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宣布暂停中国区业务半年后,拜腾汽车迎来一位“白衣骑士”。而在拜腾汽车“重回赛道”的背后,或许隐藏着另一位足以搅动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的重要玩家——苹果。 1月4日,拜腾汽车与富士康科技集团、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三方将加速推进拜腾汽车首款车型M-Byte的量产制造工作,力争在2022年第一季度前实现M-Byte量产。 根据当天签署的合作协议,富士康将提供制造技术、运营管理经验和产业链资源,支持M-Byte的量产制造。拜腾汽车方面则表示,目前其位于南京的制造基地按照工业4.0标准设计,冲压、焊接、涂装、总装等设备完成安装调试,首批试生产车辆已于去年上半年顺利下线,并完成相关安全法规检测。 对于合作,富士康董事长刘扬伟称之为“布局电动汽车领域的重要一环”;拜腾汽车联席CEO丁清芬则表示:“我们非常高兴重回赛道。” 虽然协议内容未提及此次合作是否涉及投资,但据当天早些时候有媒体援引的知情人士消息,富士康拟投资拜腾汽车2亿美元。 创立于2016年的拜腾汽车曾是造车新势力中的“明星”,旗下首款量产车型M-Byte在2019年的SEC(国际消费电子展)上亮相,并计划于2020年正式投入量产。然而,就在拜腾汽车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后不久,即2020年6月,公司CEO戴雷宣布中国区业务暂停,M-Byte也未能如期量产交付。业务暂停后,拜腾汽车也在尝试自救。去年9月,一家注册地址与拜腾汽车办公地点一致的新公司——南京盛腾汽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注册成立,一汽集团和南京经开两家国资背景股东分别持股23.33%,被视为拜腾汽车整体重启的主体。 拜腾汽车此次牵手的富士康,与苹果是消费电子行业公认的“黄金搭档”。 2015年,苹果已从特斯拉“挖角”了数百名工程师和研发人员,开启了名为“泰坦”的汽车项目。虽然该项目此后的进展并不算顺利,但随着2020年特斯拉等新造车企业销量与股价的持续上涨,苹果造车又重回舆论的风口浪尖。 据报道,苹果在去年底已向和大、贸联-KY、和勤、富田等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提出备货要求。更有相关供应链企业表示,苹果预计会在2021年9月发布新车,其原型车已经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开启道路测试。此外,大众集团CEO迪斯一番“与丰田等传统对手相比,苹果进军汽车行业将带来更加严峻的挑战”的言论,更是引起了行业对苹果造车的高度关注。 另一方面,富士康也明确了进军汽车业的野心。刘扬伟在去年6月举办的股东大会上表示,未来5年将以“3+3”擘划营运方向,即电动车、数位健康、机器人三大未来产业以及三大核心技术。 同年10月,富士康造车迈出实质性一步,推出了“MIH开放平台”。在这一平台上,汽车制造商可以选择SUV、轿车等底盘设计,并根据需求定制包括车轮距离、电池容量等。此外,富士康还在研发固态电池,预计2024年推出。刘扬伟在发布会上宣称,富士康计划在2025年至2027年为全球10%的电动汽车供应零部件或提供服务,并坚称富士康不准备生产整车,也不准备推出自有品牌,目标是成为“电动车界的安卓”,已与多家汽车厂商进行谈判。 招银国际研究部白毅阳认为,富士康与拜腾汽车合作,其未来可能有两种发展路径:一是利用平台和电池做一级供应商;二是成为汽车行业代工厂。结合苹果近期的动作,不排除富士康在为苹果量产汽车积累代工经验。
近期落幕的江铃汽车(000550)2020采购年会再传喜讯:我司荣获江铃汽车2020年年度优秀供应商奖。该荣誉的获得不仅仅是客戶对公司技术开发能力及制造能力的高度认可,更是对我司产品的卓越品质的嘉奖和肯定。 面临严峻挑战的2020年,公司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战略,按期按质完成推出了2.0 缸体/缸盖/曲轴等系列产品,搭载于江铃汽车车型如:福特撼路者、江铃驭胜、福特途睿欧等。公司前沿技术及高质量的产品助力江铃汽车寻求突破点,构建未来持续发展,是公司实现与客户“携手同行,以质取胜”,合作共赢的又一典范。
