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开会、远程诊疗、直播带货、无人配送……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深刻影响着人们参与经济社会活动的方式,也给各类企业带来了全新的考验。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隔而不离、生意照做”,成为摆在中国企业乃至整个中国经济面前的必答题。 日前,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与京东数字科技研究院联合发布《携手跨越 重塑增长——中国产业数字化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通过对大量产业数字化转型案例的研究,描绘出当前中国产业数字化的现状、特征与内涵。《报告》认为,面对疫情考验,不少中国企业积极推进数字化升级,提升管理效能、降低运营成本,产业数字化正在为经济增长注入“数字动力”。 数字化改变产业形态 风味鱼皮饺、锅上叉烧、顺德鱼面、鸡汤炒菜心……初到广东,吃上一顿地道的粤菜料理,是不少消费者心仪的选项。粤菜之所以名扬四海,离不开粤菜大厨的精心烹饪。不过,6月22日,碧桂园旗下千玺餐饮机器人集团打造的FOODOM天降美食王国机器人餐厅综合厅在广东顺德正式开业,同样吸引了不少“吃货”们的注意。 在约2000平方米的餐厅内,20余种核心技术自主研发的“机器人大厨”同时上岗。从中餐区门口进入,迎面是硕大的落地玻璃幕墙,墙内18口炒锅机器人整齐列阵。客人扫码点单后,机器人机械臂迅速启动,按照既定程序开始炒菜。食客们不仅可以亲眼看到机器人炒菜的每一个“动作”,而且还能享受自动上菜服务。 “机器人大厨”怎么会做地道粤菜呢?据千玺机器人餐饮集团总经理邱咪介绍,“机器人大厨”的每一个动作,都是工程师们基于10位知名粤菜大厨的烹饪动作数据得出的标准化操作流程。与传统菜品相比,自动化、标准化的机器人烹饪制作过程,排除人为干扰因素,不仅保障菜品品质稳定,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这只是数字化改变产业形态的一个缩影。 “当前,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交织演进,网联、物联、数联、智联迭代发展,我们正在迈入一个以数字化生产力为主要特征的新阶段。”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单志广对本报记者说。 据单志广介绍,产业数字化是在新一代数字科技支撑和引领下,对产业链上下游的全要素数字化升级、转型和再造的过程。其具有“以数字科技变革生产工具”“以数据资源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内容重构产品结构”“以信息网络为市场配置纽带”“以服务平台为产业生态载体”等特征。 产业数字化,正帮助中国企业降本增效。《报告》显示,通过建设数字化车间或智能工厂,企业生产效率平均提升37.6%、能源利用率平均提升16.1%、运营成本平均降低21.2%、产品研制周期平均缩短30.8%、产品不良率平均降低25.6%。国家信息中心最新测算显示,2019年中国共享经济市场交易额为32828亿元,比上年增长11.6%,未来3年,仍将保持年均10%以上的增速。 企业借“智”力实现转型 实践中,数字化正在帮助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育新机”“开新局”。 ——农业养殖更精准。在京东数科在与首农畜牧的合作中,数字化让养牛成为“美差”:饲养员不用频繁去看是否要给奶牛加料,实时监测网能够实时监测到食槽内剩料量;技术人员不用按传统的触摸法对奶牛综合体况进行评估,摄像头结合AI算法可无接触式自动化对牛每天进行体况评分…… 其中,智能喷淋系统可通过AI技术识别牛只的精准定位,结合AI算法以及对温湿度指数、风速等多个维度,来为奶牛进行精准喷淋,能帮助产奶量提高30%,节水效率提高60%。 ——装备制造更高效。在湖南长沙,中联重科望城工业园内的高空作业机械智能制造工厂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装备深度融合与创新的典范。在明亮洁净的智能化生产车间里,每条生产线上的设备与人互联互通,实现各道工序无缝对接。智能灵活的机器人手臂顺畅实现原材料激光切割、工件焊接和部件喷涂,AGV智能输送车替代传统人工完成上下物料移动和运送,自动安全的RGV有轨制导车和EMS空中输送线轻松实现精准配送。 “通过制造执行系统(MES)平台,我们的生产计划根据车间情况,将每道工序分解下达到不同设备和时间段进行精细执行;车间内部,计划排产、作业执行、数据采集、在制品管理、库存管理、质量管理等形成全闭环管理,让海量信息智能互联,环环紧扣,获得有效管理和共享。”中联重科高空作业机械公司总经理助理王建介绍。 ——医疗服务更安全。海尔集团数据平台总经理熊媛媛介绍,通过运用物联网科技,海尔打造的“血液网”让每袋血有了身份证,让分布在血站、医院的每个冷柜组成了一张虚拟大网,确保血液保存、使用的全过程100%安全可控。 熊媛媛对本报记者表示,数据是企业核心的资产,海尔一直很重视数据,内部开会一切以数据说话。同时,海尔也在积极探索数据在用户体验、智能决策、资产赋能等方面的应用和创新。