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法兰克福消息,蒂森克虏伯钢铁业务部门负责人Bernhard Osburg在接受一家当地报纸采访时表示,受到疫情逐渐稳定和经济初步复苏的鼓舞,该部门计划在2021/22财年恢复盈利。 Bernhard Osburg对WAZ报记者说,为了能在2021年10月1日开始的2021/22财政年度内实现扭亏为盈,钢铁部门已经对部分业务进行了精简和优化。 “我们正在重组工厂网络,并通过裁员来削减成本。同时,我们也在等待一些来自下游行业的利好和东风,其中汽车行业将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Bernhard Osburg说。 Bernhard Osburg补充说,截至2020年6月底的本财年前9个月里,蒂森克虏伯钢铁业务亏损了约7亿欧元(约合8.2446亿美元),今年的钢铁年产量数字最终可能会略高于900万吨,远低于1100万吨/年的近年年均产量水平。 他说,目前在整个部门2.7万名员工中,约有1.5万人在接受政府支持的工时缩减计划,这种状况将至少持续到今年年底。
主要观点 前言: 宏观经济的良好运行,离不开四大部门(政府、金融、居民、企业)的紧密配合。居民和企业部门的行为代表着经济的内生运行状态,政府与金融部门承担着逆周期调节的功能。具体而言,居民部门的行为包括消费与购房。企业部门的行为包括地产投资、制造业投资、出口、工业生产等。政府部门的调节体现在公共消费与公共投资两个层面。金融部门则更多在融资侧对居民、企业进行松紧调控。 当下,我们能够看到的是三个清晰的对冲脉络。即公共部门加大投资来对冲私人部门投资的不足;公共部门加大支出来对冲私人部门消费的不足;金融部门对地产商融资予以收紧以对冲当下地产销售偏热的状态。 这些对冲,有些力度刚好,有些力度不够。其结果是,下半年宏观经济,呈现的是慢修复的状态。消费回升缓慢,基建的高增长基本弥补制造业投资的不足,房地产投资维持高位。 投资(不含地产):公共部门增加投资 VS 私人部门投资不足,对冲充分 由于地产的重要性,我们对地产开发投资单独予以分析。今年公共部门投资增加,基本弥补了私人投资的不足。两个角度。 第一,看基建与制造业投资。固投中公共部门投资的典型代表是基建。私人部门投资的典型代表是制造业投资。两者体量接近(2017年基建投资额为17.3万亿,制造业投资额为19.3万亿),可以两者增速均值衡量对冲效果。7月,制造业投资单月增速为-3.1%,基建单月增速为7.7%,均值为2.3%。2019年全年,两者增速均值为3.2%。已经较为接近。至四季度,预计两者单月增速均值能回到5%以上,接近2018年。 第二,若关注点从基建、制造业投资扩宽至固投中除地产之外的所有行业,我们发现,今年早在6月,投资就已经不拖累经济了。我们计算的指标是,去掉地产开发投资之外的固投增速,2019年为4.1%,2018年为5.1%,今年6月当月为4.9%,7月当月为7.2%。 消费:公共部门增加支出 VS 私人部门消费不足,对冲不足 公共部门并未能有效对冲居民部门消费的不足。体现在两点。一是财政角度,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相比往年有所下行。(政府消费相关支出一般包含在一般公共预算中),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按预算为3.8%,2019年为8.1%。2季度,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为-5.8%。二是社零数据,因为社零只包括商品消费与餐饮,这两类消费基本不受疫情防控影响,到7月,单月增速仅为-1.1%(2019年为8%),其中,限额以下仅为-3.0%(2019年为10.3%)。 地产投资:供给侧政策收紧 VS 销售侧回款加快,基本对冲 市场对地产投资的关注点是,融资政策收紧后,投资数据会受到多大程度的影响。我们需要对这个问题作个测算。 我们预计,在地产融资政策收紧程度类似于2019年下半年的假设下,受下半年地产销售数据的影响,地产投资增速在下半年增速不同情形下(悲观、中性、乐观)分别为7.3%、8.6%、10.6%。即,中性情形下,地产投资增速在下半年基本能与2季度持平,略低于7月的投资增速。 详细的测算细节参见正文。 每周经济观察:参见正文。 风险提示:消费恢复偏慢,中美冲突升级。 报告目录 报告正文 一 从三大对冲理解当下宏观经济 宏观经济的良好运行,离不开四大部门(政府、金融、居民、企业)的紧密配合。居民和企业部门的行为代表着经济的内生运行状态,政府与金融部门承担着逆周期调节的功能。具体而言,居民部门的行为包括消费与购房。企业部门的行为包括地产投资、制造业投资、出口、工业生产等。政府部门的调节体现在公共消费与公共投资两个层面。金融部门则更多在融资侧对居民、企业进行松紧调控。 当下,我们能够看到的是三个清晰的对冲脉络。即公共部门加大投资来对冲私人部门投资的不足;公共部门加大支出来对冲私人部门消费的不足;金融部门对地产商融资予以收紧以对冲当下地产销售偏热的状态。 这些对冲,有些力度刚好,有些力度不够。其结果是,下半年宏观经济,呈现的是慢修复的状态。消费回升缓慢,基建的高增长基本弥补制造业投资的不足,房地产投资维持高位。 (一)投资(不含地产):公共部门加大投资 VS 私人部门投资不足,基本实现对冲 由于地产的重要性,我们对地产开发投资单独予以分析。 今年公共部门投资增加,基本弥补了私人投资的不足。简单的方法是看基建与制造业。固投中公共部门投资的典型代表是基建。私人部门投资的典型代表是制造业投资。两者体量接近(2017年基建投资额为17.3万亿,制造业投资额为19.3万亿),可以两者增速均值衡量对冲效果。7月,制造业投资单月增速为-3.1%,基建单月增速为7.7%,均值为2.3%。2019年全年,两者增速均值为3.2%,2018年全年,两者增速均值为5.6%。目前当月看,两者增速均值已经较为接近2019年。考虑到7月基建受降雨扰动较为明显,后续受财政支出同比上行影响仍会有所上行。制造业投资受利润逐步恢复、出口与汽车销售持续向好、信贷加大支持等积极因素影响,预计单月增速年内能回正,则至四季度,两者单月增速均值能回到5%以上,接近2018年。因而就投资而言,在公共部门的对冲下,下半年基本不拖累经济。 