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水南下”为港股市场增添动力,其中,物业板块备受资本市场关注,港股上市物业管理公司股价迎来普涨局面。 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发现,截至1月21日,按后复权计算,44家港股上市物业管理公司中有31家年内股价涨幅为正,占比超过七成。其中恒大物业以72.71%的年内涨幅居首,融创服务控股和合景悠活则分别以41.90%和36.51%的年内涨幅位居其次,永升生活服务、中海物业、世茂服务年内涨幅也超过30%。 对此,物业行业资深专家、看懂研究院研究员金永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去年12月底,物业股已经出现了翘尾现象,延续到了今年;在另一方面,十部门的发文为物业行业带来了政策性利好。另外,疫情期间物业股较好的抗风险抗周期能力,也构成了资本市场选择的因素。” 在港上市物管公司股价普涨 根据Wind数据,截至1月21日,44只港股上市物业股中,18只股价年内涨幅超过10%,占比超过四成。44只物业股年内股价涨幅的算术平均值为10.17%,超过同期恒生指数涨幅。 物业股迎来春天,部分原因在于政策利好。 此前的1月5日,住建部、中央政法委、中央文明办、国家发改委等十部门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住宅物业管理工作的通知》,从健全业主委员会治理结构、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推动发展生活服务业等方面,对住宅物业管理水平和效能提出要求。 “过去物业行业国家层面的政策,基本由住建部等主管部门单独出台,十部门联合发文这样的现象还是头一回,对物业行业的支持力度空前,政策利好是毋庸置疑的。”金永宏认为。 除此之外,部分物业股因为业绩和并购预期而受到市场青睐。例如,恒大物业1月7日发布正面盈利预告,预计公司2020年录得股东应分配利润约26亿元人民币,为2019年的2.8倍左右。除此以外,据公开报道,恒大物业在今年立下“军令状”,下达每月新增拓展在管面积3000万平方米、每季度净利润较去年全年净利润的1/4增长50%以上的两大考核目标。 再如,合景悠活在1月18日公告称拟以现金代价13.16亿元收购雪松智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80%股权,后者2020年末在管面积合计超过8600万平方米,在管项目合计超过1000个。 值得注意的是,涨幅排名靠前的部分物业管理公司上市时间较短。年内股价涨幅最大的恒大物业于2020年12月2日上市,融创服务控股和合景优活则分别于2020年11月19日和10月30日上市。 “去年年底至今,几个头部物业企业如恒大物业、华润万象生活、融创服务控股、金科服务等的上市带来了整个资本市场的关注,产生了虹吸效应并波及了整个盘面。”金永宏告诉记者,“不过在此过程中分化难以避免,越大型优质的物业公司受益越明显,中小物业公司或是经营面不理想的公司被识别出来,有逐步被边缘化的趋势。” Wind数据显示,截至1月21日,2019年营收超10亿元的24家港股上市物业管理企业中,有多达20家企业在2021年内实现股价上涨,占比83.33%;相比之下,另外20家规模较小的港股上市物业管理企业中,11家企业在2021年内实现股价上涨,占比仅55%。 部分物业公司市值超地产母公司 随着股价的上涨,部分港股上市物业管理公司的市值创出了历史新高。 1月20日,碧桂园服务市值一度突破2000亿港元,成为首家总市值突破2000亿港元的物业企业,市值创历史新高的同时逼近分拆上市前母公司碧桂园当前的市值。 不仅仅是碧桂园服务。截至1月21日,金科服务市值约为503.35亿港元,超过开发商母公司金科股份的市值;雅生活服务市值约为470亿港元,超过同期雅居乐集团的市值。 