咣咣涨停,又咣咣大跌,被视为价值标杆的千亿市值龙头,咋成了上蹿下跳的题材股? 该卖,还是该买? 今日早盘,今年十倍股之一的万泰生物,开盘仅十几分钟,跌幅便超过9%,此后跌幅收窄,最终收跌3.66%。 在A股市场,千亿市值是个重要的门槛——如果一家公司的市值超过千亿元,往往意味着其在产业领域已是响当当的龙头公司,具备相当的产业影响力和市场号召力。 按道理说,公司市值超过千亿,主营业务自然不会有太大变化,股价也应该表现稳健,可万泰生物在进入千亿市值行列后,股价表现反而是上蹿下跳,波动幅度明显增加。 7月30日、31日和8月3日,万泰生物连续上涨,单日涨幅分别为10%、8.07%、9.86%。 详情请扫二维码↓
如何将新股中签率提高100倍? ——市值配售严重扭曲市场定价机制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教授 2020年8月4日,创业板首批注册制发行的2只新股(锋尚文化(行情300860,诊股)、美畅股份(行情300861,诊股))开始申购,从此拉开创业板注册制发行序幕。媒体发问:注册制发行新股中签率会提高吗?回答:绝对不可能!因为注册制仍然承袭了核准制“市值配售”的老黄历! 众所周知,我国A股市场一直保持着世界两大“不败”的记录:一是A股“散户市”的换手率世界最高;二是A股“政策市”的新股申购中签率世界最低。你知道其中原因吗?今天,我们重点破解A股打新中签率严重低下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如何将A股打新中签率瞬间提高100倍? 在A股IPO核准制下,为了不让发行人高溢价发行,监管层动用行政手段人为压低新股发行价格:无论发行人质地优劣,新股发行市盈率均不得超过23倍,于是便出现了尴尬而荒唐的景象:当牛市A股平均市盈率高达80倍时,新股发行市盈率也不允许超过23倍,这直接导致一、二级市场巨大差价,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巨大商机,谁打新中签谁就能获得暴利。 由于A股有1亿多小散,散户数量庞大,在如此暴利的打新诱惑面前,任何新股发行都会是“供不应求”的,为此,监管层采用了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做法——“市值配售”:根据投资者持有二级市场“市值”规模,确定申购新股的资格及平均分配的数量(摇奖),而且市值配售的过程不需要预缴一分钱的现金。 由此可见,市值配售不仅是一种“零风险”投资,而且是一种“无本买卖”(申购不需要支付现金)。实际上,监管层是希望将打新差价作为一种“福利”,送给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并同时剥夺了任何其他投资者参与打新的权利。 很显然,在A股IPO核准制下,新股申购的“市值配售”模式借用短缺经济的计划分配思想,对新股发行实行“市值配售”、“低价供应”,并对新股定价实行严格的行政管制,它硬性规定新股发行市盈率不得超过23倍,严重撕裂了一、二级市场股价的内在联系,人为制造了一、二级市场巨大差价,最终导致投资者盲目打新、疯狂炒新的过度投机与赌博。 市值配售是“饥饿营销”的成功典范。但它必须以“计划分配”和“价格管制”为前提。否则,游戏结束(Game Over)。既然新股定价远低于二级市场价格,而且监管层又给予了二级市场投资者独占打新特权,因此,所有投资者都将“市值配售”当成一种“福利”,这就形成了一种市场“潜规则”:凡是持有二级市场股票市值者(即便炒股亏损),就是一种骄傲和荣耀,因为他有打新的特权,你却没有。打新中签就是稳赚不赔的暴利,因此,有市值不打新,就是损失。 为此,凡是持有市值的投资者(也就是所有股民),都是欢迎新股发行的,因为只有新股扩容,他们才有可能获得申购中签的机会。于是,只要是新股发行,无论质地好坏(与我无关),大家都会“绝不放弃”新股申购的机会,这种“盲目打新”的无限需求景象,正是“饥饿营销”所需要的市场环境。 因为所有投资者欢迎并抢购新股,于是,盲目打新、疯狂炒新,也就成为了一种市场风尚。发行人不需要讨好投资者,投资者也不会理睬发行人质地好坏,于是一拍即合,发行人只管发行,投资者只管打新,永远没有“发行失败”一说。 新股申购中签者,在新股上市交易后,绝不会轻易脱手,因为我中签太难了;而申购未中签者,则发誓要在新股上市后的第一时间抢购到手,因为新股与旧股差价太悬殊了!