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茅台(行情600519,诊股)有着中国股市第一大牛股的称号,今年以来贵州茅台股票价格依然屡创历史新高,并创出了1787元的历史价格水平,对应总市值超过2.2万亿,成为A股市场第一高市值的上市公司,过去多年A股第一高市值的上市公司是工商银行(行情601398,诊股)。 贵州茅台取代工商银行,成为中国股市第一高市值的上市公司,贵州茅台的投资吸引力大幅攀升。但是,在贵州茅台股价与市值齐创新高的背后,实际上离不开贵州茅台每年稳定的业绩增长能力以及较强的现金分红能力。多年来,虽然贵州茅台的股票价格一直创新高,但对应的估值水平并未发生明显地变化,尚未达到严重高估的状态,这与其较强的盈利增长能力以及价格话语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但是,近期人民日报《学习小组》发起了质问,文章表示,酒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炒的,更不是用来腐的。文章一出,随即引发贵州茅台股票价格的剧烈波动,贵州茅台盘中大跌更是超过6%,股票市值瞬间大幅缩水。 酒是用来喝的,但这些年来,贵州茅台却逐渐偏离了“酒用来喝”的本质,变味的茅台甚至被赋予了金融的属性。对不少投资者来说,茅台酒的收藏价值乃至金融属性甚至远高于饮用价值本身,如今引发官媒的质问,对贵州茅台来说,也会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这些年来,茅台酒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但这并非点名批评的核心,从其出厂价到零售价再到市场价格的定价分析,较大的差价空间却成为了茅台酒滋生问题的源头之一。但是,从出厂价到零售价,再到市场价,每一个价格层级都会牵涉到巨大的利益链条,要想打破长期存在的利益网状态,恐怕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实现。 不过,茅台酒之所以拥有市场,仍与其较强市场话语权、较强的产品定价优势等因素有关。过去十多年的时间内,贵州茅台经历了不少的考验,曾经也因塑化剂事件以及三公消费事件引发股价的大幅波动,但在随后的时间内,贵州茅台却很快收复失地,并延续之前屡创新高的运行姿态。 从2016年以来,贵州茅台股价出现了加速上涨的行情,假如投资者从2016年1月初开始投资,在短短四年半的时间,投资者已经可以获得十倍以上的投资收益。在过去近二十年的时间内,贵州茅台第一高价股的地位依然非常牢固,茅台酒的市场青睐度非常高。 如果说此前塑化剂事件以及三公消费事件引发了贵州茅台的股价调整,那么2016年以来的上涨行情,则与消费升级、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等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性。但是,在不足五年的时间内,贵州茅台股价大涨十倍以上的空间,确实颇显疯狂,在股票价格屡创新高的背后,市场确实需要冷静下来,并重新审视贵州茅台的真实投资价值。 不可否认的是,在A股市场众多上市公司之中,贵州茅台的护城河很宽,持续盈利能力很强,在A股市场中,似乎很难找出另一家类似贵州茅台的牛股身影。凭借着白酒龙头地位以及稀缺核心竞争力优势的贵州茅台,同样备受机构投资者的偏爱,多年来机构投资者抱团取暖,也是推动贵州茅台股价长期上涨的原因之一。 经过了这一次的事件之后,对贵州茅台来说,短期炒作可能会有所降温,估值近40倍的贵州茅台,也可能会存在一定的估值修复需求。但是,作为护城河很宽的行业巨头,A股市场似乎很难找到比贵州茅台更具吸引力的投资标的,在短暂降温之后,只要贵州茅台的盈利增长能力依旧保持强劲的势头,那么贵州茅台价格拐点也很难完全确立,股票真实价值如何,仍需要依靠市场进行衡量。
