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明明:债市止跌回升的三大逻辑》 作者 明明(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固定收益研究员) 在经历了6月中旬至7月上旬的较大幅度调整后,债市近期迎来连续上涨。同时,中国股市也结束了7月初的快速上涨,近期基本呈现高位调整的态势。从近几个交易的市场表现来看,前期较为明显的“股债跷跷板”效应也有所减弱,同时股市结束快速上涨行情对债市情绪的压制也有所减弱。那么近期债市上涨的主要逻辑为何?本篇将对此加以解析。 前期债市回调的主要原因 前期市场“股强债弱”格局非常明显,股市火热压制债市情绪。7月初,已经温和上涨近4个月的沪深股市突然快速上涨,自6月30日起连涨8个交易日。股市的快速上涨极大压制了债市的交易情绪,由于对“股债跷跷板”效应的担忧,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7月6日单日破“3”后近似达到了2020年春节前的水平。但我们发现,“股债跷跷板”效应是一类较为短期的现象,所以在较为长期的交易跨度上看,“股债跷跷板”效应并不稳定,更多的是以影响短期交易情绪为主。 央行“货币政策收紧”以及“经济数据高增”预期也影响债市情绪。5月上旬至今,银行间资金拆借利率有了较大程度的上行,货币政策转向收紧预期开始发酵。同时高频数据以及商品期货市场价格变化也使得市场对上半年经济数据产生了高增预期。 支持近期债市上涨的三个逻辑 我们认为近期的债市上涨主要由三个逻辑支撑:经济利空出尽、股市高位调整、政策组合更加注重防风险。在股市走势转为高位震荡的同时,货币政策也并未进一步转紧,且经济数据公布后市场对基本面复苏斜率的预期也在放缓。我们认为债市上半年博弈的焦点集中于逆周期调节组合的力度和节奏,而债市下半年的博弈焦点将是总量政策回归中性条件下的基本面走势。 如何看待后续的基本面走势:居民部门是主要线索,预计经济复苏斜率放缓。 疫情暴发对全球经济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但中国政府及时采取了包含人员隔离、逆周期政策加码等一揽子政策,成功使得二季度GDP增速由负转正。但经济复苏的斜率有可能放缓,主要因为疫情冲击下的经济增长出现了明显的结构性问题。 首先,二季度生产复苏快于需求复苏、企业复苏快于居民复苏。由于总量政策上针对中小微企业和复工复产的倾斜以及抗击疫情的卓绝成就,中国疫情后的复工复产推进较快。但从需求侧来看,目前社零消费增速依旧未能转正,居民部门在上半年累计的储蓄也达到历史新高,居民部门的预防性储蓄倾向上升,企业部门流动性的增加主要来自宽信用政策的持续推进而非居民消费回款。后市来看,居民部门消费倾向的恢复速度可能将制约生产端的进一步回暖;同时目前工业产能利用率以及生产端复工复产进度或已经达到一个天花板,在全球经济受压的背景下,生产部门新增CAPEX(全称为Capital Expenditure,即资本性支出)的动能大概率将会放缓。 其次,目前基建、地产相关需求复苏的延续性成疑。目前南方雨季带来的基建建设阻碍不可忽视,近期基建投资能否维持上半年的高增速依旧难说;而房地产方面,近期异动的房地产成交也已经引起了监管层的重视,各地纷纷出台了房地产的调控政策,预计后市基本面复苏斜率将会放缓。 下半年为何要着眼基本面? 上半年中国由于调控疫情冲击的现实需要,选择开启财政货币政策双宽松用以托底经济,但近期货币政策已经显露出退出大力逆周期调节的迹象。从货币政策上半年的主要目标“宽信用+助力六稳”的角度来说,持续的货币宽松以及宽信贷政策指引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上半年的累计新增信贷已经完成了60%的政策目标,下半年的信贷增长必然会转向减速。预计“宽信用”政策仍然会延续,但总量上的高增大概率将不会出现,政策指引更多地集中于精准支持小微企业以及防系统性风险上。从这个角度看,央行自5月下旬以来的狭义流动性收紧顺理成章,资金价格中枢的上移有力地打击了金融机构和部分企业的空转套利行为。随着“宽信用”节奏放缓,财政政策发力带来的乘数效应可能也会有所减少,政策组合包大概率从“发力逆周期”转向随着基本面情况“灵活调整”。从这个视角看,下半年基本面复苏情况更是债市博弈的焦点。 总体来说,我们认为后市债市博弈的焦点将集中于基本面的恢复斜率,在数据真空期债市收益率大概率维持震荡态势;同时资金利率波动也在上升,并且近期债市也面临着供给压力,操作上宜控制杠杆,等待基本面增长放缓带来的博弈机会。
