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2020年中国服务贸易交易会战略合作伙伴和唯一指定保险服务商,中国太保全面升级保险保障服务,为服贸会提供了覆盖全牌照、全方位、全周期的一揽子保险保障服务方案,涉及风险保障总保额逾1000亿元,保险保障方案制定及服务支持工作由中国太保旗下太保产险北京分公司落地实施。 中国太保根据本次服贸会不同时期的保障需求,为服贸会量身定制了个性化险种保障方案:在展台搭建、设备安装和撤展阶段提供工程保险,在展览期提供财产一切险、公众责任险和网络安全险全方位保障。在此基础上,对于疫情变化可能导致展会取消提供有针对性的活动取消保险,并新增定制化疫情防控财产险、人身意外险(含新冠疾病保障)等覆盖展会从搭建到撤展的全周期保险风险保障。 考虑到不同行业参展商的保险需求,中国太保产险根据参展商所在行业的特殊风险,为不同行业推荐包括艺术品综合保险、职业责任保险、影视影片制作综合责任保险、知识产权保险等相关保险产品在内的定制化风险保障产品。 秉承“太保服务、全球共享”理念,为全面做好服贸会服务保障工作,中国太保产险北京分公司优化“6天+365天”一站式交易服务平台“太保专区”,成立由工程建设、消防保护、应急管理等领域专家组成的风险管理团队、专项理赔服务团队和线下专业对接团队,提供7×24小时中英双语专线服务,做到工具、风控、理赔、通道四项举措全面升级,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参展单位提供“责任、智慧、温度”的“太保服务”。
被誉为券商版“滴滴打车”的广发证券“有问必答”服务又有新升级!近日推出的“秒答”小程序把广发证券优质的投资咨询服务实现“普惠”,用户可以轻松通过微信、百度等小程序,随时与广发7000名专业顾问进行一对一的咨询。“秒答”小程序提供的普通理财咨询服务对所有互联网用户开放,无需额外付费,这也是券商普及投资者教育的又一领先尝试。 9月2日,广发证券“秒答”小程序正式上线,进一步打通专业投资顾问和用户实时沟通、线上交流的渠道,切实解决客户找不到服务、找不到心仪顾问和找不到同道分享投资成果的三大痛点,满足了国内投资者庞大的咨询需求、顾问需求和投资社交需求。 在流量为王的时代,小程序“即开即用”的特性,使其天然免疫于应用转换带来的流量损失。作为轻质化应用,小程序天然具有融入上下游生态圈的优势。因此,“秒答”系统果断选择小程序作为技术载体,充分体现了“轻应用”的运营思想。 据了解,目前用户可以通过1、微信搜索“秒答”;2、手机端百度搜索“广发证券”;3、广发证券官方微信右下角“开户/绑定(账户/提醒)”的“秒答”小程序入口,一键点击进入“秒答”小程序。 分布式运营 打破区域界线 自2015年开始,广发证券便积极推行分布式运营,打破了传统物理区域的隔阂,推出“有问必答”系统。 广发证券拥有业界规模前列的投资顾问团队。通过“有问必答”系统,所有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在线向7000名专业顾问发起投资咨询,让广发证券遍布全国的专业顾问抢单回答。在线问答模式利用了互联网的力量,有效消除了地域之间金融服务、人才储备的不均衡,使得广发7000名专业顾问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服务广大投资者。 上线5年来,“有问必答”共计收到1900多万条客户咨询订单,服务的总用户数超过750万;日均咨询订单接近1万条,而平均接单时间不超过1秒。截至目前,“有问必答”的服务满意率高达98%,可谓行业标杆。 “有问必答”服务遍布于广发证券各终端,而“秒答”小程序是“有问必答”系统的有效延伸和创新,以轻应用形式服务于更广大的用户群。在继承广发证券“有问必答”系统的核心框架和分布式运营战略的基础上,“秒答”小程序进行了操作和功能等方面的优化,将专业顾问服务高效拼接到线上即时沟通的场景,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闭环服务,从而实现“全方位、全天候”向用户所在的场景输送服务,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个性化理财和咨询需求。 以用户为中心 推行极简服务模式 以客户为中心是广发证券多年强调的服务宗旨,而在互联网的世界中,“通货膨胀”最严重的就是用户的注意力及时间。如何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尽可能减少用户每一秒的无谓时耗,使其能最快触达精准、专业、可操作的金融智慧,是广发证券金融科技条线孜孜以求的目标。 “秒答”以小程序为技术载体,便于用户在微信等生态中轻松进行证券投资咨询与分享,体现了广发证券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及轻应用的互联网运营思路。 在交互设计方面,“秒答”小程序整体遵循极简风格,所有交互都围绕着“问-答”这一核心行为,解决用户“向更专业的人,问更专业的问题”的进阶需求。此外,除了首页鲜明的发问引擎,“秒答”小程序构建了时下较为流行的信息流模块,方便用户进行域内探索。“秒答”小程序在资讯、视频、音频等页面都设置了客户的提问咨询入口,真正实现了目之所及,疑不过夜。 广发证券电子商务部总经理曲东荣表示,顾问,顾名思义,答疑释问。问答是金融服务中最基础的场景。客户与专业人士间的信任,正是通过一次次问答建立起来的。 “我们力图让新一代的行业生态链,回归资产信托关系的初心,那就是通过专业知识,辅助他人进行重要的财务决策。”