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关注的GB21455-2019《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以下简称“空调能效新国标”)近日已正式实施,空调能效标准全面提升,空调市场面临新一轮洗牌。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制冷产品生产、消费和出口国,家用空调产量全球占比超过80%。从目前情况看,包括家用空调、冰箱在内的制冷产品已成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消费升级的重要终端消费品,制冷能耗总量高、增速快、节能减排潜力大。我国制冷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15%以上,年均增速近20%,大中城市空调用电负荷约占夏季高峰负荷的60%,主要制冷产品节能空间达30%至50%。 为促进绿色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委去年联合印发的《绿色高效制冷行动方案》(简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大幅度提高制冷产品能效标准水平。对于空调而言,到2022年家用空调能效准入水平提升30%、多联式空调提升40%。 空调能效新国标被称为迄今为止最严苛的空调能效标准。新标准“1级能效指标”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高于日本“领跑者”能效要求,超美国“能源之星”能效要求,节能环保效果显著。与此前相比,新国标最大变化在于定频、变频(转速可控型)空调能效等级合并,均按照季节能效(APF)定级,能效指标大幅提升。 “通过标准的限定值可以将家用空调市场入门门槛提升14%,随着定频及一些低效变频产品逐步被淘汰,在未来2年至3年能够实现整体能效提升30%的目标。”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研究员成建宏指出,家用空调能效新国标的实施,将使目前的空调市场淘汰率达到45%,这意味着现有低能效、高耗电的定频空调和变频3级能效产品将面临淘汰。 从市场情况看,自去年“双11”购物节以来,空调价格战接连不断,一些高库存企业开启低价甩货模式,也有着应对新国标的现实考虑。根据相关规定,在空调能效新国标实施之日前出厂或进口空调产品,可在2021年6月30日前销售。这给行业出清低能效空调产品留出了时间窗口。 业界普遍认为,从空调能效新国标实施的影响看,既是产业升级,又是市场洗牌。以高标准作为重要抓手,强化消费者绿色消费意识,做到选购高能效产品有据可依,同时抬高行业竞争门槛,让更具科技含量的高质量产品占领市场,有利于具有核心竞争力、转型升级步伐快的企业创新发展。 实际上,为抢占新的市场商机,各空调品牌早就积极展开布局。海尔空调自去年12月1日起就已经全面开发符合新国标的空调产品。来自美的集团家用空调事业部的信息则显示,美的空调根据能效新国标要求,已经完成303款符合新能效标准的空调产品储备,将随着新能效标准的实施同步上市。 除了厂家创新供给之外,市场销售也要同步发力,有效激发换新需求,提升变频产品渗透率及高能效产品占比。《行动方案》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实施“节能补贴”“以旧换绿”等措施,采用补贴、奖励等方式,支持居民购买绿色高效制冷产品、更新更换老旧低效制冷产品;鼓励零售企业、电商平台开辟绿色产品销售专区,集中展示销售绿色高效产品。 以企业为例,国美空调事业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家电零售的代表企业,国美致力于将更节能、更环保、更智能、更健康的家电推向广大消费者。”从7月6日起,国美开始通过“以旧换绿”等活动加速新空调推广,让更多新能效标准空调产品替换用户家中淘汰的空调产品。 多位业界人士认为,龙头企业积极推动新标准普及,有利于让整个行业摆脱低价、低标、低质产品竞争,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央行21日发布通知,《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绿色金融业绩评价方案》(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旨在进一步加强对绿色金融业务的激励约束。 根据《意见稿》,绿色金融业绩评价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依据相关政策规定对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绿色金融业务开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对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实行激励约束的制度安排。 评估指标及方法方面,《意见稿》拟明确,绿色金融业绩评价指标包括定量和定性两类,其中,定量指标权重80%,定性指标权重20%。定量指标包括绿色金融业务余额占比、绿色金融业务余额份额占比、绿色金融业务余额同比增速、绿色金融业务风险余额占比等4项。 值得注意的是,定量指标中的绿色贷款余额采用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部门提供的统计数据。绿色债券持有量采用登记托管机构(包括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中央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和上海清算所)提供的统计数据。绿色金融业绩评价定性得分由中国人民银行结合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日常管理、风险控制等情况并参考定性指标体系确定。 央行进一步说明称,在编制上述评价方案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公开透明。