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长假前三个交易日连续跌停的*ST界龙,长假后并未止跌,10月9日早盘开盘仍呈现一字跌停,截至收盘跌停板并未打开,报收4.23元/股。 10月9日,*ST界龙内部高层人士回应记者称,目前公司经营一切正常,今年上半年公司扭亏为盈,摘星摘帽可期,目前连续跌停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浙江某配资公司被公安机关调查,一切等公安调查结果出来才知道哪路资金在疯狂抛售。 10月9日晚间,*ST界龙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称,公司从某自媒体获悉,某配资公司被公安调查引起股票闪崩,同时涉及数只股票强行平仓,公司股票是其中1只,此消息真伪待查证。经公司内部自查,公司及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控股股东、持股5%以上的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均未参与此次事件,且对该事件不知情。 高管回应称公司经营一切正常 9月28日-30日三个交易日,*ST界龙连续三天一字跌停,3个交易日成交1863万元,接近地量。 节后第一天,10月9日早盘,*ST界龙开盘一字跌停,封单40余万手,截至收盘,封单减少至24.06万手,成交量1.15亿元。 不同的是,前三个跌停板换手率均不足1%,而第四个跌停板换手率为4.11%,且成交量超过前三个交易日总和。 对于公司股票连续4个一字跌停版,*ST界龙内部高层人士对记者表示,“公司目前经营一切正常,跌停只是市场资金的行为,目前公司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信息。” 对于跌停原因,*ST界龙在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公告称:“公司股票于2020年9月28日、29日、30日连续3个交易日跌停,股票价格大幅波动。浙发易连和界龙集团签订的公司控制权转让相关协议按照合同内容正常履约。经公司内部自查,公司及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控股股东、持股5%以上的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均未参与此次事件,且对该事件不知情。” 10月9日晚间,*ST界龙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称,在公司本次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期间,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控股股东、持股5%以上的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不存在买卖本公司股票的情况。也就是说,*ST界龙新上任的董高监团队及控股股东并未有任何减持行为,二级市场的股价波动与他们并无直接关联。 值得注意的是,*ST界龙第一大股东浙发易连在8月份曾质押了1亿股股票给湖州祥元实业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融资金额4亿元,占浙发易连所持*ST界龙股票总额的76.65%。按照最近几个交易日的跌幅来看,质押部分股票市值蒸发约2000万元。 “浙发易连质押这部分的股票没有设置预警线,目前质押这部分股票不会对二级市场造成任何影响,更不会产生坏的连锁反应。”*ST界龙董秘许轼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上半年净利润2.2亿元摘星摘帽可期 和其他即将退市以及风险重重的ST股不一样,*ST界龙在经历了实控人变更、浙江资本借壳后,目前净利润回正,且欲转型进入互联网医疗产业。 8月21日,*ST界龙发布2020年半年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03亿元,同比增长207.70%;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2亿元,上年同期为净亏损2768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473.88万元;基本每股收益0.335元。 这是*ST界龙连续两年亏损后,首次半年报净利润回正,与此同时,公司的实控人变更也在9月正式结束,新的实控人和管理层相继到位。 根据解除退市风险的有关规定,*ST界龙如果在2020年扭亏为盈,且最近一个年底的净资产为正,营业收入不低于1000万元,且不被出具非标年报,那么便符合解除退市风险警示的相关要求,有望摘星摘帽。 “从上半年*ST界龙财务指标中的净资产、营收及净利润指标来看,目前*ST界龙符合上述退市风险解除条件,若继续维持到2020年全年,那么明年摘星摘帽确实是大概率事件。”一位资本市场律师对记者称。 “摘星摘帽是我们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上半年我们半年报各项财务指标还不错,下半年我们争取继续保持。”许轼此前接受采访时称。
兴民智通披露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186,171,120股,全部由公司控股股东青岛创疆环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认购,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88,803.62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有息负债。
