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俄罗斯注册了全球首款Covid-19疫苗,自己的女儿已经率先接种该款疫苗。周二美股市场却高开低走,标普曾一度有望创下年度新高,却迎来近八个交易日首度收跌,临近尾盘,三大股指全线收跌。 截至收盘,道指跌104.53点,报27686.91点,跌幅为0.38%;纳指跌185.54点,报10782.82点,跌幅为1.69%;标普500指数跌26.78点,报3333.69点,跌幅为0.8%。 中概股方面,当日在美上市中概股中共有98只中概股上涨,172只下跌。 行情来源:富途证券 > 热门中概股具体表现如下: 大型中概股中,阿里巴巴报248.42美元,涨幅为0.12%;京东报61.18美元,跌幅为0.5%;哔哩哔哩报40.34美元,跌幅为1.61%;台积电跌2.42%,报77.94美元;蔚来跌8.59%,报12.99美元。 其他热门中概股方面,华米科技报13.46美元,涨幅为10.24%;华住涨4.36%,报38.27美元;跟谁学涨1.51%,报98.02美元。 跌幅较大的有,小牛电动跌超5%;新氧、蓝城兄弟、金山云均跌超3%;有道跌2.81%。 焦点回顾 Q2毛利润率8.4%首次转正,李斌:蔚来BaaS模式方案将在Q3正式发布 蔚来李斌表示,蔚来在车电分离的创新业务模式取得重大进展,公司已经完成整车和电池分开销售所需要的产品公告和认证的全部工作,第一辆BaaS模式的车辆也已经完成了保险、贷款、上牌等流程验证。「这是蔚来技术与商业模式创新的一个重大突破,目前我们还在进行正式提供BaaS模式服务的最后准备工作,将来三季度将正式发布实施方案。」 蔚来汽车第二季度总营收3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6.5%,超市场预期的35亿元人民币;毛利润为8.4%,实现转正;汽车销售额34.86亿元,同比增长146.5%;汽车交付量为10,331辆,去年同期为3,553辆。 蔚来周二盘中跌超8%,截至收盘报12.99美元。 来源:蔚来财报截图 爱奇艺回应「赴港二次上市」传闻:不予置评 据报道,爱奇艺将在香港二次上市,并正与投行洽谈。对此,爱奇艺表示,不予置评。 值得注意的是,6月17日,知情人士报道,腾讯(00700)正寻求成为竞争对手爱奇艺的最大股东,以降低成本,以及应对行业内的竞争。 消息指出,腾讯与持有爱奇艺56.2%股权的百度接触,只是现阶段未能确定腾讯拟购买的规模。据36氪,这次的新消息,或是此前潜在交易告吹的结果。不过,回港二次上市也是许多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的一个重要选项。 腾讯音乐、网易云音乐双双与环球音乐达成合作,版权争夺硝烟再起 8月11日,网易云音乐、腾讯音乐相继官宣与环球音乐集团达成合作。网易云音乐将获得环球音乐的海量曲库授权,并延展至其社区产品——Mlog,双方还将共同在音乐产品、服务和宣发等更多领域开展更深入广泛的合作。 搜狗已聘请Duff & Phelps为独立财务顾问审查评估腾讯的非约束性提案 搜狗宣布,公司董事会特别委员会已聘请Duff & Phelps, LLC为其独立财务顾问。 特别委员会的目的是审查和评估于2020年7月27日收到的腾讯控股有限公司(包括其附属公司)的非约束性提案。根据该提案,腾讯拟以每股普通股或美国存托股9美元的价格现金收购搜狗所有已发行的普通股,包括美国存托股代表的普通股。 市场预期中通快递Q2营收同比增长13.9% 中通快递将于8月12日(周三)盘后公布第二季度财报。市场普遍预期每股收益0.27美元,同比增长8%,预期营收为9.001亿美元,同比增长13.9%。 在过去的两年里,该公司实际公布的每股收益有75%的时间超出预期,实际公布的营收有63%的时间超出预期。在过去3个月里,其每股收益预期被上调1次、下调4次;预期营收被上调0次、下调4次。 虎牙公布Q2财报,总收入同比增超34%超预期 第二季度,虎牙总收入同比增长34.2%至人民币26.97亿元,自上市以来连续第九个季度超过管理层预期。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归属于虎牙的净利润为人民币3.51亿元,同比增长106.0%达到新高,连续十一个季度实现盈利。第二季度虎牙直播月活同比增长17.1%至1.685亿,再创历史新高。