内容完全公开,并先行征求和吸收了代表性金融机构的意见建议。 二是因地制宜。方案鼓励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根据辖区实际情况出台实施细则,适当调整评价指标和权重系数等内容,合规拓展评价结果应用方式,使评价办法更加契合区域经济发展特征,更好发挥绿色金融对区域绿色产业发展的支持作用。 三是全面完整。在考核范围上,修订后的方案进一步丰富了绿色金融业务的覆盖范围,统筹考虑绿色贷款和绿色债券业务开展情况。在指标设定上,采用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定量指标的设置兼顾数量与质量,有利于更加全面地反映金融机构的绿色金融业绩。 四是动态考核。绿色金融业绩评价在定量考核部分不设置固定门槛,而是根据方案公布的既定规则对参评机构进行整体考核,有利于动态反映金融机构绿色金融业绩的变化。 对于反馈意见的途径和方式,央行表示,一是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将意见发送至:greenfinance@pbc.gov.cn;二是通过信函方式将意见邮寄至:北京市西城区成方街32号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邮编:100800)(在信封上注明“绿色金融业绩评价”字样);三是将意见传真至:010-66016481。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0年8月19日。
2020年7月14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达885亿元人民币,是由财政部、生态环境部、上海市人民政府三方发起成立的绿色发展领域的国家级投资基金,长江经济带沿线 11 省均参与出资。绿色基金重点支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生态修复和国土空间绿化、能源资源节约利用、绿色交通和清洁能源等领域,可以有效发挥政府资本对于社会资金的引导效应,利用市场机制支持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积极推动美丽中国建设。 近年来,绿色基金从研究、政策建议到落地,得到各方关注。2015年9月,《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要“支持设立各类绿色发展基金,实行市场化运作”。2016年8月31日,在各方推动下,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支持设立各类绿色发展基金,实行市场化运作。中央财政整合现有节能环保等专项资金设立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投资绿色产业,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共同发起区域性绿色发展基金,支持地方绿色产业发展。支持社会资本和国际资本设立各类民间绿色投资基金。 政府出资的绿色发展基金要在确保执行国家绿色发展战略及政策的前提下,按照市场化方式进行投资管理。地方政府可通过放宽市场准入、完善公共服务定价、实施特许经营模式、落实财税和土地政策等措施,完善收益和成本风险共担机制,支持绿色发展基金所投资的项目。这从中央政府层面和地方政府层面给绿色发展基金的设立提出了明确的路线图。绿色基金可以充分运用政府与市场的双轮驱动,有效激励更多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开展绿色投融资,解决绿色环保产业的资金瓶颈问题。绿色发展基金的政策落地也一定会成为中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 对比国内外绿色基金发展历程和趋势,结合我国具体国情,中国绿色基金的发展呈现以下特点和趋势: 第一、国家绿色基金大有作为 绿色基金可以充分运用政府与市场的双轮驱动,有效激励更多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开展绿色投融资,解决金融创新的资金瓶颈问题。国家绿色发展基金的落地也一定会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绿色环保产业,成为中国财政金融支持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绿色基金可用于雾霾治理、污染防制、清洁能源、绿化和风沙治理、资源利用效率和循环利用、低碳交通、绿色建筑、生态保护和气候适应等领域。 从投资者结构来看,绿色发展基金应是作为公私混合型的模式设立,投资人包括政府、金融机构、企业、私募股权基金、保险公司、养老基金、国际金融机构、各类气候基金等。 同时,完善绿色基金的制度框架和激励机制。明确绿色发展基金的资金投向、运作模式、发展目标、监管机制等,以此促进绿色发展基金良性发展。健全绿色发展基金管理机制,包括设立合适的风险应急机制、完善信息披露机制、投资环境效益评估体系,为社会投融资主体、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等部门提供良好的信息。建立绿色发展基金激励机制,提高社会资本参与度。绿色基金的相关制度框架亟待完善。建立绿色项目库,完善绿色投资标准和筛选标准、退出机制和法律框架。 第二、各级政府发起设立绿色发展基金可以有效带动社会资本参与绿色发展 目前,我国已在云南、河北、湖北、广东、浙江、贵州、山东、陕西、重庆、江苏、安徽、宁夏等十几个地方建立了50多个由地方政府支持的绿色发展基金,还有很多民间资本、国际组织等也纷纷参与设立绿色发展基金。 2017年6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浙江、江西、广东、贵州、新疆5省(区)选择部分地方,建设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而地方绿色基金的推出也成为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的重点。 