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自动播放 play 超级基金的魔咒 向前 向后 你买到超级基金了吗?很多人见面都会问对方。现在基金太难买了,千亿规模的超级基金一天就卖爆了。谁在买他们?小散户的激情能得到多少回报?激情之下,除了超级基金,横扫排名榜的冠军产品还能买吗?警惕基金的魔咒。 2398亿,这是易方达的单只产品记录,在易方达的基金经理里面,个人管理权益类产品规模超过1200亿。A股曾经有一个魔咒,那就是超级基金出现的时候,就是见顶信号。当基金频繁出现发行不成功的时候,就可以进场抄底了。 最明显的莫过于2015年,新基金可以说是高潮不断,除了当年的股灾,2016年指数更是下跌12%以上。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到2018年的10年间,有33只权益类基金规模超过100亿,这些基金发行之后几个月内,上证指数都出现了下跌。 规模跟投资方法匹配是制胜的关键,当基金的规模越来越大,那么跟方法的匹配就会出现偏差,收益率下滑成为趋势。当然,现在基金公司出现超级基金后,都会在排兵布阵方面进行调整。无论是中后台的支持,还是前台的操作,将管理团队调整的更为合理,以保持产品的收益率。 现在,抱团股大规模出现,超级基金直接抄作业,往往随着大规模资金的抱团进入,都会有不错的收益率。不过,FOF基金(专门投资其他基金的基金)对超级基金的配置都显得非常的谨慎,他们往往都不会太重点配置新基金。尤其是超级基金,他们往往更在意拥有历史表现的老基金,能够通过历史的操作,清晰复盘基金经理的风格,以及基金收益率的波动曲线。 超级基金们在抱团的时代魔咒越来越模糊,但是基金冠军的魔咒却从未停止过。2020年的公募基金冠军叫赵诣,管理了4只基金,2020年横扫所有基金经理,霸占前四名,最高收益超过166%,创下了权益类基金这几年的收益率新高。赵诣2020年重仓新能源,不过2021年一开门,赵诣的排名就由冠军跌到了3983名。 从2003年到2019年,产生了17名公募冠军,只有4人第二年业绩继续超过第一年,这4人中,只有2人在第二年跑赢沪深300。17位公募一哥中,只有王亚伟多次夺冠,其他人皆是昙花一现。更有76%的基金冠军再也回不到辉煌时期,更有冠军跑输沪深300幅度超过50%。 A股是个名利场,无论你业绩多么的优秀,唯有冠军才会被铭记。所以,各大基金公司都在忙着造神,造超级基金,捧基金冠军。核心就是做大规模,多收管理费,躺赢。而真正被投资者铭记的不是规模,不是冠军的头衔,而是收益率。只有能为投资者赚钱的基金,才是永远会被铭记的。莫为浮云遮望眼,小心魔咒毁一生。面对基金魔咒,也许,老百姓会说:莫要穷寡妇赶庙会,搞得又没钱又没人。
行业动态: 据同花顺显示,上周,沪指累计涨1.43%,深成指累计涨2.21%,创业板指累计涨3.46%。 上周,板块上,煤炭、有色等顺周期板块继续大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整车、锂电池等方向继续走强,白酒、光伏板块小幅分化,光刻胶、农业等题材盘中拉升,银行、券商等权重板块调整、食品饮料板块大幅走弱, 截至12月18日收盘,沪指跌0.29%,报收3394点;深成指跌0.26%,报收13854点;创业板指跌0.18%,报收2780点。 本周新基发行情况: 据Wind显示,上周共44只基金发布成立公告,总规模达732.81亿元;共发行68只基金发布发行公告,43基金首发。 上周发行产品中,共3只产品发行规模超过70亿元,分别是景顺长城核心中景一年持有、招商产业精选A和光大保德信中债1-5年金融债。 上周净值排行TOP10: 股票型基金净值排行 (搜狐财经根据Wind数据端整理) 混合型基金净值排行 (搜狐财经根据Wind数据端整理) 企业聚焦: 公募今年发行规模突破3万亿 公募基金今年以来发行规模已经突破3万亿元,创下历史纪录。