长城汽车(601633)日前发布咖啡智驾“331战略”,即利用三年时间实现用户规模行业第一、用户体验评价最好、场景功能覆盖最多三个领先,并预计在2021年实现中国首个全车冗余L3级自动驾驶、中国首个配置激光雷达的自动驾驶、具有NOH(Navigation On Highwaypilot,中文名“高速自动领航辅助驾驶”)能力的自动驾驶。同时,长城汽车与高通、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车载智能芯片、高算力智能驾驶计算平台方面展开深度合作。业内人士指出,自动驾驶是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自动驾驶有助于掌控前沿技术,并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引领者。 采用6大冗余系统 据介绍,咖啡智驾拥有包括感知冗余、控制器冗余、制动冗余、架构冗余、电源冗余和转向冗余在内的6大冗余系统,通过打造全球首款真正自动驾驶全冗余量产平台,实现全车无死角安全覆盖。 在感知冗余方面,咖啡智驾搭载了8个毫米波雷达、8个摄像头、3个固态激光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高精地图及车与外部信息交互的多元异构传感器方案;控制冗余采用了双控制器,全时运转、互为备份,长城汽车称之为“永不停歇的大脑”,即当一个控制器故障,另一控制器仅需20ms就可以接管车辆;架构冗余则采用了双通讯架构,有三条独立物理通讯链路,互为支撑,可实现10种软件逻辑控制通路及30+种传感器的实时信息共享。当单一链路出现信号中断,系统无缝安全衔接,为用户出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提供保障。 而在电源冗余方面,咖啡智驾采用了双电源供应、双回路的“双保险”设计,两套电网间搭载高安全隔离器,可在500微秒内隔离电网故障,支撑执行安全降级动作。当主电网失效,备份电网可保证系统5分钟的失效运行时间,远高于目前法规要求的10秒钟,留给用户更充足的反应时间;制动冗余驾搭载了ESP和IBOOSTER两套独立的电子制动控制单元,支持0-120km/h时速范围,有效规避用户担心的“刹车失灵”,即便单一硬件失效,依然提供最大-10m/s2的制动能力,杜绝“刹不住车”;转向冗余方面,咖啡智驾应用长城汽车旗下蜂巢转向研发的第三代智能转向产品,具备双绕组电机、双电机位置传感器、双CPU、双控制器,单一硬件电路故障,依然可实现50%助力。 长城汽车智能驾驶负责人张凯表示:“6大冗余系统是不惜成本的安全方案,但我们认为很值得、也很有必要。它的核心思想简单来说就是两套备份,以此来应对无法提前预估的风险和故障。” 搭载高算力智能驾驶计算平台 据了解,咖啡智驾搭配有两个标准大算力平台的升级方案,智能驾驶平台算力可达700+TOPS,为实现L4/L5级别或更复杂的全场景自动驾驶能力预留充足的硬件能力和算力冗余。 在发布会上,长城汽车与高通、华为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长城汽车将与高通公司就自动驾驶领域中的车载智能芯片展开深度合作。2022年,长城汽车将在推出的高端车型上采用高通Snapdragon Ride平台,并应用到其智能驾驶系统当中。与此同时,长城汽车将在智能网联、智能驾驶等创新技术领域与华为展开全面合作。华为将为长城汽车提供以MDC为基础的高算力智能驾驶计算平台,并配合长城汽车完成智能驾驶所需的感知组件(如激光雷达、摄像头等)的各项评估和测试。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与长城汽车合作的是面向L3-L4级别自动驾驶的全新一代智能驾驶计算平台华为MDC610,为长城汽车打造行业领先的车规级汽车大脑。 同济大学教授、汽车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朱西产表示:“智能驾驶遇到最大的问题是安全,过去主机厂用到的很多安全技术,放在今天智能驾驶领域已经难以跟上节奏了。比如,现在需要更高精度的传感器,而且需要很多数量,此时对于控制系统的算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需要更高性能的芯片支持。