7月20日,中国证券业协会(下称中证协)发布《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证券承销规范》(下称《承销规范》),该规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承销规范》共16条,目的是规范证券公司承销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证券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承销规范》规定,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证券的发行承销业务适用本规范。《承销规范》中未作规定的,参照《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承销业务规范》等规则执行。 在发行定价方面,《承销规范》对询价定价、直接定价等定价方式作出具体要求。发行人通过网下询价方式确定发行价格的,可以初步询价后确定发行价格,也可以在初步询价确定发行价格区间后,通过累计投标询价确定发行价格。 同时,发行数量2000万股(份)以下且无股东公开发售股份的,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可以通过直接定价的方式确定发行价格。通过直接定价的方式确定的发行价格,对应市盈率不得超过同行业上市公司二级市场平均市盈率;已经或者同时境外发行的,通过直接定价的方式确定的发行价格不得超过发行人境外市场价格。 若发行人尚未盈利,按照《承销规范》要求,应当通过向网下投资者询价方式确定发行价格。 对于采用询价方式确定发行价格的,《承销规范》规定,主承销商应当向网下投资者提供投资价值研究报告。报告的撰写要求参照《关于进一步明确科创板投资价值研究报告要求的通知》等规则执行。 此外,《承销规范》还对主承销商的责任作出具体规定。主承销商应当做好网下投资者核查和监测工作,对于不符合条件或违反相关要求的投资者,主承销商应当拒绝或剔除其报价。承销商及其从事承销业务的人员违反规定的,中证协将视情节轻重采取自律措施,并记入证监会、中证协诚信信息管理系统。 据记者了解,中证协建立创业板证券首次公开发行与承销观察员机制,对创业板项目的路演、发行簿记、询价等业务环节随时选取进行现场观察。同时,中证协还建立创业板发行承销示范实践推广机制,收集发行承销业务创新、投资价值研究报告撰写、路演推介等方面的示范实践,履行相应程序后向行业推广。
高频数据显示,近段时间,南方洪涝灾害对部分地方的鲜菜生产、贮运造成了影响,鲜菜价格出现波动,猪肉价格也有抬升迹象。多种扰动因素下,老百姓“菜篮子”能否拎稳?日前,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等多部委相关负责人频频表态,齐发定心丸。下半年食品价格短期内或局部出现一定波动,但总体上稳中有降态势不会改变。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日前表示,从下半年决定物价走势的主要因素来看,目前工业和消费品在供需都比较平稳的情况下变化不会太大,主要因素还是在食品方面。她表示,夏粮丰收为粮食价格稳定乃至整体食品价格稳定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粮食价格目前不具备大幅度上涨的基础。 从生猪价格走势看,洪涝灾害对部分地区生猪出栏造成了一定影响,6月猪肉环比价格涨幅转正,同比价格上涨81.6%。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有关负责人指出,下半年猪肉消费逐步进入旺季,每年6至9月猪肉价格一般会呈现季节性上涨,今年与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后的消费增长叠加,可能会使阶段性上涨的压力偏大一些。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近期猪肉价格上涨主要原因是消费拉动。生猪出栏上市量正在逐步增加,市场供应偏紧情况会随之缓解,不大可能再次出现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局面。 此外,据国家气象中心预测,7月东北、华北、黄淮、江淮、江汉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暴雨洪涝及强降水引发的次生灾害或对蔬菜生产、流通产生不利影响,部分地区、个别品种价格可能波动较为明显。 刘爱华指出,鲜菜的供给周期比较短,加上生产的调运调配等政策的跟进,鲜菜价格不会出现特别大幅的变动,不会对下半年的价格走势造成持续影响。 国家发改委政研室主任兼新闻发言人袁达也表示,当前我国工农业生产供应充裕,市场活力足、韧性强,物价平稳运行具有坚实基础。下半年翘尾因素将明显减弱,预计CPI涨幅与上半年相比将会趋缓,全年呈现“前高后低”走势。