欧美加码刺激政策,多家机构看淡美元、看好股市和黄金 各国政府继续加码刺激措施,加上全球前所未有的货币政策扩张,将如何影响资产价格? 经过85小时的“马拉松”谈判,欧盟的7500亿欧元复苏方案终于在北京时间7月21日敲定。复苏基金包括3900亿欧元补助金及3600亿欧元低息贷款,多家机构认为,此次为欧盟首次互助发放补助金,为日后财政进一步融合铺平道路,有助巩固投资者对欧盟和欧元的信心。 另一方面,美国财长姆努钦当地时间7月20日表示,特朗普政府预计将于本月底前推出第四个阶段新冠肺炎救助计划,预计金额将超过1万亿美元。 汇率方面,欧盟国家债券利差收窄,欧元对美元已突破1.15。瑞银财富团队预计,随着全球陆续解除抗疫限制,欧洲出口活动跟随环球经济增长反弹,欧元年末及明年3月有望分别涨至1.17美元及1.19美元。随着疫情退去,作为避险资产的美元需求将会回落。由于美联储长时间宽松,加上美国大选前的政治不确定性将导致美元走软,特别看好价值被低估的英镑(相对美元)。 渣打银行财富管理部认为,美元将在短期内区间震荡,并在未来12 个月下跌5%-7%。美元走弱也将带动黄金的上涨,欧元、澳元和英镑或将成为主要的受益者。 瑞银财富团队表示,在下行情景下,金价在不确定性弥漫之际下半年有望挑战1900美元。疫情卷土重来、美联储调整政策及中美紧张局势加剧(尤其是11月大选迫近时)等风险支持避险资产的价值。渣打亦强调未来6个月的潜在风险主要体现在新冠疫情病例再次激增带来的新一轮封锁、中美贸易谈判的走向,以及美国大选带来的市场波动。对于这些风险,渣打建议将黄金作为下行保护的工具,并利用波动性的反弹来创造收益。 权益类产品方面,在上行情景下,瑞银财富团队预计,由于经济在未来一年将持续复苏,还未回升至之前高点的市场值得关注,包括美国中型股、欧洲落后的增长型股,以及美国、欧洲和亚洲经济重启所带来的机遇。疫情加快了数字化等长期趋势发展,推动零售及医疗保健等行业加快采用颠覆性科技,长期投资看好新兴产业。同时,美联储将保持其基准利率在0-0.25%的低位至少一年,以应对通缩压力。 伴随着估值过高的质疑,全球股市于近期快速回升。 渣打银行财富管理部亦在2020年下半年《全球市场展望》报告中指出,随着大多数经济体逐渐解除了封锁措施,全球经济呈现出复苏的迹象。展望下半年,渣打看好股票、信用债和多资产收益策略。 在宏观层面,宽松的货币环境和不断增长的财政政策支持,渣打预计中国作为第一个从新冠肺炎疫情中复苏的主要经济体,将在今年年底前恢复到疫情前的产值水平。渣打认为相对于政府债券,股票价格依然较低,债券收益率下降也将支撑股票市场。受益于不断增长的资金流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渣打预计中国股票将在下半年呈现利好。 债券方面,渣打看好发达市场高收益债券、新兴市场美元政府债和亚洲美元债。虽然信用债的增长速度可能放缓,但其在过往经济周期复苏阶段曾录得较好的风险调整后回报。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7月21日,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接受上证报记者专访,对今年二季度经济数据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二季度我国经济增长总体好于预期,主要是受到疫情管控效果明显、外需复苏好于预期、政策支持初见成效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预计下半年我国经济将持续复苏,GDP增速改善幅度将有所放缓。 沈明高认为,下半年GDP增速改善幅度将取决于以下三方面的因素:第一,消费复苏是关键。从疫情之后的短期复苏来看,生产的复苏相对于消费更具“报复性”特点。疫情造成的短期供需缺口被抹平之后,需求不足的局限性就会显现出来。 第二,国内政策宽松的程度。到目前为止,我国基本上避免了采取大水漫灌式政策刺激,也没有通过大幅度刺激房地产市场来稳增长。虽然二季度GDP增速超预期,但不用太过担心政策转向。 第三,外部疫情的不确定性。从很多宏观指标来看,我国受疫情影响主要体现在一季度,而海外特别是美国疫情的高峰将在二季度或三季度。外部疫情的不确定性,最终可能影响到外部经济复苏特别是消费复苏。 沈明高认为,在宏观政策避免实施“零利率”政策和避免“财政赤字货币化”的情况下,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依然还有很大的空间。比如财政政策方面,可采取的措施包括:一是提高财政赤字率,适当增加政府开支;二是减税降费,帮助一部分企业度过难关;三是民生兜底,这方面的政策力度可以更大一些。货币政策方面,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一是降低无风险收益率,其核心是打破刚性兑付;二是减息降准;三是实施结构性信贷支持政策,但需明确退出机制。
