽了先机。该公司基于强大的云计算基础建设和技术实力,丰富的游戏内容、庞大的用户群体和良好的游戏生态,相比其他竞争对手,其早已在整个云游戏的发展上占尽先机。而随着云游戏给游戏行业带来巨大的革新,未来前景也十分广阔。 综上所述,基于全球云计算的光明前景,微软可能再度成为一家“老树开新花”式的成长股。而此次能够在疫情的冲击下稳住不倒,也算是进一步尝到了云业务的红利。 不过,由于新冠疫情对美股大公司盈利的影响尚未完全体现出来,微软能否在下一个财季稳住,就是一个未知数了。
“未来三年,我们每一年都是巨额投入,甚至到第三年,我们都没有盈利预期。”日前,字节跳动高级副总裁、教育业务负责人陈林在一场演讲上首次完整阐释了字节跳动教育业务的理念、使命、优势和规划。 在演讲中,陈林表示字节跳动教育业务的使命是“创新教育,成就每一个人”。他认为,目前教育行业在社会、学校、家庭三个层面都有可改进之处:社会层面,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学校教育层面,老师陷入大量重复机械性工作;家庭教育中,家长缺少专业的工具甚至知识。而目前科技要素的变化,带来了改变这些问题的可能性。 陈林特别强调,字节做教育的最大优势并非技术、产品、流量,而是战略决心和组织文化,“我们会持续大力度、大投入、长期不间断地在教育领域进行创新”。 作为2012年就加入字节跳动的核心员工,陈林是从公司内部一步步成长起来的管理者,曾先后担任多款旗舰产品的产品经理。2018年11月,陈林出任今日头条CEO一职。 陈林在演讲中透露,自己出身于教师家庭,同时也是“教育改变命运”的受益者,教育对自己有很特殊的意义。2019年,他决定推掉所有其他工作,AllIn教育业务。 字节跳动一直对教育领域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过去几年,字节跳动持续在教育领域进行探索,包括领投美国高等教育创新公司Minerva,陆续推出一对一外教产品GoGokid、启蒙AI课产品瓜瓜龙,中小学在线辅导教育产品清北网校等。 有分析认为,教育业务是字节跳动流量变现逻辑下的产物。陈林非常不认可这个观点。他表示,教育业务目前一直在亏钱,但公司仍然持续大力度投入,暂时不考虑盈利。如果做教育是为了流量变现,他的第一选择会是关掉教育部门。 在陈林看来,教育业务还有很大创新空间,也只有创新才能带来新的增量和改变。例如,外界普遍看衰在线一对一模式,认为成本高、天花板低、业务难做大。陈林却表示,GoGoKid正在做一些降低成本的技术尝试和创新,如果最后可以实现,市场会被颠覆掉。“虽然很多设想还在验证阶段,但我们相信,这个业务模式有非常大的空间和未来。” 字节跳动创始人兼CEO张一鸣也表达过类似的观点。“我其实不焦虑,有耐心。”张一鸣在字节跳动8周年公开信中说,“教育业务必须有更根本的创新,当然前提是我们有更深刻的认知。在新的领域大胆尝试,是始终创业的重要标志”。 今年以来,字节跳动的教育业务明显提速。疫情期间,清北网校帮助武汉教育云“空中课堂”平台,为武汉市90万个中小学生的网络教学提供技术支持。3月,瓜瓜龙英语正式上线,主打2岁-8岁的英语启蒙AI录播课,并拿下热门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的赞助商身份。 同期,字节跳动也在大规模招聘教育领域的人才。今年年初,陈林曾表示,字节跳动教育业务今年将会招聘超过一万人。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字节跳动教育业务的探索横跨pre-k,k12,成人教育多年龄段,产品矩阵丰富,涵盖多学科、多种课程形式。 在一周年演讲的最后,陈林表示,做教育是一件很难的事。但他同时也表达了长期投入教育行业的决心,“我们在爬一座很高的山,关于爬山,我相信会有一些窍门,但断没有任何捷径。我不知道要爬多久。但等我们爬上去以后,山顶一定会有最好的风景”。
“昨日,特步国际(HK1368)披露了2020年中期业绩盈利预警及2020年第二季度中国内地业务运营状况。” 二季度业务恢复超预期 据特步2020年中期业绩盈利预警公告,于2020年上半年报期,将较2019年同期录得本公司普通股股权持有人应占其未经审核综合溢利减少约45%至55%,特步主品牌的收入及分部溢利分别录得中单位数及约25%至30%跌幅。 究其主要原因:一是因为2020年1月下旬,中国内地暴发新冠疫情,配合政府疫情防控,特步部分终端店铺运营中断导致其代理商的订单及补货订单减少;二是,特步在疫情期间,对代理商给予了一次性补贴,短期内增加一部分运营成本;三是,三月中旬起,疫情蔓延至全球,新收购品牌盖世威及帕拉丁在美洲及欧洲的大部份业务未能展开。 与此同时,特步方也表示,集团目前现金储备充裕,财务状况良好,截止到2020年6月30日,特步集团净现金及现金等值項目(包括定期存款、结构性银行存款以及已抵押存款减去银行借款)约为人民币21亿元,具备抗风险能力。