因此,为了解决安全问题,需要更多科技行业介入,共同驱动。” 智能驾驶产业化加速落地 交通运输部日前发布的《关于促进道路交通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到2025年,自动驾驶基础理论研究取得积极进展,道路基础设施智能化、车路协同等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发和测试验证取得重要突破;出台一批自动驾驶方面的基础性、关键性标准;建成一批国家级自动驾驶测试基地和先导应用示范工程,在部分场景实现规模化应用,推动自动驾驶技术产业化落地。 日前,2020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2.0》,研判到2025年,我国PA(部分自动驾驶)、CA(有条件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销量占当年汽车总销量比例超过50%。业内人士表示,这意味着智能网联汽车已经进入技术快速演进、产业加速布局的新阶段。 安信证券指出,车规级高性能激光雷达有望打破高级别自动驾驶量产成本瓶颈。此次长城自动驾驶上硬件配置3个激光雷达+3个毫米波雷达+2个视觉摄像头:激光雷达采用了Ibeo固态激光雷达,为全球首款能够真正量产的车规级高性能、全固态激光雷达;采用业内最前沿FLASH技术方案,实现0.05度角分辨率,可识别130米范围内安全隐患;此外,毫米波雷达以及摄像头组成的传感器套件,可实现L2+、L3级别自动驾驶。据悉,这套系统可升级、可扩展,未来将向更高级自动驾驶功能进化。 安信证券表示,长城与高通达成合作直接将自动驾驶量产时间提前到了2022年,车规级高性能激光雷达成本降低,加速了自动驾驶“星辰大海”时代的到来。
2020年年底,展鹏科技与各家车企的战略合作纷纷落地。根据公开新闻报道,展鹏科技陆续与东风有限、神龙汽车、威马汽车、大运汽车、北汽昌河、东风汽车股份和开沃集团等车企就纯电动换电型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应用达成战略合作,并成功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展鹏科技加入“硅谷天堂新能源汽车换电网生态”后,换电事业的规划与发展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小步快跑 7家车企战略合作落地 2020年12月底,展鹏科技在对外合作上频频发力,相继官宣了7家车企的战略合作。据了解,展鹏科技后续将与战略合作伙伴展开深入的技术合作,实现自身技术适配多种车型的目标,继而在硅谷天堂“新能源汽车换电网生态一体化”中持续发挥“技术大脑”的中枢作用,积极推进纯电动换电汽车的技术应用。 通过梳理公司现有合作伙伴不难发现,既有传统车企,又有新兴力量,既有物流车,也有乘用车,展鹏科技换电技术的适配能力可见一斑。其中,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是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与日产汽车公司战略合作携手组建的中国首家拥有全系列乘用车及轻型商用车产品的汽车合资企业,拥有东风、日产、启辰和英菲尼迪四大品牌,主要生产基地分布在湖北、广东、河南、辽宁、江苏等地。神龙公司拥有东风标致、东风雪铁龙两大合资品牌,东风标致品牌目前主要车型有5008、4008、3008、2008、新一代508L、408、308,产品覆盖了SUV和多个轿车细分市场;威马汽车是国内新兴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及出行方案提供商,致力于成为智能电动汽车的普及者,通过数据高效驱动智能硬件发展,成长为智慧出行新生态的服务商。 2020年7月份,硅谷天堂开始布局“新能源汽车换电网生态一体化”,通过整合旗下资源,打通换电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全力推动新能源汽车换电业务的发展。硅谷天堂换电网生态旗下拥有展鹏科技、库仑能网、澎湃电能等换电网一体化核心企业。按照"新能源汽车换电网生态"的未来规划,展鹏科技将被打造为技术大脑,除了为智能换电站和换电车型提供核心零部件外,还将深度参与换电版电动汽车分箱换电技术的研发。