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网络 【编者按】疫情这半年,房企活的怎么样? 这或许是最困难的半年。售楼处关闭、工地停工……不少房企2-3月录得“最惨”销售额; 这或许也是分化加剧的半年。面对困难,一些房企推出了五花八门的促销策略,试图“以价换量”; 他们能否现金回笼;他们能否降低负债;他们能否完成年初制定的目标…… 我们深入“阅卷”房企中报:谁在美颜?谁在裸泳? 半年报收官之后,房企便陆续披露8月份的销售数据。从数据来看,在上半年目标完成率普遍较低的压力下,房企大力推货,半数房企8月业绩同比增长。 不过,TOP10之一的绿地控股,却延续了上半年的业绩下滑态势,8月单月销售额就同比下降33.1%为200.7亿元。 此前绿地控股披露的半年报则显示,无论是销售规模还是利润、毛利以及现金流,其均全面亮红灯。 对绿地控股来说,最艰难的时刻越还未到来。近期监管部门最新设置了房地产企业融资的三道红线,绿地控股全踩中。 随着未来融资大门越关越小,全力冲刺销售额的同时,绿地控股还将面临着“降负债”的压力。 8月单月销售额下滑33.1%,全年或错失4000亿元 据克而瑞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年1-8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TOP100排行榜》,TOP100房企8月单月操盘销售金额较7月环比增长4%,单月同比提升至30.7%,累计业绩增速自7月首次回正后继续增长至6.2%。 截至8月末,有近7成房企累计业绩超过去年同期,实现同比增长。 但与大多房企业绩上涨不同的是,8月单月绿地控股单月销售额同比下滑33.1%。2020年1-8月,绿地控股录得销售额1693亿元,同比下滑24.3%。 这便意味着,绿地控股的销售业绩继续延续了上半年的下滑态势。 据此前发布的半年报,上半年绿地控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1330.29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20.7%;实现合同销售面积1031.2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减少30.7%。 其中,绿地控股2020年上半年合同销售金额同比跌幅20.7%,为TOP10房企中同比跌幅最大者。 彼时,绿地控股管理层在业绩会上解释称,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其新增货值方面供应进度不如预期。“更多是在消化前一年的滚存,4月份全面复工复产后,形成供应量也需要一个过程。” “4月份开始,供应量逐步往上走,尤其是在进入三季度和四季度,相对来说新增的供应量也会上升得比较快。”绿地控股管理层称,下半年将抓住疫情形势、政策导向、市场需求、货币环境等“四个有利”条件,对冲上半年疫情影响,有信心保持年初目标不变。 但摆在眼前的事实是,近年来绿地控股销售增幅放缓的迹象日益明显。 2017年,绿地房地产主业销售业绩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合同销售金额3065亿元,同比增长20%;合同销售面积243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4%;回款2451亿元,同比增长20%。 到了2019年,绿地控股全年仅录得合同销售金额3880.42亿元,同比仅增0.1%。而2018年同期,绿地控股录得合约销售金额3874.93亿元,同比增26.4% 。 此外,2018年绿地控股曾提出未来3年年均销售规模要保持在5000亿元左右。 但是,2018年和2019年两年,绿地控股双双错失4000亿大关,与“未来三年房地产平均销售规模在5000亿元水平”这一目标,更是相较甚远。 从前8月的销售业绩来看,2020年绿地控股或将第三次错失4000亿。 基建业务拖后退,毛利率长期徘徊4% 销售业绩只是冰山一角,此前绿地控股交出的2020年中期成绩单也是“表现平平”。 上半年,绿地控股录得营业收入2098亿元,同比增长4.2%;利润总额153亿元,同比减少8%;归母净利润80.2亿元,同比减少10.77%,归母净利率仅为3.8%。同期,绿地控股毛利率为14.89%,同比减少0.24个百分点。 就主营构成,绿地控股上半年房地产业录得营业收入966亿元,同比增幅为7%;截至6月末绿地预收账款达3933.6亿元,可覆盖2019年地产营收202%。 但是,上半年绿地控股基建业务录得营业收入906亿元,同比减少16%。