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响原创 · 作者|李婷婷 “如果你在2012年错过了公众号,在2018年错过了抖音,那么在2020年,你不能再错过视频号了。” 去年今日,全网最会赚钱的那批人集体闻风而动。“微信短内容”千呼万唤始出来,在微信发现页“朋友圈”下方的黄金位置,“视频号”入口悄然出现。 从未有哪一个内容平台,从诞生的第一天开始就受到如此大的关注。视频号内测开启后,公众号创作者、网红博主、KOL甚至MCN机构集体跑步入场,一时间,“视频号是2020年最大风口”的判断甚嚣尘上。 视频号以可怕的速度疯狂成长了一整年——今年6月,微信官方宣布视频号日活已破两亿,9月,方正证券测算,视频号日活峰值3.5亿,预估基准水平是3亿,长期空间预估6个亿。 2019年7月,抖音宣布的日活为3.2亿,从2016年秋抖音前身A.me上线算起,抖音取得这一成绩用了三年时间。快手2020一季度的日活为3.02亿,彼时距快手上线已经过去了九年。 视频号才刚满一周岁,一切还早。 到底是谁的机会? 尽管视频号想要激发的是每个普通人创作的意愿,让每个个体都能被看见,但这并不妨碍有志者在这片“大水”里成为“大鱼”。 高樟资本创始人范卫锋本人是视频号的重度用户,他希望能将自己的个人视频号打造为“谈水浒的第一大号”,乐于借《水浒》中的例子,讨论任正非女儿该怎么出道、推特的老板们该读读《水浒》等热点话题。部分基于个人在视频号中的体验,范卫锋对视频号的前景充满信心:“我以前也是干内容的,我是先自己用(视频号),获得很强的正反馈,所以我觉得它也能给别人很好的正反馈。” 从内容创作者的角度看,范卫锋算是0基础的视频号。所谓“0基础”,即在视频号之前并未在微信生态里有任何规模性的积累,比如公众号粉丝基础、私域流量基础;同时也不是抖音、快手、B站等平台上的高手迁移而来。 和他一样“原生”的创作者还有工地跳舞的“霹雳舞凯凯”、动画治愈风格的“鱼太闲”、生活美食类的“小江的食材研究所”、“食女的住家饭”、情感类的“韩韩情感分享”“长春奇点”等等。 但人们视野里更熟悉的视频号大V大部分还是微信生态的“既得利益者”——已经积累起私域流量池的创作者,在视频号诞生之初就迅速涌入,并且有一部分成长为了如今视频号生态的头部力量。比如一禅小和尚(MCN机构大禹网络旗下账号)、夜听刘筱(“夜听”创始人)、李筱懿(“灵魂有香气的女子”创始人)、十点林少和1000本书(“十点读书”创始人)、私域肖厂长(星辰教育创始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进入视频号之前就已经建立起了一定的IP属性。 特别是公众号作者,他们经历了图文创作的黄金时代,但随着抖音崛起带动内容消费习惯从图文向视频倾斜,图文流量红利消失,他们不得不开辟视频新战场。视频号就是这样一个图文创作者们等待已久的流量洼地,根据新榜统计,公众号500强中有261个账号开通了视频号,占比高达52%。 这种“自带流量”的创作者是视频号内容供给的主力军,他们自带的私域流量使得他们更容易完成冷启动。造成这一点的原因或许是视频号仍处于极早期,其公域流量池还有待扩充,目前视频号两三亿的日活,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朋友圈、社群等私域入口进入,与微信社交关系链强绑定。 “夜听刘筱”曾在采访中提到,“做视频号,有公众号的基础很重要。”去年11月时,其视频号有70万粉丝,有大概一半来自于公众号的导入。 但也有人并不认可这种说法。范卫锋提到,市场上认为如今视频号做得好的都是有公众号、IP背景的,这是一个常见的误解,只是因为这部分人此前的势能更大、受到更多媒体关注。“视频号里面,恰恰是出现了一些爆款的号,此前是没有任何积累的。” 同时他也否认了视频号公域流量的不足。“如果只是从朋友圈里点进去,看完即走,那么停留时间只有一分钟不到。它(视频号)的停留时间,肯定比这个长很多。” 毫无疑问,微博、公众号、B站、小红书、快手、抖音,每一次新平台的诞生,都会造成注意力的迁移,并缔造了一批新生的意见领袖、网红达人,为他们带来巨大的流量与可观的财富。“抖音之后,去哪里找一个还在成长初期、有两三亿日活的平台呢?” 什么样的视频号能赚钱? 