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市场调研机构Canalys发布报告称,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达到1430万台,同比增长12%。在这其中,华为再次以傲人的成绩夺人眼球——出货量相较2019年同期增长113%,超越三星居全球第二。 (图片来源:网络) 具体来看,苹果公司还是智能手表界的老大,一季度累计出货量为520万件,约占市场36.3%的份额,不过市场份额相较于去年同期则下滑13%。而华为则以14.9%的市场份额超越了三星,拿下了全球第二的位置,出货量同比增长113%至210万件。 再来看老三和老四,据Canalys报告显示,三星以12.4%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三的位置,出货量同比增长46%至180万件,而佳明手表则以7.3%的市场份额位居第四,出货量同比增长39%至110万件。 值得一提的是,报告还指出,一季度智能手表在北美地区呈现出需求疲软的态势,尤其是苹果AppleWatch,而在中国市场,智能手表需求则显著增加,因而预计中国市场将成为2020年智能手表增长的主要来源。 该机构表示,目前,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一大智能手机市场,今年一季度出货量相较去年同期增长约66%,与北美市场的出货量相当,而目前各大国产手机厂商都纷纷推出了智能手表产品,华为、小米、OPPO等,预计中国市场将成为2020年智能手表增长的主要来源。 显而易见,在华为智能手表的强劲增长衬托下,智能手表上扬的景气度更是一览无遗。 智能手表是智能穿戴的下一机遇? 据了解,可穿戴设备属于便携式设备,包括TWS耳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AR/VR等产品,通过软件支持和云端交互等多种技术实现其功能,广泛应用于娱乐、运动和医疗健康等领域。近年来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人们对于电子产品便携化、智能化和功能集成化需求越来越高,而叠加以蓝牙5.0为代表的无线技术、云计算和AI的迅速发展,智能可穿戴设备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就拿TWS耳机(真无线耳机)来说,随着消费者对于手机周边产品和手机配套产品的热情越来越高,其2019年出货量可谓是爆发式增长,在智能可穿戴领域掀起了一波极大的发展浪潮。 据相关研报显示,在2017年苹果的AirPods发布之前,TWS耳机在市场上份额极少。根据GFK数据,2016年无线耳机出货量仅918万台,市场规模不足0.3亿美元。2018年市场规模超过50亿美元。预计到2020年,无线耳机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10亿美金,而整个智能耳机市场规模将在195亿美元以上。 (数据来源:天风证券) 万物互联时代,AI可穿戴,特别是以智能手表和智能耳机的“腕上+耳边”组合,将真正可能替代智能手机成为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联网终端之一。而在经过TWS耳机这一波爆发式增长之后,外界有理由相信智能手表将接力耳机成为下一个可穿戴设备的爆款。 从智能手表出货量上看,目前目前国内四大手机厂商HOVM中,只有华为和小米推出了手表产品。2018年,在国内四大手机品牌没有推出手表产品的情况下,智能手表整体出货量就达到了4000万只。而随着HOVM逐渐推出自家手表产品以及四大厂商对手表的日渐重视,预计2021年手表产品有望破亿,成为下一个千亿级别的大市场。 (数据来源:东兴证券) 此外,根据速途研究院资料,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从2015年的2,080万台增加至2019年约6,260万台,年复合增速为31.7%。而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初步统计,2018年国内智能手表(不含儿童智能手表)总销量为205万支,预计2021年达到700万支,2017-2021年CAGR高达53.5%。 相关受益概念股有哪些? 基于上述可知,随着智能手表底层硬件的逐步完善和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叠加各大厂商加速布局,预计智能手表出货量在2020年将维持高速增长,相关供应链公司有往迎来超预期的业绩提升。 据了解,智能手表产业链环节较多,但可大致分位上游主控芯片、中游零部件和下游组装代工三大环节。拆解苹果、华为和小米手表智能手表产业链可知,与智能手机相比,主流品牌智能手表国产化程度相对较低,国内供应商的主要机会体现在屏幕及模组、玻璃盖板、电池、FPC和组装代工等环节。 (图片来源:东莞证券) 结合相关券商给出的研报来看,在上述提及的产业链中可给予关注的标的则有:显示屏:京东方A;触控显示模组:长信科技;玻璃盖板、陶瓷后盖:蓝思科技;FPC:东山精密;电池:欣旺达;ODM:立讯精密、歌尔股份;SiP:环旭电子等,具体如下: 长信科技(300088.SZ):公司的主要业务涉及ITO导电玻璃业务、TFT面板减薄业务、中大尺寸触控显示一体化业务、中小尺寸触控显示一体化业务等。