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牛市来了,券商火了! 从6月份下半月开始,券商股开始了集团暴动。一开始,市场期待的是券商合并,市场传闻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要合并,市场还开玩笑取了一个“中国神券”的名字。目前这事还没有进一步的下文,就又传出了“证监会计划向商业银行发放券商牌照”的传闻,有说是招商,也有说是光大,然后券商整体再炒一波。进入7月份,央行又一次下调了再贷款、再贴现利率,于是金融板块又再接再厉,带动成交额超过1万亿,再超过2万亿,券商就越炒越高。 到目前为止,涨幅最夸张的就是光大证券,从10块钱涨到了30快,股价足足翻了3倍,到达了15年牛市的高点附近。但是面临高高在上的股价,静态200多倍的估值,又有多少人下的去手? 和光大证券相关,但从安全边际和性价比的角度,在港股有个比光大证券更好的标的——中国光大控股(0165.HK),而且这是港股通的标的。 在过去的一年,港股通持续流入光大控股,港股通持股占自由流通股本的比例从6%上升到了最近的28%,只能说对于光大控股的逻辑,国内有一批投资者是非常认可的,或者说,早早的就在布局了。 2225亿的光大控股=300亿的光大证券+各种赠品 光大控股的大股东是光大集团,背后是中央汇金公司,持有光大控股49.74%的股权,是第一大股东。 光大控股的主要业务可以简单分为两块: 第一块是基金管理业务,简单来说就是在一二级市场进行投资,管理规模大概1600亿,这里不详细展开,反正只用知道,这块业务是买股票送的就行。这里只挑选着列下他们投资的公司或项目:众多的商业地产、商汤科技、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爱奇艺、银联商务、贝达药业、贝因美、华大基因、苏宁金服、美团点评、网易云音乐、每日优鲜、探探、木林森并购欧司朗全球照明业务、光刻机上海微电子等300多家企业。 短期来说,目前主要看点是第二块业务,自有资金投资业务。而自有资金投资,我们目前也只关心一个——基石性投资(上图红框),即光大控股持有大量的光大证券和光大银行股份。其他的战略产业:中飞租赁,特斯联,光大养老也是送的。 从公司2019年的年报上看,光大控股持有9.82亿光大证券A股,占光大证券总股本21.3%;持有光大银行15.7亿股光大银行A股,占光大银行总股本约3% 我们可以简单算下这两块的价值: 目前光大证券A股股价约为30元,这块价值将近300亿人民币;目前光大银行A股股价约为4.14元,这块价值65亿人民币;两块加总,350多亿人民币的价值。 而目前光大控股的市值,才250亿港币,折合人民币225亿左右,所以光大控股的安全边际比直接投资光大证券高很多。 3价值催化剂 当然,熟悉港股的朋友都知道,港股对于控股型公司的估值,向来是有折扣的,因为一般来说,这些资产是不会变现的。但是从今年开始,有了一层新的逻辑变化,就是光大集团的整体上市。这个整体上市,可能就是光大控股股价的一个重要催化剂。 这里先要简单介绍下一个比较复杂的多角恋的关系,这是一个从1981年就开始分分合合几十年的故事,这里就不展开了。 简单来说,多角恋的关系涉及到这么几家公司:汇金公司,光大集团,光大控股,光大银行,光大证券。 汇金公司是光大集团的大股东,同时也是光大银行的股东,占光大银行总股本的19.53%。 同时光大集团也是光大银行的股东,持股25.43%。 另外,上面说了,光大集团是光大控股的大股东,而光大控股又分别持有光大银行和光大证券。 最后,光大证券的股东列表里又有光大集团和光大控股,还有一丢丢的汇金公司。 头晕?直接上图! 如上图所示,如果光大集团要整体上市,复杂的多角恋关系必须要理清楚。 4月30日,整理开始了,光大银行发公告,财政部已同意光大集团向汇金公司增发股份,同时汇金公司将其持有的光大银行102.51亿股A股股份转让给光大集团。7月11日,中央汇金公司下面的光大银行股份全部转让给光大集团完成股份交割。至此,中央汇金公司不再直接持有光大银行股份,光大银行股份拉直全部完成。 可以看到,集团最近动作频繁,目前光大银行的股权关系就只剩下光大控股手上的还没有处理。我们可以大胆的联想下,在不久的将来,光大控股手上关于光大银行和光大证券的股份,就可能会开始进行清理。清理完之后,光大控股将会回笼一大笔资金,即使打对折去给这块现金估值,也可以支撑光大控股225亿市值中的150亿。那么剩下的,约1600亿港币管理规模,19年利润12.44亿港币的的基金管理业务,账面价值45亿港币的三大战略产业(中飞租赁,特斯联,光大养老),公允价值157亿港币的财务性投资,难道不值75亿人民币(83亿港币)么? 最后从期权的角度,75亿还包含了一个光大银行颁发证券牌照的期权。因为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光大控股手上银行和证券的价值就越高了。要是光大能如15年的中国神车,可以想象下这个炒作之风会是怎样。 4结语 的确,按照A股牛市的逻辑,光大证券弹性肯定远远大于光大控股,今天光大证券涨了5.47%,光大控股只涨了3.47%。但是从安全边际和价值的角度,光大控股在目前这个阶段的性价比肯定远远高于光大证券,即使明天牛市结束,光大控股仍然具有相当大投资价值。
