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2年,新增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3000家,形成30家超亿美元平台型、总部型贸易企业 近日,《天津市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年)》正式发布,从7个方面推出23条任务措施,助力贸易强市建设,提出到2022年的总体工作目标,即全市人均货物和服务贸易总额位居全国前列,贸易结构更加优化,口岸竞争力显著提升,贸易与产业、贸易与投资深度融合,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竞争新优势基本形成。 根据《行动方案》,天津市将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组织企业参加线上数字化展会,加快国际营销体系建设,打造“京津冀+一带一路”海外工程承包基地,支持高端装备“走出去”。 在先进制造研发方面,《行动方案》提出了增强产业竞争优势、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培育国际自主品牌等任务措施。 与此同时,构建高效的海陆空跨境物流体系,依托港口优势,天津市将建设能源资源类商品、先进技术设备和关键零部件、消费品三大进口集散地,打造东疆世界级融资租赁聚集区,建设服务京津冀的进口食品冷链供应基地。 在金融服务保障方面,天津市将发展供应链金融,扩大对小微外贸企业金融支持覆盖面,推动FT账户功能应用。强化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的保障作用,实施更加积极的承保政策,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及新兴市场开拓的支持,扩大保单融资规模。 在深化改革开放方面,推动自贸试验区与京冀优势产业园区产业化合作,推进国家级开发区创新发展,升级、申建综合保税区,建设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打造各类贸易集聚区。 为了优化贸易结构,天津市将鼓励传统外贸企业向电商转型升级,做强一般贸易,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推动加工贸易向技术密集型升级,拓展保税维修新领域,打造面向全球的高端维修再制造基地。到2022年,新增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3000家,形成30家超亿美元平台型、总部型贸易企业。 此外,天津市还将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推进中国(天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扩大跨境电商一般出口,打造线上线下互动的电商新生态,优化海外仓全球布局。加快服务外包转型升级,建设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和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打造服务贸易集聚区。
7月3日晚,贝瑞基因发布了年报问询函回复公告。公司称,与福建和瑞产生的关联交易必要且合理,公司不存在利用关联交易调节利润来完成业绩承诺的情形。 回复函披露,公司向福建和瑞的销售额取决于和瑞多个肿瘤早筛早诊项目以及其它肿瘤检测临床在研项目的研发进程,与临床实验开展阶段关系密切。以早筛项目为例,在不同阶段所需测序服务、数据服务以及其它紧密相关的服务各有不同。公司全年各季度与福建和瑞的销售收入符合福建和瑞的研发进度所需,不存在四季度集中销售或提供服务的情形。此外,公司向福建和瑞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的定价符合市场定价原则,且公司向福建和瑞销售的商品不存在期后退货的情形。 公司年审会计师也应深交所要求,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应用指南、问题解答的要求执行了相关审计程序。