事实上,若关注点从基建、制造业投资扩宽至固投中除地产之外的所有行业,我们发现,今年早在6月,投资就已经不拖累经济了。我们计算的指标是,去掉地产开发投资之外的固投增速,2019年为4.1%,2018年为5.1%,今年6月当月为4.9%,7月当月为7.2%。原因是,对于公共部门而言,今年除了基建投资明显增加之外,医疗卫生领域的投资也增加较多,1-7月,累计增速高达17%,2019年仅为5.3%。最终的结果是,公共部门投资的增加,基本弥补了私人投资的不足。 (二)消费:公共部门增加支出 VS 私人部门消费不足,对冲不足 消费是经济的压舱石。2019年GDP是99.4万亿,消费贡献其中的55%。消费的主体是居民部门,2019年居民部门消费支出占整体消费支出70%,另外的30%来自政府部门。 今年疫情冲击下,两个因素压低了居民部门的消费。一是居民部门收入受到冲击(体现在失业率上升、住宿餐饮等行业亏损严重)。二是防控常态化下,部分服务消费依然受到影响(如景区、电影院对人流量有限制)。 但,公共部门并未能有效对冲居民部门消费的不足。体现在两点。一是财政角度,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相比往年有所下行。(政府消费相关支出一般包含在一般公共预算中),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按预算为3.8%,2019年为8.1%。2季度,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为-5.8%。二是社零数据,因为社零只包括商品消费与餐饮,这两类消费基本不受疫情防控影响,到7月,单月增速仅为-1.1%(2019年为8%),其中,限额以下仅为-3.0%(2019年为10.3%)。 展望下半年,尽管消费看似有很多回升的动力(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下半年增速将上行至14%左右,商业活动仍有进一步恢复的空间等),但当下消费的核心症结已完全落在限额以下上面,这些消费回升的动力只能以间接的方式传达过去(如大城市餐饮恢复,带动就业增加,带动低收入群体收入增加),因而我们感觉下半年回升的速度会很慢。一些可以参考的数据包括:7月,当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同比为18%,但社零仅从6月的-1.8%回升至-1.1%。7月,上海(人均GDP 15.7万元,高于全国均值)社零增速大幅上行至5.9%(6月为0.5%),但山西(人均GDP为4.5万元,低于全国均值)7月增速依然只有-4.2%,与5月的-4.8%差别不大。 (三)地产投资:供给侧政策收紧 VS 销售侧回款加快,基本对冲 市场对地产投资的关注点是,融资政策收紧后,投资数据会受到多大程度的影响。我们需要对这个问题作个测算。 我们预计,在地产融资政策收紧程度类似于2019年下半年的假设下,受下半年地产销售数据的影响,地产投资增速在下半年增速不同情形下(悲观、中性、乐观)分别为7.3%、8.6%、10.6%。即,中性情形下,地产投资增速在下半年基本能与2季度持平,略低于7月的投资增速。 几个细节如下: 第一,怎么分析地产的融资情况。一个简单的办法是看统计局公布的地产资金来源,分为四类。以2019年为例,资金来源合计为17.8万亿,其中国内贷款(包括银行贷款、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占比为14.1%;利用外资占比为0.1%;自筹资金(包括自有资金等)占比为32.6%;其他资金(包括定金及预收、个人按揭等,主要是销售的回款)占比为53.2%。进一步,我们将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资金合并,以区分销售之外的资金来源。 第二,怎么衡量地产融资政策收紧与否。定性的感观感受是,2019年7月开始地产融资明显收紧(以信托、中资美元债两类融资收紧为标志),今年差不多时间点也类似(7月初深圳等城市出台限购,7月下旬韩正副总理主持召开房地产工作座谈会,8月中旬市场出现关于房地产开发商融资的三条红线传闻)。定量的数据是,2019年下半年,房地产融资数据中,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资金三项合计增量资金(相对于去年下半年,下同)为1377亿,低于上半年的2242亿。与其他资金(主要是销售回款)的增量相比,2019年下半年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资金三项合计增量资金是其他资金增量的24.6%,上半年是65.2%。(这么比较的逻辑是,如果销售资金传导至投资的过程中,融资政策保持一致,那么增加的销售资金会带动等比例的其他途径的融资增量资金)。 第三,怎么评估今年下半年地产融资政策的收紧程度?假设与2019年下半年类似。即体现在数据上,今年下半年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资金三项合计增量资金是其他资金(销售回款)增量的24.6%。 第四,怎么评估下半年的地产销售数据?因为这个数据直接影响的是销售回款这一项资金来源。上半年,地产销售额同比为-5.4%,资金来源中其他资金同比为-5.1%。基本保持一致。下半年,地产销售额,我们假设,乐观情形下,销售额同比为16%(即,维持7月销售增速,从8月高频看,8月销售增速大概率要高于7月,此时全年销售增速高于2019年);中性情形下(我们觉得可能性更高,三季度销售额同比为16%,四季度降至10%,对应全年销售面积、销售额增速略低于2019年)。悲观情形下,三季度销售额同比为16%,四季度进一步降至7%。(与2季度销售额增速相同)。 二 每周经济观察 (一)需求:地产销售略有回落 本周需求端,地产销售同比略有回落,但仍维持高位。地产,本周周一至周五,30大中城市合计成交面积同比为25.6%。上周同比为36.1%,上上周为21.2%。8月截止至22日,三十大中城市销售面积同比为15.7%,7月为11.8%,6月为9.4%。汽车数据有所上行,8月16日当周,零售同比为9%,8月9日当周为3%。螺纹消费数据尚未更新。 (二)生产:华东水泥价格继续上行 生产端,重点观测水泥价格的数据。