2019年公司实现营收60.24亿元,同比下降37.35%;归母净利润8.45亿元,同比增长18.74%。2020年一季度实现营收13.49亿元,同比下降18.61%,归母净利润1.93亿元,同比增长13.18%。 歌尔股份(002241.SZ):公司主要从事声光电精密零组件及精密结构件、智能整机、高端装备的研发、制造和销售。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351.48亿元,同比增长47.99%;归母净利润12.81亿元,同比增长47.58%。2020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4.74亿元,同比增长13.47%;期内的归母净利润为2.94亿元,同比增长44.73%。 环旭电子(601231.SH):公司是提供无线通讯相关产品、液晶电视主板及数字存储产品为主的电子公司,主要致力于全球电子设计制造服务,提供模块化与多元化的解决方案。2019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72.04亿元,同比增长10.89%,实现归母净利润12.62亿元,同比增长6.98%。
全球累计确诊超831万例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实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2020年06月19日7:33,全球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超844万例,达8,453,080例,死亡病例超45万例,累计死亡452,520例;其中,美国累计确诊2,187,876例,累计死亡118,381例。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北京疫情已经控制住了 6月18日下午,北京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125场发布会。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目前北京的疫情已经控制住了,依据是每天新诊断的报告病例不等于是新感染的,明后天还会有病例出现,应该是对既往病例的检测发现。新感染只是零星的。 京东618累计下单金额2692亿元,创纪录新高 京东凌晨公布618全程战报。数据显示,2020年6月1日0时至6月18日24时,京东618全球年中购物节累计下单金额达到2692亿元,创下新的纪录。 618期间,京东187个品牌实现下单金额破亿,成为国内外品牌最大增量场。食品饮料、母婴、美妆护肤是消费人数最多的品类,生鲜、医疗保健、厨具品类的增速最高、消费爆发力最强,消费者最舍得花钱的品类是手机、家用电器、电脑数码。 得益于“千县万镇24小时达”提升计划,京东物流六线城市配送订单的增长是一线城市增幅的150%。直播成为今年最火热的零售场景创新。京东快手品质购物专场单日带货达14.2亿。 第十二届陆家嘴论坛开幕,刘鹤、郭树清、易纲、易会满等人重磅发声 论坛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表示,在统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方面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各类经济指标已经出现边际改善。并指出要坚持“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加快发展资本市场; 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各国已经出台的财政金融刺激措施规模之巨,史无前例,但边际效用逐步递减。中国不会搞大水漫灌、赤字货币化和负利率;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疫情应对期间的金融支持政策是阶段性的,全年贷款新增预计近20万亿、社融规模增量超过30万亿。 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针对下一步科创板建设,提出三项明确的工作:加快推出将科创板股票纳入沪股通标的、引入做市商制度、研究允许IPO老股转让等创新制度。 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 纳指录得五连涨 美股周四收盘涨跌不一,纳指录得连续第五日上涨。市场仍在关注美国与全球冠状病毒疫情的发展,美国传染病专家警告称美国仍有疫情卷土重来的风险。美上周申请失业救济人数超出市场预期。道指收盘下跌39点,或0.15%,报26080点;纳指涨32点,或0.33%,报9943点;标普500指数涨1点,或0.06%,报3115点。 科技股中,Zoom涨超2%,Lyft、特斯拉、微软涨超1%。中概股京东跌1.97%,阿里巴巴跌0.32%,拼多多跌0.46%,百度涨1.17%,蔚来汽车涨约5%,51Talk涨超28%,该股今年迄今累涨174% ,B站涨超3%再创收盘纪录新高。 欧洲主要股指集体收跌 英国富时100指数跌0.50% 德国DAX指数收盘下跌102点,跌幅0.83%,报12279点;英国富时100指数下跌30.