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南航物流的混改战投方揭晓,中国外运+普洛斯隐山资本+钟鼎资本+君联资本+中金资本+国改双百基金+员工持股平台组成豪华阵容,对南航物流增资人民币33.55亿元。初步估算,南航物流目前估值约为75亿元。 南航物流混改落地也意味着三大航物流公司混改全部敲定投资方。眼下,航空物流市场已初步形成国货航+菜鸟、东航物流+德邦、南航物流+普洛斯的竞争格局。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民航局今年9月印发的《关于促进航空货运设施发展的意见》提到,鼓励航空货运企业与快递物流企业打破所有制限制,共同参与专业性货运枢纽机场规划、建设和运营等。 详情请扫二维码↓
近日,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州通”)与科兴控股(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兴控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基于各自优势,同意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开展疫苗委托配送、冷藏车租赁等方面的业务合作。 “通过本次大规模疫苗存储配送的物流运作,将进一步提升九州通医药冷链的物流服务网络与服务能力,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为未来大规模承接其他疫苗及生物制剂业务打下坚实的人才、技术、运营管理基础,打开国际冷链物流供应链市场,促进九州通冷链物流业务和冷链商业业务的高速发展,对九州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产生深远影响。”九州通医药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青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近两年冷链支持业务销售已超51亿元 科兴控股是一家致力于人用疫苗及其相关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的公司,科兴控股曾研制并完成全球第一支SARS病毒灭活疫苗Ⅰ期临床研究,研制出中国第一支甲型肝炎灭活疫苗、中国第一支甲型乙型肝炎联合疫苗、全球第一支甲型H1N1流感疫苗,是唯一一家在北美上市的中国疫苗企业。科兴控股主要在中国市场销售疫苗,同时也不断探索国际市场的机遇,正在30余个国家注册并出口疫苗。 据了解,此次九州通携手科兴控股战略合作,开展疫苗冷链配送业务,是基于九州通长期以来在冷链物流服务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以及拥有的技术、硬件优势。 截至目前,九州通已在全国建立了31个省级物流中心和104个地市级物流中心,拥有覆盖全国98%以上行政区域的物流网络体系。公司及旗下分子公司开展医药冷链经营业务已有20余年的历史,拥有丰富的冷库资源,合计GSP冷库455个,冷库容量达10.5万m³,出库准确率达99.999%;拥有250余台冷藏车和5000多台保温箱等设施设备。据九州通披露,公司冷链支持业务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含税销售累计超过51亿元。 同时,九州通建立了质量管理网络及严格的药品质量管控体系。全国区域公司均设有质量管理部,采取同一套质量管理体系,共拥有600余人的专业质管团队,对冷链药品的安全和质量进行全程严格把控。在一体化垂直管理的质量体系架构下,九州通建立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与管理制度,提升客户对冷链服务的满意度,推动冷链物流服务水平的持续提升,为冷链业务开展保驾护航,获得了ISO9001资质证书。 此外,九州通自主研发九州云仓平台,以仓储管理系统与运输管理系统两大产品为核心,先后完成十余类产品的设计研发;建立了完整的物流供应链信息系统解决方案,形成了完整的产品设计、研发与质量控制体系,提高了库内作业自动化和信息化服务水平,实现了药品流向跟踪、电子监管码平台对接、温湿度全程监控、车辆GPS监控等诸多功能,构建全程可视可追溯的冷链体系,数据可实时记录、监控。 九州通还坚持冷链技术自主创新,积极响应市场需求,冷链研发团队通过大量市场调研、产品测试,研发出医药冷链新型蓄冷冷藏车。新型蓄冷冷藏车通过主被动双制冷装置,将疫苗运输全程延长控温时长1.5小时,通过双层隔温门帘,形成装卸货作业缓冲区,在极温天气下保证开门30分钟内温度不超标,解决了疫苗多点配送开门频次高,单次大量配送开门时间长造成温度异常等问题。 全面推进物流服务板块市场化 为了给疫苗冷链运输业务开展做好准备,九州通已配备了充足的疫苗专用库、疫苗专用车和疫苗专业技术人员等专业设备和人员。全面统计相关分子公司冷库硬件设备的现状,对不符合要求的冷库制定改造计划,以达到疫苗专用库的要求;购买50余台干支线车辆专门用于疫苗的配送,并根据厂家的要求配置相应易流、多协、众向设备,达到疫苗运输中全程冷链可视可追溯可监管,配备双门帘、对接仓等设备更好保障疫苗温度可控;同步组建80余人的项目团队来满足业务运作需求。 开展疫苗冷链运输业务依赖于九州通强大的物流服务网络与服务能力,对于未来公司物流的整体规划,张青松表示:“目前,我们已经陆续把商业公司的物流板块剥离出来,未来将全面推进物流市场化。全国每个省都会成立1个物流公司,未来会成为物流集团。