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对股权激励方、盈利补偿方所持股份进行回购以及用于员工持股计划的股份回购案例增多。 三类回购占比大 Wind数据显示,在发布股份回购预案的222家公司中,有164家公司为注销股权激励股份,30家公司的回购是为了履行重大资产重组承诺的盈利补偿,21家公司回购股份拟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注销股权激励股份及盈利补偿均与业绩未达标存在关系。相关上市公司为此启动回购方案,对相应的股权激励方及业绩承诺方所持股份进行定向回购。 以奇正藏药为例,公司公告称,2019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的16名激励对象2019年度个人业绩考核部分达标,3名激励对象2019年度个人业绩考核不达标,当期限制性股票不满足全额或部分解除限售的条件,公司将上述激励对象已获授但尚未解锁的限制性股票合计15067股进行回购注销。 有的上市公司实施重大资产重组后,标的资产业绩不达标,业绩补偿方需履行补偿义务。 2017年底,黑芝麻向刘世红等35名对象发行新股,作为收购礼多多的支付对价;并向2名认购对象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收购礼多多100%股权。礼多多股东刘世红、杨泽、广西黑五类食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9名股权激励股东承诺,本次交易项下礼多多的盈利承诺期限为3年。2017年-2019年,礼多多累计完成净利润21970.06万元,比承诺的净利润少529.94万元。根据协议,补偿义务人应补偿公司1648.69万元,对应回购注销股份约239.64万股。 市值管理动力小 梳理发现,今年以来,仅2家公司回购股份出于市值管理目的。 以孚日股份为例,公告显示,于4月30日收到公司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张萌提交的《关于提议回购公司部分社会公众股的函》,鉴于公司股票近期非理性下跌,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和对公司价值的判断,在综合考虑业务发展前景、经营情况、财务状况、未来盈利能力以及近期公司股票在二级市场表现的基础上,拟用自有资金通过集中竞价的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用于注销。5月21日,孚日股份首次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回购了215.1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24%。 东北证券研究总监付立春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回购股份是上市公司维护市值的一项重要手段。股份回购与上市公司的估值以及整个市场情况关系较密切,并与企业经营情况以及货币资金充裕程度等因素有关。今年以来,A股公司整体估值表现较好,很多上市公司对自身的估值水平比较认可,觉得没有回购股份的必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随着2019年年报披露,上市公司分红比例大幅提升,对现金流消耗较多,而回购股份需要拿出真金白银。总体而言相应的回购案减少了。
4月30日,央行发布公告,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合理充裕水平,当日不开展逆回购操作。鉴于今日无逆回购到期,故实现零回笼零投放。 据证事听君梳理,整个4月份,央行都没有出手进行逆回购。央行最近一次开展逆回购还是在3月末——3月30日及31日,央行分别开展了500亿元、200亿元逆回购,操作利率均2.2%,较此前操作下降20个基点。 虽然没有开展逆回购,但央行在本月却有着其他“大动作”。 4月3日 央行宣布自4月7日起将金融机构在央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从0.72%下调至0.35%。 4月15日 央行针对中小银行定向降准第一步落地,下调了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2000亿元。 同日,央行还开展了1000亿元的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值得一提的是,操作利率较前次操作下降20个基点至2.95%。 4月24日 央行对当日到期的2674亿元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进行了续做,续做金额为561亿元。 Tip一方面,央行进行了缩量续作;另一方面,操作利率也较前次操作的3.15%降低20个基点至2.95%。。 “近1个月以来,伴随央行先后下调7天期逆回购利率和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短端资金利率再下一个台阶。其中,截至4月29日,DR001和DR007月内均值分别降至0.95%和1.44%,较上月均值分别大幅下降34和40个基点,各期限Shibor也全线下行。”