对此,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I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物业公司本身具有轻资产、高ROE、现金流稳定以及抗周期性强的特点,且具备较大的增值服务想象力和行业整合空间,一般还背靠体量较大的开发商母公司,因此市场对于物业股给出了远超开发商母公司的估值,导致部分物业公司的市值逼近甚至超过了开发商母公司。” 财报显示,碧桂园服务、金科服务、雅生活服务2019年的ROE分别达到43.77%、91.83%、21.20%,远超碧桂园、金科股份和雅居乐集团同期的ROE。 “物业上市公司市值超过地产母公司市值是估值差异带来的结果。物业行业是一个存量市场,随着优质公司滚雪球效应的积累,未来将会有更多的物业上市公司市值超过地产母公司。”金永宏认为,“不过,虽然地产行业的估值较低,但是地产公司调配资源的能力和影响力及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无疑还超过物业公司。” 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发现,截至1月21日,44家港股上市物业管理公司的市盈率(TTM)中值为28.84倍,大大超过港股上市地产发展商的市盈率(TTM)中值4.83倍。截至1月21日,有三家港股上市物业管理公司市盈率(TTM)超过100倍,分别是华润万象生活(179.02倍)、融创服务控股(151.91倍)和永升生活服务(114.99倍)。
看到这个标题,很多人会以为我要给港股热泼冷水,其实并非如此,港股作为全球估值水平相对较低的市场,应该具有上涨潜力。年初至今,估计有近3000亿港币的南向资金流入港股,按目前的规模推算,估计今年净流入港股的南向资金或许可达3万亿港币,港股不热才怪呢。但是,在资本市场的盛宴背后,我们更应该反思金融业的“非理性繁荣”,关注实体经济的冷暖和居民收入的变化。 为何北向资金的投资回报率远超南向资金 去年4月中旬,我们出了一份报告,叫《恒指史上第三次破净——港股配置价值凸显》,建议配置港股,因为港股的总市值已经跌破净资产总值。从历史上看,当港股下跌至PB小于1后,都会出现强劲反弹,涨幅在27%到84%之间。而到目前为止,破净之后这轮恒生指数涨幅已经达到30%,估值上看,也不算太便宜了。 恒生指数与国际市场主要指数的估值水平 数据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尽管恒生指数已经反弹了不少,但南向资金的投资回报率远不如北向资金。例如根据估算,从2017年末至2020年末,南向资金赴港近9千亿元,却只赚了3千亿元;而同期北向资金不足7000亿元,却赚了1.1万亿元。 这说明两点,一是陆港通以来,境内资金更流向港股的比北向资金多;二是南向资金在港股的配置上,主要配置在基于H股相对A股折价率高的金融股上,但这类企业的成长性远不如北向资金配置在国内大消费或高科技等行业头部企业股票上。从恒生指数和沪深300的指数走势看,前者目前仍低于2018年初形成的高点,而后者已经超过2018年初的高点30%以上。 这说明两点,一是北向资金在选股方面确实比南向资金“聪明”,它们更看重“成长价值”,而南向资金在2019年末之前,配置的前三大股票分别是工行、建行和汇丰,似乎更看重“低估值”和两地价差;二是A股市场的流动性远好于港股市场,作为一个开放度较低的市场,疫情之下,国内增量入市资金规模惊人,北向资金入市正逢其时。 不过,从2019年至今,具有成长属性的股票已经涨了不少,当A股市场好赛道上奔跑的除了少数属于千里马之外,大部分估计都不属于后劲十足的好马,因此,往后的风险一定会加大,这也是年初以来港股公募基金发行大量增加的原因。 就我国资本市场而言,随着南向资金的继续增加,港股市场前景如何?只要有资金持续流入,港股的结构性牛市应该会出现,目前估值还处在历史的相对低位。