“未来产品会被场景替代,行业会被生态覆盖,企业像热带雨林一样才能生生不息,这是我们数字化重生的目标和方向。” 让企业“敢转”“会转” 京东数字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京东数科研究院院长沈建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面对疫情影响,主导人工智能、大数据、5G、物联网等领域的科技企业将不断向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渗透。科技企业,不光是对老百姓提供直接的服务,而且向各种各样的工厂和商家提供升级换代的数字化改造,从而成为产业数字化的重要支撑点。”沈建光介绍,很多数据都存在于传统行业,进行数字化改造可以更好地挖掘潜力。在这个过程中,创造共同利益、实现融合共赢,才能把产业数字化更快地向前推进。 企业借助数字化实现转型升级面临哪些挑战?据单志广介绍,国内企业数字化转型比例约25%,远低于欧洲的46%和美国的54%。同时,有超过55%的国内企业尚未完成基础的设备数字化改造。 “疫情期间,不少企业转战互联网探索数字化转型,智能机器人、远程办公、直播电商、无接触贷款、在线销售、在线培训、在线服务等成为更多企业的新选择,但由于数字化转型技术挑战强、业务再造难、转换成本高、短期收益低、试错风险大,企业普遍存在‘不想转、不敢转、不会转’的问题。”单志广说。 对于这些问题,政策层面频繁发力。 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明确13项重点任务和4项推进措施,提出着力运用信息技术加强疫情防控,加快发展在线办公、在线教育等新模式,培育壮大共享制造、个性化定制等服务型制造新业态。 5月,国家发改委牵头制定发布《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倡议》,提出以搭建“中央部委—地方政府—平台企业—行业龙头企业—行业协会—服务机构—中小微企业”联合推进机制为核心,创新性地构建起政府和社会各界联手开展数字化转型精准帮扶的生态体系。 单志广表示,京东、腾讯等大企业可以发挥更大作用。一方面,针对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所需的资源,共建数字化技术及解决方案社区,利用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开放模式,对中小微企业开展低成本、低门槛、快部署服务;另一方面,可以结合自身优势,协同推进供应链要素数据化和数据要素供应链化,支持打造“研发+生产+供应链”的数字化产业链,推动平台间数据和服务的互联互通,最终加速形成“各得其所、互利共赢”的产业数字化生态。
日前,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第一梯队企业——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已获批科创板IPO注册,这也是安徽省芜湖市第一家科创板上市企业。公司招股说明书披露,本次拟公开发行股票13044.68万股,占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的25%,全部为公开发行新股,公司股东不进行公开发售股份,本次公开发行后总股本为52178万股。 埃夫特确定发行价为6.35元/股,将于7月3日进行网上和网下申购。公司发行后总市值约为33.13亿元,对应发行人2019年营业收入发行后市销率为2.61倍,对应发行人2020年一季度净资产发行后市净率为1.49倍,预计募集资金总额为8.28亿元。 全产业链布局,独具特色 资料显示,埃夫特成立于2007年,主营业务为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整机、系统集成的研发、生产、销售,公司实际控制人为芜湖国资委,其前身为“芜湖奇瑞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系奇瑞汽车旗下子公司,2012年2月,正式更名为“安徽埃夫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2014年6月,埃夫特从奇瑞体系独立,便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据了解,截至目前,埃夫特业务已从汽车产业扩展至通用工业,成为了国内罕见的,同时布局核心零部件、机器人整机、机器人系统集成三块业务协同发展的企业,可为制造业提供覆盖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整机、系统集成领域,从底层软件、机器人到系统集成所有研发和制造流程,以及在铸造、机加、切割、焊接、抛光、打磨、喷涂、装配、物流运输等主要工序领域的综合解决方案。此外,在汽车、轨道交通、航空制造等高端制造业,以及电子、物流、卫浴陶瓷等通用工业,埃夫特也积累了一大批良好的客户资源。 自主创新,换道超车 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机器人技术也是被认为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高技术领域。