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南方航空旗下的南方航空货运物流(广州)有限公司(下称“南航物流”)增资项目如约出现在上海联交所网站。 至此,三大航旗下的航空物流公司——国航旗下的中国国际货运航空有限公司(下称“国货航”)、南航旗下的南航物流和和东航旗下的东方航空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航物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全面开展。 借鉴东航经验国航南航混改值得期待 从混改步伐最快的东航物流改革进程来看,国货航和南航物流的混改,无论是引入的投资者阵容,或是混改进展速度,都颇为值得期待。 作为民航领域混改的先行者,也是第一个完成混改试点的央企,东航物流2017年中旬引入了联想控股、普洛斯投资、德邦物流和绿地金融,并且搭建了核心员工持股平台。 混改后,东航集团、联想控股、普洛斯投资、德邦物流、绿地金融、东航物流持股平台分别持有东航物流45%、25%、10%、5%、5%、10%的股份。 从东航物流选择投资者的标准来看,国货航和南航物流的增资方同样值得期待。 从释放股权比例来看,南航物流本次拟释放的股份比例不超49.5%、国货航拟释放比例不超31%,东航物流此前释放的股份比例为55%。 从表面看,国货航拟释放的股权比例较低,不过在混改前,南航物流和东航物流均为独资企业,而国货航大股东混改前持股比例为65.22%。混改后,国货航大股东股权比例最低或降至34.22%。 另一个值得期待的是国货航和南航物流的上市预期。 混改完成2年后,东航物流披露了拟在上交所IPO的招股书。梳理东航物流从股权转让到IPO申报的全过程,公司2017年4月启动挂牌增资,3个月后完成增资及股权转让的工商变更。2018年底完成股份制改革的东航物流,在2019年6月报送了第一份招股说明书。 若进展顺利,先后于今年8月和9月份披露增资项目的国货航和南航物流,有望最早于两年后的2022年披露招股书。 此外,国货航和南航物流都是国资委国企改革“双百行动”中的公司。今年作为“双百行动”收官之年,这2家公司的混改结果必将在年底前揭晓。 三大航物流公司财务比拼 南航物流增资项目的披露,也意味着三大航旗下货运物流公司的财务情况全部公开。哪家航司的货运子公司“吸金”能力更强?谁的资产负债率更低? 首先看盈利能力。2019年,南航物流、国货航和东航物流分别实现营业收入94.96亿元、123.07亿元和112.73亿元,差距并不明显。但3家公司净利润指标相差较大,分别为2.81亿元、4.80亿元和7.89亿元,东航物流优势明显。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混合所有制对企业经营及内部控制起到了促进作用。 从资产情况看,南航物流、国货航和东航物流截至2019年底的所有者权益分别为9.94亿元、68.57亿元、34.73亿元,国货航遥遥领先。 资产负债率方面,南航物流2019年末为62.45%,东航物流为45.75%,国货航为54.84%,东航物流再次胜出。值得一提的是,南航物流通过2020年的一系列资本运作,在增资项目挂牌前(截至2020年8月31日)的负债率大幅降低至35%。 无论是盈利能力还是风控能力,已完成混改并正冲刺IPO的东航物流都有很大优势,这恰好证明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在航空央企中的意义所在。 南方航空公告表示,南航物流本次挂牌引资的意义在于进一步深化改革,提高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服务商。 货运航空“新动能”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以及跨境电商、冷链物流等新兴产业的涌现,国内航空物流业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行业客机腹舱运力供给不足,使专业航空货运公司的货机运输周转量及运价水平大幅上升。 以南航物流为例,2020年前8个月公司实现净利润26.42亿元,是2019年全年的近10倍;国货航今年前7个月18.53亿元的净利润也达到了2019年全年的4倍以上。但在前述公司业绩暴涨的背后,我国航空物流领域的短板和弱项也暴露出来。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民航局9月4日印发了《关于促进航空货运设施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意见》要求从业者转变“重客轻货”观念,并确定了货运航空到2025年和2035年的发展目标。 根据《意见》提出的长期发展目标,到2035年,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建成1至2个专业性货运枢纽机场的同时,培育若干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航空物流企业。 《意见》还提出,鼓励航空货运企业与快递物流企业打破所有制限制,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快递物流企业,以大型快递物流企业为主体,以其组建的货运航空公司为主基地航空公司。同时,还鼓励研究优化整合国内航空公司全货机机队资源和市场资源,培育航空货运超级承运人,以提升国际航空货运市场竞争力。这些都给市场留下了想象空间。
