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消息,百度正在考虑生产属于自己的电动汽车,或将组建一家持有多数股权的合资公司,目前百度已与包括浙江吉利、广州汽车集团和中国一汽在内的汽车制造商就可能的合资项目进行了初步谈判,但未达成任何协议。 受此消息影响,昨夜美股百度(BIDU:NASDAQ)股价一路大涨,截至收盘,上涨13.83%,报收185.5美元,创下2018年12月4日以来的收盘新高。市值也重回600亿美元,当前总市值达632.7亿美元。 盘后百度股价继续上行至192.5美元,上涨3.77%。 造车新势力正处风口之上 今年以来,造车新势力成为了市场高度关注的焦点。作为新能源汽车龙头的特斯拉市值屡创新高,当前市值已经超过了包括大众、丰田、日产、现代、通用汽车、福特汽车、本田汽车、菲亚特克莱斯勒以及标致等9大汽车制造商的市值之和,年内股价涨幅超600%。小鹏、蔚来、理想等造车新势力股价都已翻倍,市值远超国内传统汽车龙头。 因此,如此爆发的行业风口之下,各大科技巨头也都纷纷加入布局,与传统车企开展更为深度的合作。如,腾讯在5月份一口气与宝马29家车企达成了合作;11月长安汽车宣布将与宁德时代、华为打造高端新能源品牌;上汽集团、浦东新区和阿里巴巴集团三方也在11月联合宣布打造高端智能纯电汽车项目“智己汽车”等。由此看来,百度加入造车也在情理之中。 12月8日,百度刚与广汽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通过资源互补、技术互补等方式,共同进行智能驾驶、智能车联、数字化营销方面相关技术及产业的开拓,继续深化在自主泊车技术、自动驾驶技术以及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运营等领域的合作。 市场分析,造车仍有很大的市场空间,新公司永远有机会。当前特斯拉、小鹏这些公司涨幅是阶段性的,目前来看,新能源汽车占比例还是个位数,造车新势力仍将持续涌现,行业也将面临新的技术革命。 随着巨头们的深度布局,预计市场也将呈现更多变数。 百度在智能化、车联网等领域布局已遥遥领先 虽然百度还未亲自加入造车行业,但是此前与车企的合作已非常密切,在车联网、自动驾驶等智能化领域也布局已久。 百度从2013年开始便发力汽车领域,包括了高精度地图、定位、感知、智能决策与控制四大模块,并陆续推出了包括CarLife战略、Apollo计划等。 车辆网领域,百度合作的车企和车系在市场上市最多的,与车企的关系保持始终较为密切。截止目前,搭载百度车联网功能的汽车品牌共计超过60余个,上市车型达到300余款,而达成合作意向并将在明后两年的上市车型总数将达到500余款以上。 2017年百度成立了自动驾驶子公司Apollo,主要提供由人工智能驱动的技术,并与吉利、大众汽车、丰田汽车和福特汽车等汽车制造商展开合作。当前Apollo已经成长为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开放平台和城市智能交通运营商。 12月8日,百度Apollo宣布无人驾驶测试里程已超过5.2万公里,并发布了L4级纯视觉方案Apollo Lite。另据其发布的全球首个多场景无人驾驶运营报告显示,Apollo Go接待乘客已超过21万名。 数据显示,2019年—2025年,中国L1到L5级的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市场规模将实现33%的年均增长率,并于2025年达到约71亿美元。 此外,地图也是百度在汽车领域布局的一张王牌。第三方机构预测,高精地图全球市场规模预计在2030年突破200亿美元,未来十年有十倍成长空间。而国内参与其中的主要厂商是四维图新(腾讯投资)、高德(阿里收购)、百度三足鼎立。 由此可看出,百度本次将与车企合作造车,不仅是在资本端的投入,更是在车联网端和智能化领域都有着强大的基础注入。而无论传闻是否为真,百度在智能化汽车领域的潜力都是无穷的,随着未来智能化技术与新能源车的结合,百度或将凭借在此领域的强大积累迎来爆发。 此前,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在财报发布后表示,2020年三季度是百度今年增长最好的一季,并表示这只是个开始,要以归零的二次创业心态为未来去战斗。
