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控股股东占用公司资金、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非标意见、被披星戴帽等一系列操作之后,*ST济堂又迎来了全新的烦恼:8月18日,公司公告称,收到持股3.33%小股东的股东大会临时提案,要求罢免全体非独立董事,理由是控股股东及关联方的违规行为给公司及公司中小股东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公司现任董事会特别是各位非独立董事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王智斌律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当董监高未勤勉尽职时,持股3%以上的股东,可以提出“罢免案”,“罢免案”能否通过,则取决于股东之间的博弈,这其中,大股东是关键因素。然而,董监高失职的后果,并非仅仅是“罢免”与否的问题。 占款可追溯至2016年 查阅公司过往公告可知,控股股东的占款,持续时间较久,而最早可追溯至2016年。 *ST济堂称,2016年至2019年期间,公司全资子公司同济堂医药、新沂同济堂根据采购合同向无关联关系的湖北顺天医药有限公司、湖北日月新健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等13家公司预付的采购款累计104568.53万元未能收到合同约定货物,经公司自查及向控股股东进一步了解,该预付款项最终为同济堂控股股东实际使用,形成控股股东非经营性占用。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占用资金合计余额为104568.53万元,加上两家控股股东附属公司借款额,占用资金累计余额为104712.54万元,同济堂医药、新沂同济堂已将上述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调整至其他应收款—湖北同济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项下。 占用资金事项引发了一系列的事件,此后,*ST济堂去年年报被非标,公司股票也自今年7月1日起被披星戴帽。8月8日,公司公告了股东大会召开通知,持有3.33%股份的股东新疆盛世信金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盛世信金”),在8月14日提出临时提案并书面提交股东大会召集人董事会。 控股股东占用资金埋祸 据公告显示,盛世信金注意到,根据公司近期发布的一系列公告,在2019年报告期内,作为公司控股股东的湖北同济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及关联方湖北同济堂科技有限公司、海洋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通过供应商及其他非关联方等方式占用公司资金共计104712.57万元(均不含利息);主要因前述原因导致公司2019年度审计报告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进而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13.2.1条的相关规定,公司自7月1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盛世信金认为,控股股东及关联方的违规行为给公司及包括盛世信金在内的公司中小股东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公司现任董事会特别是各位非独立董事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有鉴于此,盛世信金拟提请股东大会免去全体非独立董事的职务并启动重新选举公司第九届董事会的非独立董事,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以期能够维护中小股东的利益并带领公司走出困境。 图片截自*ST济堂公告 王智斌律师告诉记者,依据《公司法》149条至152条的规定,董监高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此时,连续180日联合或者单独持股超过百分之一的股东,可以作为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公司高管赔偿公司因失职而产生的损失。 这些事项也引发了监管部门的关注,在8月17日,*ST济堂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监管一部下发的监管工作函。监管工作函提及,“盛世信金认为公司现任董事会特别是非独立董事对控股股东及关联方的违规行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请盛世信金补充披露提议免除全体非独立董事职务的具体原因,认定非独立董事对相关违规事项负责的主要依据;请相关非独立董事分别披露在公司控股股东及关联方的资金占用、违规担保等行为发生过程中的履职情况,说明是否勤勉尽责,并提供相关证据;公司控股股东同济堂控股应当积极采取措施,尽快偿还对公司的资金占用,并协助公司解除违规担保责任,确保上市公司利益不受损失,保障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监高应当勤勉尽责,督促同济堂控股股东及关联方尽快解决资金占用及违规担保等问题;保证公司董事会、监事会规范运作、平稳运行,依法依规维护股东权利的正常行使,确保公司生产经营稳定。” 关于*ST济堂的事项,将继续给予关注报道。
中国卫星公告,公司关注到有部分媒体发表了关于公司控股股东空间院宇航系统总体重组的相关报道,并对公司相关情况进行介绍。经向控股股东核实,本次空间院宇航系统总体业务优化,是空间院非上市公司体系业务的优化,不涉及上市公司现有业务体系的调整。本次业务优化不会对中国卫星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产生影响,不会对中国卫星股权结构产生影响,目前对中国卫星业务没有直接重大影响。
日前,铜道控股(NASDAQ:GLG)发布了半年报,营业收入及净利润较上一年度同期相比均呈现增长,这一变化主要来自GLG的新业务大宗商品交易,而原豪车租赁业务营收明显下滑。 财务数据显示,大宗商品交易业务收入合计371万美元,较2019年第二季度销售收入增长586%。截至2020年6月30日,股东权益为8,88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 据同花顺数据显示,铜道控股是一家控股公司,于2011年12月19日在美国特拉华州注册成立,前身是中国蝙蝠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蝙蝠集团有限公司在中国经营二手豪华汽车租赁业务。2019年11月,公司正式开展大宗商品交易业务。2020年3月发布公告,公司名称正式变更为铜道控股股份有限公司(TDHoldings,Inc.)。