9月2日晚间,韩国人气彩妆品牌ROMAND走进“口红一哥”李佳琦的直播间,瞬间销售一空。 据悉,此次ROMAND在李佳琦直播间售出的口红都是韩国直邮订单,全部从“贝海国际”的韩国仁川仓发出,目前这些订单大部分已经完成分拣和打包,预计将在未来5天陆续送达消费者手中。 贝海国际速递仁川仓库内打包好的“ROMAND” 据介绍,作为ROMAND官方指定物流服务商,贝海国际为其提供“分拣+打包+国际物流运输+清关+配送”海外仓配一体化跨境供应链服务。为应对直播间带来的巨大订单量,贝海国际韩国仁川仓的工作人员提前制定预案,从打单、配货装箱、贴单封箱、打包出库做到一气呵成,快速完成了李佳琦直播带来的一波接一波的订单发货,目前这些订单大部分已经完成分拣和打包,贝海国际还将通过规划专属航空干线、精算物流时间、提前报关等方式实现3天内完成清关、5天内将商品送达消费者手中。 除了韩国仁川外,贝海国际有美国洛杉矶,旧金山,纽约,拉斯维加斯,加拿大多伦多,温哥华,卡尔加里等多个国际快件分拨中心,为超过30000家电商企业提供电商仓储代配货服务,今年6月,贝海国际荣膺“淘宝全球购官方指定海外合作仓”的授牌认证。 据公开资料显示,2010年5月,贝海国际速递成立,是洋码头旗下独立物流服务公司, 2016年贝海国际速递对整个跨境电商行业赋能,目前已经为超过30000家电商企业提供服务提供海外仓储配合、跨境直邮快件、保税进口等服务,不断提高自己的运营经验、技术能力,每天完成几千件的配货打包订单,大大提高了跨境电子商务的订单响应速度,提升整个国际物流的效率,在行业内拥有良好口碑。
阿里系拟66亿元从圆通速递控股股东手里溢价接过12%股份的消息,让资本市场的物流板块沸腾了。 9月2日,A股圆通速递涨停、港股圆通速递国际大涨259.3%。此外,还带动阿里巴巴股价涨逾3.84%,京东集团涨逾7%,均创历史新高。阿里通达系均收涨,快递业龙头中仅顺丰控股收跌。A股物流板块中还有飞力达、新宁物流、中国外运等个股涨停。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分析师蒙慧欣对 阿里意不在控股 9月1日晚,圆通速递发布公告,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蛟龙集团、喻会蛟、张小娟拟以17.406元/股向阿里网络转让3.79亿股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的12%,转让价格总计约66亿元。 成交价格相对9月1日圆通速递收盘价溢价逾4%。9月2日,圆通速递高开尾盘涨停,收盘价为18.37元/股,已消化此次转让的溢价。 港股圆通速递国际大涨259.3%。资料显示,港股的圆通速递国际是A股圆通速递纳入报表的子公司,是圆通速递2017年花10亿港元收购港股先达国际物流61.87%股份后改名的,是圆通速递国际物流的重要平台。 今年上半年,圆通速递国际实现主要业务收入22亿港元,归母净利润9546万港元,同比增长超17倍。目前圆通速递国际最新市值为30亿港元。 阿里加大投资圆通速递,转让完成后持股比例将合计达22.5%,有投资者猜测,阿里的目的或是控股圆通。 对此,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阿里投资圆通的目的,是为了更快推动物流业数字化升级,持续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提高商业效率,为实体经济创造利润空间。他进一步解释,“所有的目标都是为了这个,并不是要控制快递公司,阿里平台每天的单量有几亿包裹,如果快递都自己做,员工得好几十万人了。” 据圆通速递的公告,阿里巴巴已经与圆通达成新一轮战略合作,双方将在快递物流、航空货运、国际物流及供应链、物流技术等领域开展长期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蒙慧欣表示,在“智慧物流”基因和一系列“黑科技”基础上,此时阿里、菜鸟网络选择继续加大投资圆通,加强物流投入,无疑也是为提升阿里系电商的物流服务添砖加瓦。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新技术促进分会专家委员解筱文对记者表示,阿里增持圆通,看起来是借进军长三角一体化深度参与全球供应链发展,但实际上更重要的价值在于更进一步推进阿里体系与物流业融合发展,完善和补强菜鸟物流,以更好支撑电商更大发展。 