日前,均胜电子(600699,SH;昨日收盘价25.36元)发布多起公告,公布了对旗下宁波均联智行科技有限公司的系列安排。 均联智行为均胜电子智能车联业务实施载体,就在下半年,均联智行引入多家外部投资者增资入股7.2亿元。而本次,均胜电子方面再次公布了包括同意均联智行发起设立股份有限公司,高管入股等系列推动均联智行进一步独立运营的举措。 均胜电子表示,本次股改目的是整合智能车联业务板块资源,完善治理结构,提高管理效率,增强均联智行资本实力,并为其在自动驾驶、5G-V2X、车载信息系统和汽车数据服务等领域业务的发展做好准备。 在分拆子公司上市成为热潮的当下,均胜电子安排均联智行进行股改,是否也有相关的考虑? 2020年12月29日,均胜电子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子公司上市)目前没有更进一步的消息,但公司方面也在持续关注相关政策的指导和行业走向。现在来看,主要仍是为了做大做强公司智能车联的产业,加快储备项目落地和新产品的推出等。 子公司进行股改 根据公告,均胜电子于2020年12月21日召开第十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控股子公司宁波均联智行科技有限公司股份制改制的议案》,以11月30日为基准日,均联智行整体变更发起设立为股份有限公司,改名为宁波均联智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均联智行净资产22.39亿元。 记者注意到,就在2020年下半年,均联智行刚刚进行过一轮增资扩股,国投招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的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二期(有限合伙)、宁波高发汽车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名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增资入股,合计金额约7.2亿元均已到账。 而本次股改后,均胜电子对均联智行持股47.99%,其余9名投资者持有剩余股份。 除此之外,均胜电子还公告了均联智行高管持股计划,由均联智行中高层管理人员组成的宁波均嬴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宁波均嬴)和宁波均行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拟分别出资约3075万元、1176万元对均联智行进行增资。增资完成后,宁波均嬴和宁波均行将分别持有均联智行2.6072%和0.9974%股权。 显然,在引入战投又进行股改的情况下,均联智行在独立运营方面将更进一步,因此,原任均胜电子副总裁刘元也申请辞任公司副总裁职务,辞任后刘元将专职担任均联智行董事长兼CEO职务,专注于均联智行未来的经营发展。 相关资本市场人士表示,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进行独立运作近年来比较多见,一来可以对公司旗下优质业务专业化管理,二来也能增强子公司的融资能力。比如分拆之后独立冲击资本市场。 对此,12月29日,均胜电子方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均联智行暂时没有上市计划,但会密切关注行业变化和政策动向。 上市公司经营压力仍存 资料显示,均胜电子主要业务包括汽车安全系统、汽车电子系统、功能件及总成和智能车联系统,主要客户涵盖宝马、戴姆勒、大众、奥迪、特斯拉、通用、福特、丰田、本田、日产和马自达等全球整车厂商与国内一线自主品牌。 2016年6月,均胜电子斥资9.2亿美元完成对美国KSS公司收购,KSS是全球知名汽车安全系统供应商,主要生产安全气囊、安全带和方向盘等关键配件;2018年,KSS以15.88亿美元的高价收购高田公司的主要资产。 相比2015年均胜电子仅80亿左右的市值,上述两起收购案堪称蛇吞象式的并购案例。也让均胜电子从业绩到市值“突飞猛进”。 然而好景不长,2018年以来,汽车行业增速下滑。之后,汽车销量持续下滑。乘联会数据显示,2020年1~10月汽车总计销量1966.71万辆,同比下滑4.7%。 伴随着汽配市场的低迷,均胜电子2018年达到业绩巅峰后,逐步滑落。 2020年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均胜电子实现营业收入约338.8亿元,同比下降26.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2.82亿元,同比下降140.1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为9.69亿元,同比下滑49.95%。 除了经营业绩下滑之外,公司债务压力也不小,2020年三季报显示,公司短期借款60.64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23.49亿元,长期借款129.89亿元,应付债券10.4亿元,有息负债合计约140.3亿元。2020年1~9月,公司的利息支出约8.15亿元。 双重压力下动作频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经营和债务压力下,近期以来均胜电子在资本市场上动作频频。 