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部分区域需求恢复,近期国内水泥市场迎来了一片“涨”声。全国水泥价格小幅持续回升,水泥行业相关个股也迎来了一轮上涨。 数字水泥网统计数据显示,8月17日至21日,全国水泥市场价格较上周环比小幅上升0.4%。价格上涨地区主要是吉林、黑龙江等,幅度为10元/吨至30元/吨。 “进入8月中旬,国内水泥市场需求环比呈现温和提升,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等部分地区仍受雨水和高温天气影响,下游需求恢复不佳;华东、华南地区尽管也受阶段性雨水天气影响,但企业发货基本保持正常水平。”中国水泥协会副秘书长陈柏林告诉记者,“从水泥价格方面来看,大部分地区以保持平稳为主,随着后期市场供需关系不断向好,水泥价格也将以升势为主。” 中国水泥协会执行会长孔祥忠认为,多数地区水泥价格有所上涨主要源于各地基建、投资、开工需求回暖,“在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和雨季的双重影响之后,企业复工复产有序进行,全国各地项目相继开工,带动水泥市场需求回升,促进了价格的提升。” 对于今年水泥行业的营销表现和价格走势,孔祥忠认为,利润水平有望与去年持平,“从价格来看,预计下半年水泥价格还是会维持上涨趋势,将达到去年同期最好水平。” 尽管对行业前景比较乐观,但不少业内人士均表示,目前水泥行业面临的问题依然严峻。 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崔星太表示,目前企业面临着区域差别、产能置换等方面的影响,2020年水泥行业的走势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但是相信只要大家共同努力,整个行业还是会取得较好效益的。” “根据《我国水泥消费量预测研究报告》,2015年至2025年是我国水泥消费高峰平台期,其中2018年至2020年是水泥熟料消费峰值期,之后消费量会逐年平缓下降。”孔祥忠认为,在不出现重大经济变化的情况下,未来10年水泥消费将呈现缓慢下降趋势。 专家表示,目前水泥行业去产能任务依旧艰巨。水泥去产能任务是长期的,但留给行业去产能的时间是有限的。目前,去产能阻力来自多方面,包括了法律、经济、民生等问题。 “产业政策的引导是行业去产能的关键。”孔祥忠表示,水泥行业压减产能、结构调整需要政府多部门协同推进,要支持市场化创新模式去产能。“如果新增产能不能控制,结构调整优化不能持续,那么,只要出现需求较大幅度下滑,行业发展将很快萎缩。”孔祥忠说。
为落实新《证券法》第二十四条有关责令回购的规定,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提高违法成本,维护证券市场秩序,证监会于8月21日发布了《欺诈发行上市股票责令回购实施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意味着“责令回购实施办法”一旦正式公布实施,欺诈发行上市公司回购股票将有章可循。 毫无疑问,“责令回购实施办法”是新《证券法》保护投资者的重要成果之一。从当下的情况来看,上市公司欺诈发行,虽然欺诈发行公司的股票被强制退市了,但投资者的利益却得不到保护。而“责令回购实施办法”就是为了解决对投资者的保护问题,即通过责令回购的方式来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所以,“责令回购实施办法”对于保护投资者意义重大。 而从“征求意见稿”的内容来看,“责令回购实施办法”确实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这些地方如果不加以完善,“责令回购实施办法”在保护投资者方面就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 比如,关于“回购对象”的规定:发行人或者负有责任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按照中国证监会的决定,向投资者发出回购或者买回(以下统称“回购”)股票要约的,自本次发行至欺诈发行揭露日或者更正日期间买入欺诈发行的股票,且在发行人或者负有责任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发出要约时仍然持有股票的投资者可以参与回购申报。