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海亮集团,海亮股份业绩不错。
消费金融公司业绩持续分化 核心竞争力差距拉大 近日,招联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华融消费金融等十多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相继披露了2019年上半年的业绩。 财报显示,其中的大部分公司在上半年均实现了盈利。但也有个别公司缩水严重,与去年同期相比出现了明显下滑。 西南某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持牌机构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消费金融业也将进入比拼核心竞争力时代。 比拼核心竞争力 得益于场景端的丰富,招联消费金融在今年上半年实现了快速增长。数据显示,上半年招联消费金融实现营业收入约46.06亿元,同比增长51.5%;实现净利润约7.10亿元,同比增长17.5%;总资产规模约为766.35亿元,同比增长2.52%。 招联消费金融一内部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母公司中国联通与招商银行在招联金融的发展中给予了充分支持与合作。其中,联通的支持重点侧重场景端,招联消费金融依托母公司中国联通的优势资源,不断拓宽消费金融场景,升级金融服务。招行的支持则主要侧重资金端,帮助公司丰富资金来源渠道,为公司业务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如今,就连线下已“称王”的捷信消费金融也在打算把业务模进行快速切换,将从单一线下模式转变为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有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垂直细分领域消费场景逐渐发展,对多元场景的参与才能进一步实现差异化竞争。 事实上,对于大多数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而言,风险控制能力才是走的更远的关键。 据兴业消费金融在2019年第一期金融债券募集说明书中披露的信息显示,其在去年实现净利润5.11亿元,同比增长138%。但随着其业务的规模扩大,不良贷款率也在上升。2016年、2017年、2018年兴业消费金融不良贷款余额分别为1.06亿元、2.24亿元、4.71亿元;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86%、2.27%、2.28%。 不过,相较于部分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例如京东白条,2018年应收账款不良率仅为0.48%。乐信的90天以上的逾期不良率也仅为1.42%。 众安保险风控资深副总裁梁玉苹指出,随着消费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和监管规范市场力度的增强,传统粗颗粒度的风控体系已经无法应对新形势下的风险。提升风控能力、加强技术创新成为消费金融从业机构的必然选择。 除此之外,囿于资金成本和获客成本等多重因素,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竞争力也在减弱。 以资产证券化(ABS)融资为例,据融360大数据研究院统计,2019年上半年,消费金融ABS的融资成本呈现上升趋势,2019年6月,所有产品平均优先级票面利率从1月的3.12%上涨至3.83%,上涨了71BP。 有业内人士分析,受商业银行压缩同业规模的影响,消费金融公司的融资成本上升,利差进一步缩小。 而从获得客能力看,大多数消费金融公司普遍面临获客难、过客多、用户留存周期短的难题。例如,包银消费金融主要通过将产品嵌入用户常用APP的方式,通过外部渠道导流获客。但是对于与大的B端机构合作获客成本却很高。 上述负责人称,消费金融已经告别跑马圈地的上半场,进入了比拼核心竞争力的下半场,为了合规和成本压力,各家缩减线下渠道,转而运用技术手段发展线上渠道成为趋势。 业绩持续分化 自2010年第一批消费金融公司试点至今,我国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已经走过了9个年头。截至目前,国内拿到消费金融牌照的机构一共有27家,其中3家获批筹建但尚未开业。 梳理已开业的24家持牌消费金融可以发现,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数量在2014至2017年间持续增加,其中2015年新增数量最多,达到6家。但随后的消费金融公司牌照发放速度明显下降,仅分别在2018年和2019年新增了1家、2家。 实际上,各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高歌猛进的时代也已不再。从今年上半年已经披露业绩的多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中就可以窥探一二。