在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也是《中国制造2025》重点鼓励的战略性新兴行业。 一直以来,中国工业机器人整体技术水平落后于欧洲、日本、韩国等国家,欧、日系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企业经过长期发展积累,形成了优势技术,作为中国工业机器人领域的探路者,埃夫特自成立以来,就将提升自身科研能力,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化提到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基于对行业的深度调研和精确判断,公司一方面从机器人本体出发,寻找国产替代,一方面实施“换道超车”战略,公司先后并购CMA、EVOLUT、WFC等境外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企业,并战略参股ROBOX,引进境外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上核心关键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形成了自身的核心技术,打造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工业机器人企业。 招股书数据显示,在报告期内,埃夫特已经拥有16项核心技术,其中8项为独立自主研发,7项为并购境外企业后吸收再创新,1项为引进海外技术后吸收再研发,按照占核心技术数量比例,分别为50.00%、43.75%、6.25%。 风口之下,成长可期 机构分析指出,机器人智能化是未来发展趋势,而结合5G通信技术、互联网和AI技术,未来机器人将实现更多的功能,工业云将更全面地服务实体经济。智能机器人、工业云平台未来将成为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增量市场,为国产机器人品牌提供了新赛道。此外,中国已连续五年成为全球最大机器人市场,正在大力投入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据IFR(InternationalFederationofRobotics)统计,预计到2021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年销量与保有量将超过80万台。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的景气度将维持很长一段时间,因此中国将是工业机器人市场最有发展潜力的国家。埃夫特作为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第一梯队企业,又是国家机器人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重点单位、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国家机器人标准化总体组成员单位、G60科创走廊机器人产业联盟理事长单位,公司竞争优势明显,看好其未来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近日,由埃夫特牵头承担的两项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专项:“下一代工业机器人高性能核心零部件技术及应用示范”和“基于视觉与电子皮肤的机器人安全控制技术”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评审会,以线上视频会议形式成功召开。未来,随着募集资金的到位及募投项目的展开,埃夫特的综合竞争实力将上一个新台阶,我国机器人行业的自主化之路也将迎来新突破。
摘要:智能语音机器人通过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通过创建机器人模块中的流程编辑器,可自助创建会话逻辑,并在交流中不断优化话术。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人工服务、客服营销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金融企业的运营需求,金融服务升级迫在眉睫,智能语音机器人需求高涨。 01、智能语音机器人在金融领域的多场景应用 智能语音机器人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机器人技术,同时融合计算机视觉、大数据、云计算、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手段,具有语音识别、语义理解、语音合成和对话管理等功能的智能语音交互系统。在金融行业向智能化信息化转型的过程中,智能语音机器人正日益深入金融服务的方方面面。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金融智能语音机器人有电销机器人、催收机器人、客服机器人等,通过创新AI、深度学习、情感分析等技术,已逐渐代替大部分人力在金融领域实现完美应用。