蹄疾步稳的山东国资国企改革正在高效推进,“大国资”平台雏形显露。 7月12日晚,山东国资旗下山东高速、兖州煤业、新华医疗3家A股公司齐发控股股东筹划战略重组提示公告。 具体来看,山东高速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山东高速集团与齐鲁交通正在筹划联合重组事宜;兖州煤业披露称,公司控股股东兖矿集团与山东能源正在筹划战略重组事宜;山东能源是新华医疗控股股东,因此新华医疗也发布了类似公告。 3家公司均表示,重组方案尚未确定,截至目前,该事项不涉及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事项、暂不涉及公司控股股东变更。 虽未披露具体方案,但记者注意到,3家公司同步公告控股股东筹划重组一事已有前兆。 今年4月28日,山东省省属国资国企“倒计时”改革重点工作攻坚方案明确提出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实施省属企业间战略性横向重组,在2020年底完成8户左右企业重组整合任务,提升国有资本配置效率。 如此来看,山东省属企业重组整合的目的或在于实现“大国资”平台梦想,以期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将国有企业做大做强。 记者还注意到,在6月30日召开的山东省儒商大会上,山东亮出40家国企混改项目,其中4家企业将在省属一级企业集团层面引入战略投资者。 “山东高速、兖州煤业、新华医疗控股股东的集体重组,或表明山东国资旗下平台整合事宜已提上日程。”有市场人士表示,山东省属企业上市公司超过40家,其中多家公司的市值达百亿元,无论是国资整合还是混改都值得期待。
徽商银行股权并购现罗生门 杉杉控股与中静新华互诉对方违约 7月10日,杉杉股份(600884,SH;前收盘价12.45元)的控股股东杉杉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杉杉控股)通过其认证微信号(杉杉通)发布了《杉杉控股有限公司关于与中静新华诉讼情况的声明》(以下简称《声明》)。 上述《声明》事出杉杉控股与中静新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静新华)双方对徽商银行(03698,HK;前收盘价2.62港元)股权转让的纠纷。 杉杉控股在声明中称:“中静新华针对杉杉控股的诉讼纯属恶意诉讼,既无法律依据,亦无事实依据。其目的是通过恶意查封杉杉控股流动资金来干扰我司的正常经营。对此,我司将坚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中静新华于7月8日发布公告称,杉杉控股违约给其造成重大损失,已于近日向法院提起诉讼并获受理,现已完成立案。 目前,对于这宗徽商银行股权并购案,杉杉控股与中静新华买卖双方各执一词,都指责对方违约,事件陷入罗生门。 截至2019年6月30日,中静新华持有徽商银行约2.25亿股 刘国梅制图 付款进度成谜 中静新华方面公告称,2019年8月20日,其与杉杉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杉杉集团)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中静新华拟向杉杉集团转让持有的中静四海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静四海)51.6524%股份,交易对价约为18.82亿元。彼时,中静四海持有徽商银行约5.06亿股内资股,占徽商银行总股本的4.16%。 中静新华的公告显示,同日(2019年8月20日),其还与杉杉控股方面签订了《关于转让徽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及中静四海实业有限公司股权之框架协议》(以下简称《协议》),主要条款包括:中静新华转让其直接加间接所持的全部徽商银行股份(含内资股和H股股份),转让价格约为6.98元/股。 徽商银行2019年中期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中静新华持有徽商银行约2.25亿股。“中静系”相关公司合计约持有徽商银行16.12%的股份,合计持股数约为19.6亿股。 中静新华并未披露其具体向杉杉集团和杉杉控股转让的股份数。 今年6月3日,中静新华发布公告称,《协议》签订后,杉杉控股陆续向其支付了部分转让价款,但未在《协议》约定时间内向其支付全部转让价款。 2020年6月1日,“公司向杉杉控股发出《关于终止〈杉杉控股有限公司与中静新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关于转让徽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及中静四海为家实业有限公司股权之框架协议〉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静新华称。 