点,跌幅0.50%,报6222点;法国CAC40指数下跌37点,跌幅0.75%,报4958点;西班牙IBEX35指数下跌91点,跌幅1.23%,报7387点;意大利富时指数下跌86点,跌幅0.44%,报19499点;欧洲斯托克50指数下跌17点,跌幅0.54%,报3249点。 富时中国A50指数收跌0.16% 富时中国A50指数收跌0.16%,报13670点。 A股收评:三大指数齐涨 科技股回暖 外资净流入近50亿 两市主要指数上涨,沪指震荡拉升收涨0.12%报2939点,深成指涨0.65%报11494点,创业板指涨0.09%报2266点。两市成交额逾7500亿,1962股下跌,1684股上涨;北上资金净流入近50亿。 盘面上,行业板块轮动,近段时间大涨的医药、医疗板块回落领跌两市。钢铁、煤炭板块大涨,券商股盘中直线拉升;科技股明显回暖,5G概念股普涨,华为概念大面积涨停。 港股收评:恒指微跌0.07% 半导体强势 钢铁股爆发 中兴通讯飙涨22% 港股三大指数探底回升,盘中均跌超1%。恒指收跌0.07%报24464点,国指涨0.07%报9916点。南下资金大幅流入35.04亿港元,大市成交额为1216.08亿港元。 盘面上,半导体延续周三强势,中芯国际大涨近7%逼近历史新高;钢铁股爆发,重庆钢铁大涨9%;汽车股普涨,吉利拟回A,收涨近6%;餐饮股、香港银行股、石油股跌幅明显,渣打跌逾2%,汇丰跌1.6%;京东首日上市涨3.54%;中兴通讯飙涨22%,正在技术导入5nm芯片。 财政部:1-5月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13.6% 支出下降2.9% 财政部数据显示,1-5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7672亿元,同比下降13.6%。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5998亿元,同比下降1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41674亿元,同比下降10.4%。 全国税收收入66810亿元,同比下降14.9%;非税收入10862亿元,同比下降4.9%。1-5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0281亿元,同比下降2.9%。 英国央行维持0.10%利率不变,如期扩大购债规模 6月18日晚,英国央行公布货币新政,维持利率不变,并如期扩大购债规模。具体数据显示,英国央行以0:9:0(加息-维稳-降息)的比例维持0.10%基准利率不变;并以8:1(赞同-反对)的比例决定扩大资产购买规模1000亿英镑至7450亿英镑,符合预期。 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连续第11周回落 美国上周首次申领失业救济人数150.8万人,预估为130万人,前值154.2万人。初请失业金人数连续第11周回落。 巴西央行降息75个基点至2.25% 当地时间6月17日,巴西央行将基准利率下调75个基点至2.25%。这是巴西央行自去年7月以来连续第8次降息,利率水平创1999年以来历史新低。巴西央行称,实行宽松措施的空间很小,且面临不确定性。预计第二季度经济状况将较第一季度有所恶化,并预计2020年通胀水平为2.0%,2021年为3.2%。 澳大利亚5月份失业率升至7.1% 澳大利亚统计局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失业率升至7.1%,4月份修正后为6.4%,经济学家的预估中值为6.9%。5月份就业人数减少227,700人,4月份数据向上修正为减少607,400人。劳动参与率降至62.9%。经济学家估计为63.6%。 京东集团-SW(9618.HK)首日上市收涨3.54% 京东集团-SW(9618.HK)首日上市高开5.75%,最终收涨3.54%报234港元,成交70亿港元,换手率为22.4%,总市值7231亿港元,位居港股市场第15位,在互联网行业中排第4,仅次于阿里、腾讯和美团点评。公司此次发行1.33亿股,每股定价226港元,募集资金净额约297.71亿港元,超越网易成今年以来港交所最大规模的新股发行。 IFR:连锁酒店集团华住酒店考虑回港二次上市 据IFR报道,连锁酒店集团华住打算回港二次上市,最快计划今年底回港上市。知情人士称,该公司尚未决定筹集多少资金。按照目前估值,华住或将筹集5亿到10亿美元。对此,华住方面回应称:不评论市场上的猜测。 赫兹租车中止股票发行计划 赫兹租车周四提交监管文件表示,出于对公司最大利益考量,决定中止备受争议的新股发行计划。此前美国证监会对于已经申请破产保护的赫兹租车发行新股表达忧虑并展开审查。受此消息影响,赫兹租车周四下跌10%,报1.80美元。据美国媒体报道,在中止新股发行计划后,赫兹租车正在寻求最高10亿美元的破产贷款。 科创板开板一年成绩单:110家公司发行上市 据上交所统计,从去年6月13日至今年6月12日,科创板在开板一周年内实现110家公司发行上市,累计筹资额1274亿元,总市值1.71万亿元,日均交易额156亿元,上市股票涨跌幅中位数达111.25%,两融日均余额86亿元。 证监会核准首家外资全资控股期货公司 6月18日,证监会网站发布消息,为进一步扩大期货市场对外开放,日前,证监会依法核准摩根大通期货为我国首家外资全资控股期货公司。