宁德时代公告,为契合公司业务长期发展需求,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保障行业关键资源的供应,公司拟围绕主业,以证券投资方式对境内外产业链上下游优质上市企业进行投资,投资总额不超过2019年末经审计净资产的50%,即不超过190.67亿元(不含本数)人民币或等值币种,有效期限自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12个月内有效。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当记者问及今年是搜狐(SOHU.US)上市二十周年,您有何感想时?搜狐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朝阳发出了上述感慨。 8月10日,搜狐公布了2020年第二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营收4.21亿美元,成功实现扭亏为盈。 预计第三季度无法盈利 2020年4月17日,随着畅游私有化交易的完成,其产生的全部利润或亏损均归属于搜狐。第二季度,扣除畅游私有化交易所产生的一次性预提所得税的影响后,归属于搜狐的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为1100万美元。 若再扣除搜狗公司的净亏损后,归属于搜狐的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为1200万美元,实现扭亏为盈。 去年同期搜狐的净亏损为4100万美元,今年第一季度净亏损为800万美元。 按照具体收入来源看,搜狐第二季度的品牌广告收入为3800万美元,较2019年同期下降14%,但较上一季度增长48%。 “环比增长主要是由于我们不断努力提高收入及疫情逐步缓解而带来的门户和视频广告收入的增加。”张朝阳表示:“本季度,我们将媒体的品牌影响力与视频的专业技术相结合,更加高效地生产并分发高质量的原创内容。” 搜索及搜索相关广告业务收入为2.41亿美元,环比增长1%。张朝阳表示:“第二季度搜狗业务符合预期,搜狗搜索流量份额稳定,手机输入法日活跃用户数进一步增长。” 2020年第二季度,在线游戏收入为1.06亿美元,同比增长4%。“由于疫情开始缓解,各行业复工复产,导致游戏业务收入环比有所下降,符合公司此前预期。”张朝阳分析称。 “媒体和视频业务下一步还会继续创新,包括DAU以及用户成长创新,使收入能继续增长,形成规模,这样媒体视频业务本身就能盈利。”张朝阳称:“我们预期第三季度不是盈利的,不是因为媒体视频业务,而是第三季度畅游的盈利额没那么高了,原因是疫情结束,大家上班后,在家里待的时间短了一些,并且因为外部经济原因,大家玩游戏花钱也少了一点。再加上我们还有一些新游戏上线,正处于推广期,所以第三季度的成本会高一些,第四季度就会恢复正常。” “价值直播”已带来了正向效应 8月6日下午,张朝阳在搜狐视频直播做饭,“秀”了两道拿手家常菜——豆腐菠菜粉丝、西红柿炒鸡蛋,还做了家乡美食油泼辣子。直播中,张朝阳推荐的好物涵盖了蔬菜、酒水等厨房常备用品,他还推介了农行扶贫商城和春播食品购买平台,助力扶贫并倡导健康饮食。 张朝阳透露,其提出的“价值直播”已经形成了积极正向效应。这种效应也体现在搜狐第二季度财报中。 张朝阳表示:“我们不仅是直播带货,还有高端访谈、直播会议。我们分屏直播四地搜狐马拉松,包括校草大赛,无人机大赛活动也都是注重直播形式,所以我们的直播技术是对整个搜狐内容、活动以及营销较好的提升,直播技术也帮助我们实现了品牌广告收入的提升。” 未来搜狐将会把直播做下去,“希望在DAU更高的水平上做下去,这样对广告商有更好的品牌影响。”张朝阳表示。 “在美股待着挺好的” 今年6月,网易和京东前后脚在港二次上市,有消息称百度、携程等也在推进赴港上市事宜。 7月6日,新浪也在官网披露,其董事会收到了一份非约束性私有化要约。7月27日,搜狗宣布收到了来自腾讯的初步非约束性收购要约,一旦成功,搜狗将从美股退市。 相比以前,除了私有化退市,中概股们有了赴港二次上市的选择。 在美股上市已达20年的搜狐会不会也有这样的打算呢? “如果你企业的品质很好,然后能够持续盈利,然后价值被投资人充分认识到,其实市盈率也还是能够保证比较高的。”张朝阳认为,“在美股待着挺好”。 据8月7日财新网报道,美国总统的金融市场工作小组发布报告建议称,若中国企业要继续在美国金融市场交易,就必须遵守美国的审计要求,否则将被迫退市。这些要求中包括允许美国公共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查阅中概股的审计工作底稿。 这是一个自中概股在美上市以来就争论不休的问题。截至今年6月,PCAOB还在声明中写道,全球范围内只有中国大陆、中国香港、比利时和法国的公司拒绝提供审计底稿,而且后两者的问题预计很快会得到解决。 如果这份报告的建议被采纳,那么已经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就必须在2022年1月1日前完成要求;而未来计划在美IPO的中国企业,则需要在上市时就遵守新规。 对此,张朝阳表示:“搜狐做事是特别规范的,我们在监管方面经得起推敲。” 当记者问道,您对于搜狐二次上市,是持观望态度还是坚决不可能?张朝阳回答:“如果香港上市这条路通了,我们也会选择和网易一样,美股那边不退,在香港二次上市。”