欧盟领导人昨日就包括7500亿美元复苏基金在内的经济支持政策达成一致意见。与此同时,市场预计美国国会本月也大概率会推出规模约10000亿欧元的财政刺激政策。 原定于7月18日结束的欧盟峰会在延长两日后终于画上句号,欧盟领导人不仅就欧盟经济复苏一揽子措施达成一致,也就外界关注的7500亿欧元复苏基金达成共识。 根据欧盟官网公布的声明,在总额为7500亿欧元的复苏基金中,有3900亿欧元作为无偿拨款,另外3600亿欧元作为贷款,用于资助成员国疫后重建。与此前提议相比,最终的方案将无偿拨款部分从5000亿欧元削减至3900亿欧元。基金所需资金将由欧盟委员会代表欧盟通过发债方式筹集,并利用未来欧盟预算逐步偿还。另外,与会者还商定了2021年至2027年的欧盟长期预算,金额达10743亿欧元。 长期以来,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国家一直反对共同借贷政策。贝伦贝格银行分析师认为,疫情当前,欧洲各国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团结,短期来看,这对市场信心的影响比刺激政策规模本身更重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称赞,协议的达成传达出了一个积极信号,即欧盟是一个有行动力的整体,协议对于欧洲经济发展极其重要。 疫情影响下,欧洲经济增长前景并不乐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6月曾预计,2020年欧盟实际GDP将收缩9.3%。上述协议的适时推出则让市场看到了希望,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认为,欧洲有很大机会摆脱危机。 西部证券研发中心首席宏观分析师张育浩告诉记者,欧盟这一历史性救助计划将会成为欧洲经济复苏的催化剂,下半年欧洲经济复苏可能会超出市场预期。加上欧洲经济重启形势好于美国,预计欧洲资本市场将得到提振。 瑞银全球财富管理首席投资官马克·海菲尔认为,欧盟复苏基金的出台将利好欧洲资本市场,随着经济持续反弹,欧元下半年将会走强。 在欧盟就经济刺激政策达成一致后,欧元对美元汇率短时拉升后回落,截至北京时间17时,该汇率在1.144附近徘徊,跌幅在0.07%附近。 大洋彼岸,美国的万亿财政刺激政策也在酝酿之中。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20日宣布,已经开始新一轮规模约10000亿美元刺激措施的准备工作,新刺激措施的焦点是学生和就业,目标是到7月底准备就绪。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美国总统大选临近,共和党和民主党都将围绕财政支持政策发力,美国国会本月大概率会通过规模约10000亿美元的新经济刺激方案。 瑞银表示,在各国积极施策的背景下,全球经济在三季度将持续复苏。
昨天,是中国经济中考出成绩的日子,半年报非常重要,这关系着整个经济的复苏走向,昨天上午,我们等到了一个不错的消息,二季度GDP同比增长3.2%,相比于第一季度的衰退6.8%,一下回升了10个百分点,而且这个数字也明显好于市场预期,市场预期二季度能转正就不错,最高估计也就就是2.4-2.8%,没想到能回升到3.2%。 很多人不信,经济数据水分太大,其实这个数据基本是可靠的,就像黄渤说自己没整容一样,谁能整容整成这样?经济也是如此,现在非常糟糕,数据也反映出了很多严峻的问题。如果数据整容了,可以完全再整的漂亮一点。比如即便二季度GDP是3.2%,半年总体数据,仍然是衰退了1.6%。 另外,还有很多细节上的数据,其实都不太乐观。 首先,这个复苏并不平衡,而是两极分化的复苏,比如地产销售和投资全线回暖,基本回到了疫情前的水平,6月份全国地产销售面积、销售额增速分别为2.1%、9.0%。土地购置面积增速、新开工面积增速依然明显反弹。但是另一方面,居民消费依旧很弱,二季度社消零售、限额以上零售增速-3.8%、-0.5%,回升但依然为负。改善并不明显。但其实消费需求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可持续性需求,而地产回暖,恰恰是我们不需要的。 其次,生产制造业一开始热情很高,但是消费疲软,影响情绪,二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升转正至3.8%,其中6月份增速继续回升至5.6%,但6月份民间投资增速再度回落,说明投资内生动力依然偏弱。三大类投资中,制造业投资当月增速降幅收窄至-3.5%,依然偏低,主要缘于前期需求较弱、盈利低迷拖累。 