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今年在企业网银和企业APP客户端启动了对企业用户的跟踪调研,并于今年2月发布了基于20,735份有效问卷的首份研究成果。4月16-22日,招商银行投放了第二轮线上问卷,共收集有效问卷23,524份。 ■ 据调研结果估算,4月末我国外向型企业(出口或进口依赖度大于25%)产能恢复近五成,复工进程略快于本土型企业。在外向型企业的细分类型中,纯出口导向型企业因前期订单的支撑,复工进程快于纯进口依赖和进出口依赖型企业。但受到疫情全球扩散的影响,外向型企业对未来的预期较本土型企业更悲观。尤其是进出口依赖型企业,由于供给和需求两端均受到海外疫情制约,对未来的预期较其他类型企业更悲观:认为年内难以复产75%以上的企业占比超过三成。 ■ 疫情冲击下,五成外向型企业一季度营收下滑超过50%,且预期上半年难有改善。尽管外向型企业复产较快,但一季度营收依然受到显著冲击,预期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速平均为-46.7%,下滑幅度仅微幅小于本土型企业。其中,外向型小微企业/大中企业的营收同比增速分化显著,分别为-48.9%和-26.1%。纯出口导向型企业对上半年营收的预期好于纯进口依赖型企业。进出口依赖型企业预期最为悲观。 ■ 受访的外向型企业同时受到海外供需变化的负面影响,需求影响大于供给。在需求端,超过四成的纯出口导向型企业预期海外营收下滑超过50%;在供给端,近1/3的纯进口依赖型企业预期上半年业务/产能受供给影响下滑超过50%;而进出口依赖型企业同时受到供需两端影响,受到的影响较纯出口导向型/纯进口依赖型企业更大。综合来看,文娱体育、居民服务和租赁商服行业受到负面影响最大。 ■ 外向型企业的现金流情况好于本土型企业,近半数企业现金流可维持时长超过3个月。从细分类型来看,纯出口导向型企业现金流情况好于其他企业,但随着疫情海外蔓延,其出口业务回款已经开始受到影响。近八成企业表示回款出现不同程度的延迟,平均延迟超过1个月的占比过半。 ■ 悲观预期下,外向型企业仍然普遍选择裁减雇员、收缩投资。近半数外向型企业上半年预计裁员10%以上;六成外向型企业上半年投资预期缩减同比超过10%,较本土企业的投资预期更悲观。纯进口依赖型企业的雇员计划和预期投资均收缩更显著,指向企业担忧未来海外供应受限。从行业看,居民服务业的投资预期最为悲观,上半年预期投资同比收缩近50%。 执行概要 2020年,新冠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尽管我国疫情拐点和复工复产的进程领先全球,但海外疫情蔓延对我国的外部需求和供给均产生了明显冲击。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两大不确定性使得当前我国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并将对“进出口”目标的描述从去年的“稳中提质”调整为“促稳提质”,凸显了当前我国国际贸易所面临的巨大压力。在今年重点的“六保”工作中,也包括了“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当前我国外向型企业的经营状况因此成为政策和市场关注的焦点。 招商银行今年在企业网银和企业APP客户端启动了对企业用户的跟踪调研,并于今年2月发布了基于20,735份有效问卷的首份研究成果《新冠疫情众生相:招商银行小微企业调研报告》。4月16-22日,招商银行投放了第二轮线上问卷,共收集有效答卷23,524份。由于数据维度丰富,调研结果拆分成三篇系列报告发布:第一篇着重分析全样本特征;第二篇聚焦进出口企业;第三篇聚焦粤港澳大湾区。首篇报告《穿越生死线:招商银行小微企业调研报告之二(I)》已于5月18日发布。本文是系列报告的第二篇。 根据受访企业对进出口依赖程度的分布,我们将全样本切割成两大类:外向型和本土型企业。本土型企业的进出口依赖度皆为零,外向型企业指进口或出口依赖度至少一项占比大于25%的企业。受访企业中有本土型企业13,169家企业,占比56%;外向型企业5,279家,占比22.4%。 图 1:受访企业员工数量分布 资料来源:招商银行 外向型企业是本文分析的重点,又可进一步细分为三类:纯进口依赖型(进口依赖度25%以上,出口依赖度0%),纯出口导向型(出口依赖度25%以上,进口依赖度0%)和进出口依赖型(进出口依赖度皆大于25%)。 图 2:受访企业营收规模分布 资料来源:招商银行 在5,279家外向型企业中,纯出口导向型占比10.9%(578家),纯进口依赖型占比33.4%(1,766家),进出口依赖型占比31.1%(1,641家)。可见整体上受访企业对外部供给的依赖程度相对更高。 调研结果显示,外向型企业的复产和经营状况略好于本土型企业,主要体现在产能利用率、营收和现金流上。其中,纯出口导向型企业的上述三项指标明显优于其它两类企业,或主要受益于复工前积累的海外订单。然而从产能利用率预期、雇员和投资计划看,外向型企业相较本土型企业预期更为悲观,与其经营现状显著背离。 表 1:各类型企业经营压力排名 注:1. 数值表示企业类型在该分项中的排名,数值越小表明压力越大;2. 综合压力为所有分项指标标准化后的加权平均。 资料来源:招商银行 综合产能恢复、营收利润、现金流、雇员和投资六个维度的情况,进出口依赖型企业因为受到供需双向冲击受到的压力排名最大,纯出口依赖型企业压力相对较小。居民服务、文娱体育和住宿餐饮是外向型企业中压力最大的三个行业。 表 2:各行业外向型企业经营压力排名 注:1. 本文简化了各大类行业的名称(简称与全称的对应关系参见附表); 2. 数值表示行业在该分项中的排名,数值越小表明压力越大;3. 综合压力为所有分项指标标准化后的加权平均。 