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早期的时候,散户恐高喜低。5元就是低价股就是底部,10元是中价,15元以上是高价股,庄家出货的手法就是送股将股票价格做到5元,就能够成功诱使散户上当。 后来由于退市机制的引入,股票没有了底部,随着退市机制的推出,类似乐视网等股票不断增加,君不见,很多低价股不见了。散户经此一劫已经培养出恐低的习惯。这招终于不灵了。 怎么办呢?一个天才的想法横空出世!底部没有了,往上能不能想像呢?把散户培养成喜高恐低?看来诱骗散户的人越来越高明了。于是,不断将股价做高,也不送股了。 现在终于使得散户明白一个道理,低价股是不行的,高价股一定是好股票,越高的越好。 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高价股运动正在诞生,越高的股票越受到追捧,直到散户买不起为止。 高价股中无疑有好股票,这是大概率。但是否所有高价股都货真价实?这是个问题。有没有鱼目混珠?有没有滥竽充数?这需要研究研究。要牢记纳指2000年时部分高价股现在不见了的教训,也要牢记A股历史上部分曾经的高价股后来的悲惨命运。
股票方向新基金的募集规模,创下历史新高!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股票方向新基金的募集规模达到7702.36亿元,超越2015年全年,刷新历史纪录。 基金人士认为,尽管市场出现短期调整波动加大,但中期向好趋势不变,调整仍是加仓时机,但宜秉承长期投资理念参与。 股票新基金募集规模创新高 根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的统计,今年以来新发股票方向基金334只,募集7702.36亿元,超过2015年全年的7691亿元,刷新历史纪录。 来源: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 此前,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总经理、基金评价业务负责人胡立峰曾指出:公募权益基金将爆炸性发展,传统基金销售模式将遇到挑战,基金行业新模式、新业态将发展涌现。 2020年来,爆款基金几乎“周周见”,在“日光基”“按比例配售”等现象背后,不仅是A股行情的火热,还有基金赚钱效应的凸显,一大波偏股基金今年以来的收益率超60%。 数据显示,截至7月17日,3290只(AC份额合并计算 剔除2020年后成立的新基金)偏股基金(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灵活配置、平衡混合)年内平均净值增长率达27.13%,获正收益的有3185只基金,占比达96.81%。其中,8只净值增长率超80%,26只净值增长率在70%-80%之间,70只净值增长率在60%-70%之间。 具体看,融通医疗保健行业A表现最好,年内净值增长率达87.16%,工银瑞信前沿医疗和工银瑞信医药健康A紧随其后,年内收益率分别为87.12%和84.77%。 结构性机会依然存在 站在当下,投资者最关心的,莫过于现在还能否进场。 基金人士认为,短期市场指数或保持震荡但波动加大,中长期维持慢牛格局,结构性机会依然存在。 国寿安保基金认为,股票市场趋势仍然向好,短期调整还是布局机会。趋势上,进入增量市场的逻辑未发生变化。 工银瑞信基金经理谭冬寒表示,对A股的中长期前景保持战略性乐观。中国的持续开放发展、经济结构调整、成长动能转换和产业升级都是不可逆的趋势。中国是全球经济恢复最早和最好的经济体,也是未来政策空间最大和执行力最强的经济体,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人民币资产相对于美元资产升值。而在人民币的大类资产内部,以A股为代表的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会持续提升,这也是趋势性的,符合历史上各个国家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资产配置规律。 就中短期而言,疫情的持续时间和影响程度可能会不断超预期。未来较长时间段,疫情的发展还会是影响市场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放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里,股票估值呈现分子端受损(业绩受影响)而分母端受益的情况(无风险利率下降,风险偏好提升),预计指数呈振荡走势。 公募人士提示,过往出现“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现象,一个重要原因是投资者追高入场、底部割肉离场。市场涨幅不小,基金整体收益不菲,短期市场可能波动加大,但中长期依旧看好,建议投资者坚持长期投资理念。
