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晚间,TCL科技公告称,公司成为中环集团混改项目的最终受让方。 据悉,中环集团是天津市政府授权经营国有资产的大型电子信息企业集团,旗下核心子公司主要从事单晶硅的研发和生产,以及印制电路板(PCB)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自2018年底剥离智能终端、转而聚焦半导体业务以来,TCL半导体板块的盈利不佳。继去年净利下滑六成后,今年一季度华星光电又亏去1.74亿元。 然而亏损并未浇灭TCL加码半导体的热情,为拿下此次中环集团混改项目,TCL将再掷109亿元。 资本市场也对TCL投资半导体的动作给予了回应。自2月更名后,TCL科技的股价一路上行,最高涨至7.20元/股,涨幅达54.51%,市值较更名前增长351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剥离终端、集团更名等一系列操作,折射出TCL董事长李东生希望聚焦优良资产带动股价上涨的目的。 截至发稿,TCL科技报收6.30元/股,跌幅2.02%,最新市值852亿元。 投资半导体动作不断 资料显示,中环集团是天津市政府授权经营国有资产的大型电子信息企业集团,主营新能源与新材料、新型智能装备及服务、核心基础电子部件配套等业务。 中环集团旗下核心子公司中环股份主要从事单晶硅的研发和生产,主营产品包括太阳能硅片、太阳能电池片、太阳能组件、半导体材料等;核心子公司天津普林主要从事印制电路板(PCB)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津智资本、渤海国资分别持有中环集团51%、49%的股权。津智资本、渤海国资均为天津市政府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 截至2019年8月末,中环集团的总资产为464.23亿元,2019年1-8月的营收及净利润分别为111.06亿元和6.77亿元。 据TCL科技6月23日发布的公告,中环集团于2020年5月20日起在天津产权交易中心公开挂牌转让并依法定程序公开征集受让方,拟征集受让方一家,股权转让比例合计为100%,转让底价109.74亿元。 作为曾经的彩电业龙头,TCL于2018年底宣布剥离消费电子以及家电等智能终端业务,转而聚焦以华星光电为核心的半导体业务。 今年2月,TCL科技正式完成更名,将定位调整为全球智能科技集团,并加速了其在半导体显示及材料业务的布局,2020年以来已在半导体领域进行了多笔投资。 6月底有传闻称,中国电子计划出售电熊猫三条液晶面板产线的股份,TCL科技有望以100亿元左右拿下。而后计划生变,有消息人士称TCL科技仅愿收购南京中电熊猫8.5代线、成都中电熊猫8.6代线,收购事项暂被搁浅。 6月19日,TCL科技公告称,子公司TCL华星光电于2020年6月19日与 JOLED签订投资协议,拟以300亿日元(约合20 亿人民币)对JOLED进行投资,同时,双方将在IJP-OLED(喷墨印刷OLED)领域开展深度技术合作。 资料显示,JOLED成立于2015年1月,主要从事OLED显示屏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掌握全球领先的OLED材料印刷成膜技术、氧化物半导体技术以及柔性/可绕曲式等面板相关技术。 5月28日,TCL科技公告称,公司拟向武汉产投发行股份、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购买其持有的武汉华星39.95%股权,交易作价为42.17亿元。 资料显示,武汉华星光电成立于2014年4月,经营范围包括第6代低温多晶硅(LTPS)、氧化物(OXIDE)液晶显示器(LCD)/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显示面板、模组及相关衍生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技术服务及仓储等。 而武汉华星的第一大股东为TCL华星,持股45.55%,TCL华星背后的控股股东为TCL科技。武汉产投、国开基金为第二、三大股东,分别持股39.95%、14.50%。 3月30日,TCL科技宣布拟以自有资金向TCL华星增资50亿元人民币。