资料来源:招商银行 样本关键词:沿海地区、交运、制造、批零 以员工数量为标准,外向型企业样本里小微企业(员工小于50人)仍然占绝对比重(87.4%),与本土型企业(89.47%)及全样本(87.9%)大体一致。 图3:受访企业员工数量分布 资料来源:招商银行 外向型企业的营收规模却显著高于本土型企业:营收规模超过500万的企业中,外向型企业占比37.7%,超出本土型企业12.9pct。 图 4:受访企业营收规模分布 资料来源:招商银行 外向型企业中,无论是员工数量还是营收规模,纯出口导向型企业的整体规模都要明显高于纯进口依赖型企业:假设各选项中的企业均匀/正态分布,则纯出口导向型企业的平均雇员数67.1人,营收规模4,988万元,高于纯进口依赖型的27.3人和2,674万元。进出口依赖型企业的规模介于两者之间(58.2人,3,983万元)与全样本类似。 图 5:外向型企业员工数量分布 资料来源:招商银行 图 6:外向型企业营收规模分布 资料来源:招商银行 尽管受访外向型企业涵盖了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全部20个大类行业,但在后文中关于行业的讨论中,我们未考虑受访企业数量少于30的行业,包括教育(17家)、卫生社服(16家)以及金融(15家)等行业。 从行业分布看,样本中的外向企业主要集中在第二和第三产业,占比分别为15.5%和84.4%。相较本土型企业,外向型企业的第二产业占比稍高(+3.3pct)而第三产业稍低(-3.0pct)。其中交运仓储(35.6%)、制造(35.4%)、批发零售(30.2%)行业的外向型企业占比超过三成。 除制造业外,绝大部分行业的纯进口依赖型企业占比远超纯出口导向型企业。 图 7:受访企业行业分布 资料来源:招商银行 从纯进口依赖型的企业在行业占比看,批发零售(9.9%)、科研技术(9.2%)和住宿餐饮(8.2%)占比最高;纯出口导向企业中,制造(4.8%)、批发零售(4.3%)和科研技术(1.9%)位于前列;而进出口依赖型占比前三的行业分别是交运仓储(19.1%),制造(13.1%)和批发零售(9.4%)。 从区域分布看,受访企业主要集中在沿海经济发达的地区:广东头部效应突出(1,642家,占比31.1%);粤北上苏鲁浙合计达4,067家,占比77%。相比本土企业,外向企业的区域集中度更高:上述六个地区的占比高出本土企业15个百分点。从进出口均衡程度看,制造业较为发达的广东和浙江进出口企业占比相对更为平衡。 图 8:受访企业区域分布 资料来源:招商银行 类似地,尽管样本覆盖了中国大陆除西藏外的30个省市自治区,但在后文关于区域的讨论中,我们也未考虑观测值少于50的地区,包括安徽(42家)、河南(31家)、新疆(22家)、黑龙江(21家)等。 复产程度:外向型企业复产较快 外向型企业复工略快于本土型企业。假设企业在每个选项上服从均匀/正态分布,外向型/本土型企业的平均产能利用率分别为47.6%/43.5%。其中,外向型/本土型企业产能利用率低于50%的企业占比分别为52.7%/57.3%/;产能恢复程度低于10%的企业占比分别为21.7%/29.1%。这可能是由于我国复工复产领先全球,外向型企业处理前期积压订单所致。但总体上两类企业产能利用率仍然远低于正常水平:本土/外向型企业产能恢复超过75%的占比均不足三成,且二者并无明显差异。 图 9:外向型企业复产快于本土型企业 资料来源:招商银行 在外向型企业中,纯出口导向型企业也因前期订单的支撑,复工进程快于纯进口依赖和进出口依赖型企业。正态分布假设下,产能利用率恢复程度:纯出口导向型企业(53.0%)>进出口依赖型企业(45.8%)≈ 纯进口依赖型企业(45.5%)。复产程度低于50%的纯出口导向/纯进口依赖/进出口依赖型企业的占比分别为46.0%/54.7%和54.6%;而产能恢复超过90%的纯出口导向型企业占比为22.0%,远高于纯进口依赖/进出口依赖企业的14.7%/16.7%。 图 10:纯出口导向型企业产能利用率恢复较快 资料来源:招商银行 受疫情全球扩散影响,外向型企业对未来的预期较本土型企业更悲观。在被问及何时产能可恢复至75%以上时,仅有58.9%的外向型企业表示三季度前可以恢复,而本土型企业认为能恢复的超过六成(63.4%);认为年内无法复产达75%的外向型/本土型企业占比为26.7%/22.8%。 图 11:外向型企业复产预期较本土型更悲观 资料来源:招商银行 值得注意的是,与全样本情况不同,外向型企业对未来预期与其复产现状出现分化。这一背离尤其体现在纯出口导向企业:26.8%的纯出口导向型企业认为年内恢复无望,占比高于纯进口依赖型企业3pct,指向海外新订单减少的影响或逐步显现。进出口依赖型企业由于在供需两端均受到海外疫情制约,对未来的预期较其他类型企业更悲观:认为年内产能利用率难达75%的企业占比达三成(33.0%)。 图 12:三成进出口依赖企业认为年内产能难达 75% 资料来源:招商银行 从行业分布看,除样本数量较少的行业外,外向型企业中产能利用率较低的主要行业包括(括号中数字为该行业产能利用率低于25%的企业占比):文娱体育(56.8%)、居民服务(55.4%)、租赁商服(51.3%)。产能利用率较高的主要行业包括(括号中数字为该行业产能利用率超过75%的企业占比):制造(43.3%)、地产(42.9%)、信息软件(29.0%)、批发零售(28.6%),其中制造业的产能恢复程度明显好于服务业。 图 13:各行业外向型企业产能恢复程度 资料来源:招商银行 与全样本的结论一致,外向型企业中各行业对产能恢复的预期也与其现状高度相关(括号中数字为该行业预期年内产能利用率难达75%的企业占比)。文娱体育(41.4%)、租赁商服(36.9%)、居民服务(35.9%)、交运仓储(33.3%)行业的预期最为悲观。 图 14:各行业外向型企业产能恢复(>75%)预期 资料来源:招商银行 疫情冲击:海外供需同时承压 (一)营业收入 五成外向型企业一季度营收下滑超过50%,收缩幅度略好于本土型企业。尽管外向型企业复产较快,但一季度营收依然受到显著冲击:本土/外向型企业一季度营收下滑超过50%的占比分别为53.0%/50.2%,其中营收下滑超过75%的本土/外向型企业占比为37.6%/ 31.5%。