很多人购买一件商品,喜欢在上海深圳香港纽约进行比较,直到用最便宜的价格买进,买到之很高兴。可买股票的时候完全忘记了这个原则,却喜欢在最贵的地方购买,买到后好像也很兴奋。但是否划算?好像谁也不去细想这个问题。 2007年中石油回归A股的时候,那边厢,巴菲特先生在港股全部卖出,这边厢,大家摩拳擦掌准备在A股买,结果48.6元开盘价成为中石油13年来的绝唱。我在上市当天大声疾呼,用48.6元的价格购买中石油价格太高了,按静态计算分红需要50年甚至100年才能回本,可惜愿意听者寥寥,奋不顾身抢购者众。 13年后的今天,会不会重复同样的故事?值得大家思量思量。 买股票是为了留给自己,所以买股票要物超所值的时候才能购买,这个原则一定要坚守。只是很多人购买股票的初衷是为了卖给别人,冒者套牢50年或者100的风险,想翻倍套牢别人100年或者200年,这心地就不够好,起码不够善良。 要做好人,买好股,才能得好报。 A股部分板块已经出现高估的风险,其估值水平已经到达极限之巅。部分板块的估值已经可以媲美2007年6124点和2015年5178点的水平,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也只有李大霄在孤独地呼喊,同样,愿意听者寥寥。 股票市场开始了调整,这是有原因的。 今天公布了二季度经济数据,3.2%的增长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表现突出,这次对市场整体并不看空,中国经济稳健前行的动力仍在,调整之后外资流入的欲望还在,低估蓝筹股龙头股的基础还在,国内长期资金入市刚刚开始,好股票应该淡定而从容。
本文由公众号“苏宁金融研究院”原创,作者为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陈嘉宁,首图来自壹图网。 7月以来,A股迎来了一波跌宕起伏的行情,既有前两周的牛气冲天,又有本周的回调巩固,来找我推荐股票和基金的朋友一下子多了起来。 然而,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股市这个行情瞬息万变、板块不停轮动的市场,甭管你是专家,还是大V,一不小心就会被推荐的股票拉下神坛。所以,给人推荐股票这样的事情,不能干!能干的是——授人以渔,介绍一些投资思路和方法,帮助朋友们去判断、分析和决策,才是正道。 下面进入正文。 买股票还是买基金? 刚入市的投资者问得最多的问题是:我应该买股票还是买基金呢? 其实,这两个选项并不矛盾。两者的本质区别是投资者自己选股交易还是花钱请专业的基金经理帮助交易,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资金、时间、经验)灵活安排。如果资金规模和个人时间允许,甚至可以考虑分仓,一部分自己操作,另一部分交给基金经理来打理。 具体来说,投资股票或者股票基金的优劣势如下图所示: 对比上表中的内容可以发现: (1)在持股数量方面,基金可以覆盖更多的股票,持仓集中度更低,风险更分散。对于选择直接投资股票的投资者,受限于个人的精力和能力,能够同时操作的股票数是有限的。业界的经验,个人投资者同时持仓的股票数不宜超过5只,再多就容易分散精力,顾此失彼了。但是,基金的管理,一般有专业的研究团队,同时持仓的股票往往是十几只到上百只,这样持仓集中度更低,投资组合的风险更加分散。 (2)在投资管理方面,基金投资决策的专业度更高,受情绪影响更小。一方面,基金投研团队一般会对拟投资的目标股票进行财务分析和实地调研,这个是一般的投资者无论从专业能力上(研读分析财务数据)还是时间上(去上市公司实地考察)无法达成的。另一方面,个人投资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追涨杀跌,而基金的投资则有一定的决策程序,相对更加理性,受情绪的影响更小。 (3)在费用方面,基金因为要请人打理投资,相关的费用要高一些。直接投资股票,仅仅需要交一点交易税费(佣金+印花税+过户费),整体占交易金额的千分之一左右,按次收取,只要不是频繁交易,这部分费用不算太高。 