于是,新股上市首日必须“秒停”,而且新股上市后还必须连拉“N个涨停板”!这是世界的唯一,也是世界的怪胎!盲目打新、疯狂炒新的结果,也许是空手而归,甚至是一地鸡毛,这就是市值配售游戏的全部秘密。 很可惜的是,在科创板和创业板注册制下,证交所仍将市值配售作为一种“福利”,强加给二级市场的投资者,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也是一个巨大的、潜在的制度漏洞。 大家知道,注册制改革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提高市场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市场越包容,投资风险越大。尤其科创板和创业板已允许高科技企业“亏损上市”,也允许“同股不同权”的企业上市,这使得科创板与创业板定价越来越专业,定价难度大增,投资风险也大增。 尤其是注册制实行完全自由的市场定价,监管层不再直接干预新股定价,一、二级市场差价将越来越小,甚至还会出现新股上市首日“破发”的景象,打新已不再是一种“福利”,甚至是一种高风险投资行为。 在注册制下,如果我们继续沿用核准制的“市值配售”旧做法,就会有误导或强迫二级市场投资者打新的嫌疑,很容易导致打新亏损。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如果新股申购中签后,市场反转向下跳水,原先的乐观预期没有了,那么,新股申购中签者只有两种选择:第一,硬着头皮缴款买入中签新股,然后等待新股上市首日“破发”,或亏损卖出,或被套牢。第二,中签者自动放弃缴款认购(不需要付出任何金钱代价),如果大批中签者效仿、放弃认购新股,则发行失败,这意味着发行人已支付的数千万发行费就会打水漂,甚至会要了发行人的“小命”。这是很糟糕、很可怕的制度结局。 是的,至少目前科创板开板一年来,只出现了一例上市首日“破发”的个案,投资者也不介意,他们仍乐此不疲地盲目打新、疯狂炒新,就跟核准制一样,他们始终相信:无论网下定价多高,新股上市都会有绝对暴涨的机会,因此,莫斯科不相信眼泪。这似乎已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市场惯性和市场预期,而且也形成了相当雄厚的群众基础,这正是它的可怕之处! 这绝不是注册制的错!因为人们还没有从核准制的睡梦中醒来,因此,他们坚信:市值配售仍是监管层给予他们的一种特权和福利,他们对新股一如既往地偏执狂爱,凡新必打、凡新必炒,发行人质地优劣与我无关,市值配售是他们绝不会放弃的特权,而且打新即暴利,他们认为,注册制与核准制没有区别!因此,科创板新股申购中签率和核准制没有区别,仍是世界的最低记录:万分之一至万分之四!散户与机构都会计算这道小学算术! 自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开板,至2020年7月22日整好一年,共有140家公司上市,其中,110家股票申购中签率严格介于万分之3与万分之4,仅有28家股票申购中签率介于万分之5至千分之1,另有2家股票申购中签率介于千分之1至千分之2。 这也就是说,科创板的注册制与核准制的中签率是一样的,确实没有区别!当然,这不是注册制的错,而是“市值配售”的瘤毒与残害!这样的结局仍然是盲目打新、疯狂炒新!由于科创板新股上市头五个交易日没有涨跌幅限制,因此,科创板不再有新股上市连拉N个涨停板的畸形现象,但取而代之的却是在新股上市首日,股价一步到位!300%至1000%的日涨幅,又是世界第一! 要想保住注册制的改革成果,不让注册制走弯路,怎么办?很简单!尽快废除市值配售!盲目打新、疯狂炒新将瞬间消亡!新股申购中签率瞬间提高100倍! 实际上,我们已有过这方面的经验和证据。2009年6月至2012年10月,A股首次实行IPO市场化改革,在这一段时间A股IPO定价完全市场化、没有行政管制;同时还废除了“市值配售”,场内外投资者必须预先缴款才能参与新股申购;并且取消了新股上市首日涨跌幅限制,其结果让我们大开眼界: 2010年全年新股发行346只,最低中签率为万分之23,最高中签率为万分之1443,中签率中位数为万分之64。其中,共有29只新股上市首日“破发”;共有72只新股上市首日涨幅不足10%;共有246只新股上市首日涨幅不足50%;仅有28只新股上市首日涨幅超过100%。