华北工控总结其技术特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优势: 出色的深度学习能力 智能语音机器人通过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通过创建机器人模块中的流程编辑器,可自助创建会话逻辑,并在交流中不断优化话术。 实时语音交互功能 智能语音机器人通过语音即时识别系统,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快速识别语音信号将其转成文本,基于语音理解生成回答的话术实时播放出去。 强大的数据存储能力和高稳定性 在电销和催收等金融服务中,智能语音机器人通过搭载高性能计算机硬件,支持庞大数据流的处理与存储,支持长期性、重复性的外呼与对话。 ······ 由于金融业务的快速扩张,智能语音机器人的功能还在不断完善。在这个过程中,华北工控依托核心技术打造的面向语音识别系统的系列高性能工控硬件,可完全满足其对嵌入式计算机在品质与性能方面的技术诉求。 02、华北工控―语音识别系统计算机产品方案 基于语音机器人的智能化、多样化技术诉求,华北工控积极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先进技术赋能工控硬件产品创新,采用飞腾、瑞芯微(603893)、恩智浦等平台智能芯,打造了多样化板卡方案可为其提供硬件支持。 华北工控语音识别系统计算机产品方案 高稳定性 华北工控应用于语音识别系统中的计算机板卡严格按照工业级标准打造,尺寸小巧、采用低功耗、高集成处理器,AII In One设计,支持宽温作业,防浪涌设计,可有效延长产品使用周期。 高扩展性 产品具备超高清音/图像/视频处理能力及强大的应用计算能力,多IO功能接口设计可满足多种外设接入需求。 强大的语音处理能力 产品集成多核访存通道,支持多路通道录音,支持24小时语音存储,支持音频输入输出及功放,支持网络实时传输,可广泛为交互式客户端、媒体播放、信息系统、金融设备等众多领域提供领先的硬件解决方案。 目前,智能语音机器人已在多家国有大行、金融行业实现应用落地。华北工控不断迭代优化计算机硬件的产品性能,可助力智能语音机器人为金融机构提供更先进、专业、智能和个性化的技术支持。
昨日,全球范围内首个投入使用的机器人餐厅综合体,在碧桂园总部附近正式开业。 面积约2000平方米、近600人容量、近200种各式菜品、最快20秒出餐……这家名为“FOODOM天降美食王国机器人餐厅”携炒锅机器人、煲仔饭机器人、粉面机器人等20余种核心技术自主研发的餐饮机器人设备集中亮相,规模之大、技术之先进、业态之丰富,令人震撼。 打造全球最大智慧餐饮集团 “这在目前的餐饮机器人行业中技术最先进、业态最完整、产品最丰富,不仅在很多方面填补了行业空白,还具有标杆意义和研究价值。”中国科学院院士赵淳生认为。 首个机器人餐厅综合体的开业,吹响了碧桂园剑指5万亿元餐饮市场的号角。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餐饮业收入达46721亿元,比上年增长9.4%;预计2020年我国餐饮市场规模将突破5万亿元。 开业当日,碧桂园集团助理总裁兼千玺机器人餐饮集团总经理邱咪发布了公司餐饮机器人发展战略目标:将以科技为核心竞争力,致力于推动传统餐饮业的智慧化,提供先进的餐饮业服务升级解决方案,做全球最大的机器人餐饮设备制造商;同时,引领智慧餐饮新时尚,致力于打造全球最大的集开发、生产、运营、供应链体系于一体的智慧餐饮集团。 “2020年,千玺集团将以中央厨房为依托,进一步覆盖粤港澳大湾区,同时实现机器人单机设备的批量量产,预计量产单机机器人设备约5000台。”邱咪说。 餐饮机器人是碧桂园高科技蓝图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碧桂园提出“为全世界创造美好生活产品的高科技综合性企业”的新定位,围绕持续做强的地产主业,布局建筑机器人、现代农业、碧优选及机器人餐厅等高科技产业。 成立1年多,碧桂园旗下的千玺机器人餐饮集团以超预期的速度,实现了研发制造、系统搭建到整体运营从0到1的快速推进。目前,公司拥有核心研发团队300余人,旗下智源科技立项80多个研发项目,累计提交超500项专利申请。 今年4月,公司机器人组装工厂正式成立,承接各类餐饮机器人产品的样机试制和批量生产业务,并打造出6家机器人餐厅实体店,涵盖中餐、快餐、火锅、煲仔饭等品类,并在东莞市麻涌镇建设60000平方米中央厨房,以标准化模式保障机器人餐厅和单机设备的原材料供应,未来还将在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建设更为先进的中央厨房。 记者从开业仪式上了解到,公司旗下智源科技研发生产的第二代煲仔饭机器人和迷你雪糕机器人,在全国率先获得由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颁发的系统集成餐饮机器人CR证书(China Robot Certification)。当日,由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等单位联合智源科技共同制定的《食品领域机器人系统安全认证技术规范》发布,成为国内食品机器人领域首个技术规范。 