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迪环境、启迪古汉8月4日双双早间公告,两家公司于2020年8月3日分别收到公司控股股东启迪科服转发启迪控股(系启迪科服的控股股东、启迪环境的间接控股股东)下发的《启迪控股关于签署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根据《通知》内容,启迪控股于2020年8月3日与豫资基金、中融创、郑发集团、东龙控股签署了《关于启迪科技服务(河南)有限公司之合作协议》(以下简称“《合作协议》”)。本次协议签署方中融创、郑发集团及东龙控股为一致行动人。根据《合作协议》,启迪控股将以其持有的启迪科服的股权及现金出资,豫资基金、中融创、郑发集团、东龙控股以现金出资,合资设立启迪科技服务(河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目标公司”)。目标公司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0亿元整,出资完成后启迪控股、豫资基金、中融创、郑发集团、东龙控股分别持有目标公司50%、20%、13%、12%、5%股权。本次合作协议相关履约完成后,启迪控股将通过目标公司控股启迪科服。 通过本次合作,启迪科服将为河南省打造中原崛起的战略新兴产业发动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中原科创的辐射平台,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科技集成平台。在本次股权合作前后,启迪环境、启迪古汉的控股股东与实际控制人均保持不变。
浩物股份公告,天津高院或天津二中院裁定受理公司间接控股股东浩物机电、母公司物产集团及其部分关联公司的重整申请。公司与浩物机电、物产集团及其部分关联公司在资产、业务、财务方面均保持独立。浩物机电进入重整程序后,可能会对公司股权结构等方面产生一定影响,并可能导致公司实控权发生变更。
继宣布正在筹划收购北方特种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特能集团”)旗下民爆资产后,江南化工又传出易主的消息。江南化工7月31日晚公告,公司控股股东盾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盾安控股”)拟通过“协议转让+表决权委托”的方式,将控制权转让给特能集团,公司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同时表示,公司及其他各方正在积极推进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事项的相关工作,公司股票继续停牌。 据公告,盾安控股拟向特能集团转让持有的江南化工15%股份,转让价格为7元/股,转让总价款约为13.11亿元。同时,盾安控股将所持江南化工14.99%股份对应的表决权,全部不可撤销地委托给特能集团。 若上述交易成行,特能集团持有的表决权比例将为29.99%,成为江南化工新任控股股东,特能集团实际控制人兵器工业集团将成为江南化工新实控人。天眼查显示,兵器工业集团由国务院国资委100%控股。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一同签署相关协议的还有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分行。公告显示,浙商银行杭州分行将负责标的股份的解质押,并保证在特能集团成为江南化工第一大股东、且以其自身持有的股份仍可保持对江南化工实际控制地位之日前,不主动对盾安控股就标的股份或授权股份提起诉讼或申请强制措施。 截至7月10日,盾安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累计质押股份数量约7.02亿股,占其所持公司股份数高达98%。盾安控股集团母公司各类借款总余额约为51.38亿元,未来半年内需偿付的债务金额约为4.47亿元。上述交易完成后,盾安控股的流动性将得到一定改善。 资料显示,江南化工主要从事民爆业务及新能源业务。此前,受盾安控股的流动性问题影响,江南化工部分融资渠道受限。对于特能集团入主,江南化工表示,此次交易有利于实现民营企业与央企优势互补,对双方在民爆领域的产业协调、资源共享等战略合作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同时,特能集团可为上市公司在后续融资、拓展新业务领域等方面提供支持。 就在筹划控制权变更消息披露的4天前,江南化工公告,拟通过发行股份购买特能集团持有的包括北方爆破科技有限公司在内的从事民用爆破业务的子公司股权,预计将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据悉,特能集团经营业务涉及民爆器材、新能源以及汽车安全系统等领域。天眼查显示,该公司旗下从事民爆业务的控股子公司包括北方爆破科技有限公司、西安物华巨能爆破器材有限责任公司、西安庆华民用爆破器材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北方民爆集团有限公司等。 目前,上述并购的具体股份发行方式、目标公司范围及交易方案尚未披露。若并购得以顺利推进,特能集团对江南化工的控制权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摘要 【皮海洲:欣龙控股俩董事长吃相难看】7月27日晚,欣龙控股发布《第七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决议公告》,对公司董事津贴进行调整,同时还发布了《2020年绩效考核奖方案》,拟提取2020年度经审计净利润的5%—10%,作为公司的绩效考核奖,总额不超过2000万元。