以A+H的溢价率为例,我曾在去年9月份就撰文提出,在陆港通时代,146%的高溢价率是反常现象,一定会回落。如今已经回落至135%了,A股与H之间价差应该还有较大的收窄空间。我对中国股市的前景还是比较乐观,不会因为今天市场出现较大幅度调整而改变对结构性牛市延续的观点。 首先,在人民币升值背景下,外资的在A股市场的占比还会不断提高,未来应该能到达10%左右;其次,国内居民家庭的资产配置将从房地产为重心,慢慢移向金融资产;第三,在资管新规必将落实的预期下,净值型产品会越来越多,银行和信托产品的原有优势不再,权益市场将吸纳更多的资金流入。 从豪宅热销看其背后的货币现象 2020年以后,南向资金开始重配腾讯、美团、小米等大市值、高PE和高PB股票,说明投资偏好发生了变化。而在A股市场,大消费和高科技行业的巨头的市值水平也大幅提升,挑战两桶油和四大行。这主要得益于估值水平的大幅提升,提升的依据的高成长预期。 过去,只有中小市值股票才能享受高溢价,如今则反过来了,好赛道上的大市值股票受到追捧,而过去所谓的“壳资源”从高溢价变为高折价。这种估值体系的修正,与机构投资者占比上升有关。尤其在2020年公募基金规模大幅攀升之后更加明显,如目前A股市值最大的股票,静态市盈率已经达到60倍左右,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 与股市好赛道上大市值公司受追捧类似的是房地产市场。如2020年,去年美国100万美元以上的豪宅与10万美元以下的独栋住宅销量同比差,达到80%,而国内也出现了豪宅热销的景象,如上海、深圳、厦门等城市,大户型住宅每平米价格要高于小户型的,而过去则相反。 这些现象的出现,从表象看,是机构投资者配置上的需求大幅增加,如过去单只管理规模超过100亿的大基金屈指可数了,如今则比比皆是。这就决定了这些基金需要配置大市值的股票,对大市值股票的需求大幅上升。从产业集中度提升的角度看,配置大市值公司股票的逻辑也是成立的,因为行业集中度在不断提升,很多中小企业会被淘汰出局。例如,美股中500亿美元市值以上的公司要占总市值的70%以上,因此,给大公司高估值是合理的。 但从深层原因看,这轮全球性的股市和楼市大涨,与货币当局滥发货币有很显著的相关性。疫情之下货币大规模超发,如2020年美联储、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扩张幅度均在30%以上,规模合计扩张了8万亿美元,相当于“再造两个美联储”。导致全球超发资金大量流入股市和楼市。我国央行扩表规模虽然不大,但M2增速达到10%,远超名义GDP的增速。 中美M2增速对比 数据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可见,货币越来越成为发达经济体政府的救命稻草,它可以帮助政府度过难关,解决流动性危机,但却不解决根本问题,反过来,由于过多的货币往往被过少的机构或个人占有,由此带来的资产泡沫和居民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却成为无解:泡沫破灭会引发金融海啸,为缩小收入差距的改革会触动既得利益。 或许有人会问,既然股市和楼市上涨与货币泛滥密不可分,那为什么总是少数资产在大涨,大部分资产却不涨反跌呢?我认为有两大原因,一是全球主要经济体的金融资产和房地产都过剩了,只有核心资产才值钱;二是经济增速下行必然带来分化,分化的时代不再支持普涨。 例如,美国从1980年至今,累计退市的上市公司超过1万家,即便没有退市的公司,其中有一半的公司市值加总后只占总市值的3%左右。美国股市已经延续了11年牛市,但这11年来,大部分股票并没有上涨甚至下跌,只有10%的股票大幅上涨。A股市场也是如此,过去一年涨幅在全球名列前茅,但有近一半的A股是下跌的。 无论是楼市还是股市,今后都会面临资产过剩的困扰。 为何金融业在不同经济周期下都是受益者 中国私人小汽车的保有量大约为2.3亿辆,居民住宅总套数大约为4.4亿套,后者是前者的两倍。