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下一步,发改委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巩固我国新能源(行情600617,诊股)汽车产业基础,增强发展优势,严格执行《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加强汽车产业管理促进新能源汽车健康有序发展的政策措施,为“十四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介绍,1-11月,汽车产销同比降幅已收窄至3%左右,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和增加值同比实现正增长。新能源汽车上半年降幅较大,7月份开始呈现持续回升态势,11月产销分别完成19.8万辆和2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5%和105%。预计今年全年汽车产业总体可恢复到上年水平,其中,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好于去年,产销达到2500万辆左右,与上年相当,新能源汽车产销有望超过上年。
由国内主流车企董事长参与的轩辕大学校委会日前宣布巨浪2021班将提前启动招生工作,开始招募遴选汽车产业链上的学员。值得注意的是,包括一汽董事长徐留平、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以及东风、长安、吉利、长城、小鹏、理想等中国主流车企上市公司董事长此次成为轩辕大学行业导师。 一汽董事长徐留平表示,中国汽车产业已成为重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大数据化正在成为促进汽车产业大变革的最基础力量。当下,十九届五中全会已成为中国汽车产业雄起的最强音、冲锋号、集结号,正导引中国汽车产业向“高质量发展、高品质消费升级、高新技术自立自强、民族自主品牌做强做优做大”的方向迈进。 “当下汽车产业正处于历史性变革时期,产业跨界浪潮风起云涌,中国正在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创新主战场。汽车产业需要更多具有新思维、新格局、新能量的精英力量快速成长。” 轩辕大学校长贾可表示,轩辕大学将以学员为核心,筹建汽车产业创新生态圈,拓展汽车产业优质资源,形成长期沟通运行机制,营造业内顶级思想部落,通过融合、跨界、交流,发现新技术、新方法、新模式,通过跨界与越界深挖新格局时代的市场机会。(俞立严)
2021年新年伊始,整个中国互联网圈估计最大的新闻都不是各个跨年晚会哪个更好看,而是大名鼎鼎的新能源汽车巨头特斯拉大规模降价了,新版特斯拉model Y正式亮相,亮相当天就传来大规模降低售价的消息,消息一出引发了整个社交圈的沸腾,甚至一度传来特斯拉官网被挤爆的传言,面对着特斯拉举起的价格屠刀,国产新能源汽车们要慌了吗? 一、再次大规模降价的特斯拉 2021年1月1日,特斯拉新款车型特斯拉model Y正式向国内各个消费者亮相了,根据网易财经的报道,特斯拉中国官网显示,国产Model Y正式开卖。 同时,国产Model 3标准续航版迎来改款,此外,国产Model 3原来的长续航后驱版也下架,高性能版取而代之。据了解,特斯拉共推出了中国制造Model Y Performance高性能版与双电机全轮驱动版两个版本,续航里程分别可达480公里和548公里。 特斯拉中国官网显示,国产Model Y共推出长续航版和高性能版两款车型,其中长续航版起售价为33.99万元,较此前预售价48.8万元下调了14.81万元;高性能版起售价为36.99万元,较此前预售价53.5万元下调了16.51万元。据悉Model Y的交付时间也有不同,长续航版预计会在本月内开始交付,而高性能版将会在第三季度开始。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的消息,1月1日中午,由于访问量激增,特斯拉中国官网的订单页面一度无法刷新。“都在忙着卖车呢。”1月2日上午,谈及一线的情况,有熟悉特斯拉销售的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订单)又爆了,很明显的,也在预期之中。”特斯拉官网甚至一度“瘫痪”。 根据界面新闻的报道,网传Model Y的订单量在10多个小时内已经突破10万张。而多家媒体都直接表示,model Y的价格直接杀到了蔚来等一众国产新能源汽车的价格区间,网友戏称说特斯拉的降价堪比iPhone12只卖三千块,那么国产手机还有活路吗?