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22日电临近岁末,回首2020年,金融圈不仅体验了市场的起起伏伏,更见证了一项项改革的落地。从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快推进到创业板“迭代升级”,从规范金融创新到金融开放再上台阶,围绕服务实体经济这一根本宗旨,金融改革不断深化。让更具“性价比”的金融活水浸润实体经济“受疫情影响,上半年建材生意不景气,我在银行的400多万元贷款也快到期了。”楼先生是浙江省诸暨市一位从事建材业务的个体工商户。“所幸浙商银行及时帮我办理了无还本续贷,并将贷款利率下调了89个基点,每年可减少15%的利息支出。”楼先生说,自己的生意正逐渐恢复正常。楼先生的经历是利率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的真实写照。2020年以来,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加快推进,正不断改变此前我国利率体系表现出的“双轨制”特征。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引导中期借贷便利和公开市场操作中标利率下行,带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行,推动企业贷款利率明显下行,让金融活水变得更具“性价比”。今年9月,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和新发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分别较去年12月下降了0.49个和0.96个百分点。资金不仅要“性价比”高,还要渠道顺畅,直达毛细血管末端。今年,有不少金融改革举措将活水引向最需要浸润的小微企业。5月,国务院金融委宣布11条金融改革措施,推动中小银行多渠道多形式补充资本,找准定位,回归“支农支小”的本源。7月,银保监会出台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办法,督促商业银行优化业务结构,完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畅通政策传导渠道。……2020年,一系列金融改革措施加大了金融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力度,助力更多市场主体克服疫情冲击,重新焕发活力。把金融创新纳入审慎监管之下近年来,金融科技在我国迅猛发展,产品和工具应用日益丰富,金融服务的效率和包容性大幅提高。然而,任何金融创新都不能游离于监管之外。今年以来,监管部门着力规范金融创新,临近年末更是“动作频频”——11月,银保监会、人民银行就《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办法提出,未经银保监会批准,不得跨省级行政区域开展网络小额贷款业务。12月中旬,在央行相关人士将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存款定义为“无照驾驶”的非法金融活动后,多家互联网平台应声下架相关产品。“面对金融科技的持续快速发展,我们将坚持既鼓励创新又守牢底线的积极审慎态度,切实解决好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说。资本市场改革步入“快车道”如果说去年鸣锣开市的科创板是资本市场改革的“试验田”,那么今年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则标志着改革进入了“深水区”。经历了十多年的成长,创业板已经拥有超880家上市企业、超10万亿元市值。今年8月,创业板试点注册制改革落地,创业板成功“迭代升级”至2.0版本。在我国资本市场迈入“而立之年”的2020年,除推进创业板改革之外,新三板转板上市制度成功落地,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提出推动上市公司做优做强、健全上市公司退出机制等举措……我国资本市场改革渐次推进,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断深入,正向着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进发。“当前,资本市场的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表示,通过资本市场筹资,既可满足我们格局转型的资金需求,又有助于实现降低杠杆率的风险管理目的。今年,资本市场发力改革的同时,也不忘架起“高压线”,强化震慑效应,护航资本市场健康发展。3月1日,新证券法正式施行,大幅提升了对欺诈发行等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5月宣布的11条金融改革措施,提出从严追究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责任,加大对金融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2020年,我国资本市场改革正步入“快车道”,加快构建更加完善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体系,进一步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扩大金融开放步履不停取消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外资股比限制;《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期货投资管理办法》发布,进一步便利外资投资境内资本市场;批准运通、万事达卡、惠誉等机构进入中国市场……2020年,中国金融领域的对外开放举措陆续落地。“扩大金融业开放将为中国金融业注入新的活力,有助于提高中国金融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实现更高水平、更高层次和更加健康的发展,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巨大动能。”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桂平说。回眸2020年,全球疫情的发展与国际形势的变化为我国金融改革和对外开放带来了更为复杂的外部环境。“不管国际形势如何变化,最重要的是做好我们自己的事,坚定不移地深化金融业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说。(记者 张千千)