11月9日,均胜电子发布《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情况报告书》,包括高毅资产、JPMorganChaseBank,NationalAssociation、嘉实基金、中国人寿等参与认购公司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约25亿元,其中上海高毅资产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获配金额最高,约7.65亿元。本次募集资金投向的“智能汽车电子产品产能扩建项目”。 11月27日,均胜电子再次发布公告,拟将持有的控股子公司宁波均胜群英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均胜群英)51%股份转让给香山股份(002870,SZ;昨日收盘价24.85元),交易总金额为20.4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均胜群英为均胜电子旗下功能件及总成业务的平台公司,2020年上半年,均胜群英营约收14.5亿元,毛利率22.76%,获得新订单35亿元,其中新能源充电桩与充配电系统业务订单超10亿元。 通过再融资和转让资产,短短时间内均胜电子将获取超45亿资金,解决燃眉之急的同时也给智能车联项目注入资金。 上述资本市场人士表示,通过过去几年的大举并购,均胜电子建立起了多业务并举的发展模式,但也积累了巨额债务,高额商誉等风险,从转让均胜群英,又对均联智行进行股改的系列运作看,公司明显有意对旗下板块进行重新梳理,聚焦产业,加速车联网板块的培育。 群益证券(香港)研报也指出,均联智行作为公司车联网业务的主要载体,未来在智能驾驶领域前景广阔,通过此次激励有利于充分调动均联执行管理团队的积极性,加速公司车联网业务的发展,同时为未来独立拆分上市奠定坚实基础。 公司三季报显示,公司子公司均联智行获得蔚来汽车5G-V2X平台项目定点,项目金额约6.6亿元,产品包含V2X的5G-TBOX和5G-VBOX;其第三代V2X平台产品也预计于2021年量产,能提供厘米级高精定位,结果可输出给L3级以上的自动驾驶。在2020年V2X“新四跨”应用示范活动中,其车载通信终端产品搭载于一汽-大众、蔚来等品牌车型参与现场测试,与合作方一起推进C-V2X规模化商用落地。
12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12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由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委新闻发言人孟玮主持,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改委:11月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6个 总投资3704亿元 发改委在新闻发布会介绍,11月份,发改委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6个,总投资3704亿元,主要集中在交通、信息化和能源等领域。 发改委:将引导市场煤炭价格稳定在合理水平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从监测情况看,目前80%以上的煤炭供应执行的都是煤炭中长期合同,交易价格在每吨540—550元之间,剩下小部分市场煤的价格上涨,不会影响民生用煤保障。后续我们将通过增加供给,调节需求,引导市场煤炭价格稳定在一个较为合理的水平上。 发改委:预计短期内物价涨幅仍将处于较低水平 总体上将保持平稳运行 孟玮表示,关于下一步价格走势,初步判断是:当前,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供应充裕,物价保持总体稳定运行的基础较为坚实,受前期高基数效应影响,预计短期内物价涨幅仍将处于较低水平,总体上将保持平稳运行。 发改委:预计今年全年汽车产业总体可恢复到上年水平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介绍,1-11月,汽车产销同比降幅已收窄至3%左右,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和增加值同比实现正增长。新能源汽车上半年降幅较大,7月份开始呈现持续回升态势,11月产销分别完成19.8万辆和2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5%和105%。预计今年全年汽车产业总体可恢复到上年水平,其中,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好于去年,产销达到2500万辆左右,与上年相当,新能源汽车产销有望超过上年。 