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中日(大连)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在大连金普新区揭牌,标志着大连与日本地方双向开放合作进入新阶段。辽宁省委常委、大连市委书记谭作钧,副省长郝春荣,大连市市长陈绍旺,日本驻沈阳总领事馆总领事川上文博出席揭牌仪式。 大连示范区是今年国家发改委批准设立的6个中日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中,唯一获批两个产业方向且面积最大的示范区。示范区以金普新区为核心,以黄渤海沿岸为两翼,包含新日本工业团地、松木岛、西中岛、花园口4个片区,总面积52.92平方公里,将聚焦高端装备制造与新材料产业,构建技术创新、产业对接、金融服务等合作平台,促进高端装备制造与新材料产业发展质量提升,辐射带动东北地区产业转型升级。 大连将在投融资、财税、出入境、对外贸易、金融等领域为示范区出台更具针对性的支持政策,同时进一步优化示范区法治、政务、人文、市场、社会环境,为双方合作项目的落地、达产、扩产、增产,创造一流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揭牌仪式上,日本电产工业园千人研发中心、本田中国和东软睿驰汽车智能网联系统等8个项目现场签约。
中国房价太高,超出很多居民购买力,购房压力山大,对于购房支出很多刚需购房者非常敏感,毕竟为了首付可能就是东挪西借,该借的钱能借的钱都借完了,才能支付首付,接着就是繁重的月供和不知道哪儿来的装修款,如果继续增加一笔购房支出,很多家庭可能有点难以承受。 2019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71558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0.1%;商品房销售额159725亿元,增长6.5%,按照销售额除以销售面积,大概可以算出19年全国新房均价大约是9310元/平方米,比2018年的均价上涨了6.5%。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359元,增长(同比名义增长)7.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0%。 非常明显,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扣除物价因素以后,是没有跑赢房价的,因此很多人感到买房压力越来越大,就在于房价涨幅超过了收入增长,尤其是私营企业,收入增长更加缓慢,大部分民营企业又没有住房公积金,私营企业职工购房压力更大。 即使按照人均可支配收入除以新房均价,计算收入房价比,一个居民不吃不喝一年可支配收入可以购买4.55平米房子,购买100平米房子需要22年,一个居民能够不吃不喝吗?能够不承担赡养老人的责任和抚养孩子的义务吗?因此全国居民购房压力是很大,专家的话是可以借用六个钱包的钱,可是六个钱包得有钱才可以借,很多家庭六个钱包是没有钱可借的,甚至还需要向他们经济资助。对于很多职工而言,实际上只有工资性收入,而没有其他收入,会感到自己工资拖了后腿,购房压力更大。 931000元总房价,首付按照30%计算,大约是28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是42359万元,不吃不喝大约需要7年,如果扣除生活费,很多人士购房连首付都十分困难,很多人感叹做房奴辛苦,可是对于不少中低收入者而言,连做房奴的资格都没有,能够做房奴还是一种幸福。问题是支付30%首付,申请银行按揭贷款,需要足够的流水,没有足够多的流水,银行的按揭贷款是无法获得批准的,因此很多收入不高的购房者需要增加首付比例,进一步增加了购房的难度,为了房子的首付,很多家庭是求爷爷告奶奶的到处找亲朋好友借钱,能够借钱的亲朋好友全部借了钱,支付首付以后,很快就是归还银行月供,每个月都得省吃节用才能归还月供,家庭也剩不了几个钱,即使剩下几个钱,还需要偿还私人借贷的钱,可以说恨不得把钱颁成两瓣花。 8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法》,该法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其中最受公众关注的是第三条:契税税率为3%-5%。基于目前1%-2%的实际税率,公众也纷纷表达了“契税上调”的忧虑,这不能责怪公众,说实在话,买房支出公众非常敏感,在支付首付以后,很多家庭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后续还要承担月供和装修费用,现在很多地方一套房契税是1.5%,如果契税增加到3%,按照均价9307元计算,100平米房子契税增加在1.5万元左右,相当于四个月可支配收入,要说剩余钱,恐怕就需要一年左右了,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某地房价更高,可是收入并不高,稍好一点小区房价不会低于200万元,增加1.5%契税,相当于增加3万元以上开支,等于是我等低收入群体等人10个月左右工资,这还真不是一笔小的开支。 国家税务总局工作人员明确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法》和《财税〔2016〕23号》,是共同存在的,两份文件并不冲突。目前来看,如果具体地方不做出调整,新契税法的出台,并不会影响目前的税率。显然国税总局把契税增加不增加的锅甩给了地方,地方不调整契税,购房者就不会增加负担,地方如果调整契税,购房者就会增加负担,但地方调不调整契税,税务总局大概率不会进行干涉,让地方自己决定。 地方究竟会不会调整契税,这还真的不好说,现在地方财政收支平衡比较大,能够调整契税,也是增加一笔不小的收入,不排除部分地方会增加契税,但增加契税可能影响到房地产市场价格,地方需要平衡地产市场和增加财政收入之间矛盾,才能做出决策,在一些地产调控政策比较严厉的地方,是有可能增加契税的,这会增加刚需购房的压力,在一些房价上涨压力不大不需要调控的地方,可能会增加契税。 我个人观点,还是建议税务总局,对第一套房子执行1.5%的全国统一税率,第二套房可以增加到5%契税税率,对于三套房者,可以增加到10%的契税,抵消一套房契税的下调带来的契税损失,这可以减轻刚需购房者的购房压力,又可以遏制过度投机炒房。