2020年我国乘用车销量增速为-6%,但住宅销售面积增速还是正的。而美国私家车保有量大约是住宅总套数的两倍。这是否说明我国居民对住宅的需求相对于私家车而言要比美国大很多? 在商品过剩的时代,乘用车基本属于“车开不炒”,它更能反映消费需求,而住宅却具有投资属性。正是因为有投资属性,则对住宅的总需求就不能以使用价值的需求来比对,如按每户套数,国内也已经超过1了,与发达经济体的户均套数基本拉平。而金融与房地产紧密相关,我国的贷款余额中,30%左右是房地产相关贷款。所以,房地产20多年的牛市助推了金融繁荣。 助推金融长期繁荣的还有基建投资,因为基建投资通常是逆周期助推,而房地产政策实际上也往往是逆周期的,这就是为何我国投资对GDP的贡献率是全球平均水平两倍左右的原因。因此,当经济繁荣的时候,金融自然受益,当经济下行的时候,有了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总是积极的财政政策,金融同样受益。 2020年,我国初步统计的GDP增速为2.3%,但金融增加值的增速为7%。从三驾马车看,去年出口和投资都是正增长,其中出口和房地产投资成为经济维持正增长的主要贡献因素,而消费却是负增长。而美国虽然成为新冠疫情全球确诊人数最多的国家,但2020年的美国零售与食品服务销售额却有3%的名义增长。 可见,我国在2020年是经济增速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但实现正增长还是靠传统的拉动经济模式,即投资和出口。当然,美国零售额的增长主要靠政府对居民的补贴,与特朗普竞选有关。但我们是否也需要对2020年出现了高端消费火爆而普通消费清淡的现象做反思呢? 例如,2020年在乘用车负增长的背景下,豪华车销量却增长了14%;社消零售总额下降,但奢侈品销量两位数增长、出现LV和爱马仕等专卖店长年排队现象;白酒产量下降,但高端白酒销量实现两位数增长。 消费分化的背后,实际上是收入的分化,根据国家统计局2020年的居民收入数据,平均数增速超过中位数,意味着差距在扩大。而差距扩大的背后,是否与金融、地产的繁荣相关呢?2020年金融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8.3%,大概比美国高出一个多百分点,远超日本。局部城市楼市的大涨与股市的繁荣,带来了财产性收入的增长,但这只是少数居民的收入增长。 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金融业增加值如此之高,显然是不合理的;同样,投资在三驾马车中的占比如此之高,也不合理。解决方案是什么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扩内需”,而扩内需的前提是要增加居民收入,尤其是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占比。 这就使得今年的金融政策要适度转向,让金融更多为实体经济服务;同时货币要适度收紧,遏制个别城市房价疯涨的势头。实际上,央行和有关部门都已经有动作了,如今天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中,回笼了700多亿资金,而且隔夜回购利率也在小幅上行。继上海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之后,住建部也分别去上海和深圳调研督导落实城市主体责任。 这些政策非常及时,但也应该认识到,应急性政策难以解决长期存在的根本性问题,长期问题需要通过实质性的改革,如税制、土地、社保、转移支付、第三次分配等来解决。