(金融投资报) 7月27日晚,欣龙控股发布《第七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决议公告》,对公司董事津贴进行调整,同时还发布了《2020年绩效考核奖方案》,拟提取2020年度经审计净利润的5%—10%,作为公司的绩效考核奖,总额不超过2000万元。 欣龙控股这则公告在市场上激起千层浪,股吧里更是为此炸开了锅。之所以如此,显然是基于欣龙控股高管尤其是两位董事长吃相太难看的缘故。面对欣龙控股今年上半年滚烫滚烫的利润,两位董事长硬是“一口吃成个胖子”。 今年的全球经济都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困扰,虽然我国较早就控制住了疫情的蔓延,并最终取得抗疫的阶段性胜利,但疫情对一些行业的影响还是不能小视。但欣龙控股却是典型的“因祸得福”。由于疫情的影响,国内外口罩、防护服、湿巾等医疗和卫生防护用品市场需求激增,欣龙控股作为上述医疗防护物资上游原材料无纺布的供应商,产品销售额在市场需求带动下出现超常增加,从而导致公司业绩大幅增加。今年上半年预计盈利1.4亿—1.9亿元,同比增长2232.85%—2994.58%。 这样的业绩在欣龙控股的历史上是不曾有过的。如2019年度,公司的盈利只有482.6万元,而2018年度,公司更是亏损1.09亿元。因此,欣龙控股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堪称亮眼。也正因为业绩过于亮眼,就像金子的光芒在闪耀一样,欣龙控股的高管们动心了。于是这就有了该公司《第七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决议公告》的出台,该公司高管尤其是两位董事长吃相难看也就跃然纸上。 两位董事长的设置在上市公司中本来就是很奇葩的一件事情,但欣龙控股除了董事长之外,还设置有“联席董事长”之职,这也足见该公司权力关系之复杂。然而,在利益面前,二者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比如,在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关于调整董事津贴的议案》里,两位董事长的年薪都调整为120万元,而此前董事长的津贴是每月6000元,这意味着董事长的薪酬增长了16倍。不仅如此,在2000万元的绩效考核奖中,两位董事长的考核奖占比达到25%,这也意味着每人又拿走了250万元,相当于拿走了两年的薪酬。两位董事长确实是“一口吃成个胖子”了。 但欣龙控股二位董事长的做法,至少有三点是值得商榷的。首先是两位董事长的年薪是否拿得太多,会否成为公司的一大包袱?虽然今年上半年欣龙控股的盈利上亿,支付百万年薪不存在任何问题,但这只是疫情带来的特殊情况,而不是该公司的常态。而在常态情况下,该公司去年只实现净利润482.6万元,要承受两位董事长240万的年薪,恐怕有些困难了。因此,建议两位董事长的薪酬还是与效益挂钩,效益下降了,两位董事长的薪酬也要下降。 其次,两位董事长的绩效考核奖是否可以考虑发放给公司员工?今年欣龙控股业绩的超常增长是疫情带来的,作为公司两位董事长及管理团队来说,不存在特殊贡献问题,发放2000万元的绩效考核奖难以服众。如果说为抗疫作贡献,战斗在一线的员工,贡献更大。因此,这2000万元的绩效考核奖更应该要向一线员工倾斜。而拿着百万年酬的两位董事长更应该要高风亮节一些,不参与绩效考核奖的发放。一边拿着百万年酬,一边还要拿250万元的考核奖,这个吃相真的好看吗? 其三,企业利润是否应该先弥补企业亏损?欣龙控股赚钱了,所以花钱很任性。但问题是欣龙控股还没到任性花钱的时候。因为去年末该公司的“未分配利润”为-4.14亿元,这意味着即便该公司今年上半年盈利1.9亿元,其未分配利润仍然还是-2.24亿元。这个负数预计到今年末也未必能够抹平。在未分配利润为负数的情况下,公司是无法向投资者进行利润分配的,在不能回报投资者的情况下,该公司高管又凭什么可以给自己大手大脚地花钱?
江南化工公告,公司控股股东盾安控股于2020年7月31日与浙商银行杭州分行、北方特种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特能集团”)共同签署《股份转让协议》和《表决权委托协议》,盾安控股拟向特能集团转让其合计持有的公司187,347,254股股份(无限售条件),占公司总股本的15%,股份转让价格为7元/股,总价款为1,311,430,778元。同时,盾安控股将所持公司187,222,356股限售股份(占公司总股本14.99%)所对应的全部表决权委托给特能集团。浙商银行杭州分行作为盾安控股债务的银团代理行,负责标的股份的解质押,并保证自交易协议签署之日至特能集团成为江南化工第一大股东并且以其自身持有的股份仍可保持对江南化工的实际控制地位之日不主动对盾安控股就标的股份或授权股份提起诉讼或申请强制措施。本次股份转让及表决权委托实施后,公司控股股东将由盾安控股变更为特能集团,实际控制人将由姚新义变更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赛福天公告,公司拟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价格9.31元/股,募资总额不超5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计划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发行对象为吴中融泰和周立君,其中,吴中融泰为公司控股股东,认购定增金额不低于3.7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