加大投资通达系 电商行业的崛起,也带动了快递行业的发展,阿里巴巴显然不愿意错过这一黄金赛道。从参与成立百世,到重金投入菜鸟网络,阿里巴巴格外看好物流领域。目前,快递行业的“三通一达”均获得了阿里的投资。 2013年5月,阿里巴巴联合顺丰、复星、三通一达(圆通、中通、申通、韵达)等机构组建菜鸟网络。当时的菜鸟网络只是一个相对松散的同盟关系。 新零售概念提出以来,阿里加速铺设自己的物流网络,先后牵手三通一达,加强资本、产业、技术等方面的合作。 2015年5月,阿里创投等入股圆通;2018年5月,阿里与菜鸟13.8亿美元投资中通;2019年3月,阿里投资46.6亿元入股申通快递;2020年5月,阿里宣布已持股韵达;2020年9月,阿里拟66亿元再次投资圆通。 数据显示,随着通达系与阿里、菜鸟连接和协作的加深,从2013年至2019年,中国快递从91.9亿至635.2亿件,7年飙升近7倍,但速度越来越快;从仓配,到干线,到最后100米,用IoT、智能化方式带动快递数字化升级。 2013年菜鸟成立时,社会物流成本为18%,至2019年这一比重已降为14.7%。也就是说,全行业升级协同下,社会物流成本一年可节省3.3万亿元。这相当于上海2019全年GDP,一年省出一个上海。 今年以来,快递行业整合不断,顺丰欲加盟极兔速递,京东加注众邮……与这些公司相比,阿里没有选择自建物流公司,而是不断加深与快递行业的合作。特别是与淘宝一同成长起来的通达系,已成为阿里生态的重要伙伴。 “快递公司的下一波红利才刚刚开始。”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杨达卿认为,中国快递物流市场巨大,智能化、全球化等都需要大量投入,阿里巴巴、菜鸟与物流等企业可以一起做的事还有很多。 他指出,阿里投资物流业是多赢方式,也在改变物流格局:未来快递市场头部企业或存在“保龄球效应”,各自独立而均势竞争,通过数字平台推进集群协同,在创新领域多些资本纽带更有利于持久稳健发展。 巨头布局国际化加速 不容忽视的一个背景是,国内几大快递公司正在经历激烈竞争。但综合各方披露的财报等消息来看,几乎所有快递公司都意识到,单靠价格战打不出未来,以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可以继续降本提效,国际化则最有可能带来新的增长点。 阿里为何加大对圆通的投资,而不是通达系其他企业?从菜鸟近两年的战略布局来看,大概率看中的是圆通的国际市场潜力。而快递业务向国际市场挺进,正是快递巨头们近年来共同的战略布局方向。 据了解,菜鸟近年来国际业务发展迅猛,一方面跨境包裹体量已经与国际三大快递巨头比肩。此外在搭建全球智慧物流骨干网时,投资建设非常坚决,除了香港的枢纽,在马来西亚吉隆坡、比利时列日等地都建设了集合仓储与电子关务为一体的超级枢纽。 通达系企业中,圆通已形成完善的国际网络布局,目前在全球17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公司实体,在全球拥有46个自建站点,业务范围覆盖超过150个国家、超过2000条国际航线。 中通则重心布局东南亚,先后在柬埔寨、缅甸、老挝、越南、泰国布局快递网络。中通二季度财报显示,跨境服务由于疫情期间跨境电商业务增长和有利的价格政策实现收入4.7亿元,同比增长33.4%。 申通也开出了82个海外网点,覆盖35个国家和地区。申通国际总部项目已经于今年6月在桐庐奠基,国际业务被认为是申通备战未来的举措。 天猫进出口事业群总裁奥文曾在2019年阿里巴巴投资者大会上介绍,虽然天猫国际已经是最大的进口平台,但是在整个网购市场,中国跨境电商的GMV占比依然很低,从2014年到2018年,占比仅从0.5%增长到2.2%。这意味着跨境电商和跨境物流市场是一片巨大的新蓝海。 也有分析指出,支撑进出口业务的跨境物流,是一个超过万亿人民币的市场。尽管受到疫情以及国际形势的影响,但从海关统计来看,今年上半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14.67万亿元,比去年同期仍然逆势增长3.9%。快递公司也正在逐步抓住机遇。 数字化已见成效 除了布局海外市场,数字化转型也是近几年快递公司发力的方向。圆通募资公告中,重点投资项目就是多功能网络枢纽中心建设。 从整个行业来看,近几年全行业的数字化布局已经明显见效。通过人工智能优化网络配置等为行业带来了显著的变化,最近几年双11爆仓现象已经消失了,并且每年双11的包裹量都在攀升,但是送达时效则在缩短。2019天猫双11的第1亿个包裹送达时间比2018年提速约4小时,仅用2.4天,2013年时这个数字还是9天。 实际上,支撑起快递公司价格竞争的一部分条件,也是因为技术降本,才能不断下探成本空间:行业大规模上马自动化设备提升效率,电子面单由两联单瘦身成一联单,光物料成本就下降60%,行业单均成本普遍下降到2元左右。 加强科技创新是每一家快递公司在财报内必提的发展策略,快递行业也已经从吃人口红利,进入到吃技术红利阶段。 