自硅谷天堂入主展鹏科技之后,展鹏科技在换电行业的项目推进明显加快。 推动产业变革 换电网生态的发展逻辑 2020年11月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提出,大力推动充换电网络建设。基于对产业的判断和对技术路线的分析,硅谷天堂启动了换电网生态一体化项目。 换电网生态是聚合多方资源,通过联合上游多家整车厂、下游动力电池企业以及中间遍布全国的各类合作伙伴所共同搭建的一个开放的、体系化网络。通过生态内部的自由竞争以及开放合作,把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和合作伙伴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各参与主体的深度融合与协同、生态成员的联合运营与共同创新,进一步满足客户需求,共担共享市场风险与收益,从而保持换电网生态的整体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除展鹏科技外,硅谷天堂的其他全资子公司对于换电网生态的投入和成绩也可圈可点。2020年12月20日,硅谷天堂全资子公司库仑能网荣获东风股份新能源事业杰出合作伙伴和2020年度优秀合作伙伴两项荣誉。 库仑能网相关负责人表示,库仑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并将在不断提升换电技术的同时,积极探索换电业务场景下的技术难点和业务模式,不断为客户创造更加便利、优质的汽车换电服务,以切实行动和实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据悉,硅谷天堂建设换电网生态一体化项目,不仅是局限于换电本身,还致力于打造循环、低碳环保的换电产业链。未来,硅谷天堂将利用自身优势,在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指引下,打造一个集新能源汽车换电硬件制造、换电网络建设、电池资产管理、数据中心运维为一体的新能源汽车换电网生态,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升级的同时实现能源互联,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16日讯 周三早盘,三大股指集体高开,盘初汽车、半导体等板块回调,指数震荡下行翻绿,创指一度跌近1%;随后白酒股发力,带动指数下探回升,临近午间,沪指翻红,深成指、创指跌幅收窄。盘面上,两市个股跌多涨少,涨停仅20余家,市场整体氛围偏弱。 截止午间收盘,沪指报3373.16点,涨0.18%;深成指报13751.92点,跌0.08%;创业板指报2751.37点,跌0.27%。 沪市成交1877.21亿元,深市成交2368.68亿元,两市合计成交4245.89亿元,较上一交易日的4414.55亿元略有缩量。 从盘面上看,多数板块飘绿,饮料、白酒、餐饮、有色钴、风电、光伏、银行等板块居涨幅榜前列;汽车、软件、半导体、地产、5G、光刻胶、芯片等板块居跌幅榜前列。 【消息面】 1、国家发改委、商务部12月16日公布《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0年版)》。新版清单直接放开“森林资源资产评估项目核准”等措施,删除“证券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核准”等措施,清单事项缩减至123项,比2019年版清单再减8项。 2、工信部:为继续深化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钢铁行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工信部对《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工信部原〔2017〕337号)进行了修订,形成《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3、国家发改委:目前,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区域干线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已经初具规模,截至2019年底,三大区域干线铁路营业里程约2.4万公里,路网密度达全国平均水平的2.6倍;城市轨道交通营业里程近3400公里,占全国的61.2%。 