而投资基金的费用包括申赎费、管理费和托管费,其中管理费和托管费摊直接从基金净值里扣除,投资者是感受不到的,但是每年收取基金净值近1.75%的管理费和托管费也不是一个小数目(具体费用比例根据各基金的情况存在差异),另外,无论基金盈亏,这部分费用都是要收的。 (4)在结算方面,除了ETF基金,大部分基金的净值公布频率相对较低(每天一次)。投资者不必花太多的功夫去关注。而股票价格则在盘中,时刻发生着变化,除非已跌得太多,生无可恋,大部分的散户投资者都会不自觉地去看盘,甚至可能影响到一天的工作和心情。 综合以上分析,直接投资股票更适合有充足时间和经验的投资者,而对于时间不确定、经验不足的投资者选择投资基金,将资金交给专业的人去打理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然两者并不矛盾,条件允许的话,也可以将资金分为两个部分同时进行。 如何选股票型基金? 根据Wind的数据,目前A股有3884只股票,但股票型基金只有1849只,仅为A股股票数目的一半。如何从这1849只基金中选出适合自己的基金组合呢? 首先,根据基金经理参与程度的不同,将这1849只基金分为了三类:被动型(指数型基金)、主动型和半主动型基金(指数增强型基金)。 虽然同为股票型基金,三类基金的投资策略和逻辑却大相径庭,对比如下表: 接下来,结合各类型基金的特点,分别介绍它们的投资策略: 1、被动型基金:重指数,轻产品。 被动型基金,在命名上被称作“某某指数基金”或者“某某ETF基金”。 其本质上的操作是跟踪特定市场指数。我们知道为了追踪市场或者某个行业的走势,有专门机构编制出一系列市场指数。如沪深300指数,实际上是由沪深两市在规模和流动性方面领先的300只成分股按照一定的配比构成,也是反映A股市场整体表现的“晴雨表”。而被动型基金的任务非常简单,就是跟踪这些指数的走势。如沪深300指数涨了2%,则跟踪沪深300的指数基金也应该涨2%。 从操作层面,因为各指数的成分股和配比都是公开的,基金经理只要按图索骥进行相应的配置就可以了,非常简单。打个比方,指数编制机构就像医生开方子(编制指数),而被动型基金的基金经理相当于药剂师,按方抓药而已。由于管理难度不高,被动型基金收取的管理费也较低,一般是0.5%-1%每年。 在投资者适应性方面,被动型基金适合那些对市场整体或者某个具体行业有价值判断,但对个股拿不准的投资者。比如,某人预计近期A股会有一波涨幅,但是对具体投资哪只股票拿不准,因为每一只股票都有它自己特殊的风险,如“毒疫苗事件”,或者“扇贝跑路”等等,一旦不小心买上了这样的公司股票,难免要受到损失。这种情况下,最理性的办法是投资沪深300指数基金,相当于同时买了沪深两市300只影响力最大的股票,哪怕期间个别公司发生风险,但是对整个指数和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大,投资者仍然可以获得市场的平均收益。举一反三,同样的逻辑还适合那些对某个具体行业(如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军工)看好,但拿不准个股的投资者。 在投资策略方面,我们建议“重指数,轻产品”——关注目标指数的选取,不要太在意具体选哪个公司的基金产品。因为既然是跟踪指数,只要目标指数确定了(如沪深300指数),具体选哪一个基金公司的哪一个指数基金产品其实差别不大。当然基金公司实力越强,基金规模越大的指数基金跟踪误差可能越小一些,流动性越好一点。 2、主动型基金:把钱交给靠谱的人。 与被动型基金的佛系跟踪策略不同,主动型基金的管理团队更像一群超人,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选股策略,去挑选那些有增长潜力的股票,把握买点和卖点,帮助客户获得超额收益。 在操作层面,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基金经理和投研团队会更加主动的参与到投资决策的每一个节点,从市场信息的收集、财务数据的分析,到对目标公司的实地调研,再到买卖时机的选择,定期的复盘和调整,都可以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当然,由于主动管理的难度较大,故管理费比较高,一般是每年1.5%-2.5%。 在投资者适应性方面,主动型基金更加适合那些想当甩手掌柜,希望放手一搏,获取超额收益的投资者。当然,是不是基金经理付出了上述努力,就一定有超额回报呢?答案是不一定的!