据统计,全年共有129家基金管理人有新产品发行,共有6家发行规模超千亿,易方达、汇添富旗下新品发行均超过2000亿元。与此同时,有18家公司的新产品发行规模在10亿元以下,有15家公司没有新产品发行。 据统计,截止12月16日,今年有129家基金管理人发行了公募产品。共有6家公司发行规模超千亿,其中2家超过2000亿元,分别是易方达、汇添富,发行规模分别为2119亿元和2037亿元。 年内股票ETF总规模超7000亿元 今年以来,共有超700亿资金涌入新发行的股票ETF,而目前市场上股票ETF的总规模已经超过7000亿元。就新发股票ETF而言,今年以来,新能源车、电子等科技行业“吸金”效应显著。 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12月2日,市场共有310只股票ETF流通,总份额为4282.85亿份,总规模约为7053.07亿元,相比年初的5792.60亿元增长21.76%。其中,年内新发行的股票ETF共69只,该部分基金规模约为704.74亿元,约占存量总规模的10%,而在年内股票ETF新增规模中的占比则达到近60%。 金信基金新成立5基金总份额仅4.11亿份 今年以来,基金发行市场热闹不减,再现爆款基金,而2015年成立的金信基金却没能跟上这波基金扩容的大潮,年内勉强成立了几只基金,但规模低得可怜。 数据显示,2020年第三季度公募基金季度发行规模创历史新高,达到1.27万亿元,前三季度累计发行规模达到2.34万亿元。基金业协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 截至10月末,公募基金整体规模达到18.31万亿。 而最新Wind数据统计,截至11月29日,今年以来已成立逾1200多只新基金,募集总规模已攀升至2.75万亿,刷新了新基金发行规模的历史新高。若12月份新基金发行保持火热,今年新基金发行规模或突破3万亿大关。 基金发行持续降温 11月仅新发42只 日前,基金发行市场降温迹象显著。同花顺数据显示,以认购起始日为标准,截至11月26日,本月新发基金仅有42只,为今年以来的最低值。调整后的发行份额为1749.76亿份,在年内处于较低水准。与前三个季度相比,第四季度基金发行量和发行份额出现较为明显的下降。 自8月以来,基金发行数量连续数月处于低位水平。10月、9月、8月的发行量分别为62只、90只和73只,相较于7月的192只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这三个月的月发行份额也都处在今年月度平均发行份额之下。 光大保德信董事长总经理双双变动 近日,光大保德信基金发布高级管理人员变更公告,从11月23日起,王翠婷担任该公司董事长。 2020年11月7日,光大保德信基金发布公告称,原董事长林昌因公司股东另有任用于11月6日离职,由公司总经理刘翔代任董事长。 值得一提的是,林昌堪称光大保德信基金的元老,他自2005年4月起担任该公司董事长,为光大保德信基金贡献了超过15年的职场岁月。 与原董事长一同离职的还有光大保德信基金的明星基金经理董伟炜,这是该公司年内离职的第三位基金经理。在此之前,董伟炜一人身兼光大保德信行业轮动、光大保德信景气先锋、光大保德信国企改革、光大保德信安和、光大保德信安泽5只基金产品的管理。 机构观点: 华夏基金黄文倩:2021年家电或成为传统行业的新亮点 华夏基金黄文倩表示,预计明年,国内零星的疫情不会形成大范围影响,另一方面疫苗陆续推出,整体消费的基本盘是可以恢复正常的。 不仅如此,黄文倩认为,更多线下需求转移到了线上,这是长期的趋势,又被疫情进一步加速,整个线上出现非常快的增长,无论是传统品类还是新兴消费品类,这个特征表现的相对明显。 创金合信李游:明年仍是结构性牛市,看好周期龙头、新能源方向 创金合信基金李游表示,预计明年全球经济不会有特别强劲的复苏,而且中长周期来看,大宗商品的主要需求方中国的经济仍然会减速,大宗商品缺乏中长期上涨的逻辑。 