曲东荣称,广发“秒答”小程序会让这个生态拥有极强的扩展性。通过技术手段,证券、基金等金融资讯和服务能无缝聚合在单一的场景下,客户仅需花费极低的成本,便能享受一站式的金融知识解决方案。 科技推动券业模式变革 如今,科技正在逐步催生金融领域的商业模式变革,证券公司向财富管理转型过程中,金融科技是愈加重要的核心竞争要素。 在智能化客户互动与营销、个性化投资建议、优化客户体验、提升投资顾问服务效率等方面来看,金融科技对推动证券行业转型升级,加速实现规模化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技术创新对证券行业长远发展越来越重要,也是龙头证券公司在竞争中抢得先机的关键所在。 广发证券是国内第一批成立互联网金融研发团队的大型综合券商,公司注重技术创新对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通过金融科技,为各项管理、业务、服务赋能,推动业务发展,提升竞争力。 截至2019年底,广发证券手机证券易淘金App用户数超过2720万,2019年易淘金电商平台的金融产品销售和转让金额达3662亿元,公司在未来将持续加大投入金融科技创新,全方位推进服务互联网化,以科技创新驱动金融服务的变革升级。 2020年以来,广发证券以财富管理、机构经纪、科技金融和综合化为四轮驱动,坚定推动零售业务变革与转型,全面深化合规风控,全力打造零售业务新竞争优势,在推动经营模式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推动业务内涵从经纪向财富管理转型、拓展机构经纪业务、综合化业务等方面取得良好进展。
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CIFTIS),以及作为服贸会八大专题展之一的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以下简称“金博会”)于9月4号在京开幕。此次展会期间,交通银行以“一触即达,跨境共享”为主题,带来全新Fintech产品和服务,向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展现金融科技、跨境贸易、普惠金融等领域的最新成果。 近年来,交通银行将“科技赋能”上升至集团战略层面,围绕IT架构转型、IT管理架构优化、数据治理三大战略重点,持续推进数字化、智慧化转型,全面重塑经营管理流程。 疫情期间,大力整合“线上抵押贷”“线上税融通”等在线普惠产品,打造集信用、担保、抵押类融资为一体的“融资服务包”;对接上海市政府“两张网”项下的“一网通办”重大利民工程,开发“先就医、再付费”的惠民就医拳头产品;创新贸易融资线上产品“快捷贷”“快捷证”,客户网上提交融资申请后,最快到账仅需17分钟。 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是当前国家“六稳”要求的重要内容。交通银行于今年4月创新推出了“交银跨境e金融”,为涉外企业创新打造了一站式跨境金融旗舰平台。 展会现场,交通银行全景式展示该行近200项跨境金融产品、创新方案和亮点服务。“交银跨境e金融”除了在岸国际业务,还集成了离岸业务、自贸区业务,平台设立四大类客群通道:进出口贸易、跨境投融资、自贸区、境外企业。 “交银跨境e金融”设计完全以客户体验为中心,把近交行200个金融产品与服务,根据企业经营不同阶段(或场景)进行差异化匹配,让业务服务更精准、体验更贴心。企业登录平台网银即可办理线上汇款、快捷开证、线上交单融资、电子化汇兑及挂单等操作,以及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金融服务。此外,今年3 月份,交行创新推出的“快捷证”、“快捷贷”等全线上产品,不但实现了与客户非接触办理业务,而且相关业务办理效率大幅提高。实现了企业复工、银行展业、政府稳外贸多方共赢。 今年4月,随着疫情全球扩散,中东汽车生产商减产,出口汽车库存下降;加上今年7月起,我国实施轻型汽车国六排放标准,赣州RT公司急需大批量开具进口信用证,抢占国际订单。但疫情高峰期,客户赴网点提交开证申请书、贸易合同等材料,出门难、时间紧、任务重。交行运用最新的全线上开证产品“快捷证”为该客户服务,将原来需要2个工作日以上是开证流程,压缩到2小时,为客户稳住了国际订单。 此外,交通银行利用自有电商平台“买单吧”APP设立“扶贫专区”,鼓励员工和客户参与到消费扶贫工作中。在春节期间组织开展了“扶贫年货节”活动,帮助甘肃天祝县实现销售农产品165万元。5月8日启动了“最红扶贫日”活动,每周五进行扶贫农产品促销,日均销售额超过万元。5月下旬,通过发放消费券的方式,鼓励引导干部员工参与,运用消费扶贫方式助力湖北滞销扶贫农产品销售,支持购买金额超过680万元。 与此同时,交行创新开展同业合作,在自有平台设立扶贫专区的基础上,借助农行手机银行“扶贫商城”上线交通银行定点扶贫县农产品,实现三个定点扶贫县农产品线上销售全覆盖,其中山西浑源、四川理塘实现了电商销售“破零”,上线后即实现销售近10万元。推进跨业合作,继续深化与苏宁集团在消费扶贫方面的合作,帮助定点扶贫县农产品上线苏宁平台。截至6月末,交通银行累计购买扶贫县农产品684.5万元,帮助销售农产品1787.12万元。