这与美国股市现状十分类似! 2011年全年新股发行277只,最低中签率为万分之21,最高中签率为万分之6552,中签率中位数为102。其中,共有80只新股上市首日“破发”;仅有6只新股上市首日涨幅超过100%。这就是废除市值配售的神效! 2012年全年新股发行149只,最低中签率为万分之13,最高中签率为万分之1552,中签率中位数为万分之113。其中,共有38只新股上市首日“破发”;仅有4只新股上市首日涨幅超过100%。这就是熊市谷底的打新状况与理性! 有人说,如果没有市值配售,新股就发不出去了,股民就不会参与打新了,很显然,上述事实已提供了无声的反驳。唯一的遗憾是:当年取消市值配售后,新股申购冻结的庞大资金所获利息均归发行人所有,这是引发市场争议的重要原因。 其实,如果今天再取消市值配售,那么,申购资金冻结所产生利息,就应该而且必须划归“投资者保护基金”所有,这就不会再有任何争议了。 事实上,注册制改革决定了新股申购(打新)不再是一种稳赚不赔的福利,而是一种高风险投资,因此,监管层与证交所应该尽快废除市值配售的打新老黄历,还原打新的市场化属性,让场内外所有投资者实缴现金参与新股申购,没有任何制度歧视,这样的打新方式才能与注册制改革相匹配,因此,尽快废除市值配售,才是更科学、更合理的!到那时,新股申购中签率就可以提高100倍,与国际惯例大体相当!
随着时间进入8月,7月份的股票交易也就盖棺定论了。数据显示,今年7月A股市场走出了11年来最强的“七翻身”行情。其中上证指数上涨10.90%,深成指上涨13.72%,创业板指上涨14.65%。A股市场在7月份领涨全球股市。 还有更让投资者心动的数据:据有关媒体报道,7月A股总市值突破80万亿,达到80.31万亿,较6月70.59万亿增加9.72万亿。以中证登公司最新披露的统计月报中2020年6月投资者统计中期末投资者数量1.67亿计算,股民在7月人均赚5.82万。 7月份股民人均赚了5.82万元,这确实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情。投资者进入股市投资不就是为了赚钱的么?一个月居然可以赚5.82万元,这比一般的工薪阶层上班的收入高多了,这还需要上班了么?投资者实在是可以手舞足蹈,甚至可以在大街上横着走了。 如何看待这则喜报?作为投资者来说不妨以平常心来对待。首先是数据的计算或许有误。根据本人从沪深交易所获取的数据。7月31日,沪市股票总市值为42.09万亿,深市为31.72万亿,二者合计为73.81万亿;而6月30日,沪市股票总市值为37.20万亿,深市为27.68万亿,二者合计为64.88万亿。这也意味着A股市场7月份的股票总市值增加了8.93万亿。按1.67亿投资者数量计算,股民在7月人均赚5.35万元,较有关媒体公布的数据少了近5千元。 重要的是媒体公布的7月股民人均赚取5.82万元中还有很大的水份。那就是7月份新上市公司所带来的股票市值的增加,这显然不是一个小数字。7月是新股高速发行上市的一个月,共上市新公司50家。而这50家新增的股票总市值或在万亿之上。其中仅中芯国际(行情688981,诊股)一家公司新增的股票市值就高达6116亿元。因此,将新增的股票市值都视为是投资者所赚取的利润,这显然是不妥的。 而且对于股民来说,人均赚取5.82万元,这种平均数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虽然7月份A股市场的股票总市值增加了数万亿,但这其中过半数是控股股东以及限售股股东的持股所带来的市值增加,这些持股甚至最终还是需要投资者来买单的。因此,这些股东持股市值的增加,跟股民没有一毛钱的关系。跟他们做平均数,根本就扯不上关系。就像一个乞丐跟马云做平均数,总不能说那乞丐也成千亿富翁了吧。更何况很多股民的本金投入也就几万元,月赚5.82万元,这真正是做梦吃甘蔗——想的甜! 并且对于股民来说,7月人均赚取5.82万元,这只是浮盈,是行情上涨过程中的获利。实际上,在行情上涨的时候,投资者获利并不是个别现象,可以说每个投资者都有可能获利。关键是要看一轮行情结束了,还有多少投资者在获利,或者投资者获利了多少。正所谓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因此,除非有投资者现在止盈出局,否则,目前账面上的盈利都还只是浮盈,说不定哪一天就亏出去了。 