两类企业中,一季度营收增加的企业占比均不足一成,本土/外向型分别为5.7%/7.7%。 图 15:五成外向型企业一季度营收下滑超过 50% 资料来源:招商银行 由于企业对营收的预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当前的复产状况,外向型企业对上半年营收的预期也略好于本土型企业。若假设企业在每个选项上服从均匀/正态分布,则可估算出本土/外向型企业预期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速平均为-48.9%和-46.7%。 图 16:外向型企业预期营收仅略好于本土型企业 资料来源:招商银行 其中,外向型小微企业/外向型大中企业的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48.9%和-26.1%,分化趋势与我们第一篇报告(《穿越生死线:招商银行小微企业调研报告之二(I)》)中结论一致。 外向型企业预期上半年营收难有改善,其中进出口依赖型企业最为悲观。总体上外向企业认为上半年营收状况相较一季度仅有微幅改善:预期下滑75%的企业占比减少了5个百分点,但预期营收负增长25-75%的企业占比增加了4.9个百分点。 图 17:外向型企业预期上半年营收难有显著改善 资料来源:招商银行 分类型看,上半年营收预期(括号中数字为预期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速的估测值):纯出口导向型企业(-42.4%)>纯进口依赖型企业(-47.3%)>进出口依赖型企业(-49.9%)。 图 18:进出口依赖型企业上半年预期营收最为悲观 资料来源:招商银行 (二)海外供需 受访的外向型企业同时受到海外供需变化的负面影响,需求影响大于供给。为评估供需两端的影响幅度,我们可以单独观察纯出口导向型企业和纯进口依赖型企业,纯出口导向型企业仅受到海外需求的影响,纯进口依赖型企业仅受到海外供给的影响。 对于纯出口导向型企业,受海外需求影响,预计上半年海外营收同比平均下滑42.1%。其中,超过四成企业(42.9%)预期海外营收下滑超过50%,25.3%的企业预期海外营收下滑75%以上;此外,仍有10%的纯出口导向型企业认为上半年海外营收同比增加。 图 19:外向型企业上半年海外营收同比变化 资料来源:招商银行 从行业分布看(括号中为该行业纯出口导向型企业海外营收预期增速),需求端受海外影响较大的行业为居民服务(-63.3%)、文娱体育(-61.3%)、住宿餐饮(-60.4%)、租赁商服(-56.4%)。 图 20:各行业上半年海外营收预期 资料来源:招商银行 纯进口依赖型企业预期海外供给受限将使其上半年业务/产能同比平均减少37.0%。其中,近1/3企业(32.4%)预期上半年业务/产能下滑超过50%,17.2%的企业预期业务/产能下滑75%以上;仅有3.1%的纯进口依赖企业认为上半年业务/产能同比增加。 图 21:海外供给受限对外向型企业产能的影响 资料来源:招商银行 从行业分布看,供给端受海外影响较大的行业是文娱体育(-53.7%)、居民服务(-52.0%)和租赁商服(-50.0%)(括号中为该行业纯进口依赖型企业,上半年产能/业务增速受海外供给的影响)。 图 22:各行业海外供给对产能/业务的影响 资料来源:招商银行 对于进出口依赖型企业,同时受到供需两端影响,影响幅度较纯出口导向型/纯进口依赖型企业更大(图19、21)。 生存与发展:现金流、雇员、投资 (一)整体分布 在疫情带来的极端冲击下,企业的生存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现金流。外向型企业的现金流情况略好于本土型企业:正态分布假设下,外向/本土型企业平均现金流可支撑生存时长分别为4.6/4.3个月。其中现金流维持时长低于1个月的外向/本土型企业占比为6.8%/11.6%;现金流可维持时长超过3个月的外向本土型企业的占比为46.1%/41.2%。外向型企业的现金流分布亦优于全样本分布(本土型企业在全样本中占比较高)。 图 23:外向型企业现金流情况好于本土型企业 资料来源:招商银行 从外向型企业的细分子类看,进出口依赖型的企业的现金流情况与外向型企业整体分布高度吻合;纯出口导向型企业优于纯进口导向型企业,也好于外向型企业的整体表现。纯出口导向型企业现金流可维持时长超过3个月的企业占比51.2%,高出纯进口依赖型企业10pct。 图 24:纯出口导向型企业现金流优于纯进口依赖型 资料来源:招商银行 尽管纯出口导向型企业的现金流情况相对较好,但数据显示其出口业务回款已经开始受到海外疫情的明显影响。近八成企业表示回款出现不同程度的延迟,平均延迟超过1个月的占比过半。 图 25:出口回款延迟超一个月占比过半 资料来源:招商银行 出现回款延迟的地区与疫情严重程度明显相关:北美及西欧的回款延迟占比均超过两成。批发零售(51.7%)和制造(17.1%)是回款延迟影响比较集中的两个行业。 图 26:回款延迟地区与疫情严重程度明显相关 资料来源:招商银行 在本次调研的首篇报告中的我们发现,现金流与企业的收入端(复工、营收等)和支出端(投资、雇员等)高度相关,意味着企业对复产,营收的现状通过现金流集中反映,并投射到企业未来的雇员和投资计划上。 受访企业上半年的雇员计划环比变化显示,本土型、外向型企业和全样本分布高度一致,外向型企业较好的现金流状况并未反映在上半年雇员计划中,45.9%的外向型企业上半年计划缩减雇员10%以上。 图 27:外向型企业雇员变动与本土型基本一致 资料来源:招商银行 其中,纯出口导向/纯进口依赖型企业计划上半年裁员10%以上的企业占比32.5%/45.3%。进出口依赖型则与外向型企业的整体分布相似。 图 28:纯出口导向型企业雇员缩减规模较小 资料来源:招商银行 投资计划反映了企业对未来经营情况的综合预期。