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期间,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上海市商务委员会承办的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海主题日活动将于9月5日上午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活动旨在宣传推介上海服务贸易整体营商环境,展示海外市场拓展的公共服务新成果,企业最新产品与服务,吸引国际企业、跨国投资落户上海。 主题日活动将以“卓越服务,链接全球”为主题,安排报告发布、新品发布、项目签约等环节。在新品发布环节,上海交易团将配合大会成果发布活动,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健康防疫、商业服务、文化创意等重点领域,集中发布一批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新产品、新服务。如联影智能的“uAI新冠肺炎智能辅助分析系统”可基于患者CT图像,自动标记病灶,可将5至10分钟的CT阅片时间缩短至1分钟以内。 在项目签约环节,将安排浦东新区、临港新片区、虹桥商务区一批优质项目落地集中签约。今年以来,三大重点区域在常态化推进疫情防控的同时,加大项目引进力度,筑牢发展根基,取得了显著成果。此次将有三个重点区域近40个项目集中签约,主要涉及金融科技、医药研发、文化创意、物流运输、专业服务、电子商务等领域。如梦饷集团定位于成为新电商基础设施的提供者,旗下拥有饷店、爱库存等业务,将在洋山港落地全球网红直播产业基地,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离岸贸易、离岸电商、离岸数字和离岸金融业务。 即将落户临港新片区的交银金融科技有限公司由交通银行下属的交银国际(上海)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发起设立,注册资本6亿元,旨在借助金融科技手段改进金融服务供给质量和结构,加强前沿研究与应用,开展金融科技服务出口。 主题日活动中,标致雪铁龙、巴斯夫、太平洋保险、欧坚、“运去哪”等一批上海交易团服务贸易大订单也将签约。 上证报记者 史丽 摄
记者日前从中国贸促会获悉,作为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组委会成员单位,中国贸促会积极邀请和组织中外嘉宾、企业参会,组织举办高峰论坛和多场配套活动,为有关各界广泛开展交流合作搭建良好平台,促进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 中国贸促会表示,举办服贸会是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加快贸易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对推动优化外贸结构、加快我国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贸促会依托长期以来在境内外举办大型经贸活动的丰富经验和专业能力,充分发挥驻外代表处和多双边工商合作机制作用,组织国外采购商参展,协助邀请论坛嘉宾、国际组织代表参会。同时,凭借广泛联系国内外企业的渠道优势,重点邀请商业服务、金融服务、文化服务及跨境电商等行业企业参展,为服贸会的成功举办贡献力量。 据悉,服贸会期间,中国贸促会将参与主办“跨国公司视角下的服务贸易便利化”高峰论坛,还将举办“一带一路”服务贸易合作论坛、区块链+创新服务与产业应用大会、文旅产业项目推介会、中国服务贸易标准化论坛、网络与数据安全论坛等5场配套活动。预计将有来自我国相关部委、外国驻华使馆的有关官员及数字经济、数字货币、文化创意、数据安全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商界领袖、企业代表等1200余人参加上述活动,展开研讨,商谈合作。
近日,天津市养老服务联席会议暨三年行动方案中期推动会在市民政局召开,深入贯彻落实天津市《关于加快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和《促进养老服务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重要部署,动员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形成合力,进一步推动天津市养老服务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细落地。 2019年,天津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关于加快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促进养老服务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为推进养老体系建设做出顶层制度设计,并建立了市养老服务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了养老服务工作的统筹协调。截至2019年年底,天津市60岁以上户籍老人达到266.7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总数的24.14%。