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智北京报道12月27日,京雄高铁全线贯通,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再加助力。当前,“十四五”即将拉开帷幕,“轨道上的京津冀”让三地的联动更加紧密。不过,在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刘秉镰看来,京津冀协同发展仍任重而道远。他建议,要瞄准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加快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总量,培育有潜力的经济增长极,加快产业升级,构筑区域性产业协同机制。“北京的科创能力很强,但是北京部分科技成果转移到了长三角和珠三角。因此应充分运用北京科技创新优势,提高转化能力,延伸区域价值链。”刘秉镰表示。当前,河北、天津两地积极承接北京优质的科研资源,共同推进产业协同发展。12月26日,中关村e谷(阜平)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启动暨奠基仪式在河北阜平经济开发区隆重举行,宣告这一面向智能制造创新生态的产业基地开启建设;同时,多家智能制造企业与产业园签订了入驻协议,阜平智能制造产业也将借此汇聚更多优质资源,进一步凝聚先进制造创新生态,完善产业链条。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2015年发布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对京津冀地区进行了总体定位: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总体协同发展改革的引领、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的示范区。近年来,京津冀相继出台了《京津冀产业转移指南》等系列政策,同时建立了以“2+4+N”为核心的产业疏解空间载体和平台支点。截至2020年10月,北京累计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2154家,疏解提升区域性批发市场和物流中心773个;“十三五”期间,天津累计引进北京项目4500多个,到位资金超过8000亿元;截至2019年,河北共承接北京转移基础单位7009个,1400多家京津高科技企业落户河北。“雄安的后花园”阜平则聚焦“十四五”,当前,其先进装备制造区已达到“九通一平”入驻条件,高标准打造的阜平经济开发区蓄势待发。“阜平经济开发区近年来在产业所需的信息发布、市场对接、法规完善、政策配套、资金、服务等方面逐步打通、提升,致力于打造面向先进制造产业的新经济平台。”河北阜平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任刘伯表示。在中关村e谷副总裁柳永坡看来,阜平是京雄制造产业疏解最佳的承载地,其既有我国智能制造发展面临需求和政策的利好,同时,发展智能制造业也是阜平弯道超车的一个重要的机遇。“接下来,不仅要收集河北省的智能制造相关企业,同时要搭建产业公共的服务平台。飞地就是要利用珠三角原有我们运营的一些园区的资源,为阜平的智能制造产业园进行招商,北京有哪些智能制造产业可以到阜平发展,也可以进行招商,利用飞地的方式,将企业落到我们现有的园区里面,等到阜平真正运营起来之后,就可以把这些企业迁移过来。”柳永坡表示。据了解,首批意向入园的企业有罗特尼克能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远度互联科技有限公司、瀚思软件(北京)有限公司、北京卓奥世鹏科技有限公司等,涵盖智能硬件、高端制造、系统控制、自动化设备、无人机等领域。其中,罗特尼克能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飞轮储能技术、装备制造及系统方案提供商,拥有大规模飞轮储能高端制造和生产能力。首批高端制造企业的加入,将为产业园智能制造产业聚集奠定坚实基础。未来,阜平产业园还将重点面向3D设计与工业互联网、全系列飞行模拟器及通用航空和虚拟现实、高性能无人机/无人车等项目招商,推动阜平打造智能制造技术创新、孵化培育、产业聚集高地,为阜平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打造高起点。布局创新产业链当前,中国经济正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对智能制造来说更是如此。在北京电子学会常务理事、智能制造委员会主任委员董恩辉看来,随着市场的快速变化,随着成本的压力越来越高,当前也对智能制造提出了非常现实的需求。“在整个制造的行业,应该说德国和日本是走在全世界的前列,尤其从工业品的制造上来讲,他们基本上就是按照敏捷制造和精益制造的模式在推进。