实际上就在有关媒体用股民7月的人均获利向市场报喜的同时,上交所的单账户年化收益的统计数据也在市场上流传。该数据显示,A股散户,无论是账户在10万以下的“超级小散”,还是资金量在千万级别以上的超高净值人群,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单账户平均年度收益均为负值,只有机构投资者和公司法人投资者在此统计区间内实现了单账户的平均年化正收益。这个数据或许更值得投资者甚至整个市场来重视。 当然,在7月份行情整体上涨的背景下,投资者获利是大概率事件,这也是一件好事。不过,在盈利面前投资者需要戒骄戒躁,要增加风险意识。而不能在盈利面前,投资者信心膨胀,仿佛自己就是股神了,可以在股市里战无不胜了,丝毫都不把投资风险放在眼里。这类投资者的结局其实是早就注定了的。但愿你我都不要做这类投资者,面对7月份的盈利数据,仍然能保持一颗平常心。
8月3日,广州召开企业上市工作会议,为打造资本市场的“广州板块”,广州将出台系列举措,其中包括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出台《广州市加快推进企业上市高质量发展“领头羊”行动计划(2020-2022年)》(下称《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提出,要争取用3年时间推动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60家,即平均每年新增20家左右。 但根据Wind资讯数据,自广州在A股首家上市公司出现以来,仅2017年新增A股上市公司数量接近了20家,达到19家,2016年新增10家,其余年份,广州新增A股上市公司均在个位数徘徊。 在上市公司的行业分布上,广州一直比较倚重制造业,近年来,开始朝着科技型企业倾斜,不过,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业却一直是广州的短板,截至目前,在A股市场,广州还未有一家上市银行,上市非银金融机构也仅有2家。 显然,要打造具有影响力的资本市场“广州板块”,广州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上市公司数量少于杭州 从上市公司数量来看,广东坐拥上市公司643家,是国内拥有上市公司数量最多的省份,占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16.39%,浙江上市公司数量紧随其后,为476家,江苏上市公司为452家。 在广东,深圳拥有上市公司数量314家,占据了广东的半壁江山,得益于深交所所在地的天然优势,深圳8成上市公司在中小板和创业板挂牌。 毗邻深圳的广州拥有A股上市公司113家,其中,78家于深交所上市,35家于上交所上市。 在城市上市公司数量排行榜上,深圳、广州分别位于第2名、第5名。 北京是A股上市公司数量最多的城市,达到364家,总市值约为18万亿元,上市公司平均市值约494.42亿元;深圳314家上市公司紧随其后,总市值约为9.5万亿元,平均市值301.54亿元。 上海的A股上市公司数量为312家,总市值合计约7.23万亿元,平均市值231.65亿元。北、深、上也是国内仅有的3个上市公司数量超过300家的城市,并将位于第4、第5名的杭州、广州远远抛在后面。 杭州在A股的上市公司数量为148家,排名第4,高于广州,总市值约为2.59万亿元,广州为2.06万亿元,不过,从平均市值来看,广州要高于杭州。 据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邱亿通透露,截至今年6月末,广州全市累计境内外上市公司191家,其中,境外上市公司78家,现有上市公司总市值约2.8万亿元,首发和增发累计募资金额约4400亿元。 从上市时间分布来看,2017年是A股的上市高点,当年,广州新增上市公司数量达到历史之最,为19家,2018年,广州仅有一家公司上市,2019年9家公司上市,2020年至今有5家公司上市。 不过,近年来,广州也呈现出加速追赶杭州的趋势,2018年至今,杭州新增上市公司数量为12家,少于广州的15家,不过,隔壁的深圳,仅今年至今新增上市公司的数量已经达到了17家。 金融上市公司匮乏 从上市公司的行业分布来看,广州主要以生物医药(12家)、计算机行业(10家)、化工(10家)、机械设备(10家),传媒(10家)为主;而杭州主要以机械设备(21家)、计算机(19家)、电气设备(11家)、传媒(11家)为主。 