从收入、成本、费用以及关联方和关联方披露四个方面重新对公司业绩进行核查。并最终得出核查结论: 针对公司连续三年完成业绩承诺的情况,年审会计师未发现公司存在调节利润的情形。 此前,贝瑞基因曾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肿瘤早筛项目将于年内落地。早年,公司曾将肿瘤业务相关业务和独家经销权授予福建和瑞,未来早筛项目的落地将带动公司和福建和瑞共同成长。 另外,关于基础科研服务毛利率变化、存货以及应收账款的增加、对外投资等问题,公司在回复函中表示,这些变化系公司不断加大业务布局,提升自身科研实力,完善产品结构所致,公司对外投资符合公司经营发展需要,有利于公司业务协同,不存在资金被关联方占用问题,对公司影响积极有利。
日前,一场名为《后浪时代的新营销商业机会再造——网红风口与新媒体赛道》的投资者交流会亮相中国证券报直播间,元隆雅图旗下谦玛网络创始人刘迎滨及沐鹂信息创始人史实作为行业翘楚,从公司业务到产业演进路径娓娓道来,共同为投资者阐释如何在“后浪”时代抓住网红经济风口。 值得注意的是,谦玛网络自加入元隆雅图后,其业务发展得到迅猛发展。刘迎滨直言,在今年广告市场整体不振的情形下,新媒体营销实现爆发性增长,而疫情对谦玛网络没有负面影响,公司有充足信心完成业绩承诺。 电商直播成风口 电商直播正成为市场风口。“口红一哥”李佳琦5分钟卖光15000支口红、10秒钟帮张大奕卖出10000支自制洗面奶,“淘宝直播一姐”薇娅全年完成27亿元的成交量,“双十一”开始后的两个小时内引导销售额达2.67亿元。直播与短视频领域第三方服务平台今日网红创始人彭超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电商带货真正打破了MCN行业的“天花板”。 据悉,阿里巴巴2019财年天猫直播渗透率超过50%,2019年“双十一”当日淘宝直播GMV破200亿元。快手、抖音也加大电商直播资源倾斜,2019年行业销售有望超3000亿元。 对于直播带货受到的追捧,刘迎滨表示,从行业上看,首先这是新的销售渠道,特别对于一些“新奇特”产品,适合通过直播触达目标用户人群;其次,网红主播可快速助力品牌做冷启动,以往是先孵化品牌然后在电商平台销售,这个过程较为漫长,而如果产品性价比足够高,符合目标人群喜爱,有可能通过直播快速到达人群。“未来直播对很多产品都是有机会,这对销售体系带来较大的变化。” 刘迎滨进一步指出,从图文到直播,表现方式上更加沉浸,转化率在同等情形下是提升的,消费者能在短时间内获取到更多感兴趣的信息。今年广告市场整体是下降的,但新媒体营销的市场却是在爆发性增长,这体现在短视频相比图文呈现效果方面的优势。 “直播电商未来会成为电商商家的标配选项,主要是由于媒体和消费环境变化。”对于目前市场存在头部主播和腰部主播带货能力产生巨大的悬殊态势,史实称头部主播在流量端握有优势,腰部和腰部以下主播需要平心静气吸引粉丝,这样才能形成头部主播的流量。其认为头部和腰部主播会有互换机会。 抢得市场先机 公开资料显示,元隆雅图2017年6月6日在A股中小板挂牌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礼赠品供应、促销服务和新媒体营销。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与积累,公司已累计服务百余家世界500强企业,并与国内多个行业的头部客户建立了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客户黏性较高。公司的客户资源优势对行业内其他竞争对手形成较高的进入壁垒。 近年来,为了顺应客户营销服务需求,元隆雅图确立了大力发展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数字化促销服务的战略,致力于综合运用多种服务方式,整合线上与线下资源,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营销服务。而谦玛网络正符合元隆雅图的战略定位。该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利用数据技术为客户提供媒体整合营销、新媒体广告投放服务,为国内领先的“数据+平台+内容+服务”综合新媒体营销服务商。 