但问题在于,平台级的机会肉眼可见,什么样的内容才能在这巨大的新红利池子中分一杯羹呢? 从头部内容来看,更草根、更正能量的内容确实在视频号上更受欢迎。2020年11月底,新榜梳理了近15天内10万+点赞的视频号内容,热门爆款内容归属为情感鸡汤、老歌分享、亲情孝心等社会正能量、教学类内容。 来自新京报我们视频的唐磊在几日前的微信公开课PRO上分享的内容也印证了这一点。他提到:“在视频号上面暖心正能量的东西是更受欢迎,每一条基本上都可以拿到一个比较高的量。” 不过,用户爱看的,不等于商业价值高的,目前视频号的商业前景还处于完全不明朗的阶段。一位广告代投告诉「深响」:“目前客户还是询价的多,执行的少,可能是因为没看懂ROI怎么算吧。” 和广告主一样在观望的还有投资人。创投市场中对视频号最为关注的机构之一高樟资本的创始人范卫锋告诉「深响」,他们扫描了近一万个视频号,但能让人下注的不多,目前的突破口更多在供给端、在生态链里的服务商。 根据「深响」获取的信息,目前已有基金在与“鱼太闲”接触,但市面上所有的大基金(例如红杉、IDG等),还没有任何一家对纯视频号内容生产者有所动作。 广告主不爱,投资人不疼,这也就是说,视频号赚钱,得靠自力更生。 幸运的是,视频号官方,给了许多功能上的帮助: 9月份时微信内测视频号推广功能; 10月份视频号上线直播功能、打通微信小商店; 12月视频号直播上线美颜、滤镜、连麦、镜像、打赏、抽奖等功能,此外,视频号主页疑似打通商家自有小程序。 视频号直播 直播功能的上线对创作者来说是实现视频号商业化的重要一步,这使得“直播带货”的商业化场景在视频号生态内落地。 此外相比于各类型的直播带货平台,视频号的优势之一在于与微信社交场、交易场的联动。目前,微信为商家提供的私域运营环境已经相对成熟,在视频号与微信其他产品后端打通之后,用户可以非常轻松地从视频号进入小商店、小程序、商家企业号进行咨询,再直接在微信生态内进行交易、支付,整个链路非常顺滑,且可以满足用户将决策时间拉长。 2020年11月,“夜听刘筱”贡献了视频号直播带货的第一个爆款,当晚直播间在线人数峰值达到2.2万,秒杀产品的时候,微信小商店崩了大概5分钟,甚至影响到了隔壁几个直播间。有信源向「深响」透露,这场直播GMV过千万,创下了纪录。 对品牌商家以及微商来说,视频号首先是这样一个能提升转化效率的“工具”。 “私域肖厂长”目前是视频号职场内容的头部账号之一。肖逸群更主要的身份是90后创业者,其创办的星辰教育涵盖了职业培训、语言学习、兴趣学习等内容。他在2020年6月发布了第一条介绍“费曼学习法”的短视频,该内容在三天后迅速破圈,七天后拿下7000个赞。 “私域肖厂长”肖逸群告诉「深响」,视频号提供的帮助更多是在变现环节,而视频号直播是比较好的存量粉丝变现方式,甚至可以让粉丝价值提升10倍。 “我们原有的私域流量是我们课程产品所积累下来较为精准的受众,通过视频号来做销售转化,可以进一步挖掘原有流量的价值。” 一位正在观望视频号生态的一线基金投资人告诉「深响」,视频号内容风格、受众非常适合于教育类产品的推广,很多相关的创业项目正在推进中。有创业项目为通过“企业微信”+“视频号”来做职场教育,内容可以包括学习怎么演讲、怎么提高文笔能力、怎么做PPT等等。 当然,除了面向C端的带货、卖课、打赏等变现形式,视频号也孕育了一些B端的机会,比如代运营、SaaS服务商、数据分析机构等等。所有在抖音上有过成功实践的商业模式,放在视频号场景中也都有一定的机会。 视频号其实挺不幸的。很少有一个产品能在出生之时就享受到如此高光的照射,万众瞩目,但也步步惊心。 水面之上,视频号一度被误解为腾讯对字节跳动的短视频进攻的最后一击,因此背负了太多的猜测、戏谑、不理解;水面之下,基于微信生态的高起点,视频号甫一开闸,就引来了全网最会赚钱的一波人,想收割的、靠搬运的、打擦边球的,原生内容生态系统的建立格外艰难。 如果只是用“视频内容平台”来解读视频号,那就太小看了腾讯的野心。微信对视频号的是定义是:一个人人可以记录和创作的平台,也是一个了解他人、了解世界的窗口。本周的微信公开课上,张小龙透露其对视频号的规划是希望它成为“每个机构的官网”、希望它成为不区隔长短视频的平台、希望它成为人人都能表达的渠道,而不是只有网红和大V的表演。 这样的顶层设计对于试图在视频号上掘金的人来说,太过伟大且独特,想要简单套用抖音快手B站上的赚钱妙计,很难在这个特殊的茂密森林中找到出路。 关于视频号,仍有很多疑问待解,比如人人可创作的时机究竟到没到?随手即拍视频的心理门槛如果降低?如果说关注、好友推荐、机器推荐的理想消耗比例是1:2:10,这是否意味着奶头乐的内容又是大头?视频号与微信生态的其他环节如何进一步打通?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会是一个机会遍地的沃土,如果等机会都确定了再入场,恐怕就来不及了。 深响