绿色基金可以引导更多资金投向绿色产业,包括农业农村污染防治、生态建设等产业,各级地方政府要根据其资源禀赋,以项目为载体,放宽市场准入、完善公共服务定价、实施特许经营模式、落实财税和土地政策等措施,为有效吸引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提供空间。绿色基金可以带动绿色投融资,促进地方政府投融资改革,帮助筹措绿色城镇化资金,各级政府发起绿色发展基金成为一种趋势。 第三、绿色基金积极推动绿色技术创新 党的十九大报告给构建市场化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指明了重要方向,应逐步建立以绿色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融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绿色发展基金、政府引导基金、国家新型产业创业引导基金、绿色技术银行、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民营企业引导基金等把绿色技术创新作为重要的支持领域,促进环保科技产业发展和成果转化,并建立相应的投资激励机制,为绿色发展奠定技术创新的动力。 第四、完善绿色基金投资绩效评价体系和筛选指标体系 资产/项目识别界定标准、环境绩效评价指标、核算方法、环境信息披露,这些是规范建立完善的基金规则的重要内容。借鉴发达国家具有代表性的绿色投资基金的环境筛选指标,这些指标涉及污染减排、气候变化和能源利用等不同的范围。对政府引导的投资而言,绿色投资基金主要以支持环境治理技术和资金落后的企业为目标,以负向筛选与一般社会责任投资筛选体系相融合的方式,为环境亟待改善的地区和企业提供环境治理资金,从而推动当地环境的改善。 对比主要发达国家的绿色基金,差异化的投资理念推动了全球绿色基金投资标准体系的构建,包括联合国发起的责任投资原则的ESG标准,可持续发展的主题投资,比如清洁能源、绿色科技、垃圾处理、可持续农业等方面的投资,这些都值得我国在绿色基金投资的引导机制方面予以关注和借鉴。 第五、推动绿色基金的“基础设施”与区域一体化金融合作 建议发挥绿色基金的多方合力,将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区、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和自贸区建设有效衔接,进一步重视对创新型人才、技术的政策支持,推动市场化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完善。发挥上海科创中心、长三角一体化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作用,发挥京津冀一体化和雄安自贸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落实粤港澳大湾区的绿色经济推进和自贸区发展相关政策,出台支持利用外资、绿色技术转移转化众创空间的政策,加强创新人才融合和培养,有效吸引国际绿色技术、国际资本和人才在自贸区的落地和实践。 第六、发展多元化的投融资结构 应通过政策和制度调整,积极拓宽绿色基金的融资渠道,发展民间资本、养老金、金融机构、国外资本和政府资金等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资主体结构,积极推动商业银行投贷联动试点,为绿色基金发展创造良好的激励机制。积极利用外资推动绿色基金可持续发展,进一步获得国际金融机构等在基金和技术上的支持。吸引专业人才推进绿色技术创新,发挥责任投资和ESG标准对绿色投资和可持续金融的指引作用。 从可持续发展承诺、政府投资拉动、ESG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激励机制、公司治理、资本市场、法规制度的完善等多层面推动更多机构投资者参与环保产业和绿色投资基金的发展。 第七、绿色基金成为国际绿色金融合作的新动力 国际投资的绿色化和环境社会责任的承担已经成为关注热点,而绿色基金也会成为全球绿色金融合作的重要路径。 加强绿色金融的国际合作,支持社会资本和国际资本设立各类民间绿色投资基金将成为绿色发展的合作重点。未来我们可以联合全球的合作伙伴,通过绿色基金在“一带一路”进行绿色投资,推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绿色金融的国际合作。世界银行、亚投行、丝路基金、亚洲开发银行、金砖银行、国际金融公司等在推动亚太金融合作、“一带一路”基础设施投资方面也更多强调绿色投资。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自贸区, 在有效推动绿色基金和绿色技术创新的国际合作方面一定会大有作为。
当社会责任成为每个企业的必修课之后,越来越多的国内投资者关注公司的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SG)表现。 当中国公司逐渐在国际化舞台扮演重要角色时候,吸引的国际投资者也越来越多。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对企业进行ESG的指数评价,以此为依据来权衡自身的投资策略。 总部位于上海的旭辉控股(00884.HK)在近期发布的绿色发展的信息,带来了资本市场的正向反馈。截止7月17日午盘,旭辉控股报收6.72港元,上涨2.13%,市值546.7亿港元。 1、首发绿色债券,融资成本5.95% 不久前,旭辉控股(00884.HK)宣布,成功发行一笔3亿美元5.25年期境外绿色债券,成为旭辉控股首次发行境外绿色债券样本。 所谓绿色债券,是指将所得资金专门用于为符合规定条件的"绿色项目"进行融资或者再融资的债券工具。根据国际资本市场协会联合多家金融机构出台的《绿色债券原则》,绿色项目需要经过评估能够支持环境可持续发展,同时满足所筹资金的流向和管理公开透明、有迹可循等条件。 绿色债券作为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伴随政策大力推动,国家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一系列扶持绿色金融的发展措施,绿色债券迎来快速发展。 