2018年11月,元隆雅图收购谦玛60%的股权。2019年,谦玛网络以商单形式合作的网红超过5千名,涵盖抖音、快手、B站、小红书、微博、微信等全网平台的红人和账号,拥有头部、腰部及长尾网红。 收购完成后,元隆雅图业务“如虎添翼”。2019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72亿元,同比增长49.46%。其中,主营业务收入15.01亿元,同比增长45.17%。礼赠品供应业务实现收入9.89亿元,同比增长18.73%。服务业务实现收入2.03亿元,同比增长44.61%,其中数字化营销收入1.08亿元,占比53.21%;新媒体营销(谦玛网络)全年实现收入3.09亿元,谦玛网络营业收入自身同比增长69.62%。 在此基础上,谦玛网络也在不断完善业务链条。2019年,谦玛网络新设了全资子公司苏州沃米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杭州仟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51%股权),参股了北京谦玛数字营销顾问有限公司20%股权。苏州沃米是技术、数据和媒介管理中心。杭州仟美是专业化MCN公司,负责网红签约、孵化和商业变现,是新媒体营销的内容生产和广告展示环节。北京谦玛是创意型公司,主要服务汽车行业客户。 开源证券研报指出,元隆雅图“一站式”整合营销平台已成,多业态融合竞争优势较强。公司现有业务涵盖线上线下,促销服务和广告服务,媒介投放和社会化营销多业态,有能力为客户提供全面优质的整合营销服务,融合发展提升竞争优势,打造成为国内整合营销领域王者。 业务协同性好 元隆雅图完成对谦玛网络收购后,业务协同和业绩承诺一直备受市场瞩目。 刘迎滨指出,双方核心业务实现互补,元隆雅图通过担保和管理输入等方面帮助谦玛网络。在客户方面,由于元隆雅图积累了大量快消品客户,而上述客户都有新媒体方面的需求,从客户引荐和联合服务,双方均做了许多积极探索,并产生了成效。“从元隆雅图给谦玛的赋能,到双方客户的协同,再到业务线上的互补,都是很成功的。” 此外,谦玛网络与其控股子公司沐鹂信息也实现了协同。史实介绍,沐鹂信息客户群体多样,以新媒体和电商服务为主,与谦玛网络有业务互补性。 根据早前公告,业绩承诺方承诺谦玛网络于2018年、2019年、2020年实现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应分别不低于3200万元、4000万元、5000万元。 今年年初,疫情来袭给众多企业带来了诸多困难和不确定性。对此,刘迎滨信心十足,“我个人觉得没问题,疫情对我们有影响,但不是负面的影响,而是积极和正面的。”他称完全有信心完成今年的业绩承诺。 刘迎滨的信心来自于新增客户的稳步增长。刘迎滨指出,今年新增客户数量可观,比如丸美、拼多多、腾讯教育等头部企业,其中丸美和拼多多都是千万级别合作。还有一些疫情后录入的潜在客户,会在下半年或明年产生经济效益。在客户增长方面,其称稳定性比较强。
汇丰今日宣布,自本月起,集团在中国内地的寿险合资公司——汇丰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推出全新由数字技术赋能的财富规划与保险服务,在银保渠道之外,通过其新招募的私人财富规划师,提供以需求为本的财富规划与保险服务,以满足客户在财富、健康及保障方面的全方位需求。 这将成为汇丰集团在中国市场通过银行网点提供保险及财富管理服务之外的重要补充。在新服务推出的初期,汇丰人寿的私人财富规划师将在广州和上海两地为新客户提供服务。 全新的移动式财富规划服务业务是汇丰集团主导的“汇丰聆峰创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计划着力于开发创新的财富规划及保险产品,并在亚洲主要市场提供流畅的的客户体验,并在中国内地先行试点。 同时,汇丰表示,正在内地筹备设立一家金融科技服务公司,将从移动式财富规划服务业务开始,为汇丰旗下各公司实体提供科技、数字及数据服务。 此前,汇丰集团已宣布设立全新环球业务——财富管理及个人银行业务。结合全球零售银行及财富管理、资产管理、保险及私人银行业务的优势,财富管理及个人银行业务的设立,使汇丰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环球财富管理机构之一。