此次增资后,TCL科技对TCL华星的持股比例由88.82%提升至90.72%。 TCL科技表示,本次增资完成后,将增加公司归母净利润、归母净资产。同时,还会使得TCL华星有更多的资源用于半导体显示业务的持续投入,推动产业链上下游核心环节以及相关业务拓展,提升TCL华星的竞争优势和行业地位。 一季度TCL华星净亏损1.74亿元 2019年,半导体显示行业处于下行周期,行业亏损扩大,重构洗牌加速,行业竞争风险明显。TCL科技的第一大主营业务为半导体显示及材料业务,主要倚靠华星光电的增长拉动。 2019年TCL华星实现营收339.9亿元,同比增长22.9%,占总营收的45.37%;净利润为9.64亿元,同比下降58.5%;毛利率同比下降8.42%。 2020年一季度,TCL华星实现营收91.4亿元,同比增长25.3%;净利润-1.74亿元,较2019年第四季度减亏1.59亿元。 TCL表示,一季度大尺寸产品价格有所回升,但仍处于行业历史低位,TCL华星的大尺寸业务环比2019年四季度实现扭亏。 此外,位于武汉的中小尺寸t3 LTPS产线和t4 AMOLED产线生产经营正常,但疫情下的厂区防控举措、员工福利及附加成本,以及生产性物流周转致使当季经营费用增加,对业绩有所影响。 家电行业分析师刘步尘对搜狐财经表示,在液晶面板市场,从销量上看,京东方仍是这个行业的佼佼者。而从技术层面来看,TCL近年有意加大了对OLED显示技术的研发投入,也是希望在技术上实现超越。 在剥离智能终端业务、集团更名之前,TCL科技的股价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低位,维持在3元/股的水平。 1月13日,TCL公告拟变更公司全称,当日股价报收4.66元/股。更名后,TCL科技股价一路上行,最高涨至7.20元/股,涨幅达54.51%,市值较更名前增长351亿元。 截至发稿,TCL科技股价报收6.30元/股,跌幅2.02%,最新市值852亿元。较公布拟更名当日的股价涨幅达35.19%。 刘步尘认为,近年来TCL进行的剥离终端、集团更名等一系列操作,折射出TCL董事长李东生希望通过优良资产带动股价上涨的目的。 “相比于半导体资产,被剥离的智能终端资产属于不够优良的资产,而改名实则为了‘改运’,从股价表现来看 ,李东生的目的达到了。”刘步尘表示。
终于来了!今日,内地芯片制造巨头中芯国际正式登陆科创板。巧合的是,昨日芯片概念股出现集体大跌。今日,中芯国际上市会给芯片板块带节奏吗? 对于奋发中的国内芯片产业来说,中芯国际无疑是耀眼的一个,无论是关注度还是股价表现。 中芯国际上市公告书显示,公司此前确定的发行价为27.46元/股,对应公司2019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的摊薄后市盈率(全额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之后)为113.12倍,高于截至2020年7月4日(T-3日)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发布的行业最近一个月平均静态市盈率46.17倍。 中芯国际港股 对于16日当天,中芯国际在二级市场表现几何为外界所关注。在此之前,自5月以来公司港股涨幅约160%,同期A股产业链小伙伴亦表现亮眼。不过,7月15日中芯国际港股股价出现调整,报收于38.45港元/股(约人民币34.72元/股),跌幅8.01%,目前港股总市值约2200亿港元。当日,A股半导体指数亦出现调整,跌幅6.37%。 昨日跌幅较大的芯片概念股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认为,中芯国际登陆科创板开启了中国半导体产业价值重估的大门。在资本助力下,国内半导体产业将有望实现产能规模释放、获得高速发展。不过,二级市场投资者同时也应注意,近阶段A股过快上涨累积了较大获利盘,其中涨幅较大的半导体科技类板块也累积了一定风险,因此市场和板块阶段性震荡回调十分正常。预计后期板块和个股将出现一定分化,投资者应对风险有一定认识,理性参与投资。 业内PB估值居多 梳理近期卖方研究报告,多数机构对中芯国际本次科创板二级市场表现仍保持乐观,估值定价方法则以PB(市净率)估值法居多。 