清新环境披露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本次发行对象为公司控股股东川发环境和公司持股20%的第二大股东世纪地和。发行价格为4.84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57,000万元,募集资金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借款。
京东14日在港交所早间公告,公司于2020年8月已订立最终协议,子公司Jingdong Express Group Corporation(京东物流)将收购中国专门从事限时速运服务的跨越速运集团有限公司的控股权益,收购以总对价人民币30亿元收购跨越速运现时股份及认购跨越速运已发行新股份进行。预期该交易将于2020年第三季度完成。
2011年,ST华鼎(601113,SH;昨日收盘价2.98元)在上交所上市,成为义乌首家IPO的民营企业,公司实际控制人丁志民、丁尔民、丁军民三兄弟,也一举成为义乌第二大富豪,财富仅次于浪莎集团的翁荣金家族。然而,ST华鼎上市后的表现难言成功,2019年度更是突然崩塌。丁氏兄弟旗下三鼎控股违规占用公司大笔资金的事项也被曝光。 丁氏兄弟的问题不止于此。据ST华鼎今年8月11日晚间披露,丁志民、丁尔民涉嫌相关金融违法行为,已经被公安机关立案调查,丁志民更是已经被刑事拘留。 ST华鼎披露老板被拘 据ST华鼎公告,公司于8月10日收到实际控制人丁志民家属通知,丁志民因涉嫌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凭证罪,被义乌市公安局刑事拘留。相关事项尚待公安机关进一步调查。同日,公司实际控制人丁尔民通知公司,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义乌经侦立案调查,义乌市公安局对其出具《取保候审决定书》,决定对其取保候审,期限自8月8日起算。相关事项尚待公安机关进一步调查。 简历显示,丁志民、丁尔民、丁军民三人分别出生于1963年、1965年及1967年。据ST华鼎2019年年报,丁志民、丁尔民、丁军民三兄弟持有公司控股股东三鼎控股的股权比例分别为33.40%、33.30%、33.30%,共同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早前,丁志民在ST华鼎担任董事职务,丁尔民在ST华鼎担任董事长职务。今年6月,上交所对丁尔民、丁志民等人予以纪律处分。上交所认定,丁尔民、丁志民5年内不适合担任上市公司董监高人员。随后,两人于7月初辞去在ST华鼎担任的相关职务。在丁尔民、丁志民“退出”后,同时被公开谴责但未被认定为不适合担任上市公司董监高人员的丁军民,出山担任了ST华鼎董事长。 ST华鼎表示,丁军民目前在正常履职,丁志民、丁尔民未在公司担任董事、监事及高管的职务,上述事项不影响控股股东的股东权利行使及公司的正常业务运作,目前公司生产经营正常。 丁氏兄弟的危机 从义乌乃至浙江知名富豪沦落至涉嫌违法被拘,丁志民的人生轨迹令人唏嘘不已。以其为代表的丁氏兄弟掌控的“织带大王”三鼎控股的滑坡更是让人感叹。 资料显示,三鼎控股拥有全球最大的织带企业和全国最大的锦纶生产企业,曾连续十多年位居义乌工业企业50强榜首,连续多年入选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曾入选为“浙江省民营企业100强”。 早在2006年,丁志民便进入“新财富500富人榜”。榜单介绍称,丁志民以织带起家,1994年创办三鼎控股,目前拥有十多家子公司,控股资本达17亿元,行业涉及织带、化纤、国际贸易、产业投资、房地产等相关领域。 对于丁氏兄弟初期的财富积累,ST华鼎在其招股说明书中有这样一番阐述:丁志民中学毕业后从事“鸡毛换糖”、小商品零售等个体经营业务。1984年起,丁志民进入义乌小商品市场与丁尔民共同从事小商品手工加工、批发贸易业务,负责在外地市场采购原料。2006年度,丁志民的个人身家达到6.7亿元,排在“新财富500富人榜”第377位。 2011年,ST华鼎成功上市。当时,丁志民、丁尔民、丁军民三兄弟通过三鼎控股间接控制ST华鼎股份约1.68亿股。按照发行价14元/股估算,三人持股价值近24亿元。 倘若ST华鼎给力,丁氏家族的财富无疑将会继续增值。不过,ST华鼎上市后业绩整体表现较为低迷。2018年,公司并购通拓科技,布局跨境电商业务。这一年,上市公司的收入和净利润均同比大幅增长。但在二级市场上,公司此次资本运作遭遇投资者用脚投票,股价遭遇重挫。 果然,资本是最敏锐的。通拓科技2018年、2019年均没能完成业绩承诺,计提商誉减值准备重创ST华鼎业绩。2019年度,公司计提商誉减值准备逾9亿元,全年净利润亏损13.21亿元。 期间,丁氏家族违规占用ST华鼎资金事项被曝光,更是让人大跌眼镜。ST华鼎于2019年8月公告称,经公司自查,2019年1月~7月,公司控股股东通过供应商及在建工程项目等方面占用公司资金共计5.97亿元(不含利息),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比例为10.27%。当时,三鼎控股承诺在公告披露之日起一个月内解决上述资金占用问题。但据ST华鼎今年7月31日公告,公司尚未收到控股股东归还的资金占用本金及利息。 三鼎控股还不了钱在意料中。去年9月起,三鼎控股便开始出现债券违约,公司自称“流动性出现问题,偿债压力较大”。紧接着,三鼎控股的各种问题被曝光:信披失真、挪用公司债募集资金等。 三鼎控股的官网如今已无法打开。在新财富500富人榜等榜单上,丁志民早已榜上无名。此外,丁氏兄弟还遭到了ST华鼎其他股东势力的挑战。
晓非 8月12日下午,昌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刘建国在谈到新常态下中小房企规模突围之路时表示,大多数中小企业同样面临的问题:布局比较分散,资产过多,周转不快,产品的标准化不够,管理的标准化不够。 昌建控股为实现拿地突围,把合作的模式、对象、机制全部打开,昌建绝对控股的项目,由于当地不占有品牌优势和运营优势,交给对方来操盘。“有一次我跟团队讲,中国如果要评前100强的合作友好度的企业,我们要争取进前10名,所以在这一块我们尽量做到合作友好,这样合作的机会就会更多一点。” 昌建控股像许多标杆企业一样,有跟投,高层全部有股权,然后是中层必须要跟投,同时也成立了员工的共享共创基金。这样一方面解决资金问题,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