12月21日晚间的一封百名影视从业者联名公开信,让编剧、导演于正和郭敬明站在了风口浪尖,同时也让一直萦绕在影视市场久散不去的抄袭痼疾再度摆放在众人眼前。近年来,影视作品被指涉嫌抄袭的情况不时出现,且不乏大火甚至被称为爆款的影视作品也陷入相关漩涡,引得风波不断。在业内人士看来,抄袭行为对影视市场的侵害是显而易见的,若置之不顾将令负面影响愈演愈烈,市场发展将存在走偏的风险,此次百位从业者联名的根本目的也是希望能引导市场及资本方、平台方理性判断并走向良性的发展道路。 目的不在于封杀 一封由111名影视从业者共同签名的《抄袭剽窃者不应成为榜样!——部分影视从业者致媒体公开信》,自12月21日晚间发布后,瞬间在影视市场掀起巨浪。 据公开信显示,近来,在一些网络平台、电视台的综艺节目中,屡屡出现有抄袭劣迹的编剧、导演(于正、郭敬明)以节目导师、嘉宾的面目出现,在节目内外进行话题炒作,以此追逐点击率、收视率,博人眼球。“我们呼吁:严厉打击和惩处有抄袭剽窃违法行为的编剧、导演,媒体平台应弘扬时代正气,多宣传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主动拒绝这些有劣迹且不加悔改的创作人,不给抄袭剽窃者提供舞台,将他们从公众媒体中驱逐出去。” 在公开信的正文之后,便是111名联合署名的影视从业者列表,包括宋方金、束焕、阿美、白一骢、余飞在内的多位知名编剧,以及高群书、琼瑶、庄羽等制片人、导演、作家的名字均在列表中。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公开信提及存有抄袭劣迹从业者时,直接点出了于正与郭敬明,将两人置于聚光灯下,同时也让人们再次回忆起相关的抄袭案件。 公开资料显示,2014年4月,于正推出的电视剧《宫锁连城》正式开播,随后琼瑶举报该剧多处剧情抄袭《梅花烙》并正式起诉,经过法院审理,判决《宫锁连城》侵犯了《梅花烙》的改编权。而郭敬明的小说《梦里花落知多少》则被法院判决构成整体上对小说《圈里圈外》的抄袭,此外郭敬明另一部小说《幻城》也曾被读者指出与CLAMP的漫画《圣传》存在相似之处。 现阶段,这封公开信已引起外界的高度热议。据微博数据显示,截至北京商报记者发稿,话题“111位影视从业者联名抵制于正郭敬明”已实现阅读量达3.6亿次,同时讨论量也达到5.3万。 作为此次公开信的签署者之一,编剧余飞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发布公开信的目的并不在于要封杀某位从业者或不允许相关从业者的作品出现在市场上,关键是希望市场不要为了流量将过多的资源放在存有抄袭劣迹的从业者或作品的身上,而是去关注更为优质的作品。“我们接受影视作品的多样化,但现在市场上出现了由于部分有抄袭劣迹的从业者或作品流量较高,符合某些资本或平台想要赚快钱的想法,因此选择进一步增加合作,反而又提升了该类从业者或作品的话语权,名气越来越大,有权有势有资本青睐,甚至出现主导市场的倾向,需要及时制止。” 流量>原创? 此次的公开信并非是影视行业首次发声,呼吁不要为了流量追捧有抄袭劣迹的从业者,多给原创及相关创作者发声空间。 就在一个星期前,中国电影(行情600977,诊股)文学学会发布了《媒体不该追捧劣迹作者,应弘扬编剧行业正气》的文章,并表示,“作为负有社会责任、文化责任的网络平台、电视台,公然追捧这样的劣迹从业者,给年轻人树立了不好的榜样,在行业内、社会上已经造成恶劣影响”,呼吁媒体、平台不要为了流量一味炒作,多树立一些正面形象,多鼓励原创,多给德艺双馨的创作者发言、发声的机会。 面对当下部分影视从业者的发声以及多封文章、公开信的接连发布,北京商报记者联系郭敬明、于正方面,但截至发稿未得到回应。 