本周,华东地区水泥价格上行,同比上涨1.6%。8月以来累计上涨5.6%,上涨幅度高于去年8月(2.4%)。西南区域受降雨影响,本周水泥价格继续下行。螺纹产量尚未出现回升,8月21日当周为385万吨,8月14日为386万吨,8月7日为384万吨。价格端看,螺纹钢价格小窄幅震荡,波动不大。螺纹钢HRB400 20mm上海8月21日价格为3700元/吨,8月14日为3670元/吨。 (三)通胀:食品价格快速上涨,菜价二次冲高 本周食品价格快速上涨,猪肉价格难见回落,蔬菜价格一浪还有一浪高。菜篮子价格200指数收于123.05,环比快速上涨2.1%(前值下跌0.1%)。猪肉依旧于高位震荡,价格最终保持在48.4元/kg。同时蔬菜价格快速飙涨是本月食品价格攀升的主因。 蔬菜方面,过去一周华北强降雨,西南发洪涝,华东多台风,导致蔬菜受灾,且易腐难储,运输也受到了一定障碍。而猪肉方面,一方面因为气候灾害生猪的存栏养殖和运输依然受到阻碍,另一方面中秋国庆双节临近,需求回升,养殖户抱有涨价预期,出栏积极程度有限。8月21日中央投放1万吨储备冻猪肉,或有助于稳定猪价后市。 (四)资金:资金异常紧张,利率快速调整 本周五,DR007收于2.3231%,DR001收于2.2521%,环比分别上行11.33bps、8.56bps。1年期、5年期、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报2.4336%、2.8754%、2.9823%,较上周五分别变化+15.92bps、+5.45bps、+4.54bps。 本周央行增加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共计投放流动性6100亿元。但考虑到8月以来利率债的超量供给(净融资约1.1万亿),银行间流动性仍然极度紧张,DR007抬升逾10bp至2.3%以上。资金面紧张同时给债市带来扰动,尤其是短端1年期国债利率受影响较大,一周快速上行近16bp。但在此之外,本周经济基本面变化不大,西南地区洪涝灾害相较6-7月对基建和生产的影响相对较小。另外,8月20日,住房城乡建设部、人民银行在北京召开重点房地产企业座谈会,研究进一步落实房地产长效机制。会议指出,为进一步落实房地产长效机制,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增强房地产企业融资的市场化、规则化和透明度,人民银行、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相关部门形成了重点房地产企业资金监测和融资管理规则。 (五)地方债:8月专项债新增近6000亿,四分之一投向棚改 截至8月21日,8月预告新增发行(发行起始日最晚为8月28日)和已新增发行专项债合计已达5646亿。年内共新增发行地方债34584亿,完成全年发行计划(47300亿)的73.1%。其中,一般债发行8150亿,完成全年计划(9800亿)的83.2%,专项债发行26434亿,完成全年计划(37500亿)的70.5%。本周专项债新增发行853亿,其中367亿为棚改专项债,再融资发行92亿。下周专项债预告新增发行1874亿,其中235亿为棚改专项债。下周专项债再融资预告发行160亿。8月预告新增与已新增的5646亿专项债中,棚改专项债达1403亿,占比25%。本周一般债新增发行886亿,再融资发行257亿。下周一般债预告新增发行241亿,再融资预告发行595亿。 (六)CRB工业指数增速回正,集装箱运价指数呈上行趋势 本周CRB现货指数同比-2.52%,增速继续回升,工业原料价格指数同比+0.06%,为2018年8月以来首次回正;BDI指数同比-25.99%,本周增速继续回落;国内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近期呈现上行趋势,对应国内出口持续改善,本周上海进口干散货运价指数与上周持平。 根据中港协预测,下半年中国集装箱业务将持续温和复苏。同时,目前海外港口货物吞吐量也在显著回升,美国两大重要港口长滩港与洛杉矶港7月吞吐量分别均录得历史高值,其中长滩港7月吞吐量同比+21%,进口量+20.3%,出口量同比+24%,补充前期运力不足以及美国国内零售商补库存或是推动吞吐量大增的主要原因。 (七)汇率:人民币汇率走高,美元指数维持低位 美元指数方面,本周美元继续延续弱势,维持在92附近波动。本周公布的7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纪要低于市场预期,美联储对进一步宽松、推出平均通胀目标等措施的立场不如此前预期的迫切,考虑到近期欧洲疫情反弹较快,美联储货币政策边际也无继续宽松,美元下行趋势或将出现反转。人民币汇率方面,本周人民币汇率继续走高,中间价达到7.91附近。本周外管局发布7月外汇收支数据,而从企业出口结汇率与进口付汇率数据来看,7月在汇率整体走强的背景下企业部门并无汇率贬值预期。
“恶意投诉代理退保黑色产业链”(下称“代理退保”)现象带来的危害,引起多个部门的关注和重视。记者获悉,8月14日广东银保监局组织召开专题研讨会,与广东省政法委、网信办、高院、检察院、公安厅、市场监督管理局、地方金融局、人民银行广州分行等部门和律师协会代表,共同研讨加强打击“代理退保”违法违规行为的措施和思路。 上述部门从刑事追责、非法广告监控与治理、失信联合惩戒等角度,对当前加强打击“代理退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予以充分认同,并就下一步在治理工作中如何加强联动、开展监管合作初步达成共识。 今年以来,针对“代理退保”问题,银保监会和各银保监局通过以案说险、风险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提高警惕,以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正当权益。 作为全国银行保险业务第一大省,广东是“代理退保”问题最为猖獗的地区之一。针对这一问题,广东银保监局高度重视,成立专班小组,制定工作方案。近期组织在全辖区开展风险摸底,梳理“代理退保”的突出问题和表现形式,研究制定针对性措施,并部署辖内银行保险机构开展专项行动,对以“维权为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说“不”。 