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证事听君表示,当前市场流动性处于较高水平是央行本月连续暂停逆回购操作的主要原因之一。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陶金对证事听君分析道,自2月份以来,由于对冲疫情影响的降准、降息、大规模公开市场操作等货币宽松,银行间流动性始终维持在非常充裕的水平,DR007今年以来不断下降,至4月底已经降至历史最低位。在银行体系内部的流动性十分充裕的情况下,目前并无必要继续扩大公开市场操作的规模。 不过,证事听君注意到,今日Shibor全面上行,其中隔夜Shibor更是大幅上行122.7个基点。央行是否会在五一假期后重启逆回购,在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的背景下,逆回购操作利率是否可能进一步下调?图片来源:央行官网 “长假前一个交易日资金利率上行属正常现象,并不代表节后资金面会持续收紧,因此央行假期后马上重启逆回购的概率依然不大。”王青表示,逆回购利率是当前政策利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往往会和MLF招标利率联动调整,因此其在5月是否会继续下调引发广泛关注,预计5月份下调逆回购利率的可能性较低。 从原因分析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经过前一个时期的持续降息、降准及流动性注入之后,央行在近期的公开市场交易公告中确认,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合理充裕水平,因此短期内进一步引导资金利率下行的需求较低。第二,当前短端利率已下行至历史低位。 而最需要注意到的第三点是,央行刚刚发布的一季度银行家问卷调查显示,一季度贷款审批指数环比快速上升14.1个百分点至64.7%,已显著高于上个高点即2009年二季度的57.2%。图片来源:《2020年第一季度银行家问卷调查报告》图片来源:《2012年第2季度全国银行家问卷调查报告》 “这意味着当前信贷环境已明显改善。”王青认为,接下来的宏观政策侧重点有可能出现微调,即会通过强有力的财政政策、产业政策拉动消费和投资,带动企业贷款需求明显上升,从而充分发挥现有灵活货币政策在提振短期经济增长动能方面的潜力。由此判断,未来一段时间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将会重点发力,货币政策边际宽松幅度将受到一定控制,资金利率进一步下行的空间也将较为有限。 陶金则有不同观点。“假期后,银行间的流动性不会立即出现大规模的收缩。但由于4月份原本的集中缴税时期被一定程度延后,并很可能在5月份或6月份开始陆续出现缴税期。”他指出,银行流动性可能会在未来被抽走一部分,因此逆回购的必要性也有可能有所加大。另外,地方债发行、财政加码等动作均大概率在5月份加快节奏。这些都指向了货币政策继续宽松,逆回购利率调降的概率也将加大。
本报记者 许洁 北京时间5月7日,纳斯达克上市公司36氪(股票代码:KRKR)经董事会批准授权发布了一份股票回购计划。公告称公司计划回购1,000,000股美国存托凭证(ADS),每ADS代表25股公司普通股,股份回购将在公开市场上按现行市价或通过其他法律许可的方式进行,回购计划将在2020年第一季度财报发布之后或在2020年6月30日之前,根据相关规则和交易政策开始执行。 稍早,36氪首席执行官冯大刚、首席财务官梁继红、首席内容官李洋以及公司部分其他员工,以书面形式承诺在锁定期满后进行额外的180天的禁售限制延长。 此次经董事会授权宣布股票回购计划,及管理层延长股票锁定期承诺,反映了管理层及董事会对公司发展的坚定信心。36氪成立于2010年,现在已经发展成为致力于服务中国新经济参与者的卓越品牌和领先平台。根据CIC报告,中国以新经济为重点的商业服务市场规模已经从2015年的80亿美元大幅增长至2019年的25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33%,预计到2024年将达到680亿美元。 基于媒体内容和资源的优势,36氪已经拓展了包括在线广告、企业增值服务和订阅服务的业务模式。4月30日,36氪刚刚公布了其2019财年经审计财务报告,年报显示,2019财年,36氪收入总额为6.56亿元(约合美元9420万元),与2018财年的2.99亿元相比增长119.2%。2019财年36氪经调整的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Non-GAAP)净利润为6530万元(约合美元940万元),相比去年同期的4560万元增长43.0%。 2019财年36氪线上广告类收入为2.83亿元(约合美元407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3.1%;企业增值服务类收入为3.20亿元(约合美元459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18.7%;订阅服务类收入为5270万元(约合美元76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0.2%。2019财年36氪线上广告类收入占比43.2%,企业增值服务类收入占比48.8%,订阅服务类收入占比8.0%,企业增值服务已经成为36氪营收的主要来源。(编辑 张明富)