按此前发行公告披露,公司本次发行价对应市净率为2.20倍(超额配售前)/2.11倍(超额配售后),低于可比公司台积电、联华电子、华虹半导体、高塔半导体以及华润微的同期平均市净率4.27倍。 例如,中信证券在近期研报中认为,晶圆代工厂国际上一般采用PB或PB-ROE估值法,中芯尚未处于稳定贡献盈利的阶段,ROE水平尚低(4%左右),ROE并不能完全解释PB。建议采用PB估值法,历史在0.7-3倍PB区间波动。中芯每一轮股价上行基础往往是行业上行周期,同时历次股价上行通常有催化剂因素(国内大客户导入、先进节点量产、行业满载代工价格上涨等)。从PB估值来看,台积电由于产业链地位稳固、盈利持续释放,市场给予5倍PB。中芯国际作为大陆晶圆代工龙头,在国内核心地位显著,长期成长空间高于台积电且盈利能力有持续上升空间,因此向上对标台积电可以给到4-5倍左右PB水平。 国信证券则在7月9日研报中表示,公司作为核心科技旗手,担负着国产科技产业升级的重任。2019年14nm FinFET正式量产,先进制程节点规模化生产有望带动国内半导体产业链同步崛起。公司突破FinFET工艺,“N+1/N+2”先进工艺加速推进,在国内芯片设计及制造的庞大替代市场支持下,有望推动国内半导体产业与公司一同加速崛起。 该行在报告中给出了一组行业估值数据(截至7月5日):按PE来看,全球主要晶圆厂PE(TTM)平均值为44.78倍,最高值为124.09倍。PB来看,全球主要晶圆厂PB(MRQ)平均值为4.28倍,最高值为7.81倍。PS来看,PS平均值为4.88倍,最高10.67倍。 国信证券认为,按照PB估值进行估算,考虑公司科创板上市后,公司市净率为2.20倍(超额配售前)/2.11倍(超额配售后),低于全球主要晶圆厂平均市净率4.27倍,若以主要晶圆厂平均市净率4.28倍计算,公司市值或可达4000亿元以上。 或较港股出现溢价 兴业证券在6月中旬的《中芯国际四种潜在估值锚猜测》一文中,除了从科创板半导体公司估值、全球可比公司估值等角度进行了比较,还从可比公司A/H股溢价进行了观察。 该报告提示,港股流动性由南下资金和海外投资者共同决定,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科创板存在50万元准入门槛,由风险偏好更强的个人投资者参与定价。A股相对H股存在约30%溢价,而科创板在A股中溢价更加明显,例如中国通号AH溢价率189%(截止6月13日)。而目前暂无套利机制大幅压缩溢价。 上海金舆资产基金经理赵彤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由于A股与港股之间没有套利通道,A股投资者受限于投资渠道限制,预计在科创板上市的中芯国际股价会显著高于港股。回顾行业表现,他认为,半导体行业属于典型的周期行业,本轮半导体板块牛市背后的逻辑是在国内政策推动下的半导体产业大发展,同时叠加了全球半导体周期向上形成的共振。2020年全球资本市场流动性进一步改善背景下,资金选择进一步推高短期基本面表现强劲的半导体板块。 同时,他也提示了相关风险,对于集中了诸多半导体公司的科创板来说,近期板块整体的火爆是由于A股市场整体成交量放大,投资者情绪高涨导致,若后期大盘出现调整,成交量有所萎缩,科创板的估值或将首当其冲受到一定影响。 “股价中包含了基本面价值和交易价值,科创板当前的交易价值部分偏大。对于中小投资者来说,参与科创板和个股上市首日的博弈还需要有一份谨慎。”赵彤认为。
华登国际1987年成立于硅谷,专注于半导体与电子产业链、汽车智能化、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及新经济模式创新等高科技领域投资,在业内被誉为硅谷产业投资界的旗舰,是全球电子产业链、特别是半导体产业最具影响力的投资机构之一。华登国际总部位于美国旧金山,在全球6个国家和地区设有7个办公室,已成为全球布局的知名风险投资集团。成立30多年来,华登国际管理资本规模超过30亿美元,在全球12个国家投资了500多家高科技公司,并通过全球16个资本市场,截至目前合计110个项目成功实现IPO。 早在2018年,巴克莱银行发布的《2018SemiconductorM&ATrends》中列出的近年来13家新一代半导体创业公司中,华登国际慧眼独具,投中其中9家企业。另一方面,华登国际的价值也得到产业龙头企业的高度认同,一大批全球顶尖半导体产业公司和行业龙头均为其投资人,其中包括三星、台积电、东芝、韩国SK集团等。 