同期,相比房地产25.77%的毛利率,基建业务的毛利率仅有为4.84%,较上年同期增加0.98个百分点。 图片来源:绿地控股2020年半年度报告 往期财报数据则显示,过去三年,绿地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14.34%、15.35%、15.46%,大幅低于同梯队房企且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而基建板块的毛利率分别为3.75%、3.72%、4.31%,均在4%左右徘徊。 同期,绿地基建业务分别录得营业收入1048亿元、1481亿元、1885亿元,占当期总营业收入的36.12%、42.51%、44.06%。加之基建业务前期资金投入多、项目回款周期长、利润率低等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拉低绿地的利润率。 但对绿地控股而言,基建业务是其难以割舍的重要板块。 截至2020年6月30日,绿地控股大基建板块在建项目总金额为 5031 亿元,其中房屋建设业务 3313 亿元,占比 66%;基建工程 1471 亿元,占比 29%。 净负债率高达180%,三项指标踩“红线” 随着房地产企业融资的“三道红线”呼之欲出,摆在绿地控股面前的难题出现了:如何在拼命卖房回笼资金以追赶销售额的同时,以最快的速度降低负债水平? 根据华创证券数据,若以2019年末数据为基准,绿地控股的净负债率为156%,剔除预收款后资产负债率为82.8%,现金短债比为0.79,全面踩中了“三道红线”,而且远超出阈值。 而截止2020年6月30日,绿地控股资产总值达到1.17万亿元,同比增长16.91%。总负债为1.03万亿,其中流动负债8025亿,资产负债率为88.5%。扣除预收账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则为82.70%。 同期,净负债率高达180.3%,较上年末上涨了24.7个百分点。 此外,上半年绿地集团账面现金为872。5亿,较2019年末减少16.5亿元。然而,短期债务为317亿,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879亿,其他流动负债100亿,现金短债比仅为0.72。 照此来看,以2020年中期数据为基准,绿地三指标也均超出“红线”。 上半年,绿地控股有息负债升至3298.4亿元,增加了365亿元。而随着有息债务的增长,绿地的利息支出也在大幅攀升。 半年报显示,绿地控股上半年财务费用达31.5亿,同比大增34%。绿地控股称,财务费用变动主要是利息支出增加所致。 图片来源:绿地控股 2020 年半年度报告 上半年,绿地控股的现金流状况也不容乐观,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其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1.34亿元,同比减少49%;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8.60亿元,同比降低38.05%;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2.94亿元,同比降低19.71%。 对于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下滑的原因,绿地在中期报告中表示,是因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回笼资金比去年同期减少;而投资现金流净额大幅减少,则是因为取得联营合营企业投资收益减少,取得子公司支付的现金增加。 冲刺业绩和优化财务结构之外,对于绿地控股而言,当前还有很多的不确定性。而未来“二次混改”将引入谁作为战略投资者,更是绿地控股下半年的关键看点。 今年7月26日,绿地曾发布公告称,上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及上海城投(集团)有限公司拟通过公开征集受让方的方式协议转让所持有的公司部分股份,拟转让的股份比例合计不超过绿地总股本的17.50%。初步测算,绿地此次转让股权涉及金额将不低于145亿元。 图片来源:绿地控股关于国有股东拟通过公开征集受让方的方式协议转让公司部分股份暨复牌的提示性公告 作为TOP10房企之一的绿地控股,也正尝试着从自身寻找“出口”,即拆多元业务进行单独上市。 据9月2日媒体消息称,绿地金融在首次公开发售(IPO)前一轮融资至多60亿元,计划明年底前赴港上市,并集资超过91亿元,上市前估值超过500亿元。不过,消息称IPO地点和估值尚未确认,香港也只是上市目的地之一。 据了解,绿地控股从2009年开始有意识尝试做金融业务,到2011年正式成立绿地集团旗下全资战略性金融投资平台--绿地金融。 半年报显示,上半年绿地控股金融产业实现利润总额 20 亿元,同比增长26%,占绿地总利润152.87亿元的13%;加强社会化募资,新增募资 23 亿元;推进债权、股权等基础业务经营,房地产基金放款金额 14.5 亿元。 而今年1月,绿地控股董事长张玉良曾公开表示,公司未来还计划拆分大基建、大消费、酒店旅游板块单独上市,目前已具备单独上市的条件,但具体还需要看推进情况。