物流集团除了对九州通提供服务以外,还为整个零售物流行业提供一体化的物流供应链解决方案,包括仓储与配送、增值服务,以及我们的技术输出和管理输出,是一个开放的、对外的物流供应链的服务平台,预计明年会超过我们内部服务的规模。同时,我们还将进一步完善B端和C端网络,特别是一体化的服务能力。” 透镜公司研究创始人况玉清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制剂类药品的运输、保存有很高的专业要求,尤其是疫苗产品,需要有非常强大的冷链仓储基础设施支持,这往往是普通物流仓储和冷链所搞不定的,九州通的相关基础设施是专门针对医药产品的,在基础设施覆盖面、专业管理、支持服务等各方面有很大的优势。” 2020年前三季,九州通实现营业收入803.20亿元,同比增长9.46%;实现归母净利润21.4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10.23%。九州通方面表示,2020年九州通营收有望破千亿元。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宜昌旭东科越物流有限公司发生多项工商变更,原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张雱退出,新增李晨为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同时,刘强东退出经理职位、李娅云退出监事职位,新增监事郝玉龙。 宜昌旭东科越物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7月,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由JD Bright Development XI (HK) Limited 100%持股。
弘扬工匠精神,促进技术革新。凭借在智慧物流领域的探索创新,日日顺物流将物流智能化技术贯穿整个供应链管理上下游,让各环节资源实现价值最大化。 据悉,日日顺物流已经建立起辐射全国的分布式三级云仓网络,前瞻性地建立了以即墨仓、黄岛仓、胶州仓、杭州仓、佛山仓、南昌仓为代表的6大智慧无人仓群,率先在大件物流领域应用龙门拣选机器人、外骨骼机器人、数字孪生等7大黑科技,为用户持续输出有序、高效的仓储配送解决方案。其中,日日顺物流即墨仓的所有智能装备以三维数字孪生进行管理,采用视觉识别、智能控制算法等先进技术,实现了从“仓”到“厂”无人化对接,24小时不间断作业,最大程度上减少人工成本。 疫情期间,日日顺物流第一时间开通物资运输通道,利用自身在干线及最后一公里的运力资源优势,实现跨境业务、干线运输以及最后一公里运输的无缝对接;搭建“跨境物资快速通道”,组织各类运力资源,定制输出全流程一体化方案,实现“海陆空铁”多式联运,确保物资快速精准送达……日日顺物流充分发挥全球化布局优势,全力调配生态资源,打通国际物流大动脉,将救援物资源源不断地送达疫区,以强大的企业魄力和应变能力不断满足用户需求。 创新技术是物流发展的底座,创造用户最佳场景体验则是在全新时代下实现物流换道超车的重要路径,其所蕴含的是日日顺物流始终围绕用户需求所秉承的工匠精神。物联网时代,用户的需求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从产品转向场景。不同于传统物流将产品送到即可,日日顺物流深度连接用户、工厂和20万场景服务师,构建了一个全流程零距离交互的无边界场景生态平台,可以及时获取用户反馈,推动各个环节围绕用户在健身、出行、居家服务等不同场景的多样需求,提供场景方案并不断迭代。 日日顺物流吸引了宜家、林氏木业、雅迪、亿健、卡萨帝等3000多家跨行业、跨领域的生态方加入,按照用户需求组合,实现场景方案指数级裂变,为用户带来不断迭代的服务体验。 企业的“匠心之道”不仅仅是技术的创新迭代,更重要的是需要了解并满足用户多元化、个性化需求。在刚刚结束的“2020人民财经高峰论坛”上,日日顺物流也凭借其用户需求驱动生态圈资源聚合,通过创新的场景物流模式,持续诠释工匠精神,并荣获“人民匠心服务奖”。(毕磊)
近日,上交所受理了衣拿智能科创板首发上市申请。公司此次拟发行不超过3582万股,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计划投资于空中物流智能吊挂系统生产基地等项目,并补充流动资金,投资总额为64857.33万元。 业绩良好 2017年至2019年及2020年前6个月(报告期),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1349.79万元、19714.91万元、31462.64万元和11125.8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1643.07万元、1526.06万元、4444万元和1574.02万元;研发投入占营收比分别为7.05%、6.9%、5.11%及7.11%。 公司是一家专业的智能物流系统供应商,主要从事智能物流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服务,为用户提供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软件、硬件配套设备及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智能吊挂系统、智能输送和分拣系统、智能仓储系统等智能化生产系统及核心部件,主要应用于纺织服装、新零售、家具家居、汽车零部件制造等相关领域。 报告期内,公司采用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的销售模式,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11311.29万元、19663.56万元、31406.69万元和11108.96万元,主营业务收入中94%以上来自于公司的核心产品智能物流系统。 