更有网上的戏言表示:网上一张来源不明的微信截图显示,一个群名为“程序员聊特斯拉12群”中的网友“低调的疙瘩”说:“今天蔚来大规模退订改y”,“es6退订把蔚来官网都搞爆了”。 虽然这个消息后面被蔚来辟谣,不过就在当天蔚来发出了一条意味深长的微博,就在Model Y宣布降价的当日下午,蔚来在其官方微博发布了一条意味深长的微博:“忠于让自己‘来电’的选择,不要问‘Why’”。这里被人看成是一语双关,“Why”意指Model Y。 其实,这已经不是特斯拉第一次降价了,之前特斯拉的主力车型model 3也有过多次降价的记录,很多人都在问特斯拉频频举起价格屠刀,中国国产新能源汽车们该慌了吗? 二、国产新能源要慌了吗? 面对着咄咄逼人的特斯拉,国产新能源到底该如何应对其实还是个未知数,不过我们可以从更多的角度进行分析和判断,来看看这件事到底有什么影响? 首先,特斯拉咄咄逼人的不仅仅是新能源。说实在,如果仅仅说是国产新能源汽车受到冲击的话,那么只能说我们还是太过于小瞧马斯克了,毕竟在世界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特斯拉已经当之无愧坐上了新能源汽车的头把交椅,本身其六千多亿美元的超级市值,本身就意味着其已经超过了几乎所有的汽车上市公司,这样的高估值可见特斯拉的强势。 1月2日,根据新浪财经的报道,特斯拉报告称,该公司在2020年生产了50万辆汽车,这一里程碑在三年前似乎还遥不可及。在特斯拉网站上发布的一份新闻稿中,该公司表示,第四季度交付了180570辆汽车,使2020年的总交付量达到499550辆,这对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来说是一个新的里程碑。2020年的销售总额比2019年增长了36%。特斯拉2020年的产量为509737辆,比2019年增长了40%。 这么高的汽车产销量代表的是特斯拉已经跻身全世界最大的汽车巨头的行列,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说特斯拉其实用降价针对的绝不只是国产的这些新能源汽车企业,而是整个汽车市场,特斯拉正在用价格颠覆传统汽车市场的市场格局,希望用价格战去重塑整个汽车市场的格局,这才是马斯克最需要做的事情。 其次,特斯拉价格战为的是生态体系收钱。相信如果我们把眼光放得长远一点就能够发现,特斯拉的逻辑其实是很简单的,这就是不在硬件上赚钱,在生态体系上赚钱,这个逻辑和小米几乎是如出一辙,特斯拉目的是通过硬件的普及让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形成以特斯拉为核心的主导体系,在这个技术标准主导之下,特斯拉实际上已经占据了整个价值链的制高点,很多汽车企业和特斯拉争夺的所谓充电还是换电,电能还是氢能,充电模式还是混动模式,这都不需要争论了,特斯拉已经用价格决定了一切,这就是特斯拉所构筑的生态体系话语权,在这个特斯拉的生态体系之中,即使特斯拉不依靠自身的产品来赚钱,也可以借助自己在生态体系中的优势大规模地实现多元化的收入来源。更何况,自从进入中国之后,特斯拉可以说是最擅长使用中国优势的外国公司,其利用中国强大的劳动力价格优势、产业链集约化生产优势大幅度地降低自身的成本,借助中国优势来降低价格从而构筑自己的生态优势位,马斯克的如意算盘可谓是打的劈啪作响。 第三,国产新能源真的危险了吗?不得不说,虽然我们可以认为特斯拉的目标绝对不仅仅是国内的这些国产新能源汽车企业,但是他们也的确是受到冲击最明显的,这是因为国内的这些新能源汽车企业和特斯拉的竞争其实已经不再一个等级上了,我们可以分个类来说一下: 一是对于传统汽车企业,依靠传统车型只是换成新能源的那些来说,他们大多数都是在赚补贴的钱,本身的新能源优势并不明显,在这样的情况下,原先其优势可能还都是价格优势,然而随着特斯拉的降价,这类企业将会失去原先的空间,同样的价格,你还是特斯拉,消费者可能真的难以拒绝特斯拉的“真香定律”。 二是对于造车新势力企业来说,虽然造车新势力已经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但是其在市场优势之上和特斯拉的差距还非常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原先靠着价格差,造车新势力还能有着一些优势,但是如今特斯拉已经杀到了新势力们的价格区间,原先的优势开始被代差所击破,这样的话如何防守反击的确是最大的问题。 不得不承认,特斯拉已经成为了汽车产业中的鲶鱼,在这样的情况下,汽车企业必须要有居安思危的危机感了,特斯拉已经杀到面前,该怎么办?正在考验着每个新能源汽车企业。
