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敦种公告,公司拟向酒钢集团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价格为3.41元/股,募资总额不超5.4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将全部用于补充运营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本次发行后,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将发生变更,酒钢集团将成为公司控股股东,甘肃省国资委将成为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公司同日公告,拟将公司持有的部分公司股权及资产通过股权转让及资产出售的方式转让给酒泉寒旱经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其中以股权转让方式进行的交易标的为公司持股的5家全资子公司及1家控股子公司的股权;以资产出售方式进行转让的资产为宁夏种子分公司的资产。交易价款总额为19,576.43万元。
“2020年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面对VUCA(指商业世界越来越易变、复杂、不确定和不可预测)时代,旭辉控股坚持均衡发展策略,努力实现持续、稳定、有质量的增长。”8月28日上午,在旭辉控股2020年中期业绩说明会上,董事局主席林中表示:“在长期主义经营理念下,生态平台能力、创新引领力、组织执行力、品牌竞争力和持续发展力五大核心竞争力构筑成旭辉的战略护城河。” 8月27日晚间,旭辉控股交上了“中考”成绩单。截至6月30日,旭辉控股实现收入230.2亿元,同比增长11.3%;归属于股东净利润36.68亿元,同比增长5.38%;核心净利润31.94亿元,同比增长11.2%;核心净利润率为13.9%;毛利率为25.6%;每股派息11港分,较去年增长10%。自上市以来,累计每股派息1.55港元,达到IPO价格(1.33元港币)的117%。 展望下半年市场走势,林中表示,房地产行业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不会变,预计下半年房价更趋于平稳。受疫情影响,年内行业增速会前低后高,会呈现房企竞争格局加速分化,土地市场会更加理性,投资买地增速会放缓;从大势上看,房地产行业将从土地红利时代迈向管理红利时代。 下半年推货量达2800亿元 “提升单城或单个区域效能”,这是目前多数全国化房企在战略布局上的新规划,其背后的逻辑是投资布局版图已经铺完,为了更大释放产品溢价空间,需要区域深耕。在这一方面,头部房企动作较为迅速。 “从旭辉控股前7个月各区域的销售情况来看,江苏、山东、华北、东南区域上半年回款均超过百亿元,特别是东南区域销售额已突破250亿元。”同策研究院资深分析师肖云祥向记者表示,多大的目标就配多大的班子,要达到区域小集团级别,其考察内容包括销售规模、战略纵深、区域市场份额等,这也加大了公司冲规模的内部竞争,促进整体规模的增长。 “旭辉控股三年前就推进‘总部大平台+区域小集团+项目集群’的‘三级管控’模式,快速落地多元化拿地、精品商业等战略。”地产分析师严跃进向记者表示,今年上半年以来,旭辉控股组织转型明显提速,已设立东南、江苏、皖赣、上海、西南、山东、华北共七个区域集团。 对组织结构变阵的初衷,林中表示,旭辉需要培育和打造十几个区域小集团,每个小集团的规模要达到300亿元-400亿元,大的区域集团销售要超过500亿元,以新架构匹配未来5年旭辉控股的业务发展。 至于接下来的推货安排,旭辉控股方面表示,下半年新开盘项目超过50个,总可售货值约2800亿元,其中88%位于一、二线城市及准二线城市。旭辉控股CEO林峰表示,“对于全年2300亿元的目标非常有信心超额完成。” 总土地储备首超万亿元 在投资拿地方面,旭辉控股上半年加大了多元化取地的力度。“到有人去的地方,买合适价格的土地。”林峰表示,下半年公司会抓住投资机会,但不会超过占销售回款40%的红线。 截至6月30日,旭辉控股新增土储总建筑面积465万平方米,新增货值约838亿元,权益比提升至69%。其中91%新增可售货值位于一、二线城市核心区域,土地储备优质。按照可售货值计算,新获项目并表比达70%。 “2016年以来,旭辉通过收购、旧改、合作等方式斩获便宜土地。”肖云祥向记者表示,随着后期公司商业运营和教育业务实力提升,多元化拿地策略能力不断得到强化,进一步降低了拿地的平均溢价率。 截至目前,旭辉控股土地储备总货值首次突破万亿元,达到10300亿元,满足未来三年发展需求。接下来,“多元化和摘牌挂拿地四六开”林中表示,这样可以保证毛利率水平。 严控负债增长比重 加快多元化拿地力度的背后,旭辉控股也在坚守稳健自律的财务管理策略。 