一方面,市场情况瞬息万变,风格的转变,板块的轮动,会使之前制定的投资策略失效;另一方面,基金经理也是人,也难免有判断失误的情况。所以也有可能会出现基金团队辛苦干了一年,到头来业绩跑不赢大盘的情况。 在投资策略方面,建议“把钱交给靠谱的人”。因为主动型基金的业绩与基金经理关联度比较大,所以如果可能,建议了解一下基金经理的投资经验、过往业绩、投资风格等情况,投资经验越丰富,过往业绩越好,投资风格与现在市场热门的板块和风格相匹配的,则这样的基金经理更可能创造好的业绩。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无论我们如何挑选基金经理,还是基金经理如何努力调研选股,都只能增加我们取得好收益的概率,真正的收益只有到赎回结算那一天才能知道。 3、半主动型基金:折衷方案也是不错的选择。 上文介绍了被动型和主动型两种风格截然不同类型的基金,有朋友肯定会问有没有折中一点的选择?答案是有的,就是我们下面要介绍的半主动型基金(指数增强基金)。 一方面,这个基金非常像指数基金,原则上要按照相应的指数的成分股和配比进行配置;另一方面,又给了基金经理一定的主动权,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在一定范围内适当调整配置,以期获得超额收益。 由于以上特点,半主动型基金更适合那些期待一个较前两种类型折衷结果的投资者。由于原则上按照指数配置,故半主动基金的配置更贴近被动型基金,建议参考被动基金的规则进行配置。 一些特殊的基金 前面介绍的是普通股票型基金的配置思路,其实在市场长期发展过程中,还演化出一系列特殊的股票型基金。这些特殊基金在普通股票基金的基础上,又各有特点,投资者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配置: 1、分级基金:加杠杆的基金,高风险高收益。分级基金一般分为两个部分:“分级A”和“分级B”。在操作上可以简单理解为“分级A”借钱给“分级B”炒股。所以“分级A”部分更像一个债券,获取固定收益,风险也相对较低;另一方面,由于向“分级A”借了钱,“分级B”可投入股市的资金规模翻倍,投资收益和亏损也随之翻倍。 假设某分级基金,“分级A”和“分级B”部分分别募了10个亿,对于“分级A”的投资者,相当于买了一个债券,获取固定收益。而对于“分级B”的投资者相当于只投资了10亿元的资金,却可以拿着20亿去炒股,假设投资组合只涨了2%,在杠杆的作用下,“分级B”投资者的实际收益可以达到4%。当然,同理亏损也会翻倍。 所以,那些希望加杠杆,通过承担更高风险,获取更高收益的投资者可以考虑投资“分级B”基金。 2、ETF基金:场内交易基金,流动性更好。前面聊过,大部分的基金都是每天公布一次净值,申赎一般也需要1-2个交易日。ETF基金则是一个异类,它属于场内交易基金,可以像股票一样在交易软件中实时的竞价和交易,具有更高的流动性。 3、FOF基金:投基金的基金,更高的分散性,但需要收两道管理费。前面介绍的普通型基金,往往直接投资股票,而FOF基金则是投资基金的基金,故它的投资标的是其他的基金。如此操作的好处是风险更加分散,缺点是要收两道管理费(FOF基金管理方收一道,被投资基金的管理方再收一道)。 4、股债混合基金和保本基金:同时投资股债,风险更低。此类基金的投资范围除了股票之外,也会引入一些风险相对较低的债券,而保本基金甚至还会采用一些保本策略,以进一步控制风险。由于风险更低,该类基金受到风险厌恶型投资者的欢迎。 5、投资海外的基金:身在国内也可以投资海外。由于外汇管理制度的要求,我国公民直接投资海外资产是存在一定门槛的,但是国内市场上还是有一些工具可以投资海外资产的。如挂钩纳斯达克指数的纳指ETF(股票代码:159941),其实是一只跟踪纳斯达克指数的指数基金。另外市场上还有不少QDII基金,也是以海外资产为主要的投资标的。当然,目前的“牛市”主要在国内,海外市场由于疫情影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但是作为资产多元化配置的一部分,了解一下肯定是没错的。