第三,可选消费再度掉头向下,发出警报,主要指的就是汽车,6月份汽车类零售增速大跌转负至-8.2%,可见现在大家手上还是没钱,这种促进消费的动力不可能持续。而汽车是所有商品的终端,汽车如果销售不好,其他一系列制造业很快就都会重新下降。 所以,综合来看,复苏确实超预期,但是结构性问题非常突出,拉动经济复苏的主要是房地产销售,但这恰恰不是我们想要的,房地产越热,其他制造业部门就会越冷,房地产消费越多,制造业消费就会越少。消费也就越是不可持续。所以这个数据也只是第一眼美女,然后你仔细盯着看,越看越不好看。 这可能也是昨天市场,先反弹后下跌的主要原因,本来就是中期调整,结果再仔细琢磨了一下数据,信心又没了。有人甚至还担心,会不会下半年政策开始收紧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大家不要忘了,六稳和六保第一位的都是保就业,而现在恰恰是就业压力最大。上半年新增就业才564万,光大学毕业生就874万,再加上之前因为疫情失业的,现在找工作的有4400万人之多,也就是说,将近4000万人的工作还没有着落,最大的任务都没完成,政策也就肯定不可能收手。下半年政策上肯定还是以调整结构为主,继续压制房地产投机,释放消费需求,提升社会融资。把宽信用进行到底。 说回到股市,很多人也都在找昨天暴跌的原因,其实没什么原因,就是之前涨的太多了。价格远远脱离了持仓成本,获利盘太多,大家就总想落袋为安,卖着卖着,股价也就跌了,而股价一跌,一大堆人就更想落袋为安,保护利润了,结果就形成了共振,所以出现了大幅调整,但随着市场逐渐调整到位,大部分人又都回到了盈亏平衡线上,没有利润了,也就没啥可盈亏平衡的。所以卖盘会逐渐减少,市场波动也就逐渐稳定,这其实就是中期调整的典型特征。市场换岗的目的,就是要让大家的成本跟价格趋于一致,否则你总是有巨大的利润在手,就老是想着卖。那样股市也永远涨不高。 至于后面,股市肯定还有机会,道理很简单,业绩会持续改善,经济会持续复苏,今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优势极大,过几天美国公布GDP你就知道了,可能是一个历史最大的衰退。而且他们不光是二季度衰退,三季度,四季度弄不好都要衰退,今年能够维持正增长的只有咱们。一个国家的股市,就跟一个公司的股票一样,股票要涨,起码得有业绩,业绩还得增长吧,你每个季度都巨亏,那这股票还有法要吗?所以全世界的钱,都会逐渐的流向咱们这,看看汇率就知道了,其实这种事已经在发生了。所以不要被股市的调整吓怕,任何一次上涨当中,都有急跌发生,2007年和2015年,都出现过单日跌幅8%的情况。而绝大多数投资者,即便牛市也赚不到钱,其实往往就是被这种急跌给吓跑了。不信你回忆回忆,以前买的那些基金股票,如果一直拿到今天,是不是大多数都能赚钱?
“3.2%”,在一季度负增长6.8%之后,中国经济二季度增速跃升10个百分点,实现由负转正。 2020年7月中旬,上半年各项经济数据密集发布,在经历一季度“深蹲”之后,二季度加速破“疫”复苏,中国经济交出一份逆势上扬的可贵成绩单。 翻开中国经济“半年报”:6月进出口双双正增长,财政收入增速实现由负转正,城镇调查失业率连续下降,工业增加值连续三个月正增长,外汇储备连续三个月回升,全国发电量和全社会用电量连续四个月逐月加快,消费、投资数据降幅收窄……一连串向好的数据,勾勒出疫情大考特殊之年,中国经济在年中时点的清晰全貌,彰显出中国经济复苏的力量。 破“疫”复苏 中国经济大盘稳韧性强 站在当前的时点回望,复苏的力量,无比珍贵。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中国经济一度按下“暂停键”。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6.8%”,出现1992年有季度统计以来的首次负增长,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均出现明显下滑,不少企业遭受重创。 进入二季度,随着防疫形势持续向好,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加快推进,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加快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增加赤字规模1万亿元,发行抗疫特别国债1万亿元,全部转给地方……一揽子对冲政策对稳定经济基本盘形成强大支撑。 