我们如果希望能够更好地实现弯道超车,应该将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到我们的制造业中来,通过智能制造的制造模式、生产组织模式的转变,实现敏捷的制造和精益的制造。”董恩辉表示。因此,对于企业来讲,通过互联网建设、物联网建设,实现数据上的集中和透明,通过数字经济来推动中国经济的升级转型至关重要。从产品上来看,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产品的更新换代急剧加快,智能化的应用越来越多,尤其是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等信息装备,都是在快速发生着变化。从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为了应对这种产品不断变化的速度的要求,也对加快产业链、供应链的配套,提升供给的能力,缩短产品的研制周期等提出了要求。“智能制造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制造上来,我们现在有很多智能的产业,智能的要求,但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来。”董恩辉表示。在河北经贸大学副校长武义青看来,基于首都北京的研发优势,天津的制造业基础、河北的空间和劳动力优势,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轨道交通装备及零部件等产业里均有更大作为,寻求更大突破。据了解,中关村e谷(阜平)智能制造产业园以阜平优惠招商政策、贴心政务服务、财税和金融支持等与中关村e谷优势相结合,在场地、招商、企业运营、技术创新、产品试验、专利运营等多个领域加速推进高端制造业产业纵深发展,推动阜平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示范样本。在武义青看来,接下来应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围绕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在以上及生物医药、食品和健康等领域有更大作为。
不到半年,浙江打造“未来工厂”的思路从计划变成现实,智能制造的工业新模式来了。今年8月份,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下发《浙江省培育建设“未来工厂”试行方案》的通知,为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积极探索“未来工厂”建设路径和标准,打造智能制造新模式新标杆,在国内率先提出探索“未来工厂”建设。12月23日,浙江首批“未来工厂”名单公布,正泰低压电器未来工厂与海康威视智能视频终端未来工厂、吉利纯电动汽车部件未来工厂、阿里巴巴迅犀服装未来工厂等12家标识智能制造发展新高度的未来工厂入选。“截至2020年7月,公司累计申请专利5588件,发明专利1527件,PCT申请110件,累计注册商标883件,国外商标310件。事实上,自2016年起,正泰电器连续3次入选科睿唯安/汤森路透的‘中国大陆创新企业百强’名单。”正泰电器董事长南存辉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国务院国资委机械院创新中心主任宋嘉认为,在制造业“新五化”发展趋势和长三角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应该说浙江省培育“未来工厂”是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部署,是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有益尝试,必将奠定下一个阶段发展后劲的一个坚实基础,通过一系列的创新进而形成累计优势。每年培育建设10家“未来工厂”按照浙江省经信厅的定义,“未来工厂”是指广泛应用数字孪生、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实现数字化设计、智能化生产、智慧化管理、协同化制造、绿色化制造、安全化管控和社会经济效益大幅提升的现代化工厂。基本要素包括数字孪生应用、智能化生产、智慧化管理、协同化制造、绿色化制造、安全化管控、社会经济效益七大要素。在发布现场,浙江省副省长高兴夫说,基于智能制造的良好基础,浙江在国内率先提出探索“未来工厂”建设,聚焦数字安防、网络通信、智能装备、汽车及零部件、医药、新材料、现代纺织、智能家居等标志性产业链,每年遴选一批培育创建的“未来工厂”入库名单,示范引领浙江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成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展示窗口。