对于中静新华的终止通知,杉杉控股表示:“2020年6月1日,中静新华向我司发送了关于终止‘框架协议’的通知,单方面终止协议。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杉杉控股依法于2020年6月2日向上海金融法院提起诉讼并完成立案。” 但对于付款进度,杉杉控股的说法与中静新华的说法也迥然不同。 杉杉控股在公告中称,按照协议约定,杉杉控股及杉杉集团已累计支付交易对价约38.9亿元,但目前中静新华仅向杉杉集团交割了中静四海51.6524%股权的标的资产,对应交易对价约为18.82亿元(该股权转让协议由中静新华与杉杉集团另行独立签署,交易款项亦由杉杉集团以自有资金支付)。杉杉控股已付的剩余约20.08亿元股权转让款,中静新华并未向杉杉控股交割相对应的交易标的资产。 “中静新华在办理其持有的约2.25亿股内资股过户过程中,拖延提交转让资料,在相关部门审批、办理过户过程中设置障碍,时至今日仍未过户至杉杉控股名下,违背了协议约定,导致后续履约无法进行,对此中静新华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杉杉控股表示。 6月已先行立案 双方就已经支付金额的披露也有差异。 中静新华在公告中披露,按照《协议》约定,杉杉控股应于2019年11月15日前付清全款,但截至2019年11月15日,杉杉控股仅累计支付了约29.3亿元,截至2020年6月1日,杉杉控股也仅累计支付了约48.9亿元。 中静新华表示,其关于终止协议的《通知》发出后,已过《通知》中确定的最后期限,杉杉控股并未办理与终止《协议》有关的事项,且因为杉杉控股违约,对其造成了约82.8亿元的重大损失,因此其除已收取杉杉控股支付的约48.9亿元之外,还有权进一步向杉杉控股主张损失赔偿。 中静新华称,其向黄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杉杉集团向其返还中静四海股权,同时将中静四海恢复至股权过户前状态,请求判令杉杉控股、杉杉集团赔偿损失等。 中静新华已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中静新华称法院已经冻结被告方合计价值13亿元的银行账户存款及被告名下的杉杉股份股票资产。 对此,杉杉控股称,这是中静新华违约在先,其已经就此提起了诉讼,且中静新华提出的高达82亿元的损失毫无根据。 杉杉控股在《声明》中称,杉杉控股依法于2020年6月2日向上海金融法院提起诉讼并完成立案。诉讼请求包括:判令中静新华退还杉杉控股已付资金约9.74亿元;判令中静新华协助办理其名下的“徽商银行”内资股约2.25亿股股份的转让过户手续,并承担因逾期未办理过户而产生的滞纳金等。 “上海金融法院已于2020年6月2日先行立案,且诉讼全套材料已送达中静新华,中静新华对此明确知悉。中静新华隐瞒上述案件已被立案且其已收到案件材料的事实,恶意向安徽省黄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相同诉讼,利用黄山中院不知情,同时恶意申请对杉杉控股的财产进行诉讼保全,黄山中院于2020年7月3日查封了杉杉控股和杉杉集团部分银行账户和资产。中静新华意在通过恶意查封我司流动资金来干扰我司正常经营,损害我司声誉。”杉杉控股表示。 此外,杉杉控股称,上海金融法院于2020年6月17日依法采取了保全措施:查封(冻结)被保全人中静新华持有的徽商银行的额度约2.25亿股内资股的股份。
光大控股(0165.HK)近日宣布,已联合旗下科技战略核心平台特斯联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特斯联)共同发起设立“光大控股智能新经济系列基金”,目标规模人民币100亿元,将分别以人民币、美元双币基金形式设立。 目前,基金一期总共已获机构投资者认缴人民币70亿元,美元基金也在筹备之中,并将在近期发起设立;与此同时,首个AICITY(智慧城市)“光大人工智能产业基地”已在重庆破土动工,未来三年,特斯联还将在全球逐步布局大型AICITY。 光大控股智能新经济系列基金的设立将加快推动特斯联AICITY的全球化网络部署,将金融端与产业端紧密结合,助力智能新基建,打造以人工智能、物联网、5G、云计算等核心要素构成的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全新模式的智慧城市。这也是光大控股“一四三”发展战略的重要落地实践。光大控股“一四三”战略是围绕人工智能物联网、飞机全产业链、不动产管理和养老管理四个重点产业投资,孵化和培育出特斯联、中飞租赁、光大安石和光大养老四大龙头企业。并利用3年时间,围绕四大龙头企业,各募集专项基金促进产业发展。 光大控股智能新经济系列基金聚焦AIOT+战略和生态在行业的应用,通过股权投资方式投资及培育下一代ICT技术赋能的产业链,包括智慧城市、自动驾驶、智慧医疗、智能交通、智能零售等。该系列基金的设立也是深化光大控股“围绕产业做投资”,产融结合的投资理念,标志着光大控股由新经济领域投资向智能新经济领域投资升级的新阶段进一步展开。 