投资股票有真爱吗?可能真有。 为了表明长期投资的决心,大连圣亚二股东磐京基金抛出一份堪称A股史上最“长情”的减持承诺——10年不减持!另一边,磐京基金总经理毛崴,顺利当选了大连圣亚总经理。 事实上,这只是这个控股权争夺故事中的剧情之一。过去几个月,来自浙江的资本方击败了大连圣亚国资大股东及原管理层团队,揽获了上市公司控制权。 在分析人士看来,这份“长情告白”更像是一份胜利者宣言,希望给股东和员工吃下一颗定心丸。但惨遭出局的一方真的会就此收手吗?还需打上一个问号。 详情请扫二维码↓
“今年上半年流动性相对充裕,但是大股东纾困还是有不少需求,毕竟券商的股票质押业务整体收缩,有些公司存在资金缺口。”某地方资产管理公司(AMC)资本市场业务人士告诉记者,在今年股市行情较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的情况下,这类业务收益比预期要好。 券商压降高比例股票质押的同时,不少地方AMC积极布局股东纾困业务,进一步化解上市公司流动性风险。据了解,作为首批地方AMC中的代表,国厚资产近期落地两单上市公司纾困项目,分别为莲花健康和*ST梦舟;截至今年6月末,浙商资产完成或正在纾困上市公司11家。 地方AMC纾困形式也呈现多样化。今年8月发布的《中国地方资产管理行业白皮书(2019)》称,面对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风险化解和为民企纾困,有的地方AMC成立纾困基金或发行相关专项债;也有的作为上市公司大股东托管人,积极参与纾困工作。 “介入上市公司后,一方面做债务重组,进而降低企业财务成本;另一方面也需要引荐战略投资者,为公司补充新鲜血液。”一位参与过上市公司纾困项目的地方AMC人士表示,目前部分地方AMC做破产重整经验丰富,但投行队伍还不够专业。 另一家位于华中地区的地方AMC相关人士介绍,他所在的机构参与过一些上市公司纾困,都是地方上风评还不错的公司。具体纾困方式上,有些进行大股东股票质押纾困,有些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受让股票,也有进行债权资金直接支持的,但由于公司质地有差异,纾困效果也不尽相同。 具备券商背景的AMC优势较为明显。比如,苏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苏州资管”)的股东之一为东吴证券,持股20%。据苏州资管内部人士介绍,该公司参与过两单股票质押纾困,均为苏州本地上市公司。其中一家采取的就是和东吴证券、苏州高新资管一起设立纾困基金的模式。 目前,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化解已初见成效。记者从权威人士处获悉,从质押风险化解的成效来看,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总体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去年高比例质押公司数量呈现净减少趋势。今年以来,数量还在持续下降。 “今年,我们的质押风险化解工作依然在积极推进中。尤其是疫情期间,部分上市公司受到影响,客观上也给化解风险带来一些需要解决的新问题。”上述人士称。 据介绍,从风险化解的实践情况看,采取最多的为股权模式,即转让上市公司控制权或部分股权,也有向控股股东增资的。债权模式也较为常见,比较典型的是转质押,还有直接提供专项纾困资金、进行明股实债式的增资,包括向上市公司的核心子公司进行增资等等。 在参与这类纾困业务时,作为国有四大AMC之一的中国华融通常选择主业经营良好、经营性现金流较充沛、仅控股股东存在股票质押风险的优质标的,通过“股权+债权”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实施救助。 从质押资产来源来看,除了从券商处接过质押资产外,AMC还参与其他债权资产处置,实现股东纾困。一位资深投行人士表示,股票质押分为场内和场外,场内是向券商进行质押融资,场外是向银行等渠道融资,若出现质押违约,场内通过转让方式进行处置,场外则必须通过诉讼。
紫光股份公告,公司控股股东西藏紫光通信与北京屹唐同舟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简称“屹唐同舟”)于2020年9月16日签署了附条件生效的《股份转让协议》,屹唐同舟通过公开征集转让方式协议受让西藏紫光通信所持有的162,452,536股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5.68%)。股份转让价格为28.72元/股,股份转让价款总计为4,665,636,833.92元。本次公开征集转让完成后,西藏紫光通信仍为公司控股股东,清华大学仍为公司实际控制人,教育部为最终控制人,公司控制权不发生变化。
皖通科技股东大会议案全部被否后,9月17日下午,深交所下发关注函,要求公司核实并说明相关股东对相关议案投否决或弃权票的具体原因,以及“公司认为仍不存在实控人的原因及合理性”。 股东为何否决议案? 9月16日下午,皖通科技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包括续聘2020年审计机构在内的6项议案均被否决。南方银谷作为公司内斗的核心参与方之一,对议案均投了反对票;新晋第三大股东王晟通过委托代理人,也对议案投了反对票。 当晚,皖通科技董秘潘大圣称,所有议案被否,暂时不会影响公司经营。比如,续聘2020年审计机构主要涉及最迟于2021年4月30日披露的2020年年报,公司还有时间与各位股东沟通相关事项。按照流程,皖通科技董事会可将被否议案提交下一次股东大会审议表决。 尽管如此,但深交所依然关注公司股东不赞成议案的具体原因。 “我们都是干实业出身,此次投票是为了抗击‘蒙面’资本。”接近南方银谷的人士赵强(化名)称,“此次股东大会的投票结果,也证明了股东对现有管理团队的业绩表现很差的态度。” 2020年半年报显示,皖通科技上半年实现营收6.03亿元,同比下降3.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34.45万元,同比下降58.97%。 