但不可否认的是,近期包括郭敬明、于正出现的综艺节目或影视作品实现了较高的热度。以郭敬明为例,不仅已收官的《演员请就位》第二季每更新一期几乎均会出现相关热搜话题,此外据猫眼专业版显示,郭敬明新推出的电影《冷血狂宴》上线19天已实现累计播放量9829.8万次,而该影片采用了VIP付费12元、非VIP付费24元的模式,背后所创造的收益可想而知。 “在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的市场背景下,为了能够获得预期的市场效果,流量确实成为了出品方、平台布局项目时考虑的要素之一,同时也会为了流量而营造话题。随着流量受到各方的关注,如何合理利用流量便成为关键。”导演黄志勇如是说。 在余飞看来,流量本身并没有罪或是恶意,关键在于使用流量的人以及使用方法、用途,“如果为了流量而选择有抄袭劣迹且没有主动公开道歉的从业者,并作为影视行业的评审、专家,会给人们留下一个市场对这种行为认可、接受的印象,不利于行业的良性发展”。 公开资料显示,琼瑶诉于正侵权一案于2015年由北京市高院作出终审判决后,在判决生效的三年时间里,于正未进行道歉,对此,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在2018年依照琼瑶的申请进行强制执行,并于《法制日报》对该案相关判决的主要内容予以刊登,费用由于正承担。另据媒体报道,此前郭敬明《梦里花落知多少》侵权案判决后,也没有执行判决书中的公开道歉。 对此,北京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赵虎表示,如果判决书中有注明道歉,但被告方未自主执行,原告方可向法院进行申请强制执行,此后法院便会采取登报刊登声明或公开判决主要部分内容等方式完成后续工作。 谁的千亿市场 近年来,抄袭一词不时便会出现在影视市场,部分大火的影视作品也曾陷入被指涉嫌抄袭的风波中。 今年5月,网剧《月上重火》正式上线,但随后有网友指出,该剧部分地方抄袭了网游《最终幻想14》的CG画面。而此前,热播剧《爱情公寓》也被指涉嫌抄袭《老友记》《生活大爆炸》《老爸老妈浪漫史》等作品。 与此同时,部分由小说改编而成的影视剧同样也卷入原著抄袭的事件中,如电视剧《锦绣未央》的原著《庶女有毒》、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同名原著、电视剧《楚乔传》原著《特工皇妃楚乔传》等,均被盖上了抄袭的阴影。这也令原著涉嫌抄袭、改编影视剧是否也涉嫌抄袭引起业内的讨论。 对此,赵虎表示,原著小说抄袭,改编影视剧也存在抄袭或不涉及抄袭的情况均会出现,需要具体案例具体分析,同时也需要看原告方的诉讼对象,如若原告方仅对原著作品提起诉讼,法院便会仅对比原著作品的相似性,不会涉及到改编影视剧,若原告方提起改编影视剧涉嫌抄袭的诉讼,法院便会对比改编影视剧存在的相似性。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剧集市场规模已达到991亿元,预测2024年将达到1213亿元。此外,我国电影市场近年来也实现快速发展,全年票房规模已能实现超600亿元。 余飞认为,影视市场的发展离不开专业的原创能力,而抄袭行为的出现证明的则是专业能力、基本功底不过关,同时抄袭作品获得的高热度也给了市场错误的引导。如果要推动影视市场的良性发展,需要出现具有工匠品质的作品,并获得市场、口碑双丰收,起到示范作用,让资本方、平台方看到优质作品的可发展空间,从而进行相应布局。 此外,在黄志勇看来,尽管当下不少改编作品获得较好的市场反馈,但影视市场持续发展的动力离不开原创能力,且能够进行改编的优质IP已逐渐稀缺,若仅依靠改编作品无法支撑市场,因此从业者仍需磨练原创能力来给予市场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每天有6亿用户搜索浏览、风头正劲的短视频龙头抖音,近日因存在传播淫秽色情低俗信息行为,被处以顶格罚款的行政处罚。新华热评同日发声:不管什么平台,都要守规矩! 