发改委:将促进新能源汽车健康有序发展政策措施 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在新闻发布会表示,将严格执行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研究加强汽车产业管理促进新能源汽车健康有序发展政策措施。 发改委:持续加强跟踪分析 巩固经济恢复的良好势头 孟玮表示,在经济稳定恢复的同时,也要看到,新冠肺炎疫情和外部环境仍存在不确定性因素,一些行业恢复状况还不是很乐观,部分小微企业、出口企业依然面临不少困难。对此,我们将持续加强跟踪分析,落实落细相关政策,巩固经济恢复的良好势头。 发改委:将积极参与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实施 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积极参与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实施,严格执行外商投资法及其配套规定,清理与其不符的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确保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落实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推动区域内各国尽早实现共同利益。
12月30日,驰田汽车首发上会。据招股说明书,驰田汽车本次于深交所中小板上市公开发行新股数量不超过60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拟募集资金9.2亿元。本次驰田汽车IPO拟募集资金全部用于投资驰田汽车新工厂建设项目。 驰田汽车表示,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能够进一步提升公司产能、提升生产智能化、数字化和信息化程度、不断优化产品结构等,为公司未来业务的发展以及市场份额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以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和市场竞争力;公司的生产规模、研发能力也将进一步提升,产品结构更加完善,市场竞争地位将进一步提高。 驰田汽车成立于2002年,其专注于重型专用汽车领域,拥有工信部颁布的民用改装车生产企业公告资质。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重型专用汽车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围绕国内主流重型主机厂底盘特点,根据终端客户承载需求进行自主设计、研发,提供重型专用汽车改装整体解决方案,目前主要应用在重型自卸汽车细分市场。 近年来,驰田汽车业绩稳步增长,2017年度、2018年度和2019年度营业收入分别为7.98亿元、11.29亿元和10.73亿元;同期对应的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292.04万元、1.45亿元、1.42亿元。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专用汽车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并已成为支撑和拉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国家一系列支持性政策的颁布和实施、国家推行国六排放标准的实施、持续加大“超载超限”专项治理力度等因素;未来,专用汽车行业将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专用汽车的需求将趋向于大马力、安全性、智能环保、轻量化方向发展。 驰田汽车表示,公司既要坚守智能高轻自卸主阵地,还要适应未来发展主方向,把握产业发展新机遇,拓展重型专用自卸车应用业务空间,着重于研发中心建设,推动创新与技术储备,不断推陈出新,突出智能应用和多元化应用,以自卸车为基、以领先上装为阶,塑造重型专用汽车知名上装品牌。未来,驰田汽车将致力于成为国内重型专用汽车制造龙头企业。