虽说城市产业布局的不同也影响了上市公司的行业分布,不过,与其他城市相比,广州一个比较明显的短板是金融业。 北京的金融类上市公司最为密集,其中包括10家上市银行、9家上市非银金融机构,上海有3家上市银行,深圳有2家上市银行和6家上市非银金融机构,杭州也拥有2家上市银行,5家上市非银金融机构。 而广州仅有2家上市非银金融机构,一家是越秀金控(000987.SZ),一家是广发证券(000776.SZ,01776.HK)。 其中,广发证券是广州的龙头券商,不过,由于康美药业巨额财务造假被处罚,广发证券也将为此付出代价。7月10日,证监会宣布,拟对广发证券采取暂停保荐机构资格6个月、暂不受理债券承销业务有关文件12个月的监管措施。 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一直牢牢占据上市公司市值排行榜的前列,比如,在深圳,市值第一及利润最高的上市公司莫过于中国平安(601318.SH,02318.HK),去年实现净利润1643亿元,最新市值约1.37万亿元,其次为招商银行(600036.SH,03968.HK),市值约8716.59亿元,去年净利润为934.23亿元。 北京同样如此,市值、净利润排名前3的分别为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市值分别约为1.7万亿元、1.29万亿元、1.11万亿元;去年实现净利润分别为3133.61亿元、2692.22亿元、2129.24亿元。 在上海,市值、净利润排名前两名的也是银行,分别为交通银行、浦发银行,两者市值分别约为3209.52亿元、3055.56亿元,去年净利润分别为780.62亿元、595.06亿元。 在杭州,市值排名首位的是海康威视(002415.SZ),最新市值约为3600亿元,不过,净利润排名第一位的是浙商银行(601916.SH,02016.HK),去年实现净利润131.43亿元。 由于金融上市公司的匮乏,广州呈现出不一样的上市公司格局,市值、净利润排名第一的是保利地产(600048.SH,00119.HK),最新市值约1895.16亿元,去年实现净利润375.54亿元;第二位才是广发证券,最新市值约1098.26亿元,去年实现净利润81.10亿元。 目前,广州农商行和广州银行正在谋求上市,未来可期,而广州唯一一家股份行广发银行依旧待定。 在广州上述《行动计划》的具体目标中,除了数量提升外,还提出到2022年,争取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高新技术企业和IAB、NEM、超高清视频、集成电路、5G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新增上市公司占全市新增上市公司的比重超过30%,汽车、消费品工业、装备制造业等传统优势产业领域的上市公司继续发展壮大。 这其中,没有提及金融业。
□ 进入8月,银行股再度面临解禁压力。数据显示,8月3日有3家银行限售股解禁,合计解禁股份为13.16亿股,以7月31日收盘价计算,解禁市值达112.04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大额解禁可能带来短期压力,但当前银行面临的政策环境有边际向好趋势,随着行业负面因素不断消化,板块估值修复可期。 三家银行同日解禁 8月3日,A股市场迎来3家银行限售股解禁,解禁市值合计为112.04亿元。 7月30日晚,苏州银行(002966)发布首次公开发行A股前已发行股份上市流通提示性公告,称本次限售股上市流通数量为12.91亿股,占该行总股本的38.74%,占该行解禁前流通股本的387.38%,限售股上市流通日期为8月3日。 公告显示,苏州银行本次解禁共涉及2810名股东,其中2713名为自然人股东,自然人股东所持有的解禁股占比为40.92%。以7月31日收盘价计算,苏州银行本次解禁市值高达110.53亿元。 除苏州银行外,近日还有紫金银行(601860)和江苏银行(600919)发布限售股上市流通的公告。具体来看,紫金银行此次限售股上市流通数量为69.68万股,占解禁前流通股本比例为0.04%,解禁市值305万元,上市流通日期为8月3日;江苏银行解禁股数量约2448.04万股,占解禁前流通股本比例为0.21%,解禁市值1.48亿元,同样将于8月3日上市流通。 