此外,李游预计,2021年市场仍然是结构性牛市,只是预期收益率会明显低于前两年。相对而言,明年更看好低估值的顺周期板块。全球经济复苏会带来顺周期板块阶段性业绩改善,而且本身估值合理偏低,面临的流动性收紧压力也更小。 泓德基金蔡丞丰:明年智能终端品牌和5G电子器件升级有投资机会 泓德基金蔡丞丰表示,回顾2020年,5G终端销售大概突破了2亿台的销量,达到了年初的预期,目前中国居民使用的60%以上的手机都是5G手机,中国也是5G终端普及最快的国家。明年5G芯片的龙头公司均持续看好2021年5G终端,并预计将呈现翻倍的增长。 蔡丞丰认为,2021年还是5G智能终端持续普及的一年,投资机会将来自于智能终端品牌,以及由5G所带来的电子器件升级的机会。2021年下半年之后,会有越来越多以AI+5G的商业模式商业化的公司在科创版上市,也会给我们的投资带来新的标的。 招商基金贾成东:2021年上半年看好银行、化工等疫情受损板块 招商基金贾成东认为,2021年上半年主要看好疫情受损股,如银行、化工、航空、酒店等,这些今年涨幅特别小、业绩逐渐改善的品种;而到明年后半段,科技为主的板块可能会有机会。 “明年后半段,科技为主的板块可能会有机会。当然,以上的判断还要取决于三个因素:第一、5G建设推进是否到位并且是否催生出新的应用;第二、中美关 系的处理方式是否有变化;第三、疫苗的推广是不是还有变数。” 贾成东表示。 融通基金彭炜:抓住核心主线,分散资产驱动力 融通基金彭炜认为,今年以来,A股主题快速轮动,先是吃药、喝酒行情演绎得淋漓尽致,随后顺周期、新能源汽车接棒大涨。 “如此之下,越发考验基金经理的赚钱能力。对此,融通中国风1号基金经理彭炜表示,市场的核心主线一定是盈利驱动,所以只要抓住核心主线,剩下的只是把组合资产的驱动力相对分散掉,不管市场怎么变,以不变应万变。” 彭炜表示。 华泰证券:把握优质金融股配置机遇 华泰证券指出,宏观经济渐进修复,货币利率企稳,把握优质金融股配置机遇(推荐顺序:银行>保险>券商)。银行基本面已步入利润增长压力减轻、息差逐渐企稳、资产增速保持较高、信用成本有望下降的新阶段。 华泰证券认为,近期银行板块内部轮涨,反映市场对银行股的信心逐渐修复,我们预计银行股将迎来跨年行情。各大险企已基本完成队伍架构的重建,负债端增长空间可期,资产端长端利率有望维持稳中向上。 华泰证券建议,把握开门红催化下配置机遇。券商板块在资本市场改革逻辑下长期腾飞逻辑不变,短期经营机遇和挑战并存,我们建议关注具体改革政策落地节奏,把握板块内结构性机遇。 东北证券:存量博弈的逻辑依然没有改变 东北证券指出,从市场运行看,虽然短期上证指数创出新高、市场情绪有所增加,但是指数走势并未出现凌厉的持续上攻形态。风格上,也出现了资金从金融周期股适度流出,并转入前期跌幅较大的消费科技股的超跌反弹中;存量博弈的逻辑依然没有改变。 东北证券表示,从上证50指数和创业板指的收盘价的比值序列来看,创业板指最近几日反而是占优的,这说明金融周期股的亢奋也是阶段性、风格的切换难以一蹴而就,资金仍在金融、周期、科技、消费中反复轮动。 “维持前期思路,市场总体处于震荡略多的春季行情的大逻辑中,但持续上攻的动能不足;以仓位的渐进布局和板块的重点聚焦为主,不悲不喜为宜,目前位置不宜追涨。”东北证券称。 国盛证券:中长期来看A股依然维持震荡上行格局 国盛证券指出,周四市场的震荡整理在预期范围内,节后的连续上涨后再度回踩5日均线,消化获利盘和前期套牢盘,相对来讲更有利后期行情的演绎。最近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9月份新增信贷1.9万亿元的货币政策数据超越预期可以看出,至少在调节经济的角度上逆周期并未完全结束。 国盛证券表示,尤其是在国外其它主要经济体疫情仍然未能得到有效控制的背景下,我国经济表现将会吸引更多的外资进入A股,所以中长期来看A股依然维持震荡上行的格局。 (搜狐财经综合财联社、21世纪、金融界等整理;编辑/徐佳雯)