20.8亿美元,一个超高额的股权融资规模,打破了过往全球医药史的新增发行融资记录。融资方百济神州(6160.HK),十年拥有11项自主研发的药物进入临床,2项产品获批上市,惊人的速度,使得百济神州在年初吸引了安进投资约28亿美元后,再次得到高瓴资本、Baker Brothers和安进等重要投资方的主动增资。 吸引着众多重磅投资机构持续注资的百济神州(6160.HK),近日公布了2020年第二季度以及上半年的业绩情况。我们通过此次业绩来看一下,百济神州上半年的发展走势。 上半年产品销售增长强劲,商业化进程加快 根据百济神州的财报显示,2020年第二季度,公司产品收入达6564万美元,同比增长13%,创下历史新高。随着公司自主研发产品BTK抑制剂百悦泽®(泽布替尼)和PD-1百泽安®(替雷利珠单抗)上市,二季度的产品销售表现强劲,连续增长26%。尤其是百泽安®首年上市的放量速度,在二季度国内销售达2942美元,上半年实现总收入4994美元,约合3.5亿人民币,这一表现在国产PD-1中可谓突出。百悦泽®第二季度在美国及中国地区产品则实现了697万美元的销售收入。同时,另外两款在售药物瑞复美®、维达莎®在中国的销售也稳中有进,相比去年同期增长23%。 2020上半年,公司共计获得收入1.18亿美元,其中产品收入净额部分1.18亿美元,同比增长1.84%;研发费用5.90亿美元,同比增长44.99%;净利润亏损7.01亿美元,每股亏损0.69美元。 从产品管线上来看,目前,公司共计拥有超过25项进入临床的候选药物,其中8个拥有全球权益,临床前候选药物超过10项。今年上半年,百济神州的两款药物先后获批上市,百泽安®和百悦泽®在中国共有三项适应症获批,此外,公司在4个国家共有8项新药上市申请被受理(包括中国、欧盟、澳大利亚和以色列,涉及百泽安®和百悦泽®及帕米帕利),有望在未来持续带来更多收入。 图表一:在研产品管线 数据来源:公司资料,整理 百悦泽®(泽布替尼):中国获批2项适应症上市,全球商业化步伐加快 百悦泽®(泽布替尼)作为潜在同类最佳的BTK抑制剂,在2019年11月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成为中国首款获得FDA批准上市的创新药,适应症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至少一项疗法的成年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今年6月,中国国家药监局批准百悦泽®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至少一种疗法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和套细胞淋巴瘤,并在获批后12天内就实现了在中国的商业化上市。2020第二季度,百悦泽®在美国及中国地区产品销售收入实现697万美元。 除了中美,百悦泽®已经在3个国家提交多项新药上市申请,包括欧洲,澳大利亚,以色列,覆盖套细胞淋巴瘤和华氏巨球血症的适应症。 百泽安®(替雷利珠单抗):销售放量迅速,大适应症获批指日可待 百泽安®(替雷利珠单抗)作为一款经过结构改造的PD-1单抗,目前已经在中国获批2项适应症,全球的研发以及商业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2020第二季度,百泽安®在中国产品销售收入2942万美元,这是继百泽安®自2020年3月实现商业化上市以来开展销售活动的首个完整季度,销售放量迅速,而在当前已经白热化的PD-1市场竞争环境下,作为第六款上市的PD-1,百泽安®的销售表现可谓不俗。 今年4月,国家药监局批准了百泽安®用于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的新适应症申请。