15日,银行股气场全开。数据显示,截至昨日收盘,银行板块(申万一级行业分类)涨幅排名第一,涨幅2.86%。个股方面,邮储银行涨停,收盘涨超8%。其他不少个股均有亮眼表现。截至收盘,成都银行涨超7%,兴业银行、厦门银行涨超6%,招商银行、平安银行涨超6%。 招商银行A股股价不断创新高,昨日一度超过53元。按照上市公司股权公平价值(股权价值)的口径计算,招行总市值一度超越建行,成为国内第二大市值的上市银行。数据显示,按照该口径,截至昨日午盘,招行股价报52.49元,总市值13138亿元;建行股价报6.72元,总市值13111亿元。 此前,招行与建行的市值差距并不小,截至前日收盘,两者还有500亿元的差距。 不过,昨日收盘时,招行总市值未超过建行。但招行已成为“巨无霸”银行股之一已毋庸置疑,其总市值相当于兴业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及浦发银行4家股份行总市值之和。 受疫情影响,在减费让利、大幅计提拨备等因素影响下,今年前三季度,上市银行盈利水平仍未企稳,大部分银行增收不增利,因此全年盈利表现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昨日,银行股出现集体大涨,消息面上,主要就是受招商银行和兴业银行超预期的业绩提振,市场认为银行业绩将回归常态化,经受住了疫情带来的“压力测试”。 数据显示,招行2020年全年实现营收2905.08亿元,同比增长7.71%;归母净利润973.42亿元,同比增长4.82%。兴业银行2020年全年实现营收2031.37亿元,同比增长12.04%;净利润666.26亿元,同比增长1.15%。 这两家银行去年净利润同比增速一改前三季度的负增长态势,特别是四季度单季业绩反弹明显,单季净利润同比增幅均超30%,由此带来全年净利增速正增长。比如,招行去年四季度单季净利润环比增速高达32.7%。 招行表现非常亮眼的一点还在于,在外部经营压力之下,招行显示出强大的揽储能力,2020年存款高增:该行全年新增存款7814亿元,增速达16.13%。 实际上,招行在2020年大幅扩表,资产、负债总额同比增幅均超过12%。 上市银行中最早发布2020年业绩快报的是上海银行。该行全年净利润增速同样全面转正,并被市场认为是业绩拐点真正确立的信号。 数据显示,2020年上海银行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7.46亿元、208.8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0%、2.89%,主要也是受益于去年四季度单季业绩爆发,同时受益于资产质量改善,该行四季度拨备计提力度有所减轻,单季计提规模同比减少26%。 市场分析人士看来,上述两家股份行的业绩快报进一步确认了这种态势。 银行资产质量也出现明显好转。截至2020年末,招行不良率1.07%,较年初下降0.09个百分点,风险抵补能力十分强大;拨备覆盖率则增至近440%。兴业银行资产质量更是大幅好转,不良率为1.25%,环比下降0.27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18.83%,创近5年新高。 上海银行不良率为1.22%,较2019年末提升0.06个百分点,与2020年三季度末持平。市场预测,在宏观经济持续改善的背景下,预计该行不良生成压力有所改善,整体资产质量表现稳定。
2021年首周,A股延续去年年末的强势,迎来开门红。截至今日收盘,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单周分别上涨2.79%、5.86%、6.22%。 然而,大涨之下,A股一些重要的变化趋势值得关注。 一方面,上证指数时隔近两年再站上3500点,创业板指创下5年半新高,两市全周5个交易日交易额全破万亿……市场的情绪高涨。 另一方面,若剔除2020年12月以来上市的次新股,本周涨幅超过10%的个股仅有247只,约占比6%;两市4147只个股全周平均涨幅为-2.46%,中位数涨幅为-3.56%……可以看到市场的分化正在加剧。 翻开A股的历史,2017年末至2018年初,A股也曾出现过一次分化明显的“二八”行情,展望后续,A股这一轮行情能延续多久呢? 