公司属于高端装备制造业,研发和制造的智能物流系统自动化程度高,为制造业和零售业生产、输送、分拣和存储过程中的物料传送、分拣、仓储等环节提供自动化、智能化操作。通过公司自主研发的衣拿智能生产管理系统(IPMS)、新零售智能迅捷分拣系统(IFSCS),对在生产过程或物流分拣输送过程中的数据进行采集、传输、分析,实现对工厂或商超等的生产过程、产品质量、整体资源进行全方位控制、优化、调度和跟踪等,为客户量身订制智能、高效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实现企业生产、输送、分拣和存储的数字化、智能化管理。 公司此次选择的上市标准为: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或者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 巩固主业 公司本次拟发行股份不超过3582万股,占本次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全部为公开发行新股,不涉及公司股东公开发售股份的情形。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围绕公司主营业务进行,为公司现有业务的延伸和扩展。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顺利实施将有助于提升公司的科技创新实力和生产能力,提升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具体包括空中物流智能吊挂系统生产基地项目、综合智能物流系统生产基地项目、研发中心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投资总额为64857.33万元。 空中物流智能吊挂系统生产基地项目拟新建生产厂房及相关配套设施,通过引进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和加强生产管理,实现产品生产设施的建设,扩大纺织服装领域智能吊挂系统现有产能,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综合智能物流系统生产基地项目通过扩大生产场地、增加生产设备,解决现有产能瓶颈,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升公司整体盈利水平;同时,将有效完成现有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显著提升公司的主营业务规模和综合竞争实力。 研发中心项目将在公司现有研发部门的基础上,通过新建研发中心,优化研发环境及引进一批先进的研发、试验、检测设备和专业技术人才,进一步提升现有研发部门的职能。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增强公司的技术研发能力,扩大业务规模,为业务发展提供保障,巩固行业地位并提高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能满足公司日常生产经营的需要,进一步确保公司的财务安全,增强市场竞争力。 提示风险 衣拿智能提示了相关风险。 原材料价格波动方面,公司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为电子电器件、传动气动件、铝型材、五金件、塑料件等。报告期内,公司直接材料成本占主营业务成本的比重分别为73.32%、75.69%、69.18%和65.32%。假设直接材料价格上涨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报告期内公司的营业利润将分别减少44.78万元、81.6万元、109.26万元和39.68万元,降幅分别为2.47%、4.39%、2.07%和2.36%;主营业务毛利率将分别下降0.4个百分点、0.41个百分点、0.35个百分点和0.36个百分点。原材料价格上涨会对公司盈利能力产生一定影响。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分别为4686.58万元、6924.78万元、10179.29万元和7826.95万元,计提坏账准备金额分别为888.19万元、2082.02万元、2142.78万元和1989.83万元,坏账准备占应收账款余额的比例分别为18.95%、30.07%、21.05%和25.42%。公司表示,如果未来主要客户财务状况恶化导致无法支付货款,则公司会面临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风险。 招股说明书显示,空中物流智能吊挂系统生产基地项目、综合智能物流系统生产基地项目和研发中心项目三个募投项目建设选址地位于台州市椒江区。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尚未取得综合智能物流系统生产基地项目和研发中心项目的建设用地使用权。若由于不可抗力等原因导致发行人无法及时取得相关建设用地使用权,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椒江分区管委会将在台州湾循环经济集聚区椒江分区辖区内协调其他建设用地,以确保项目的按时、顺利建成并投产。