今年疫情之下,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加剧,国内房地产市场面临较大波动,地产板块截止到目前,年内表现仍不算乐观,估值底部区间下具备吸引力,板块有望获得持续关注。 随着中期财报季落幕,业绩风险进一步释放,行情回暖预期升温,房地产行业内具备逆周期经营能力的企业有望得到市场偏爱,笔者关注到旭辉控股(00884.HK),一家刚度过其20周岁生日的头部房企。 一,中期业绩表现稳健,疫情之下凸显高质量发展根基 8月27日晚间,旭辉控股发布2020年中期业绩,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30亿,同比增长11%;核心归母净利润31.9亿,同比增长11%;归属股东净利润36.68亿元,同比增长5.38%。中期每股派息11港分。 a· 营收净利双增长,利润率优于行业 从财报数据来看,上半年旭辉保持了营收和净利润的双增长,公司毛利率虽有所下滑,但上半年毛利率保持了25.63%的较好水平。公司核心归母净利润率与去年持平达13.9%,在同行业中处在较高水平。 房企盈利能力更体现在ROE上,上半年旭辉核心ROE为23.2%,同比增长0.7个百分点。公司在盈利能力上保持领先,上市至今ROE平均水平超过20%。 b· 融资渠道畅通,财务稳健增厚安全边际 宏观不确定性加剧,市场更为关注房企的财务风险变化。上半年旭辉在财务管控上保持夯实稳健,体现较强的安全性。截至上半年末,旭辉净负债率为63.2%,较2019年年末的65.6%进一步下降。 旭辉具有畅通多元的融资渠道,在融资端具备长期优势,上半年公司加权平均债务成本为5.6%,较2019年末下降0.4个百分点。 公司在手现金充沛,截至期末,现金总额达594亿元,现金短债比为2.4倍,偿债能力有充分保障。 整体来看,上半年旭辉在收入、经营回款、现金流、负债率、融资成本等多项核心指标上各方面均有较良好的表现,疫情之下凸显了较强的经营韧性,具备逆周期做大做强的能力。 二,受益市场环境回暖,货值储备丰富完成年度目标确定性高 房地产公司的合约销售是其业绩的先行指标,前期销售表现好,后期可结算的货值方有保障。上半年,旭辉在销售端面临压力,但整体仍展现出有质量的销售表现。期内累计实现合约销售额807亿。较亮眼的是,公司销售权益比不断提升,回款周期进一步缩短,回款率超过95%。 从最新数据来看,今年前8个月,旭辉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1283.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完成全年2300亿元销售目标的55.79%。公司表现优于行业,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前8月TOP100房企销售额均值为730.9亿元,同比增长仅为4.9%。 从下半年情况来看,房地产市场整体呈现复苏态势,尤其是一二线城市回暖势头明显,因此公司在销售端仍然还将具有支撑,完成年度目标将是大概率事件。 具体而言,一方面,在于公司下半年有丰富且优质的货值储备,可售货值约2800亿元,其中新盘占比超60%,公司下半年全新推出项目超过50个,一二线准二线占88%。 结合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来看,一二线城市房地产正处于快速复苏阶段,未来热络行情还将延续、数据显示,一线城市新建住宅均价环比涨幅从今年低谷时期的-0.06%左右恢复至6月底的0.75%。而在城市群中,长三角城市圈表现亮眼,整个区域房价累计上涨2.72%,同比增加1.66%。相较而言,三四线城市2020年上半年新建住宅均价环比增幅最慢为0.28%。考虑到旭辉货值大部分位于高能级的一、二线城市,尤其是公司重点布局长三角,伴随这些区域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回暖,公司后续的去化率表现仍然具备较大看点。 另一方面,进入下半年旭辉在销售端表现持续强势,7月单月合同销售达219.9亿元,同比增加51.13%;8月单月合同销售达256.0亿元,再创单月历史新高,同比增长86%,增速领跑行业。