强化援企稳岗和就业帮扶,全年减税降费超2.5万亿元,推动金融机构全年向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元,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交通运输、餐饮、旅游等行业企业给予政策支持……一系列聚焦“六稳”“六保”、纾困企业的政策密集出台。 不过数月时间,中国经济已经率先复苏。 翻开中国经济“半年报”:四大宏观经济指标向好,中国经济依然底气足大盘稳—— 上半年经济先降后升,二季度GDP增长3.2%,增速比一季度的-6.8%跃升10个百分点;6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7%,比5月下降0.2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涨势温和,上半年3.8%的涨幅比一季度回落1.1个百分点;截至6月末,外汇储备余额超过3.1万亿美元,其中6月增加106亿美元,连续三个月回升。 供需两端均在加速回暖,工业生产率先复苏,“三驾马车”齐驱发力—— 生产端,二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一季度下降8.4%转为增长4.4%,其中,6月增长4.8%,连续三个月为正;需求端,内需引擎反弹明显,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5.1个百分点,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3.0个百分点;外贸进出口同样好于预期,自4月起,出口连续三个月实现正增长,6月出口增长4.3%、进口增长6.2%,双双实现正增长。 “作为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我国能够在短时间有效控制疫情,实现经济由降转升,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殊为不易,这凸显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潜力,同时也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综合施策的效果。”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说。 逆势而上 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正能量 尽管上半年中国经济仍同比回落1.6%,但在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大幅萎缩背景下,中国经济的亮眼表现令全球瞩目。这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也让不少外媒和机构纷纷点赞。他们称,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率先控制住了疫情、率先实现了全面复工复产,是疫情暴发以来首个实现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将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正能量。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新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将下降4.9%。世界银行预测全球经济将下降5.2%,为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 “在全球陷入深度衰退之际,中国疫情防控成效显著,再加上及时有效的宏观政策,二季度GDP由负转正,并实现3.2%的同比增速,成为全球经济的亮点。”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经济学家章俊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复苏的力量,让企业更有信心,逆势而上凝心聚力谋发展。 7月15日凌晨5点,经过两天两夜奋战,湖北碾盘山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泄洪闸底板首仓浇筑顺利完成。该工程是国家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工程总投资66.36亿元。