步入三季度,地方掀起新一轮重大项目开工潮,山东、河南、江西、江苏等地纷纷开工建设一批重大项目,涉及总投资金额达数千亿元。据记者了解,多地还在积极谋划下半年新开工重大项目清单,未来仍会有大批项目开建。 要稳投资,稳定民间投资至关重要。近期部委及地方密集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从放宽市场准入、优化营商环境、建立长效机制等方面入手,推动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地方掀起新一轮重大项目开工热潮 近期全国多个地方纷纷集中上马一批重大项目,其中多地相关项目投资规模超过千亿元。 8月10日,山东青岛市集中开工美锦氢能科技园、华大智造生产基地等37个项目,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涉及高端制造、总部经济、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医养健康等领域。 8月7日,河南新乡市举行2020年第三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涉及项目370个,涵盖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民生和社会事业等多个领域,总投资1003亿元。 此外,江西南昌市、湖北咸宁市、江苏如皋市、浙江诸暨市等地也集中开工一批重大项目,相关投资规模均在百亿元级别。 从项目类型来看,地方新开工的项目多以制造业和新基建项目为主。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分析说,“下半年资金使用将主要侧重于‘两新一重’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优先保障在建项目,避免半拉子工程。” 随着各地重大项目的推进和一系列稳投资政策落地,地方整体投资形势逐渐趋稳,上半年全国已有22个省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实现正增长。多地明确表示,下半年投资趋稳向好的态势仍会延续。 据悉,日前多地都专门召开了稳投资会议,部署下半年稳投资重点工作。记者梳理发现,各地都强调将稳投资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全面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努力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陕西表示,下半年要强化有效精准投资,发挥好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券等对投资的撬动作用;河南提出,采取超常规举措,抓紧、抓紧、再抓紧,大干150天,在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完成全年投资目标。 央地合力施策提振民间投资 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近60%,是稳投资的重要力量。近期部委及地方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旨在有力提振民间投资。 7月初,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2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强调各类投资主体一视同仁,不得以任何形式对民营企业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运营设置限制性门槛。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日前表示,下半年将进一步完善民间投资的环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民间资本面向市场投资,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应对疫情、公共卫生、仓储物流、应急储备等短板领域的建设。 地方也出台了促进民间投资的新政策。比如,河南日前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的实施方案》,以22条具体措施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该省强调,引导民间资本投向“两新一重”、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 此外,北京、上海、山东、浙江、河北、江苏等地也先后出台新的支持政策,明确用改革的举措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大力推进放宽投资准入、降低投资成本等政策落到实处。