蒙慧欣指出,快递价格战促进物流企业整合。价格战进行到一定程度,各个快递头部企业市场的权重不断增强,实现快递企业之间的整合或加强合作。阿里入股,不仅可以优化圆通运营模式,加强双方之间的技术创新,对提质增效以及高质量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是快递行业由龙头竞争向寡头竞争转变的关键年,业内资本大动作不断。强者对战,开疆拓土与招贤纳士各有所侧重。 阿里持续深化通达系合作关系,加大快递生态布局,表示要做“中国快递数字化摆渡人”。马云曾说,“对物流公司来讲,任何一个单点是没有用的,需要更多的点,把这些点连成网络,形成网络效应”,“这张网必须依靠技术,依靠共享的力量”。 京东的战略思维与阿里有点类似,也是要“集众人之力”,今年推出了加盟型快递网络——众邮快递。不同的是,阿里深化合作的是更成熟的快递企业,京东则专注下沉市场,看中的是末端服务质量和网络。据报道,京东众邮快递的加盟条件是“独立法人营业执照、独立运营场地、独立运营车辆、专属工作团队”。 顺丰也在构建加盟网络。有报道称,顺丰将组建“电商快递网”,并向社会开放网点加盟,第一批网点加盟首先面向顺心快运的加盟商,目前顺丰正在向顺心加盟商发放加盟意向问卷。入网条件一是有物流、快递经验;二是注册有限责任公司;三是认可顺丰文化,有意愿加盟。
畅通“双循环” 物流大通道将加速成型 在当前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加快畅通物流大通道已经成为重要发力点。《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不少地方提出加快建设国际物流枢纽,蓄势打造新物流大通道。与此同时,在新基建领衔下,以智慧物流支撑新发展格局建设的步伐也在加快。 专家表示,围绕畅通“双循环”,新物流大通道将加速成型。随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物流行业将迎来新的变革机遇。 让源源货流畅通内外 当地时间8月31日晚6时许,在比利时列日机场,一架来自中国满载近百吨商品的货机徐徐降落。这是菜鸟网络开通的杭州到列日洲际航线的一架货机。在菜鸟跨境包裹网络中,像这样来自中国的大型物流货机几乎每天都有一班或两班降落在列日机场。 列日机场是位列欧洲货运吞吐量第五的货运机场。记者采访获悉,列日已经成为菜鸟海外部署的重心。菜鸟在这里建设了集仓储、转运以及电子关务为一体的ehub(数字贸易枢纽),通过洲际航线、中欧班列连接中国和欧洲,并以列日为中心部署覆盖欧洲核心国家的卡车网络。 让源源货流畅通内外,已经成为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数据显示,1至7月物流总需求延续复苏态势,物流总额增速由负转正,物流运行呈现向好态势,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149.7万亿元,同比增长0.5%。海关总署数据显示,7月份我国货物贸易出口额1.69万亿元,增长10.4%,延续了6月份的向好态势。 “要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顺畅的现代物流体系不可或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不管是国内大循环,还是国际国内双循环,循环本身意味着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顺畅联通,其中作为主要环节的流通具有重要意义,而流通最重要的就是物流。 盘和林表示,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和货物贸易出口第一大国,但目前国际快递物流和航空货运发展程度并不能与之相匹配。尽快补齐我国在运力、物流节点建设等方面的短板已迫在眉睫。在提升运力方面,既要增加货机数量、物流航线,也要加快建设航空枢纽、铁路枢纽以及航路枢纽。在提升国内基础设施的同时,应加强海外网络控制能力,完善海外物流服务网络。 物流大通道将加速成型 记者从多地了解到,加快打造新物流大通道,已经成为畅通“双循环”的重头戏。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深港之间的大型互联互通基础设施,莲塘/香园围口岸8月26日正式开通启用。莲塘海关副关长李慧鹏表示,莲塘/香园围口岸的建成,标志着深圳“东进东出、西进西出”发展战略全面落地,粤港澳大湾区再添一条物流大通道。 这并不是个例。当前,不少地方都在加快建设国际物流枢纽,蓄势打造新物流大通道。 据山东济南市口岸物流办消息,为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济南加紧构建“陆海空”协同发展的国际物流大通道。