中芯国际 华登国际第7家科创板企业 华登国际于本世纪初投资中芯国际,认准其长期价值,坚守20年,与中芯国际的成长伴随始终,成为投资界罕见的坚守者。中芯国际成功在科创板上市,是华登国际投资组合中的第7家科创板上市企业。已在科创板上市的华登国际其他投资公司还包括中微半导体(688012),澜起科技(688008),晶晨股份(688099),燕麦科技(688312)等明星企业;随着更多被投公司的成功提交注册,华登国际旗下的科创板上市公司预计将在2020年内超过十家。 科创板投资业绩灿若星辰 在这份成绩单上,中微半导体的投资案例是华登坚韧不拔的投资风格的另一个写照。15年前,当中微尹志尧团队到硅谷融资时,华登国际就看准了中微及其团队的价值和潜力,成为中微最早的投资人。澜起科技是另一个例子;1997年,杨崇和在创立新涛科技之初,就获得华登国际的投资;2004年,杨崇和二次创业成立澜起科技时,华登国际和陈立武先生再次力挺。如今澜起科技已经成长为业界领先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其价值得到了资本市场的高度认可。 华登国际近期在科创板上收获的累累硕果,是其长期深耕全球电子产业链的集中爆发。经过30多年的投资布局,陈立武率领的团队将华登国际打造成全球半导体及电子产业链投资的旗舰平台,在成就自身品牌价值的同时,也为投资人带来了丰厚的投资回报,为全球电子产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20年投资坚守 打造中国“芯”力量 回顾华登国际与中芯国际共同走过的20年发展之路,陈立武是中芯国际成长史的重要见证人,也是中国半导体产业高端制造历史进程的见证人和参与者。如今,中芯国际成为中国顶尖、也是全球领先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之一,它代表了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当下,更代表了“中国芯”的未来。未来,华登国际将不忘初心,继续保持独特的投资理念和专注度,坚定选择与创业者砥砺前行,助力创业公司发展壮大,孵化和培育更多半导体行业龙头企业;继续实践全球化的投资理念和业务布局,充分利用资本力量和行业资源,为全球电子及半导体行业乃至整个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贡献更大的价值。 (CIS)
据粤芯半导体公众号近日消息,2020年第二季度,粤芯半导体实现了第二季度出货量环比增长105%、晶圆月平均移动量增长78.8%的季度记录。
万众瞩目,中芯国际再次创出历史新高。 7月6日,在港股市场上,中芯国际继续股价刷新历史高位,截止到目前,涨超14%,涨至38.20港元,最新总市值达到2177亿港元。 数据来源:Wind 要知道今年3月以来,尤其在回归A股的利好之下,中芯国际H股涨势如虹,不断拉升,今年以来累计涨幅近200%以上。 而这一涨势与其再次披露重磅消息有关。 7月5日晚间,中芯国际确定了其发行价,27.46元/股,将7日(本周二)进行申购。 “在剔除无效报价和最高报价之后,参与中芯国际初步询价的投资者为242家,配售对象为3928个,申购总量为1111亿股,网下整体申购倍数为164.78倍,有效认购倍数为114.97倍。”——官方公告 作为科创板最大的IPO,作为A股10年以来最大的IPO,中芯国际的初始发行数量为168,562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23.62%。其中,其授予海通证券初始发行规模 15%的超额配售选择权,若超额配售选择权全额行使,则发行总股数将扩大至193,846.30万股,占超额配售选择权全额行使后发行后总股数的26.23%。 而按27.46元/股发行价计算,在超额配售选择权行使之前,预计公司募集资金总额为462.87亿元,扣除发行费用预计募集资金净额为456.52亿元;若超额配售选择权全额行使,预计公司募集资金总额为532.3亿元,扣除发行费用预计募集资金净额为525.03亿元。 同时,按照本次发行价,在超额配售选择权行使前,中芯国际科创板上市时市值(本次发行价格乘以本次发行后总股数)约为 1959.66 亿元,超额配售选择权行使后,对应市值为2029.09亿元。 