贵州地产上市公司“独苗”中天金融“蛇吞象”风险发酵 12月26日,贵州房地产上市公司“独苗”——中天金融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0540.SZ,以下简称“中天金融”)照常发布关于其继续推进重大资产重组的公告,与此前无异的是,截至目前,该项重组计划仍未有实质性的进展,但由其引起的波澜却时有起伏。 12月13日晚间,距离实施回购期限还剩3个交易日,中天金融叫停了此次公司回购部分社会公众股份计划。 更引人唏嘘的是,2019年1月2日至8月6日期间,中天金融共回购公司股份2077.49万股,仅占总股本0.3%,而按照此前方案,中天金融拟回购比例在5%~8%之间,也就是说,最终仅完成最低回购目标的6%。 对比前后两份公告可以发现,中天金融在回购议案中“言之凿凿”表示综合考虑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情况、未来发展战略等因素决定实施回购,且股份回购事项“不会对公司的经营、财务及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如今,中天金融在终止回购公告中列举了融资环境趋紧、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尚在进程中,且正在推进的多个工程均处于前期开发阶段等情况来说明:“继续推进回购方案将不利于维护公司权益。”事已至此,回购股份计划俨然成了公司发展的“绊脚石”。 只不过,中天金融手里还握有一颗“烫手山芋”。自2017年8月21日停牌开始计算,中天金融对华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夏保险”)股权的收购重组历时超过2年,进展胶着。究其原因,《中国经营报》记者致函中天金融方面,截至发稿,对方未予以置评。 值得注意的是,若因中天金融单方面解除或终止协议导致上述资产重组未能达成,中天金融已缴纳的70亿元定金将无法退还。 上演跨界“蛇吞象” 中天金融前身为中天城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天城投”),主要从事壹级房地产开发、城市基础设施及配套项目开发,所开发项目主要集中于贵阳、遵义、南京等地。 2014年开始,中天城投积极布局大金融、大健康产业。彼时,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业务所带来的收入占据当年公司总营收的96.2%。 两年时间过去,因产业投资回报周期长无法适应公司发展需要,中天城投的大健康产业折戟。另一方面,中天城投接连拿下多块金融牌照,旗下成员包括中天国富证券、中融人寿、友山基金等,2017年,中天城投将公司名称改为“中天金融”。 值得注意的是,2014~2017年,房地产业务仍为中天城投主要的营收来源,所占比例持续为九成以上。2017年,金融类业务营收约为15亿元,同比增长982%,但仍不足总营收的10%。 “孤注一掷” 2018年3月10日,中天金融披露重大资产出售草案,拟出售非金融类资产中天城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城投集团”)100%股权,交易价格为246亿元,本次交易所得现金将全部用于收购华夏保险21%~25%的股权。 中天金融方面表示,本次交易前,上市公司采用房地产开发业务与金融业务联动的综合经营模式。交易后,上市公司将主要经营金融业务,其主营业务范围、财务结构、员工构成均将发生重大变化。 从模拟备考报表中的数据来看,出售城投集团股权后,上市公司2016年及2017年前三季度均将由盈转亏。 2017年11月,中天金融宣布拟以310亿元的价格收购华夏保险;12月底,公司将《框架协议》约定的定金金额由10亿元增加至70亿元,同时,北京千禧世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中胜世纪科技有限公司将其合计持有的华夏人寿33.41%股份表决权委托给中天金融行使。 而截至2017年末,中天金融账面上的货币资金仅为76.55亿元,公司的资产负债率高达82.42%。2018年5月,中天金融已悉数将70亿元定金支付完成,而在当年,公司的净利润仅为14.7亿元。 实际上,为了解决资金问题,中天金融曾在2014年和2015年发行定增,分别募集26.37亿元和29.77亿元。2016年,中天金融将127亿元的定增募集资金下调至98亿元,但以失败告终。 值得一提的是,历经9个月周折,中天金融发布公告称,将从此前受让城投集团股权的贵阳金世旗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世旗产投”)手中收回城投集团100%股权,将置出的房地产业务重新收回上市公司体内。 中天金融方面表示,虽然中天金融全力推进对华夏保险的收购事项,但结合目前进展,预计该重大资产重组事项无法在短期内完成。中天金融将上述股权及资产出售后,剩余的金融业务虽然整体向好发展,但规模偏小。为提升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保护中天金融及股东利益,拟解除与金世旗产投签署的股权转让协议和资产转让协议,收回相关股权及资产。 对于中天金融的这一“回马枪”,有市场声音认为“属于明智之举”。2019年上半年,中天金融房地产业务的营收为67.27亿元,占总收入的52.64%,依旧强势。