《关于加快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和《促进养老服务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实施以来,天津市养老服务在政策创制推动发展、疫情防控守牢阵地、养老服务试点工作扎实推进、养老设施建设加快步伐、老年人助餐试点工作初见成效、多种智慧养老服务模式初步形成、农村养老服务不断拓展、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养老服务等方面取得长足进展。 下一步,全市养老服务工作将在全面落实《关于加快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促进养老服务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各项任务,扎实做好养服务机构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基础上,着力做好以下重点工作:推广居家养老“河西试点”经验,高标准完成年度民心工程任务,持续推进养老服务质量建设和消防安全整治三年攻坚行动,进一步优化老年人助餐服务工作,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和“互联网+养老”行动,创新“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融合发展,待《天津市养老服务促进条例》出台后,及时做好宣传普及和贯彻执行。 会议对全市养老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一是提高站位,充分认识做好新时代养老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坚决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关于养老服务工作的决策部署,清醒认识养老服务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 二是紧抓重点,全面提升养老服务水平。要毫不松懈抓好养老服务机构疫情防控和安全管理工作,巩固养老服务机构质量建设成果。持续扩大养老服务供给,进一步加大社区养老设施建设与监管力度,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改革照料中心运营模式,鼓励与小型养老机构联建,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推广“互联网+养老”的智能居家养老模式,要增加养老床位供给,大力发展“嵌入式、小型化、连锁化”养老服务机构,持续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充实养老工作力量。 三是加强领导,增强养老服务工作合力。要进一步健全联席会议机制,加强沟通协调,完善议事协调、定期会商和信息联通等工作。要一体联动推进工作,加强共商共议,一事一策,共同研究解决。要细化落实重点任务,确保三年行动方案的26项重点任务不打折扣高质量完成。
8月31日,记者从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自国务院2018年5月部署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工作以来的两年中,全省累计新增市场主体15.91万户、注册资本3339.25亿元,分别占市场主体总数的33.57%、23.43%。截至上半年,全省各类市场主体累计达到47.05万户,注册资本14069.43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1.49%和13.71%。 近年来,青海省持续对标先进,降门槛、减环节,提效率、增便利,扎实推动部门业务协同联动,加快推进线上线下融合服务,不断提高营业执照、发票、印章刻制等企业开办事项办理效率,持续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积极以企业开办环境提振创业信心、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内生动力。 今年,青海省将紧紧围绕“六稳”“六保”工作部署,以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兰西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五个示范省”建设、“四种经济形态”引领为契机,持续以企业开办智能化、便利化、高效化为目标,切实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营造西部地区一流企业开办环境,着力促增量、激活力、添动能。 同时,在各级政务服务大厅开辟“一窗通办”专区,将营业执照、涉税开办事项、印章刻制备案事项办理窗口整合到“一窗通办”专区,提供事前咨询、事中指导、窗口受理和办件发放服务,实现企业开办申请一次提交,营业执照、发票、税控设备和印章一次领取。继续在企业开办“一窗通办”专区开辟自助办理区、帮办指导区和业务受理区,提供网上信息填报、线下申请提交等服务,推动企业开办线上线下融合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