而在当前,上述的这一最高募资额将仅次于农业银行、中国石油、中国神华、建设银行4家企业,排在第五。 “中芯国际本次回归A股对公司本身及中国资本市场而言都是一个里程碑。”——中芯国际 29家重量级机构高调进场 除了融资规模庞大之外,多家机构也对中芯国际的未来抱有可期之意,纷纷斥资入场。 本次中芯国际发行初始战略配售的股票数量为84,281.00万股,初始认购金额为231.44亿元,占初始发行数量的50%,约占超额配售选择权全额行使后发行总股数的 43.48%。 其中,29名战略投资者参与了配售,合计配售金额共242.61亿元。而除了以海通创投、中金财富为首的联席保荐机构相关子公司分别按照股票发行价格认购发行人本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的2%(3,371.24 万股),认购金额分别不超过10亿元之外,其他27家战略投资者合计认购金额为222.61亿元(包括新股配售经纪佣金),其战略配售规模可谓是十分吸睛。 “对战略投资者的选取标准为与其经营业务具有战略合作关系或长期合作意愿的大型企业或其下属企业。”——中芯国际 资源来源:官方公告 首先,除了获得国家大基金二期的青睐(认购35.18亿元),中芯国际本次IPO得到了不少“国字头”基金投来的橄榄枝,包括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下称“国风投基金”)、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国新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国新投资”)等。 根据公告披露,国风投基金设立于2016年8月,总规模2000亿元,首期规模1020亿元,控股股东为国新(深圳)投资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国国新”)。本次国风投基金认购金额为2.01亿元。同时,中国国新旗下本次参与认购的还有国新投资、国新央企运营(广州)投资基金(有限合伙),分别认购10.05亿元、3.015亿元。 此外,上海国资也较为看好中芯国际本次的发行,认购包括上海科技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上海科创”)、上海国际集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上海国际资管”)、上海浦东科创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浦东科创”),分别认购5.025亿元、9999.75万元、5.025亿元。 同时,14家半导体概念上市公司(或子公司)通过青岛聚源芯星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聚源芯星”)参与,共计认购22.24亿元,主要包括上海新阳、中微公司、上海新昇(沪硅产业全资子公司)、澜起投资(澜起科技全资子公司)、中环股份、韦尔股份、汇顶科技、盛美股份(已申请科创板上市)、安集科技、徕木股份、聚辰股份、全志科技、至纯科技、江丰电子。 至纯科技、聚辰股份分别投资1亿元作为有限合伙人认购聚源芯星的基金份额; 韦尔股份以现金方式出资2亿元作为有限合伙人认购青岛聚源芯星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基金份额; 汇顶科技投资人民币2亿元作为有限合伙人认购聚源芯星的基金份额; 沪硅产业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新昇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以自有资金认缴出资2亿元参与投资聚源芯星... 值得一提的是,聚源芯星的普通合伙人为中芯聚源股权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下称“中芯聚源”),中芯国际间接持有中芯聚源19.51%的份额。 此外,中芯国际本次发行还获得来自保险资金以及外资机构的“撑腰”。