这一规定意味着从揭露日或者更正日起买入欺诈发行公司股票的投资者是不属于回购对象范畴的。如此一来,这部分投资者的利益是得不到保护的。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个人以为,既然欺诈发行公司的股票是需要责令其回购的,而且在责令回购之后,欺诈发行公司股票基本上也就失去了继续上市的资格,实际上即便是没有责令回购制度,欺诈发行公司的股票也是被强制退市的。既然如此,那么欺诈发行公司的股票从揭露日或者更正日起就应该停止交易,等待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来进行股份回购。而不应该在揭露日或者更正日之后继续进行股票交易,如果股票继续交易的话,那就是对其他公众投资者特别是一些不知情的投资者利益的一种损害,这就有违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原则。因此,欺诈发行公司的股票应该从揭露日或者更正日起一律停止交易,以便更好地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再比如,关于回购价格的规定:应当以市场交易价格回购股票。投资者买入股票价格高于市场交易价格的,以买入股票价格作为回购价格。这里的“市场交易价格”,按照欺诈发行揭露日前三十个交易日每日加权平均的算术平均值确定;上市时间不足三十个交易日的,按欺诈发行揭露日前全部交易日每日加权平均的算术平均值确定。 这个回购价格的规定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合理的,但也忽略了发行价格的因素。那就是当市场交易价格低于发行价格时,应以发行价格作为回购价格,投资者买入价格高于发行价格的,以投资者买入价格作为回购价格。而当市场价格高于发行价格时,则以市场价格作为回购价格,投资者买入价格高于市场价格的,以投资者买入价格作为回购价格。 此外,关于保荐机构的问题,不能让保荐机构成为漏网之鱼。“责令回购实施办法”并未提及保荐机构需要承担的责任。这或许与《证券法》第二十四条的表述有一定的关系,即“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可以责令发行人回购证券,或者责令负有责任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买回证券”。但实际上在上市公司欺诈发行的过程中,保荐机构责任重大,有的甚至还充当了上市公司欺诈发行的“高参”。也正因如此,《证券法》的条文中多处提到保荐人需要承担连带责任的问题。如第二十四条就有这样的表述:发行人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以及保荐人,应当与发行人承担连带责任;第八十五条同样也有类似的表述。因此,在“责令回购实施办法”中不能缺少了保荐机构这样一个主角。 而且将保荐机构纳入到“责令回购实施办法”中来,也可以解决发行人与控股股东、实控人无力回购的问题。“责令回购实施办法”需要直面的最大问题就是无力回购,但有了保荐机构的加入,这个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得以缓解,同时也可以促使保荐机构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8月下旬以来,白卡纸加速提价,提价幅度超出以往。本周内以金光纸业、晨鸣纸业为首的白卡纸龙头企业大幅提涨纸价500元/吨,开启了旺季涨价的序幕,新价格执行周期大多集中在9月1日。 白卡纸单次500元/吨的涨幅非常罕见。回溯过往,主流厂商单次提价力度,均在100元/吨至200元/吨。龙头纸企大幅提价,无疑对后期价格落实程度有较强信心。白卡纸今年已经多次提价。晨鸣纸业在此前投资者调研中表示,新价格基本能够落实到位。 9月份是造纸业的传统旺季。据记者采访获知,近期白卡纸价格异动,还有两个因素的推动:一方面是大厂合并,产能得到集中;另一方面,广东省将于9月1日起执行“限塑令”,白卡纸作为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替代物,刺激了终端需求。 纸企产能集中最具代表性的案例是金光纸业对博汇纸业的收购。 今年1月份,金光纸业对博汇纸业发起要约收购。 据博汇纸业公告,该事项今年6月底已经通过国家反垄断审查。 “造纸产业现在最稀缺资源是产能,金光纸业看中的也是彼时博汇纸业较低的估值水平和不断扩张的产能,产业资本与其花费重金上马同类产能,不如以更低的成本获取同业公司控制权,直接享受其产能红利。”有纸企高管如此分析。 产业巨头之间的合并,无疑将撼动造纸产业格局。据西南证券测算,收购完成后,第一大白卡纸企金光纸业的市占率可以达到48%,2021年新增产能投放后可达到56%,白卡纸供应端集中度大幅提升,价格话语权优势突出。 “限塑令”是白卡纸价格飙升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8月20日,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广东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意见》,到2020年底,将全面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塑料袋等,并要求加快推广应用替代产品。西南证券表示,到2025年“限塑令”引发的白卡纸替代需求可达130万吨,需求增幅约14%,在细分纸种中白卡纸的需求增长最为亮眼。 百川盈孚8月24日出具市场报告显示,白卡纸提价目前已经初步落实,经销商跟随纸厂接单提涨意向增强,成交重心上移,并且出现多数经销商低价惜售情况,市场进入一单一议的销售模式。 华西证券表示,随着消费的持续恢复,预计未来白卡纸将保持较快的提价速度。 此外,以铜版纸为代表的文化纸涨价函也纷纷落地。据记者了解,华泰股份已经向经销商发出涨价函,自9月1日起,对自家铜版纸提价100元/吨。 文化纸龙头太阳纸业截至2019年末的产能超400万吨。公司披露,相关项目全部投产后,总产能将突破1000万吨,有望刺激公司业绩提升。
从黄土高原到华北平原再到环渤海湾,高海拔地区独有的光和热滋养出了鲜甜美味的苹果,丰富了中国人的“果盘子”。对于广大果农和企业来说,真正尝到苹果的那口鲜甜,是在苹果和期货衍生品市场擦出火花之后。 2017年12月22日,在证监会指导下,郑州商品交易所苹果期货上市。历时两年多,经过市场各方精心培育,“金苹果”终于熠熠生辉,不但是果农脱贫致富的“扶贫果”,还为行业产业转型升级护航。 果农有了价格风向标 在农业农村部认定的122个苹果重点县(市)中,曾有33个国家级贫困县,涉及贫困人口1751万人。一个个小苹果,承载了果农们脱贫致富的希望。 陕西省延长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全县苹果种植面积30多万亩,年产量将近30万吨。每年10月至11月,当地苹果集中上市时,漫山遍野都是红彤彤的苹果,拉送苹果的车辆络绎不绝,果农也终于可以把一年辛勤劳动的成果换成现金来交学费、还欠款、购农资。 苹果能否卖上好价钱,这一直是延长县安沟乡王良沟村果农史功福牵挂的大事。他说,因为市场透明度不高,信息不对称,他和同伴们在与贸易商的博弈中,吃亏是常有的事。 “从2018年开始,经常会见一些戴眼镜、穿衬衣的文化人来村里打听苹果长得怎么样,听说霜冻把果子冻了,还要问冻了多少,说什么减产了,苹果期货又要涨了。”史功福说,后来他知道这些人大多是金融业人士,做苹果期货的,是专门来调研的。 从这些人口中,史功福知道当年苹果的产量并不好,原因是主产区的大面积受灾,苹果少了,自然要涨价。新苹果下来后,他开始主动和果商议价,最终确定订货价格3.7元/斤,比2017年多卖了1.1元/斤,卖果收入增加了1.6万元。 曹林虎是延长县县长,他比大多数果农更早了解苹果期货。“我们发现苹果期货的价格能够及时反映市场变化。县里的交割服务机构每天都在滚动播放期货价格,帮助果业管理部门和果农对现货价格进行预判。” 2018年到2019年产季冻害导致的减产发生后,当地不少果农一改过去“听果商报价,自己估摸差不多就卖了”的做法,转而主动和果商议价,虽然当年延长县苹果总体减产8%,但整体销售价格同比提高30%,果农总收入增加了20%。 曹林虎告诉记者,延长县打算在县里更多的公共场所播报苹果期货价格,让更多的果农卖果价格有参考。 “保险+期货”项目精准扶贫 随着苹果期货市场日益完善,不少果农还受到了社会各方的精准扶贫支持。记者从郑商所获悉,苹果期货上市初期,郑商所就将苹果纳入“保险+期货”试点,以有效助力脱贫攻坚,稳定产业发展。 近3年来,郑商所投入资金翻倍增长,分别为892.1万元、1891万元、4000万元(预计),占“保险+期货”总投入资金的比例为19%、44%和49%。