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研究所研究员刘立峰表示,今年包括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专项债券、新增抗疫特别国债等在内,整个财政投资合计超过5万亿元。各级政府都在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政府投资扩张将发挥杠杆作用,有效带动社会投资的跟进。 此前各地经济半年报显示,地方民间投资正在加速回稳,十余省份上半年民间投资增速已经转正。
撬动基建投资作用明显,地方债发行持续提速扩容。截至7月底,今年已累计发行地方债37586亿元,其中新增一般债完成全年计划的57.4%,新增专项债发行完成全年计划的60.4%。 “按照今年地方专项债应于10月底前全部发行完毕的安排,预计从9月开始又将迎来新一轮的地方债发行小高峰,每月或将发行5000亿元专项债。”北京明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杨晓怿对记者表示。 总体来看,今年前7个月的地方债发行高于去年同期。但为了给特别国债发行腾出市场空间,7月新增地方债的发行节奏继续趋缓。根据今年的地方债限额,截至7月底,尚有4171亿元新增一般债和14839亿元新增专项债将要发行。 专项债对基建投资的撬动作用明显。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有近八成专项债投向基建,远高于去年同期22.5%的占比。其中,近三成用于交通领域建设。同时,7月末湖北省发行了首批棚改专项债。数据显示,7月新增专项债中投向最多的为棚户区改造项目,占比达八成,其他两项投资占比较高的项目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老旧小区改造。 在杨晓怿看来,上半年发行的专项债将逐渐投入具体项目,6月的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出现明显增长,近期基建类上市公司的中标公告也开始明显增多,预计下半年的基建投资增速会明显加快。 杨晓怿进一步解读称,在这一轮的专项债发行中,将出现两个鲜明的特征:一是更强调资金跟着项目走,因此会优先保障已开工或具备开工条件的项目,包括纳入2020年最后一批的棚户区改造项目;二是更强调有效投资,项目中必须有实物工作量,能够反映到固定资产投资数据之上;三是首次允许专项债券变更用途,这意味着下半年的专项债发行力度虽不如5月小高峰来得猛烈,但实际支持项目的效率会更高,进一步促进下半年的基建投资发力。 虽然上半年专项债发行放量,但新基建领域专项债发行占比不足10%。业内认为,后续随着一系列政策文件多次强调推进新基建、新型城镇化基建,下半年“两新”领域专项债占比或将进一步提升。 近日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表示,将加强规划引领,积极谋划推动一批交通运输“新基建”项目落地。云南发布的704个总投资超3000亿元的“新基建”项目计划,涉及5G、区块链等领域。深圳推出的首批新基建项目总计95 个,总投资 4119 亿元,预计本年度可完成投资1006 亿元。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室主任、研究员张明认为,从今年全年来看,整个基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至少会超过1个百分点,而单看下半年还会更高。他推测,今年下半年,随着更大规模的地方专项债的发行,基建投资会有一个明显的反弹,这里面传统基建和新基建都会扮演比较重要的角色。
克莱茵称,“美国的新冠肺炎死亡人数,跟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最不堪入目,死于新冠肺炎的可能性比世界其他任何地方都高,更致命的是,在美国,民众感染新冠病毒并因此死亡的速度是破纪录的。” 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接受媒体Axios记者采访时,被问及美国新冠肺炎患者死亡率高的问题,他回答说“事实就是这样”。除此之外,特朗普还辩解说自己做的很好,在对抗新冠肺炎方面,美国比世界其他国家做的都要好。 克莱茵在采访中还对特朗普这一的说法作出回应,他称,“美国人在这场疫情中的死亡速度堪比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但二战时期我们的领导人罗斯福,却从没有说出‘事实就是这样’的话。”