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12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公布了上年的业绩,湖南长银五八消费金融与华融消费金融均出现亏损,其余10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在上年都实现了盈利,其中净利润超过4亿元的仅2家,而净利润在1亿元以下的公司却有7家。 值得关注的是,业绩下滑明显的持牌机构也不在少数。根据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公布的2019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其旗下的华融消费金融在上半年税前利润-2.337亿元,同比下降527.2%。而在去年首次实现扭亏为盈的湖南长银五八消费金融,却在今年上半年再次遭遇亏损。数据显示,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995亿元,同比增长430.59%;净亏损0.434亿元,同比下降178.77%。 “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盈利能力则取决于资金成本、获客成本、风险成本、运营成本等多重因素。但从目前的竞争情况来看,预计下半年的形势也不会太乐观”。易观国际一分析师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不过,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4年中国消费金融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指出,在未来消费金融行业发展过程中,作为主体的24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将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对此,苏宁金融研究院院长助理薛洪言表示,在未来,只有市场上严守合规经营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越来越多,国家普惠金融的政策才会得到更加有效地落实,从而最终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
8月27日晚间,中国建设银行(601939.SH;1939.HK)发布2019年半年报,28日在京召开中期业绩会。 中报显示,截至6月末,建设银行资产总额达243,831.5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1,604.58亿元,增幅为5%;实现营业收入3,614.7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08%;净利润1,557.0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59%;年化平均资产回报率(ROA)和年化平均股东权益回报率(ROE)分别为1.31%和15.62%;资本充足率17.06%,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4.25%和13.70%,较去年末有所降低;不良贷款率1.43%,较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18.03%。 利润方面,报告期内生息资产增长带动利息净收入实现平稳增长,实现利息净收入2,504.3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09.50亿元,增幅为4.57%,在营业收入中占比为69.28%。 非利息收入方面,上半年实现收入1110.3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63%,在营业收入中占比30.72%,较上年同期增加1.00个百分点。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76.91亿元,增幅11.15%,此外信用卡、代理保险和银团贷款收入增长较快。令成本管理优化,成本收入比21.83%,较上年同期下降0.23个百分点。 半年报对净利差2.12%同比下降8个基点,以及净利息收益率2.27%同比下降7个基点做出解释:系受市场利率整体下行、市场竞争加剧等影响,生息资产收益率上升幅度低于付息负债付息率上升幅度。 截至6月末,建设银行理财产品业务收入74.50亿元,增幅13.71%。建设银行称,主要是因为该行加大产品创新,提升净值型产品销售能力和销售规模。上半年,建行发行净值型产品215只,6月末余额3,430.00亿元,较上年末新增433.76亿元。建信理财成为国内首家开业的银行理财子公司。 截至6月末,建行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145,398.3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567.86亿元,增幅5.49%。