证监会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深化期货市场对外开放,引入符合条件的期货经营机构外资股东,以促进期货经营机构健康稳定发展。业内预计,在金融服务业加快开放的大背景下,伴随着政策的支持,预计年内还会有更多外资机构完成布局。 蛋壳CEO高靖接受调查 蛋壳:调查事项与公司无关联 据新京报,北京时间6月18日晚间,蛋壳公寓公告称,该公司董事会已任命公司联合创始人、董事兼总裁崔岩为临时CEO,该任命即刻生效。 公告披露,因创立蛋壳公寓之前参与的商业投资活动,该公司联合创始人、董事兼CEO高靖目前正涉及地方政府部门调查,因此无法参与该公司的运营或从事相关管理工作。蛋壳公寓方面表示,高靖所涉及的调查事项与蛋壳公寓并无关联。该公司其他董事及管理人员均未收到与该项调查有关的通知及问询。 世卫组织:新冠疫苗可能于年底前研发成功 世卫组织首席科学家苏米娅·斯瓦米纳坦表示,至少有200个新冠疫苗正在研发,约10个疫苗已进入人体试验阶段,其中的三个很快将进入三期临床试验,包括来自中国的疫苗。中国有几个候选疫苗,临床一期和二期试验结果显示出希望。今年年底前,可能会出现一到两个成功的候选疫苗。希望到2021年,可以生产出20亿剂疫苗。 Facebook前高管:FB、苹果等科技巨头未来10年将被分拆 Facebook前高管查马斯·帕里哈皮蒂亚周四表示,在未来10年内,包括Facebook、亚马逊、谷歌和苹果在内的一些大型科技公司将被分拆。帕里哈皮蒂亚预测,Facebook、亚马逊、谷歌和苹果将继续受到世界各地监管机构的调查和罚款,直到它们不再是“庞然大物”。他同时指出,当前唯一没有成为反垄断监管机构目标的大型科技公司是微软。 发改委:化解过剩产能工作,进一步完善钢铁产能置换办法 发改委发布关于做好2020年重点领域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的通知,继续深化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完善钢铁产能置换办法,加强钢铁产能项目备案指导,促进钢铁项目落地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商务部:前5月中国境内投资者进行非金融类直接投资2962.7亿元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表示,1-5月,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7个国家和地区的3570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投资2962.7亿元,同比下降1.6%。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6018.8亿元,同比增长14.4%;完成营业额3484.3亿元,同比下降7.1%。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11.1万人,较上年同期减少8.2万人,5月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65.8万人。 乘联会:预计6月零售163万辆 乘联会官网显示,6月初车市展厅人气和成交相比上月有所回落,仅为去年同期的六成左右,终端市场面临一定的压力,主要厂商零售第一、二周同比分别下降2%、21%,第三周周度同比预计将有所提升,达到-16%左右。全月零售走势呈现前低后高的特点,综合估算6月零售预计完成163万辆。 公募基金产品突破7000只,规模达17.64万亿元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公募基金产品共计7069只,公募基金资产净值达17.64万亿元。截至5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29家,其中,中外合资公司44家,内资公司85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或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子公司共12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2家。 工信部:三大运营商发展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数 工信部发布《2020年1-5月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报告显示,5月份,三大运营商的蜂窝物联网用户规模持续快速扩大。截至5月末,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发展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达10.97亿户,同比增长44%,比上年末净增6886万户,其中应用于智能制造、智能交通、智能公共事业的终端用户增长均达30%左右。