截至一季度末,经其管理的资产达到1.3万亿美元,其中接近一半来自亚洲。 汇丰亚太区财富管理及个人银行业务主管欣格雷(Greg Hingston) 表示,中国是亚洲最大的财富管理市场和全球最大的保险市场之一,汇丰不断增加相关业务投资,以把握在亚洲特别是在中国内地快速增长的发展机遇。 汇丰保险集团总经理及环球行政总裁张博思(Bryce Johns)表示,在中国内地,人们的一些相关意识在不断增加,更有意愿通过配备健康及危疾保障等方式,为潜在的人生风险事件作财务上的准备。“我们将重新定义财富规划的整体客户体验——根据汇丰集团的最佳实践,我们将首先了解客户的需求,继而开发创新的服务,在数字化工具的支持下为客户提供度身定制且以家庭为本的健康及财富解决方案。 ”
2020年,物管行业终于迎来了自己的风口。在“房住不炒”主基调下,物业板块因不同于传统房开业务的增长模式和资本环境,在二级市场上风头正劲。根据Wind数据显示,目前27家港股物业股市盈率中位数高达33倍。在新冠疫情的推动下,物管行业的价值面临重塑,而且相较房地产开发企业,物管行业的轻资产运营模式,不仅拥有高成长性还兼具良好现金流,成为物业板块在二级市场全面爆发的深层原因。 行业景气度向上的背景下,物业板块也迎来了一轮拆分上市潮。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金科、世茂、荣盛发展等12家房企分拆旗下物业板块,向IPO发起进攻。 在这轮物管公司上市潮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从世茂集团分拆上市的世茂服务。在上述12家拆分上市的物业管理企业当中,世茂服务从覆盖城市、在管项目数量和在管面积方面,均名列前茅。值得一提的是,早在5月14日,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和腾讯就已经完成对世茂服务的战略投资,总金额达2.44亿美元。在黄金赛道、强大母公司加持以及明星投资人背书的光环笼罩下,上市之后的世茂服务或将拥有更加广阔的业绩增长空间。 背靠母公司“大树”,世茂服务“高点起跳” 世茂服务成立于2005年,最早为世茂集团开发的物业提供物业服务,随着世茂集团的快速扩张,世茂服务拓展势头迅猛,2017-2019年,世茂服务实现收入分别为10.42亿元、13.29亿元和24.8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54.5%;同期,实现净利润为1.08亿元、1.46亿元和3.8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88%。值得注意的是,世茂服务在2019年收入和利润实现快速增长,收入增长率位列中国物业服务Top20中的第3位,净利润水平为百强公司净利润均值的4.23倍。 (资料来源:招股书) 世茂服务业绩不断增长的背后是在管面积和业务布局的不断扩大。据招股书披露,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世茂服务合约总建筑面积高达1.01亿平方米,项目分布于91个城市,管理物业项目184个。2017-2019年三年间,世茂服务在管总建筑面积分别为4262万平方米、4500万平方米和6817万平方米,复合年增长率为26.5%,高于百强企业在管面积均值。尤其在2019年,世茂服务在管面积同比增幅超过50%。 从收入结构来看,世茂集团及其合营企业和联营公司的相关物业仍是世茂服务的主要业务来源,近3年分别占总收入的98.3%、99.3%和90%。其实对于物业管理公司来说,母集团地产公司实力是否强大也决定着物业管理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而且能够成为龙头的物业管理公司,往往承接所属开发商的口碑和资源。也正是得益于母公司世茂集团的扩张,世茂服务业务范围才得以拓展到长三角、中西部、华南及环渤海经济圈等多个地区。 (资料来源:招股书) 不过,从收入结构的变动中也可以看出世茂服务也正在积极开拓第三方业务,维持收入结构的动态平衡。数据显示,世茂服务独立第三方房地产开发业务建面从2018年的36.4万平方米增至2019年的1740万平方米,收入占比也从0.7%增至10%。 