航空方面,正打造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陆路方面,正打造欧亚班列集结中心;内陆港方面,依托内陆港铁路场站构建海铁联运大通道。 据山东青岛市交通运输局消息,青岛将谋划对外大门户、大通道建设,以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构建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开放格局,努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国际物流中心城市。到2022年,海陆空铁“四港联动”,东接日韩、西联上合欧洲、南通东盟南亚、北达蒙俄的国际物流大通道更加通畅,基本形成内畅外联、东西互济、陆海统筹、智慧高效的现代交通物流运行体系。 云南省近日出台《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将现代物流业确立为重点打造的五个万亿级支柱产业之一。据悉,云南将积极参与境外陆海国际联运物流节点建设,推进国家物流枢纽、多式联运物流网等基础设施“双十”重大工程实施。布局拓展面向环印度洋周边经济圈及衔接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长三角和成渝经济圈的跨区域物流网,形成国际国内双循环互促发展新格局。 “物流大通道实际上扮演了两个角色,其一是物流的基础设施,减少国家、地区间货物流通的程序,降低货物运输成本;其二是提供规范的物流平台,促进整个行业形成规模效应,更好地发挥平台效应。”盘和林表示。 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庞超然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流通作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在促进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要素高效集聚和优化配置方面发挥着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作用。在加快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背景下,加速构建物流大通道将提升经济运行效率和实体经济活力,加快推进产业布局重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国内外要素高效联通。 物流行业迎来新变革机遇 值得注意的是,助力畅通“双循环”,以交通新基建为引领,推进物流供应链体系升级的步伐也在加快。相关部门正在加快勾勒物流领域新基建“施工图”。 今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关于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的实施意见》,提出推动降低物流成本与新基建相结合,加快推进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网、智慧公路、智慧港口、智慧物流园区等融合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广运用5G、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 交通运输部8月6日印发《关于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线,促进交通运输提效能、扩功能、增动能。 在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看来,新基建短期有助于扩大内需,长期能够增加有效供给,提升产业链,将是“双循环”的主要抓手之一。 盘和林指出,未来新基建必须瞄准支撑“双循环”以及高质量发展的现代物流体系。通过感知技术、物联网、大数据等,助力物流体系更加高效运行;通过对大量终端设备收集的用户信息处理,帮助供应链更好地进行运营和决策。庞超然也认为,关键在于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物流业发展深度融合,提高物流产业运行组织效率,提升行业和企业竞争力。 专家还表示,围绕畅通“双循环”,政策红利有望持续释放,物流行业将迎来新的变革机遇。 庞超然指出,未来我国要进一步提升物流产业国际化能力,一方面要坚持市场导向,遵循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律,培育国际物流产业市场主体,为市场发展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提升企业国际化能力,支持企业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整合国内国外物流产业资源,发挥规模经济优势。