12月28日,巨一科技科创板上市申请获得受理。公司此次拟募资20.03亿元投向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驱动系统产业化等项目。巨一科技专注汽车等先进制造领域,公司是具备智能装备和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整体解决方案能力的主流供应商。客户星光熠熠巨一科技成立于2005年1月,注册资本1.03亿元。公司致力于围绕汽车行业的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产品主要包括智能装备整体解决方案和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产品。智能装备整体解决方案方面,公司主要包括汽车白车身智能连接生产线、汽车动力总成智能装测生产线、动力电池智能装测生产线,融合了公司自主研发的数字化运营管理系统,为汽车整车和零部件、动力电池等领域的客户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柔性化和智能化提供解决方案。电驱动系统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公司拥有包含电机、电机控制器、集成式电驱动系统在内的完整新能源电驱动系统产品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体系。目前,公司已成为国内排名前列的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产品供应商。凭借深厚的研发实力和持续的创新能力,巨一科技与知名国际整车企业、合资整车企业、造车新势力、国内整车企业、外资零部件企业、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动力电池生产企业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获得了行业内主流客户的广泛认可。公司的国际整车企业客户包括德国大众汽车、美国特斯拉等;合资整车企业客户包括北京奔驰、一汽大众等;造车新势力整车企业客户包括特斯拉(上海)、蔚来汽车、理想汽车等。毛利率存下滑风险2017年至2019年及2020年1-6月,巨一科技营业收入分别为12.25亿元、14.14亿元、17.26亿元和7.5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7亿元、1242.78万元、1.50亿元和3129.76万元。公告显示,巨一科技建立了强大的研发技术团队,始终围绕客户需求和行业技术发展趋势进行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积累了较强的技术优势和研发优势。公司在汽车白车身智能连接生产线、动力总成智能装测生产线、动力电池智能装测生产线、数字化运营管理系统以及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产品的研发、设计和制造等应用领域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技术储备。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12125.16万元、13861.20万元、15246.41万元和7845.74万元,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90%、9.80%、8.84%和10.34%。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2.33%、26.54%、24.34%和22.24%。公司表示,随着同行业公司数量增多及业务规模扩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行业整体利润水平存在下降的风险。同时,由于公司产品的生产周期相对较长,项目执行期间原材料及人工成本等会出现波动,公司毛利率存在下滑的风险。此外,公司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业务存在下游应用车型批量生产上市周期长、产品应用车型终端销售存在不确定性等特点,而在产品规模化销售前,相关研发、市场开拓及生产准备投入较大。报告期内,公司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业务收入分别为39165.77万元、48202.78万元、56023.83万元和3686.93万元。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以及下游市场需求波动等因素影响,公司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业务收入下降幅度较大。