随着公司在销售端不断发力,尤其是进入到"金九银十"房地产业传统旺季,公司积极"抢收",有望取得乐观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旭辉后续的增长目标,管理层在业绩会上表示,"未来三年,旭辉在销售额方面每年将保持15%以上的增长,权益销售额的增速将会保持在25%以上。"考虑到房企特殊的结转机制,前期销售也将在后续业绩端释放,旭辉保持较快的销售增速,为公司后续利润的增长带来较大确定性。 三,拿地力度保持平稳,长期增长具备支撑 决定房地产开发企业长期增长动力的关键要素在于土地资源,其总量、结构、成本等因素也将直接影响到未来销售的去化能力和盈利能力。上半年尽管面对疫情压力,但市场流动性总量宽松,融资环境得到改善,是一个不错的拿地窗口期,在此背景下旭辉在回款上表现优异、现金流充裕,因此公司也并未停下拿地的脚步。 期内公司新增土储约464万平方米,权益比例提升至69%,新增货值约838亿元,新增土储中91%聚焦一二线城市核心区域,土地储备优质。透过多元化、多渠道的拿地策略,公司有效控制土地成本,上半年新增土储平均权益拿地成本约7758元/平米占上半年平均售价的48.6%,较大程度保障了公司未来的盈利空间。 截至上半年末,旭辉总土储面积约6850万方,总货值首次超过万亿,达1.03万亿元,土地储备结构优质,从布局区域来看,其土地储备中40%位于长三角区域,其中,环沪圈区域8%、江苏区域占13%、东南区域占18%。此外公司在大湾区的土地储备占总土地储备的10%。 不难看到,旭辉高度注重拿地节奏的松紧程度,同时不断优化土储结构、多元化、多渠道拿地降低成本,为未来的业绩增长夯实了基础。 四,五大核心竞争力,行业长期主义的践行者 a· 生态平台力 尽管旭辉的主业是地产开发,但公司围绕主业构筑了涵盖商业、物业、长租、住宅产业化、教育、养老、代建的"1+7生态平台",体现了其较强的城市综合运营能力,各大业态形成战略协同不仅为主业赋能同时也衍生出了巨大的商业价值。 以旭辉旗下孵化的首家港股上市公司永升生活服务为例,其作为物业管理服务行业头部企业,不仅业绩持续快速扩张,在资本市场的表现更是靓丽,上市至今累计涨幅超过了八倍,市值达到274亿港元。公司在物业领域优异的布局表现也充分验证了旭辉构建生态平台打开了巨大的增长空间。 b· 创新引领力 面对消费升级的大趋势,存量时代之下,房子不愁卖已经成为过去时,品牌、品质、口碑成为新时代消费者更为关注的产品核心要素。旭辉透过产品创新打开了在行业中新的生命力。 自2018年来,公司连续发布CIFI-5、CIFI-6、CIFI-7产品体系,持续强化在产品研发上的投入,赢得了市场口碑、推动了产品销售、获得了更多的溢价机会。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公司发布的CIFI-7产品体系更是实现颠覆式创新,其携手互联网巨头阿里有效打通了智能家居、社区交互、物业服务、智慧城市等领域,而落地了CIFI-7微笑社区理念的合肥旭辉·滨湖江来项目,在首开1个月就创造了销售700多套、销售额突破10亿的佳绩。 c· 组织执行力 房地产进入竞争下半场,"土地红利"时代渐行渐远,能够决定房企高质量增长的核心要素越来越体现在房企自身是否有高效的运营体系和组织执行力,能够持续激发组织活力,释放内生增长的动力。 近年来持续推进组织转型和管理变革,落地"总部大平台+区域小集团+项目集群"的"三级管控"模式,促进区域深耕。目前公司已设立东南、江苏、皖赣、上海、西南、山东、华北共七个区域集团,各大区域集团不断在当地区域发力,形成领先优势。 d· 品牌竞争力 随着房地产行业迈过粗放式发展阶段,品牌形象在房企激烈竞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旭辉在品牌塑造上,坚持内外兼修,一方面持续打造高质量产品获得市场的认可,另一方面不断提升企业文化价值,传递公司良好形象,实现品牌价值和影响力的提升。此外,公司亦透过加大各生态业务的协同,提升品牌整合效益,形成较高的品牌势能,构筑品牌壁垒。 e· 持续发展力 今年7月,旭辉首次发布独立ESG报告,着重展示了公司在绿色建筑、绿色施工和绿色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实践。市场认为,报告的发布展示了旭辉以ESG指标促进公司长期发展的决心。事实上旭辉在行业内一直坚持长期主义,不断致力于打造绿色高质量发展房企标杆。ESG报告发布不仅展现了旭辉优异的治理能力,也反映了公司在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坚持履行社会责任,努力成为ESG模范企业的不懈追求。 