《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根据计划,从2020年起,浙江每年将探索培育建设10家左右“未来工厂”,示范引领浙江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成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展示窗口。此次的12家未来工厂虽然行业迥异,但它们的底气都来自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5G、人工智能、边缘计算、数字孪生等新技术赋能。像作为3家引领型“头雁未来工厂”中第一家发布的企业正泰电器,就是基于现在新基建发力、电力物联网投资持续增长,催生对创新型低压电器产品的旺盛需求,也造就了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趋势的大环境。正泰电器根据新基建领域特有的运行环境,持续研发具备物联网、5G通讯、自检测等功能的高附加值新品。这要求未来工厂面对不断变化的产品需求,要具备快速反应的柔性生产交付能力。为此,正泰搭建工业物联网,以打通各个环节数据隔阂,确保产品从方案设计、物料采购到生产和运输等过程都实现可控的数字化。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员、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工厂”是浙江制造业未来必走之路。未来工厂的主要特征是智能和物联,依赖信息系统和机器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其作用是助推传统工业企业向是现代制造业升级转型,大大提高核心竞争能力。营造使用国货的氛围根据浙江省经信厅的《方案》,每年浙江将参照国家有关智能制造评价指标体系,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未来工厂”建设要素,为“未来工厂”培育创建提供参考依据。入选的企业集中在数字安防、网络通信、智能装备、汽车及零部件、医药、新材料、现代纺织、智能家居等重点领域。然后由浙江省经信厅牵头,组织专家进行评估,在财政资金、融资服务上加大力度,积极营造使用国货的良好氛围。“作为浙江的制造业担当,未来工厂们首当其冲的是要保护好这一片沃土。”正泰董事长南存辉说。在正泰未来工厂内,产品的“诞生”由数字化说了算。正泰通过运用物联网、5G、大数据等技术,融合IT/OT数据,集成CRM、PLM、虚拟仿真、SRM、MES、WMS、EMS等系统形成一体化企业数字化平台,实现从制造核心装备到生产工业大数据的纵向集成及从客户需求到研发、生产、销售的价值链横向集成。随着中国的碳达峰、碳中和承诺落地执行,中国企业的减碳意识将大面积觉醒。从企业制造角度出发,正泰在未来工厂的设计中尽可能履行“碳”责任,在绿色生产方面做了充足的优化。目前,企业自主研发的能效管理系统(EMS)已经完成建设,实现用能设备的实时能耗监测,采集电压、电流等能源基础数据并存档分析,识别高耗能设备和用电负荷变化趋势,并针对设备异常实时报警、确保设备用电安全,有效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国务院国资委机械院创新中心主任宋嘉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浙江比较深刻地把握了“下一代智能制造与现有先进制造在底层逻辑的根本不同”,可以说是一个全新的物种。“现有先进制造的方法论是强调计划、控制与反馈,下一代智能制造的方法论演进为‘网络数字模型与物理空间叠加’。 ”宋嘉说,由于底层方法论的变化,将改变制造的范式、模式。而浙江打造“未来工厂”提出的七大衡量要素,宋嘉表示希望浙江能够探索出一条适合各不同行业、不同制造流程、不同发展阶段的方法论,向全国输出“浙江方案”。张孝荣认为,据相关统计,目前,浙江省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已达263家,累计上云企业超40.5万家,重点制造行业典型企业装备数控化率达60.7%、工业设备联网率达42.3%,产业数字化指数全国第一。因此浙江制造走向智造,已具备了较好的基础。
“不仅缓解了资金压力,产量也提高了,真是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义乌市松南进出口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小贞说。此前,因为赶制英国口罩订单,货款没有及时回笼,他一直被资金困扰。义乌农商银行了解情况后,立即启动“绿色审批通道”,为其办理了100万元的“市场复工贷”融资,并减免了3300元出口信用证业务手续费,切实帮助企业缓解了资金困难。从通过绿色通道提交审查,至审批完成,全流程仅用了2个工作日,义乌农商银行跑出了疫情贷款的“加速度”。为充分发挥金融在稳外贸中的积极作用,义乌农商银行巧打政策、产品和服务组合拳,把金融惠企政策落地到“最后一公里”,为出口制造企业营造缓冲期,帮助企业渡过疫情冲击难关。