其中,参与认购的保险资金有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保险投资基金(有限合伙)、大家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参与认购的外资机构,分别为新加坡政府投资有限公司(GIC Private Limited)、阿布达比投资局(Abu Dhabi Investment Authority),认购份额分别为33.165亿元、5.025亿元。 而头顶中芯国际的战略投资者这一光环,可谓是应了一句“一荣俱荣”,上述间接参与的多家上市公司的股价也跟随半导体一哥而不断走高,多股涨停,市场炒作情绪较为积极。 数据来源:Wind 中国“芯”速度可期 而这一走高的逻辑也是在意料之中。 毕竟在现今,半导体行业是促进技术变革以及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疫情的突发也无法打断其循循渐进的成长逻辑。 而在中芯国际这一龙头的带动之下,尤其是随着其以闪电速度回归A股,有望进一步释放国产半导体产业的估值重塑空间,进而激发其发展潜能。 “预计2020/2021年全球半导体市场将分别同比增长3.3%/6.2%,2021年全球半导体市场将加速回升至4523亿美元。”——WSTS 中芯国际产业链 资料来源:光大证券 目前来说,中芯国际是我国大陆最大的芯片制造厂商,已可以实现提供0.35um至14nm不同技术节点的晶圆代工与技术服务。但相对于台积电、三星等巨头来说,其在产能、产品良率等方面还存有较大的进步空间,亟待通过技术来补足2-3代的落后进程,以实现赶超。 而根据中芯国际计划,本次募集资金将分别投入中芯南方正在进行的12英寸芯片SN1项目(80亿元)、先进及成熟工艺研发项目储备资金(40亿元)、补充流动资金(80亿元)。其中,“12英寸芯片SN1项目”是中国大陆第一条14纳米及以下先进工艺生产线,规划月产能为3.5万片,目前已建成月产能6000片。 公司的技术能力 资源来源:公司官网 随着中芯国际进一步聚焦于技术突破,扩容产能需求,其上下游产业链的企业也将有所受益。 公司在我国芯片产业链的地位 资源来源:公司官网 国信证券表示,科技大时代是大趋势,认为半导体是当前推动科技产业向前发展的支点,认为本轮牛市的代表之一就是中芯国际,目前对中芯国际H股合理市账率估值范围5至6倍,对应每股46至48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东吴证券认为,中芯国际的间接战略投资者包括半导体材料生产商上海新阳,目前国内仅有的两家具备少量12英寸硅片供应能力的大硅片提供商中环股份、上海新昇,以及半导体刻蚀设备供应商中微公司,半导体清洗设备供应商盛美半导体、至纯科技等,这些企业通过战略配售深入绑定中芯国际,有利于充分调动产业资源促进中芯国际业务发展;同时中芯国际上市后将募资扩产,相应供应商也有望加速获得订单。 东北证券指出,在全球半导体向中国大陆转移,国内晶圆厂迎投建高峰的背景和趋势下,国内半导体产业当前时点已发生实质性变化。其中,下游技术迭代推进顺利,产业生态逐步形成,包括中芯国际第一代14nmFinFET技术已在2019Q3进入量产,在2019Q4贡献了约1%的晶圆收入,12nm等更先进工艺的研发也在全面进行中;同时,国家半导体大基金二期蓄势待发,预计增加对设备和材料端的支持,继续看好行业龙头成长,建议关注国产半导体设备龙头等,以及通过外延并购等布局半导体业务的估值较低品种。 主要半导体公司制程路线图 资源来源:光大证券 结语 随着技术的驱动,在各国的重点部署之下,半导体作为中长期的科技投资主线,不断彰显着其存在感。其中,中芯国际在这一产业中的角色份量举足轻重。 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半导体企业,中芯国际不仅手握突破中国“芯”速度的制造金钥匙,也或将通过自身的产能扩张及技术升级,使得产业链上下游产生利好性的带动效应。 然而,基于对其估值空间充满的美好想象,伴随着该热度乘风而上,不乏存有概念股蹭热度的现象,市场投资者仍需谨慎对待。