其中,“并购”无疑是世茂服务开拓第三方业务的重要手段。2019年,世茂服务收购海亮物业和泉州三远,新增1480万平方米和130万平方米在管面积。另据资料显示,世茂服务今年已经完成了对广州粤泰、福晟生活服务等公司收购事宜,新增在管面积超过1450万平方米。 物业管理行业驶入发展蓝海,世茂服务扎根黄金赛道 自2014年彩生活作为全国第一家物业服务上市公司登陆香港联交所以来,中海物业、绿城服务、保利物业等多家龙头物业公司纷纷赴港上市,香港市场也成为国内大型物业股的聚集地。不少物业股备受追捧,Wind数据显示,中海物业2015年上市至今股价累计上涨723%,永升生活服务、新城悦服务上市以来也有581%和580%的股价累计涨幅,绿城服务上市3年来股价也累计上涨了332%。 物业股在港股市场的热捧还是要归因于国内物业管理行业的快速发展,物业服务百强企业在管物业的建筑面积持续上升。据中指院的资料,物业服务百强企业所管理物业的平均总建筑面积由截至2015年约2360万平方米增至截至2019年约4280万平方米,复合年增长率为16%。 在物业管理行业巨大发展潜力背后,其主要逻辑源于我国城镇化率以及人均居住面积的提升。据华创证券预测,2018年中国存量住宅面积253亿平方米,对应美国、日本存量住宅居住面积分别约为148亿平方米、45亿平方米,中国的物管行业发展空间更为广阔。同时,中国人均居住面积仅有30平方米,低于日本的39平方米和美国的56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提升空间充裕。 可以说物业管理行业正在驶入发展蓝海,而扎根黄金赛道的世茂服务表现远远跑赢同行平均水平。以在管面积为例,根据中指院的行业报告,2017-2019年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的在管物业建筑面积均值,由3160万平方米增至4280万平方米,复合年增幅为16.4%,远不及世茂服务同期26.4%的年复合增幅。 近年来,世茂服务正在重点布局四大核心城市群,涉及长三角、华南、中西部、环渤海城市群,继续扩张业务规模。截至2019年底,世茂服务已经进入北京、天津、上海、苏州、杭州等具备发展潜力的大中型城市,76.6%的在管项目位于新一线及二线城市。世茂服务下沉核心区域市场,既可以渗透本土市场,又可以提升企业区域影响力和知名度。而随着上游地产竣工拐点性回升,过去两年积累的待竣工面积有望释放,未来1-2年物管行业仍将持续快速增长,世茂服务也将驶入发展快车道。 结语 作为现金业务,世茂服务所在的物业管理行业能保障稳定的经营现金流入,且背靠规模大,兼具成长性和稳健性的母集团,世茂服务也可以近水楼台取得优秀的物业项目,为夯实企业发展打下基础。 根据Wind数据,最近一段时间分拆上市的物业股绝大多数表现惊艳,时代邻里、银城生活服务、宝龙商业和保利物业均取得不俗涨幅,对于即将登陆资本市场的世茂服务来说,或许也是一张值得投资者打新和投资的“明牌”。
6月29日,世茂服务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世茂服务”)向香港联合交易所递交上市申请表,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和摩根斯坦利。 6月29日,世茂服务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世茂服务”)向香港联合交易所递交上市申请表,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和摩根斯坦利。 中国领先的综合物业管理及社区生活服务供应商 世茂服务是中国领先的综合物业管理及社区生活服务供应商,是世茂集团附属子公司,已有15年物业管理经验。公司重点布局长三角、环渤海、华南与中西部四大核心城市群,截至2019年底,公司在管面积为6816.7万平米,合约面积突破1亿平米,大幅增加42.9%。在管物业项目数量为184个,合约物业项目数量为354个。按合约项目计算,公司业务覆盖中国25个省88个城市。 2020年公司获得中国指数研究院“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第12名。以2018年至2019年按收入增长率计算,在中国物业服务二十强中分别排名第3。