夯实主营业务公司本次拟募资20.03亿元投向主营业务,具体项目包括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驱动系统产业化项目、汽车智能装备产业化升级建设项目、通用工业智能装备产业化建设项目、技术中心建设项目、信息化系统建设与升级项目及补充营运资金。公司表示,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符合公司主营业务的发展方向,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解决产能瓶颈,提升产品质量,提高服务水平和市场份额,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未来战略规划方面,公司表示,将围绕VR/AR等提升设计开发的智能化水平;围绕机器视觉、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决策等提升设备的智能化水平;通过5G、大数据管理、工业互联、边缘计算等提升运营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公司表示,将以智能制造为核心,并形成以智能装备和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提升智能装备的技术内涵和竞争力,在立足于汽车行业基础上,积极向半导体、医疗器械、3C等领域拓展。同时,与国内外知名车企合作,提升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产品开发和制造能力,持续建设国内一流的电驱动系统开发和制造基地,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成为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行业领军企业,并适时拓展其他核心部件业务,持续做大做强。此外,持续推动全球化战略,积极建设全球化布局的研发和业务体系。
指数早盘宽幅震荡,午后继续走弱,创业板指跌逾1%,煤炭、电力、汽车、有色等板块全线大跌,港口航运股午后大涨,5G、游戏、数字货币等科技股表现活跃,两市个股涨跌参半,涨停70余家,跌停超50家,市场赚钱效应差。 盘面上看,煤炭、电力、光伏等热门板块大跌,山煤国际(600546)、陕西黑猫(601015)、华银电力(600744)、太阳能(000591)、新天绿能(600956)等多股集体跌停;港口行业板块午后快速拉升,连云港涨停封板,厦门港务(000905)涨逾6%;科技股活跃,5G板块走强,移为通信(300590)大涨20%,东方通信(600776)、武汉凡谷(002194)、烽火通信(600498)等十余股涨停;白酒股早盘下挫,大豪科技(603025)一度跌停,尾盘部分回暖,皇台酒业(000995)封板;汽车股跌幅居前,曙光股份(600303)、亚星客车(600213)跌停。 北向资金净买入44.72亿 成交量方面,两市合计成交金额8595亿元,相比上一交易日小幅缩量。北向资金成交量为971.73亿元,占比A股总成交量的比重为11.31%。隆基股份(601012)成交量77.66亿元,排在两市第一。 具体来看,北向资金当日净买入44.72亿元,其中沪股通净买入13.83亿元,深股通净买入30.89亿元。 同花顺(300033)复盘: 透视龙虎榜:新能源板块遭错杀?机构无惧大跌大举扫货锂电 涨停复盘:新能源抱团瓦解机构却大举扫货 5G信创低位反弹 光伏、锂电池全线瓦解 昨日券商高呼的“警惕机构抱团瓦解”果然灵验了。今日市场开盘,光伏、锂电等前期资金抱团板块全线大跌。 光伏方面,龙头阳光电源(300274)重挫10.36%,科创板固德威一度大跌逾14%,上机数控(603185)、银星能源(000862)、福莱特(601865)等多股跌停。 事实上,昨日光伏板块就已经有了筹码松动迹象,近期的光伏龙头阳光电源昨日开盘便一路走低,随后全天低位震荡,跌幅一度近5%,尾盘才在资金的助力下实现了一波拉升,跌幅缩窄至-0.99%。 不过即使今日迎来调整,阳光电源今年来涨幅依然惊人,据夜报君统计,该股年内涨幅高达533.8%,此前买入的资金可以说是赚得盆满钵满,因此,到了年末资金选择落袋为安也不难理解。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日大跌之际,“聪明资金”却在逆势买入光伏个股,其中隆基股份净买入8.51亿,通威股份(600438)净买入3.71亿。 