尽管当前外向型企业的现金流情况好于本土型企业,但外向型企业上半年投资计划逊于本土企业:缩减同比超过10%的外向/本土型企业占比为60.7%/59.4%,反映了外向型企业对海外疫情的悲观预期。从外向型企业的子类来看,除进出口依赖型企业与整体样本分布基本一致外,纯出口导向型企业和纯进口依赖型企业分化明显。纯进口依赖/纯出口导向型企业投资缩减同比超10%的占比为61.2%/49.7%。 图 29:外向型企业投资缩减占比超出本土型企业 资料来源:招商银行 图 30:纯出口型企业投资缩减少于纯进口型 资料来源:招商银行 假设样本均匀/正态分布,则纯进口依赖/纯出口依赖型平均预期投资缩减幅度分别为-33.5%/-27.1%。这些统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对于未来海外供应受限的担忧。 (二)行业分布 按样本在选项范围中均匀/正态分布的假设估算,除地产和住宿餐饮外各行业的外向型企业现金流支撑时长分布无本质性差异,均在4-5个月之间。地产业的外向型企业现金流情况与全样本出现了明显背离,超出全样本平均可维持时间2.1个月。 图 31:各行业的外向型企业现金流支撑时长分布 资料来源:招商银行 数据显示这种差异的成因主要源于外向型地产企业的营收规模较高,而营收规模与现金流状况正相关。 图 32:外向型地产企业营收规模较高 资料来源:招商银行 从各行业上半年雇员及投资变化预期来看,各行业差异显著,且与各行业现金流表现并无明显关联。整体上看,外向型企业的平均雇员缩减(-22.2%)少于投资缩减(-32.9%),且预期变动与全样本无显著差异。 图 33:各行业的外向型企业雇员数变动预期分布 资料来源:招商银行 图 34:各行业的外向型企业投资变动预期分布 资料来源:招商银行 文娱体育、居民服务和租赁商服对未来预期最为悲观,雇员和投资缩减幅度分别超过3成和4成。 小结:居“安”思危 据调研结果估算,4月末我国外向型企业(出口或进口依赖度大于25%)产能恢复近五成,复工进程略快于本土型企业。在外向型企业的细分类型中,纯出口导向型企业因前期订单的支撑,复工进程快于纯进口依赖和进出口依赖型企业。但受到疫情全球扩散的影响,外向型企业对未来的预期较本土型企业更悲观。尤其是进出口依赖型企业,由于供给和需求两端均受到海外疫情制约,对未来的预期较其他类型企业更悲观:认为年内难以复产75%以上的企业占比超过三成。 疫情冲击下,五成外向型企业一季度营收下滑超过50%,且预计上半年难有改善。整体来看,尽管外向型企业复产较快,但一季度营收依然受到显著冲击,预计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速平均为-46.7%,下滑幅度仅微幅小于本土型企业。其中,外向型小微企业/外向型大中企业的营收同比增速分化显著,分别为-48.9%和-26.1%。从细分类型看,对上半年营收的预期,纯出口导向型企业好于纯进口依赖型企业,好于进出口依赖型企业。 受访的外向型企业同时受到海外供需变化的负面影响,需求影响大于供给。在需求端,超过四成的纯出口导向型企业预期海外营收下滑超过50%;在供给端,近1/3的纯进口依赖型企业预期上半年业务/产能受供给影响下滑超过50%。对于进出口依赖型企业,同时受到供需两端影响,影响幅度较纯出口导向型/纯进口依赖型企业更大。综合来看,供需均受到较大影响的行业为文娱体育、居民服务和租赁商服。 受益于我国复工复产领先全球,外向型企业的现金流情况好于本土型企业,近半数企业现金流可维持时长超过3个月。从细分类型来看,纯出口导向型企业现金流情况好于其他企业,但随着疫情海外蔓延,其出口业务回款已经开始受到影响。近八成企业表示回款出现不同程度的延迟,平均延迟超过1个月的占比过半。 外向型企业较好的现金流状况并未反映在上半年雇员计划和投资计划中。近半数外向型企业上半年预计裁员10%以上;六成外向型企业上半年投资预期缩减同比超过10%,且较本土企业的投资预期更悲观。从细分类型上看,纯进口依赖型企业的雇员计划和预期投资均收缩更显著,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对于未来海外供应受限的担忧。从行业看,居民服务行业的外向型企业投资预期最为悲观,上半年预期投资同比收缩近50%。 附表:行业全简称对照表 资料来源:国家质监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招商银行
财联社6月7日讯,美国5月非农就业人数远好于预期,带动全球风险资产上涨。道指周五一度涨超千点,纳指盘中更是创下历史新高。但这组“劲爆”的就业数据随后却被证明是个“美丽的错误”,给下周市场增添些许不确定性。 过于“美丽”的经济数据 美国劳工部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5月非农就业人口增加250.9万人,大幅好于预期的减少800万人,失业率从4月的14.7%下降到13.3%。 然而,事情很快发生了反转。不久之后,美国劳工部劳工统计局(BLS)便发布了一个声明解释新冠肺炎疫情对5月非农数据的影响,同时承认数据存在误差。BLS发言人斯特恩伯格称,如果将那些“有工作”但“没在工作”的人也归类到“失业”类别的话,5月美国的真实失业率将达到约16.4%,比官方当天公布的13.3%要高3.1%。 另一方面,虽然美国总统特朗普在非农数据公布后大肆“邀功”,但真实的情况并非“一片光明”。美国劳动力市场扭曲状况变得更显著:非洲裔美国人五月的失业率进一步上升至16.8%,而美国白人的失业率则从四月的14.2%下降至12.4%。 美股一路走高 逻辑何在? 无视新增病例超2万,无视国内游行越演越烈,美股不停上演惊人逆转。国内机构周末也对此展开讨论: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解释美股“疯涨”逻辑,他认为,股市狂欢与街头暴乱,其实是美国贫富差异同一逻辑下的两种结局。