其中,主要投向基础设施行业以及小微、民营企业的公司类贷款和垫款68,461.69亿元,较上年末增5.36%;个人贷款和垫款61,328.5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02%;信用卡贷款缓增3.19%,为6,721.48亿元;票据贴现4544.57亿元,增幅47.37%。 个人住房贷款依然在建行贷款结构中占比较高,在业绩发布会上,建行副行长纪志宏表示,接下来将继续落实“房住不炒”原则。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个人消费贷款类出现多年来的首次下降,贷款金额1682.70亿元,比去年末2101.25亿元降幅高达19.92%。2018年同期,受“快贷”自助贷款产品影响,建行个人消费贷款增速接近10%。 建设银行首席风险官靳彦民对此解释称,这是因为建行在报告期内进一步强化了风控模型。 与此同时,报告期内个人消费贷款的不良贷款率由去年末的1.10%攀升至本次报告期末的1.45%。 对此,靳彦民表示,报告期内建设银行对公贷款不良率有所下降,零售贷款不良率上升,缘于近年来零售业务存量大、增长快,而市场竞争激烈且受一定政策影响,所以准入门槛发生了一些变化,违约概率有所提升。 靳彦民称,这一现象有一定的阶段性,但不具备发酵性,消费贷款的不良率上升较快,但其表示今年总体趋势可保持稳定。 中银国际分析师认为,在存款竞争持续背景下,存款成本难有改善,预计建行的息差在下半年仍有收窄压力。 报告期内,建行负债总额22.3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0,800.14亿元,增幅5.09%,其中吸收存款余额达18.2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1,053.94亿元。 中泰证券戴志峰认为,从客户结构看,建行对公存款同比仍是负增长,个人定期存款增长是主要支撑。 资产质量方面,6月末,该行不良贷款余额2,080.69亿元;不良贷款率1.43%,较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较年初有小幅上升;其中关注类贷款占比2.80%,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公司类贷款和垫款不良贷款率2.50%,比上年同期下降0.1%;个人贷款和垫款不良贷款率0.46%,比上年同期上升5个基点。报告期内该行减值损失747.8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99% 围绕住房租赁综合服务平台、住房租赁指数、住房租赁配套金融服务等方面,建行继续推进住房租赁战略。以旗下的建信住房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为载体,截至6月末,建行旗下的住房租赁综合服务平台已在300多个地级及以上行政区运行,平台累计上线房源超过1,600万套,平台注册用户超千万。住房租赁指数上线城市52个,基本覆盖全国主要城市及住房租赁试点城市。
近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召开,指出当前我国区域发展形势是好的,同时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新形势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 那么,我国的经济强市主要分布在哪些区域呢?第一财经记者梳理了2018年GDP50强城市后发现,目前经济强市主要分布在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等区域;中西部、东北入围50强的城市主要是省会城市、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入围50强的普通地级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其中苏州和无锡在全国领跑。 根据第一财经记者统计,50强城市GDP之和达到496065亿元,占全国的55%左右。从入围门槛来看,今年第50名的东营GDP为4152.47亿元。 从行政级别来看,这16座城市包括四大直辖市,8个副省级城市广州、深圳、武汉、成都、杭州、南京、青岛、宁波,省会城市长沙和郑州,以及普通地级市苏州和无锡。按四大区域划分来看,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有11个城市,中部有3个,西部有2个,中西部入围的城市均为直辖市和强省会。 2018年,我国GDP十强城市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天津、苏州、成都、武汉和杭州。其中,前五个城市的GDP均已超过两万亿元,上海和北京均超3万亿元。 从城市群的分布来看,作为我国实力最强的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共有16个城市入围50强,此外珠三角和京津冀各有4个城市入围。 