2021年A股喜迎开门红 2021年首周,A股依然强势。 截至8日收盘,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本周分别上涨2.79%、5.86%、6.22%。三大指数也在不断刷新阶段新高,其中,上证指数时隔近两年重回3500点平台之上,深证成指和创业板刷新近5年半的新高,分别踏上15000点和3000点平台之上。 大涨之下,市场的情绪也在不断升温。 1月4日,今年首个交易日,沪深两市成交金额就由2020年最后一个交易日的9615.18亿元跳涨至11640.33亿元。此后连续4个交易日全都保持在万亿元水平之上,5日至8日,成交金额分别为1.27万亿元、1.17万亿元、1.22万亿元、1.13万亿元。 杠杆资金方面,1月4日,两市融资余额达1.51万亿元,这是自2016年以来首次突破1.5万亿元水平,此外稳步上涨,截至7日,融资余额达1.53万亿元。 剔除2020年11月以来上市的次新股,180只个股在本周刷新了上市以来最高收盘价。 “二八行情”在加剧 普涨之下,A股的分化情况已经引起市场高度关注。 来看这一幅图。红绿相间的蜡烛图是代为蓝筹股的沪深300指数,今年首周,沪深300大涨5.45%,涨幅约是上证指数的两倍,与深证成指相仿;而橙色的则是代表A股小盘股的中证1000,今年首周,该指数累计下跌0.92%。 其中分化最明显是1月6日和7日,沪深300指数在前两个交易日中分别上涨0.92%和1.77%,而中证1000指数则下跌1.21%和1.61%。 个股的涨跌幅分布情况更能体现出分化。 统计数据显示,本周两市个股平均涨幅为-2.46%,中位数涨幅为-3.56%。股价上涨的个股共有1116只,占比仅约27%。这也意味着,在三大指数大涨的背景下,超7成的个股录得下跌。从分布情况来看,下跌个股跌幅主要集中在0%至10%之间,两市约61%个股集中在这区间。 行业个股表现分化情况也很明显。申万28行业中,本周行业个股平均股价实现上涨的仅有国防军工、食品饮料、钢铁、农林牧渔4个行业,其他行业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跌。 此外,不同市值个股的市场表现也呈现分化,大市值个股获得资金更多的青睐。具体来看,以最新市值分布情况来看,12只市值超过5000亿元但小于1万亿的个股本周表现最优,平均涨幅为9.28%,121只市值超过1000亿元但小于5000亿元个股和145只市值超过500亿元但小于1000亿元的个股平均表现分列二三位,本周平均涨幅均超过5%。 上一轮“二八”行情 翻开A股的历史,2017年末至2018年初,A股也曾出现过一次分化明显的“二八”行情。 还是以沪深300和中证1000指数为例,自2017年10月至2018年1月26日,沪深300累计上涨14.20%,走出强势行情,与之相比,中证1000指数掉头向下,累计下跌10.03%。 与现在相类似,资金也在不断向蓝筹、大市值个股聚焦。反映到二级市场,龙头白马一路领涨,其中部分个股估值充分修复,并积累了一定的泡沫。 自2018年1月末开始,美股突然大跌,并引发A股共振。蓝筹股相继下跌引发市场恐慌,A股相关的指数也连续大幅下跌。 这一次A股会不会重蹈覆辙呢? 对于这一问题,市场的观点也出现分歧。其中,中泰证券(600918)认为,市场将进一步分化。 其逻辑为,在注册制和市场化的退市制度下,A股有望加强“优胜劣汰”,有利于筛选和孕育出一些伟大的公司,但也要不断地、较大比例地淘汰失败和落后的公司。因此市场的分化将进一步加剧,指数表现稳健的同时,没有成长空间和治理能力差的一些小市值公司可能存在较大的估值下修的压力。市场分化的加剧使得投资的难度和专业门槛都显著提高,A股的机构化进程将加速。 对于部分大涨的个股,有观点则认为其已经过热。这其中,福耀玻璃(600660)董事长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新能源汽车行业这块可能已经累积了一定的泡沫”。 