延期披露年报近50天后,6月17日午夜,新华联一连发布38条公告,将2019年度的经营情况悉数道来。 年报显示,2019年,新华联实现营收119.88亿元,较上年减少14.37%;归属于上市股东净利润8.1亿元,较上年减少31.74%;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滑三成至0.43元/股。 在年报的首页,新华联还提示道: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带强调事项段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天健事务所直接指出,因新华联未对收购新丝路文旅时形成的商誉计提减值准备,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 归母净利润政府补助占比34% 年报显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新华联总资产530.62亿元,同比下降1.0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79.2亿元,同比增长1.83%。换言之,辛苦一年,新华联的资产并无变化。 年报进一步显示,新华联2019年录得的8.1亿元净利润中,有2.78亿元来自政府补助,约占归母净利的34.3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新华联归母净利润减少至5.13亿元,同比减少47.04%,接近腰斩。 主营业务的盈利难题成为新华联的拦路虎。宣布文旅转型已过8年,转型为新华联带来的阵痛仍在。 新华联称,报告期内,公司努力提高已投运文旅项目的运营效率与盈利能力,加快文旅项目的建设进程,加速推进房地产项目的去化速度。 2019年公司进入转型关键期。去年1月1日,新华联正式接管5A景区阆中古城。6月28日,铜官窑古镇二期三款旅游新产品面市。8月18日,西宁童梦乐园开业,开业当天客流超过3万人次。12月8日,芜湖鸠兹古镇全面开园。至此,新华联文旅旗下四大景区全面开业运营。 而2019年年度报告显示,房地产仍为新华联的主要收入来源。期内新华联全年房地产项目实现签约销售面积60.66万平方米,销售金额79.01亿元,结算面积82.90万平方米,结算金额91.15亿元,销售金额较2018年度下滑近两成。 新华联在2019年半年度报告中坦言:“公司目前处于文旅转型进程中,但同时受房地产行业政策调控及涉房企业融资政策限制,公司的产品销售和融资工作均受到一定影响。” 销售回款减少影响了新华联的现金流。2019年,新华联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共29.9亿元,同比减少了22.7%。 今年一季度,新华联房地产、文旅景区等主营业务的销售回款均同比下滑。受此影响,一季度新华联实现营业收入3.49亿元,同比下降61.1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3.30亿元,同比下降4309.66%。 紧缩的现金流将新华联的债务压力推至高点。 有息负债255亿,平均融资成本8.66% 资料显示,截至2019年底,新华联资产总额530.62亿元,其中合计受限资产总额234.44亿元,占资产总额的44.18%;融资总额255.1亿元,融资成本8.66%,业内居高。上述融资中,新华联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合计金额为83.75亿元。 另据报告,新华联当期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共13.74亿元,同比减少了33.74%,无法覆盖短期负债。 作为新华联控股的关键棋子,上市平台新华联的命运始终与新华联控股休戚相关。 自去年12月,新华联就因新华联财务公司与湖南出版之间的债务纠纷受到控股股东新华联控股的拖累。 2020年3月6日,新华联2015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兑付违约拉开了新华联自救的序幕,新华联控股流动性危机加剧。 随后的一个月内,新华联控股手中多家上市公司股权被司法轮候冻结、公司评级连降七级、多笔债券触发连带偿还条件。 审计报告中,机构对新华联的持续经营能力产生质疑。 其指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第一季度内,新华联房地产、文旅景区等主营业务的销售回款均同比下滑,可能影响新华联借款后续的偿还进度,其影响程度将取决于疫情防控的情况及新华联公司改善上述情况措施的实施。上述事项或情况,表明存在可能导致对新华联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重大不确定性。” 除此之外,对于“新丝路文旅”商誉计提减值,新华联与审计机构意见相左。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指出,截至2019年底,新华联公司于2015年6月收购新丝路文旅时形成商誉,商誉原值1.97亿元。对此项商誉,新华联公司管理层在每年年度终了对其进行减值测试。经审计,新丝路文旅2019年度亏损金额为1.14亿元,商誉出现减值迹象,但新华联公司未对收购新丝路文旅形成的商誉计提减值准备。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指出,其未能就新华联公司针对此项商誉未计提减值准备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从而也无法判断是否有必要对此事项做出调整。 