地方债发行再迎高峰 基建投资“弹药”充足 财政部8月4日公布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新增专项债券发行22661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60.4%,年内尚余近1.5万亿元额度待用。专家预计,8月地方债将再迎发行高峰,规模或近万亿。其中,大量专项债资金将投向基础设施,加快“新基建”等领域建设。 基建项目加速开工 据兴业证券统计,截至7月中旬,基建项目累计申报23.21万亿元,同比增长超八成。其中,电力项目4.19万亿元,交通项目6.8万亿元,水利项目12.19万亿元。 从反映基础设施状况的“晴雨表”挖掘机销量数据来看,投资回升态势正在显现。国家统计局投资司司长彭永涛表示,与投资高度相关的工程机械产品产销两旺,上半年挖掘、铲土运输机械和混凝土机械产量同比高速增长,挖掘机销量持续走高。先行指标的明显改善,预示投资有望保持回升势头。 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新闻发言人袁达此前表示,将加大对重点领域和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支持力度,督促指导各地加快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执行和项目建设进度,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推动专项债券资金尽快落实到具体项目。 地方债发行将放量 从融资端来看,地方政府债券,尤其是专项债券发行迎高峰,将为基建投资带来更多资金。 财政部8月4日公布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今年累计发行地方债37586亿元,其中,新增债券28290亿元,新增专项债券发行22661亿元,完成全年计划(37500亿元)的60.4%。 财政部日前印发《关于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对近期下达及后续拟下达的新增专项债券,与抗疫特别国债、一般债券统筹把握发行节奏,妥善做好稳投资稳增长和维护债券市场稳定工作,确保专项债券有序稳妥发行,力争在10月底前发行完毕。 国金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周岳表示,根据今年地方债限额,截至7月底,尚有4171亿元新增一般债和14839亿元新增专项债将要发行。地方债发行将在8至10月放量,月均规模超6000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10月起部分地区气候条件不适合一些项目开工,因此要尽快见效,发行进度可能会提前,8、9月将成为地方债发行又一高峰。 中信建投证券宏观固收首席分析师黄文涛预计,8月地方债发行将放量,结合往年月度发行规律,规模或超1.1万亿元。 投向基建民生领域 地方债发行放量,尤其是专项债放量,将为基建投资提供大量资金。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今年新增专项债和特别国债合计比去年多增2.6万亿元,发行集中在二三季度。资金拨付和使用将主要集中在下半年,将为后续支出发力打开空间。预计下半年专项债计入的政府性基金支出将实现更快增长。 从投向来看,财政部此前公布,已发行的2.24万亿元新增专项债券,全部用于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服务领域。其中,用于交通基础设施、市政和产业园区,以及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服务领域1.86万亿元,占83%。此外,各地积极安排专项债券资金支持“两新一重”、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重点领域,共计约安排9000亿元以上。 中诚信国际研报认为,年内专项债资金投向将结合宏观需求变化进一步优化,加快“新基建”领域建设,并持续扩大投资范围。
近日银保监会公布了海南省第二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名单。根据相关规定,海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海南新创建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参与该省范围内不良资产批量转让工作。这意味着,金融企业可以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向海南新创建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批量转让不良资产。 据了解,此前海南省仅有一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AMC),为海南联合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根据天眼查公布的信息,此次公布的海南省第二家地方AMC,注册资本为10亿元,第一大股东为新创建资产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50%,荟悦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30%,逸威资本有限公司持股15%,北京万豪普赞科技有限公司持股5%。 从股东构成来看,前三大股东均为香港企业,这表明,海南新创建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国香港企业与内地企业合资的资产管理公司。经营范围方面,天眼查信息显示,具备收购、受托经营金融及非金融企业不良资产,依法对不良资产进行管理及处置;资产管理、资产投资及资产管理相关的重组、兼并、投资管理咨询服务、财务咨询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