7月2日消息,无锡金投旗下基金――金投领航和金投信安基金完成对江苏华兴激光科技有限公司4000万元投资,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对华兴激光项目的投资,是无锡金投旗下基金对半导体光通信领域首单大规模风险投资。 江苏华兴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家专注于化合物半导体光电子外延片研发和生产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建有包括50余台套薄膜材料外延(MOCVD)、微纳结构加工(全息/电子束光刻)以及晶圆检测设备在内的先进化合物半导体生产线,掌握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2英寸-6英寸砷化镓(GaAs)基和磷化铟(InP)基半导体激光(LD)和探测(PD)外延片量产技术,其中,1310/1550 nm波段10G/25G DFB LD/PD/APD外延片、808/905/915/980/1064 nm FP/DFB LD外延片等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广泛应用于5G通信、激光雷达、激光泵浦、激光显示等领域。公司技术团队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万人计划专家、资深产业专家在内的毕业于国内顶级名校的博士、硕士十余人。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清华大学、日本东京大学等国内外研究机构开展了长期技术合作,拥有授权专利40余项。 无锡金投表示,通过投资华兴激光项目,实现了对半导体光通信领域的重大股权投资探索,也是对国内顶级科学家团队在高技术壁垒领域创业的鼎力支持,更是打破美日台技术封锁和垄断、圆梦中国光电子外延希望之芯。投资完成后,无锡金投将通过资源嫁接、资金支持、规范治理和增值服务等方式,推动华兴激光成为国内领先的半导体光通信外延领域标杆公众公司。
公务员的“铁饭碗”,外企的高薪“金领”,是很多女文科生艳羡的职业。不过,蒋渊却瞒着父母辞去公务员职务,此后又从外企跳出,投身创立一家高科技含量的企业,为给员工发工资不惜向亲朋举债、卖房筹资。 如此让人看不懂之举,蒋渊泯然一笑道:“只是不想‘一杯茶’到老,率性而为。”灵动人生、至纯性情,她是至纯科技董事长蒋渊。 近日,蒋渊作客上海证券报和约珥传媒联合打造的《直面掌门人》节目,敞开心扉,讲诉她如何用女性温柔的力量炼就半导体领域最高纯工艺系统的故事。 不惧外资巨头 提及中国半导体高纯工艺系统,就不能不提至纯科技。 “在高纯工艺系统领域,至纯科技不惧外资巨头。”提及自己的“看家本领”,蒋渊笑着告诉上证报记者,至纯科技已经成为高纯工艺系统领域的领先者,可以跟林德、法液空等国际公司正面竞争。 在工业领域,衡量物质中杂质含量很低时,一般用纯、高纯和超高纯三个级别。高纯通常指杂质含量小于10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半导体领域所需要的原材料及环境,需要的正是高纯级别。 蒋渊进入高纯工艺系统领域纯属“偶然”。大学毕业后,蒋渊就进入上海某区经贸委工作。这份让别人羡煞的工作,蒋渊却觉得不舒服。不久后,她瞒着父母辞了公务员“铁饭碗”的工作,跳槽去了一家德国公司,在那里,她第一次接触到“高纯工艺”的概念。而后,这家德国公司被美资企业收购,蒋渊则是应客户请求,带领团队创立了至纯科技,那是在2000年。 “成立四年后,我们从民房区搬到了紫竹科技园,7个人做到了几百万元的营收。”回忆起公司发展的点点滴滴,蒋渊语气中是满满的幸福,她告诉记者,公司成立后第10年,至纯科技做到了1亿元的年销售额,但没有贷过款、没有进行过外部融资。2011年,公司开始第一次对外融资,建公司总部和生产基地。 一晃20年,至纯科技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着。从生物制药到LED,从光伏到半导体显示产业(LCD),再到半导体集成电路,至纯科技的高纯工艺系统伴随着这些产业兴起、发展、壮大。 现在,至纯科技已经成为了A股高纯工艺系统龙头企业,公司的下游客户涵盖了半导体、光伏、LED、医药等多个行业。在半导体集成电路领域,至纯科技的客户包括中芯国际、华虹集团、长江存储、合肥长鑫、南京台积电等业内领先的晶圆制造厂。 打铁需要自身硬 高纯工艺系统业务做得风生水起,蒋渊又有了新想法,她瞄准了湿法清洗设备。不过,她遇到了同事的质疑:公司业务好不容易发展的蒸蒸日上,未来成长空间也很大,为什么又要另起炉灶、重新折腾呢? 面对不解和疑惑,她在白板上给同事们画了一幅画:一座山,一条路,一辆车,车在山脚下公路上行驶。