广东银保监局在全国率先刊发风险提示,主动披露“代理退保”的作案手法和危害后果,并指导行业广泛收集证据,建立线索库,组织排查客户信息管理的安全隐患,切断“代理退保”的内外联接。大力整治保险误导销售等市场乱象,切实督促机构合规经营。多措并举下,让不法分子没有可乘之机。 广东银保监局近日再次下发相关通知,明确对5类问题开展集中治理。包括:不法分子非法获取、买卖保单信息;不法分子冒充监管部门或银行保险机构工作人员联系消费者,以“全额退保”为幌子,误导及怂恿消费者退保;不法分子怂恿不明真相的消费者,通过投诉举报方式“退旧投新”以赚取佣金等。 广东银保监局表示,将坚持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和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两手抓,具体将采取4项工作措施:重点加强与司法、市场监督、网络监督等部门联动合作,形成合力;完善行业失信人员“黑名单”制度,从源头治理销售误导顽疾,督促机构合规经营;引导消费者运用正当途径和合法手段反映合理诉求;加强宣传教育,提升消费者的自我保护能力。 广东辖内打击“代理退保”违法违规问题已取得初步成效。近日,江门开平市检察院对涉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某“代理退保”人员予以批捕,惠州市、潮州市公安部门对从事“代理退保”的部分代理人员进行训诫谈话,对不法分子形成有效震慑。
据媒体报道,Facebook成立新部门“Facebook Financial”,负责公司所有支付项目,包括Facebook Pay。该部门的内部简称为“F2”,由Facebook数字加密货币项目“Libra”联合创始人大卫•马库斯(David Marcus)领导。 马库斯曾担任PayPal总裁,于2014年加入Facebook。他曾管理Facebook Messenger四年时间,并在之后接管Libra项目。除F2外,马库斯将继续领导公司的数字钱包服务“Novi”,该部门正在建立一个用于保存Libra加密货币的数字钱包。他还将参与WhatsApp在印度和巴西等国家的支付业务。 Facebook也已聘请自由职业工作平台Upwork前CEO Stephane Kasriel(斯蒂芬•卡斯利尔)担任支付部门副总裁。 成立F2或许意味着Facebook正在努力将公司的产品和应用联系在一起。此前,Facebook CEO扎克伯格还宣布将整合公司所有即时通讯服务。 Facebook此前发布的2020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Facebook第二季度营收186.87亿美元,同比增长11%,超出彭博一致预期;调整后净利润51.78亿美元,同比增长98%,略低于彭博一致预期。 Facebook 98%的收入都来自广告。二季度,Facebook 的广告收入为183.21亿美元,同比增长10%;Facebook其他收入为3.66亿美元,同比增长了40%,主要由于Oculus头戴设备和门户网站产品销售增加。 Facebook预计,其第三季度广告收入将同比增长10%,与第二季度持平。 老虎证券在最新的研报中表示,Facebook强大的社交矩阵能力能一直帮助保持通讯霸主地位,并持续建立竞争优势,目前其最重要的是继续利用网络效应推动盈利能力。随着电商业务的开展,Facebook的各个平台也会与广告主产生更好的协同效应。预计Facebook 2020年GAAP净利润为221.5亿美元,EPS为7.77美元。 8月10日美股收盘,Facebook跌2.03%,报263美元。
7月,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与滴滴出行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此前已经展开合作的企业还包括美团、b站、华为和商汤科技。自现代货币体系建立后,货币发行便始终由政府部门主导,此次DCEP却与私营部门牵手,标志着未来数字货币将演变为公私解决方案的混合体。 无独有偶,Libra由Facebook为首的纯粹私营部门发起,却在实际发行过程中逐步向政府部门倾斜,在白皮书2.0中不仅增加以单一法定货币为锚的选项,还将自身定位于央行数字货币的服务提供商。DCEP拥抱私营部门,Libra转向政府服务,相互学习中未来数字货币已雏形初现。 从货币发行层面,私营部门的介入与数字经济时代相适应,确保法币的实用性与可用性;而从数字支付层面,公有部门的参与则有望遏制过度寻租,以支付普惠平衡数字经济新生态。“双循环”格局之下,DCEP主导的公私合作的货币支付模式,将激发国内升维消费潜力,对接线上服务向海外辐射。而私营部门也将分阶段分行业地受益于这一进程,在DCEP推广初期,拥有广泛用户基础的互联网龙头企业成为潜在合作对象。而在DCEP串联起数据要素的流动之后,其普惠性精简支付生态,基于存量匹配的用户优势将逐步弱化,而促进供需双向繁荣的企业/行业有望脱颖而出。 DCEP拥抱私营部门,Libra转向政府服务,相互学习中货币新形态雏形初现。近期,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与滴滴出行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而据此前消息,与DCEP同期开展合作的还有美团、b站、华为、商汤科技等各领域领先科技企业。DCEP此番与私营部门合作,和传统认知中政府主导的CBDC(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出现背离,但却与Libra的设定不谋而合。Libra是由拥有30亿全球用户的Facebook牵头、多个网络遍布全球的大型企业合作发布的项目,现存的商业变现场景是Libra迅速获得推广的保障。相较美国,中国科技企业的海外用户仍不具规模,但基于国内人口红利,微信、支付宝等用户数量已达十亿数量级,在数字经济的网络效应上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将有助于DCEP在应用场景加速渗透。反观Libra,则因纯私营背景深受合规困扰。鉴于其资金都需托管在受美联储或其他主权当局监管的银行,Libra推出计划在监管阻碍下一再推迟。