从数据来看,部分板块确实已经呈现过热状态。 数据显示,代表大蓝筹的沪深300目前平时市盈率为16.89倍,超过过去10年12.05倍的平均水平,并处在近10年较高水平。 代表中等市值的中证500指数最新市盈率29.06倍,刚好位于过去10年中位数水平,低于过去10年平均值水平。 代表小市值个股的中证1000指数最新市盈率为42.21倍,位于过去10年中位数与平均数下方。 招商证券则在《A股4次著名“抱团”事件启示录》中写道,2006年以来,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逐渐崛起为A股的非常重要的一股力量。机构投资者通常拥有相似的决策框架、考核机制、信息渠道、行为模式,导致A股在2007年以后出现过4次非常著名的“抱团”。 每次抱团真正瓦解前,会有1-2次假摔,但之后评估了业绩趋势后又会重新抱团,并比上一次更加坚定,因此,抱团板块的超额收益每一次假摔后都是加速上行的。每次抱团瓦解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出现了业绩更好的板块,所以,不要被虚妄的概念所蒙蔽,找到那个最强业绩板块,并重仓它。而比找到业绩更好的板块更重要的找到驱动业绩变化的中观和宏观变量。
在水缸底处凿开一个小口,哪怕周围很干净,随着水流转动,远处的泥沙依然会吸聚而出,从而实现激浊扬清。2012年6月,“面值退市”作为第一个“小口”,揭开了A股市场化退市的序幕。2020年末,退市新规新增了“3亿元市值”退市指标,有望进一步发挥市场化退市的效力。 退市新规要求,若上市公司连续20个交易日在交易所的每日股票收盘总市值均低于人民币3亿元,将涉及终止上市。新规发布时,沪深两市市值最小的上市公司是*ST成城,市值为3.9亿元,与“3亿元市值”退市指标尚有一段距离。不仅如此,不少类似*ST成城的“超小市值”公司,其股价本身已经靠近面值,“3亿元市值”退市指标似乎没有用武之地,换言之,好像有些低了。 探讨“3亿元市值”这一新增退市指标是否合理有效,还是要看过往市场化退市指标的施行效果。2012年6月,沪深交易所公布修订后的退市制度,其中提出一条市场化退市标准——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股票面值的公司应终止上市。 当时,市场对这一标准颇有疑虑:虽然股价在个位数的股票很多,但距离面值(对绝大多数股票来说是1元)仍有很大距离,该措施能否真正起到效果? 6年后,2018年12月28日,中弘股份被深交所摘牌,成为沪深两市首只“面值退市”的股票。从此开始,面值退市案例走进大众视野,数量逐渐增加。2019年,雏鹰农牧、华信股份等4只股票“面值退市”;2020年,这一数据进一步放大,“面值退市”几乎已引不起市场太多关注。进入2021年,*ST天夏因股价持续低于1元,已锁定“1元退市”席位。 从“面值退市(新规已改为‘1元退市’)”的施行效果来看,市场化退市标准完成制定只是完成了政策的前一步,后一步需要市场根据标准自发地用脚投票,这一过程可快可慢,但假以时日,终会有公司触线退市,从而实现优胜劣汰的政策效果。况且,一旦市场形成共识,无论面值退市,还是“3亿元市值”退市标准,都会产生强有力的“磁吸效应”,一旦有公司靠近“红线”,投资者就会快速卖出,推动其离开市场。随着第一个案例出现,后续会不断出现,并成为常态。 至于为何已有“面值退市”标准,还要新增“3亿元市值”指标?A股现有的4000多家公司中,约有1182家总股本低于3亿股,512家总股本低于1.5亿股。即便这些公司股价高于面值不少,比如2元/股,但因其市值依然非常小,“3亿元市值”退市指标的效力将得以发挥。 另外,近年来A股高送转热度持续降低,高价股开始受到追捧,过去一味送转扩大股本的情形越来越少,导致很多个股长期保持小股本,仅依靠“面值退市”指标,很难对其中部分经营较差的问题公司形成影响,从而达到激浊扬清的效果。 评价一项政策的效果优劣,尤其是“面值退市”“3亿元市值”退市这样的市场化政策,需要从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来观察,需要有一定的耐心让其自主地发挥作用,而不是将其当作处罚类政策要求立竿见影。面值、市值是市场充分博弈的结果,微小市值的公司往往缺乏投资价值,存在被炒作的问题,结合目前资本市场发展现状,将市值极低的公司清出市场,也有利于投资者理性选择,引导价值投资。 可以预见,一旦“3亿元市值”退市标准开始发挥效用,势必将和“面值退市”一样,充分调动市场自己的力量,成为发挥市场效力、清理绩差公司、完善资源配置的重要力量。
