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2020年绿色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项目经过公开招标、评标和中标公示,正式下达中标通知书,中铝集团所属企业沈阳院、长沙院成功中标“绿色制造-绿色关键工艺系统集成应用(有色金属节能改造)”项目。 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自2019年起,工信部委托招标机构采用招标形式,开展绿色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认定申报工作。此次招标分设绿色关键工艺、先进适用环保装备、产品绿色设计与制造一体化、数字化绿色提升、水资源优化系统、终端产品资源化利用、行业绿色发展基础能力提升等7个重点方向,涉及钢铁、有色金属、大气治理、工厂数字化、高端制造等25个分包领域。根据工信部奖补资金下达计划,中标项目完成考核后,中标企业将获得不超过相关验收合同累计额的20%,且不超过2000 万元的奖励。 本次中标体现了沈阳院、长沙院在绿色关键工艺系统集成应用方面的积累和实力。据了解,下一步,两家企业将继续在绿色制造上加大投入,充分借助智能化实现传统业务与新技术、新产业(300832)等深度融合,研发更多更好的绿色成果,构建更加完善的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为推动有色金属行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8月15日,国网英大(600517.SH)发布完成资产重组后的首份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公司实现利润总额9.51亿元,同比增长13.4%;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5.69亿元,同比增长12.92%;每股收益0.11元,同比增长22.22%。 国网英大是国家电网公司旗下上市公司,前身为上海置信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今年2月28日完成资产重组,5月8日证券简称变更为“国网英大”。重大资产重组后,国网英大在资本结构、业务布局、运营机制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实行“金融+制造”双主业运营,股本规模57.18亿元,市值400亿元左右。 根据半年报披露的数据,在国网英大的金融资产方面,上半年英大信托主要经营指标均创历史新高,并在信托业内共同发起设立“中国信托业抗击新型肺炎慈善信托”;英大证券净利润同比增长163.08%,是行业平均增幅的6倍以上。证券投资业务的投资收益同比上升409%,连续两年跑赢行业平均水平。同时英大证券发行的鲁能集团类REITs项目落地,是央企首单商业综合体资产支持项目。 此外,近期进行增资重组的英大保理,加大供应链金融业务拓展力度,保理产品助企业提前收回应收账款,减少营运资金占用,实现短期融资和应收账款出表。 在固有的电气制造业务方面,国网英大上半年新签合同32.17亿元,其中新产品新业务合同额5.58亿元,同比增加19.49%。由于科技创新是电气制造业务的核心驱动力,电气制造业务产业升级方面,国网英大以子公司置信智能为平台,整合了电气制造板块。
继2019年年报之后,工业富联又交出了2020半年度成绩单。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66.54亿元,同比增长3.60%;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55.85亿元,同比增长7.70%。 公司上半年毛利率7.2%,提升0.4%,净利率3.2%,提升0.2%。 其中,科技服务业务(含精密工具、工业机器人及工业互联网相关服务)实现营收2.53亿元,同比下降23.03%。云计算业务实现营收795.35亿元,同比增长4.24%;毛利率4.48%,同比提升0.25%。 在8月14日的业绩交流会上,工业富联总经理郑弘孟表示:“在通信及移动网络设备及精密机构件领域方面,虽然第一季度影响了供给端,第二季度国际需求也受到影响,但公司仍然保持全球市占率的领先,并在网通设备、以及精密机构件取得了稳健成长,同时毛利率也在稳步提升。” 事实上,尽管疫情引发业绩波动,但疫情下的工业富联展现出了良好的管控能力和运营效率。 董秘郭俊宏表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稳步提升至4.5次,在外部环境不确定的因素增加下,基于公司良好的现金基础,公司库存同比提升了22.6%,为下半年的生产旺季做足了准备。同时,公司维持强健的流动性,流动比率从去年同期1.6持续上升至1.7倍。公司还在上半年偿还了一部分的流动负债,使总资产的负债率从2019年年底56.6%下降到54.6%,资产负债结构更加稳定。 总结疫情影响 “全世界新冠疫情带给企业、带给全世界格局的冲击和影响是非常大的。现在疫情还没有结束,不同的国家采用不同的措施,得到的效果是不一样的。不同的企业如果采取不同的措施,我相信也会对公司的业绩产生不同的影响。”工业富联董事长李军旗说道。 李军旗表示,上半年的经营业绩和有效的防疫措施密切相关。 