2020年4月,Libra在白皮书2.0中充分展现出与公有部门合作的意愿,除了增加锚定单一法定货币的选项,还首次提出致力于成为政府CBDC的服务提供商。DCEP与Libra起初是互相反制的工具,代表着公与私两股力量在货币体系中的争夺,最终却互相学习,成为公私合作的典范。 货币发行层面,私营部门的介入助于拓宽未来货币格局。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为诱因,人类社会正式从金本位制过渡至信用货币体系。黄金主要承担支付手段的功能,被视为商品货币,而各国政府发行的法币则是标准的信用货币,以负债(储备资产)为信用背书。信用货币体系下,政府的角色得到增强,美元以国家实力为后盾,与石油挂钩凸显商品货币价值,进一步强化了公有部门在货币发行上的绝对主导地位。货币体系的演变同时折射出了以财政和货币为双塔体系的经济政策变迁,凯恩斯主义在现代货币体系中由此得到长足的发展。然而,自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货币政策便一直难以回归常态,对政府超发货币的担忧迭起。而互联网繁荣则形成新的货币使用场景,部分实现了自由市场的假设,助推了私人力量的加入。嫁接于互联网之上的虚拟产品与服务是数字支付诞生的源头,在政府尚未推出数字形态的货币时,私营支付机构借助自身天然流量优势,填补了这一空白。而伴随这一升维空间的持续拓展,可以预见数字形式的新型货币已是未来的大势所趋。Libra的横空出世,更是衍生至跨越国界与主权,引发各国政府警惕。当货币新选项出现,货币发行方除了保证货币币值稳定的既有目标之外,还需要额外考虑如何在商业场景中渗透,从而保证货币的实用性与可用性。而虚拟产品与服务提供者的私营部门,也随之成为新一代货币体系的必要补充。 数字支付层面,公有部门的参与有望平衡数字经济新生态。与货币发行不同,数字支付是一切商业机构变现的必经通道,虽然本身业务利润微薄,但掌握话语权与潜在商机,是私营部门的兵家必争之地。然而,数字支付的网络效应,促使私营部门存在过度寻租的可能,或从两个方面反抑私营部门的创新。在扩张初期,支付机构借助派系竞争占据市场份额,要求商家采用“排他性”支付方式,增加用户流失与损耗。在圈地完成后,则会利用网络效应抬升议价能力,在个人用户提现与信用卡还款等缺乏商业场景直接变现的领域征费,已从侧面体现出私营机构寻租的潜质。上述情形有悖普惠金融,也在过度商业化中抑制了私营部门其他行业参与者的发展。在宏观审慎层面,政府发行数字货币,其维护主权、创新财政货币政策工具与精细化管理金融风险的好处不言自明。但我们发现,即使是在社会福利与微观层面,政府部门参与数字支付能够有效抑制过度寻租,以自生态平衡成本收益,更有利于营造私营部门的创新环境。根据Libra白皮书2.0,Libra币不对持有者付息,“储备资产的正利息将用于支付系统成本,确保交易的低费用,增加所需的资本缓冲,并支持增长和采用”。相比之下,政府部门运作的成本收益来自不同路径,有望优化社会福利的分配。DCEP是央行完全掌握货币发行权的中心化货币,但在承接法币体系之外,兼任由政府部门提供的支付基础设施。其与私营部门合作,在微观层面将类似Libra联盟,通过共享用户的方式打破“非此即彼”的竞争观,激励企业从存量博弈进阶至升维合作。而赋能私营部门新增创造的税收收入,用于反哺数字货币基础设施的运营及开发费用,也似乎更为合理。 从DCEP的公私合营看投资机遇,表现为分企业分阶段受益。在DCEP试运行及快速推广阶段,拥有广阔用户基础的互联网龙头企业,将更有可能与DCEP形成合作关系,良性互促格局下成为第一批受益者。但在DCEP进入常规使用阶段后,流量优势将逐步弱化,商业化领域的支付加速精简,私营部门的升维合作将成为新生态。从支付领域看,与Libra类似,DCEP致力于促进金融普惠,使支付成为无门槛、无歧视、触手可及的服务,因此支付中间环节将尽可能简化。伴随公有部门的加入,第三方支付机构也将绕开资源的争夺,转而聚焦支付体验的优化与增值服务的深耕。从其他商业领域看,“双循环”格局之下,公私合作的货币支付模式,将从升维层面激发国内消费潜力,并预备对接线上服务向海外辐射。在把握消费下沉的现实空间外,DCEP提供了一种新型选择,意在拓展不受资源禀赋约束的互联网产品与服务虚拟空间。因此,相比此前专注高效匹配的企业,在双重空间中拓展供需的企业将更具投资价值。正如此前报告《宏观平台性数字经济的估值逻辑》中所述,拼多多的成功让我们看到小企业突围的可能性,也标志着资本市场对互联网企业的流量认可逻辑正发生质变。DCEP所带来的普惠支付生态下,这一趋势将继续加速,未来能够慧眼开拓新空间、促进供需双向繁荣的互联网企业/行业,估值空间更值得期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20〕2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近年来,我国营商环境明显改善,但仍存在一些短板和薄弱环节,特别是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影响,企业困难凸显,亟需进一步聚焦市场主体关切,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更多采取改革的办法破解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堵点痛点,强化为市场主体服务,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这是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重要抓手。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一、持续提升投资建设便利度(一)优化再造投资项目前期审批流程。从办成项目前期“一件事”出发,健全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加强项目立项与用地、规划等建设条件衔接,推动有条件的地方对项目可行性研究、用地预审、选址、环境影响评价、安全评价、水土保持评价、压覆重要矿产资源评估等事项,实行项目单位编报一套材料,政府部门统一受理、同步评估、同步审批、统一反馈,加快项目落地。