美股强劲反弹不表明非理性,与行业结构和天量印钞有很大关系。 瑞信董事总经理陶冬则认为,即使统计局表明数字统计中有错误,这也是一个很好的非农数字。五月数据改善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联邦政府的紧急救援到位,得到资助的公司请回了员工,几乎所有就业上的增加,全部来自暂时失业人口重新领到工资,但是那些长期失去工作的人群仍然没有找到工作。目前经济是从极端低位弹起来,但距离正常化还有很大的距离。 十大机构看市:A股有望更进一步 对于A股,本周分析师大多看好。招商策略张夏团队认为,全球大类资产交易复苏逻辑,A股有望更进一步,兴证策略表示,市场出现大生机的步伐越来越近。但也不乏谨慎观点。国泰君安李少君等认为,全球范围的流动性宽松一方面带动了美股的反转,另一方面造就了A股的龙头溢价、龙头的反转。但目前宽松之下仍要警惕风险;在中期维度上,市场或欲扬先抑。 招商策略:金融等低估值板块将迎增量资金 招商策略张夏团队认为,虽然科技消费医药在本轮反弹中持续占优。但近期各投资者资金流向正在出现一些变化,加上经济数据持续超预期,不排除A股跟随全球股市出现风格转化的可能。在全球经济复苏逻辑之下,国内经济数据持续超预期,机构投资者可能转向加仓金融周期;个人投资者开始直接买入金融周期板块的股票。另外,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有望逐渐迎来需求复苏。 国泰君安:龙头反转之后仍要警惕风险 国君认为当前市场易涨难跌的本质在于全球范围的流动性宽松,映射到市场是对于消费风格的支撑。但还是要警惕风险,当这些风险出现的时候,上述三点逻辑都将反转:1)美大选在即;2)当前全球疫情对于经济冲击的预期过低; 风云再起之配置方向:中期思维,仍是龙头占优,风格优选消费和科技。当前思路仍是风格为主导,行业间差异淡化、行业内差异加大。往后看,投资主线仍是围绕2条展开:1)低估值+稳盈利组合,消费(医药/小家电)、周期(建材/机械)、科技(电子/军工)、金融(券商)。2)全年维度把握科技主线,电子、通信、计算机。 海通策略:2646是调整的底部 市场震荡为3浪上涨准备. 海通核心结论有3:①中期视角,市场处于牛市2浪调整见底后震荡蓄势,为牛市3浪上涨做准备,等待基本面数据回升,3季度数据有望明显改善。②短期资金面略偏紧、基本面数据仍偏弱,市场仍可能小波折,波动时往往孕育未来上涨的新方向。③三季度聚焦内需,如新基建(科技)、汽车家电、券商,低估行业的修复等催化剂,关注四季度窗口期。 新时代策略:6月转乐观 三季度后很难找到利空了 尾部风险目前看来幅度小于我们的预期,主要是因为经济恢复速度比我们预期的更快。虽然短期经济的恢复并不能代表长期趋势,但很有可能持续到至少3季度。6月我们认为可以逐步转向乐观。进入三季度后,除了中美关系之外,可能很难找到利空了,所以我们认为,6月出现较大尾部风险的概率在下降,如果出现小级别的调整则是进场的时点,三季度可能会有指数行情。 兴证策略:改革加速科技成长回归潮 把握两个生机组合 改革加速,科技成长股回归潮,市场情绪有所回暖。资本市场改革持续升温,从创业板注册制、新三板精选层,再到近期看到的T+0、上证指数编制方法的讨论,中芯国际、华润微电子回归A股,网易、京东回归H股,资本市场正朝着市场化方向、投资者所期待的改革方向加速前行。这些事件的发生,就像我们在中期策略《蛰伏中孕育生机》中谈到,中长期生机正在随着这些改革措施逐步积累,短期来看是有利于风险偏好回暖,也可能因为外部的三重不确定性而一波三折。但这些改革,中长期对于股市长牛是有利的,利好因素的点滴积累,叠加某一个促发因素的发生,市场出现大生机的步伐就越来越近了。 浙商策略:做多窗口仍在 把握三条投资主线 投资建议:做多窗口仍在,积极把握三条投资主线。国际地缘政治紧张关系仍会有所反复,但我们当前所处的货币环境、财政政策仍处于蜜月期,做多窗口仍在。流动性宽松,全球资产配置荒依旧是当下主基调。“房住不炒”的政策口径未松绑之下,低估值策略短期难有持续性机会。行业配置建议把握三条投资主线: 1)618购物节带动的“消费电子、半导体、网购直播、电商”行情;2)欧洲补贴加码的新能源汽车;3)内需确定性溢价较高的必选消费如“食品饮料、医药生物”。 民生证券:三大因素助力市场情绪回暖 建议关注消费电子、非银、新能源汽车、光伏 三大因素助力市场情绪回暖,建议关注消费电子、非银、新能源汽车、光伏。短期三大因素助力市场情绪回暖:1、大国对垒风险暂缓,美元指数持续下跌,北上资金净流入放大;2、国内经济基本面稳步改善;3、跨年中货币宽松概率上升。 配置上建议关注两条主线:1、受益于外资流入,估值处于低位,3月末以来反弹幅度相对落后的核心资产标的,重点关注保险;2、受益于外围风险暂缓,景气预期改善的行业,重点关注消费电子、光伏、新能源汽车、券商。 广发策略:“修复”还是“反复”?这将主导下半年股市表现的核心矛盾 2020年上半年大类资产波动最关键判断是“流动性宽松”,疫情之下全球处于“业绩减记与政策对冲的角力期”,大类资产走势印证流动性宽松最终战胜了业绩减记的悲观预期。展望下半年,后疫情期的全球经济自创伤中爬坡,市场的分歧在于:“修复”还是“反复”?这将主导下半年股市表现的核心矛盾。 华泰策略:主力资金或在调整仓位结构 华泰证券认为,6月的三个压制力和三个支撑力中各有一个略有改善:一个压制力减轻源于美商贸代表表示中国很好地履行了第一阶段商贸协议,一个支撑力增强源于欧洲经济刺激力度超市场预期。 在交易结构层面,部分防御板块和强势个股调整,消费电子、汽车零部件等涨幅居前,或反映部分资金正调整仓位结构; 资金面上,北向资金和杠杆资金交易活跃度提升、爆款基金再现,一定程度显示场外资金正积极布局。 配置方面,6月建议重点把握供需均有变化的汽零电动车半导体云家电,战略加配5月31日以来推荐的大金融。 安信证券:未来几个月,A股的核心依然要把握住“复苏牛”的大趋势 从全球市场来看,伴随着海外疫情趋稳,主要经济体复工有序推进,经济复苏预期正在推动各国股市走出低谷。 从国内来看,整体流动性环境仍将温和改善,持续超预期回升的社融将对经济复苏和企业盈利提供较强的支撑,下半年的经济增速将呈现显著回升,分子端企业盈利的改善将成为驱动A股持续上行的核心动力。 近期行业重点关注:新能源汽车、军工、半导体、云计算、互联网、通信、券商、航空等,主题重点关注自主可控、卫星互联网、湖北区域振兴等。