刚刚中标该工程的正泰电气即将为该工程提供中低压成套设备,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 “从正泰所处的制造业领域来说,上半年工业生产恢复较快,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实现增长,高技术产业和社会领域投资回升。这也增强了企业布局投资增量的预期。”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对记者表示。 随着复工复产和复商复市进程加速,重大工程施工现场繁忙起来,物流大动脉畅通起来,货物高效运转起来。 “传化智联旗下网络货运平台6月有效订单量突破11万单,与1月相比绝对增长率达到470%,2月至6月的平均增长率超过103%,日峰值订单量超5000单,累计有效订单量突破30万单。”传化智联拥有全国规模最大的公路港城市物流中心基础设施网络,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数据向好、经济回暖的背后,是中国经济迎难而上的脚步,彰显中国经济具有打逆风球、走上坡路的能力,能够经受风险、承受压力,具有充足的韧性与活力。 “上半年来看,我国在有效防控疫情以及对冲疫情对经济的影响等方面效果明显,显示出我国经济能够抗击冲击,并且具有在重大冲击下自我恢复的能力。我国的资源组织能力、综合国力水平,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个方面也鲜明表现出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说。 “中国经济的巨大弹性韧性正是上半年我们快速复工复产的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指出,这具体表现在大中型企业和主干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相对健康,金融市场稳定,较高的宏观储蓄率和居民储蓄水平,健全的国内供应链、产业链和生产体系,庞大的市场和内部需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动能的构建等方面。 育新机开新局 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从数据到企业,从总量到结构,从现在的“形”到未来的“势”,都能深刻感受中国经济复苏的脉搏。 更可贵的是,新动能的崛起,让复苏的脚步更坚实。中国经济处处跃动着“进”和“新”的力量—— 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4.7%,比上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5.8%,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6.3%;城市轨道车辆增长13%,充电桩产量增长11.9%;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4.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5.2%,比上年同期提高5.6个百分点。 疫情期间,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快速发展,网上办公、在线教育、远程问诊等行业快速扩张,智能施工、无人配送等新模式加速普及。 “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这些新产业形成了更多增长极,这些增长极将为经济下一阶段增长提供更多支撑。”刘爱华指出。 与时代需求共进,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互联网营销师、在线学习服务师、直播销售员等一批新职业应运而生;在线教育、“虚拟”产业园、新个体经济、共享生产……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部门发文力挺15种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新动能的加快培育,正为经济加快复苏蓄势,为经济更高质量发展助力。 “在危机中育新机、在变局中开新局,稳企业、保就业,是经济发展行稳致远、稳中求进的关键。”南存辉表示,广大民营企业期待各级政府加强制度创新、深化改革,不断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改革,释放新一轮制度红利。