上述事项表明,管理层未能有效执行与商誉减值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与商誉减值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存在重大缺陷。 年报中,新华联对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的结论予以否认。董事会认为,公司已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和相关规定的要求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了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 资料显示,新丝路文旅前身为港股企业金六福,主营业务为生产及分销葡萄酒及中国白酒。 2015年4月,新华联宣布由全资子公司以5.55亿元港币的总交易金额,收购金六福50.41%的股份,以取得海外上市公司融资和发展平台。2019年,新丝路文旅持续经营业务的营运总收入减少了7.3%至2.11亿港元,股东应占亏损达1.89亿港元。
一、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 1-5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7672亿元,同比下降13.6%。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5998亿元,同比下降1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41674亿元,同比下降10.4%。全国税收收入66810亿元,同比下降14.9%;非税收入10862亿元,同比下降4.9%。 主要税收收入项目情况如下: 1.国内增值税23662亿元,同比下降22%。 2.国内消费税6581亿元,同比下降11.3%。 3.企业所得税18313亿元,同比下降13%。 4.个人所得税4810亿元,同比增长0.7%。 5.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5663亿元,同比下降20.5%。关税970亿元,同比下降17.5%。 6.出口退税6328亿元,同比下降18.3%。 7.城市维护建设税1870亿元,同比下降17.4%。 8.车辆购置税1260亿元,同比下降18%。 9.印花税1332亿元,同比增长9.9%。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817亿元,同比增长18.4%。 10.资源税720亿元,同比下降9.6%。 11.土地和房地产相关税收中,契税2331亿元,同比下降7.1%;土地增值税2490亿元,同比下降7.2%;房产税1224亿元,同比下降8.3%;耕地占用税499亿元,同比下降4%;城镇土地使用税873亿元,同比下降9.3%。 12.环境保护税99亿元,同比下降10.9%。 13.车船税、船舶吨税、烟叶税等其他各项税收收入合计442亿元,同比增长2.2%。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 1-5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0281亿元,同比下降2.9%。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13171亿元,同比下降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7110亿元,同比下降3.1%。 主要支出科目情况如下: 1.教育支出12857亿元,同比下降4.6%。 2.科学技术支出2718亿元,同比下降12.7%。 3.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148亿元,同比下降7.5%。 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4651亿元,同比增长5.8%。 5.卫生健康支出7800亿元,同比增长7.5%。 6.节能环保支出1998亿元,同比下降10%。 7.城乡社区支出7355亿元,同比下降19.7%。 8.农林水支出7369亿元,同比增长1.7%。 9.交通运输支出4823亿元,同比下降16.6%。 10.债务付息支出3405亿元,同比增长6.1%。 二、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一)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情况。 1-5月累计,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3641亿元,同比下降4.5%。