一是积极有为出政策。专门出台特殊金融服务方案,对受国外疫情影响较大的出口制造企业,通过展期、续贷、再融资及还款计划调整等方式做好融资接续安排,并采取变更结息周期、适当下调利率、延迟本息偿付等措施,防止企业资金链断裂,减轻受困企业负担,满足出口制造企业复工复产与持续经营需求。二是多措并举降费率。免收外贸企业汇出汇款、汇入汇款、出口托收、进口信用证、出口信用证、查询更正费等全部国际结算手续费,疫情发生以来已为238家外贸企业减免国际结算手续费22万元。降低出口制造企业“转贷通”三分之一转贷费用,全面推开“2个月基础利率零利率”优惠政策,新增信用、保证类贷款利率下调47%,“市场复工贷”利率最低按3.5%执行,全年可实现贷款利率普降0.5%。三是分类施策强服务。成立金融专班和“金融防疫突击驻企服务队”,积极开展受困出口制造企业排查、筛选和分析工作,做到“每户到专人、户户必落实”,全力高效保障抗疫重点企业的融资需求和综合金融服务。积极拓宽收款渠道,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便捷、低成本、多币种的跨境电商提款业务,并为电商平台、电商企业、物流企业等主体提供贸易数据认证、在线结汇等服务,切实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日前,宝能汽车集团西安基地绿色智慧工厂宣布正式建成,自主研发的新能源xEV平台首车暨宝能增程式电动汽车(REV)也下线。 宝能汽车集团西安基地于2018年3月奠基,包括冲压、焊装、涂装、总装等四大主体车间,以及PACK车间、联合站房、污水处理站、生产管理中心、员工食堂、倒班宿舍等附属配套设施。西安基地建成投产后,已成为继江苏常熟观致制造基地、深圳宝能汽车制造基地(原长安PSA制造基地)之后,宝能汽车集团第三个投产的整车制造基地,也是宝能第一个自建并投产的整车制造基地。 而基于xEV平台开发的首车暨宝能增程式电动(REV)车型下线,也意味着宝能汽车集团在自主技术研发上的投入开始进入回报期。 这意味着,宝能汽车集团正在快速落实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共享化的“新四化”战略,全力推动民族汽车工业创新发展,践行汽车强国梦。 早在2020年9月,宝能集团常务副总裁陈琳表示,一直以来,宝能集团始终与国家战略同向同行,始终坚守实业报国的企业使命。在宝能集团的“制造宝能、科技宝能、民生宝能”三大战略中,汽车板块是宝能未来发展战略的重要引擎。宝能将持续发力高端制造,打造民族汽车强品牌。 宝能集团常务副总裁陈琳 宝能集团常务副总裁陈琳同时担任深圳市第六届人大代表、宝能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观致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市代码000012.SZ)董事长、中炬高新(行情600872,诊股)技术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市代码600872.SH)董事长、广东韶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市代码000601.SZ)董事。 南玻集团、中炬高新、韶能集团是宝能旗下的高端制造企业。近年来,宝能集团打造以大汽车、大材料等板块为主的高端制造组团,打造涵盖“研发—零部件—整车制造—后市场”的完整汽车产业链闭环,目标是通过10-15年的耕耘,塑造具备强大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全球汽车品牌。
日前,宝能汽车集团西安基地绿色智慧工厂宣布正式建成,自主研发的新能源xEV平台首车暨宝能增程式电动汽车(REV)也下线。 宝能汽车集团西安基地于2018年3月奠基,包括冲压、焊装、涂装、总装等四大主体车间,以及PACK车间、联合站房、污水处理站、生产管理中心、员工食堂、倒班宿舍等附属配套设施。西安基地建成投产后,已成为继江苏常熟观致制造基地、深圳宝能汽车制造基地(原长安PSA制造基地)之后,宝能汽车集团第三个投产的整车制造基地,也是宝能第一个自建并投产的整车制造基地。 而基于xEV平台开发的首车暨宝能增程式电动(REV)车型下线,也意味着宝能汽车集团在自主技术研发上的投入开始进入回报期。 这意味着,宝能汽车集团正在快速落实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共享化的“新四化”战略,全力推动民族汽车工业创新发展,践行汽车强国梦。 早在2020年9月,宝能集团常务副总裁陈琳表示,一直以来,宝能集团始终与国家战略同向同行,始终坚守实业报国的企业使命。在宝能集团的“制造宝能、科技宝能、民生宝能”三大战略中,汽车板块是宝能未来发展战略的重要引擎。宝能将持续发力高端制造,打造民族汽车强品牌。 