2019年中国发行人在境内外市场发行了3862亿元人民币(558亿美元)的贴标绿色债券,同比增长33%,发行总量位居全球第一。另根据Wind最新统计数据,截至6月30日,今年上半年我国境内"贴标"绿色债券共计发行136只,发行规模合计1095.5亿元,约占同期全球绿色债券发行规模近3成。 尽管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快速增长,但作为与工业、交通并列为"三大能源消耗大户"之一的房地产建筑行业,绿色债券真正用于建筑节能减排和绿色建筑开发建设的比例仍然相对较低,上市房企也较少参与其中。 此次旭辉首笔绿色债券的成功发行,顺应了绿色发展的理念,标志着公司推动绿色产业发展进入新的里程碑。据了解,本次所募集资金将用于置换境外一年内到期的中长期债务以及绿色项目的研发、开发与运营。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旭辉发行的绿色债券得到了市场投资者踊跃追捧,峰值订单获得8.2倍认购。从融资成本看,今年1月旭辉美元债成本为6%,此次发债再度降低融资成本。 同策咨询报告显示,2020年上半年境外公司债发债融资成本相对国内发债高。从具体融资事件来看,某头部房企在今年上半年发行的一笔10亿美元债,利率高至12%,是所监测融资时间中融资利率最高的一笔。 业内人士指出,旭辉在绿色债券发行上发力,不仅拓宽了资本市场的融资渠道,也将有助于公司绿色业务进一步发展,最终助力可持续的业绩增长,推动公司长远健康发展。 2、发布首份独立ESG报告,践行"长期主义" 7月8日,旭辉控股首次独立发布ESG年度报告,着重展示了公司在绿色建筑、绿色施工和绿色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实践。 ESG 报告是企业将其履行社会责任的理念、战略、方法,及其经营活动在经济、社会、环境等维度产生的影响定期向利益相关方进行披露的沟通方式。当前在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不论是在海外成熟市场,还是我国资本市场,将环境和社会以及治理(ESG)因素纳入投资考量,已然成为监管机构以及资本市场各方的共识,而ESG主题投资也正获得越来越多资金的青睐。 此次旭辉集团发布首份独立ESG报告,展示了其以ESG指标促进公司长期发展的决心。而透过报告的发行不仅可以系统梳理、分析企业面临的各种责任风险,推动企业内部管理提升和改进;同时也将有助于将企业可持续战略贯彻实施于各项工作,带动企业综合治理水平的提升。 对旭辉控股董事局主席林中表示:"我们正面临一个更为波折不安的时代,衡量公司经营成功与否不仅只在于短期财报数字的增减,更重要的是公司可持续经营发展的潜力。2020年,旭辉将继续以客户需求为原点,为员工创造更多的价值,坚持履行对环境的责任,将发展成果回馈社会。" 从ESG 报告可以看到,绿色建筑是旭辉践行ESG理念的主要领域。公司将绿色理念贯穿于产品设计、施工建造及供应链管理的全流程中。 根据ESG报告披露,旭辉控股要求旗下所有住宅产品必须至少获得绿色建筑一星设计标识,其中高端项目力求达到绿建二星或三星标准,以及LEED、WELL等国际绿色建筑认证的相关要求。此外公司还相应的推行了一系列涉及绿色建造, 绿色采购等相关战略和理念,着力打造绿色高质量发展房企标杆。 ESG报告展现了旭辉优异的治理能力,同时也反映了公司在倡导绿色环保理念等方面做出的努力,这是对公司践行社会责任的一次总结,同时也是旭辉未来将持续深耕ESG领域的发令枪。 透过ESG报告旭辉为后续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继续为企业战略注入更多ESG元素,并积极争取进入各ESG关键指数的机会,力求将公司打造为房地产行业ESG体系标杆,争做可持续发展的百年企业。" ESG报告的发布也得到了国际大行的认可,美银证券认为旭辉在ESG领域实现重大飞跃,将有利于其在更长远的时间内重新评级。 3、结语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宏观市场环境不确定性加大,在此环境中,旭辉控股仍然表现出了稳健的增长步伐。 根据旭辉控股披露数据,2020年1月-6月,公司年内累计合约销售金额达807.3亿元,累计合约销售面积约为489.6万平方米。 公司稳健的表现也获得了信用评级机构的认可。7月13日,惠誉评级还授予了旭辉控股发行的美元绿色债券"BB"评级。惠誉表示,旭辉控股集团的发行人违约评级反映了其稳定的财务状况。截至2019年底,旭辉控股集团的杠杆率从2018年底的48%降至44%,惠誉预计,其杠杆率将保持在45%左右。 事实上,今年以来,多家研究机构也纷纷看好旭辉控股的投资价值,尤其是6、7月以来已经有包括摩根大通、瑞信在内的投资机构给与公司增持或买入评级,其中中信证券给出的目标价最高看到9.54港元,较当下仍有近45%的升幅。
中国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成立 首期总规模885亿元 (记者 赵建华)中国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和上海市15日通过视频连线方式举行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揭牌仪式。基金首期总规模达885亿元人民币。 中国财政部部长刘昆出席揭牌仪式并致辞。他介绍,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是由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和上海市共同设立的国家级政府投资基金,旨在健全多元化生态环境保护投入渠道,利用市场机制支持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在当前特殊的国际国内形势下,特别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情况下,基金首期总规模达885亿元,超额完成募资任务,顺利召开基金公司发起人大会、第一次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会议,圆满完成基金公司注册,十分不易。 