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199亿元,同比下降24.1%;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22442亿元,同比下降3.1%,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1091亿元,同比增长0.9%。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 1-5月累计,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31856亿元,同比增长14.4%。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支出346亿元,同比下降36.2%;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相关支出31510亿元,同比增长15.4%,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相关支出21166亿元,同比下降14.2%。
在疫情的冲击下,今年的618受到了比往年更高的关注。各大电商平台其实从6月1日开始就陆续开展了百亿现金消费券、“非常6免1”、“超级百亿补贴”、分发6亿红包和大量无门槛优惠券等活动。 而据披露,天猫618上演压轴戏,宣布两大重磅优惠:一是6月18日0点开始,30多万款尖货折上5折起,更有限时大额品类券开抢;二是6月18日、19日10点新增大额消费券,两天发放整整10亿! 对于618电商大战,许多人颇为关心各大平台的销售数据。 最新数据则显示,618开场10分钟,京东超市成交额同比增500%。 京东平台用户换机第一主场,也是各大手机品牌增量场,今年618华为、Apple、荣耀、小米、vivo、iQOO、OPPO以及一加等品牌均迎来了强势增长。 具体而言,6月18日凌晨5G手机不到1分钟销量便突破万台;华为品牌领跑增长,10分钟成交额同比增长超300%;苹果成交额5秒破亿;前10分钟,荣耀、小米、vivo、iQOO、OPPO以及一加均取得了成交额同比增长200%的成绩。 战报数据还显示,前10分钟,使用以旧换新服务的用户量同比增长560%;通过京东手机即时配送服务,首单华为nova 7 SE 5G手机仅用了10分钟就送到了用户的手中;618期间一共有超过1000个商家开通了0元试用服务,支持这一服务的商品超过一万款! 电脑数码作为京东618的主打品类,销售战绩备受瞩目,同时也将各大品牌的销售角逐推向了一个小高潮。今天,京东公布的618电脑数码排行榜销售战报显示,电脑数码各大品牌销售强劲。截止到6月18日00:03左右,在京东电脑数码排行榜中,联想3分钟销量过亿。 家电方面,31秒,电视成交额破亿元!2分钟,空调成交额破5亿元!3分钟,冰洗品类成交额破5亿元!海尔只用了1分钟就成为首个破亿元的家电品牌,美的紧随其后在接近2分钟的时候破亿。 生鲜品类方面,6月18日零点开卖10分钟,京东生鲜平台狂销牛肉12万斤!同时,京东生鲜平台的蔬菜、肉类、水果、蛋类成交额同比全线大涨,鸡蛋10分钟狂销20万枚,荔枝10分钟卖出20000斤,粽子卖出1万枚! 个护品类数据显示,其中18号当天前5分钟,高端沐浴露成交额同比增长10倍。此外家清品类数据显示疫情防控用品依然是家庭首选,其中前5分钟家清品类一次性清洁用品成交额是去年的20倍。 (图片来源:网络) 值得注意的是,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618期间出现了许多新玩家,大战更为激烈。 例如,百度App于近日上线了618频道,既有内容带货也有直播带货。在货源供给上,百度接入了京东商品池的供应链、物流和售后体系,同时也有自己的电商平台度小店。 (图片来源:百度App) 除了百度外,新浪旗下分期电商新浪分期在618期间推出了“618年中盛典”、“百亿补贴计划”,国美和拼多多此前达成战略合作。互联网平台如抖音、快手等也气势汹汹地加入了电商直播的竞争,而电商直播也是今年618一大看点。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电商股的股价表现都非常不错。 例如,拼多多的股价自3月16日的低点30.2美元/股算起至今已经上涨147%,市值也达到了997亿美元,逼近千亿市值大关。 (图片来源:Wind) 在上述的同一时期内,京东的股价飙升逾57%,并在今日创下新高;唯品会的股价涨逾41%,而阿里巴巴的股价则涨近1%。 (图片来源:Wind)
6月17日,周黑鸭(1458.HK)延续强势行情,现涨超7%,报6.30港元,最新总市值150亿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其股价自6月以来累计涨幅超50%,且时隔近两年重回6港元上方。 来源于:Wind 而究及这一涨势的原因,除了受到武汉本地股概念的驱动,还是在于:随着疫情日趋平稳,其业务的复苏脚步不断加快,进而受到了多家券商的看好。 首先,根据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消息,目前武汉市无新增无症状感染者,无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至此,武汉市无症状感染者及其密切接触者全部清零。 而或继续受此消息的利好,在A股市场,武汉概念涨势明显,其中,盛天网络涨超9%,领涨板块,华中数控、海特生物、中船应急、高德红外等个股有所拉升。 