优化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审批流程,实现批复文件等在线打印。(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国务院相关部门及各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二)进一步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率。全面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分级分类管理,在确保安全前提下,对社会投资的小型低风险新建、改扩建项目,由政府部门发布统一的企业开工条件,企业取得用地、满足开工条件后作出相关承诺,政府部门直接发放相关证书,项目即可开工。加快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在线审批,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与投资审批、规划、消防等管理系统数据实时共享,实现信息一次填报、材料一次上传、相关评审意见和审批结果即时推送。2020年底前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涉及的行政许可、备案、评估评审、中介服务、市政公用服务等纳入线上平台,公开办理标准和费用。(住房城乡建设部牵头,国务院相关部门及各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三)深入推进“多规合一”。抓紧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积极推进各类相关规划数据衔接或整合,推动尽快消除规划冲突和“矛盾图斑”。统一测绘技术标准和规则,在用地、规划、施工、验收、不动产登记等各阶段,实现测绘成果共享互认,避免重复测绘。(自然资源部牵头,住房城乡建设部等国务院相关部门及各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二、进一步简化企业生产经营审批和条件(四)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围绕工程建设、教育、医疗、体育等领域,集中清理有关部门和地方在市场准入方面对企业资质、资金、股比、人员、场所等设置的不合理条件,列出台账并逐项明确解决措施、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限。研究对诊所设置、诊所执业实行备案管理,扩大医疗服务供给。对于海事劳工证书,推动由政府部门直接受理申请、开展检查和签发,不再要求企业为此接受船检机构检查,且不收取企业办证费用。通过在线审批等方式简化跨地区巡回演出审批程序。(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体育总局等国务院相关部门及各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五)精简优化工业产品生产流通等环节管理措施。2020年底前将保留的重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权限全部下放给省级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加强机动车生产、销售、登记、维修、保险、报废等信息的共享和应用,提升机动车流通透明度。督促地方取消对二手车经销企业登记注册地设置的不合理规定,简化二手车经销企业购入机动车交易登记手续。2020年底前优化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的车型目录和享受车船税减免优惠的车型目录发布程序,实现与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一次申报、一并审查、一批发布”,企业依据产品公告即可享受相关税收减免政策。(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银保监会等国务院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六)降低小微企业等经营成本。支持地方开展“一照多址”改革,简化企业设立分支机构的登记手续。在确保食品安全前提下,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合理放宽对连锁便利店制售食品在食品处理区面积等方面的审批要求,探索将食品经营许可(仅销售预包装食品)改为备案,合理制定并公布商户牌匾、照明设施等标准。鼓励引导平台企业适当降低向小微商户收取的平台佣金等服务费用和条码支付、互联网支付等手续费,严禁平台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收取不公平的高价服务费。在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前提下,对职业病危害一般的用人单位适当降低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频次。在工程建设、政府采购等领域,推行以保险、保函等替代现金缴纳涉企保证金,减轻企业现金流压力。(市场监管总局、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相关部门及各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三、优化外贸外资企业经营环境(七)进一步提高进出口通关效率。推行进出口货物“提前申报”,企业提前办理申报手续,海关在货物运抵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后即办理货物查验、放行手续。优化进口“两步申报”通关模式,企业进行“概要申报”且海关完成风险排查处置后,即允许企业将货物提离。在符合条件的监管作业场所开展进口货物“船边直提”和出口货物“抵港直装”试点。