□ 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16日,今年以来已出现25只业绩翻番的“翻倍基”。有趣的是,这25只“翻倍基”并非人们心目中的“大盘基”,规模普遍较小,最低的甚至不到4亿元。 这种现象的背后,其实潜藏着公募基金行业默认的“套路”:即倾力打造“明星基金”,然后借“明星基金”的业绩吸引流量,在热度高的时候,通过持续营销或新发基金的模式迅速扩张规模。 捧小基金做业绩“明星” 不止一位市场人士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今年市场风格切换迅速,热点快速轮动,小规模基金经理易借助灵活性追逐市场热点,而大规模基金管理人更倾向稳健。从调仓角度看,自然是规模较小的基金跑得更快。” 有业内人士猜测,过去两年公募基金赚钱效应明显,不少股民转变成基民;与此同时,银行理财净值化、债券市场走熊,不少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人也转变了传统思维,开始投资基金,新资金源源不断进入公募基金的水池中。在不少基金公司看来,只要向外界多展示业绩,自然就有大量“活水”涌入。 某基金销售渠道负责人承认,无论是传统银行还是电商平台,渠道方越来越朝着绩优基金倾斜。现实中,很多爆款基金的基金经理,在出现爆款产品之前,其所管理的规模其实也不大。因此,捧小基金做业绩“明星”,借流量做规模,已经成为基金公司可以复制的“成功路径”。 规模和业绩能否两全 基金市场里,常能听到一句话——“规模是业绩的杀手”,是指一只基金在规模大幅增长之后,业绩反而不如之前。 基金经理的规模半径如何定义?规模一定是业绩的敌人吗? 一位公募内部人士李先生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一方面是公募基金投资存在限制,另一方面是调仓和追求超额收益的难度加大。实事求是地讲,管理规模过大,的确会对基金经理的管理操作带来挑战。” “但是,风格和策略是决定基金经理管理规模半径最重要的因素。不同风格和策略的基金经理管理半径是完全不同的。”李先生称:“比如,对于行业配置型选手来说,追求行业的阿尔法,自上而下选行业和赛道,这样就能有整个板块去承接基金经理的大额资金,因此这类选手的管理规模半径就会比较大。对于自下而上选股型选手来说,不一定能选到市值较大、资金容量较大的好股票,因此可能会影响其管理半径。” 此外,在他看来,市场更加有效且好公司越来越多,能够承载大规模基金的标的也将更多。大规模基金的管理,不仅体现着基金经理个人的能力,更是一家公司综合实力的体现,需要投研团队的系统支持。只有公司综合实力得到提升,才能为大规模基金的管理提供智力、资源、人才等方面的支撑,否则百亿级规模也无法持续。
原标题:规模排名“硝烟四起” 基金公司头部效应显著 在2020年这个公募基金“大年”,部分基金公司的基金管理规模一路高歌猛进,然而几家欢喜几家愁。 在多只爆款基金的加持下,易方达基金、汇添富基金、广发基金持续“霸榜”非货币基金管理规模前三,南方基金和鹏华基金跻身非货规模前十,汇添富、广发、华夏、富国、博时、嘉实等今年非货规模增长超90%。仅前十家头部基金公司管理的基金规模就占据公募基金整体规模的36.96%。对比来看,今年有17家中小基金公司没有新产品成立,不少中小基金公司的产品还面临募集失败和惨遭清盘的窘境。 权益类基金规模快速增长 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15日,市场上公募基金规模已达到18.43万亿元。从基金公司规模来看,头部基金公司强者恒强,仅前十家头部基金公司管理的基金规模就占据公募基金整体规模的36.96%。 2020年是基金发行的“大年”,也是权益类基金规模快速增长的“大年”。