【机构热议】 中原证券表示,年底将至,市场各方持币观望的心态依然较重,多数场外资金进场做多意愿不甚强烈,后市股指能否再度走强仍需政策面、资金面以及强有力的外部因素提振,预计沪指短线小幅整理的可能较大,创业板市场短线小幅震荡的可能较大。建议投资者短线谨慎关注医药,安防设备以及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投资机会,中线建议继续关注部分低估值绩优蓝筹股的投资机会。 巨丰投顾认为,目前跨年行情已经展开,宏观经济向好是股市最大的支撑,而流动性和市场情绪则对行情有所制约。高层会议研究2021年经济工作,提出需求侧结构性改革,激活大消费概念股周一走强,市场缩量反弹。盘后沪深交易所发出退市新规征求意见稿,将对绩差题材股形成压制。周二,市场分化,保险、银行制约沪指表现;早盘医疗医药股走强推动创业板指数上行,临近午盘半导体芯片等科技股跳水,创业板回落;午后汽车、家电、传媒、汽车等拉升,股指回升。市场高位震荡,建议投资者把握板块轮动机会,中线逢低关注周期股(镍、钴、铝、锂、稀土永磁)及低估蓝筹股(银行、保险、券商),短线可关注可选消费(家电、汽车等)。 A股市场板块及个股涨跌幅排行 外围市场 截至发稿时
2021年1月1日,特斯拉正式宣布,中国制造ModelY以及全新Model3正式发售。特斯拉中国官网显示,ModelY长续航版起售价为33.99万元,此前为48.8万元,下调了14.81万元。ModelYPerformance高性能版起售价为36.99万元,此前为53.5万元,下调了16.51万元。此外,特斯拉发售改款国产Model3,其中,升级版Model3(标准续航版)较老款新增电动尾门、热泵空调、双层隔音玻璃等配置,售价仍保持24.99万元;原售价为30.99万元的长续航版Model3被下架,高性能版Model3售价从41.90万元下降至33.99万元。 10多万元的降幅让ModelY直接杀到了国产新势力部分主力车型的价格区间,这也给国内新能源车企带来更大竞争压力。有报道称,有车主甚至连夜退订此前认购的国产新势力车型,并将目光投向特斯拉。 机构认为其或已实现良性闭环 安信证券认为,从数据来看,2019年下半年,标准续航版Model3已调整过5次价格,调整后的到手价格分别为35.58万/29.91万/30.36万/27.15万/24.99万,Model3一跃成为国内最具性价比的高端中型轿车之一;此外,2020年5月推出的长续航版Model3也已经调整过1次价格。 可以看到,国产Model3的每一次降价均会带来销量的提升,2020年11月Model3的销量已经突破2万辆,2020年1-11月国产Model3累计销量达11.54万辆。持续降价带动销量上涨,快速提升了特斯拉在华保有量,加之特斯拉持续不断的产品创新,着力优化的实用性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同时,特斯拉汲取了Model3在车架设计过度冗余的问题,简化了ModelY的车身结构,提升了车体的一体化程度,加快生产速度,并降低了生产成本。ModelY在白车身的低重心、坚固结构和碰撞保护方采用了大量铸造工艺,相比Model3,白车身零件大幅减少。尽管标准续航版ModelY因续航未达马斯克标准而尚未推出,磷酸铁锂电池的使用辅以优化软件与效能提升续航里程的经验,或将帮助标准续航版ModelY突破230英里的续航里程限制,实现上市销售,拉低ModelY售价。 此外,目前国产版ModelY使用的是LG的三元锂电池,成本相对较高,后期搭载宁德时代(300750)磷酸铁锂电池的国产版ModelY成本有望进一步走低。 “软件”才是特斯拉真王牌 安信证券表示,相比于传统车企,特斯拉更像是TOC的科技公司。国内新势力造车的代表人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曾评价:“特斯拉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智能汽车”。 特斯拉基于软件+硬件(高集成的电子电气架构),以整车OTA为桥梁,可以实现汽车的持续升级和常用常新,简单来说特斯拉已经从“功能机”升级为“智能机”。 