第三经济大省山东入围50强的城市也达到8个之多,第四经济大省浙江入围城市达到6个。 四大一线城市中,广东就坐拥深圳与广州两个。数据显示,2018年,广深的GDP之和达到47081亿元,占全省的45.3%,如果再加上佛山和东莞,四座城市的GDP之和就占全省的67%。但省内排名第五的惠州去年GDP仅为4103亿元,不到第四名东莞的一半。况且广东还有8个市的GDP在2000亿元以下。 江苏省社科院研究员田伯平也认为,广深作为两大一线城市,集聚高端要素的能力更强,现代服务业更发达,对珠三角地区的转型升级起到非常重要的服务和带动作用。相比之下,无论是苏州还是南京,江苏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都与广深有较大差距。 50强城市中有苏州、无锡等24个普通地级市。 作为千年古都,洛阳在中部地区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作为“一五”期间国家重点建设的重工业城市,当时国家在洛阳投了很多项目,洛阳有着雄厚的工业基础,也是河南省的第二大城市。 按GDP总量的大小来看,普通地级市前十强分别是苏州、无锡、佛山、泉州、南通、东莞、烟台、常州、唐山、徐州,全部来自东部沿海地区,其中江苏最多,一省就占了5个,此外广东有2个,福建、山东和河北各1个。 但尽管没有计划单列、副省级城市这样的头衔,苏州的经济总量也不比很多副省级城市差。十年前苏州的经济体量位居全国前五,仅次于北上广深,这些年虽然有些下滑,但仍位居第七,一直都是最牛的地级市。 再从各个主要经济指标来看,苏州在普通地级市中堪称“无敌手”。2018年,苏州GDP达到18597亿元,领先第二名无锡7000多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20亿元,是第二名的两倍多;资金存量是28560.4亿元,比第二名多了1.2万亿元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46亿元,超第二名2000多亿元;只有在人均GDP上略输无锡,在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上略落后于东莞。 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暨南大学教授胡刚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这些以制造业为主的普通地级市,服务业占比和发展层次都赶不上一线城市以及强省会城市,他们想要进一步发展就要把金融、商贸等现代服务业、高端服务业做好,而现代服务业要发展,就必须要把中心城区做好,把交通、教育、医疗等短板加快补齐。 不过,目前十大地级市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明显的分野。除了加快做强做优主城区之外,部分靠近核心大城市的普通地级市,得益于核心大都市的外溢,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加快,高新产业发展水平位居前列。这些城市正在与核心大城市一起,打造大都市圈,形成产业的梯度合理分配。
中石化上半年经营现金流腰斩 负债大涨2219亿 8月25日晚,中国石化披露2019年半年报,净利润313.38亿元,同比下滑24.7%。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中国石化2019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29.18亿元,相比于去年同期716.20亿元同比下滑54%。 中国石化解释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下滑,主要是因为除税前利润同比减少人民币187亿元,应收款项及其他流动资产净变动同比增加人民币212亿元。 具体来看,在经营活动现金流出中,2019年上半年,中国石化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328.49亿元,去年同期为321.67亿元;中国石化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12974.54亿元,去年同期为11450.90亿元;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为860.99亿元,去年同期为456.62亿元。 2019年上半年,中国石化资产总计为18248.45亿元,其中,流动资产合计5448.58亿元,相比于2018年底的5041.20亿元出现增长。其中,中国石化的应收账款从569.93亿元增长至724.55亿元。 在经营现金流下滑的同时,中石化投资扩张保持旺盛状态。2019年中报显示,其同时推进着包括海南炼化扩建、鄂安沧输气管道项目等在内的7个项目。 以中科炼化一体化项目为例,该项目主要包括新建1000万吨/年炼油能力、80万吨/年乙烯产能、30万吨接卸规模的原油码头及配套公用工程等,预计2019年12月中交。中国石化表示,上述项目资金的30%来源于自有资金,其余主要来源为银行贷款。截至2019年6月30日,累计完成投资人民币217亿元。 