在突如其来的疫情下,公司积极组织员工进行防疫,并实行了硬软整合、科学防疫,有序复工,回馈社会的方针。2月间防疫物资紧缺,公司短短三天内就在深圳园区建立了口罩生产的生产线,不仅满足了集团几十万员工复工复产对防疫物资的需求,同时也供应了重要客户和上下游企业,使其能够和公司一同快速复工复产。此外,公司开发了连接全体员工的防疫APP,将防疫措施及时传递给员工。正是由于公司积极进行防疫,才令在大陆的几十万员工、几十个园区能够保持零感染的记录,公司也因此能够快速从疫情中恢复,并取得了不错的半年度业绩。 除了生产经营的快速恢复之外,国家的新基建发展战略也是公司重点关注的方向。 近年来,公司确定了“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双轮驱动战略,将“三硬三软”作为战略实现的核心基础。三硬包括云、网、端,三软包括工业大数据、工业人工智能、工业软件,这是公司坚持的未来发展方向。 紧抓5G+工业互联网机遇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应对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国家提出了新基建的发展战略。 据工业富联高管透露,新基建中的7个领域,有4个与公司的主营业务和主攻方向完全吻合,包括5G、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这给公司带来了新的战略性发展机遇。 李军旗表示,抓住这个战略发展机遇,沿着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的战略方向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有两点非常重要。第一是核心技术的突破,公司在云网端、人工智能以及5G方面所做的长期研发投入,确保了核心技术的突破和核心竞争力。第二是全球化布局,包括全球化的客户,也包括全球化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制造基地,还有全球化的供应体系和供应链,这是公司应对一切危机的根本保障。 郑弘孟也提出,“5G+工业互联网”是一个重大的机遇。 “5G本身是一条讯息高速公路,要跑第一辆车最有可能就是工业互联网,搭载的物资是工业大数据。”郑弘孟在说明会上形容道。 他表示,未来公司仍会围绕主营业务进行布局。 第一是网络通信,特别是5G产品。公司持续受益于5G建设迎来的换机潮和5G商用后在局端和终端各应用领域的成长,致力于维持各产品领先的市场地位,同时也将持续保持客户的多元化。5G产品助力于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同时,也将带动相关通信网络设备的应用与升级,特别是在精密机构件加工技术和革新的突破也受益。公司的移动网络通信设备业务在全球市占率一直保持领先,因此会将率先实现5G所带来的效益。 第二是云计算。公司在云计算市场一直占有领先地位,特别是技术领域,在融入HPC技术与HCI架构上,有边缘计算、先进的散热技术到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持续在探索云计算的新技术、新领域、新应用,维持在云计算市场的领先地位。通过不断加深全球头部云服务商的合作,相关客户营收占比会持续提升,客户群进一步多元化,云服务商的经营会随着云经济爆发式增长,数据中心、服务器等市场需求预计会有更进一步的提升。 第三是科技服务。公司在两周年之际对科技服务业务三大板块进行了升级优化,打造端到端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对外输出“灯塔工厂”整体解决方案,并推出硬软结合的场景化解决方案,提升应用推广和复制的速度。另外,推出“1+N”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联合产业伙伴打造行业应用和服务生态,提供面向产业的更加客制化和更有针对性的服务。 同时,公司也在积极进行对创新业务的探索。公司目前主要专注于四个方面,包括钨钢材料,新型职业教育,光机电研发,以及设立创新中心,以此孵化、打造业绩增长新的动能和空间。 谈到对公司未来的展望,李军旗表示,在过去的20余年发展过程中,公司经历了传统制造、精密制造,再到智能制造三个阶段,接下来瞄准的战略方向就是与合作伙伴共同打造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的新产业生态。这是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公司会沿着这个新的生态不断探索。