宝能集团常务副总裁陈琳同时担任深圳市第六届人大代表、宝能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观致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市代码000012.SZ)董事长、中炬高新(600872)(行情600872)技术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市代码600872.SH)董事长、广东韶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市代码000601.SZ)董事。 南玻集团、中炬高新、韶能集团是宝能旗下的高端制造企业。近年来,宝能集团打造以大汽车、大材料等板块为主的高端制造组团,打造涵盖“研发―零部件―整车制造―后市场”的完整汽车产业链闭环,目标是通过10-15年的耕耘,塑造具备强大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全球汽车品牌。
□ 在第22届上市公司金牛奖颁奖典礼上,盈趣科技获得2019年度金牛最具投资价值奖,盈趣科技董事长林松华获得2019年度金牛企业领袖奖。林松华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在智能制造的浪潮中,盈趣科技早在2007年便布局开发UMS联合管理系统,对工业4.0、智能制造都有领先的理解和应用实践,这也是公司长期获得国际知名制造企业客户信任的重要竞争力体现。 盈趣科技2018年1月在深交所上市,公司以自主创新的UDM模式(也称为ODM智能制造模式)为基础,形成了高度信息化、自动化的智能制造体系,为客户提供智能控制部件、创新消费电子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并为中小型企业提供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 中小企业重视“智能制造” 中国证券报:公司的UDM模式如何满足5G工业互联网时代的智能制造需求? 林松华:公司2007年布局开发了UMS联合管理系统,在长期服务国际知名企业客户的经营过程中,形成了自主创新的“UMS系统+ODM智能制造体系”的UDM业务模式。 UDM模式下,在产品研发环节,公司协同客户完善了电子电路设计、结构设计、软件设计、外观设计、可生产性设计等多方面的研发分工;在采购环节,UMS将下达给供应商的订单同步至UMS供应商协同平台;在生产环节,公司向客户开放实时的生产数据及质量检测数据,实现数据实时共享,大幅增加生产过程的透明度、可追溯性与客户体验感;在售后环节,客户可通过产品身份认证信息,在产品全生命周期追溯产品质量。 除UMS联合管理系统外,我们还开发了ITTS测试系统与数据采集系统,再加上工业测试机器人,形成了一个工业智能制造的解决方案。经过多年的实践和验证,2015年我们把这套解决方案独立出来,在服务自身智能制造的同时,也为其他中小企业提供以上述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中国证券报:企业客户对智能制造的意愿是怎样的? 林松华:我国中小企业和企业家是很愿意在这方面去投入的,甚至有时候还比较激进,我们反而会劝他们按部就班,注重投入产出比。实际上,跟我们合作的一些企业已经在智能制造过程中获得了收益。 我们的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业务主要聚焦电子、光伏、卫浴及塑胶四个行业,在快速光衰处理设备、智能物流AGV及UMS联合管理系统等产品的拓展上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智能家居更关注系统稳定性 中国证券报:物联网消费电子近年来竞争激烈,尤其是苹果、华为、小米等消费电子公司纷纷布局物联网产品。跟他们相比,公司的竞争优势在哪里? 林松华:在万物互联的时代,很多企业都会洞察到这个商机,一定会投入大量的资源去做。在民用物联网领域,我们有两块业务,一是汽车电子,二是智能家居。智能家居领域其实是很庞大的,产品品类也非常多,要想做好,是很有挑战性的。我们庆幸盈趣科技很早就布局了智能家居这一块业务,所以我们能做到“人性化、真智能”。 在我看来,市面上很多智能家居产品都是“小智能、伪智能”,或者叫“体验智能”,并没有达到真正的智能。我认为,整个系统的稳定性非常重要,因为在一个智能家居场景,比如我家,有将近400个智能终端,每天即便有一个出现不良,也会影响我的使用体验,这是不能接受的,因此要关注智能家居系统稳定性。我们是基于过去在工业互联网系统上的经验来投入到民用物联网产品上,经过长时间不断的压力测试,我很自信我们的系统稳定性。 另外,我们跟很多公司的定位不同,盈趣科技对智能家居的定位是打造“买得起的奢侈”。我们希望面向相对高端的市场,因此对整个产品线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 中国证券报:你认为的“真智能”是怎样的,是否已经实现? 林松华:比如像我家,我开车回家,在车离家大概还有40多米的时候,家里的车库门感应到我要回家,就会把门打开。门打开的同时,灯也会打开,电梯也相应落到负一层等我。这个场景,完全不用你做任何动作,是已经实现的“真智能”。 