来源于:Wind 同时,虽然疫情的打击对周黑鸭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基于疫情整体趋缓,再加上其线上业务不断扩容,例如通过直播带货等方式,其业务的成长性受到了相关券商的青睐,也或将改善目前业绩的不如意。 回顾其财报,可以发现上一年其业绩表现陷入了一定的颓势。2019年周黑鸭全年收入达到31.86亿元,同比下降0.8%。其中,周黑鸭门店收益27.4亿元,占总营收的86%,而自营门店收益减少3590万元,分销商收益减少5220万元;实现归母净利润4.07亿元,同比下降24.56%;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4.07元,同比下降24.6%。 同时,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在疫情期间,此前周黑鸭与央视、淘宝直播薇娅等在内共进行了5场直播带货,销售170万盒产品,带动了4月-5月同比增长2.3倍的电商销售额。此外,618购物节即将到来,周黑鸭6月份的销量或受到一定的乐观预期。 瑞信指出,周黑鸭(1458.HK)去年底所推行的特许经营模式成为主要增长动力,可减轻商铺运营成本压力,并推动分店网络扩张,将评级由原先“跑输大市”调升至“跑赢大市”。虽然目前疫情阻碍发展计划,但在周黑鸭积极发布新产品、线上线下全渠道覆盖及市场整合等多项战略改革下,将2020年盈利预测削减54%,但将2021年盈利预测提升44%,目标价由2.4港元上调至7港元,相当于2021年预测市盈率27倍。 里昂认为,周黑鸭整体线下销售正在复苏,估计交通枢纽的店铺流量已复苏20%至30%,且认为其线上平台销售强劲,加上有其他来自特别渠道的收入来源,例如是便利店等,部分抵销售传统线下渠道的弱势,公司3月份于超市及便利店推出真空包装产品,而管理层目标是在不同的连锁店内推出多元化产品,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也会改善包装等供应予拥冷链系统的渠道。考虑到特许经营申请者众及现有特许经营店向好等因素,对公司的经营模式信心增加,重申‘买入’评级,目标价由5.4元升至5.7元,并提升了对公司的特许经营店开店预测,估计将于2021至2022年有所加快。
今年以来,为对冲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造成的严重影响,促消费政策力度不断加强。随着各行业逐步恢复到正常的生产经营状态,新一轮促消费政策加快落地,政策力度持续加大,汽车等行业成为促消费“主力军”。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居民外出购物和就餐活动加快恢复,市场销售连续三个月好转。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降幅再次收窄4.7个百分点,商品零售规模已接近上年同月水平。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由降转升,同比增长2.5%。 同时,消费升级类商品和新型消费保持较快增长。今年前5个月,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1.5%,增速比1至4月份加快2.9个百分点。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24.3%,比上年同期提高5.4个百分点。 在众多扭降转升的行业中,汽车行业成为促消费的主力军之一。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5月,汽车产销量环比增长4%和5.9%,同比增长18.2%和14.5%,增幅比上个月分别扩大15.9个百分点和10.1个百分点。其中,乘用车产销量5月份环比分别增长4.5%和8.9%,同比分别增长11.2%和7.0%,增速已由负转正。商用车产销量同比也呈现大幅增长。 分析原因,业内专家表示,一方面,今年以来,中央和地方连续出台稳定和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助力汽车市场回暖;另一方面,汽车企业逐步恢复正常生产,居民之前购车和换车需求得以释放,这些因素共同推动汽车市场销售回暖。 近期,为了进一步推动消费市场增长,稳经济稳就业,各地进一步加大了促消费政策力度。而促进汽车市场消费成为各地政策的重点。 北京市日前宣布,将进一步促进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实施促进高排放老旧机动车淘汰更新方案。同时,采取电商平台集中办理、京外购车客户网签等形式,简化二手车外迁交易流程。陕西省也在近期提出,对无车家庭购置首辆家用新能源汽车给予适当支持,并鼓励各市研究汽车下乡支持政策,组织开展汽车下乡促销活动。鼓励汽车销售龙头企业发展线下线上新业态新模式。 此外,包括重庆、广东、湖北、江西、四川等地近期也都围绕提振消费、促进市场繁荣出台政策,重点聚焦汽车促消费、扩大数字消费等方面展开。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有形市场分会常务副理事长苏晖表示,汽车消费需求的释放,加上促进汽车消费利好政策的推动,使汽车市场迎来了新一轮消费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