在晶圆代工供不应求的形势下,随着疫情的好转,下半年晶圆代工或迎来爆发,涨价或许在所难免。 5G时代新应用正不断涌现,晶圆制造作为关键一环,如今已引发各国高度关注。 晶圆代工产能供不应求 集成电路产业链环节众多,专业分工程度高,制造是产业链核心环节。集成电路产业链上下游包括三大环节:IC 设计、晶圆制造加工以及封装测试、应用。其中,晶圆制造购买原材料通过提纯、抛光、光刻、制造晶棒、晶片分片等多道程序将设计好的电路图移植到晶圆上。 整体来看,晶圆制造分为IDM 模式和Foundry(代工)模式。以晶圆代工市场为例,根据 IC Insights 数据,2014-2019年,全球晶圆代工产值稳步提升,从427亿美元增长至568.75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达5.9%。 我国在晶圆代工市场方面处于高速发展期。据悉,2019年世界集成电路纯晶圆代工市场规模较2018年同比下降 2.18%,只有中国大陆地区实现增长,同比增长 5.87%,国内晶圆代工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近一年多时间里,晶圆代工厂的恢复能力和速度,以及营收增长水平和市场影响力,都体现出了极强的存在感。随着晶圆工厂的发展壮大,相关细分领域将涌现出更多投资机会,并涌现出许多应用新业态。 在晶圆代工供不应求的形势下,随着疫情的好转,下半年晶圆代工或迎来爆发,涨价或许在所难免。目前大陆晶圆代工厂产能爆满,导致很多大陆客户寻求中国台湾工厂代工,中国台湾晶圆的代工需求也是与日俱增。 据业内人士透露,由于电源IC、驱动IC、存储芯片与感测IC等需求强劲,台积电、联电及世界先进下半年8寸产能已呈现供不应求状况。本月初,世界先进董事长方略表示,决定扩增新加坡厂每月1万片产能,全年资本支出将调升至35亿元。 晶圆代工上市公司名单梳理 中国晶圆代工市场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证券时报粗略统计发现,当前有布局到晶圆代工市场的A股公司比较少,大概有16家左右。 7月份登陆科创板的中芯国际无疑是晶圆代工领域的龙头,公司是中国大陆第一家实现14纳米FinFET量产的晶圆代工企业,代表中国大陆自主研发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最先进水平。公司先进制程逐渐取得进展,14纳米成功量产,28纳米及以下(中芯北方、中芯南方)比重持续提升,N+1/N+2更值得期待。 华润微是中国领先的拥有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等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能力的企业,上半年公司研发的国内首条6英寸商用SiC晶圆生产线正式量产。目前拥有6英寸晶圆制造产能约为247万片/年,8英寸晶圆制造产能约为133万片/年。 赛微电子(300456)全资子公司瑞典Silex是全球领先的纯MEMS代工企业,长期保持在全球MEMS晶圆代工第一梯队。公司已经成功研制具备全球领先水平的8英寸硅基氮化镓外延晶圆。 海特高新(002023)控股子公司海威华芯主要聚焦于5G基站芯片、光电、电力电子等市场,海威华芯是专业的化合物晶圆代工厂家,技术能力包括GaAs 0.15/0.25um Power PHEMT,GaN 0.25um Power PHEMT等。 必创科技(300667)MEMS压力传感器芯片的晶圆加工、流片、封装及测试的核心工艺由公司掌握,代工厂根据公司提供的相关方案、图纸和工艺文件进行晶圆流片及划片的委托加工。 从二级市场表现来看,这些晶圆产业公司大多表现不俗。今年以来平均股价涨幅达到71.66%(注:年内上市新股不含首日),其中沪硅产业、北方华创(002371)、隆基股份(601012)、上海新阳(300236)等4家公司累计涨幅翻倍。沪硅产业累计涨幅348.95%排在首位。 声明:所有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此次定增资金将加大投入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和关键液压元器件(液压阀)智能制造项目,持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用原创性、根本性的基础研究成果支撑应用技术创新,为公司各主机提供重要保障和配套,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实现装备制造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8月12日,中联重科董事会秘书杨笃志在公司临时股东大会会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天召开的中联重科2020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中,《关于公司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方案的议案》、《关于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并签署附条件生效的战略合作协议的议案》等12项议案均以高票获得通过。 引战投凸显协同效应 根据议案,中联重科本次定向增发的发行价为5.28元/股,拟向4个特定对象怀瑾基石、太平人寿、海南诚一盛、宁波实拓,合计发行约12.49亿股。其中,怀瑾基石拟以31亿元购入约5.87亿股,太平人寿拟以19亿元购入约3.6亿股,海南诚一盛拟以10亿元购入约1.89亿股,宁波实拓拟以6亿元购入约1.1亿股。 资料显示,怀瑾基石是基石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基石资产”)间接控制的投资主体。据介绍,基石资产在机械制造产业上下游具有丰富资源积淀,将协助中联重科引入高端制造领域所需的核心技术资源,推动公司产品竞争力的提升。 