今年3月,皖通科技董事会曾通过议案,罢免了周发展(内斗一方,代表南方银谷)的董事长职务,随后选举李臻(内斗另一方)为副董事长、廖凯为董事长。由此,皖通科技内斗爆发,双方阵营在此后多次交锋,为了争夺上市公司控股权互不退让。 对此,深交所要求皖通科技说明,股东大会能否正常运行,是否影响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公司治理是否存在重大缺陷,以及对否决议案的后续安排及具体解决措施。 为何仍认定“无实控人”? 另一个让深交所关注的问题是,南方银谷作为皖通科技原控股股东,其与一致行动人的持股比例增至21.96%。这主要是因为南方银谷和易增辉结成一致行动人。按照双方于9月14日签署的《一致行动人协议》,为保障皖通科技持续稳定发展,提高上市公司经营决策的效率,双方拟在公司相关事项中采取一致行动。 此前,南方银谷与王中胜等3人系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达24.18%。当时,皖通科技认定,南方银谷是公司控股股东,周发展是公司实控人。但是,6月12日,南方银谷与王中胜等3人签订的相关协议到期终止。皖通科技随即在8月22日公告称,公司处于无控股股东、无实控人状态。 皖通科技称,南方银谷与王中胜等3人签订的相关协议到期终止后,公司任何一名股东均无法凭借其实际支配的股份,单独对公司的股东大会决议产生重大影响,无法通过实际支配公司股份表决权决定公司董事会半数以上成员选任。同时,任一股东实际支配的上市公司股份表决权,都无法达到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对公司实际控制的要求。 如今,皖通科技的股东结构有变,形成三方势力,包括南方银谷及其一致行动人、西藏景源及未与其明确一致行动关系但交集颇多的福建广聚等股东,以及新晋第三大股东王晟。 对此,深交所要求皖通科技根据本次股东大会投票情况,核实公司前十大股东中是否存在其他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关系。同时,皖通科技要结合《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深交所《股票上市规则》等相关规定,从股东之间存在的一致行动协议或约定、表决权委托、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的持股比例,以及股东之间的持股差距等方面,逐一举证说明公司认为仍不存在实控人的原因及合理性。
9月16日,欣龙控股发布定增公告称,拟非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8900万股(含本数),募资规模不超过6.68亿元人民币,控股股东嘉兴天堂硅谷将全额认购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 若上述事项能顺利完成,嘉兴天堂硅谷持股比例将增加到22.12%,而二股东海南筑华则被稀释到7.26%,持股差距将被拉开,嘉兴天堂硅谷的控股地位将更加稳固,控股权之争有偃旗息鼓之势。 公告显示,本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将投资于医用卫生材料制造项目、8,000吨水刺非织造材料生产线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其中,医用卫生材料制造项目的实施主体是宜昌市欣龙卫生材料有限公司,主要产品为医用卫生类无纺材料;8,000吨水刺非织造材料生产线项目的实施主体为海南欣龙无纺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产品为高档擦拭布、湿巾和面膜类基布等。 欣龙控股表示,随着本次募投项目的建成、达产,公司将显著提升在无纺布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巩固公司的行业地位,为公司未来发展提供新的成长空间,进一步增强盈利能力,有利于提升公司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维护股东的长远利益。 嘉兴天堂硅谷大手笔持续加码欣龙控股,有助于其进一步稳固对上市公司的控股权,有助于维护上市公司的稳定发展,也有助于维护中小股东的利益。从募资投向看,控股股东依然看好上市公司主业,寄希望通过增资扩股进一步增强上市公司在无纺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除了向内发力,欣龙控股也在向产业链下游寻求机会。公告显示,欣龙控股拟以现金4000万元增资杭州临安咔咔玛科技有限公司,增资完成后持有咔咔玛40%的股权。欣龙控股表示,通过对咔咔玛的参股投资,可以延伸欣龙控股的产业链,助力欣龙控股从无纺卷材向无纺终端制品的转型升级。 向内提升生产能力,向外加强产业链布局,欣龙控股深耕无纺主业的决心昭然可见。“通过定增募投项目,持续推动无纺业务结构的深度调整,提升规模效益和盈利水平;围绕消费升级带来的新机遇,通过投资咔咔玛,进一步加快公司在终端制品业务领域的布局。”欣龙控股新任董秘李翔对记者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之前被股东大会否决的董事薪酬调整的议案,经修改后被再次提交本次董事会审议。根据公告内容,本次议案较上次议案进行了大幅调整,董事长和联席董事长从上市公司只领取津贴,津贴额度从6000元/月上浮到9000元/月。据了解,在上次股东大会上嘉兴天堂硅谷主动对董事薪酬调整的议案投了反对票,而本次再次提交董事会的议案,维持了只给董事发放津贴的模式,对发放金额进行了一定上浮。从对议案的调整看,欣龙控股充分考虑并尊重了广大中小股东意见。 不过,从董事会议案的表决结果看,董事会内部仍存在一定分歧。若非公开发行能够顺利实施,嘉兴天堂硅谷控股地位得到稳固,上市公司的发展方向也将更加明朗。根据关联交易规定,嘉兴天堂硅谷和海南筑华应在股东大会上回避表决,定增预案能否获得股东大会通过,还要看中小股东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