同时企业自身应积极抢抓多重国家战略叠加实施的机遇,加强各类创新能力和机制建设,增强发展动力,塑造新的增长极。 对此,浪潮董事长兼CEO孙丕恕也深有体会,今年上半年,浪潮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iGO采购云,为多家企业提供了线上采购、招投标、比价竞价、金融等服务。“作为一家新基建厂商,浪潮在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智算中心等‘新基建’领域均已深耕布局。当前国家重点支持的‘两新一重’建设都需要数字基建,需要新一代信息技术构筑数字底座,对于浪潮这样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公司来说,是大好机会。” 专家指出,面对中国经济上半年的不凡表现,我们既要把握大势、坚定信心,看到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和潜力足、韧性强、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也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风险意识,必须做好继续打硬仗、闯难关的准备。 2020年已经过半,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 “当前的关键在于下半年经济要快速进入市场型全面复苏阶段。”刘元春表示,中国经济能否冲破惯性、迎来更加光明的前景,取决于本轮规模性政策和改革举措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基础再造和格局重塑。加快打造更有韧性和增长动力的经济基础,重塑经济发展格局,中国经济必将迎来更加光明的前景。 我国经济在二季度实现增速由负转正,充分印证了中国经济具有应对外部冲击的强大韧性,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疫情大考特殊之年的中国经济发展答卷,彰显出党中央决策正确精准有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优势和生机活力,也让我们对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加充满信心。
欧洲经济复苏不确定性增大(国际视点) 核心阅读 欧盟最新发布的报告称,欧盟和欧元区今年经济萎缩程度将比此前预期更严重,明年复苏也将更缓慢。鉴于地区国家经济系统抵御冲击的能力不同,欧洲各国经济回暖的进度将存在明显差异。 欧盟委员会近日发布最新一期2020年欧洲经济夏季展望报告,再次下调今明两年欧洲经济预期。根据报告,欧盟和欧元区经济2020年将分别萎缩8.3%和8.7%,2021年将分别增长5.8%和6.1%。 分析认为,疫情反复、市场信心不足以及全球不确定因素上升等,是造成欧洲经济进一步下探的重要原因,未来欧洲经济复苏进程将出现高度不确定性。欧盟及成员国需综合施策,加快推进结构性改革,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努力促进经济复苏。 “欧洲经济整体下滑幅度超出此前预期” 欧盟今年5月曾预测,欧盟和欧元区经济今年将分别萎缩7.4%和7.7%,明年将分别增长6%和6.3%。最新报告认为,“欧洲经济整体下滑幅度超出此前预期,经济恶化程度比此前数据高出近1个百分点。欧洲国家经济正面临着更深层次的衰退和更大程度的分化”。 受疫情影响,欧盟经济前两个季度跌幅高达13.5%,欧盟经济在上半年不可避免地陷入全面技术性衰退。从行业领域来看,旅游业、交通业、餐饮业等服务业领域受疫情冲击最为明显,第二季度单季度萎缩达6.8%,且复苏势头缓慢。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6月份欧盟范围航班数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91%,酒店入住率则不足疫情前的1/10。相比之下,农业和金融保险业下滑幅度则相对较小。制造业领域前期受损严重,但复苏势头较强。另据欧盟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5月份欧盟和欧元区失业率继续攀升。欧盟5月失业率为6.7%,高于4月的6.6%;欧元区5月失业率为7.4%,高于4月的7.3%。 受疫情防控能力及自身经济韧性差异等因素影响,成员国和不同产业间受冲击的程度也不尽相同,分化进一步拉大。根据报告,德国、荷兰及北欧国家经济受冲击程度较小,2020年经济跌幅预计在5.25%至6.75%之间。