此外,百泽安®用于治疗一线晚期鳞状和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既往接受过往治疗的不可切除肝细胞癌两项大适应症的上市申请也已得到药监局受理。 帕米帕利:提交新药上市申请,纳入优先评审环节 帕米帕利是百济神州自主研发的一款高选择性PARP小分子抑制剂,目前已向国家药监局提交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至少两线化疗、携有致病或疑似治病的胚系的BRCA突变的晚期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患者的新药上市申请,并已经纳入优先评审。 接下来还有哪些看点? 从公司公告来看,百济神州预计在未来18个月当中,还将有4项早期临床数据公布,9项临床III期研究数据公布以及新药上市申请,4项潜在的新药上市申请或开展监管部门交流以及在2021年底拥有多达11项商业化产品组合。光这一组数据,恐怕已经能够吊打市场上许多生物科技类公司的研发进度。 图表二:公司未来发展计划 数据来源:公司资料,整理 另外,公司的生产基地已经完成了广州生物药生产基地的一期工程的设备验证及生产流程验证,并且启动了广州生物药品生产基地2期扩展工程,预计2020年年底之前完成。生产基地的完成,将有利于公司大规模的提升生产能力并可以继续引进新生成技术平台,为公司的未来更多的在研产品上市后的生产做好准备。 小结 看病难,用药贵,这些老生常谈的问题背后,有一部分原因来自于许多疑难杂症或者高发病种都来自于进口药物。如何做好药,如何做老百姓吃得起的药,成为在中国成长起来的本土创新药企业的一致目标。 短短十年间,百济神州已经成为中国创新生物制药领域的标杆企业,不仅是立足中国市场,也将目光放眼全球。不论是成为第一款在美国FDA获批的创新药,还是在今年多款产品在中国获批快速上市,不断证明了百济神州的研发能力与全产业价值链的实力。创新极具挑战,如何将挑战转化成动力,依靠的是研发能力,商业化团队等一系列的能力。而在新近一次融资交易完成后,公司的现金将超过50亿美元,充足现金流将在后续的研发中,为公司提供足够的弹药,而新产品的持续商业化上市,也将为公司带来稳定的现金流,相信在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中,百济神州有望继续带来更多惊喜。
8月10日晚间,*ST毅达公告称,公司收到上交所《关于同意上海中毅达股份有限公司股票恢复上市申请的通知》,根据安排,公司股票将于2020年8月17日在上交所恢复交易。 这是信达证券入主*ST毅达后,力挽狂澜进行重组后的最终结局,这也使得*ST毅达搭上了恢复上市机制最后末班车。 去年*ST毅达停牌前,不少股民买入股票赌重组,从去年自2月1日开始涨停以来,截至去年3月7日,*ST毅达的股价已累计大涨147.93%。日前,股吧里的投资者已经开启狂欢模式。 暂停上市一年后 带着“王炸”恢复上市 去年7月16日,*ST毅达公布,因2017年、2018年连续两个年度公司均被会计师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上交所依法依规自2019年7月19日起暂停公司A股和B股股票上市。 然而,三个月前的2020年5月7日,*ST毅达向上交所递交了股票恢复上市的申请。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以下简称《股票上市规则》)第14.2.1和第14.2.18条的规定,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本所)上市委员会对公司股票恢复上市的申请进行了审核。根据上市委员会的审核意见,本所决定同意公司被暂停上市的3.75亿股无限售流通A股和3.6亿无限售流通B股在本所恢复上市流通。”8月10日晚间,*ST毅达公告中称。 为何在暂停上市一年后恢复上市?答案在公司的2019年年报。 根据公告,*ST毅达2019年度实现经审计的合并报表营业收入约为1.9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98.40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01.59万元,截至2019年年底,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437.63万元。符合重新上市的条件。 