“如果汽车持续向前开,是一片天地,也很省力;但当海水漫上来时,只有向上开的车,才能逃出生天。”蒋渊说,往纵深打造企业的竞争力,才是出路。她最终说服了同事。 有想法,就行动。2015年,至纯科技开始启动湿法工艺装备的研发;2016年,成立院士工作站;2017年,成立全资子公司至微半导体,专门负责湿法清洗设备的研发和生产。 “在湿法设备方面,至纯科技已经走在了国内前列,我们的B200产品在去年拿到了新增机台近40%的份额,显示出团队的竞争力。”回顾4年多来的工作,蒋渊对至纯科技在湿法设备上取得的成绩甚为满意,不过,她并不满足:“就高端产品来说,至纯科技和国际厂商还有很大的距离。” 同样看上湿法设备这块大蛋糕的,大有人在。记者了解到,介入湿法清洗设备的国产半导体设备商还有北方华创、盛美半导体、芯源微等公司。 “大机遇就摆在那里,但能不能把机遇转化为企业的真实成长,那就要看企业自身的能力了。”对于竞争,蒋渊说,机会均等,打铁需要自身硬。 “跨界”再生晶圆 如果说从高纯工艺系统跨入到机台领域,是属于业务的延伸,那蒋渊的下一步棋就让业界大呼看不懂了——跨入再生晶圆领域。 2019年5月8日,至纯科技披露公开发行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预案,公司拟公开发行总额不超过3.56亿元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其中,1.2亿元拟投入半导体湿法设备制造项目,2.36亿元投入到晶圆再生基地项目。 芯片制造工艺复杂,晶圆厂在制造过程中,往往需要先使用控片、挡片来测试机台和工艺的稳定性。由于全新的控片、挡片价格昂贵,为节省成本,晶圆厂往往会将这些测试片回收加工后再次利用,这即是“再生晶圆”。 那么,作为一个设备供应商,至纯科技为什么要介入再生晶圆领域? 对于至纯科技的“跨界”,蒋渊讲述了背后的战略逻辑:在晶圆厂前期建厂时候,至纯科技提供高纯工艺系统服务;之后这个厂进入导入设备阶段,至纯科技为其提供湿法清洗设备;而当这个厂产能放量后,至纯科技又可以为其提供再生晶圆,来降低它的生产成本。“至纯科技一直在自己能力圈范围,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服务。”蒋渊说。 “预计再生晶圆项目在今年10月份投产。”说到再生晶圆项目的进度,蒋渊很是欣喜地告诉记者,该项目现在已经进入了厂房封顶的阶段。 让半导体更有温度 从LED到光伏,再到半导体集成电路,至纯科技踏对了高纯工艺系统的每一个节拍,秘诀在哪里? “或许,正是因为我是文科生!”对此,蒋渊笑意盈盈地说到,她是团队的队长,战略和协调是其最重要的工作,这恰好是文科生的“长板”,在具体的战术实施时,其他工科背景的团队就可以大显身手,自己这个文科生则很少干预。“更多的人文力量给半导体增加了温度,我和团队真正做到了‘长短对接’。” 都说创业是九死一生,蒋渊在创业期间有遇到困难吗? “最难的时候,找亲朋借钱给员工发工资,自己还卖掉了第一套房子。”想起自己创业路上遇到的困难,蒋渊却笑得很爽朗,语气中听不出一点辛酸。她认为,不管是借钱还是卖房给员工发工资,都是跟照顾自己孩子一样“自然”的行为。在她眼中,至纯科技就是自己的孩子。 作为半导体领域为数不多的女性创业者,蒋渊认为,她能带领至纯科技走到今天,正源于她是一名女性。“女性的包容、坚韧,恰好吻合这个产业的特质,与其相得益彰。” “从一粒沙子变成一颗芯片,中间是千百道工序的锤炼,充斥着工业文明的冷峻气息,也消耗着大量的时间、资金,需要从业者的耐心、恒心和长远眼光;女性绕指柔的力量,恰好会拉长时间轴,从而关注更长远的目标。女性也更乐于享受从事的过程,这反而更容易到达成功的终点。”蒋渊对女性创业者建议,创业,不需要把自己变成“须眉”,木兰只要发挥木兰的优势即可。 蒋渊的理念不仅让半导体更有温度,也让至纯科技成为员工的“家”。在至纯科技总部,不仅有健身馆、壁球馆,还开设有晚托班,员工轮流去照顾放学后的小朋友,让有孩子的员工可以“上班带娃两不误”。 现在,至纯科技的“暑期托班”已经开设到第七期。在这里,至纯科技请来了乐高、画画、围棋等课程老师,让孩子们在“寓教于乐”中开心成长。而“蒋老师”也会在每一期的结业典礼上,与孩子们一起分享、一起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