截至6月30日,旭辉控股净负债率63.2%,较2019年末下降2.4个百分点;加权平均融资成本5.6%,较2019年末下降0.4个百分点;现金短债比达2.4倍。 总体来看,在实现销售和业绩稳健增长的同时,旭辉上半年严控债务总量规模,有息负债略微增长1.5%,与去年年末基本持平。 “‘三线四档’(按照剔除预收款的资产负债率不得大于70%、净负债率不得大于100%及现金短债比不得小于1倍的触线标准,将房企分为红、橙、黄、绿四档)不会对公司有影响,因为旭辉控股内部对负债水平的控制要严于这一标准。”林峰称,今年以来,旭辉得到了标普、穆迪及惠誉三大评级机构“BB”、“Ba3”和“BB”的信用评级,在信用评级增持下,公司以多种方式持续优化财务结构,包括首次发行境外绿色债券等。 “管理层一直希望以更少的成本去撬动更大的资源,旭辉的发展模式是规模、利润和财务稳健均衡发展。”旭辉控股CFO杨欣表示,旭辉希望将净负债率维持在70%以下,第二个五年计划目标是冲击百亿元利润和千亿元市值,未来三至五年成为给资本市场回报最高的上市房企之一。
光大控股新经济基金投资的第二家新能源车企小鹏汽车近期登陆纽交所。 据招股书披露,截至2020年7月31日,小鹏汽车已向用户交付G3车型18741辆、P7车型1966辆。战略上,小鹏汽车专注于开发全栈自动驾驶技术和车载智能操作系统以及核心车辆系统,包括动力总成、电气和电子架构,以及内部E/E体系结构。根据HIS Markit报告,小鹏汽车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XPILOT3.0有望在当今商用乘用车中提供最高水平的自动驾驶功能,旨在用技术和数据推动智能电动汽车转型,塑造未来移动出行体验。 光大控股新经济基金负责人艾渝表示:“小鹏汽车是光大控股新经济基金长期关注并布局智能领域的代表性企业。随着AIoT技术对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升级完善,智能汽车将作为智能出行场景中的重要终端,提供远超当前智能手机的链接和服务。小鹏汽车作为国产智能电动汽车中的佼佼者,持续专注于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的研发和应用,并取得业内公认的优异成绩。这无疑将极大地提升整个中国智能电动汽车行业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力,并在数据和解决方案两端进一步沉淀我们对于智能出行场景的理解和布局。” 光大控股新经济基金成立于2016年,管理基金规模近250亿元。成立至今,光大控股新经济基金已完成70多个投资项目、捕获20家独角兽,并孵化出全球领先的智慧场景服务商“特斯联”。 2020年8月,光大控股新经济基金趁势升级,联合全球领先的智慧场景服务商特斯联共同设立光大控股智能新经济基金(简称光智基金),目标规模人民币100亿元。目前基金一期已获机构投资者认缴人民币70亿元,将分别以人民币、美元双币形式设立。光智基金将更加聚焦于围绕人工智能、物联网、5G、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落地和商业应用解决方案,聚焦于由多种智慧场景解决方案组合而成的AI CITY(人工智能城市)的建设与布局。
今日上午,新力控股(2103.HK)公布中期业绩,截至6月末,公司实现收入87.03亿元,同比增长24.6%;期内净利润为8.71亿元,同比增长约76.2%。 受新冠疫情和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双重影响,地产行业上半年,尤其是一季度销售受阻,业绩承压,百强房企中近半数企业累计销售金额低于去年同期,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力控股仍然维持稳健增长,实现收入利润双增,体现出强劲的扩张态势。 当房地产行业大洗牌持续加速,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高质量的发展和风险抵抗能力成为逆势突破的关键。“优等生”新力控股,正凭借“精细化管理”实现高速向高质量发展的完美转身。 一、盈利能力强劲,高质量发展渐入佳境 作为“国内最年轻上市房企”以及“年度最快上市房企”,新力控股一直保持着优异的成绩。从今年公司公布的中期成绩单来看,其中亦不乏诸多亮点。 新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联席董事长、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 陈凯 8月31日,新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举行2020年中期业绩线上发布会。 