随着集团内部降本增效项目的不断见效,管理层对下半年继续保持强劲增长表现持审慎乐观态度。 新营销改革不断深入 618强势增长 近年来,特步电商业务持续变革,今年受疫情倒逼,特步新营销业务快速提升。今年618,电商通过调整内部货品结构、精准营销推广、布局直播业务等举措,强化新营销矩阵。 相关数据显示,618活动中,特步主品牌全渠道累计成交突破2.5亿元,国内品牌第三;特步儿童新品高速成长,全网增速达77%。山海系列、猫和老鼠系列、騛速系列等受到消费者青睐。 疫情也加速特步另一项新营销业务的增长——“特步运动+”,该线上小程序相当于终端门店的云店,以单家店自主运营、独立核算,店员们变身云店客服,并跨界当起“主播”直播带货,可以通过直播带货等一系列线上销售手段,持续服务原本线下积累的成熟客户群,盘活特殊时期的人、场、货资源。目前,“特步运动+”已开设超4000家。 专业+跨界 产品力、品牌力并驾齐驱 去年底,特步发布“国人竞速、全民畅跑”战略,并正式发售竞速160X跑鞋,这款鞋成为跑者圈的新网红,不仅助力董国建在2019年柏林马拉松上获得中国男子马拉松国外赛场的最佳成绩,并斩获世界权威跑鞋测评媒体《RUNNER’SWORLD跑者世界》的两项大奖:“编辑之选”及“最高性价比”奖,成为特步专业跑鞋的典型代表。 除了不断回暖向好的业绩表现,信心还来自于不断加码的品牌行动。7月,特步品牌推广动作频频,彰显品牌升级的信心和决心。基于少林功夫和特步体育精神的契合,特步与千年少林寺牵手,借“国潮”风打造跨界潮品。在少林寺举办“山门秀”,获得全网超过2亿的曝光量。 除借势“国潮”,特步也借力A.I.,探索人工智能“赋能”传统制造业。7月,特步与微软小冰、阿里联手,在特步天猫旗舰店推出个性化定制项目,利用小冰在绘画创作上的大数据能力和阿里柔性供应链的平台,打造人工智能与服装制造零售业跨界合作的新模式。 索康尼首家品牌店落地上海 多品牌战略迈出实质一步 2019年,特步正式转型为多品牌、国际化的企业。尽管受今年疫情影响,盖世威及帕拉丁在国际市场的业务停摆,但是索康尼却大力拓展了在国内的布局,表现出了逆势而上的韧劲。 随着中国内地疫情管控成效的不断深入和国际疫情防控举措的不断加强,特步对下半年中国整体市场基本面保持乐观。基于目前国内消费市场的强劲回暖势头,特步对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充满信心,也期待特步集团在主品牌、新品牌的共同发力之下,有一个新的跃升。
随着资本市场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落地实施,券商投行业务激增,对人才的需求也超出往年。银河证券近日发出招聘近60人投行业务团队的计划,让行业再次感受到投行的求贤若渴。 根据招聘启事,银河证券此次投行招聘的范围涵盖股权融资业务负责人、债券融资业务负责人、承做业务、债券销售岗,且规模很大,承做业务岗拟招聘55人。此外,银河证券资本市场总部正在公开选拔副总经理,负责公司所承销债券产品的估值、询价和定价,完成公司所承销的债券产品的发行和销售。 如今,投行业务人才成为各大券商眼中的“香饽饽”。西南证券早在今年3月就在扩充投行队伍,并寻找投行总经理候选人。3月以来,兴业证券投行一部、二部、三部、四部、五部、六部、七部均在招人,涉及地区有上海、广州、北京、南京、厦门,招聘人数未有限制。中金公司7月份放出了20余个投行业务岗位。此外,平安证券、华林证券、联储证券等也急需投行人才。 投行持续补充“新鲜血液”,与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不无关系。有资深投行保代表示,项目数量大幅增加,使投行原有的人员配备无法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许多投行已经出现了人员难以休年假的状态,人才队伍需要充实和优化。 值得注意的是,各投行资本市场部也在大举招兵买马。在“通道型”向“交易型”转变中,投行定价能力及承销能力将越发重要。“现在对于我们来说当务之急就是招人。”华南某上市券商资本市场部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但今年投行人才太吃香了,很不好招。” 券商如此大规模招聘投行人才,折射出证券行业的业务调整和战略布局变化。Choice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底,全国123家券商的证券持证上岗从业人数由去年同期的33.12万降至32.52万。其中,证券经纪人、一般证券业务、证券经纪营销和投资主办人注册人数减少,投资顾问、分析师和保荐代表人注册人数增加。 随着注册制时代的到来,对于投行人才的素质要求也有所提高,因此在招聘人员结构上呈现出一定的变化。华中地区某券商分管投行业务的副总裁告诉记者:“以前招人主要是看有没有金融、财会等背景,现在考虑到科创板企业的高科技特性,未来会储备更多有理工科背景的投行新人。” 上述券商副总裁表示,注册制的来临不仅对券商投行人员的财务、法律等专业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而且强调项目承揽人员的可靠性和内控人员的专业性。在券商销售定价能力不断释放的过程中投行还需配备专业的销售人员。