五,总结 今年受疫情影响,港股市场一度遭遇动荡,当前仍然还处在倒跌状态,考虑到全球大放水刺激经济的大环境,伴随流动性的宽松,资本市场仍有较乐观的预期,尤其是A股今年已经迎来了一波小牛,相信后续还将带动港股内资股整体走强。 就房地产行业而言,货币宽松环境下,房企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为业绩带来释放空间,当前整个房地产板块仍然处在历史底部,随着后续业绩逐步验证,有望驱动板块估值迎来修复。 截止目前旭辉控股的动态PE为7.4倍,处在同梯队房企中部水平,后续随着盈利进一步改善以及整体板块估值抬升,旭辉在资本市场仍有望有较乐观的表现。值得一提的是,中期业绩出炉后,包括交银国际、第一上海等在内的多家机构给予公司看好评级,其中中信证券看高至10.05港元,较当前6.05港元的现价仍有50%以上的升幅空间。
唐人神公告,公司8月生猪销量10.70万头,环比上升30.3%,同比上升47.4%;销售收入合计2.86亿元,同比上升169.5%,环比上升24.3%。2020年1-8月累计商品猪销量46.94万头,同比下降29.0%;销售收入143,949万元,同比上升95.1%。8月公司生猪销量及收入持续、快速环比上升的主要原因:一是因为公司部分猪场扩建,出栏量增加;二是因为公司部分新建猪场陆续投产,产能逐步释放。
新希望公告,公司2020年8月销售生猪67.86万头,环比增加25%,同比增加92%;收入为23.46亿元,环比增加26%,同比增加244%;商品猪销售均价35.21元/公斤,环比减少3%,同比增加73%。生猪销量同比上升较大的主要原因是一季度坚定落实养猪战略,保持较大力度的仔猪投放。生猪销售收入同比上升较大的主要原因是生猪价格大幅上涨,以及生猪销量上升。
根据目前安排,若无变化,下周将有18只新股可打。其中6只为创业板新股,5只为科创板新股,3只拟登陆主板,4只为中小板新股。 从行业上看,下周新股也亮点多多,比如食品饮料行业的品渥食品(300892),半导体行业的思瑞浦,生物医药行业的奥锐特(605116)、稳健医疗(300888)、科前生物等。 来源: 奕瑞科技具备“肉签”潜质 在下周申购的新股中,科创板新股奕瑞科技的发行价达119.6元/股,为今年以来发行价第六高的新股,中一签(500股)的缴款金额达5.98万元。 根据经验,发行价较高的新股,即便上涨幅度不高,盈利一般较多,被认为具有较大的“肉签”潜质。若按照今年科创板新股首日202%的平均收盘涨幅计算(截至9月4日数据),奕瑞科技的单签盈利可达12万元。 此外,下周还有多只新股由于其主营业务及行业地位颇受关注。 比如,“全棉时代”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品牌,其母公司稳健医疗将于下周打新。 稳健医疗是一家研发、生产和销售以棉花为主要原材料的医用敷料和日用消费品的自主创新企业,目前拥有“winner 稳健医疗”及“Purcotton 全棉时代”等品牌。 招股书显示,稳健医疗为国内医用敷料行业的标杆企业,主要产品线包括伤口护理产品、感染防护产品及消毒清洁产品。在销售渠道方面,公司已构建覆盖全球的营销网络,医用敷料销售至全球70余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公司OEM医用敷料主要销售至欧洲、日本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自有“winner”品牌产品主要销售至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及地区。 此外,截至2019年末,全棉时代已在深圳、上海、北京、广州等全国50余个城市的中高端购物中心开设247家线下门店,棉柔巾、奈丝公主系列卫生巾等核心产品已成功进驻华润万家、永辉超市(601933)、山姆会员店、沃尔玛等主流线下渠道的约 5000个网点。 下周的科创板新股思瑞浦也颇受机构看好。安信证券认为,思瑞浦在信号链模拟芯片线性产品的市场地位突出,是我国少数能与同行业全球知名公司直接竞争并在关键模拟集成电路器件领域突破海外技术垄断的公司之一,信号链模拟集成电路产品已被大规模地使用在世界先进的 5G 基站系统内,公司放大器和比较器销售额达到亚洲领先。 新股基本面一览 周一 爱克股份(300889)(创业板):公司是从事景观照明智能控制系统及LED景观照明灯具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产品成功应用于国内诸多大型城市整体亮化项目,包括深圳改革开放40周年庆典主题灯光秀项目、青岛上合组织峰会主题灯光秀项目、厦门金砖会议主题灯光秀项目等。 稳健医疗(创业板):公司是一家研发、生产和销售以棉花为主要原材料的医用敷料和日用消费品的自主创新企业。