另一方面要加强政策引导,围绕制约我国供给物流发展面临的系统规划、空间布局、资源整合和发展方式等问题精准发力,加强顶层设计,出台提升国际物流能力的指导意见,为鼓励发展国际物流产业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盘和林认为,物流行业要抢抓政策机遇,加速数字化转型,充分利用新基建带来的基础设施红利,从而更好地融入“双循环”体系。 “推动物流行业和企业发展,关键是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发力。”庞超然表示,要围绕“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进一步巩固现有物流产业发展基础,不断吸收和应用新技术,聚集高端人才,持续修炼企业内功,增强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圆通速递(600233)9月1日晚公告,公司已经与阿里巴巴达成新一轮战略合作,双方共同推进快递物流、航空货运、国际网络及供应链、信息技术等的协同合作和优势互补,增强双方客户服务能力及全球化综合服务能力。 作为战略合作的一部分,阿里及其一致行动人向圆通加大注资,在圆通的股份比例提升了12%,达到22.5%。12%股份转让总价款为66亿元。 数日前,就有未经证实的消息称,阿里正计划控股圆通,但当时阿里对“控股”的说法予以否认。事实上,阿里此次增资后,仍为圆通速递第二大股东,圆通创始人、董事长喻渭蛟夫妇控制公司超过41%股份,依然是圆通速递的实际控制人。 二季度业务量增速第一 今年二季度,圆通快递业务量同比增幅高达52.49%,利润增长40.63%,均远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在加盟制快递中名列第一。 阿里和圆通之间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也是双方最终能形成战略合作的基础。2005年,圆通作为第一家接入淘宝网的加盟制快递,率先打开了淘宝包邮的市场。当时的圆通业务量也因此业务量暴增,在桐庐系快递的竞争中后来居上。 圆通也是较早接受阿里投资的头部快递公司,仅晚于百世。2015年,阿里入股圆通时,圆通的市场份额首次超过“老大哥”申通快递,排到了民营快递公司第一位。 公告称,圆通与阿里、菜鸟战略合作重点包括全球化和数字化。圆通目前有12架全货机,疫情以来深入参与了菜鸟全球包裹网络运行,执飞了菜鸟前往马来西亚、巴基斯坦等地的外贸和抗疫运输。圆通与菜鸟在香港共同投建的世界级物流枢纽,也在快速建设中。 数字化方面,圆通与菜鸟将联合开发运营快递物流先进设备,建立智能物流大数据应用,进一步提升圆通业务运营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同时,阿里巴巴方面表示,未来会进一步支持以喻渭蛟为董事局主席的圆通速递全面发展,加强资本、产业、技术等方面的合作,推动圆通速递高质量发展。 存量市场竞争白热化 就阿里系入股的初衷,通达系快递纷纷表示,期待双方围绕面向新零售的快递、末端、仓配、跨境等物流服务展开全方位合作,并在智慧物流方面进一步提升数字化、在线化、智能化水平。 得益于阿里,桐庐系快递的业务量增速和营业收入增速,都远超同行。四通一达2019年业务量462亿件,较上年增加134亿件,增幅41%,超过行业平均增速近16个百分点。在营收方面,四通一达营收总额接近1500亿元,平均增速超过行业增速25个百分点。 “阿里和圆通的这轮合作完全在预料之中,两家公司已经合作10多年,持续合作是顺理成章的事。阿里增持圆通的比例比外界之前预计的要低,圆通创始人占股超过41%,还是牢牢控制着这家公司。这种情况也是阿里和圆通都乐于接受的。”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杨达卿表示,这次深化战略合作既加深了双方在物流上的合作,圆通又能发挥自己在航空、国际等领域的特长,做出差异化的竞争优势。相信随着阿里技术输入,很快会看到圆通更多变化。 目前,快递存量市场竞争激烈。原来不看好加盟制的直营物流,也发现了自身模式的短板,开始尝试加盟制快递。面对存量市场白热化,四通一达加深与阿里、菜鸟合作,加快进军新的蓝海:国际化和数字化。 业内人士指出,阿里系增持通达系快递企业顺理成章,本身通达系快递企业的主要流量来自阿里电商平台,阿里和菜鸟的全球化布局起步早,优势明显,各方以后的合作将继续紧密。