业务布局将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 未来,千玺机器人餐饮集团业务布局将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一是供应餐饮机器人单机设备,广泛应用于酒店、景区、医院、社区、学校、写字楼等公共区域;二是线下开设FOODOM机器人餐厅,以中餐、快餐、火锅为三大主营业态;三是提供传统餐饮空间智慧化改造的整体解决方案,如机关单位、大型企业食堂等。 当日,千玺机器人餐饮集团与北辰集团还宣布,将围绕后者旗下所有会展中心智慧餐饮供应展开全面战略合作。 届时,千玺机器人餐饮集团将以主要餐饮机器人供应商的身份,为北辰集团提供24小时智慧餐饮服务。 千玺机器人餐饮集团还与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智慧餐饮行业数字化建设领域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拟发挥各自领域优势,以千玺研发的餐饮机器人设备和消费生态为载体,深度融合数字化科技与多元化餐饮服务,建立基于工业物联网的首个智慧餐饮产业物联网平台,对传统餐饮行业的生产方式、运营模式与生态链进行创新重构,构建智慧餐饮行业新生态。 当前,碧桂园的各项新业务发展迅速,建筑机器人、现代农业、机器人餐厅、碧优选等商业模式初现雏形。在这些业务的基础上,未来碧桂园有望派生出更多新的业态,创造更多新市场与新价值。
近日,科沃斯发布关于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进展的公告。公告显示,公司最近12个月使用募集资金委托理财的实际投入金额达8.85亿元,实际收回本金7.25亿元,实际收益163.32万元。 科沃斯称,本次委托理财的目的为充分利用公司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一步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增加公司资金收益,为公司及股东谋求更多投资回报。 科沃斯2018年IPO时募集资金总额为8.03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7.51亿元,拟分别用于年产400万台家庭服务机器人项目、机器人互联网生态圈项目、国际市场营销项目。 截至2019年12月31日,科沃斯的募集资金实际投入上述三个项目的资金累计为5.05亿元。截至2020年3月31日,科沃斯的货币资金余额为9.03亿元,截至本公告日,公司理财产品余额为1.6亿元,占最近一期期末货币资金的比例为17.73%。 财报数据显示,2018年、2019年以及2020年一季度,科沃斯投资性现金净流出分别为3.54亿元、3.48亿元、3626.26万元,累计净流出达7.38亿元。 在投资活动现金流出项目中,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成为现金流出的主要出口,同期支付现金分别为3.15亿元、3.12亿元、3987.52亿元。 而同期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分别为1334.12万元、544.05万元、312.30万元。 天眼查信息显示,科沃斯的前身为泰怡凯电器(苏州)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3月,2016年8月设立科沃斯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2015至2018年间,科沃斯的营收增长迅猛,增速维持在20%左右。其中2017年的营收同比增长近40%,净利润翻番,同比增长637%。 2018年5月28日,科沃斯登陆上交所,彼时,科沃斯的股价曾冲至58.47元/股,市值突破300亿元。上市两年,科沃斯股价一路走跌,2019年下半年以来长期徘徊于30元/股左右。截至发稿,科沃斯最新市值为171亿元。 中怡康数据显示,2019年,在中国国内市场,科沃斯的线上零售额占比46.9%,线下零售额占比71.3%,在扫地机器人市场占据国内第一位。 2019年初,科沃斯进行了一系列战略调整,包括策略性退出原有服务机器人 ODM 业务,退出国内低端扫地机器人市场,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下一代扫地机器人技术落地以及推出智能生活电器品牌“添可”等。 上述调整令科沃斯2019年的整体经营业绩有所下滑,服务机器人业务收入减少5.45%,小家电业务收入减少9.44%,其他产品收入减少8.07%,合计收入减少6.70%。 其中服务机器人ODM业务收入减少3.61亿元,同比降89.1%;扫地机器人收入中,来自低端随机类产品的收入减少5.38亿元,同比降53.8%。 营收下滑背后是科沃斯全线产品的销量锐减。2019年,科沃斯服务机器人的销量共计334万台,较2018年的414万台同比减少19.32%。小家电销量为360.91万台,同比减少26.99%。 其中,科沃斯服务机器人(自主生产)的销量为289.81万台,同比减少16.89%;服务机器人(外购)的销量为40.65万台,同比减少32.43%。 科沃斯在年报中透露,公司自有品牌采取自主生产与外包生产相结合的生产模式,其中自主生产产品主要为公司的技术新品和高端产品,部分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扫地机器人产品由公司外包给代工厂商,以ODM模式代工生产。 2018年以来,科沃斯主动调整产品结构,减少低端服务机器人产品的外购和销售,策略性退出服务机器人ODM业务、缩减小家电OEM/ODM业务等举措,致公司服务机器人和小家电产品销量下滑。 2020年一季度,受疫情影响,消费需求短期内受到抑制,线下门店无法开门营业导致收入大幅下降。期内科沃斯营收下滑幅度进一步扩大,同比减少22.84%;归母净利润下滑42.56%。