推行查验作业全程监控和留痕,允许有条件的地方实行企业自主选择是否陪同查验,减轻企业负担。严禁口岸为压缩通关时间简单采取单日限流、控制报关等不合理措施。(海关总署牵头,国务院相关部门及各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八)拓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加快“单一窗口”功能由口岸通关执法向口岸物流、贸易服务等全链条拓展,实现港口、船代、理货等收费标准线上公开、在线查询。除涉密等特殊情况外,进出口环节涉及的监管证件原则上都应通过“单一窗口”一口受理,由相关部门在后台分别办理并实施监管,推动实现企业在线缴费、自主打印证件。(海关总署牵头,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药监局等国务院相关部门及各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九)进一步减少外资外贸企业投资经营限制。支持外贸企业出口产品转内销,推行以外贸企业自我声明等方式替代相关国内认证,对已经取得相关国际认证且认证标准不低于国内标准的产品,允许外贸企业作出符合国内标准的书面承诺后直接上市销售,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授权全国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外商投资企业注册登记。(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国务院相关部门及各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四、进一步降低就业创业门槛(十)优化部分行业从业条件。推动取消除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以外的道路货物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并将相关考试培训内容纳入相应等级机动车驾驶证培训,驾驶员凭培训结业证书和机动车驾驶证申领道路货物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证。改革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便利兽医相关专业高校在校生报名参加考试。加快推动劳动者入职体检结果互认,减轻求职者负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等国务院相关部门及各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十一)促进人才流动和灵活就业。2021年6月底前实现专业技术人才职称信息跨地区在线核验,鼓励地区间职称互认。引导有需求的企业开展“共享用工”,通过用工余缺调剂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统一失业保险转移办理流程,简化失业保险申领程序。各地要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在保障安全卫生、不损害公共利益等条件下,坚持放管结合,合理设定流动摊贩经营场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市场监管总局、住房城乡建设部等国务院相关部门及各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十二)完善对新业态的包容审慎监管。加快评估已出台的新业态准入和监管政策,坚决清理各类不合理管理措施。在保证医疗安全和质量前提下,进一步放宽互联网诊疗范围,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制定公布全国统一的互联网医疗审批标准,加快创新型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并推进临床应用。统一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功能测试标准,推动实现封闭场地测试结果全国通用互认,督促封闭场地向社会公开测试服务项目及收费标准,简化测试通知书申领及异地换发手续,对测试通知书到期但车辆状态未改变的无需重复测试、直接延长期限。降低导航电子地图制作测绘资质申请条件,压减资质延续和信息变更的办理时间。(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自然资源部、交通运输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保局、国家药监局等国务院相关部门及各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十三)增加新业态应用场景等供给。围绕城市治理、公共服务、政务服务等领域,鼓励地方通过搭建供需对接平台等为新技术、新产品提供更多应用场景。在条件成熟的特定路段及有需求的机场、港口、园区等区域探索开展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建立健全政府及公共服务机构数据开放共享规则,推动公共交通、路政管理、医疗卫生、养老等公共服务领域和政府部门数据有序开放。(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民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相关部门及各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五、提升涉企服务质量和效率(十四)推进企业开办经营便利化。全面推行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提升企业名称自主申报系统核名智能化水平,在税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积金、商业银行等服务领域加快实现电子营业执照、电子印章应用。