此外,中国石化还在推进文23储气库项目。这个项目主要包括注采井及地面工程建设,建成库容84.31亿立方米。预计2020年7月形成有效工作气量。中国石化表示,该项目资金的30%来源于自有资金,其余主要来源为银行贷款。截至2019年6月30日,累计完成投资人民币70亿元。 除了上述两个项目之外,中国石化目前正在推进项目包括海南炼化扩建项目、镇海炼化扩建项目、鄂安沧输气管道项目、新气管道项目、威荣页岩气田项目等,累计完成投资金额分别为27亿元、16亿元、55亿元、63亿元、16亿元。 2019年上半年,中国石化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人民币491亿元,同比增加流出人民币683亿元。 对此,中国石化称,这主要是因为公司出售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流入同比减少人民币317亿元,增加到期日为三个月以上定期存款当期流出增加人民币152亿元。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资本支出同比增加人民币94亿元、购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流出同比增加人民币62亿元、出售物业、厂房、设备及其他长期资产所得款项同比减少流入人民币74亿元等,也是中国石化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增加的原因。 在融资活动现金流方面,2019年上半年,中国石化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出人民币29亿元,同比减少流出464亿元。 中国石化表示,这主要是因为公司新增借款同比增加流入人民币137亿元、偿还借款同比减少流出人民币150亿元、分派本公司股利同比减少流出人民币169亿元、附属公司分派予非控股股东股利同比减少流出人民币66亿元。 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国石化总负债达到9576亿元,较2018年底上升2219亿元,涨幅超过30%,总负债接近万亿大关。 在中国石化的总负债中,有6054亿元为流动负债,占比达到63.22%,相比于2018年末上升403亿元。 2019年上半年,中国石化的融资成本从2.63亿元提高到了51.63亿元,同比大增1863.1%。公司称,这是受到了实施新租赁准则的影响。
8月22日晚间,惠程科技(002168. SZ)发布半年报,其中隐藏的问题着实不少。 2018年业绩大涨后 又跌落谷底 2019年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惠程科技实现营业收入4.37亿元,同比下滑61.03%;净利润5722.46万元,较上年同期下滑77.1%。 2018年,惠程科技净利润为3.36亿元,同比大幅上升412%,而2019年一季度便大幅下降,这一切是怎么了? 惠程科技解释称,营收同比下滑,主要因为报告期内控股子公司哆可梦产品上线时间推迟所致。 哆可梦为惠程科技2017年3月斥资13.8亿元收购的游戏公司。 对于哆可梦的盈利模式,财报中称,哆可梦拥有面向国内市场的9187.cn、面向全球市场的Yahgame游戏运营平台,流量聚合能力、变现能力均处于国内同行领先地位,并具备自主研发游戏能力。 不过,目前为止尚无知名度高的游戏发行。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上半年,惠程科技营业成本同比下降54.44%,销售费用大幅下降。在这样的情况下,营收净利双双大挫,经营问题凸显。 负债、融资、再理财 逻辑几何? 同时,惠程科技还公告称,2019年上半年利润大减,主要是与公司上半年同期减少了大额投资收益有关。 这个解释,引起小编的注意,下面我们来看看数据。 2019年上半年,惠程科技财务费用同比上涨383.87%至2246.74万元,主要是由于报告期内借款利息增加所致。 再看看资产负债表,截至2019年6月30日,其短期借款为6.22亿元,较2018年年底的1.14亿元上涨逾5亿元。 此笔短期借款主要是来自中航信托的短期借款。 2017年12月27日,惠程科技将持有的哆可梦77.57%股权作为贷款担保,向中航信托申请并购贷款,该笔贷款总金额不超过8.30亿元。截至2019年6月30日,惠程科技已取得中航信托发放的信托贷款8.30亿元人民币。 迫于选择融资成本较高的信托,可见惠程科技对资金渴求度极高。 本次报告期末,惠程科技合并负债总计16.46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4.30亿元。 与此同时,惠程科技的经营现金流亦不断下降。报告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1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517.31%。 负债累累、借款不断,资金链紧绷、新债偿旧债,被步步紧逼的惠程科技,日子着实不好过。 即便如此,小编注意到,截至2019年6月30日,惠程科技的金融理财产品余额为3.98亿元,较期初的1.01亿元增加了2.97亿元。 这真的是没钱吗? 