图为新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联席董事长、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 陈凯(左) 首席财务官 许进业先生(中) 香港办公室副总经理/资本市场及企业传讯总经理赵慧女士(右) 财报显示,2020年上半年,新力控股公司实现收入87.03亿元,同比增长24.6%;实现毛利26.30亿元,同比增长13.8%;归母净利润8.2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3.1%;归母核心净利润6.8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1.5%;核心利润率7.8%,同比上升2.1个百分点。 虽然受到疫情冲击和经济承压的双重影响,新力控股核心利润指标仍持续向好,展现出强势的盈利能力。而在利润快速增长的背后,则是公司规模快速增长带来利润释放的支撑。 作为增速最快的Top30房企之一,新力控股在房地产开发领域可谓成长迅速。2020年上半年,公司全口径销售额达435亿元,权益合约销售金额约21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及6.8%。 随着国内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宏观经济快速复苏,预计公司下半年整体销售和推盘结构将继续保持有质量的均衡趋势。 在未来规划中,新力控股强调“精细化管理”带来的价值提升,通过优质土储蓄力高成长空间,稳健财务为高价值保驾护航,科学管理与决策机制提高人均效能,持续提升发展质量,展现强大的运营实力。 这种“精细化管理”带来的标准化提升,渗透到了从土储到产品的方方面面。例如,在拿地开发方面,通过六大管理体系建设,形成快速度、高周转、强效能的高效运营体系,实现在江西南昌拿地到开盘时间仅5-6个月,其他区域仅6-8个月;在产品设计方面,新力控股打造5S住区标准体系,从设计图纸开始,秉承更精致、更全面、更安全的宗旨,制定了3大价值主张、11重品质精筑、459项细节标准,实现产品端的突围,持续提升品牌价值。 8月25日,新力控股还与阿里云完成全面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将在未来社区、智慧园区、新零售、地产企业数字化转型领域展开全面合作,通过“房地产+互联网”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和发展模式。 可以预见,在良好的内循环下,随着公司规模不断扩大和模式愈发成熟,利润端的优势还将持续放大。 二、优质土储持续蓄力,多元布局结构优化 新力控股能够在销售端和利润端同时发力的背后,得益于公司土储端的强劲支撑。 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6月30日,公司已在全国布局138个项目,权益总土储高达1534万平方米,从权益面积计算,一二线城市占比达85%。从资源布局来看,江西省、大湾区、长三角及其他中西部核心城市权益土储建筑面积分别占约32%、31%、20%及17%。 其中,2020年上半年新增项目共22个,总计规划建筑面积229万平方米,权益占比72.5%,权益投资额92.94亿元,平均地价5,601元/平方米。 从土地储备的结构来看,新力控股不仅通过积极的拿地态势保持充沛土地储备,还在深耕江西省,稳住大本营优势的同时,重点布局具有增长潜力且人口持续流入的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中西部核心城市,不断优化土地储备结构。 尤其是今年在长三角区域的布局比重显著提升,土储结构持续优化。2020年上半年,公司新增22个项目中,有12个均分布在长三角,包括杭州、宁波、苏州、泰州、无锡等城市。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在长三角的权益土地储备面积为306万平方米,占比20%。 新力控股拥有自己严格的拿地公式,通过评估城市的人口、经济、房价、市场容量和GDP复合增长率等核心指标,谨慎选择进驻具备高增长潜力的城市。 2020年上半年,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长三角城市群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同比仅微跌3%,在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区域跌幅基本超过20%的背景下,长三角市场体现出强大的韧性。而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持续推进,周边城市承接核心城市产业转移,吸引人口回流,房地产市场前景也愈发清晰。 结语 在保持业绩增长和规模扩张的同时,新力控股还保持稳健的财务状况和良好信用,展现优异的财务管控能力。 根据最新数据,新力控股2020年中净负债比率降至66.2%,在2019年年底实现净资本负债率从237.9%大幅下降到67%后,保持稳中有降的良好态势。