太平人寿则在不动产领域项目布局较广,可与中联重科在不动产项目方面探索新业务增长点,促进中联重科产品销售。 海南诚一盛是中联重科部分核心经营管理人员为参与本次发行共同设立的有限合伙企业。杨笃志表示,核心经营管理层参与本次定增,主要基于公司管理团队持续坚定看好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 宁波实拓系中国五矿旗下投资平台。中国五矿在冶金工程建设、不动产建设领域布局广泛,可为中联重科引入产业下游资源。 中联重科副总裁孙昌军对记者表示,公司正深入推进高质量发展和“2+2+2”发展战略,并取得积极成果。此次拟引进的战略投资对象对中联重科战略发展深度认同。“他们将为公司带来战略协同效应,通过长期大额持股、战略赋能、资金赋能等,为公司治理、业务发展等提供多方面支撑,进而促进公司长期稳健高质量发展。” 华安证券分析师李疆在研报中分析称,中联重科此次引入战投,不仅仅是引入资金,更是引入资源和机制。一方面,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能进一步优化公司股东结构,提升公司治理水平,使经营决策更加合理、科学;另一方面,公司核心经营管理层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将继续长期持有公司股份,增强一级、二级市场投资者信心,为公司在资本市场引入更多的资金资源。 募资投向智能制造增核强心竞争力 议案显示,中联重科本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投向全部围绕公司现有主营业务,分别投向挖掘机械智能制造项目、搅拌车类产品智能制造升级项目、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和关键液压元器件(液压阀)智能制造项目,以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保证公司未来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以定增募投的重点领域挖掘机械智能制造项目——中联智慧产业城挖掘机械园区为例,中联重科将采用“世界一流智能工厂”的建设要求打造。园区占地约1500亩,投产后可生产全系列挖掘机,预计年产能达3.3万台。该园区采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对工厂、产品、市场等业务领域进行智能化升级。 据介绍,建成后的中联智慧产业城挖掘机智能工厂两条产线可实现平均6分钟生产下线一台挖掘机,将推动中联重科挖掘机械的制造竞争力迈入世界先进水平,为未来业绩持续增长打开新的发展空间。 值得关注的是,在基建上行力量的加持下,工程机械行业高景气延续,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龙头企业盈利能力增长。中联重科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公司上半年预计实现净利润38亿元至42亿元,同比增幅47.50%至63.03%。 中泰证券分析师冯胜在研报中指出,中联重科上半年业绩超市场预期,经营质量进步显著,业绩可持续成长能力略胜一筹,但其估值水平较同行显著低估,公司未来有望迎来业绩与估值的双升。
8月11日,记者从省工信厅获悉:日前,省工信厅公布陕西省第一批绿色制造单位名单。 陕西省第一批绿色制造单位名单中,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青岛啤酒宝鸡有限公司、陕西富平生态水泥有限公司等28家企业被确定为绿色工厂;三星环新(西安)动力电池有限公司的锂离子动力电池、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单晶硅片、陕西燕园众欣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的石墨烯水性建筑涂料3种产品被确定为绿色设计产品;陕西航空经济技术开发区、榆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榆横工业区)两个园区被确定为绿色园区;三星(中国)半导体有限公司、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两家企业被确定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 省工信厅要求,针对陕西省第一批绿色制造名单,全省各市(区)工信主管部门要积极研究出台配套支持政策,营造有利于全面推行绿色制造的政策环境。同时,要求陕西省第一批绿色制造单位名单中的企业和园区,应于每年4月底前通过公开渠道对上一年度绿色制造水平指标进行自我声明,按年度发布企业绿色发展报告。
据TCL华星13日消息,8月13日,TCL华星与E Ink元太科技联合宣布,将合作制造电子纸TFT背板,及大尺寸电子纸广告牌的市场应用推广。TCL华星将采用8.5代TFT面板线生产线制造42吋电子纸TFT背板,此为全球首度以8.5代线生产大尺寸电子纸背板,也是目前全球制造电子纸TFT背板最大的世代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