记者获悉,「Robinhood」已于近日完成一笔高达3.2亿美元的融资,这轮融资后,公司的估值将超过86亿美元。 本轮融资被视为今年5月的一笔高达2.8亿美元融资的同系列融资。上一轮融资为红杉资本领投,NEA,Ribbit Capital,9Yards Capital和Unusual Ventures等老股东跟投。 「Robinhood」页面操作图 股市年轻人的市场 与传统的股票交易平台不同,「Robinhood」瞄准的是投资人群中的“蓝海”市场——年轻投资者,这一群用户往往因为想投资但买不起高额股票,或因平台的高额佣金望而却步。 因此,「Robinhood」让投资者在不支付佣金或费用的情况下交易股票、期权、基金和加密货币。「Robinhood」以其“不设下限的交易额度、操作简洁的手机和电脑客户端、零佣金的使用费用”吸引了一众希望进行小规模交易(包括零碎股票)且在研究方面几乎不需要观察他人交易的新手进行投资。 E-Trade (左) vs Robinhood (右)的交易图对比,图片来源《My Two Cents: A Robinhood Growth Analysis》 为了进一步扩大年轻用户群,「Robinhood」引入了可变的报酬机制,邀请用户向朋友分享平台进行注册,并向成功邀请的用户赠送包括Facebook、Apple在内的著名公司股票。 凭借如此有趣且“免费”的奖励,大批年轻用户成为了「Robinhood」的拥护者。据JMP Securities的数据,「Robinhood」帐户的平均帐户管理金额在$ 1,000到$ 5,000之间。这将使Robinhood的散户投资者社区拥有650亿美元的资本。 随着2019年底许多知名在线交易代理平台在2019年末取消交易佣金和费用后,「Robinhood」的突出优势开始消减。2019年12月,「Robinhood」开始向用户提供现金储蓄管理服务,存款账户收益率可达0.30%,并支持从借记卡和从超过75,000台自动柜员机中提款。 牛市拉动增长 不可否认的是,今年第一季度的经济形势和股市的异常波动让「Robinhood」为首的小规模交易平台遇到了新的增长期。 一方面,经济形势的下行让美国人民的财务管理需求激增,试图通过小额投资交易和储存保持收入,2019年底推出储蓄业务的「Robinhood」赶上了最后的列车;另一方面,股市的异常波动也增加了投资交易的频发性:据公司数据,受冠状病毒大流行的推动,千禧一代越来越多地看到了被淘汰的股票市场中的机会。 在北美市场,股票经历了最快的熊市和最糟糕的第一季度,但市场经验较少的年轻投资者却认为3月份的暴跌是开始投资的独特时间,开始挤入股市,购买他们知道和使用其服务或产品的股票。美国主要的在线经纪商——「CharlesSchwab」,「TD Ameritrade」,「Etrade」和「Robinhood」均报告了第一季度高达170%的新用户增长率。而「Robinhood」5月份报告的数据显示,其平台用户已从2020年初的1000万快速增长到1300万,新账户中约有一半是首次投资人。 在美国道琼斯指数3月2日出现历史上最大单日涨幅时,「Robinhood」出现了于2014年底创立后的第一次宕机,并在一周内崩溃了3次。「Robinhood」的用户们正在积极在包括福特(NYSE:F)、通用电气(NYSE:GE)、美国航空集团(NASDAQ:AAL)、迪斯尼(NYSE:DIS)、达美航空(NYSE) :DAL)等年初起步艰难的廉价股票上抄底,试图在短线波动中谋求收益。 CNBC的数据显示,疫情期间,「Robinhood」的用户激增 股市波动是否能为年轻股民带来收益尚不明确,但却让以「Robinhood」为首的股票交易平台赚的盆满钵满。据透露,「Robinhood」的3月收入高达6000万美元,为2月份业绩的三倍;另有数据显示,该公司在2020年第一季度赚取了“近1亿美元的股票和期权订单流费用”。
千山药机及其实控人有两大问题难以绕过:关联方资金占用约10亿元且至今未解决;证监会调查认定,其2年虚增4亿多元的利润。 7月14日,深交所发布公告,决定千山药机股票终止上市。 千山药机曾依靠“大健康”主业一度成为明星股,市值最高时逼近300亿元。2018年初起,千山药机陷入一系列麻烦:债务诉讼纷至沓来,实控人股权遭司法冻结并跌破平仓线,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控制权转让失败,定增流产,上市公司部分账户及所持子公司股权被冻结,业绩巨亏。千山药机及其实控人一同陷入资金链危机。 千山药机及其实控人有两大问题难以绕过:关联方资金占用约10亿元且至今未解决;证监会调查认定,其2年虚增4亿多元的利润。 出事之后,千山药机董事长刘祥华曾向上海证券报记者表达过他的反思——杠杆猛于虎,要主动降杠杆,股票质押要“悠着点”。这也是不少上市公司及其大股东曾面临的教训。 