而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则成为受疫情影响最为严重的三个国家,2020年经济萎缩将分别达到10.6%、11.2%和10.9%。这三个国家还将面临政府赤字率和债务水平飙升的压力,其中意大利的情况最为严峻,预计2020年赤字率和政府债务水平将分别达到经济总量的11.2%和158%。 “需要进一步加大欧盟层面政策协调力度” 在一系列强刺激政策作用下,疫情对欧洲经济的冲击得到暂时性缓解。报告认为,5月和6月的数据显示,最糟糕的阶段已经过去,经济将从下半年开始出现复苏迹象。根据最新数据,6月份欧盟经济景气指数上升8.2至75.7。欧元区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已从4月份历史低点的13.6持续上升至6月份的47.5。 不少专家指出,疫情导致的个人消费及企业投资不足是制约当前欧洲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未来随着政策支持力度的下降,这一矛盾将变得更为突出。而全球经济前景不确定、贸易保护主义上升、英国“脱欧”形势不明朗等问题,也将对欧洲经济复苏前景带来负面影响。 欧委会经济事务执行副主席东布罗夫斯基斯表示:“当前欧盟经济仍面临着诸多风险,对此我们应保持高度警惕,需要进一步加大欧盟层面政策协调力度,避免出现经济分化带来的深层次矛盾。” 欧洲著名金融企业安联集团经济学家卡特琳娜表示,市场需求严重不足将导致企业盈利和再投资能力下降,进而造成劳动力市场疲软。随着后期支持政策逐渐退出,欧盟将面临失业率高企、企业偿付能力下降等挑战,加上疫情期间政府和企业债务水平大幅增加,将波及欧洲地区金融市场的稳定。卡特琳娜预测,受上述因素的影响,欧洲经济难以在2023年底前完全恢复。 欧委会负责经济事务的委员根蒂洛尼认为,当前在经济发展不平衡、不确定性上升等压力下,欧洲经济仍面临分化严重的风险。他强烈敦促各成员国尽早达成更加宏大的经济复苏计划,为欧盟经济复苏注入必要的资源和信心。 “经济恢复将经历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 目前,欧洲央行、欧盟及欧洲各国政府已推出多轮经济刺激政策,这些措施以增加流动性为主。例如,欧洲央行在保持负利率基础上,先后出台了多项非常规货币政策,其中包括推出非定向长期再融资操作计划,以及总额达1.47万亿欧元的资产购买计划,以保障企业的流动性需求,确保欧元区货币市场的稳定运行。各国政府也纷纷扩大财政开支,通过采取短时工作制、减免税收、增加企业信贷担保等方式刺激经济。据统计,欧盟成员国相关政策的财政总预算已达到欧盟经济总量的3.5%。 专家指出,整体上,欧洲经济复苏进程仍取决于疫情控制进展及复工复产进度。据经合组织预测,如果欧洲下半年出现大规模疫情反弹,欧洲经济复苏进程将至少被推迟两个季度,2020年经济下降幅度预计将高达11.5%,失业率将超过12%。更为严峻的是,疫情反复将严重打击市场信心,造成消费和投资领域长期停滞,进而影响经济生产效率和社会凝聚力,届时欧盟及成员国的政策空间将变得更为有限,政策边际效应出现递减,进而引发更深层次危机。 针对脆弱的复苏势头,经合组织建议,欧盟应至少将当前的货币和财政支持政策保持到2021年底,任何情况下政策的提前退出都将影响整体经济复苏进程。在下一阶段政策调整过程中,欧盟应特别注意在资产购买过程中的比例分配问题。欧盟当前的政策重点应集中在防止出现企业大规模破产、劳动者长时间失业等永久性损伤方面。 欧洲央行执行委员会委员菲利普·朗恩认为,在保持当前政策宽松环境的基础上,还应尽快解决欧盟金融市场的碎片化问题,从而打通经济政策的传导机制,提高政策的有效性,使宽松的信贷条件真正起到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避免出现资本错配等一系列问题。 还有分析认为,在维持短期刺激政策力度的同时,欧盟还应利用此次危机加快推动深层次结构性改革,从根本上解决欧洲经济当前面临的生产效率低下、产业业态发展滞后等问题。 专家提醒,当前欧洲经济面临的风险尚未根本消除,未来仍将面临疫情反复、需求不足、劳动力市场疲软等多重挑战。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表示:“欧洲经济恢复将经历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不同行业的复苏进程将呈现明显的差异化,部分领域将遭受难以弥补的结构性损伤。” (本报布鲁塞尔7月1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