美好置业(000667.SZ)近日发布2020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3000万元至3900万元,同比增长129.71%-198.62%。去年同期净利润为1306万元。即使受到疫情的冲击,美好置业上半年的业绩依旧实现了大幅增长。 美好置业围绕“吃住两条线”,以房屋“智造”为主业,结合现代农业为特色,打造了40余个亮点项目,先后9次获评“中国房地产百强”,“中国中部房地产公司品牌价值TOP10”,“中国上市房企绿色信用指数TOP50”等诸多荣誉。 产业升级:房屋“智造”+现代农业 对于上半年业绩增长原因,美好置业表示:“报告期内房地产业务结算规模较上年同期增加,导致本报告期净利润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报告期末,房地产项目预售款项约90亿元,以后期间将根据项目进度逐步确认收入。” 作为民营中小型房地产企业,美好置业走出了自己的转型之路,展现了自己的发展魅力。 线上房地产咨询平台居里新房销售主管闫信向对记者表示:“很多房地产开放商不仅专注于房地产一行,还做出了自己的特色产业。” 记者了解到,美好置业早在2014年就进行了战略转型,从“名流置业”更名为“美好置业”,并提出“产品工厂化”战略,2015年起分别在沈阳和武汉进行高层装配式建筑试点,其中武汉名流世家项目于2018年被授予“广厦奖”,成为湖北省首个获此殊荣的装配式建筑项目。 2017年,美好置业对原有的装配式建筑技术进行迭代升级,将欧洲双面叠合剪力墙技术体系引进国内。2019年,美好置业将原有的房地产、装配式建筑和产业兴镇业务进行整合,在业内首创房屋“智造”一体化业务模式。“我们不能满足于做一个开发商,而是集成一种生活方式,希望员工和住户生活得更美好。”美好置业董事长刘道明表示。 随着2018年底武汉和青岛两个装配式PC构件工厂正式投产,美好置业的装配式建筑业务布局开始加速,2019年位于重庆、郑州、合肥、长沙、荆州的5家装配式PC构件工厂相继投产,2020年-2021年,位于成都、济南、天津、广州、南京、北京的6家PC工厂将陆续建成。13座工厂的PC构件设计年产能合计可达390万立方米。 此外,美好置业还在湖北省监利县和洪湖市打造“虾稻田”,成为现代农业范本。以“虾稻共作”为切入点,共改造完成虾稻田约8万亩,建设标准化虾稻种养基地18个,“美好回忆”小龙虾、“美好美”虾稻米已批量上市。 布局长三角:与城市共成长 2019年报显示,美好置业装配式建筑业务2019年签约订单额38.97亿元(主要为EPC工程项目)。在今年7月的投资者活动中,美好置业表示,今年公司董事会对于管理层下达的2020年订单目标是76亿元,上半年业务受到疫情因素影响,目前已恢复正常,管理层正全力以赴推进相关业务。 美好置业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拥有叠合剪力墙等先进技术的美好房屋智造在高装配率施工方面具有领先的竞争优势。我们要专注发挥优势,通过3年至5年窗口期,把业务模式摸索出来,核心是快速培育装配式建筑行业专项冠军的两大基因,即具备高度前置的高周转模式和优良的装配交付能力;最终逐步实现代开发、专利输出、模式输出,走上轻资产之路。” 除装配式业务外,美好置业也在积极推进传统房地产业务的发展。7月17日,美好置业成功摘得无锡市梁溪区优质地块,地块周边配套设施完善,交通便利,位于城区核心地。美好置业表示:“拟将此地打造成美好人居的品质标杆项目,让更多人生活更美好。”这是继江阴美好锦宸熙园项目之后,美好置业在无锡落地的第二个项目,也是其布局长三角城市群的第十个项目。 无锡是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重要节点城市,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美好置业此次成功摘地,业务覆盖范围再次扩大。公司表示看好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潜力和发展前景,将持续深耕价值区域,深度布局长三角,与城市共生长。此前,美好置业已在长三角合肥、芜湖、杭州等地相继开发了楼盘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