据统计,2020年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举报中心共接到反映涉“抖音”平台传播色情低俗信息的举报线索900余条。根据群众举报线索,近期抖音被北京市“扫黄打非”办公室指导北京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约谈,并遭受行政处罚。 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官微消息显示:经查,“抖音”平台中个别主播在直播中存在性挑逗、性暗示和抽烟、说脏话等行为,部分直播间评论弹幕存在低俗内容;个别主播直播的游戏未经审批,且含有血腥、暴力、恐怖等内容;部分主播和平台用户通过发布微信号、二维码等方式引流到其他平台进行违法违规活动。经执法人员勘验取证,相关内容属于“宣扬淫秽、赌博、暴力或者教唆犯罪”“危害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文化执法部门依法对“抖音”平台运营公司北京微播视界科技有限公司作出行政罚款的处罚,责令立即改正有关违法行为,并要求该公司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内容管理,对发布色情内容及引流信息的用户坚决予以封禁。 行政处罚消息公布当日,网民贺女士登陆抖音“同城”频道发现,原本“不堪入目”的显示栏已经恢复正常。“原本这些小视频的显示图片都是有些露骨的,虽然点开后可能并不是黄色内容,但开屏画面还是明显在打擦边球吸引人。”贺女士吐槽说。 作为短视频“风口”的新秀,抖音或者抖音模式一直是资本的热宠。此前有消息称,字节跳动正在洽谈新一轮融资,同时计划将部分成熟业务在香港上市,其中就包括抖音。与此同时,抖音的劲敌快手也在推进港股上市,冲刺“短视频第一股”,目标估值500亿美元。 1月5日,抖音发布《2020抖音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截至2020年12月31日,抖音日均视频搜索量突破4亿,每天有6亿网民在抖音上搜索他们想看的内容。 如今来看,资本簇拥下的舍命狂奔,让一些平台的双眼被蒙蔽了。抖音被罚,无疑向它们传递了监管的明确信号。 对此,新华热评直言:不能把快速发展变成野蛮生长,更不能把丑行恶俗当成流量和卖点!为了赚取流量而突破底线去迎合少数人的低级趣味,或许能赢得一时利益,但背离了人们对内容生产的更高需求和审美期待。而传播淫秽色情低俗信息,更是法律所不能容许的。只有把没有温度的算法变得充满温情,发挥平台价值挖掘人性真善美、传递社会正能量,才是赢得受众市场的正道。 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负责人指出,任何国家的法律都不容许把人的丑行、恶行当作网络流量和卖点。大型互联网平台用户数量庞大,动辄亿计,一旦有害内容公开传播,将会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互联网企业既要讲发展,也要讲责任。唯有正视不足、知过改过,才能匹配企业应有的发展质量、规模和影响,才能行稳致远。 1月8日发布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在第十六条明确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信息发布审核制度。 由此不难发现,内容安全已然成为互联网企业的生命线。无论你的流量有多大、技术有多先进、估值有多高,监管面前都是一视同仁;遵守宪法法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理应成为所有“0”之前的“1”。 有业界人士表示,抖音被罚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这给所有的互联网平台敲响了警钟。高关注和大流量源自用户的信任和喜爱,但守不住底线,只顾着低品位迎合流量,可能自毁长城。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该人士同时提醒,业界应以抖音被罚为戒,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强内容审核机制。