根据在管面积、收入和利润排名,公司2019年被中指院认定为“中国物业服务百强成长性领先企业”之一。“世茂服务”品牌于2019年获得“中国物业服务专业化运营领先品牌企业。” 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财务数据表现靓丽 2017年至2019年,世茂服务收入分别为10.42亿元、13.29亿元、24.8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54.5%;利润分别为1.08亿元、1.46亿元、3.8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88%。 公司主营业务为物业管理服务、社区增值服务和非业主增值服务。截至2019年底,三大业务收入及占比分别为,物业管理服务11.99亿元,占比48.2%;社区增值服务6.48亿元,占比26%;非业主增值服务6.41亿元,占比25.8%。 住宅物业管理行业规律表明,因增值服务毛利率较高,这部分占收入比重越高,表明其内生性增长质量越高。公司社区增值服务收入占比由2017年的6%上升至2018年的7.1%,并于2019年进一步上升至的26%,业务结构持续得到优化。 公司现金储备充裕,2019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49亿元。 重量级战投入局 科技赋能物管升级 值得注意的是,世茂服务在启动港股IPO前,引入两家重量级战略投资人,分别是红杉资本中国及腾讯。两家巨头的进入不仅体现在资金层面,更重要的是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推动公司信息化和数字化升级,并引入更加丰富的社区商业资源,提升公司社区增值服务的种类和质量。 未来,世茂服务将充分发挥股东优势,背靠具有高成长性、稳健性、高质量土储的世茂集团,同时协同具有行业引领优势的战略投资者,创新提升服务品质,不断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打造持续竞争优势。公司将基于品牌影响力和科技赋能,整合市场资源,积极开拓公共设施等外部市场,持续保持组合多元化,聚焦社区生活的全周期服务,以更具吸引力的增值服务提升公司综合实力和潜在价值。
带着保持规模扩张以及改善利润率的希冀,佳源服务的此次IPO最终能否如愿? 从资本市场来看,今年的端午节属于物管行业。 在荣万家、雅居乐雅城、合景悠活先后递交招股书后,6月26日,佳源国际(HK:02768)子公司佳源服务亦递交了招股书,成为了当周第四家赴港上市的物管企业。 过去数年中,佳源服务通过不断的收并购,保持着高于行业的规模增长,在物管行业当下的跑马圈地时代中,守着自己的一席之地。但同时,随着签约面积增速的放缓,以及业务中出现的短板与缺位,佳源服务规模进击路上的隐忧也开始逐渐显现。在此背景下,这轮被赋予更多意义的IPO显得尤为重要。 保持规模扩张的砝码 时间进入6月下旬,物管行业的资本浪潮骤然掀起。 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金融街物业、弘阳服务、正荣服务相继通过聆讯,荣万家、雅居乐雅城、合景悠活先后递交招股书。6月26日,佳源服务成为这轮资本潮涌中的又一朵浪花,在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之后,走出了拆分上市的第一步。 在业内人士看来,分拆物管公司上市对开发商的品牌以及知名度都有积极作用,同时更是一种重要的融资手段,随着物管进入跑马圈地时代,有条件的物管企业通过IPO获得更多资金以支撑后续扩张,已成为常规选项。 过去的一年,物管行业资源进一步向头部企业集中。根据中指院数据,物管行业百强企业市场占有率首次超过40%,同时企业规模的增速亦随着梯队靠前而提升,包括碧桂园服务(HK:06098)、保利物业(HK:06049)、雅生活服务(HK:03319)等头部企业在管面积在2019年均同比增长超过50%。 在此背景下,佳源服务亦展现出极强的进击欲。过去两年,佳源服务多次出现在收并购市场,陆续收购了嘉兴星洲、杭州民安、重庆中农国信、湖南华冠、湖南华泽等多家物管公司,其在管物业的总建筑面积由2017年末的1400万平方米迅速增至2019年末的2610万平方米,复合年增长率为36.5%,大幅领先百强约20%的整体增速。 