目前,公司拥有“winner 稳健医疗”“Purcotton 全棉时代”等品牌,实现医疗及消费板块协同发展。 谱尼测试(300887)(创业板):公司是一家综合性的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技术服务集团,主营业务为检验检测、计量、认证及相关技术服务,业务范围涵盖健康与环保、电子及安规、消费品质量鉴定、安全保障等。 奕瑞科技(科创板):公司是一家以全产业链技术发展趋势为导向、技术水平与国际接轨的数字化X线探测器生产商,主要从事数字化X线探测器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产品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与治疗、工业无损检测、安防检查等领域。公司为全球少数几家同时掌握非晶硅、IGZO、CMOS和柔性基板四大传感器技术并具备量产能力的X线探测器公司之一。 周二 翔丰华(300890)(创业板):公司主要从事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先进的锂电池负极材料供应商,主要产品可分为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两大类,产品应用于包括动力(电动交通工具,如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等)、3C 消费电子和工业储能等锂电池领域。公司目前是比亚迪(002594)、LG化学、宁德时代(300750)等30多家知名公司的供应商。 德利股份(605198)(主板):公司创建于1996年,是山东安德利(603031)集团的支柱企业,是全球生产规模较大的浓缩果汁加工企业之一。公司主营业务为浓缩果汁的加工生产及销售,浓缩果汁加工能力和生产规模居全国同行业前列。公司产品主要包含浓缩苹果汁和浓缩梨汁,以浓缩苹果汁为主。产品主要销给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等世界各地的客户,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壶化股份(003002)(中小板):公司致力于各类民爆物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并为客户提供特定的工程爆破解决方案及爆破服务。主要产品为工业炸药和工业雷管、工业索类等起爆器材,各类产品广泛应用于矿山开采、冶金、交通、水利、电力、建筑和石油等领域。 惠云钛业(300891)(创业板):主要从事钛白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金红石型钛白粉、锐钛型钛白粉系列产品。公司采用清洁联产硫酸法工艺生产钛白粉。公司的“白玉莹”商标被认定为“广东省著名商标”。公司生产的钛白粉产品已被广泛应用于塑料、涂料、油墨和橡胶等领域。 周三 思瑞浦(科创板):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模拟集成电路产品研发和销售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公司始终坚持研发高性能、高质量和高可靠性的模拟集成电路产品,目前已拥有超过900款可供销售的产品型号。公司的产品以信号链模拟芯片为主,并逐渐向电源管理模拟芯片拓展,其应用范围涵盖信息通讯、工业控制、监控安全、医疗健康、仪器仪表和家用电器等众多领域。 奥锐特(主板):公司主要从事特色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客户主要为国际大型制药公司,公司主要产品为呼吸系统类、心血管类、抗感染类和神经系统类药物,包括氟美松、丙酸氟替卡松、依普利酮、替诺福韦、普瑞巴林等原料药和中间体。 福然德(605050)(主板):公司主营为中高端汽车、家电等行业企业或其配套厂商提供完整的钢材物流供应链服务,包括采购、加工、仓储、套裁、包装、运输及配送等服务,以及相应的技术支持服务。公司是国内具有一定规模的钢材物流供应链服务企业之一,在上游整合宝武钢铁集团、首钢集团、邯宝钢铁集团、鞍钢蒂森克虏伯、本钢集团等国内主流汽车、家电用钢材生产企业资源,在下游服务众多汽车家电制造企业或配套厂商等直接终端用户。 品渥食品(创业板):公司主要从事自有品牌食品的开发、进口、销售及国外食品的合作代理销售业务。目前,公司产品以自有品牌和合作品牌进口食品为主,主要聚焦于乳品、啤酒、粮油、谷物以及饼干点心类等五大食品品类。公司拥有“德亚”、“瓦伦丁”、“亨利”、“雅娜”等自有品牌以及“品利”等合作品牌。 