引导“大流量”成为“正能量”,已经成为互联网平台的必修课。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政策指导积极坚定,坚持推进新基建仍是政府重点工作内容:发改委牵头各部门强调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创新体系。指导意见主要涵盖以下三个层面:其一,基础网、IDC 等基础设施建设是基础,加强区域联动,推进网络互通互联;其二,加快数据流通融合,优化算力资源需求结构,实现降本增效。最后:强化平台建设,打破数据壁垒,加快实现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我们认为,本次指导意见,围绕“基建”、“数据”以及“数字化转型”三个关键,渐次对应基础设施建设、流量基建以及应用三个层面,建议重点关注相关板块的投资机会。 通信行业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市场悲观情绪有望恢复,行业配置价值凸显:截止 12月 28日,通信行业整体 TTM PE 为 35.61倍,相比今年 7月估值高点下降 17倍,当前估值水平仅超过历史 15.21%的区间,而在新基建政策和全球数据流量带动下,通信行业业绩增速仍维持快速提升,行业估值和基本面存在偏离。当前市场情绪较悲观,Q3通信行业持仓比重为 0.91%,较 Q2下降 0.41pct,随着后续板块业绩的释放以及行业外部不利因素的缓解,市场情绪有望恢复,行业配置价值凸显。 流量作为核心驱动力,带动板块加速向上:据工信部统计,2020年 11月国内移动用户 DOU 为 11.65GB/户,同比上升 40.87%,同比增速相比10月提升 6.68pct,数据流量加速向上趋势明确。随着 5G 应用以及数字化转型的持续推进,将带动 5G 流量加快实现稳步增长。 建议关注的标的:5G 主设备:中兴通讯(000063);光模块:天孚通信(300394)、中际旭创(300308)、新易盛(300502)、华工科技(000988)、光迅科技(002281)、博创科技(300548);IDC:宝信软件(600845)、数据港(603881)、奥飞数据(300738)、光环新网(300383)、佳力图(603912)、杭钢股份(600126)、沙钢股份(002075)、城地股份、鹏博士(600804)、立昂技术(300603)、世纪互联、万国数据;高清视频:淳中科技(603516)、兴图新科;物联网/车联网:移远通信(603236)、广和通(300638)、移为通信(300590)、道通科技、锐明技术(002970)、鸿泉物联;云计算/边缘计算:优刻得、网宿科技(300017);量子信息产业: 国盾量子;小基站:上海瀚讯(300762)、震有科技;PCB:崇达技术(002815)、深南电路(002916)、沪电股份(002463);运营商/铁塔:中国移动、中国联通(600050)、中国电信、中国铁塔; 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烽火通信、兴森科技、浪潮信息;线上教育: 世纪鼎利、立思辰;线上办公:亿联网络、会畅通讯、二六三;UWB: 浩云科技(300448);低轨卫星:和而泰(002402)、华力创通(300045)、海格通信(002465)、中国卫星(600118)、中国卫通。全国一网:歌华有线(600037)、广电网络;网络可视化:中新赛克(002912);5G 行业专网:海能达(002583);国网信息化:恒华科技(300365)、朗新科技(300682);工业互联网:工业富联(601138)、威胜信息;大数据:每日互动(300766)、慧辰资讯、东方国信(300166)。 风险提示:政策红利不及预期;云厂商资本开支不及预期。