近日,上交所受理了衣拿智能科创板首发上市申请。公司此次拟发行不超过3582万股,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计划投资于空中物流智能吊挂系统生产基地等项目,并补充流动资金,投资总额为64857.33万元。业绩良好2017年至2019年及2020年前6个月(报告期),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1349.79万元、19714.91万元、31462.64万元和11125.8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1643.07万元、1526.06万元、4444万元和1574.02万元;研发投入占营收比分别为7.05%、6.9%、5.11%及7.11%。公司是一家专业的智能物流系统供应商,主要从事智能物流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服务,为用户提供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软件、硬件配套设备及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智能吊挂系统、智能输送和分拣系统、智能仓储系统等智能化生产系统及核心部件,主要应用于纺织服装、新零售、家具家居、汽车零部件制造等相关领域。报告期内,公司采用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的销售模式,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11311.29万元、19663.56万元、31406.69万元和11108.96万元,主营业务收入中94%以上来自于公司的核心产品智能物流系统。公司属于高端装备制造业,研发和制造的智能物流系统自动化程度高,为制造业和零售业生产、输送、分拣和存储过程中的物料传送、分拣、仓储等环节提供自动化、智能化操作。通过公司自主研发的衣拿智能生产管理系统(IPMS)、新零售智能迅捷分拣系统(IFSCS),对在生产过程或物流分拣输送过程中的数据进行采集、传输、分析,实现对工厂或商超等的生产过程、产品质量、整体资源进行全方位控制、优化、调度和跟踪等,为客户量身订制智能、高效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实现企业生产、输送、分拣和存储的数字化、智能化管理。公司此次选择的上市标准为: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或者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巩固主业公司本次拟发行股份不超过3582万股,占本次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全部为公开发行新股,不涉及公司股东公开发售股份的情形。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围绕公司主营业务进行,为公司现有业务的延伸和扩展。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顺利实施将有助于提升公司的科技创新实力和生产能力,提升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具体包括空中物流智能吊挂系统生产基地项目、综合智能物流系统生产基地项目、研发中心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投资总额为64857.33万元。空中物流智能吊挂系统生产基地项目拟新建生产厂房及相关配套设施,通过引进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和加强生产管理,实现产品生产设施的建设,扩大纺织服装领域智能吊挂系统现有产能,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综合智能物流系统生产基地项目通过扩大生产场地、增加生产设备,解决现有产能瓶颈,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升公司整体盈利水平;同时,将有效完成现有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显著提升公司的主营业务规模和综合竞争实力。研发中心项目将在公司现有研发部门的基础上,通过新建研发中心,优化研发环境及引进一批先进的研发、试验、检测设备和专业技术人才,进一步提升现有研发部门的职能。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增强公司的技术研发能力,扩大业务规模,为业务发展提供保障,巩固行业地位并提高公司的综合竞争力。补充流动资金项目能满足公司日常生产经营的需要,进一步确保公司的财务安全,增强市场竞争力。提示风险衣拿智能提示了相关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方面,公司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为电子电器件、传动气动件、铝型材、五金件、塑料件等。报告期内,公司直接材料成本占主营业务成本的比重分别为73.32%、75.69%、69.18%和65.32%。假设直接材料价格上涨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报告期内公司的营业利润将分别减少44.78万元、81.6万元、109.26万元和39.68万元,降幅分别为2.47%、4.39%、2.07%和2.36%;主营业务毛利率将分别下降0.4个百分点、0.41个百分点、0.35个百分点和0.36个百分点。