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自发开展的苹果“保险+期货”项目已超过20个,惠及农户过万人,承保现货约17万吨。通过为果农提供价格保险,“丰产年份价格跌,果农辛苦不丰收”的局面正在慢慢发生变化。 郑商所相关人士表示,2020年,郑商所拟投入4000万元资金,在陕西延长县、富县和甘肃静宁县开展3个县域规模试点项目,符合条件的贫困地区开展5个分散试点项目,并支持5个“农民合作社+场外期权”创新试点项目,优化探索“保险+期货”模式。 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在我国众多的水果产业之中,苹果产业一直是支柱之一。2019年我国苹果总产量4242万吨,占我国水果总产量的15.5%,在水果产量中位居第三,产值超过2000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一直以来,我国苹果单位面积产量低而不稳、市场竞争力不强、同果不同价的现象较为明显,究其根本原因,还是标准化生产水平不高,果品质量不稳定所致。运行两年多时间以来,苹果期货的标准化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推动苹果产业转型升级。 延安市位于陕西省北部,是我国苹果最重要的产区之一。作为延安市首批苹果期货“吃螃蟹”的企业之一,延安富县诚鑫农牧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从苹果期货上市初始,就开始关注苹果期货。该公司总经理季双龙表示,苹果期货的上市,强化了企业的标准化分级理念。“想参与苹果期货,产品必须先标准,苹果期货可以看成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倒逼企业提高标准化水平的催化剂。” 在产业标准化程度相对更高的山东,一些企业则更进一步,在采购果农货物时,就开始尝试按照期货交割标准的要求,分级分价采购,力求从收购环节就开始标准化流程操作。 2019年10月,山东烟台某家苹果龙头企业在新果收购时,开始尝试不区分产地,对果农按照期货标准整理的货物统一价格收购,并且较传统的一二级货物有0.2元至0.3元/斤的溢价。该公司负责人说,苹果期货不再区分山东苹果、陕西苹果,而是英雄不问出处,只要符合标准的苹果,都是一样的价钱。
8月下旬以来,白卡纸加速提价,提价幅度超出以往。本周内以金光纸业、晨鸣纸业为首的白卡纸龙头企业大幅提涨纸价500元/吨,开启了旺季涨价的序幕,新价格执行周期大多集中在9月1日。 白卡纸单次500元/吨的涨幅非常罕见。回溯过往,主流厂商单次提价力度,均在100元/吨至200元/吨。龙头纸企大幅提价,无疑对后期价格落实程度有较强信心。白卡纸今年已经多次提价。晨鸣纸业在此前投资者调研中表示,新价格基本能够落实到位。 9月份是造纸业的传统旺季。据记者采访获知,近期白卡纸价格异动,还有两个因素的推动:一方面是大厂合并,产能得到集中;另一方面,广东省将于9月1日起执行“限塑令”,白卡纸作为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替代物,刺激了终端需求。 纸企产能集中最具代表性的案例是金光纸业对博汇纸业的收购。今年1月份,金光纸业对博汇纸业发起要约收购。据博汇纸业公告,该事项今年6月底已经通过国家反垄断审查。 “造纸产业现在最稀缺资源是产能,金光纸业看中的也是彼时博汇纸业较低的估值水平和不断扩张的产能,产业资本与其花费重金上马同类产能,不如以更低的成本获取同业公司控制权,直接享受其产能红利。”有纸企高管如此分析。 产业巨头之间的合并,无疑将撼动造纸产业格局。据西南证券测算,收购完成后,第一大白卡纸企金光纸业的市占率可以达到48%,2021年新增产能投放后可达到56%,白卡纸供应端集中度大幅提升,价格话语权优势突出。 “限塑令”是白卡纸价格飙升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8月20日,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广东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意见》,到2020年底,将全面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塑料袋等,并要求加快推广应用替代产品。