业内人士指出,大额解禁会使股票短期承压,但解禁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减持,分析解禁影响关键还要看解禁的股东构成、股票市场整体环境以及估值等多方面因素。一般来说,如果解禁股份的持股方以个人或者存续期临近的基金为主,那么可能存在较大的套现动机;但如果持股方以大股东或战略投资者为主,那么抛售压力就会相对较小。 解禁规模小于去年 2020年以来,已经发生过21次上市银行限售股解禁事件,大部分为首发原股东限售股解禁。其中,解禁数量超过一亿股的包括紫金银行、青岛银行(002948)、张家港行(002839)、西安银行(600928)、青农商行(002958)、兴业银行(601166)、渝农商行(601077)、杭州银行(600926)、浙商银行(601916)、上海银行(601229)和邮储银行(601658)。 数据显示,除8月3日解禁的3家银行外,接下来面临解禁的银行还有浦发银行(600000)、常熟银行(601128)、渝农商行、宁波银行(002142)、浙商银行、邮储银行、北京银行(601169),解禁数量合计达208.75亿股,解禁股市值粗略计算高达1120.22亿元。其中,解禁数量最大的是邮储银行,解禁规模为73.95亿股,紧随其后的是渝农商行(45.42亿股)和浙商银行(44.61亿股)。 整体来看,2020年解禁的银行股数量和市值均少于去年。统计显示,今年银行股解禁的数量合计为299.12亿股,市值合计1705.45亿元,而去年为314.93亿股,市值达2403.56亿元。 中长期估值将持续修复 与解禁潮一同袭来的还有破净潮。截至7月31日收盘,36家A股上市银行的算数平均市净率为0.83倍,其中27家处于破净状态,4家处在1-1.1倍之间,超1.5倍的仅有宁波银行(1.91倍)。 虽然银行股当前解禁、破净不断,但对于银行股后市,多位券商分析人士认为,随着行业负面因素不断消化,板块估值修复可期。 东吴证券分析师马祥云认为,市场今年以来对银行基本面已经过度悲观,且机构持仓上半年也明显降低,银行股交易不活跃。看好中报落地后银行股估值进入修复通道,一方面,“做实不良、利润下滑”后,预计优质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将明显提升,抑或不良率明显降低,资产负债表更扎实;另一方面,目前宏观经济延续上行趋势,对经济复苏的预期也会逐步映射到对银行基本面的预期。 中银证券(601696)分析师励雅敏称,银行板块具备低估值、高股息率、低仓位的特点,在经济、监管政策等不确定性因素消除后,机构对银行板块配置意愿有望提升。 国泰君安银行团队表示,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有助于缓解银行资本压力和企业还款压力,达到实体与银行“双赢”效果。当前银行面临的政策环境有边际向好趋势,有助于对板块的悲观情绪修复。经济持续复苏叠加无风险利率下行,银行板块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
优化市值将成为交通银行(行情601328,诊股)今年下半年重要目标。资产规模早已突破10万亿元的交通银行,在证券市场上还需更多作为。 在错失可转债发行窗口,经历社保减持后,交通银行即使股息率高达6%,但其股价依旧位于近两年低位。数据显示,交通银行的最新市值在3300亿元附近,略高于浦发银行(行情600000,诊股)和平安银行(行情000001,诊股),而其总资产规模却远高于后面两者。 面对这种尴尬的局面,本周举行的交行2020年度年中工作会议上传出最新信息。记者了解到,“强能力、稳收入、提拨备、优市值”将成为交行下半年所看重的四大目标。 值得关注的是,“优市值”也是首度跻身交行这所国有大行的重要目标。为此,交行将会作出哪些动作呢? 来源:Wind 新行长就位 交行下半年看点更足 28日,交通银行举行年度年中工作会议,新任行长刘珺在此次会议上亮相。从会议传递出的信息来看,“强能力、稳收入、提拨备、优市值”成为交行下半年所看重的四大目标。 面对新形式的挑战,会议强调要坚定全年工作任务不动摇,全力确保“服务实体经济力度不减、高风险贷款双降目标不变、净经营收入增长目标不降、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以及防汛抗灾工作不松劲”。 