12月3日,浙江九紫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JiuziHoldings,Inc。,以下简称九紫新能源)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更新后的F-1/A招股书。九紫新能源拟在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为“JZXN”。宝德证券(BousteadSecurities)为九紫新能源此次美股IPO的承销商。九紫新能源拟发行500万股普通股,发行价为4~6美元,即最高募资3000万美元,发行后总股本为2000万股。 招股书显示,九紫新能源此次IPO将把大约15%~20%的募集资金用于扩大市场和提升九紫品牌形象;大约40%~50%用于在三四五线城市开设新的加盟店以及支持和培训现有的加盟商,并扩大车辆采购和库存;大约20%~30%用于开发在线技术平台,包括APP,以让消费者能在线下单;剩余募集资金则将用于一般运营资金。招股书显示,截至2020年12月,九紫新能源的全职员工仅为20人。 2020财年上半年盈转亏 九紫新能源成立于2017年5月26日,位于杭州市江干区金沙湖畔商业中心1幢4层,注册的业务范围包括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批发和零售、汽车维修产品、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开发、新能源汽车产品的营销和咨询、车辆租赁、活动组织、与车辆登记有关的客户服务,以及在线商业技术。 九紫新能源主营业务系在中国三四线城市开设新能源汽车连锁超市特许经营店和自营门店。据九紫新能源官网,目前,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已经落地门店达24家,正在筹建当中的门店达100余家,形成了以杭州为总部,以全国34个省级与副省级城市为基点,辐射全国的营销网络,公司商业模式新颖,运营管理规范,是国内新能源汽车连锁超市的创新领航者,是国内较大的新能源汽车经销商之一。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九紫新能源的营收来源于三部分,分别为公司自有商店的新能源汽车销售和提供给加盟商的新能源汽车销售、每家专营店的初始特许经营费人民币400万元(根据双方的履约义务,逐步支付),以及持续收取的特许权使用费(数额是基于九紫新能源加盟商净收入的10%)。招股书显示,2018~2019财年,九紫新能源来自新能源汽车销售的营收为101.7万美元及134.4万美元;同期来自初始特许经营费的营收为328.9万美元及663.5万美元,特许权使用费营收均为0。 九紫新能源通过20多家新能源汽车制造商采购新能源汽车,包括比亚迪、吉利和奇瑞等,从北京和深圳等零部件制造商和电池供应商采购汽车零件和电池,并从国轩高科等公司处采购电池等。公司目前的业务模式是专注于选车和购车,为买家提供多品牌的比价和试驾体验。 2019财年(截至2019年10月31日),九紫新能源的营收为798万美元,同比增长85.3%;净利润为320.6万美元,同比增长477%。2020财年上半年(截至2020年4月30日),九紫新能源的营收为127.7万美元,同比下滑69%;净利润为亏损2.8万美元,而2019财年同期为137.6万美元。 初始特许经营费占比大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作为一家新能源汽车零售商,九紫新能源的主要营收来源为初始特许经营费。2018及2019财年,九紫新能源的初始特许经营费占总营收的76%及83%;2019及2020财年上半年,九紫新能源的初始特许经营费占总营收的比重分别为76.9%及76.5%。 对此,九紫新能源也在招股书的“风险提示”章节中明确提及,“我们的加盟商是独立的经营者,对其加盟店的盈利能力和财务可行性负责。然而,如果我们的加盟商不能有效地经营他们的门店或扩大他们的业务,我们的财政状况和经营业绩可能会受到实质性的不利影响。特许经营权协议期满后,我们可能无法(与加盟商)续签。如果我们不能续签特许经营协议,也可能对我们的财政状况和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对于公司将如何减少营收对初始特许经营费的依赖这个问题,2020年12月29日下午,九紫新能源投资者关系人士对以潜在投资者身份致电的《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公司营收对初始特许经营费的依赖,是公司的市场扩张所致,这也是公司的战略市场策略。” 九紫新能源在招股书中还称,按销量计算,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在经济增长和城市化加速的推动下,中国乘用车行业从2013年的1900万辆增长到2017年的2570万辆,年复合增长率为7.8%,是同期全球市场2.5%复合增长率的三倍多。根据Frost&Sullivan的数据,2017年至2022年,中国乘用车销量预计将以5.2%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增长,2022年将达到3310万辆。 招股书还补充称:“在过去的5年里,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一直在大幅增长,从2014年的50115辆增加到2015年的176378辆,2016年的328833辆,2017年的547564辆和2018年的801654辆。