8月25日午间,深圳国际发布2020年度中期业绩公告。报告期内,集团实现总收入为港币44.02亿元;经营盈利为港币41.87亿元,同比增长116%;股东应占盈利为港币17.13亿元,同比增长38%。 持续加大物流业务的拓展力度 深圳国际中期业绩公告显示,报告期内,集团已在全国共28个物流节点城市实现布局,投入运营的项目增加至20个,总运营面积达214万平方米,综合出租率85%,维持稳定水平。深圳作为集团物流主业发展大本营,目前在深圳管理及经营物流园区3个,拥有的物流项目土地面积高达65万平方米,运营面积约57万平方米,综合出租率超90%,而在建项目黎光物流园建筑面积达26.5万平方米,预期于2022年内完成建设。 除了上述项目外,集团还与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订立合作协议,设立合资公司将平湖南铁路货场升级改造为综合物流枢纽。项目一期将开展仓储服务、港口集装箱堆场服务及铁路集装箱堆场等业务;项目二期将在铁路货场上盖建设现代物流园。此项目的实施将为集团未来发展累积长效优质资产,加大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市场地位。 在物流服务方面,集团推动轻重并举升级发展,并积极探索物流增值服务,受新开展的跨境电商业务带动,物流服务业务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62%;港口业务方面,受疫情及宏观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港口及相关服务业务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物流业务的收入及股东应占盈利分别为港币16.29亿元及港币1.42亿元。 物流园转型升级业务方面,集团就前海剩余的土地整备补偿与前海管理局签订前海三期项目协议,涉及土地面积共约4.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7.25万平方米,为集团带来一次性税前收益港币39.06亿元。集团通过等价置换土地的方式取得前海三期项目的土地使用权,标志着前海项目土地整备工作圆满完成。深圳国际表示,将抓紧城市发展和更新改造的机遇,积极推进华南物流园的转型升级,致力争取为集团所持的物流园土地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及时实现现有资源的商业价值。 下半年多板块发力提升业绩 收费公路方面,深圳国际积极响应政府,免收所有依法通行收费公路的车辆通行费,以致路费收入受到影响。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及复工复产进程的全面推进,其后高速公路恢复收费后,车流量已恢复至正常并超过去年同期水平。上半年,集团收费公路业务整体收入为港币19.05亿元,除税及财务成本前盈利为港币3.3亿元,股东应占盈利为港币5911万元。 航空业务方面,集团持有49%权益的联营公司深圳航空上半年收入总额为港币73.04亿元。下半年,随着国内疫情形势持续向好,国内航空需求正加紧恢复,国际航空需求逐渐回暖,截至6月30日,深圳航空平均客座率已恢复至68.5%。 展望下半年,深圳国际董事会主席李海涛表示:“集团将充分利用全国网络布局的优势,与合作伙伴携手并进,并通过挖潜降本、扩产增收、加快投资并购等来提升业绩。此外,在收费公路、航空业方面,集团将就疫情防控配套保障政策与政府相关部门进行积极沟通,争取配套政策尽快实施。同时,将积极抓住深圳地区物流园土地功能调整的重大机遇,继续大力推进园区转型工作,同时进一步承接好商业地块的营运工作,并同时积极推进梅林关项目及前海项目的开发和销售,持续释放价值。”
8月24日,河南保税集团子公司中大门国际物流有限公司(CGL)与中国电子商会在河南保税集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中国电子商会供应链与物流专委会执行理事长施金辉与CGL业务副总经理高咏梅代表双方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河南保税集团总裁、CGL董事长徐平,CGL常务副总经理张广杰,深圳市志诚天地供应链有限公司副总裁冯永胜,中国电子商会供应链与物流专委会常务理事杜洪波、陈仲华、徐志林、黄泽伟等出席签约仪式并见签。 CGL与电子商会物流专委会将围绕进口清关,欧美清关及终端派送,欧、美、加、墨等地的合作包机业务,进出口保税物流园区合作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共同推动国际物流专线建设和跨境供应链的升级。 河南保税集团是全国跨境电商领先企业,建立了覆盖全球的物流供应链服务体系。专委会将充分发挥在供应链和物流方面的资源优势,与CGL在跨境供应链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搭建国际物流通道,延伸跨境供应链链条,助力产业转型升级。为跨境电商企业出海提供更为顺畅的国际物流通道和外贸综合服务平台,进一步支持促进河南省外向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