一、黄金基本面 咖米科技分析师吴佳栋先生注意到:根据白银协会(Silver Institute)最近的一份报告,截至6月30日,全球白银交易所交易产品(ETPs)的白银持有量达到“9.25亿盎司的历史新高,大约相当于14个月的白银供应量。”报告称,ETP在2020年上半年的增长为1.96亿盎司,“轻松超越” 2009年创下的最高年增长1.49亿盎司。 工业需求方面,白银价格也受益于美国、中国和其他国家工厂重开。银在制造太阳能(行情000591,诊股)电池板、医疗设备和消费电子产品等方面有广泛的工业应用。因此,当经济增长加速时,价格通常会上涨,这是白银和黄金的关键区别。 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大宗商品策略师Michael Widmer表示:“商业需求和投资者需求是飞行的两个引擎。这将推高白银价格。” 荷兰银行(ABN Amro Bank)资深贵金属策略师Georgette Boele说,随着金价稳步走高,一些投资者转而买入白银。他预计银价今年年底将略高于目前水平,达到20美元/盎司,但预计未来几个月将出现波动。“它比黄金的波动更不稳定,”他说。“白银市场要小得多,所以当你采取行动时,它对市场的影响通常会更大。” 供给方面,公共卫生事件还扰乱了世界主要产银地区拉丁美洲的矿山,这进一步推高了白银价格。这也使得向需求旺盛的地区运输白银变得困难。上周由于员工中爆发了公共卫生事件,总部位于伦敦的Hochschild Mining PLC停止了其位于秘鲁南部的Inmaculada金银矿的运营。但Boele表示,世界并不存在白银耗尽的危险。与只有少数几个国家大量生产的钯或铂不同,白银在拉丁美洲以及中国、澳大利亚和俄罗斯都有开采。 二、黄金技术面 1、长期分析 咖米科技分析师吴佳栋认为;日线图显示,近日来金价1670.65-1765.00区间波动,有再次试探1795.70的可能,建议近期保持区间交易为主。 2、日内操作建议 咖米科技分析师吴佳栋建议;建议以1793.70为多空分水线,当价格在分水线上方时做多,目标看1813.25美元附近,止损在1793.70美元下方10美元处。当价格在分水线下方时做空,目标看1775.25美元附近,止损1793.70美元上方10美元处。交易建议,仅供参考! 三、原油基本面 咖米科技分析师吴佳栋先生注意到:由于国际能源署(IEA)上调2020年原油需求预测、公共卫生事件疫苗取得积极进展,以及美国原油活跃钻机数降至历史新低,国际油价上周五受此多重利好因素推高,美油和布油分别站上40和43美元关口。不过,公共卫生事件仍在蔓延,以及OPEC+减产规模可能下降的预期,令油价上行空间受抑。截止美国收盘,美国WTI原油8月期货收涨0.87美元,或2.2%,报40.49美元/桶,最高触及40.75美元/桶,最低跌至38.52美元/桶;布伦特原油9月期货收涨0.82美元,或1.94%,报43.12美元/桶,盘中最高触及43.39美元/桶,最低跌至41.29美元/桶。 国际能源机构(IEA)在周五发布的备受关注的月度石油市场报告中,上调了其对2020年石油需求的预测,但警告称,公共卫生事件的蔓延对前景构成了风险。IEA表示,2020年第二季度的需求下降没有预期的那么严重;2020年的石油日需求量预计为9210万桶,较上月增加40万桶;6月全球石油供应减少240万桶/天,至8690万桶/天的9年低点;原油浮动储存量从5月份的历史高点下降3490万桶,至1.764亿桶。 与此同时,亚洲经济活动仍在加速,加之美国可能出台进一步刺激措施的预期,令原油多头保持乐观。此外,备受推崇的药物瑞德西韦(Remdesivir)在临床试验中获得了进一步的积极结果,也为风险情绪提供了额外的支持。吉利德科学称,瑞德西韦将公共卫生事件死亡风险降低62%,这帮助减轻了市场对美国包括佛罗里达和德克萨斯州等地死亡人数创新高,以及亚洲出现第二波公共卫生事件的担忧。 此外,美国油服公司贝克休斯(Baker Hughes)最新数据显示,截至7月10日当周,石油钻井总数减少4座至181座,连续十七周减少,连续第十周创历史新低;天然气钻井总数减少1座,至75座;石油和天然气钻井平台总数减少5座至258座,比去年同期减少了700座。数据公布后,原油和布油延续盘中反弹走势。 四、原油技术面 1、长线分析 咖米科技分析师吴佳栋认为;从技术图形上看,近日来价格上破重要32.20阻力位置,上方重要阻力在42.00附近,目前价格正处在32.00-42.00区间震荡,近期建议区间交易。 2、日内交易建议 咖米科技分析师吴佳栋建议: 建议以39.85为多空分水线,当价格在分水线下方时做空,目标看38.70美元附近,止损在39.85美元上方10美元处。当价格在分水线上方时做多,目标看40.85美元附近,止损39.85美元下方10美元处。交易建议,仅供参考!