从明细中可知,惠程科技购买了3.38亿元中航信托旗下产品-天启556号天诚聚富理财。 不由让人多加揣测,从中航信托贷款5亿元,再购买逾3亿元理财产品,这当中有何“秘密”?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18年底,惠程科技尚有7.32亿元银行存款,手握现金却选择成本较高的融资渠道,再转而理财,究竟是什么逻辑? 股价狂跌 投资者打趣自嘲 8月22日,惠程科技还发布了2019年半年度投资者保护工作自我评价报告。 对于其投资者保护工作,网友们的留言颇有意思。 网友笑称四年赔的卖房卖车,除了玩笑成分,也有其道理。 2015年6月,惠程科技最高价为24.09元/股,随后在2016年1月末跌至最低7.36元/股,往后便浮浮沉沉。从2017年初至今,三年公司股价累计下跌50%。 截至8月23日,报收8.28元/股,总市值为66.40亿元。
目前,一个老牌企业正面临退市危机,它就是曾被称为“中国鞋王”的“富贵鸟”。 由于债台高筑,在经历了3年的停牌后,今天是富贵鸟公司股份的最后上市日期,而股份的上市地位将于8 月26 日上午9时起取消。 富贵鸟是如何走到退市的境地?公司目前的经营现状又如何呢? 富贵鸟退市在即 鞋业巨头风光不在 福建石狮,是“富贵鸟”集团的总部所在地,也是“富贵鸟”这个品牌起家的地方。 走进富贵鸟的生产车间,央视财经记者看到,工人们还像往常一样按照企业订单进行作业。不过,原有的两个生产基地已经合并成了一个。 企业负责人告诉央视财经记者,近年来富贵鸟的经营面临严重问题,因此不得不通过缩小规模,来控制成本。 富贵鸟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吴海民:经营收入下降得比较厉害,2018年可能4-5个亿左右,最起码不会亏损。今年的话基本持平,略亏。 创立于90年代的“富贵鸟”,曾先后荣获“中国真皮鞋王”“福建省名牌产品”等荣誉。 2011年,也就是公司成立20年之际,富贵鸟的经销商网点大幅增加到了3026个。这一度让公司的业绩迅速爆棚。 2011年到2013年,富贵鸟的营收从16.52亿元上涨到22.94亿元,而净利润也从2.54亿元一路上涨到4.44亿元。 2013年,富贵鸟于香港联交所上市。 不过,到了2014年,富贵鸟营收和净利润都只出现了微增。 吴海民坦言,当时,企业并没有意识到市场的变化,反而是放缓了研发的进度;而电商的迅速发展,也对他们相对传统的营销模式造成了冲击。 富贵鸟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吴海民:在主业上面,没有聚焦非常多关注,导致在行业的经营模式上,没有随着行业变化进行迅速转变。 在2016年,富贵鸟的净利润下滑到了1.63亿元。而相对应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账款合计却超过20亿元。 富贵鸟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吴海民:停牌的原因也是财务报表不能及时披露,需要一份合格报告才可以,我们一直没有办法出具有正规的审计公司出的合格报告。 2016年9月,富贵鸟以企业无法出具财务报告为由,在香港联交所申请停牌。吴海民说,鞋服虽然没有保质期,但款式至关重要。如果旧款不及时清仓,企业就可能面临债务负担。 而数据显示,2018年6月,富贵鸟的产品库存额曾一度达到3亿元左右。 投身金融领域 富贵鸟“铩羽而归” 其实,在2016年,富贵鸟不仅股市停牌,零售门店的数量也大幅削减了976家。但是,真正压倒富贵鸟的,除了产品研发和销售疲软外,还有企业不断跨行业投资带来的巨额负债。 为了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富贵鸟将眼光放在了金融领域上。相比利润低、投资回收期较长的鞋业,金融领域看上去似乎有着更高、更快的投资收益。 公开资料显示,从2015年到2017年,富贵鸟旗下迅速发展出10家投资类企业,其中包括矿业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然而,这一入局,便是富贵鸟噩梦的开始。 富贵鸟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吴海民:公司方向一旦错了,就会越走越偏。 2015年5月和10月,富贵鸟分别投资共赢社和叮咚钱包,由于缺乏经验、投资数额巨大,带来的是公司资金链断裂。为了补充公司资金,富贵鸟开始对外发债,而这也再一次加重了公司的生存危机。 2015年至2016年,富贵鸟先后发行了三只债券,总计约25亿元。 截至目前,有两只都已实质违约,涉及本金高达21亿元。同时,富贵鸟还有银行借贷约5亿元,其他经营性负债约3亿元。至此,富贵鸟的债务总额超30亿元。 无锡和睿清算事务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杨志清:截止到2019年7月26日,它的资产总值价值类型,是破产清算状态下的价值类型,是3.03亿元。现在有表决权的普通债权额是30.8亿元,从这个角度来看,它现在是资不抵债。 面临巨额债务,目前,富贵鸟面临破产清算或者是寻找新的债权人接盘。对此,福建省泉州市中院表示,将会在近期裁定最终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