按非货币基金规模统计,基金公司排名前十的榜单与去年相比出现“洗牌”,易方达、汇添富、广发、华夏、南方、富国、博时、嘉实、招商、鹏华十家基金公司入围。其中,南方基金和鹏华基金为新晋非货规模前十。此外,汇添富、广发、华夏、富国、博时、嘉实今年非货规模增长均超过90%。 爆款基金频出成为头部基金公司规模骤增的重要砝码。今年以来,共有40只新发基金首募规模超过百亿。其中,仅汇添富一家就占据10只,还有6只来自于易方达,鹏华、南方和华夏基金则各有3只。凭借不凡的权益基金发行业绩,汇添富一举进入基金公司规模前三。 Wind数据显示,茅炜、王博管理的南方成长先锋A、胡昕炜管理的汇添富中盘价值精选A、王宗合管理的鹏华匠心精选A、饶晓鹏管理的华安聚优精选,均在短短一天时间内完成300亿元募集目标,不得不提前结束认购。王宗合管理的鹏华匠心精选,首发当天就有1371.04亿元资金认购,远远超过300亿元规模上限,最终配售比仅为21.88%。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银行、保险系大型基金公司今年的基金规模却大幅缩水。上海证券一位基金分析师表示,2019年、2020年是权益类基金产品,特别是主动管理权益类产品的发行大年,在主动权益投资领域更为擅长的基金公司收获颇丰。银行系背景的基金公司,大部分更擅长固收类资产的投资,叠加今年债券市场整体表现不佳,因此基金规模不约而同出现缩减。 市场两极分化 在公募基金规模一路高歌猛进,新发基金爆款频出的基金发行大年,仍有不少基金公司没有新成立的基金,也有不少基金面临募集失败或惨遭清盘的窘境。 分公司看,今年共有128家基金公司成立了新基金。按照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布的145家基金公司计算,有17家基金公司2020年以来没有新成立的产品;此外,新成立数量在10只以上(含10只)的公司有44家,在有新基金成立的基金公司中,有84家今年以来新成立产品数量不足10只。 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Wind数据发现,截至目前,今年以来募集失败的基金多达22只。2019年,募集失败的基金数量为20只。在梳理这些募集失败的基金后发现,它们多为中小基金公司发行的基金,且以债券型和指数型基金居多。 除了新基金频频募集失败外,今年以来,清盘基金数量达153只。2019年全年,清盘基金数量为130只,这些清盘基金同样以债券型和指数型基金居多。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今年公募基金的发行盛况历史罕见,但除了爆款基金远远多于去年外,募集失败的产品数量也超过去年。在产品基数增大的情况下,说明市场两极分化的情况更加严重。 一家小型基金公司人士坦言,究其原因,基金能否发行成功以及发行规模的大小在很多时候取决于渠道。但在头部效应和明星基金经理效应愈发明显的今年,中小基金公司发行基金的难度倍增。“很多时候渠道给我们排的发行时间都是节假日前后,也是其他大中型基金公司不愿被安排的时间段。此外,对我们新发基金的发行时间、营销力度也不及其他大的基金公司。”上述小型基金公司人士说。 上述上海证券基金分析师表示,基金公司头部效应越来越显著。头部基金公司不论在投研实力和营销渠道上均有优势,公司的整体运作处在产品业绩佳、知名度高易于销售、对于代销渠道议价能力强的良性循环中,该类头部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较难被超越。另一方面,中小型基金公司在新产品发行市场处于劣势,受限于管理规模,甚至很难进入大型代销机构的“白名单”。