7月17日下午,玻璃期货主力合约一度涨至1658元/吨,创下了2012年12月3日上市以来的新高。截至收盘,玻璃期货报1646元/吨,日涨幅为2.88%,较今年以来最低点1177元/吨已上涨逾39%。 现货市场上,玻璃价格亦不断上扬。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上旬,浮法平板玻璃(4.8/5mm)的价格为1579.9元/吨,较6月下旬上涨0.7%,较上月同期环比上涨4.94%。玻璃厂家的市场报价也不断上调,例如7月17日中国耀华玻璃集团的浮法玻璃(5mm)现货价为1458元/吨,较月初的报价已上调4.29%。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玻璃的传统销售旺季即将到来,整个行业信心十足,玻璃贸易商和加工企业备货积极性显著增加。下半年,随着传统旺季到来,房地产交付压力显现,住宅竣工需求有望持续改善,行业将处于供需紧平衡中,玻璃价格有望维持上行。 除了需求预期升温,产能、库存加速去化也是推动玻璃价格不断上涨的重要因素。南华期货金属分析师郑景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4月份,河北地区玻璃产业集中去产能,供给端压力下降,促使现货止跌,市场“买涨不买跌”,库存加速去化,厂库快速向社库转移。 “持续良好的去库速度,既体现下游贸易商和加工企业对需求复苏的强烈预期,也是下游赶工需求爆发的真实体现。”郑景阳表示。 虽然“金九银十”传统玻璃需求旺季将至,但相对较高的玻璃库存量也不容忽视。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0日,国内浮法玻璃的生产线库存量为4875万重量箱,较去年同期增加17.75%,较前年同期增加50.88%。 对于较高库存的现象,东证衍生品研究院高级分析师曹璐表示,虽然经历了一轮大幅去库存,但是当前厂家库存仍高出往年同期30%以上。“如果下半年厂家库存要降到往年同期水平,即便后续供给端没有任何增长,下半年的需求增速也达5%至6%。我们判断这种需求增速是很难达到的,预计全年厂家库存将偏高运行。” 展望后市,曹璐表示,旺季之前,玻璃价格将延续偏强格局;而在旺季后,虽然需求不会明显走弱,但在经历了旺季爬坡后,供给端放量会更加明显,加上厂家库存偏高运行,届时市场心态会有所转变,市场将重新审视供给对价格的影响。 太平洋证券认为,下半年,地产新开工端有望加速向竣工端传导,提振行业需求。随着价格反弹,玻璃企业盈利有望快速恢复。而纯碱、石油等原材料价格持续下行,也降低了玻璃企业成本。预计整个玻璃行业将步入底部向上趋势,玻璃龙头企业有更大的盈利弹性。
国际油价17日下跌。 截至当天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8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0.16美元,收于每桶40.59美元,跌幅为0.39%。9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0.23美元,收于每桶43.14美元,跌幅为0.53%。 美国油田技术服务公司贝克休斯当天公布的数据显示,本周美国活跃石油钻机数量为180个,环比减少1个,同比减少599个。
金价高位投资者出货忙 回购大克重黄金需提前预约 从3月中旬以来,黄金价格一路攀升。截至7月16日,国际黄金价格已逼近1810美元/盎司关口。 日前,《证券日报》记者走访了北京市海淀区多家银行网点以及附近商场内黄金品牌专柜后发现,伴随金价高位运行,消费者的投资心态显得更加谨慎,选择购买投资金的消费者明显少于抛售者。 金价上涨 回购业务走俏 在走访了北京多家银行网点和黄金卖场后,《证券日报》记者发现,目前饰品黄金价格均在500元/克之上,投资金条的价格也超过400元/克。 