文/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洪灝 最近几年,尤其是2016年以来,全球市场里价值投资日渐式微,就连巴菲特也不能跑赢市场。每年去参加巴菲特年会的人也越来越少。如果巴菲特的年会没有了习惯拜神封神的中国粉丝,估计观众会少了一半。看看价值因子对于投资回报的贡献,真是应验了A股的那句话:看基本面,你就输在起跑线上了。 假如我们把股票投资回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由现在所知决定(基本面),剩下的部分由未来预期决定(投机面)。在市场周期的不同阶段里,这两个股票回报的决定因素互相作用。当现在所知因素在决定投资回报所起的作用下降的时候,投资者对于未来的预期,也就是投机性因素,对于决定回报所起的作用也就随之上升—一如当下投机情绪浓厚的市场。 奇怪的是,当下在A股这样一个被投机情绪驱动的市场,它整体的估值却并不是非常高,并处于历史的较低水平。假如我们把市场内所有的股票分为两种类型,一类主要以现在所知的基本面驱动,另一类主要以预期的投机面驱动。直觉是,以基本面驱动的股票的估值将低于以预期驱动的股票估值。当下这种整体市场估值偏低的局面,暗示着以基本面驱动的股票被严重低估,价值因子产生投资回报的能力被极度压抑。我们的量化分析恰恰印证了这一点:市场里估值最低的股票组合极度跑输了估值最高的组合。换句话说,在一个以投机为主导的市场里,我们看到的却是类似以基本面为主导的估值。这样的市场里,那些以投机驱动的股票,它们的估值肯定已经极端化。我们在美股市场也观察到类似的现象。 当然,指标并非运行到极端之后就一定要均值回归。或者说,市场浓厚的投机或者并非不无道理。要知道,投机面决定的估值的占比,由股票的长期增长率和整体的市场利率水平决定——增长率越高,利率水平越低,则投机面估值占比越大。在新冠疫情后经济里,很难想象长期增长率将会很高。实际上,在疫情爆发之前,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就已经在不断地下降。疫情进一步削弱了全球长期增长的潜力。市场利率水平的不断走低,其实是增长潜力不断下降的反应。显然,那些以投机面为主导的股票估值,在长期利率不断走低的,但增长率并不发生太大改变的基础上,不断地趋向极端。市场共识仅仅预期一个季度的经济增长受挫,就是最好的佐证。 历史上,A股的夏普率非常低,尤其相对于美股和其它新兴市场。也就是说,A股的风险调整后的回报很低。这种现象很可能是因为A股的波动性非常大。而造成这种过度波动的原因,很可能是因为A股的预期面决定的回报占比过大:我们的分析显示,A股预期面回报占了近90%,而美国则在70%左右。一个以预期驱动的市场,往往是一个波动性大的市场。这是因为市场价格对于预期的变化非常敏感。新冠疫情后的情况,是市场利率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将持续走低。只要利率下行的速度快于增长放缓的速度,那么预期面驱动的回报可以更高,并不均值回归。我们必须要面对这种可能性,也就是在低利率的环境里,市场变得越来越投机。最后,在投机行为真正走到极端,价值因子回归的时候,也是市场波动率飙升,下一个危机到来的时候。这时,只有低估值才能给予投资者安全的避风港。 图表:A股低估值与高估值组合的相对估值指标,并非运行到极端之后就一定要均值回归
5月20日,小米集团发布2020年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小米报告期内收入达到497亿元,同比增长13.6%;经调整净利润人民币23亿元,同比增长10.6%。增幅大超彭博社此前的一致性预期。根据Canalys的资料,小米在中国市场实现了25.9%的5G市场渗透率,高于市场平均,在中国大陆5G市场处于领先地位。(编辑 张明富)
意见领袖聚焦2020全国两会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王涵王轶君 等 内容摘要 事件:5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2日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阐述了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 政策更加专注国内。相较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在经济背景中指出“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加剧……外部输入性风险上升”,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在对经济环境有清醒认识(“我国发展面临风险挑战前所未有”)的同时,也对外部风险体现出明显的定力。 经济工作整体定调:不设GDP增长目标、集中精力抓“六稳、六保”。从2019年“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到今年“就业优先政策要全面强化”。在本次报告中,“民生”出现了21次(2019年出现了10次),“就业”出现了39次(2019年出现了25次)。在房地产政策层面,继续强调“房住不炒”。 财政政策:政府定力强于市场预期。