如此快速的增长是由于政府政策的支持,公众对新能源汽车概念的更好接受,以及更发达的电池站基础设施。其中,政府政策对行业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消费者在这一领域的选择。如果没有政府补贴带来的价格竞争力,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可能会下降。与此同时,来自国际新能源汽车品牌的竞争也可能增加中国本土品牌扩张的难度。”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乘联会数据显示,2020年5月,我国乘用车市场零售达160.9万辆,同比增长1.8%,是近11个月来首次实现正增长。然而,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仅为7.02万辆,同比下降28%。 “2020年新能源车市面临非常困难的情况,汽车市场正在回暖,但新能源汽车市场仍然呈现负增长态势。”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7月在做客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2020产业创新和新能源沙龙暨‘美好出行’奖网络发布仪式”时曾这样表示。 12月29日下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潜在投资者身份致电九紫新能源,问及国家补贴减少或致新能源汽车销量下滑的问题,公司负责投资者关系的员工表示:“现状恰恰相反。随着市场的变化,新能源占乘用车的比例会越来越高,这是大势所趋。新能源车的环保、科技、加速等优势,都是燃油车比不了的。”
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涨0.02%,报3397.29点,深证成指涨0.19%,报14044.10点,创业板指涨0.07%,报2842.81点。 指数早盘下探回升,午后则持续回落,尾盘再度集体翻红,酿酒股持续走强,农业种植、 煤炭、电力等涨幅居前,有机硅、半导体等板块大跌,两市个股跌多涨少,涨停80余家,炸板率高,市场氛围一般。 盘面上看,酿酒板块多日回调后再度大涨,白酒概念整体涨逾4%,酒鬼酒(000799)、老白干酒(600559)、金种子酒(600199)等多股涨停,黄酒概念金枫酒业(600616)、会稽山(601579)尾盘涨停,啤酒股惠泉啤酒(600573)涨6%;农业种植板块全天涨幅居前,众兴菌业(002772)、丰乐种业(000713)、农发种业(600313)先后封板;煤炭板块活跃,大有能源(600403)、郑州煤电(600121)、金能科技(603113)涨停;有机硅板块持续领跌,合盛硅业(603260)跌停。 异动回顾: 09:25 A股三大指数开盘涨跌不一,沪指跌0.01%,深成指涨0.03%,创业板指涨0.22%,电力、煤炭概念走高,酿酒股整体低开。 09:30 电力板块高开,太阳能、晋控电力(000767)、闽东电力(000993)涨停,新天绿能(600956)、豫能控股(001896)等逼近涨停。 09:31 煤炭概念走强,大有能源涨停,郑州煤电、昊华能源(601101)、晋控煤业(601001)等跟涨。 09:33 白酒概念快速拉升,酒鬼酒涨超7%,山西汾酒(600809)涨5%,老白干酒、今世缘(603369)等跟涨。 09:35 农业种植板块异动拉升,众兴菌业涨停,荃银高科(300087)涨6%,丰乐种业、雪榕生物(300511)、登海种业(002041)等跟涨。 09:40 汽车整车板块拉升,东风汽车(600006)涨6%,江淮汽车(600418)、中国重汽(000951)、上汽集团(600104)等跟涨。 10:13 证券板块异动拉升,中原证券(601375)涨超8%,华鑫股份(600621)、兴业证券等跟涨。 10:20 有机硅板块大跌,合盛硅业跌停,新安股份(600596)、兴发集团(600141)、金银河(300619)等跌逾5%。 10:33 数字货币板块拉升,海联金汇(002537)触板,四方精创(300468)、飞天诚信(300386)、聚龙股份(300202)等跟涨。 10:50 银行板块异动拉升,郑州银行(002936)涨近5%,平安银行、宁波银行、兴业银行等跟涨。 11:08 汽车整车板块大涨,上汽集团触板,长城汽车(601633)、东风汽车、江淮汽车等涨逾4%。 13:30 锂电池板块分化,蔚蓝锂芯(002245)拉升封板,天际股份(002759)、大东南(002263)、福能东方(300173)等涨逾7%,德方纳米(300769)跌逾12%,中伟股份、华自科技(300490)、超频三(300647)等跌幅居前。 