另外,今年8月以来,中天金融接连宣布设立房地产类子公司,包括中天城投集团乌当土地整理有限公司、中天城投惠州置业有限公司、贵阳中天鑫晟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回看中天金融自身金融业务的发展,在这兜兜转转中,由于宏观经济形势和市场环境等因素影响,金融类子公司2018年的业绩不达预期;2019年上半年,中天金融实现金融类营业总收入约54.72亿元,旗下金融投资子公司——贵阳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亏损7460万元。 另一方面,被中天金融视为“香饽饽”的华夏保险,在2019年上半年的总资产为5441亿元,较2018年增长339亿元;总保费1740亿元,较同期增长76%;内含价值为644.5亿元,较2018年增长101亿元,净利润5.22亿元,连续5年实现盈利。 只不过,虽然中天金融坚持例行发布“继续推进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的进展公告”,但实际进程却无明显变化。截至目前,仍处于与相关行业监管部门就方案所涉及重大事项进行汇报、沟通、咨询和细化的阶段,尚未形成最终方案,而定金损失风险已位列“重大风险提示”首位。 回购一波三折 因重大资产重组缘故,中天金融在2017年8月21日起停牌,2019年1月2日开市起复牌。4月3日,公司股价达到复牌后最高点,当日最高报5.46元/股,最终收于5.25元/股,涨幅0.76%。此后,中天金融的股价便一路震荡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12月29日,中天金融抛出不超过31.69亿元的回购公司股份计划,拟回购股份不超过截至2018年9月30日公司总股本70.05亿股的6%(即不超过4.20亿股),且不低于总股本70.05亿股的3%(不低于2.10亿股);采用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部分社会公众股份;回购股份的价格不超过7.54元/股,本次回购的实施期限为自董事会审议通过本次回购方案之日起不超过12个月。 中天金融方面表示,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及对公司价值的高度认可,综合考虑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情况、未来发展战略等因素,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金融机构借款及其他筹资方式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部分社会公众股份。 2019年4月4日,中天金融宣布调整回购方案,将回购股份资金总额上限调整至42.26亿元,回购比例区间从3%~6%调整为5%~8%。截至4月4日,中天金融累计回购股份数量1343.2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1918%,共支付金额5024.46万元(含交易费用)。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回购计划持续至8月6日后(共进行7次实施),中天金融便暗自停下了脚步。再后来,便是12月13日所发布的终止回购计划公告。 1月2日~8月6日期间,中天金融实施股份回购方案已累计通过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数量2077.4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3%,回购股份最高成交价为5.21元/股,回购股份最低成交价为3.32元/股,共支付金额8356.57亿元(含交易费用)。 相较于中天金融彼时称股份回购事项“不会对公司的经营、财务及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自信,中天金融在终止回购公告中列举了融资环境趋紧、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尚在进程中,且正在推进的多个工程均处于前期开发阶段等实际情况、公司因2018年全年停牌无法开展直接融资导致使用大量自有资金偿还有息负债,以及2019年下半年行业融资不断收紧的叠加影响来说明:“继续推进回购方案将不利于维护公司权益。”而这,是经过中天金融“审慎研究和判断”所做出的决定。 对比前后两份公告里中天金融的不同态度,中天金融是否认为在此前做出回购公司部分股份方案时已充分考虑了风险并进行完整披露?本报记者就此相关问题致函并致电中天金融方面,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而记者在投资互动平台上发现,有投资者认为中天金融股价在回购期间持续走低,实际回购数远低于计划方案。“公司无正当理由减少回购规模,暗示公司对未来发展的信心不足,以及对公司价值的高度不认可,与实际回购方案陈述不符,造成对投资者的误导。” 中天金融方面则认为,终止本次股份回购,优先将资金投入公司主营业务,确保公司持续经营,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和改善公司财务结构、保障持续融资工作开展、夯实健康稳健发展的基础,符合公司及全体股东长远利益。 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中天金融持有38.07亿元货币资金,同比下降78.74%,资产负债率重回历史高位,为82.01%。