百亚股份(003006)(中小板):公司主要从事一次性卫生用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一次性卫生用品行业的知名综合性企业。产品主要涵盖卫生巾、婴儿纸尿裤、成人失禁用品等领域。目前,公司旗下拥有“自由点”、“妮爽”、“好之”、“丹宁”等品牌。 天元股份(003003)(中小板):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快递电商包装印刷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专注于快递电商包装印刷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 周四 竞业达(003005)(中小板):公司主营业务为面向教育信息化、城市轨道交通安防提供行业信息化产品和解决方案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并积极向智慧城市领域拓展。 路德环境(科创板):公司为致力于先进环保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的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河湖淤泥、工程泥浆及工业糟渣等高含水废弃物的处理。 蓝特光学(科创板):公司的主营业务为光学元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形成了涵盖光学棱镜、玻璃非球面透镜、玻璃晶圆及汽车后视镜在内的四大产品系列。公司在光学元件的多个细分领域,已成为AMS集团、康宁集团、麦格纳集团、舜宇集团等企业的优质合作伙伴,公司产品已被应用于苹果、华为等企业的终端产品中。 周五 科前生物(科创板):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兽用生物制品研发、生产、销售及动物防疫技术服务的生物医药企业。构建了兽用生物制品的完整产业链,完成了涵盖畜用疫苗、禽用疫苗、宠物疫苗等产品布局。目前可生产47个兽用生物制品类产品,也是国内少有的能同时提供猪伪狂犬病活疫苗和灭活疫苗的企业,能为生猪养殖企业提供猪伪狂犬病整套净化方案。 ▼
正邦科技晚间公告,公司2020年8月销售生猪107.12万头,环比增长17.47%,同比增长232.93%;销售收入38.70亿元,环比增长23.67%,同比增长534.65%。 公司表示,2020年8月,公司生猪销售数量和销售收入同比增幅较大主要是由于生猪产能释放和销售价格增幅较大所致。
>>培育5G、工业互联网新优势 新兴产业布局提速 据经济参考报9月7日消息,当前央地多方通过抓好产业链供应链这个着力点,经济社会秩序快速恢复。但国际疫情持续蔓延给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带来不确定因素,加力补链强链正成为下一步施策重点。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启动产业链供应链难点问题调研,将围绕企业、行业面临的风险和短板问题采取针对性举措。 >>水泥价格连涨三周!多家上市公司满负荷生产 自8月份以来,水泥需求加快恢复,价格修复性上涨。周五,全国水泥价格指数报收141.08点,环比上涨0.34%,已连续三周保持上涨走势。 >>8月销售收入同比增535%!养猪企业业绩如此亮眼,行业却不看好猪价…… 8月销售收入同比大增535%——这是上市猪企交出的亮眼的销售业绩…… 正邦科技9月6日发布公告称,公司8月实现销售收入38.7亿元,环比增长23.67%,同比增长534.65%;今年1月至8月,公司累计销售收入为177.11亿元,同比增长193.93%。 >>国际油价跌破心理关口价位 由于美国股市下跌和美元走强,当周(8月31日至9月4日)国际油价显著下跌,纽约市场油价出现6月份以来最大单周跌幅,并跌破40美元心理关口。 >>智能制造“生态圈”悄然扩容 中国制造业在经受住了疫情的“压力测试”之后,如何找到新价值点、适应新市场环境?毋庸置疑,面临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与快速发展的技术,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赋能既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项,也是当前全球产业链深度调整的客观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