有业内人士表示,毋庸置疑物管企业拥有良好的自我造血能力,但“规模竞速”的行业大环境下,想要快速抢占更多市场份额便意味着需要更多资本的助力,其中又尤以母公司支持较弱的物管企业诉求强烈。 然而,在佳源服务对规模诉求愈发强烈之际,母公司佳源集团及实控人沈天晴却于2019年遭遇了“水逆”。 2019年,沈天晴手中最重要的A股、港股平台双双受挫。其中,年初由一起“乌龙”引发的闪崩使得港股平台佳源国际市值眨眼间蒸发了八成,而通过4.32亿元拿到控股权的A股美丽生态(SZ:000010),也在2019年被戴上“*ST”的帽子,被实施了退市风险警示。 余波之下,佳源集团过了一年的“紧日子”,并频繁高息发债。自2019年下半年相继发行的多笔优先票据票面利率均创下了历史新高,达到13.75%。近期,其融资利率虽有所下降,但依然保持在11.75%。 与此同时,2019年,佳源服务规模进击路上的隐忧也开始显现。与高速增长的在管面积相比,公司的签约面积增速并不突出,作为保障公司未来发展节奏的指标,截至2019年末佳源服务签约面积仅同比增长18%,与此前25%左右的增速也有所下滑。 显然,若能顺利实现IPO,将为佳源服务保持高速发展增添重要的砝码。 希冀补足业务短板 在追求规模之余,佳源服务或许对本次IPO有着更多希冀。 纵观近年进行IPO物管企业的融资用途,利用上市融资发力收并购快速做大规模几乎成为每个企业的必然选项,除此以外,强化增值业务亦是不少物管企业所募资金的主要用途之一,佳源服务亦在其列。 根据佳源服务的计划,满足社区及客户的拓展社区增值服务是其未来的发力点之一。在招股书中,探索并扩展定制的旅行计划、财富管理咨询以及移民和留学咨询服务等具体业务均写入未来规划中,旨在进一步强化多元化的服务业态。 可以看到,近年来,社区增值服务逐渐成为物管企业的核心业务之一,其中,高毛利率是其受到青睐的主要因素。根据披露,在2019年,包括彩生活(HK:01778)、碧桂园服务、新城悦服务(HK:01755)等头部企业增值服务毛利率均超过50%,成为企业赢得利润的重要推手。 “目前各类社交平台等都是基于互联网的概念而形成的,而只有社区是一个具有实体含义的圈层概念。”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对蓝鲸房产表示,换言之,社区增值服务真正的核心就是做平台,业主各类需求有很多,通过社区增值服务可以串联起来,其背后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商业盈利价值点。 对于佳源服务来说,增值服务同样是其业务最“赚钱”的一项,在2019年毛利率达到了35.1%,远远高于非业主增值服务的25.6%以及物业管理服务的22.1%。 然而,社区增值服务却是其三条业务线中最薄弱的一环。翻阅招股书可以看到,虽然在过去三年,社区增值服务与企业同步实现翻番增长,但2019年,其2175万元的营收占公司总营收的比例不超过5%。根据中指院数据,目前在港上市企业社区增值服务收入占总营业收入的比例约在3%-30%之间,这意味着佳源服务的社区增值服务仍位于上市企业的底部区间,与行业整体步伐存在着差距。 在“三足”中的社区增值服务业务缺位之下,佳源服务在过去三年中毛利率表现并不理想。根据披露,佳源服务2017年-2019年其毛利率分别为21.8%、23.8%及23.9%,而同期在H股上市内地物管企业平均毛利率均在30%左右。 在本次IPO中,佳源服务无疑寄托着对社区增值业务增强的想法。不过,亦有观点认为,对于社区增值服务发展,仍需从企业自身实际情况与资源情况出发,选择需要慎重。 而严跃进则建议,要做大增值服务,既要有创新思维,也有要扎实服务理念。从创新思维看,不能简单以社区食堂、社区医疗等来开展工作,否则成本会很高,比如说目前有部分物业公司通过物业管理小哥来进行电商直播,这提高了业主的关注点,同时也促进了社区生鲜等业务的发展,这都具有很强的创新性。而从服务的角度看,更要强调持续服务、真心服务的导向,这才具有积极的价值。 随着佳源服务拆分上市的启动,已经拥有5家上市公司的佳源系资本帝国,又有了进一步壮大的契机。而带着对保持规模扩张以及改善利润率的希冀,此次佳源服务IPO最终能否如愿?蓝鲸房产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