面临退市 据披露,千山药机因2018年度经审计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2017年度、2018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均被注册会计师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股票自2019年5月13日起暂停上市。 今年6月30日,千山药机披露2019年年报。年报显示,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千山药机2019年财务会计报告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同时,千山药机2019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约-25.79亿元;2019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7.85亿元。 基于上述情形,根据相关规定及深交所上市委员会的审核意见,7月14日,深交所决定千山药机股票终止上市。 公告称,自深交所作出千山药机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后15个交易日届满的次一交易日起,千山药机股票交易进入退市整理期。若千山药机提出复核申请且深交所上诉复核委员会作出维持终止上市决定,自深交所上诉复核委员会作出维持终止上市决定后的次一交易日起,千山药机股票交易进入退市整理期。退市整理期届满的次一交易日,深交所将对千山药机股票予以摘牌。 深交所要求千山药机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做好退市整理期及终止上市后续有关工作。 四大问题 根据会计师事务所等方面的意见,千山药机存在四大问题且未得到及时解决。 首先,千山药机长期资金短缺,无法偿付到期债务而涉及较多的司法诉讼,导致大部分银行账户、重要资产被司法冻结,千山药机公司的生产经营受到重大不利影响。目前,公司尚未就债务重组取得实质性进展,未来债务重组能否成功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其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其次,千山药机在2018年度共计提资产减值损失18.35亿元,其中坏账减值准备16.97亿元,坏账减值准备涉及关联方资金占用减值金额9.2亿元。 再次,千山药机于2018年1月收到证监会《调查通知书》。千山药机于2019年11月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下称《事先告知书》)。根据《事先告知书》认定的事实,千山药机2015年和2016年2年虚增4亿多元的利润,公司2015至2018年连续4年净利润实际为负。 证监会调查认定,刘祥华凌驾于千山药机内部控制之上,伙同其胞弟刘华山操控公司资金往来,决策和组织实施千山药机发生金额巨大的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利润造假等事项。 最后,千山药机在2017年度确认了对湖南乐福地医药包材科技有限公司原股东应收取的业绩补偿款3.88亿元,2018年度千山药机实际收款加诉讼保全方式共计确认可收回金额0.5亿元,对剩余未收回业绩补偿款计提了坏账准备3.38亿元,2019年千山药机仅收到业绩补偿款474.90万元。这也成了一笔糊涂账。 自救难救 直至今年初,地方政府、千山药机及其实控人等仍未停止对千山药机的抢救,但最终失败。 此前,千山药机曾与长城资产签署意向协议,计划推进债务重组的具体方案和实施工作。去年11月,千山药机公告称,公司将推进解决债务危机各项工作,逐步恢复公司正常经营,自查经营和管理的缺陷并予以整改,规范公司运作,整改完成后公司将聘请保荐机构对公司进行保荐,符合相关规定后,公司将向深圳证券交易所申请恢复上市。 不过,根据会计师事务所等方面的意见,千山药机存在的四大问题未得到及时化解。首当其冲的就是千山药机长期资金短缺,无法偿付到期债务而涉及较多的司法诉讼,导致大部分银行账户、重要资产被司法冻结,千山药机公司的生产经营受到重大不利影响。目前,公司尚未就债务重组取得实质性进展,未来债务重组能否成功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其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出事之后,刘祥华曾向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上市公司债务应该合理,少进行大股东股票质押,否则会有更多被‘消灭’的大股东。”