会议特别强调要深刻检视自身短板,不仅要看到盈利水平、高成本负债、资产质量等经营管理问题,更要清醒认识到改革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彻底扭转经营理念偏差,在问题导向中改革突围。 具体而言,交行下半年经营管理工作要围绕目标任务,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以“强能力、稳收入、提拨备、优市值”为策略目标,以数字化转型为引领,以上海主场、金融科技为突破,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在保持净经营收入稳步增长的同时,有效提升资本补充能力和拨备覆盖率,向资本市场传递稳健经营信号。 下半年交行将加速数字化转型,聚焦上海主场、普惠金融“两个突破”,做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坚持“重点突破”,将上海主场、普惠金融两个点有机结合,进一步深耕主场优势、驱动大零售转型,将上海地区打造成融入市民生活、赋能民生服务的金融“样板间”。依靠数字化转型,从解决客户痛点出发,积极争取场景、平台、生态建设的主动权,推动服务模式重塑、业务流程重构。 总行部门要承担上海地区“主建”责任,区域内经营单位要构建以创新、协同为亮点的长三角金融服务生态圈。 目前,交行正在发力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已经设立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领导小组,董事长任徳奇担任组长。11日,正式挂牌了长三角一体化管理总部,这是业内首个面向长三角一市三省的总行级别管理部门。 “优化市值”传递出的信号 交通银行素来以经营稳健与高分红率著称。虽然在过去一个年度交行股息率高达6%,领跑整个银行业,但股价依旧表现不佳。股价承压之余,其重要股东还披露了减持计划。 社保基金会在6月5日公告了减持交行计划。公告称,根据其资产配置和投资业务需要,社保基金会计划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742,627,266股本公司A股股份。 2019年度,社保基金会曾也披露了相同数量的减持计划,但最终并未实施。不过,此番社保基金会减持正在逐步落地。 根据最新公告,截至7月15日,社保基金会已通过委托的证券公司以集中竞价方式减持本交行A股股份394,544,664股,达到计划拟减持股份数量的53.13%。 受到此消息影响,交行股价在7月份冲高回落,基本回吐本轮涨幅。Wind数据显示,交通银行目前市值在3260亿元附近,略高于浦发银行的3000亿元和平安银行2600亿元市值。而公司资产规模突破了十万亿元,远超后两者。 有意思的是,交行第二大股东汇丰控股今年初发布的公司文件认为,交行市场价值超过1000亿美元。相较于当前市值,按照汇丰控股判断,未来交行还有很大的市值提升空间。 “交行将优市值作为下半年四大策略目标之一,这是历史上首次。交行希望公司内在价值更好的传递给市场。”一位熟悉交行的研究人士表示。 一位交行内部员工表示,交行向来以稳健著称,在风险控制和资产质量方面都很扎实,经营方面也有不少亮色。但是在对外传递价值信息方面有明显的弱势。从最新的下半年工作重点看,新任行长刘珺履新后,开始看重公司的市值表现。 从此次大会传递的信息看,资本补充与优化市值都将是交行未来关注的焦点。 此前在资本补充方面,交行曾错失发行可转债的时间窗口。有机构人士表示,交行过于求稳,错失了上一轮银行可转债发行的时间窗口,同时也影响了公司股价的表现。相对而言,几乎同时获批转债资格的平安银行快速补充了核心一级资本。