刘昆强调,财政部作为国务院授权的国家出资人和基金公司第一大股东,将认真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坚决落实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切实履行好国家出资人职责。基金公司要加强与沿江省市及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聚焦长江经济带沿线环境保护、污染防治、能源资源节约利用等绿色发展重点领域,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在推动绿色发展中发挥好示范作用;要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投资能力,加强基础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健全风险防控体系;要充分发挥部门、地方在绿色发展方面的信息资源优势,加快项目储备,推动基金尽快开展投资业务,尽早发挥效益。(完)
7月15日,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和上海市通过视频连线方式举行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揭牌仪式。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出席了揭牌仪式。财政部部长刘昆,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上海市代市长龚正出席并致辞。财政部副部长余蔚平主持会议。 刘昆指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由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和上海市共同设立的国家级政府投资基金,旨在健全多元化生态环境保护投入渠道,利用市场机制支持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在当前特殊的国际国内形势下,特别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情况下,基金首期总规模达885亿元,超额完成募资任务,顺利召开基金公司发起人大会、第一次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会议,圆满完成基金公司注册,十分不易。 刘昆强调,财政部作为国务院授权的国家出资人和基金公司第一大股东,将认真践行党中央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坚决落实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切实履行好国家出资人职责。基金公司要加强与沿江省市及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聚焦长江经济带沿线环境保护、污染防治、能源资源节约利用等绿色发展重点领域,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在推动绿色发展中发挥好示范作用;要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投资能力,加强基础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健全风险防控体系;要充分发挥部门、地方在绿色发展方面的信息资源优势,加快项目储备,推动基金尽快开展投资业务,尽早发挥效益。 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国家开发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国家能源投资集团等股东单位负责同志共同出席。
>>国家发展改革委: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产业企业上市融资 为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再上一层楼,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发布《关于组织开展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的通知》。通知提出,加大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政策支持,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产业企业上市融资,力争到2025年,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培育一批绿色产业龙头企业。 >>供需形势好转 欧佩克+拟调降石油减产规模 专家预计油价将延续短期盘整走势 欧佩克与非欧佩克联合部长级监督委员会(JMMC)将于当地时间7月14和15日召开会议评估减产策略。业界人士预计,此次会议可能对此前欧佩克国家的减产规模进行调整,减产规模或将缩小。 >>原油等7个期货品种下调保证金比例和涨跌停板幅度 上海期货交易所及其子公司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7月14日发布公告称,下调原油、燃料油、低硫燃料油、石油沥青、天然橡胶、20号胶和纸浆等7个期货品种的交易保证金比例和涨跌停板幅度。 >>多家电力设备公司业绩大增 下半年或迎接更多发展机遇 得益于上半年国网公司等加快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手持订单充足,目前电力设备行业整体景气度较高,上半年业绩较好。 >>国产医用玻璃企业迎机遇 我国近三月新增近五万家玻璃制品企业 全球新冠疫苗研制步伐正在加快,玻璃瓶需求给国产医用玻璃企业带来了机会。目前,我国共有近250家经营范围含“低硼硅、中硼硅、高硼硅、钠钙玻璃瓶”的企业,此外,今年4月1日至6月30日,我国共新增成立了4.8万家玻璃制品相关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