西南证券表示,到2025年“限塑令”引发的白卡纸替代需求可达130万吨,需求增幅约14%,在细分纸种中白卡纸的需求增长最为亮眼。 百川盈孚8月24日出具市场报告显示,白卡纸提价目前已经初步落实,经销商跟随纸厂接单提涨意向增强,成交重心上移,并且出现多数经销商低价惜售情况,市场进入一单一议的销售模式。 华西证券表示,随着消费的持续恢复,预计未来白卡纸将保持较快的提价速度。 此外,以铜版纸为代表的文化纸涨价函也纷纷落地。据记者了解,华泰股份已经向经销商发出涨价函,自9月1日起,对自家铜版纸提价100元/吨。 文化纸龙头太阳纸业截至2019年末的产能超400万吨。公司披露,相关项目全部投产后,总产能将突破1000万吨,有望刺激公司业绩提升。
08月25日讯 8月12日,据了解:临沂盛洋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年产9000吨多聚甲醛,多聚甲醛(96)出厂含税报价4100元/吨,价格较上一次持平。 多聚甲醛走货稳定,价格维稳运行为主。
延续上周的涨势,今日水泥股继续“兴奋”。 8月24日,水泥股普遍强势,A股市场上,海螺水泥涨近4%,金圆股份、亚泰集团、西藏天路等涨超2%。 数据来源:Wind 港股市场华润水泥盘中创历史新高,涨超7%,东吴水泥、海螺水泥、中国建材、亚洲水泥等均有所拉涨。 数据来源:富途牛牛 回顾近两个月,水泥行业走出爆发式行情,行业指数累涨近25%,大幅跑赢沪深300和大盘指数。 数据来源:Wind 试问该板块为何有点嗨? 主要是基于:在经过了一阵颓靡期后,随着中报龙头业绩的乐观表现释出,水泥板块的上升周期继续强势带来的利好。 随着国内疫情的受控,宏观经济不断趋稳,基建投资需求进一步释放,叠加水泥价格近期上涨明显,进而为入局标的带来一定的业绩支撑动力,促使水泥行业景气稳步恢复。 量价齐升释放利好 1.需求“虽迟但到” 众所周知,水泥制造行业具有强周期属性,受宏观经济影响较深,且对其下游端的需求依赖性较强。 回顾上半年,可以发现,水泥行业遭遇了严重的“水逆”。 2020年,突发的新冠疫情对其带来一定的重击,宏观经济暂时受挫,建筑行业被迫停工停产,直接使得工程的延期及建筑材料的堆积过剩,拉低水泥价格;虽说进入五六月,复工复产有序进行,需求量有所回增,但一时间进入雨季,施工进程再次被耽误致使需求端难以完全释放,水泥又被迫降价销售,整体使得入局企业经营压力倍增,水泥行业景气度受到负面影响。 “2020年上半年,全国累计水泥产量9.98亿吨,同比下降4.8%,降幅较1-5月收窄3.4个百分点;上半年水泥业营业收入4262亿元,同比下降6.1%;利润767亿元,同比下降6.1%,降幅分别较1-5月份收窄2.1和3.8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 然而,好在二季度外部环境的回暖为行业后期的强势发展带来有力的先决条件,使得需求端的显著反弹,在一定程度上消化了部分消极作用。 基建投资累计同比增速&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华安证券 得益于二季度疫情进入常态化,人们生产生活进入正轨,宏观经济明显好转(全国GDP二季度恢复正增长),同时在基建逆周期调节的助力之下,重点工程项目落地,水泥需求虽然迟到但没有缺席,迎来强势反弹,供需格局得到进一步改善,使得行业景气度有所回升。 “今年国家安排地方专项债券3.75万亿元,比去年增加1.6万亿元,创下历史记录...从2020年1-6月已发行专项债的投向来看,基建领域占比超过60%,相对于2019年专项债25%的基建领域投向占比提升明显。”——公开数据 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规模和利率情况 数据来源:长城证券 2. 涨价号角的吹响 而随着需求端得到有效释放,旺季气氛浓厚,水泥价格的上涨也便提上了日程。 数据来源:长城证券 尤其是进入8月后雨季基本结束,此前持续受到雨水天气影响的长三角地区,在八月初进行第二轮提价之后,继续推涨。 16日-20日江苏地区苏锡常、南通、盐城、扬州、泰州等地水泥价格再次上调20-30元/吨; 上海地区各品种水泥价格再次跟涨20元/吨; 浙江北部及浙中南市场水泥价格先后通知上调30元/吨; 安徽阜阳、淮南地区高标水泥价格上涨30元/吨... 水泥价格的强势自然也使得水泥企业松了一口气,与此同时,成本端的下降也为其改善基本面带来支撑,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煤炭价格大幅下探,一度突破至红色区域。 “一季度煤炭价格低于去年同期,其中4、5月份均价分别大幅低于去年同期21%和17%。”——公开数据 下半年怎么走? 而随着需求趋稳,叠加水泥价格的上涨,以及成本端的下降,相关水泥企业也迎来了一定的业绩修复。基于此,下半年的水泥行业走势也或将延续目前这一势头,保持向上周期。 毕竟在财政扩张、货币宽松和低利率环境之中,根据近期淡旺切换,在雨季结束后,延续稳增长基建项目逐步落地的利好,新设重点工程陆续开工,后期赶工压力较大,水泥等周期性需求有望增长,相关价格有望保持高位,加固量价齐升这一特点,进而或带动水泥标的的盈利弹性显现,以及板块迎来补涨行情。 “二季度,全国八成以上省份的水泥企业产量实现正增长,但水泥价格总体低于去年同期...下半年行业利润预计超800亿元,全年利润总额达1500亿元,低于去年预期,但或将是历史第二高的数据。”——公开数据 在此之下,市场虽会产生一定的分化,但龙头标的或将继续凸显其存在感。 就拿海螺水泥来说,相较于一季度的受挫(20%的净利润下滑),其作为龙头算是表现回稳。 数据来源:Wind 公司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及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国信证券 根据最新财报,2020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740.07亿,同比增长3.30%;实现归母净利润160.69亿,同比增长5.31%,高于市场预期;每股收益为3.03元。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为31.4%,同比降低1.0个百分点,净利率为22.5%,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 同时,在费用管控方面,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下降 0.35、0.63、0.29pct至 2.42%、2.40%、-1.17%;现金流状态也较好,上半年在手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达到763.8 亿,同比增长约 115%,剔除有息负债后的账面净现金达到485亿元,同比增长86.7%;且报告期末资产负债率18.8%,降至历史低位。 公司资产负债率(%) 以及净现金状态 数据来源:国信证券 在销量方面,受疫情影响,2020上半年公司实现水泥熟料合计净销量1.87亿吨,同比下降7.6%;其中,自产品销量1.41亿吨,同比下降3.4%,优于全国整体(1-6月产量下滑4.8%);在成本方面,由于占比超五成的燃料及动力成本下降明显,水泥吨成本174.5元,同比下降1.04元。 要知道水泥行业具备较低的投资和生产壁垒,随着中小型水泥厂的出现,市场竞争时常陷入混乱无序,而这会直接导致产能过剩且利用率偏低,不利于行业的良性发展。为改善这一行业痛点,目前提高产能利用率势在必行,除了实行错峰生产之外,市场集中度也需进一步提升,这就是近年来国家鼓励相关企业开展并购重组,以促进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原因。 “近年来前十强水泥企业产能占比由2012年的36.23%上升至2019年的48.36%。”——公开数据 因此,在水泥板块后劲犹在的背景之下,目前板块处于低位估值,看好周期股核心资产的成长逻辑,即基于对量价表现的乐观,水泥头部标的(海螺水泥、中国建材、华润水泥等)会继续拓展能力边界,成长性较为凸显。 水泥制造(申万)PE(TTM) 数据来源:华安证券 结语 今年以来,水泥板块整体维持了震荡攀升的格局,这与其所处的市场环境紧密相关。一方面,疫情和极端天气影响行业景气度,需求受到抑制,水泥价格出现明显跌幅,使其受挫;另一方面,在后期随着宏观经济的复苏,旺季需求跟上,水泥涨价频现,海螺水泥等业绩趋稳,整体为行业后续走势带来积极驱动力。 目前身处8月,行业迎来淡旺季的转折点,展望中后期,在基建和房地产开发加速回暖之下,需求端继续发力,水泥价格也逐步企稳,板块活力还是较为可期。当然,万事小心为上,原料成本以及基建建设等因素带来的不及预期风险也无法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