不仅如此,公司的内控问题较之前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中喜会计师事务所为*ST毅达2019年财务报告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保荐机构华创证券经核查发表明确意见,认为公司具备持续经营能力,具备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运作规范、无重大内控缺陷。 为了彻底解决公司经营所面临的困境,维护中小股东利益,公司改组了董事会、监事会,并聘任了新任管理层,逐步恢复了公司治理及内部控制;积极推动重大资产重组,2019年11月份完成了对赤峰瑞阳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赤峰瑞阳”)100%股权的收购。 “通过注入优质资产,增强了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改善了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同时,公司通过实施公开挂牌、协议退出方式处置失控的子公司,积极与债权人谈判并实施债务重组等措施,解决了子公司失控及影响公司正常经营的重大债务问题。”*ST毅达在公告中称。 “主要是信达证券在重组上市公司的时候收了个质地较好的资产,这也是*ST毅能重组成功的关键。”一位券商投行人士对记者评价道。 “重组完成后重新恢复上市的股票,在二级市场还是会有想象空间,应该不乏有资金去炒作,*ST毅达这种恢复上市后应该会吸引资金再炒一轮。”上海易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副总监王永远对记者评价道。 曾是A股奇葩 前高管因信披违规入刑 事实上,在信达证券准备重组前,*ST毅达是A股奇葩般的存在。 营收为零、前管理层全部失联、被交易所喊话数次无人回应、公司印章证照和财务资料下落不明、遭证监会立案调查,以上种种,随便一项放在一家经营正常的上市公司,都是巨大的打击。 不仅如此,*ST毅达也成为上海地区首家因信息披露违规高管入刑的上市公司。 今年6月份,由上海证监局查办并向司法机关移送的*ST毅达违规披露重要信息案,经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4名责任人员分别被判处拘役至有期徒刑。 在新管理层上任后,*ST毅达积极与主要债权人沟通,通过债务重组、债务豁免等方式解决了影响公司正常经营的重大债务问题。 据悉,*ST毅达主营园林工程施工、市政工程施工及销售苗木业务,近年来信息披露违规行为频发。上海证监局调查发现,*ST毅达子公司厦门中毅达在未实施任何工程的情况下,以完工百分比法确认了井冈山国际山地自行车赛道景观配套项目的工程收入和成本,导致*ST毅达2015年第三季度报告信息披露虚假陈述,其中虚增营业收入7267万元,占当期披露营业收入的50.24%;虚增利润总额1064万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81.35%;虚增净利润798万元,将亏损披露为盈利。 此外,在恢复上市的风险提示公告上,*ST毅达称因公司2015年虚假陈述行为,正面临中小投资者提起虚假陈述民事赔偿诉讼。截至2019年年报出具日,*ST毅达预计可能需要赔偿的金额为1908.92万元。2019年1月1日至今,公司被证监会或其派出机构上海监管局3次行政处罚。
今年以来,丽珠集团、科伦药业、乐普医疗、长春高新等逾10家药企相继宣布拟分拆子公司上市。分拆的业务板块主要涉及诊断试剂、疫苗等生物创新药。业内人士认为,这些业务板块投资前景光明,但仍需要关注后续的研发投入、产品迭代升级、市场占有率、人才激励机制等诸多问题。 分拆上市 2019年12月,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分拆所属子公司境内上市试点若干规定》。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在上述宣布拟分拆子公司上市的10余家药企中,多数拟分拆子公司在科创板、创业板上市,业务板块主要涉及诊断试剂、疫苗等生物创新药。 丽珠集团8月9日晚间公告,拟分拆其控股子公司丽珠试剂在A股上市。根据公告,丽珠集团主营业务为医药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涵盖制剂产品、原料药及中间体和诊断试剂及设备等,公司下属子公司丽珠试剂为公司专注于诊断试剂及设备制造的独立业务运营平台。 乐普医疗拟将其控股子公司乐普诊断分拆至科创板上市。