维护年末流动性平稳 央行连续推出“7+14”组合拳 央行在12月18日推出7天和14天逆回购组合后,今日再次开展“7+14”逆回购操作。 据央行官网消息,2019年12月19日,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2800亿元逆回购操作。其中,7天逆回购操作,中标量为300亿元,中标利率2.5%;14天逆回购操作,中标量为2500亿元,中标利率2.65%。 14天逆回购利率2.65% 从利率方面来看,央行今日的逆回购操作利率与12月18日保持一致。7天逆回购中标利率仍然保持在2.5%水平,14天逆回购利率保持2.65%。 具体来看,12月18日,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2000亿元逆回购操作。其中,7天逆回购操作,中标量为500亿元,中标利率2.5%;14天逆回购操作,中标量为1500亿元,中标利率2.65%。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自2018年4月以来,人民银行14天逆回购操作的利率一直维持在2.7%的水平,今年12月18日下调5个基点至2.65%。而上一次14天逆回购利率下调发生在2016年2月2日,由2.7%降至2.4%。此次14天期逆回购利率是四年来首次下降。 事实上,此次14天逆回购操作下调利率并非无迹可寻。2019年11月,人民银行开展MLF操作、7天逆回购操作时,中标利率均下调了5个基点。中信证券固定收益研究主管明明表示,12月18日央行重启14天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65%,较最近一次操作(2019年6月14日)利率下调5bp。这次重启14天逆回购操作并下调操作利率是跟随11月7天逆回购降息5bp的同步操作,维持央行逆回购操作利率期限利差15bp空间稳定,而并非新一轮降息。 此前,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陈冀向记者表示,12月18日,人民银行下调14天期中标利率至2.65%,而7天期中标利率未做调整。操作的期限特征已表明人民银行“呵护”市场流动性稳健跨年的态度。近期公开市场主要的到期压力MLF已在本周一(12月16日)全额对冲并净投放140亿。周三重启逆回购净投放2000亿流动性的同时,降低跨年资金利率,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市场流动性年末出现结构性紧张。 关注年底是否降息 值得关注的是,人民银行表示,将密切关注市场流动性状况,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维护年末流动性平稳。 明明指出,随着元旦临近,年底跨节资金需求旺盛,资金利率有所上行。12月18日,央行在暂停逆回购操作20天后重启逆回购操作满足年底资金需求,保证银行体系年底流动性总量合理充裕。从期限结构上看,跨年资金需求旺盛,14天流动性投放更多。近期21天和1个月的跨年资金利率大幅上行,跨元旦资金需求较为旺盛,央行时隔半年重启14天逆回购操作进行流动性跨年安排。后续面临春节,央行可能还会重启28天逆回购操作以补充春节期间的跨节需求。 陈冀分析认为,未来两周预调微调市场短期波动的操作可能还会有,甚至存在年末宣布降准,2020年1月落地的可能。年末人民银行灵活适度的偏松调节,也可能旨在为2020年初配合专项债发行及其他宏观政策共同发力打基础。 明明表示,央行开启14天逆回购操作意味着跨年流动性安排启动,正如此前提到的 “12月底将重启逆回购,并可能通过降准来保障双节期间流动性环境的合理充裕”。后续流动性投放仍然可期,需要关注年底年初降准预期是否落地。
“宽货币”势头恢复 央行时隔四年首下调7天逆回购利率 “宽货币”势头不等于“大水漫灌”。 新京报讯继中长期资金补充工具MLF(中期借贷便利)“降息”后,短端资金补充工具逆回购的利率也进行了下调。 11月18日,逆回购时隔15个交易日再次“开张”,央行开展1800亿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下调至2.5%,较上次下调5个基点。这是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2015年10月27日以来首次下调。由于今日无逆回购到期,故公开市场净投放1800亿。 市场对这一消息迅速反应。截至10时40分,上证指数上涨0.17%,接近2900点,深证成指上涨0.2%。银行间现券收益率下行,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跌破3.20%。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11月已开展了6000亿元MLF操作,叠加今天18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反映央行继续通过“OMO+MLF”的政策工具组合,长短搭配,确保流动性合理充裕,稳定流动性预期。 他还提到,央行在上周六(11月16日)发布的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将之前的“适时适度进行逆周期调节”调整为“加强逆周期调节”,今天开展的逆回购操作,就是央行加强逆周期调节的具体体现。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分析称,此次7天期逆回购利率下调,有望扭转此前四个月货币市场利率整体边际走高、且8月和10月的DR007平均利率水平已高于上年同期的状况,意味着从11月开始,“宽货币”势头有望恢复。 “这一方面将降低金融机构平均边际资金成本,推动本周三1年期LPR恢复下行态势,进而降低企业实际贷款利率。另一方面,这也是在当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背景下,监管层释放出清晰的逆周期政策调节力度加大信号,将有助于稳定市场信心和四季度宏观经济运行。”王青称。 他还预计,伴随新LPR改革进一步疏通“宽货币”向“宽信用”传导渠道,未来伴随货币市场利率持续走低,1年期LPR将保持下行势头,这将激活企业贷款需求,制造业和基建投资增速有望提升,进而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稳投资、稳增长目标,四季度GDP同比增速下破6.0%的概率不大。 此前一天,在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办的“需求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和对策”研讨会上,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冯科也对新京报记者表示,最近货币政策使用确实有所转松,但放在全球降息潮下,我们跟进的幅度还算相对较小,因为我们要考虑到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和预期等。从资管新规看,中国融资结构中有很多企业用短期资金支持长期资产的,需要大量的融资接力棒,资管新规如果限制了太多工具,企业容易出现一些融资困境。现在适当调整是可以预期的,可能未来还会有一些松动。 值得一提的是,“宽货币”势头不等于“大水漫灌”。央行在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明确,将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继续保持定力,把握好政策力度和节奏,加强逆周期调节,加强结构调整,妥善应对经济短期下行压力,坚决不搞“大水漫灌”。
央行逆回购利率降至2.5%,机构称更精准货币政策可期 受央行逆回购利率降低影响,上午A股全面翻红,上证指数再上2900点,深圳成指、创业板指也都保持上涨。市场情绪正在跟随央行政策“组合拳”的陆续打出而悄然出现变化。 央行18日公告称,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8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5%,较此前中标利率2.55%下降5个基点。由于18日无逆回购到期,故公开市场净投放1800亿。央行上次开展逆回购为10月25日,利率为2.55%。 连续7天暂停公开市场操作后,11月15日央行以意外投放人民银行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2000亿元,以对冲月中缴税对资金面的影响,因无资金到期全周央行公开市场净投放资金2000亿元。中标利率持平报3.25%。当日还有对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的第二次调整,释放长期资金约400亿元。 此外,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确认了经济下行压力,称将加强逆周期调节同时需警惕通胀预期发散。市场主要观点认为,央行的多次出手是一套“组合拳”,对于市场对通胀的过度担忧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短期市场情绪随着在通胀问题上的预期差修复也会出现改善。 央行频频出手 9月初央行宣布降准之后,9月17日MLF利率下调落空,9月20日第二次LPR正式出炉,1年期品种报4.20%,仅较上月下降5bp,5年期维持不变;进入10月,LPR调降意外失约。11月5日上午,MLF利率小幅下降5bp;11月15日,当日无MLF到期,但央行意外进行MLF操作、净投放2000亿元。 “此次逆回购利率超预期下调,债券市场反应显著,活跃券利率快速下行超3BP、国债期货大涨超0.35%。逆回购利率下调可以直接影响银行间资金成本,有助于缓解中小银行资金压力,也有助于引导融资成本下降。”长江宏观解读称。 近两年每当降准、财政资金投放导致短端资金利率下行至逆回购利率以下时,央行都会收紧公开市场的投放量,将利率拉升回来,逆回购利率看似才成为了市场资金利率的底。而且即使市场利率比逆回购利率高一些,影响也没那么大,因为央行的钱虽然“便宜”。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表示,逆回购并不像SLF,银行不是想借就能借的,“红包”发多少、什么时候发都是央行来定的。 实际上,自2018年以来,银行间市场利率多次向下“击穿”逆回购利率后,都很快被拉回,利率一直稳定在逆回购利率附近,实现了真正的“匹配”。特别是在2014年以后,随着外汇占款的增速放缓甚至减少,基础货币的投放开始依赖公开市场操作。为了弥补基础货币的缺口,央行一方面减少央票存量,降低准备金率;另一方面,通过逆回购、MLF、PSL等公开市场操作工具,增加基础货币的供给。 