6月17日,科沃斯(603486)集团董事长、添可品牌创始人钱东奇受邀做客《创赢大咖说》直播间,分享两次创业故事,探讨大时代背景下智能科技在生活领域的运用与前景。在直播过程中,钱东奇给年轻创业者中肯的建议:不断卓越,战胜昨天的自己! 主持人:今天我们直播地点非常特殊,曾是您最早创业的秘密基地,到底秘密在哪里呢?面对最棘手的问题是什么? 钱东奇:我最早创业是做贴牌加工,在两年后设立专门研发的小分队,代号“HSR”(Home Service Robot)。这个小分队一直在研发机器人,这是第一次创业。客观讲,当时我们最棘手的问题是把事情看得太简单。之前看到报纸上有机器人踢足球的报道,想着在此基础上加个吸尘器,就能成为机器人吸尘器。但没想过这里面的“坑”有多深,做了宏大的蓝图。越研发越觉得无法做到想要的点。研发两年后,我们到达低谷,此时才意识到问题。就如一个人想抓自己的头发将自己抓起是不可能的,同样,当机器人自己傻掉后他永远不知道自己傻了。换句话说,机器人只有大脑,没有传感器感知外界是很难像人一样思考的。今天看来,问题很简单,但当时让研发团队钻进了牛角尖。 主持人:2018年,科沃斯以扫地机器人为核心在A股上市了。2019年3月,在上海发布了高端智能生活电器品牌――添可。有人说,钱总回到了梦开始的地方,开始了二次创业。作为一个上市公司董事长,为何回到原点,重新开始呢? 钱东奇:做机器人,品牌定位越发清晰。科沃斯机器人的方向和深度还要从机器人领域继续挖掘。现在机器人还处于工具人的阶段,我们有清晰的路线蓝图,就是从工具人到管家再到伴侣(家人),与人联系在一起。在今天大时代背景下,我们还有很多空间,让生活能够变得更加不同。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让更年轻的团队接过这样的接力棒。同时,基于我的角度(回到原点创业)有两个心结:其一,要在科沃斯孵化的地方,我们的“延安”;其二,这里优秀的团队找到一个未来。 主持人:二次创业,与第一次创业最大变化和区别在哪里呢?遇到瓶颈如何对待? 钱东奇:第一次创业是被逼的、不得不走的路;第二次创业是一种初心。第一次创业时主营贴牌业务,这是存有“天花板”的,未来的路该如何走?我们被迫要改变。第二次创业是初心告诉我未来还有更多的“处女地”让我们挖掘。 不是所有的创业都会成功。大部分人在创业过程中挑战非常大,这在创添可时也有体现,但是有科沃斯的经验,让我坚信添可未来可以(成功)。添可与高端洋品牌竞争,我们一次次攻上去败下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思考,在策略、产品、市场上如何做?直到现在我们有了收获找到了一条适合添可的路,添可站起来了。这次618效果非常好,今年已经达成了明年的目标。 主持人:这么多有趣有料“会思考”的新物种,之前有人定义酷炫的科技为黑科技,那您是怎样定位这些新物种的科技呢? 钱东奇:今天添可品牌做的是:白科技。科技是在背后的,用来支撑前面的使用功能,也就是用户痛点。今天我们用智能科技手段讲这些痛点解决。在添可看来,科技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帮用户解决头疼的、麻烦的细小问题,得到生活中的小确幸。添可文化的定义是“生活白科技,居家小确幸。” 主持人:在信息时代,我们看到了5G、云计算、人工智能倒逼企业不断做深度融合和原始创新。您和您的团队怎样看待大时代背景下真正的“Made in China”? 钱东奇:我们今天面对的挑战非常大。中国企业更需要争气,就像整个国家走到半山腰一样。中国的企业再过去40年改革开放过程中,从制造、研发、创新,我们沉淀了很多消费级科技,在这方面我们可以站在世界的顶端,并借助已有的芯片技术等科技,我们再努力十年,将传统意义上的“Made in China”变成“中国品牌”。
“I'm not a robot,a robot。I'm lovable,so lovable(我不是机器人,我如此招人喜爱)。”一个机器人在科沃斯创想机器人科技馆里“一展歌喉”。 也许能和这位机器“歌唱家”产生共鸣的是,科沃斯想生产的也不是冰冷的机器,“从工具到管家,再到伴侣,是我们长期的愿景。”科沃斯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CTO)吴牟雄告诉和机器人生态系统。截至2019年末,在全球范围内联网激活的科沃斯品牌扫地机器人超过437万台,全部联网机器人中约71%通过科沃斯云接入。 “在工具属性上,如果满分是100分的话,我给目前科沃斯最好的扫地机器人打80分,但向‘管家’甚至‘伴侣’的目标迈进,科沃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前进的指引永远是客户的痛点。”吴牟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