光大控股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赵威表示:“在中央提出的加快新基建精神的指引下,以5G通讯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数据中心等为代表的新基建成为新型生产要素,这将从多方面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与创新,赋能智能新经济产业。尤其在中国经济转型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的大背景下,产业投资不能求大求全,而应该立足自身优势,服务经济发展方向,聚焦实体经济。光大控股智能新经济系列基金的设立,是光大控股在智能新经济格局下的一次创新与突破,是践行光大集团“三大一新”新科技领域战略布局,推动光大控股四大核心战略平台发展的重要举措。” 特斯联首席执行官艾渝表示:“光大控股智能新经济系列基金将新经济思维建立在产业发展的土壤上,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为主导,通过产业的聚集、城市的构建,实现以智能经济为中心的协同发展。特斯联的AICITY战略旨在结合创新设计与前沿技术,推动下一代城市更迭,打造城市建设与运营的新范式。特斯联将利用自身在AICITY领域的丰富实践和领先经验,以及以人工智能与物联网为核心的技术产品能力,迅速推动社会智能新经济的发展与创新。而光大控股智能新经济系列基金正是对特斯联AICITY全球化战略布局的又一有效助力。”
又见通道业务纠纷。日前,上市公司仁东控股股份有限公司(002647.SZ,下称“仁东控股”)发布公告称,山西潞城农商行认购了大业信托设立的“大业信托·盛鑫17号单一资金信托合同”,认购金额15亿元;资管计划的实际投向为晋中市榆糧粮油贸易。现“大业信托·盛鑫17号单一资金信托合同”到期,晋中市榆糧粮油贸易未能偿还贷款本息,潞城农商行对晋中市榆糧粮油贸易、仁东控股等多方进行了诉讼。 根据仁东控股今年7月3日委派律师赴广州中院调取的诉讼相关材料,潞城农商行向法院提供了仁东控股出具的《担保函》,《担保函》显示仁东控股为上述资管计划的投资本金15亿元、年化8.5%的投资收益等提供了连带责任保证。 不过,仁东控股直呼“冤枉”。仁东控股公告称:“在获悉此次诉讼事项之前,不知晓上述金融借款合同及担保事项,诉讼资料中提及的债务人晋中市榆糧粮油贸易,经我公司多方排查,并非我公司直接或间接控制的公司,与我公司没有任何股权或其他控制关系及交易往来。” 仁东控股还称,现经自查确认,没有上述诉讼所提及的相关金融借款合同及担保等有关协议,没有接触、签署过上述文件,也没有相关用印流程;对上述诉讼事项涉及的连带担保责任并不知情,对上述诉讼请求中要求承担的连带保证责任不予承认。 “公司和时任法定代表人于2020年7月6日已向公司住所地浙江省诸暨市公安机关报案,请求公安机关立案调查。”仁东控股称。 记者致电潞城农商行,对方以只接受当面采访为由挂掉电话。记者致电大业信托,截至发稿,无人接听。 公开资料显示,潞城农商行是由潞城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变更而来,目前最大股东持股比例没有超过10%。大业信托大股东为东方资产管理,持股比例为41.67%。大业信托2019年年报显示,营业收入为4.8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0%;净利润为1.07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2%。
7月8日晚间,三泰控股发布中报业绩预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00万元至8500万元,同比将大幅扭亏。公司表示,这主要是其并表磷化工业务增厚业绩所致。 今年上半年,三泰控股磷化工业务板块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核心磷酸盐产品工业级磷酸一铵扩产增量,叠加下游需求提升,工业级磷酸一铵产品价格同比有所涨价;同时,公司通过加强主要生产装置生产成本、运行效率管理,提升装置的生产运行效益;加快推进营销激励机制建设,激发营销队伍的活力,提升经营绩效。“总体来看,报告期内公司磷酸盐产品销量及销售毛利同比有明显提高,核心产品量价齐升带动该业务板块业绩大幅增长,本报告期公司工业级磷酸一铵产品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81%,预计公司磷化工业务可实现净利润2.05亿元,较去年同期净利润1.3亿元增长57.69%。”公告显示。 值得一提的是,三泰控股于今年5月披露公司联营企业中邮智递与深圳市丰巢科技有限公司重组相关事宜,此次重组预计将为公司带来4.36亿元投资收益。目前重组工作进展顺利,重组完成后,公司将不再按权益法分摊中邮智递产生的亏损,会计处理将调整为按照公允价值变动来计量。三泰控股指出,根据目前重组工作推进进程,本报告期未计入以上4.36亿元投资收益,后续将根据重组工作进展计入相应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