12月28日,在线教育公司作业帮宣布完成E+轮超16亿美元融资。此轮融资的投资者,包括阿里巴巴、TigerGlobal、软银愿景基金一期、红杉资本中国基金、方源资本等。泰合资本继续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资料显示,作业帮创立于2015年,是中国最大的在线教育公司,产品总日活超5000万,月活超1.7亿,累计激活用户设备超8亿,占据在线教育流量侧显著优势。为满足教育领域需求,公司旗下现有作业帮、作业帮直播课、作业帮口算、喵喵机等多款教育科技产品。 其中,作业帮直播课2020年秋季付费课学员总人次突破1000万,创下行业纪录;2020年秋季正价班学员人次超220万,规模持续领跑行业,过去三年增长超24倍。并且,正价班70%的学员来自三四线城市及以外地区,创下行业纪录,相对去年同期的60%,同比增长了10%。 作业帮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自有流量是作业帮直播课学员最主要来源。通过自有流量招生人次一年半增长超10倍。合并计算自有流量转化和外部投放,综合获客成本不到行业平均值一半。” 对于本次融资后的资金用途,作业帮创始人、CEO侯建彬表示,在线教育已经进入长期竞争阶段,本次融资后,作业帮将继续聚焦K12大班课,重投教育和科技,增强核心竞争优势,扩充产品品类,加大新业务布局,为社会持续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及服务。
原标题:数字科技,谁主沉浮? 文/孟永辉 P2P的退场,正在向我们生动地展示互联网金融模式的难以持续。究其原因,这种建构于庞大流量基础之上的物种,最终因为没有改变金融行业本身而被行业所抛弃。当互联网金融的野蛮生长戛然而止,于是,人们开始寻找有关金融进化的全新模式。以金融科技为代表的全新发展模式开始不断涌现,并且吸引了以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科技巨头的加入。 不可否认的是,金融科技是以改造金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因此,我们看到了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开始与传统的金融业务深度融合。这其实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即,所谓的金融科技成为弥补互联网金融缺憾的存在,并且彻底与金融绝缘。然而,如果仅仅只是将发展的重点放在科技身上,甚至唯科技至上,而忽略了金融的特殊性,并且找不到金融回归实体经济的合理方式和方法,所谓的金融科技注定是一场闹剧。 金融科技的发展为我们“完美”诠释了这一点。要知道,在那个互联网金融被监管的时刻,金融科技被诸多玩家看成是延续自身发展的“新营养”,并且纷纷开始转型成为金融科技公司。这是一个新机会,同样是一次新挑战。问题在于,互联网金融向金融科技转型的底层逻辑依然在遵循着流量时代的发展逻辑,即使是转型之后的金融科技玩家依然将获取流量看成是自身安身立命的发展之本,只不过,他们争相抢夺的流量对象从C端转变成为B端而已。 这种以流量为主导的发展模式,终将会因为没有抓住金融行业的根本痛点和难题而失败。当人们的生活方式已经从线下转移到线上的时候,金融行业的最大痛点已经不是金融供给与需求不对等的问题,而是变成了落后的金融供给与嬗变的金融需求之间的矛盾。以金融新供给来满足金融新需求,以让金融行业再度发挥出自身的“毛细血管”的作用,才是关键。因此,改造金融行业的供给,让金融行业的功能和作用发挥到最大,才是后互联网金融时代真正应该思考的重要课题。 这其实有两个层面的涵义: 第一,我们要借助新技术对金融行业进行全面而又深入的改造和重塑,让金融行业真正脱胎换骨,不再是陈旧的,落后的;第二,我们要寻找到将业已发生深度改变的金融行业再度与实体行业结合的方式和方法,让金融的功能和作用发挥到最大。很显然,按照这样一种逻辑,所谓的金融科技仅仅只是完成了第一个阶段的任务,即,金融科技的玩家们仅仅只是改变了金融行业本身,却没有去关注金融再落地和再应用的问题。 当金融科技仅仅只是改造,而忽略了应用的时候,便无法形成一个完美的生态闭环,所谓的金融行业的再进化同样是一个“半拉子”工程,金融依然没有回归实体。