现金短债比为1.4,现金流充足。 凭借优秀的业绩和财务能力,新力控股上市后获得多家国内外大行的稳定合作。今年3月公司被纳入恒生综合指数和港股通,6月获得惠誉B+(稳定)、标普B(稳定)和穆迪B2(稳定)的稳定评级,上半年境外公开集资总额达到4.9亿美元,目前已取得未使用额度包括20亿供应链ABS,10.06亿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7.27亿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成功打开多元化融资渠道,并将继续通过打造跨境双资本市场融资平台,拓宽融资渠道。 作为当下备受市场关注的“后起之秀”,新力控股再一次交出让市场满意的答卷,而这些靓丽的成绩单又将继续增强资本市场的青睐,助推公司在这条竞争愈发激烈的赛道上跑得更快、更远。
泛海控股公告,公司将以42.29亿元的总价格,向张江集团、张江高科等22家投资者转让民生证券共31.07亿股股份(约占民生证券目前总股本的27.12%)。此次股份转让完成后,公司对民生证券持股比例将由71.64%降至44.52%,民生证券仍为公司合并财务报表内企业。在本次引进战略投资者、优化股权结构的基础上,下一步民生证券将进一步加快推进筹划上市事宜。 【相关报道】 东方创业拟受让民生证券1.15%股份 东方创业公告,为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助力公司投资板块发展,公司拟与控股股东东方国际集团共同受让民生证券的控股股东泛海控股持有的民生证券股份,交易价格1.361元/股。公司出资不超过1.8亿元,受让民生证券的股份不超过13,225.57万股,持股比例约1.15%。东方国际集团出资不超过1.2亿元,受让民生证券的股份不超过8,817.05万股,持股比例约0.77%。本次交易未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房慧 8月31日上午,新力控股(2103.HK)以线上方式举行了2020年中期业绩发布会。 联席董事长、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陈凯,首席财务官许进业,香港办公室副总经理、资本市场及企业传讯总经理赵慧出席了会议,并答投资者和媒体提问。 对于新力购地的逻辑,陈凯表示:新力控股的布局,会优先考虑人口相对聚集的城市,三四线城市要看区域。 长三角的还是能做的,尤其是以上海为中心的周边城市,还是值得期待的。如嘉兴、杭州、江阴、常熟等。对于大湾区,新力更聚焦于深圳、惠州、珠海、佛山等城市。 在江西大本营,新力则是坚定下沉至三四线,新力物业比地产进入的更早,在这个区域新力是有优势的。 总体认同一二线城市的市场,三四线城市有所为有所不为。
8月28日,被称为A股“抗疫第一股”的圣湘生物(688289.SZ)正式在科创板上市交易。按照首日收盘价计算,圣湘生物总市值超过460亿元。 而圣湘生物则是联想控股金融服务板块战略投资企业正奇金融,以投行思维、整体方案支持科技型企业快速发展的经典案例之一。按照圣湘生物上市首日股价初步测算,正奇金融将收获超过50倍的超额投资回报。 随着在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高分子材料、创新消费、智慧制造、专业服务等优质赛道上布局的持续加快,联想控股的未来发展也受到业内持续看好。 圣湘生物所处的医疗专业服务赛道是联想控股重点布局的方向之一。今年以来,联想之星投资的开拓药业、燃石医学已先后上市。同时,财务投资板块已递交IPO申请的12个项目中,不乏健耕医药、科美诊断、康众医疗、盛诺基医药、诺思格医药、凯因科技、国科恒泰等在医疗领域具有一席之地的优质标的公司。 科技赛道则是联想控股重点布局的另一大赛道。今年以来,正奇金融投资的艾可蓝、天合光能,以及君联资本投资的优刻得、赛伍技术、燕麦科技、国盾量子等多家企业已成功登陆资本市场。下半年,微导纳米、海目星激光等已递交IPO申请的被投企业也蓄势待发。 特别是,近年来,基于“产业报国”的理想,联想控股着眼长远,加快布局国内产业短板领域。以被国外“卡脖子”的国内芯片产业为例,十余年来,联想控股通过财务投资,已经投资了旷视科技、展讯通信、富瀚微、灵明光子、驭光科技、博升光电等多家芯片企业。 另据8月27日披露的联想控股半年报透露,公司按照既定的规划正在有序推进新一轮战略的制定工作,“我们以开放坦诚的态度全面复盘过往业务的得失,客观审慎地评估内外部环境变化,积极主动面对不确定性,未来力争在中国推动科技创新、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过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并实现长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