从产业来看,虽然许多传统车企也在奋起直追,企图复制特斯拉的整车OTA能力,但安信证券认为更多的是形似而神不似:传统车企做整车OTA的最大问题是,他们本质上还是ToB的公司,并不直接面对用户。传统车企的“用户”仍是渠道经销商网络,他们听不到大量的来自用户端的声音,更勿论打通前端后端的研发和基于整车OTA的持续迭代与升级了。相对于传统车企的ToB属性,特斯拉从企业文化、组织结构、技术水平等方面来看,更像是TOC的科技公司,也更能实现将汽车从“功能机”升级为“智能机”。 软件或将成为其下一赢利点 安信证券研究认为,特斯拉越来越像苹果,其软件业务(FSD)会是其商业模式核心组成部分。通过量化分析,预测特斯拉的软件业务(FSD)有望在2025年将贡献汽车业务毛利的1/4,从财务数据上也将更反应特斯拉的软件和科技属性。 安信证券将其软件收入组成分为三块,具体而言: 一、完全自动驾驶选装包AutopilotFSD(FullSelf-Driving) 特斯拉著名的自动驾驶的功能,也可以说是特斯拉汽车的灵魂。消费者付费激活后,可以享受到包括自动泊车、自动辅助导航驾驶、智能召唤等在内的高级自动驾驶功能,而且后续可以通过OTA空中软件持续升级自动驾驶能力。2020年7月1号,其价格已经上涨至8000美元/套(国内64000元/套)。 二、OTA付费升级 特斯拉此前对于软件的OTA升级基本上是以免费的形式提供的。2019年以来,特斯拉开始积极尝试OTA付费升级。典型案例就是“AccelerationBoost”加速性能升级包。Model3车主只要付费3000美元,即可将汽车的百公里加速性能从4.6s提升到4.1s。 三、高级车联网功能 特斯拉从2019年Q4开始,首度开启车联网高级连接服务收费(9.9美元/月),车主支付了服务费后即可使用实时路况、卡拉OK、流媒体等高级车联网功能。 其中,OTA付费升级以及高级车联网功能两块业务是特斯拉从2019年开始逐步发力的软件业务。现阶段,FSD是特斯拉最核心的应用软件,其软件收入也主要由FSD选装包贡献。 机构观点 安信证券认为,短期来看预计2025年FSD的收入将近70亿美元,占特斯拉汽车业务营收的接近9%,贡献25%的汽车业务毛利。综合前文对于汽车销量、激活率、单价三大变量的分析,安信证券对特斯拉FSD的收入进行了财务预测(详细数据参见附表2),预计2025年FSD的收入将近70亿美元,占特斯拉汽车业务营收的接近9%,贡献25%的汽车业务毛利。 中长期来看,FSD将大概率切换成软件订阅服务的商业模式,预计2030年的订阅服务收入有望超过160亿美元/年。软件订阅服务的模式下,FSD前期消费门槛进一步降低,有利于提升消费者的购买率,并且也符合马斯克所倡导的软件持续收费的商业模式,未来FSD将大概率切换成软件订阅服务的商业模式。基于软件订阅服务模式下,安信证券预测2030年特斯拉将有超过1800万存量车主用户,其中近80%将成为FSD的订阅付费用户,FSD的订阅服务费将达到160亿美元/年。 同时,安信证券表示特斯拉只是汽车产业智能化、网联化浪潮的开端,在5G+AI驱动下,汽车电子产业变革大浪潮的投资机会或比10年前苹果产业链更为惊人!
12月30日,长城汽车召开智能驾驶战略升级发布会,正式发布全新的咖啡智驾“331战略”,并将在2021年实现中国首个全车冗余L3级自动驾驶。同时,长城汽车与高通、华为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车载智能芯片、高算力智能驾驶计算平台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助力长城汽车进一步拓展智能驾驶生态圈。 国务院国资委机械院创新中心主任宋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道:“智能驾驶乃至无人驾驶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个共识不仅是我国的,全球相关行业都已经达成了广泛的共识。众多企业是在与时间赛跑,正在快速参与、深度拥抱,不在新一轮竞争中掉队的问题。当前参与竞争的有两大主流力量,他们分别车企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技类企业。主力产业力量不仅仅是在争夺当前市场,更重要的是在争夺‘未来汽车’的定义权和数据流。” 