据国家能源局12月16日消息,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户用光伏项目信息(2020年12月)显示,根据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电网企业报送信息,经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梳理统计,2020年11月新纳入国家财政补贴规模户用光伏项目总装机容量为349.72万千瓦。截至2020年11月底,全国累计纳入2020年国家财政补贴规模户用光伏项目装机容量为1012.26万千瓦。 纳入2020年国家财政补贴规模户用光伏项目装机容量统计表 (截至2020年11月30日) 单位:万千瓦 注:1.河北、蒙东、黑龙江、江苏、福建、江西、四川、陕西、广东、贵州、海南根据实际情况对10月底前建成并网户用光伏项目进行了修正,具体项目信息见各省公布情况。 2.西藏无纳入2020年财政补贴规模户用光伏项目,未报送
李兰兰 发自上海 2020年12月31日下午,“2021挑战未来——丁祖昱评楼市年度发布会”在上海新静安体育中心举行,现场超3000人聆听易居企业集团CEO丁祖昱的分享。自2016年始,“丁祖昱评楼市”年度发布会成为中国地产行业最受关注的盛会之一。 发布会现场,丁祖昱谈到,中国物业管理行业处于高速发展的进程中,市场规模不断攀升。物业管理行业市场整体集中度低,高度分散,各类企业绝对增长空间仍大。从规模表现来看,2020年中国物业管理行业管理面积为351.5亿㎡,同比增长13.4%。 从经营绩效表现来看,2020年物管行业营收规模为12688.1亿元,同比增长20.7%。其中, TOP100企业收入均值为27.53亿元,同比涨27.9%。TOP10企业收入均值为90.09亿元,同比涨31.7%,是百强企业均值的3.27倍。从2020年营收的构成来看,基础物业服务占比为20.51%、增值服务占比7.02%。增值业务在百强物业收入、利润结构占比逐渐扩大,企业收入利润增强前景空间大。 从利润来看,中国物业管理行业收入利润可观、呈稳步增长趋势。2020年百强企业利润均值为3.08亿元,同比增长39.4%。TOP10企业利润均值为12.6亿元,是百强利润均值的4.09倍。在2020年百强企业平均利润构成方面,基础物业服务占比1.68%、增值服务占比1.4%。 从物企上市方面来看,中国物业公司数量是开发企业的2.4倍。物业服务企业并购数量及金额不断攀升,物企并购开始加速,并购实现了企业品牌和影响力的快速上升。截至2020年,物企上市数量为42家,其中,主要关联房企物业有36家,相对独立物业有6家,房企系近九成。缺乏母公司支持、缺乏资金并购,在品牌物企发力的背景下,独立第三方物业的市场竞争环境更加激烈,拓展压力显现这种压力从住宅进一步向非住宅领域延伸。 从上市物企表现来看,梯队分化明显。近半沦为“僵尸股”,49%上市物企日成交额在1000万元以下,46%上市物企日成交量在100万股以下。 从服务质量来看,四成业主对物业公司服务不满意。业主对物业服务出现的以下问题最不满,比如小区卫生脏乱差;业主问题反馈和解决不及时;平时不交流,收物业费才出现;陌生人员随便进出小区;物业费支出不公开、不透明;电梯、水泵、楼道门禁经常坏;小区管理不和业主商量等。
严明会 发自上海 2020年12月31日下午,“2021挑战未来——丁祖昱评楼市年度发布会”在上海新静安体育中心举行,现场超3000人聆听易居企业集团CEO丁祖昱的分享。自2016年始,“丁祖昱评楼市”年度发布会已成功举办4届,成为中国地产行业最受关注的盛会之一。 发布会现场,就城市棚改规模问题,丁祖昱指出,2020年棚改规模排前三的城市分别为:徐州、南昌、南京,三座城市棚改规模分别为38500套、 30322套、25700套。其中,徐州已蝉联2年位列城市棚改规模榜首,2019年徐州棚改规模高达51900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