此前债市普遍预期特别国债发行规模超过1万亿,因此政府工作报告宣布规模为1万亿之后,市场对国债供给扩张的担忧下降,今日上午,十年国债期货近期价格涨幅扩大至约0.4%。 企业信用风险:市场担忧情绪小幅缓解。在经济面临疫情等挑战的情况下,今日信用债债价格小幅上涨,虽然没有国债表现抢眼,但也显示市场认为今年的宏观调控政策有利于避免企业违约风险大幅上升。整体来看,政策仍然延续货币、信贷层面对实体部门,尤其是小微企业的支持仍将延续较长时间,并指出“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这意味着如果今年社融增速达到12%,则意味着今年新增社融可能将达到30万亿以上。 市场对“走老路”的预期回落。从A股市场来看,今日上午三大指数均下跌1%以上,显示市场此前对政策刺激的预期落空。但板块表现来看,依赖于政策刺激的有色、家电、建材等行业跌幅居前,而商贸零售、农林牧渔等内需消费类板块表现更好,显示市场对“走老路”的预期回落。 展望:后期来看,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进节奏和具体举措至关重要。今年政策“不走老路”的基调,有助于避免强刺激导致经济结构进一步扭曲,但也意味着中期经济的前景,更依赖于改革开放红利的释放。近期包括要素市场化改革等一系列文件,提升了市场对中长期改革红利释放的期盼。而相关改革的具体落实举措、推进节奏,将很大程度上决定市场信心的走势。 风险提示:短期经济下行风险;通胀扰动风险,中美经贸摩擦不确定性。 团队成员:王涵、贾潇君、王连庆、卢燕津、王轶君、段超、卓泓、王笑笑、陈嘉媛
本报见习记者 吴晓璐 5月22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引发各界高度关注。中山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湛接受《证券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与往年的一个显著不同之处在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没有设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我们认为这是比较理性和务实的做法。” “同时,需要看到的是,报告依然强调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加大‘六稳’工作力度,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些都意味着在充分考虑疫情影响之下,政府依然保持较好的政策定力。”李湛表示。 政府工作报告的部分内容和提法,超出市场预期。李湛表示,一是减税降费,此次报告提出,今年预计为企业新增减负比市场普遍预期的力度要大;二是特别国债和财政赤字将直接通过特殊转移支付机制安排,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三是提出要推动消费回升、扩大“两新一重”为主的有效投资。这些举措兼顾长短期,有望继续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确保疫情冲击之下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将疫情前期所造成的损失和外部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影响降至最低。 对于今年设定的具体目标,李湛表示,比较去年和今年的政策目标数据,可以看出今年的政策目标是充分考虑了疫情冲击的影响,并为此做出了适当的调整。 相应的财政政策举措方面,李湛表示,与市场之前的普遍预期较为接近。整体来看,财政政策的力度没有超出市场预期的,部分原因可能也是考虑到长期内外环境的变化,当前也要为未来预留一定的政策空间。(编辑 孙倩)
国务院5月19日公布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量化指标任务的落实情况,38项量化指标任务全部完成,减税降费2.3万亿元超预期,多项民生指标超额达标。专家认为,这一“对账单”彰显2019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来之不易的成绩,也为2020年经济社会稳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中国经济总体平稳 2019年,6.1%的经济增速,保持了中高速增长,实现了6%至6.5%的预期目标。全国CPI指数同比上涨2.9%,符合3%左右的预期目标。 作为“六稳”之首的稳就业可圈可点。2019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52万人,高出1100万人以上预期目标近20%;全年各月城镇调查失业率保持在5.0%至5.3%之间,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2%,也优于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的预期目标。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司长张毅指出,2019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积极推进援企稳岗、创业带动就业、鼓励灵活就业、保障重点群体就业等一系列政策,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城镇就业人数稳定增长,各项就业预期目标顺利完成。 投资是稳增长的关键抓手。