原材料价格上涨会对公司盈利能力产生一定影响。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分别为4686.58万元、6924.78万元、10179.29万元和7826.95万元,计提坏账准备金额分别为888.19万元、2082.02万元、2142.78万元和1989.83万元,坏账准备占应收账款余额的比例分别为18.95%、30.07%、21.05%和25.42%。公司表示,如果未来主要客户财务状况恶化导致无法支付货款,则公司会面临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风险。招股说明书显示,空中物流智能吊挂系统生产基地项目、综合智能物流系统生产基地项目和研发中心项目三个募投项目建设选址地位于台州市椒江区。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尚未取得综合智能物流系统生产基地项目和研发中心项目的建设用地使用权。若由于不可抗力等原因导致发行人无法及时取得相关建设用地使用权,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椒江分区管委会将在台州湾循环经济集聚区椒江分区辖区内协调其他建设用地,以确保项目的按时、顺利建成并投产。
12月25日,上港集团宜东分公司2020年430万标准箱总结大会暨中谷物流-上海港2020年270万标准箱庆典仪式在张华浜码头举行。上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顾金山,吴淞海事局局长朱国金,中谷海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卢宗俊出席仪式并致辞。 2019年度,中谷物流在上海港实现年度集装箱吞吐量210万标箱,而2020年在疫情的影响下,中谷物流逆势上扬,吞吐量突破270万标箱,创下历史新高。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和国际国内复杂多变的形势之下,中谷物流与上港集团一起控疫情、保通畅、促发展,筑牢疫情阻击“防火墙”,保障抗疫物资“快通道”,按下复工复产“加速器”,坚持合作共赢,深化业务合作,通过进一步整合生产资源、优化业务流程、提升服务效率,最终实现中谷物流以及上海港内贸集装箱吞吐量的逆市上扬、稳步攀升,结出了港航双方携手并进、互利共赢的累累硕果。 中谷物流自2003年成立伊始,即以上海港为依托,扎根于此,深耕细作。截至目前,中谷物流在上海港已拥有8条主力干线,投放运力达到40万载重吨,更是打造了以“上广快航”和“津沪快航”为代表的多条精品航线,每月靠泊逾80艘次干线航次,超500艘次支线航次。上海港作为中谷物流核心枢纽港的地位不断加强,不仅是南北中转基地,更连接着长江50多个口岸以及浙北内河10多个口岸。自2013年开始,中谷物流就已经成为上海港最大的内贸集装箱航运企业,为长三角特别是华东区域的客户提供通达全国的高效集装箱物流服务。而作为内贸集装箱运输的领军企业,截至2020年12月25日,根据国际权威机构法国Alphaliner数据,中谷物流综合运力在全球排名第13位、中国大陆第2位。根据公司披露的数据,2017至2019年,中谷物流营业收入保持了33%的年度复合增长率,扣非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保持了20%的年度复合增长率。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大背景下,中谷物流仍然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今年前三季度,中谷物流实现营业收入71.76亿元、归母净利润4.95亿元。 顾金山在致辞中指出,新征程呼唤新作为,上港集团要深挖内贸箱潜力,全力以赴,推进内贸业务“提能增量”;要勤练内功,提高码头生产和服务效率,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与航运物流公司联手打造内贸集装箱服务品牌。朱国金在致辞中强调,吴淞海事局将一如既往支持上海港内贸集装箱航运发展,在船舶疫情防控、港口服务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助力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卢宗俊在致辞中表示,中谷物流非常看好上港集团的发展,真诚希望能与上港集团开展多层次合作,发挥自身在航运物流领域上的优势,发挥自身遍布国内外200多个网点的网络优势,为上海港巩固港口集装箱吞吐能力全球第一地位、加速跻身世界航运中心前列提供全新动力。 站在“十三五”收官、“十四五”开局的历史节点,随着国家提出要尽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未来国内大循环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内贸集装箱运输站在了崭新的跑道之上。上港集团宜东分公司2020年突破430万标箱以及中谷物流在上海港突破270万标箱,正是港航双方深挖内需潜力、打造新增长点的切实成果,更是未来港航双方深入合作的起点。全球港航业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港航企业应全面提升战略合作关系,打造新模式,共商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