乐普诊断主要经营体外诊断试剂及仪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 疫苗业务成为分拆上市的热门。今年以来,长春高新、华兰生物及辽宁成大等上市公司相继发布公告,拟分拆疫苗业务独立上市。长春高新5月25日晚间公告,拟将其子公司百克生物分拆至上交所科创板上市。本次分拆完成后,长春高新股权结构不会发生变化,且仍拥有对百克生物的控股权。百克生物主营业务主要为人用生物疫苗的研发、生产、销售,主要产品为水痘疫苗、人用狂犬病疫苗、鼻喷流感疫苗。 华兰生物计划分拆子公司华兰疫苗至创业板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主要涉及血液制品、疫苗制品两大板块,华兰疫苗自成立至今一直专注于疫苗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是我国疫苗制品行业品种较多、规格较全的企业之一。6月30日,分拆华兰疫苗上市工作有了新进展。河南证监局网站显示,华兰疫苗正在接受华泰联合证券辅导,已在河南证监局进行辅导备案。 辽宁成大拟将其控股子公司成大生物分拆至上交所科创板上市。成大生物科创板IPO申请已进入问询阶段。成大生物主要从事生物制品业务,主要为人用疫苗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对于药企计划分拆子公司上市的热潮,中邮证券首席研究官、董事总经理尚振宇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首先,制度层面证监会鼓励企业分拆上市;其次,中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潜在的医药需求巨大;此外,企业产品创新升级要融入价值链体系。 实现双赢 上述药企拟分拆的业务板块具有较高的独立性。丽珠集团公告显示,丽珠试剂业务领域、运营模式与公司其他业务板块保持较高独立性,本次分拆不会对公司其他业务板块的持续经营运作构成实质性影响。乐普医疗表示,乐普诊断与公司其他业务保持较高的独立性,分拆乐普诊断上市不会对公司其他业务的持续经营构成实质性影响。华兰生物公告称,华兰疫苗作为公司下属唯一的疫苗制品业务运营平台,其业务领域、运营模式与公司其他业务板块尤其是血液制品板块之间保持较高的独立性,本次分拆不会对公司其他业务板块的持续经营运作构成实质性影响。 丽珠集团指出,本次分拆完成后,公司仍将控股丽珠试剂,丽珠试剂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仍将反映在公司的合并报表中。本次分拆上市将导致公司持有丽珠试剂的权益被摊薄,但丽珠试剂的发展机遇与创新能力将进一步提升,有助于提升公司未来的整体盈利水平。同时,本次分拆上市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丽珠试剂的品牌知名度及社会影响力,优化丽珠试剂的管理、经营体制,提升丽珠试剂的管理水平。有利于丽珠试剂拓宽融资渠道,进一步加大研发、运营的投入,巩固丽珠试剂的市场竞争力。丽珠试剂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有助于深化公司在诊断试剂产业链的战略布局,实现诊断试剂业务板块的做大做强,进一步提升公司资产质量和风险防范能力。 乐普医疗表示,本次分拆完成后,上市公司仍将控股乐普诊断,乐普诊断的整体经营情况、财务及盈利状况均将在上市公司合并报表中予以反映。分拆上市将有利于提升乐普诊断的独立性、投融资能力以及市场竞争力,乐普诊断经营实力和盈利能力的提升,亦将正面影响乐普医疗的整体盈利水平。 尚振宇认为,医药企业需要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竞争体系,加强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研发投入,不断升级自身产品与服务能力,资本市场作为直接融资渠道为此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光大证券研报显示,子公司单独上市直接对接资本市场,有助于拓宽融资渠道,管理层得到有效激励。对母公司而言,控制权不变的分拆上市不会影响合并报表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分拆上市当年,母公司利润可能因为持股比例被稀释而下滑。选择分拆上市,更多出于对公司治理和长期战略层面的考虑。 