一边是白马股的市值屡创新高,另一边却是中小市值股票市值的跌跌不休,近期A股市场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现象,被赋予了价值投资引领者的白马股,在它们股价大幅上涨的背后,也是价值投资者的一次重要胜利。 不过,在这一轮上涨行情中,并非所有的白马股或具备价值投资能力的上市公司都可以享受到股票市值攀升的成果。在白酒、光伏、新能源汽车等行业板块龙头出现量价齐升的同时,银行、地产、保险、基建等传统价值投资行业却处于底部震荡或跌跌不休的状态。由此可见,价值投资仍需要看对象,更需要看市场资金炒作的意愿。 白酒板块,作为一个可以穿越牛熊市场的行业板块,在A股市场可以用“神一样”存在来描述。在这一轮上涨行情中,白酒板块出现了加速上涨的行情,以贵州茅台(行情600519,诊股)、五粮液(行情000858,诊股)、洋河、泸州老窖(行情000568,诊股)、古井贡为代表的白酒巨头,更是创出了历史最高的估值水平。数年前,市场对2、30倍的白酒股产生恐高症,但时至今日,市场却对60多倍的白酒股并不产生恐高意识。不过,在白酒股大幅炒作的背后,却存在着透支未来盈利增速的问题。很显然,市场在用数年后的盈利能力来为白酒股进行估值定价,对处于历史估值顶部的白酒股来说,确实存在着一定的投资风险。 至于新能源汽车以及相关的产业链,则主要受益于良好赛道以及相对确定性的盈利预期。当风来的时候,猪都可以飞起,但凡牵涉到新能源汽车概念的上市公司,却很容易遭到市场资金的炒作,如同上市公司贴上了白酒的题材,股票估值也会瞬间飙升起来。很显然,赛道及盈利预期成为了市场资金更注重的炒作方向。 白酒60多倍的估值,或许用未来数年的盈利能力进行消化。新能源汽车上百倍的估值,或许也是对未来市场环境以及燃油车替代率提升的良好展望。归根到底,股票质地好坏未必是市场资金最看重的因素,市场资金更可能看重赛道、护城河以及市场行业发展前景等因素。 在注册制深入推进的背景下,资本市场扩容的压力持续增强。但是,在市场持续扩容的背后,却需要源源不断的增量资金给予补充。虽然目前A股市场的单日成交量已经达到1.2万亿,但因为市场的容量已经大幅攀升,现在1.2万亿成交的影响力与撬动力已经比不上五年前的效果,分配到每一家上市公司之中,却显得分配不足。由此一来,在市场不断扩容的背景下,却加快了存量资金往巨头企业、优质资产身上聚集,在大市值股票资金持续活跃的同时,却从很大程度上分流中小市值股票的存量流动性,最终也导致了大市值股票不断上涨,而中小市值股票价格跌跌不休的现象。 大市值企业多离不开优质资产的身影,所以这一轮上涨行情也让不少价值投资者从中受益。但是,对传统蓝筹股来说,却并不那么幸运。归根到底,还是在于传统蓝筹股不属于良好赛道之中,行业缺乏了想象空间以及增长前景,市场资金自然不会轻易买账。 对当前的A股市场,价值投资得到了重视,但尚未到达疯狂的状态。虽然局部白马股出现了快速上涨的走势,且估值早已上天,但对不少蓝筹股、白马股来说,目前仍处于估值合理的水平,不能够用局部市场现象说明问题,但在未来的时间内,无论是白马股、蓝筹股,还是中小市值的股票,都会存在明显的分化,但只要上市公司业绩增速跟得上、行业发展前景乐观,那么被炒高的估值也会逐渐回归至市场可承受的范围区间,当然最终还是少数优质资产取胜,市场最终还是会淘汰掉一批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