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专家智库成员张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道:“长城汽车推出L3级自动驾驶势在必行,因为,国内车企像小鹏P7已经推出L3级自动驾驶,广汽新能源AionLX也搭载了L3级自动驾驶。L3级自动驾驶将是未来车企的一个亮点,搭载L3级自动驾驶的车型在销售过程中会更具优势。” 2023年有望推出L4级自动驾驶 12月30日,长城汽车发布的咖啡智驾“331战略”,即利用三年时间实现用户规模行业第一、用户体验评价最好、场景功能覆盖最多三个领先,打造智能时代自动驾驶的领导者。长城汽车方面表示,2021年,公司将实现中国首个全车冗余的L3级能力自动驾驶、中国首个配置激光雷达的自动驾驶、具有NOH(NavigationOnHighwaypilot,中文名“高速自动领航辅助驾驶”)能力的自动驾驶。 谈及咖啡智驾的战略意义,长城汽车智能驾驶负责人张凯直言:“咖啡智驾必将成为长城汽车向全球化科技出行公司发展的有力支撑,它也将成为长城汽车向前发展的强大助推器。” 随着全球科技进入提速新阶段,传统制造业正在向新型智造企业转变,智能驾驶技术即将迎来井喷式发展。 长城汽车数字化执行官李鹏表示:“长城汽车打造智能汽车新标杆的双智融合理念将升级为三智融合,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和智能服务将打造智能汽车新品类。”未来,咖啡智驾将会优先搭载在WEY品牌全线产品之上,后续长城汽车其它品牌车型也将陆续搭载咖啡智驾。 根据咖啡智驾“331战略”规划,长城汽车将在2023年实现中国场景覆盖最多的L4级自动驾驶。如何在智能驾驶领域激烈的市场、技术竞争中胜出,长城汽车智能驾驶总监甄龙豹指出:“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超低的AI迭代成本以及超快的AI迭代速度。”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道:“智能汽车全面取代燃油车已经是必然的趋势了。按照有关厂商的部署,5年之内L4级以上智能汽车可以大规模商用,10年内,进入千家万户也是可以期待的事情。长城汽车在资本市场上受到极大的追捧,A/H股价表现强势,但公司在自动驾驶、数字化及新能源领域的储备尚未得到市场的充分预期,这次战略升级对市场影响重大,未来还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强强联合拓展智能驾驶产业生态圈 当今时代,只有开放与合作才能达到共生共荣。12月30日,长城汽车与智能技术领域头部企业高通、华为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智能驾驶落地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 据介绍,长城汽车将与高通公司就自动驾驶领域中的车载智能芯片展开深度合作。长城汽车将在2022年推出的高端车型上率先采用具备强大性能的高通SnapdragonRide平台,且应用到其智能驾驶系统当中。 此外,长城汽车还将与华为全面展开在智能网联、智能驾驶等创新技术领域的合作。华为将为长城汽车提供以MDC为基础的高算力智能驾驶计算平台,并积极配合长城汽车完成智能驾驶所需的感知组件(如激光雷达、摄像头等)的各项评估和测试。此次与长城汽车合作的是面向L3~L4级别自动驾驶的全新一代智能驾驶计算平台华为MDC610。 张翔表示,“长城汽车此次与高通、华为的合作,可谓强强联合,不仅实现不同领域的合作共赢,更成功拓展智能驾驶产业生态圈,为长城汽车实现全球化战略夯实基础”。 据梳理,历经多年经营,长城汽车朋友圈已覆盖中国通讯三巨头电信、联通、移动,国内互联网品牌腾讯、阿里、百度等也是长城汽车的战略合作伙伴。 对于企业之间的联手,宋嘉表示,从整个产业链和产业生态发展阶段看,智能驾驶(含无人驾驶)正处在产业生态的构建期,参与的企业主要包括车企以及大数据、云平台等科技类企业,也有硬件、零部件、软件系统等生态企业。因此他们不仅是纵向组队,也有很多横向联合。从智能化程度和技术水平看,当前属于单车智能阶段,正在向“车人路协同、共生智能阶段”快速发展。而在人工智能、5G等下一代新技术的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智能驾驶发展速度会越来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