13:45 芯片股走弱,全志科技(300458)跌超10%,利扬芯片、苏州固锝(002079)等跌逾7%,寒武纪、富满电子(300671)、新洁能(605111)等个股全线走弱。 13:51 酿酒股继续走强,酒鬼酒、青海春天(600381)、老白干酒、古越龙山(600059)等多只个股封板,山西汾酒逼近涨停,会稽山、金枫酒业等个股涨超8%。 消息面: 1、蚂蚁集团旗下证券类、金融服务类机构将迎证监持续强化监管 记者从接近监管层的相关人士处了解到,证监会将依法持续加强对蚂蚁集团旗下证券类金融机构、金融服务机构的监管。(券商中国) 2、阿里巴巴:董事会已授权增加股份回购计划总额 阿里巴巴港交所公告,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的董事会已授权增加本公司的股份回购计划总额,由60亿美元增加至100亿美元(股份回购计划)。该股份回购计划的有效期为两年(至2022年底)。本公司已于本季度开始执行该股份回购计划。 3、国家医保局:治疗新冠肺炎药品列入国家医保目录 从国家医保局获悉,目前,《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0年)》调整工作全面完成。本次调整高度重视新冠肺炎治疗相关药品的保障工作,将利巴韦林注射液、阿比多尔颗粒等药品调入目录,最新版国家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所列药品已被全部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中新社) 投资建议: 中金公司(601995)表示,如下几条主线值得关注:1)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上游及新能源临近年底股价可能有所波动;2)消费在2021年在低基数上可能继续复苏。3)当前全球增长复苏仍是主线,部分原材料相关板块可能继续表现,包括部分金属等。
12月29日,中国在线UGC音频社区与互动音频娱乐平台荔枝宣布正与智能网联行业引领者比亚迪(002594)Dilink合作,将荔枝的车载音频产品接入比亚迪汽车的Dilink智能网联系统。荔枝的车载音频产品已于本周全面上线比亚迪多款主力车型,包括汉、唐、宋、秦、元等王朝系列的新能源型号。 荔枝的创始人兼CEO赖奕龙先生表示,“我们很高兴荔枝与中国领先的智能网联系统比亚迪Dilink合作。荔枝将利用AI赋能的智能推荐及分发系统为比亚迪Dilink用户提供个性化的音频体验,并以此满足用户在车载场景中的音频需求,同时也触达到更广泛的用户群体。我们相信随着车联网的迅猛发展,在线音频与智能网联汽车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我们也一直致力于实现在线音频在多场景下的应用。截至今年的9月30日,我们的平台上已经累计了2.34亿的播客节目,涵盖各类型播客内容并能满足众多用户需求。未来,荔枝将继续通过领先的音频技术和海量优质内容,在多样化的使用场景中向更多用户提供丰富的音频体验。” 车载音频是荔枝多样化商业生态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了解,荔枝正密集与新能源等汽车厂商达成车载音频的合作。在12月3日,荔枝宣布与智能电动汽车企业小鹏汽车达成车载音频方向合作。12月14日,荔枝相关车载音频产品通过快应用的形式在华为HMS for Car上线,通过提供优质播客内容,共同为用户打造全场景智慧出行,同时为潜在的车企提供更丰富的车机互联内容体验。12月23日,荔枝与广汽乘用车有限公司和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原广汽新能源汽车)达成合作,共同探索车载音频领域的商业机会。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在线音频行业第一股”荔枝于2013年创立,在2019年正式布局IoT场景。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荔枝移动端月均活跃用户达到5620万,月活跃内容创作者的数量达到615万,用户累计上传播客内容数达到2.34亿,季度新增播客数量超过1900万,月均总互动数达32亿次。此外,荔枝也首次实现了上市后在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口径下的季度盈利。 比亚迪最早将智能网联系统应用到汽车上,并且一直在引领汽车智能网联的发展。自2018年推向市场后,比亚迪率先对智能网联系统Dilink进行了开放生态合作。相信在荔枝与比亚迪Dilink的合作下,双方将为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车内音频体验,以及更丰富的智能化娱乐场景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