长期来看,光伏行业依然趋势向好,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敲定,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入年度重点任务之一;此外,将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写入正在编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国家能源局表示,为完成力争2030年前碳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愿景,今后每年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机总量较“十三五”时期大幅增长。 受光伏大跌的影响,新能源汽车板块也迎来全线调整,亚星客车跌停,比亚迪(002594)跌近5%,昨日涨停的上汽集团(600104)今日也是重挫逾7%。 新能车板块的走弱也影响到了上游分支领域,其中锂电池跌幅尤为明显,板块出现跌停潮,赣锋锂业(002460)、曙光股份、雅化集团(002497)、国轩高科(002074)、中矿资源(002738)等多股盘中相继跌停。 不过从锂矿盘后龙虎榜来看,机构并不是主要“空头”。以川能动力(000155)为例,龙虎榜数据显示,两机构分别买入1308万元、990.58万元,而卖榜方面,并未见到机构席位。 无独有偶,雅化集团盘后龙虎榜显示,三家机构分别买入5569万元、4826万元、2652万元,卖榜方面,同样未见机构席位。 长期来看,锂电池与光伏一样将受益于“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确定性比较高。 此外,作为锂资源作为国家重点战略资源,在国际关系日益紧张的前提下,国内本土锂资源战略地位显得尤为重要。 华西证券(002926)表示,“十四五”期间,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发电、新能源储能等行业将备受国家政府支持,随着动力电池、光伏等储能设备需求提升,大大刺激上游锂矿资源产出,而目前高续航的动力电池十分依赖固态锂的存在,我国80%固态锂资源分布在四川,所以四川在“十四五”期间在锂资源供给上扮演重要角色。受益标的的川能动力则拥有四川省目前最大的锂辉石矿李家沟矿厂开采权,其他受益标的包括ST融捷、盛新锂能(002240)及雅化集团。 详情:光伏、锂电全线下挫 5G、云游戏逆势上涨 机构调仓换股进行时 哪些板块值得后期关注? “人民代步车”上演速度与激情 近日,“人民的代步车”五菱汽车在港股的强势表现备受关注。今日该股上演了一波70%的跳水震惊市场。 12月29日早盘,五菱汽车股价开盘后一路上扬,大涨近43%,创下历史新高。不过好景不长,临近午间收盘,该股突然直线跳水,涨幅从最高的43%,快速下挫到午后最低-29%,随后股价有所回升,不过收盘仍跌18%,全天成交额23.85亿港元。 消息面上,近日乘联会公布行业数据,11月份五菱宏光MINI EV的销量达到了3.3万辆,而排名第二的特斯拉Model3销量为2.2万辆,这是五菱宏光MINI EV连续第三个月卫冕新能源汽车销售冠军。 五菱宏光MINI EV是上汽通用五菱于2020年7月上市的A00级纯电动车型,指导价2.88万元起,续航里程120-170km。上市以来这款车型在市场上备受欢迎,市场占有率快速上升至43%。业内预计,其半年销量有望突破10万辆。 需要注意的是,五菱汽车与上汽通用五菱名称相似,容易让人混淆,但这两者并不是一回事。 上汽通用五菱是国内整车生产商,2019年,上汽通用五菱共销售汽车166万辆,是中国品牌汽车销量第一的企业。 而五菱汽车是汽车发动机及零部件生产商,也是上汽通用五菱的主要供应商之一,主要从事汽车零部件、发动机及专用汽车的销售与制造,制造设施主要在柳州、青岛、重庆及印度尼西亚。年报显示,上汽通用五菱是五菱汽车的第一大客户,占据五菱汽车2019年销售额的48.1%。 详情:“人民代步车”70%惊魂一跳 零部件供应商半年15倍 A股还有这些概念股
据英国《太阳报》网站报道,当地时间12月14日晚,英国柴郡欧威尔皮(Over Peover)发生了一起疑似人为纵火案,包括一辆价值120万英镑(约合1055.64万元人民币)法拉利跑车在内的80辆汽车在大火中化为灰烬。 报道称,这些汽车据信是一位老爷车经销商所有,停放在农场的两间车库里,其中不乏兰博基尼、保时捷、捷豹等豪车,而那辆法拉利跑车更是十分稀有的限量款。 照片显示,这些豪华汽车被大火烧得面目全非,完全看不出原本的模样。消息人士透露说:“(车辆的)主人悲痛欲绝,因为大多数汽车都是经典款,有些更是独一无二、绝无仅有的。而且,即便保险能够赔付,但也无法弥补汽车史上的损失。” 柴郡警方表示,消防部门和警方正在对起火原因进行联合调查,据信是有人故意纵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