因此,寻找将新金融再度落地,并且与实体行业进行深度融合的方式和方法,成为金融进化当中必然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数字科技便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诞生的。 同金融科技仅仅只是强调对金融行业进行赋能和改造不同,数字科技则是要建构一个有改造,有落地的完美的商业闭环。可以确信的是,这种有进有出的发展模式实现了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都没有实现的使命,最终将金融行业的发展带入到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正是因为如此,我们看到了当数字科技的概念被提出之后,不断有新的玩家用数字科技的概念来标榜自身,试图通过加持数字科技的概念逃避监管,重新获得资本市场的关注。然而,他们并没有看到所谓的数字科技并不是像互联网金融那样,仅仅只是依靠概念和营销就能够奏效的,只有真正练好内供,才能实现改造金融行业,并且把新金融行业应用到实体行业的目标。 新挑战必然发生。 当金融科技的短板出现,数字经济的浪潮此起彼伏的时候,盲目地加持数字科技的概念,却缺乏改造金融行业的完美方案,抑或是缺少将新金融再度应用到实体的方式和方法的玩家注定会被淘汰。只有那些真正明白数字科技的底层逻辑,并且真正致力于实现金融的改造与应用结合的玩家,才能成为数字科技市场的最后赢家。 在当下的数字科技市场上,我们看到了以蚂蚁金服、京东数科为代表的玩家不断强化自身的市场地位,并且试图抢占数字科技的战略高地。然而,通过仔细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即使是这些头部的玩家依然还有人抱着流量的思维不放,仅仅只是把数字科技看成是一个获取流量的手段。殊不知,金融行业的B端流量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样庞大,如果仅仅只是收割流量,却无法在纵向上进行拓展,就算是再快速的发展都仅仅只是过眼云烟而已。 一旦流量红利不再,一切都将会被打回原形。 由此,我们可以确定的是,数字科技必然还将经历洗牌,那些披着数字科技的外衣继续做流量买卖的玩家必然会被行业所淘汰。因为从加持数字科技的第一天开始,他们就仅仅只是将数字科技看成是一个类似金融科技一样的存在,而不是想要去改造金融行业,然后再把改造后的金融行业应用到实体经济当中。等到他们将金融市场上的B端流量被洗劫一空,面临的将会是一个与互联网金融同样尴尬的境地。 对于那些真正厘清了数字科技的内在逻辑,并且真正找到了数字科技发展完美闭环的玩家们来讲,他们才会是数字科技未来的主导。 当数字科技真正成为新金融的主导,当数字科技成为赋能实体经济的主角,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和金融科技时代无法完成的全方位改造才能真正完成。金融行业的进化,才能真正跳出流量的逻辑,真正回到了金融行业的本质。 经历了互联网金融时代仅仅只是关注金融,金融科技时代仅仅只是关注科技的弯路之后,金融行业的发展在数字科技的身上找到了完美的结合点。数字科技,是金融进化的新终局,同样是金融进化的新开始。 不幸的是,在数字科技的天空下,依然有人紧抱着流量思维的固定观念不放,他们仅仅只是把所谓的数字科技看成是一个与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完全相等的存在。缺少了对数字科技底层逻辑的深刻认识,这其实完全背离的数字科技的初衷,并且完全不符合数字科技发展的根本规律,可以想见的是,当数字科技的发展进入到深水区,一场洗牌无可幸免。 在这场全新的洗牌中,或许,只有那些真正找到了改造金融的正确方式和方法,并且真正可以将金融与实体再度结合的玩家,才能主导数字科技的沉浮。 —完— 作者:孟永辉,资深撰稿人,专栏作家,特约评论员,行业研究专家,战略咨询顾问。长期专注行业研究,累计发表财经科技文章超400万字。支持保留作者来源的分享,转载请保留作者版权信息,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