C2M激发创造力 中国证券报:怎么看待C2M模式? 林松华:消费者直连制造商和生产商这个模式,能把过程中一些环节砍掉,节省了很多成本,能够让消费者用比较低的成本买到较高质量的产品。同时,这也能让消费者深度参与到产品设计制造的过程,更能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激发出整个制造过程的创造力。对于制造企业,把消费者的创造力融入进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也能迫使自己提升管理水平、制造能力、质量管控等。我认为未来C2M的市场还是非常广阔的。 盈趣科技过去一直是ToB,做工业互联网的市场,但我们也希望成为民用物联网领域的领导者,就是ToC,也会应用一些C2M模式来制造产品。我们开发了全球第一款物联网打印机,同时也跟京东等合作,开发创新消费电子产品。去年以来,我们开发了两个类似C2M模式的产品系统。 中国证券报:公司生产智能控制部件产品、创新消费电子产品、健康环境产品、汽车电子产品等数十种品类,请问多元产品线如何规划管理,能否带来协同效应? 林松华:从产品角度看,产品与产品之间存在很多共性,差不多百分之六七十的制造都是共性的事。解决制造基础的技术问题,这个是盈趣必须要掌握的。另外,很多产品组件化、模块化的部分很多,比较容易实现多元协同管理。一般我们一个产品品类只做一家客户,不希望客户在盈趣科技内部还要相互竞争。我们只要做好、做精就可以了。
9月29日晚间,中联重科公告调整非公开发行方案,将原有锁价定增募资66亿元的方案,调整为A股询价定增募资56亿元+H股增发约10亿元的“A+H”方案。中联重科表示,这是鉴于目前资本市场政策环境变化,并综合考虑公司实际情况、发展规划等因素,在不改变总体框架的情况下进行的部分调整。 A股询价定增+H股增发 今年7月,中联重科披露锁价定增预案,拟以5.28元/股的价格定增募资不超过66亿元,怀瑾基石、太平人寿、海南诚一盛和宁波实拓分别认购31亿元、19亿元、10亿元和6亿元。 上述认购方大有来头。怀瑾基石是基石资产间接控制的投资主体,基石资产是一家专业股权投资机构,2001年至今累计资产管理规模超500亿元;太平人寿隶属于中国太平,是我国中大型寿险企业之一;宁波实拓隶属于中国五矿;海南诚一盛则是中联重科部分核心经营管理人员为参与本次发行共同设立的有限合伙企业。 从最新修订看,本次方案调整主要包括发行方式调整、定价调整和发股数量变化3个部分。其中,中联重科非公开发行A股的对象调整为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募资不超过56亿元,发行价格不低于发行期首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A股股票交易均价的80%,投资者认购的股份锁定期为6个月。 H股的配售则由中联重科管理团队平台公司参与,在中联重科2019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的一般性授权下进行。按照相关规定,H股采取锁价发行方式,发行价为5.863港元/股,不低于认购协议签署日收盘价及前5日收盘均价孰高者的8折。 中联重科表示,从市场规则和案例看,投资者认购的H股股份无锁定期要求,而本次发行的锁定期拟定为6个月,与A股发行的锁定期保持一致,但管理团队将考虑较长期限持有。 公告显示,按当前价格测算,新方案发行股份数量应明显少于此前方案的12.5亿股。 募资继续投向智能制造 若交易最终落地,将是中联重科管理团队首次“大手笔”持有H股。 中联重科相关人士表示,管理团队平台公司参与港股配售,是希望能增强后续定增投资者的参与热情,为后续A股询价发行铺路;同时,公司历届管理团队长期坚定看好公司未来发展,也希望通过管理团队首次较大比例持有H股,坚定投资者信心。 公告显示,新调整的方案中,中联重科募集资金投向大体并未改变,主要投向挖掘机械智能制造项目、搅拌车类产品智能制造升级项目、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及补充公司流动资金等。 其中,24亿元投入中联智慧产业城挖掘机械智能制造项目。据悉,正在建设的挖掘机械智能制造园区占地约1500亩,投产后将生产全系列挖掘机,预计实现年产能3.3万台。建成后的挖掘机智能工厂2条产线平均6分钟生产下线1台挖掘机;拟投资13亿元的关键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主要承担高强钢等的制造,高强钢是工程机械产品实现轻量化的利器,是产品大型化、超大型化的必要支撑。 有工程机械企业人士表示,工程机械巨头迎来“打扫战场并加速做大做强的契机”。当前,随着复工复产进度不断加快,以及5G基站、特高压输电、城际高铁、轨交等以新技术、新科技为主要方向的新型基础设施和以先进制造为主的工业领域投资的带动,工程机械行业正开启新一轮的腾飞。工程机械巨头正抓紧进一步引入活水,实现智能制造与创新发展升级,抓住进一步做强做大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