不管是银行工作人员,还是金店销售人员,均对《证券日报》记者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今年以来,黄金价格一路高涨,投资者的出货需求也在加大,近期咨询黄金回购业务并进行回购的顾客明显增多。 以一家国有大行为例,该行理财经理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称,“近期来网点回购的客户比较多,每天大概十几个人,根据回购黄金的克数不同,最少需要接待40多分钟,最长需要1个多小时。”为此,该理财经理向客户建议,“若需要回购,尽量上午早点来。” “由于回购客户较多,如果是大克重的黄金需要提前1-2天预约。”中国黄金的一位销售人员也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近期前来回购投资金的市民比平时骤然增加。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如果单从变现角度来看,通过不同的渠道回购,价格会相差不少。不同银行对实物黄金的回购定价相差不大,买入和卖出价格的差价一般在每克15元至20元左右。与银行不同的是,通过金店进行回购的“水很深”,不同金店同一天买入和卖出的价格差比较明显,最高的相差77元/克。 以另一家国有大行为例,在《证券日报》记者走访当日,该银行公示的金条买入价格为414元/克,卖出价格为402元/克。该行工作人员给记者介绍称,“若买入黄金的价格在300元/克左右,以目前回402元/克的价格回购,可赚30%左右的收益。” 在北京一家知名品牌的金店,该金店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投资型金条购买价格为469元/克,回购价则是392元/克,其中的差价可达77元/克,而且我们只回购自己品牌的金条。”记者估算了一下,如果投资者是以300元/克买入300克投资金,按目前每克392元的价格卖出,该投资者可净赚2.76万元。 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是,购买黄金时需要留意回购条款和相关手续费。《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部分黄金首饰公司和银行只回收自家销售的产品;也有一些在回购黄金时“不问出处”,但在回购定价上却体现出“内外有别”。 “当天投资金条的价格为413.7元/克,比前一天涨了一些。在回购金条时,如果是我们自己的品牌,回购价是在基础金价上每克减2元;如果是外店的商品,每克要减10元。”一家知名金店的工作人员表示,回购时需要本人携带身份证、银行卡、购买凭证或交易流水单以及实物黄金,部分产品在回购时还要求外包装不得受损。 专家继续看好金价走势 目前金价仍在高位运行,投资者是该买还是该卖?《证券日报》记者专门采访了一部分银行理财经理以及投资者。 部分黄金投资者认为,目前是黄金出手的好时候。“去年9月份以300元/克左右的价格投资了金条,今年6月份左右出手了一部分,赚了近30%。”一位投资黄金超过6年的投资者向记者透露。 也有不少投资者持谨慎观望的态度。长期关注黄金投资的张女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金价涨幅有点高,现在买进投资不是最好选择,还是继续观望看看行情变化,等合适时再进行投资。 苏宁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陆胜斌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以来,在风险事件和量化宽松的背景下,黄金价格屡创新高,最高突破1800美元/盎司。美联储低利率政策有望持续到2022年,导致10年期通胀预期不断走高,预计美元实际利率将随着通胀预期上行而相应降低,从而推升黄金价格。在流动性宽松和通胀预期上升的双重助力下,黄金价格未来仍有望继续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