一个工商银行,一个贵州茅台。 吸引了无数的目光。 过去一年,大家一直在猜测,贵州茅台的市值何时会超越工商银行,成为中国股市市值最大的公司。 新冠疫情会成为加速器,这是很多人都想不到的。 2020年2月3日,新年开盘第一天,工商银行收盘价5.16元,贵州茅台当时收盘价986元,半年时间不到,2020年7月30日,工商银行的成交价在5元左右,贵州茅台的成交价在1700元左右,简单的类比,工商银行的市值不增反减,而贵州茅台的市值增长了70%还多;工商银行的市值在1.7万亿,贵州茅台在2.14万亿左右;工商银行的市盈率在5倍,而贵州茅台的市盈率在47倍;工商银行的半年利润估算在1600亿-1700亿左右,贵州茅台的利润在266亿;正常情况下,工商银行每年增长5%左右,贵州茅台的增长已经由过去的30%下滑到目前的13%左右,茅台当然是好公司,而且具备稀缺特征,但是工商银行的盈利能力有目共睹,更具备系统重要性地位,生活中,可以没有茅台,但不能没有工商银行。简单地说,同样拿出1.5万亿收购资金,在现实的交易中,你是愿意收购工商银行还是愿意收购茅台? 有同学质疑银行股利润的真实性,水皮认为大可不必。一方面,银行业是一个充分竞争也是相对透明的行业,作假空间不大;另一方面,现在银保监会的监管措施非常到位,影子银行都没生存空间,资管新规正在落实,作假难度太大;还有,更重要的是工商银行也好,其他大行也好,主管都是中管干部,他们频繁调动,根本没有什么作假的动力,为人作嫁的事情多少人会作?不过同理,没有作假的动力,可能也没有维护市值的动力,由此带出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银行股目前的价格是制度性折价吗?这种折价是否是信任度折价?这种现象是正常的吗?为什么同样是国企,工商银行是折价,贵州茅台是溢价? 第二个问题是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如何体现?我们知道一般央企的主管部门是国资委,但是金融行业特殊,至今不知归属什么部门主管,银行的股东有财政部的汇金,有证监会的证金,有社保基金的投资,还有银保监会的保险,表面上看各类国有股东齐全,公司治理合理,但是结果可能是九龙治水,市值管理难以落实,国有金融股权的保值增值无从谈起,半价出让股权的现象一再发生,让人难以理解。 第三个问题是金融定价权该由谁掌控的问题。离岸市场可能我们说了不算,比如美股,比如港股,但是如果A股也是如此,岂不让人笑掉大牙?其实,四大行由于历次护盘,大多数流通盘也已经在国有机构手中,市面上真正流通的极少,比如中行,但是这些机构基本上是被动持仓,没有主动管理,不抛已经算讲大局,讲政治,推动金融股价格合理回归的难处不在资金,而在于意识,如果不作为,那就有一万条理由,如果负责任,不需要任何理由,在一个越来越开放的金融市场中,定价权为什么重要呢?因为我们面对的竞争对手不只是国内的同行,更有国际的同行,比如美国银行,比如汇丰银行,比如花旗银行,比如美国运通。对比这些银行的市盈率,即便在美国股灾之后依然平均在10倍左右,股灾之前就更不用说,如果中美银行发生并购(银行的可能性不大,但证券、基金、保险领域完全有可能),那么从市值角度而言,中资银行就丧失了起码的话语权。 一般而言,资本市场给予折价的公司都是风险高的公司,但是中国国有银行的风险高吗?为什么老百姓愿意把钱存在银行拿三个多点的利息而不愿买入市盈率才不到5倍,股息率都超过6%的股票呢?不是同一家银行吗?价值投资难道不是需要国有机构率先垂范,身体力行的吗?北上资金在金融股上频频砸盘难道大家都可以熟视无睹吗?大行间的较量难道资本市场可以独善其身或者放任自流吗?上证指数这么多年低迷直到7月22日才有改进,但是上证权重中有三分之一的金融股,金融股的估值回升才是上证走出扎实上升通道的根本,这才是本质,核心,剔除点ST,延长点新股时间只是旁枝细叶不会起太大作用,还记得特朗普-27%的梗吗?如果说道琼斯指数就是美国经济的脸,那么上证指数就是中国经济的脸,特朗普为了维护道琼斯的上升通道可以威胁美联储,可以攻击鲍威尔,可以盘前发推,虽然吃相难看,但是在新冠疫情蔓延之际,美国三大指数能创新高,是不是也反映了投资者对美国市场的信心呢? 2008年华尔街引发全球金融危机,上证指数从年前的6124点直落1664点之后反弹在年后接近3478点,如今十年过去上证指数连3458点都迈不过去,正常吗?金融股的估值一贬再贬,甚至沦为砸盘工具难道不应该引起方方面面的高度重视吗?水皮不是个阴谋论者,但现实如此,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无形之手迷茫之际,有形之手正是发挥引导作用之时。 上海市值最大的是贵州茅台,深圳市值最大的是五粮液,中国股市进入“两瓶酒”时代,值得我们骄傲呢,骄傲呢,还是骄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