又一家A股公司被终止上市,7月14日晚间,千山药机(300216)披露,收到深交所关于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 早在2019年5月13日,千山药机就因2018年度期末净资产为负等问题被暂停上市。经过14个月的漫长等待后,深交所正式对千山药机宣布“死刑”,并要求千山药机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做好退市整理期以及终止上市后续有关工作。 回顾一年多前,因2018年度经审计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期末净资产(以下简称期末净资产)为负值,2017年度、2018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均被注册会计师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千山药机股票自2019年5月13日起暂停上市。 2020年6月30日,千山药机披露《2019年年度报告》显示,该公司2019年经审计的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期末净资产均为负值,且财务会计报告被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由此,千山药机触及到深交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2018年11月修订)》规定的股票终止上市情形,千山药机的A股之旅已经濒临末路。 根据深交所相关规定以及深交所上市委员会的审核意见,7月14日,深交所最终决定,千山药机股票终止上市。自深交所作出千山药机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后十五个交易日届满的次一交易日起,该公司股票交易将进入退市整理期。 若千山药机提出复核申请,且深交所上诉复核委员会作出维持终止上市决定,那么自深交所上诉复核委员会作出维持终止上市决定后的次一交易日起,千山药机股票交易进入退市整理期。退市整理期届满的次一交易日,深交所将对千山药机股票予以摘牌。 2019年11月29日,千山药机就已收到了中国证监会下发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以下简称《事先告知书》)。 根据《事先告知书》认定的事实,2015-2018年期间,千山药机连续四年净利润实际为负,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具体来看,2015年,千山药机违反会计准则及会计政策,违规确认与华冠花炮的设备销售收入;同时,虚构九江清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等6家客户的销售回款,虚减应收账款及坏账准备,导致2015年度利润虚增7950.5万元,占当年年度报告披露利润总额的95.76%。 2016年,千山药机未如实对解除与太平洋证券的应收账款保理业务进行会计处理、违规确认华冠花炮烟花生产线、中苋科技的捆包机生产线的销售收入、虚构九江清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等6家客户的销售回款、虚增在建工程,导致2016年虚增利润总额3.57亿元,占当年年度报告披露利润总额的160.05%。 2017年,千山药机实控人刘祥华及其胞弟刘华山通过关联方,实际违法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余额10.12亿元,千山药机未按规定对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公司资金履行临时报告义务。 根据定期报告披露,2017年~2019年期间,千山药机营业总收入分别为3.08亿元、2.01亿元和1.98亿元,同比下降59.7%、34.78%和1.63%;实现净利润则是-3.24亿元、-24.66亿元、-7.8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