2019年,中国铁路固定投资完成8029亿元,超过8000亿元的预期目标;全国完成公路水运投资23451亿元,超过1.8万亿元的预期目标;全国建成高标准农田8150万亩,实现了8000万亩以上的预期目标。 专家指出,增长、就业、物价等量化指标完成情况显示,中国经济总体稳健。在巨大的风险挑战和下行压力下,中国经济具有打逆风球、走上坡路的能力,能够经受风险、承受压力,具有充足的韧性与活力。 全年减税降费超2.3万亿 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2019年,普惠性与结构性并举的减税政策力度规模更大、惠及范围更广,助力2019年经济指标达成。 从减税降费相关指标来看,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年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实际上,去年全年减税降费超过2.3万亿元,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 此外,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高于16%的省份均已降至16%;全国一般工商业平均电价降低10%,全国中小企业宽带平均资费较上年降低36.7%。 值得关注的是,为企业减负不仅包括真金白银的减免税费,还包括营商环境优化等“软环境”的提升。 全国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以内。各级政府部门和大型国有企业已清偿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6647亿元,台账清偿进度70%以上,中央企业率先实现无分歧欠款基本“清零”,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已完成年底前清偿一半以上的目标任务。 “提质增效的减税降费政策为保持经济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发挥了重要拉动作用。”国家会计学院财税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据测算,2019年全年减税降费超过2.3万亿元,拉动GDP增长0.8个百分点,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0.5个百分点,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个百分点。系列减负举措不但稳定了企业的信心,而且为应对疫情的税收优惠政策提供了优化调整的空间,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为2020年经济的平稳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蒋震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减税降费从根本上增强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和动力。减税降费的后期效果会在今年持续显现,而且伴随积极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预计还将推出更大力度为企业减负的相关举措。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2019年,通过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得到提升。 在脱贫攻坚方面,2019年预期目标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实际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109万人;预期目标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实际完成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9万公里;此外,预期两年提高6000万农村人口供水保障问题,实际一年累计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投资553.7亿元,提升了5480万农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 此外,在教育培训方面,政府从失业保险基金结余中筹集资金1138亿元,2019年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877.1万人次;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继续保持在4%以上,中央财政教育支出11056亿元;高职院校全年扩招116.45万人。 在社会保障领域,2019年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新增的15元用于大病保险,降低并统一大病保险起付线,报销比例由50%提高到60%,均实现预期目标。 降低网络资费也是一大民生红利。2019年,全国移动网络流量平均资费较上年降低41%,远远超过“再降低20%以上”的让利幅度。 专家指出,抓民生也是抓发展。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能为经济增长找到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