央行16日发布2019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表示,将妥善应对经济短期下行压力,坚决不搞“大水漫灌”,防止通胀预期发散,保持物价水平总体稳定,坚持用市场化改革方法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推动银行更多运用LPR,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小微企业的支持。报告同时强调,要“保持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GDP增速相匹配”,加强逆周期调节,坚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防范化解风险,妥善应对经济短期下行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发布的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在政策前瞻中删除了“闸门”相关表述,将“适时适度实施逆周期调节”的描述,修改成为“加强逆周期调节”,并提出要全面辩证看待结构性通胀问题,报告内容总体中性,但未来货币政策仍可能逐步放松。 李迅雷指出,过去十多年,我国逆回购利率经历了从“顶”到“底”的变化,背后反映的是我国基础货币发行从外汇占款到公开市场的转变。而转变后,央行对于银行间流动性的控制力明显增强,货币政策调控从数量型转向价格型,开始注重利率走廊和政策利率建设。 “政策利率和市场利率的不匹配就会带来一定的市场扭曲,而为了消除这种扭曲、沿着更加市场化方向走的话,就应该根据经济形势变化,及时调整政策利率,然后通过公开市场的操作,使市场利率与政策利率保持一致,本月MLF利率的调整只是一个开始。”李迅雷表示。 更精准有效的货币政策可期 8月下旬以来面临持续超预期的猪价上涨,在通胀读数存在较大的上行压力背景下下,市场对于货币政策被迫转向的担忧逐渐开始发酵,10月TMLF并未如期操作也增加了市场的担忧。 10月经济金融数据再次向下,基本面各主要指标表现均低于预期,其中企业中长期贷款环比回落明显,投资增速受地产和基建拖累继续放缓,需求延后导致消费增速下降。今年以来经济季节性变化规模明显,但基本面疲弱态势并未出现扭转。 华鑫证券高级宏观策略分析师曹愻川对第一财经表示,首先肯定的是,今年通胀会继续走高,但是明年什么时候出现拐点,是观点不一的。有些人认为全年都会保持高通胀,但有些人会认为可能到年中或者第一、第二季度交替的时候会有一个通胀的收敛,曹愻川观点是第二季度会有一个通胀的收敛。 此外,曹愻川认为明年失业率的压力可能会比较大,“从目前央行包括三季度银行货币执行政策的表述来看,央行是准备了一些手段去应对明年的增长压力的。可能今年四季度或者今年年底的时候,会先投入一部分资金进行周期的调控。”他表示,此前的2000亿和今天的1800亿逆回购,都体现央行的一个偏松的态度,对证券市场也会有正面影响。 国君固收表示,近期央行时有超预期的操作,总的来看“突出”MLF操作的特征较为明显,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是在LPR定价机制下通过更多、更频繁的MLF操作增加其影响力,巩固LPR机制;第二,是在新机制下,央行面对“两难”局面时,可以直接抬升资金面的中枢,而不必采取过去“稳中枢、抬波动”的套路。 李迅雷认为,降息周期才刚刚开始,在猪价高涨和地产韧性的情况下,央行首先下调了本身就虚高的MLF利率,传达的最重要信号是:猪价和房价两个因素或许并不是宽松的障碍。 曹愻川则认为近期央行的几个动作是连续的。从今年的前9个月来看, 10月份之前资金都是净回笼的状态,因此需要观察11月20号新LPR利率是否会继续向下,“在我看来是大概率继续向下的。另一方面是看美联储今年年末的是否继续降息,如果继续则我国的LPR的下调空间会比较大。” 中信证券固收分析师明明表示,应当珍惜常态货币政策空间、主动维持常态货币政策地位,仍然是延续了货币政策以我为主、以长期为主的态度。但是,以内部为主的货币政策表态并不否认货币宽松的空间,而是视经济增长情况而动。要主动维持常态的货币政策空间,那么意味着央行在把握货币政策操作节奏和力度上更加精准、力求效率,结构性货币政策仍可期待。 兴业固收也提出,央行此前的降息操作对于市场的这种过度担忧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短期市场情绪随着在通胀问题上的预期差修复而出现改善。央行下调MLF利率的意外之处并非方向,而是在于时点选择早于预期。从近期的央行操作动向来看,10月16日新增投放MLF,同时10月银行LPR报价并未进一步下调。央行选择在当前窗口下调MLF利率,某种程度上可能也是与确保银行能够持续降低实体融资成本的诉求相关,尤其考虑到临近年末银行的主动负债成本(存单发行成本等)有季节性上行压力的背景下。 华创固收首席分析师周冠南则认为,逆回购依然未落地,前期MLF降息或指向政策利率曲线的修复。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已经将中期政策利率和短期政策利率分开表述,MLF操作利率或摆脱与OMO操作利率联动的状况,单独下调引导LPR下行。从政策收益率曲线形态来看,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和1年期MLF操作利率仍有70基点的利差,远高于shibor7天和shibor一年期收益率之间的利差,故单独下调MLF操作利率将促使政策利率曲线修复,表明货币政策维持资金价格平稳,促进实体经济“降成本”的政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