放宽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登记经营场所限制。探索推进“一业一证”改革,将一个行业准入涉及的多张许可证整合为一张许可证,实现“一证准营”、跨地互认通用。梳理各类强制登报公告事项,研究推动予以取消或调整为网上免费公告。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市场监管总局、国务院办公厅、司法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银保监会、证监会等国务院相关部门及各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十五)持续提升纳税服务水平。2020年底前基本实现增值税专用发票电子化,主要涉税服务事项基本实现网上办理。简化增值税等税收优惠政策申报程序,原则上不再设置审批环节。强化税务、海关、人民银行等部门数据共享,加快出口退税进度,推行无纸化单证备案。(税务总局牵头,人民银行、海关总署等国务院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十六)进一步提高商标注册效率。提高商标网上服务系统数据更新频率,提升系统智能检索功能,推动实现商标图形在线自动比对。进一步压缩商标异议、驳回复审的审查审理周期,及时反馈审查审理结果。2020年底前将商标注册平均审查周期压缩至4个月以内。(国家知识产权局负责)(十七)优化动产担保融资服务。鼓励引导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以应收账款、生产设备、产品、车辆、船舶、知识产权等动产和权利进行担保融资。推动建立以担保人名称为索引的电子数据库,实现对担保品登记状态信息的在线查询、修改或撤销。(人民银行牵头,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市场监管总局、银保监会、国家知识产权局等国务院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六、完善优化营商环境长效机制(十八)建立健全政策评估制度。研究制定建立健全政策评估制度的指导意见,以政策效果评估为重点,建立对重大政策开展事前、事后评估的长效机制,推进政策评估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使政策更加科学精准、务实管用。(国务院办公厅牵头,各地区、各部门负责)(十九)建立常态化政企沟通联系机制。加强与企业和行业协会商会的常态化联系,完善企业服务体系,加快建立营商环境诉求受理和分级办理“一张网”,更多采取“企业点菜”方式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政务服务热线整合,进一步规范政务服务热线受理、转办、督办、反馈、评价流程,及时回应企业和群众诉求。(国务院办公厅牵头,国务院相关部门和单位及各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二十)抓好惠企政策兑现。各地要梳理公布惠企政策清单,根据企业所属行业、规模等主动精准推送政策,县级政府出台惠企措施时要公布相关负责人及联系方式,实行政策兑现“落实到人”。鼓励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通过政府部门信息共享等方式,实现符合条件的企业免予申报、直接享受政策。对确需企业提出申请的惠企政策,要合理设置并公开申请条件,简化申报手续,加快实现一次申报、全程网办、快速兑现。(各地区、各部门负责)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本意见提出的各项任务和要求,围绕市场主体需求,研究推出更多务实管用的改革举措,相关落实情况年底前报国务院。有关改革事项涉及法律法规调整的,要按照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的要求,抓紧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改废释。国务院办公厅要加强对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业务指导,强化统筹协调和督促落实,确保改革措施落地见效。国务院办公厅2020年7月15日(此件公开发布)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政府网”
记者从济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为解决群众在二手房办证中遇到的“办证难、资料繁、办结慢”等问题,济南市推出二手房不动产登记“全链条”一网通办,贷款、限购、网签、纳税、登记、水电气热过户一站式办理,并实现网上申请、网上审核、只来一次、当日办结,让群众“少跑腿”。 济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依托济南市大数据局“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和“政务服务平台”,联合税务、住建、水电气热等多个部门,共同推出二手房不动产登记“全链条”一网通办。 在二手房买卖环节,办事群众通过济南“政务服务网”和“泉城办”手机APP一次提交相关材料,登记、交易、税务部门并行审核,开展网上缴费、缴税(支持银联及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电子证照等服务,水电气热等相关业务网上同步过户,限时完成,变“群众跑”“部门跑”为“数据跑”。 济南市还积极推动部门授权,通过设立综合窗口,金融、住建、税务等部门深度协作,相关联业务一窗办理。房产过户当事人只需跑不动产登记一个窗口,提交一份申请材料,可同时办理二手房转移登记和水电气暖的过户手续,实现只来一次,当日办结,大大缩短了房产过户的办理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