前景光明 诊断试剂、疫苗等生物创新药均是目前资本市场追捧的板块,未来依然被看好。国信证券高级研究员张立超认为,疫苗的公众知晓率、渗透率、接种率有望持续性提升。加上近年来重磅疫苗新产品不断获批上市,疫苗板块将充分受益并步入景气上行区间。预计治疗性疫苗和新型疫苗将成为未来研发的重要方向,符合政策导向、重视研发投入、技术创新以及新产品研发能力强的疫苗企业将进入黄金发展期。建议重点关注国际合作能力突出、具有技术优势和全球化经营实力,尤其是已经开展新冠病毒疫苗研发的企业。 光大证券认为,疫情催化行业加速升级,公共卫生体系有望迎来变革,预防环节日益得到重视;新冠病毒疫苗全球研发竞速带来国内疫苗技术平台转型升级。重大疫情过后,伴随大众疫苗接种意识的提升,尤其相比发达国家和地区渗透率还很低的二类疫苗,有望弥合差距。华安证券表示,政策对创新药、器械相关企业带来政策红利。创新药、器械将长时间获得政策鼓励而高速发展。 尚振宇认为,从投资收益角度看,这些业务板块前景光明,但需要关注后续的研发投入、产品的迭代升级、市场的占有率、财务管理成本、人才的激励机制等诸多问题。
铝期权和锌期权8月10日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下称“上期所”)正式挂牌交易。 当天的活动以现场和网络直播结合的“云上市”形式开展。来自证监会、上海市政府、相关行业协会、铝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嘉宾和观众,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共同见证了铝期权和锌期权的上市。 铝、锌期权理性开市 上市首日,铝期权成交2665手,持仓2006手,成交额为282.66万元。锌期权成交4793手,持仓2410手,成交额为787.3万元。 南华期货期权研究员周小舒对记者表示,近期金属期货价格波动加剧,短期历史波动率明显高于长期历史波动率,由于期权还有34个交易日到期,以90日历史波动率作为定价参考波动率,导致期权挂牌价格偏低。开盘后,两个商品期权的成交价小幅高于挂牌价,说明金属期权市场比较理性。 周小舒说,目前上期所金属期权主力合约为2010期权合约,次主力合约为2011期权合约,主力期权合约流动性较好,建议投资者在交易铝、锌期权时,首选2010期权合约。 产业客户积极参与 铝期权和锌期权上市获得了行业企业广泛关注。昨日首批成交的单位客户包含中铝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托克投资(中国)有限公司和中粮祈德丰(北京)商贸有限公司等。 中铝集团副总经理刘建平表示,铝期货和锌期货已在企业套期保值等风险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及今年全球疫情冲击等重要时期,中铝集团通过铝期货和锌期货,积极开展套期保值,有效规避了价格大幅波动风险,确保了稳定经营。相信铝期权、锌期权的上市,一定会在铝、锌产业的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为企业风险管理作出应有的贡献。 托克集团是世界上最大的实物商品贸易公司之一。该集团全球CEO杰瑞米·威尔(Jeremy Weir)昨日也在致辞时表示,未来10年,托克集团将继续聚焦中国发展。“我们很高兴看到在岸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和创新,使我们这样的市场参与者能以不同方式去对冲风险。” 商品期权市场将持续扩容 随着铝、锌期权的上市,国内商品期权交易品种数增加至18个。根据监管层要加大品种供给的思路,接下来还有不少商品期权将亮相。 上期所理事长姜岩此前对记者表示,上期所今后还将继续完善有色品种的衍生产品链,研究推出镍期权、铅期权等更多的有色期权品种,逐步做到有色品种全覆盖,服务好全行业。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尚福山昨日也在上市仪式上呼吁,期待上期所稳步推进有色金属期货国际化进程,加快镍、铅、白银等期权的上市步伐,为有色金属行业高质量发展、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为完善能源产品序列,上期所正在推动原油期货期权等品种上市工作。同时,其他交易所也纷纷表示将加强对期权新品种、新工具的供给力度,进一步完善衍生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