从物理力学角度来理解,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力臂长短均高度相关。不过,决定力最终是助推主体沿着既定方向前行还是反其道而行之的,首先是方向!金融创新对于实体经济的“加力效果”亦是如此。 近日,“一行两会”分别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工作。12月18日,央行表示,“支持金融科技依法规范发展,坚决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防止资本无序扩张”;12月22日,证监会、银保监会表示,“坚持金融创新必须在审慎监管的前提下进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所谓“无序”,是指打破了既定秩序,或打破虽未成文、但对于保证事物平稳运转发挥着重要作用的潜在秩序。笔者认为,资本扩张专业度强、涉及资金量级通常较高,对于其渗透领域的影响自然可能比较大,因此,“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格外考验监管智慧。需要监管既充分发挥资本在推动生产力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又能有效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带来的风险。 首先,有序、合规的资本扩张,对于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政策面所持续支持推动的。 资本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对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显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就资本市场肩负的职能而言,如今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产业结构升级、消费侧新需求的实现、新技术迭代、研发投入加大等都需要资本乃至资本市场的支持,这也是中央层面多次强调“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的重要原因之一。 只要资本扩张等金融创新的初衷和效果契合政策导向、产业导向,符合公平公正的法治精神,那么其应该是受到欢迎甚至期待的。 其次,防止“无序”,应进一步建立“有序”的政策生态,即完善基础制度、明确制度内核入手,以市场化、法治化的方式引导和约束资本扩张的方向。 资本要素通常对于市场比较敏感,且容易形成聚集效应,也经常有人以“站在风口,猪都能飞起来”形容资本快速扩张的力量。因此,如何有效识别行为性质是创新还是伪创新并进行应对,已经成为监管的新课题。 客观地说,这种博弈很可能长期存在。曾有一位金融从业者以所谓的“红利期”来对笔者形容其所在公司“新业务跑在了规则禁止的前面”。但是,笔者认为,监管部门是可以通过扎紧制度藩篱、提高反应速度,来缩小、缩短所谓的“红利空间”或“红利期”,让法治化和市场化动态达成更高水平的、兼具安全和效率的平衡。 第三,对于资本扩张等金融创新行为的认定,应遵守“实质大于形式”原则,向市场传达明确的监管导向,对于违法违规行为也要及时、有效地进行打击。 由于金融行业体量大、涉及面广、安全等级要求高等特性,金融多个领域实施的是持牌运营,监管也相对直观有效。然而现实中存在的情况是,部分非持牌企业虽然没被纳入监管,但是其从事的行为与持牌机构大同小异,且运作情况不透明,这就可能导致监管真空,从而累积风险。 笔者认为,判断行为的性质,应根据其实质影响进行认定,应该在金融科技的底层技术与金融行为之间设置防火墙,避免“以技术的名义”进行行为混同。 同时,虽然通常而言“法无明令不禁止”,但是,鉴于法律法规必然的滞后性和金融违规行为的危害严重性,应该将违背法律法规内在精神的行为视同为明令禁止的范围。 关于资本扩张等金融创新,有一个最朴素的道理:若想尽快抵达目的地,前提是安全和方向正确;如果轨道不平整或方向错误,则速度越快越危险。笔者认为,孟子先生逾2000年前发布的“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的论道,是对如今金融创新、资本扩张最好的忠告。
日前,有关部门对社区团购行业发展提出了“九个不得”的要求,它也是所有互联网平台要遵守的原则。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九个不得”既避免了一棍子打死相关创新,又可以预防无序扩张可能带来的破坏性后果,意义重大。但是,要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不能只靠一次会议,《反垄断法》应该加快修订步伐,相关配套法规应该加紧出台,还要落实执法。 2008年我国就出台了《反垄断法》,内容也很丰富,当时互联网平台的影响力还远远没有今天这么大,虽然后来行业发展中不时出现与这部法律精神不符的事件,但社会各方出于保护创新对此采取了开放宽容的态度。 过去十余年,在共享出行、共享单车、长租公寓等多个领域,都曾经出现过资本大战,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后果,但很少有人将其上升到公平竞争、垄断等法律层面。法律执行上的宽容固然对创新有正面影响,但也让一些资本忘记了法律这回事。目前,中国数字经济已获得巨大发展,此次社区团购引起的争议,应成为用法律来规范资本行为的一个良好契机。过去那种法律不适应现实以及法律条文、法律精神难以落地的情况应该改变。 首先,《反垄断法》修订要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前提下适当提速,配套法规也要适时甚至同步推出。法律应该在约束与创新之间保持平衡,在不伤害创新的前提下,设定红线,“九个不得”在归纳整理后可以吸收到法律中,成为法律红线。 其次,法律要具有可操作性,落地非常关键。法律的最大价值在于消除不确定性,防止资本无序扩张首先要让资本自己明确知道哪些做法属于无序扩张,是踩红线的,哪些行为是不被禁止的,是可为的。通过完善的法律和执法,为资本营造可预期的外部环境,那些短期行为、野蛮的破坏行为自然就会减少,全社会交易成本也会大大降低。 值得注意的是,将商业模式创新和硬科技创新对立起来并不恰当,以此盲目批评互联网平台更无必要。这两大类创新并不是相互冲突的,当前局势下更应该营造良好环境来鼓励发展硬科技,但模式创新的价值也不能否定,至于创新过程中曾出现过一定的破坏性,主要还是因为红线不明确。红线的作用之一,就是防止资本的破坏性,换言之,只要红线设定合理且得到落实,资本的破坏性就被抑制住了,市场和法律两只手最终会实现创新与保护的平衡。
证监会日前确立了明年资本市场六方面重点工作,其中第四方面强调,“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持续加强基础制度建设”。该项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在注册制改革、健全退市机制、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完善证券执法体制机制等方面,持续抓好重点改革措施和关键制度的落地实施”。 事实上,上述第四方面中的四项“重点改革措施和关键制度”,近年来一直都是监管部门的工作重点,已经取得的改革成效也有目共睹。笔者认为,伴随着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明年监管部门在推进、完善这四个方面的基础制度建设时,还要让其更好地落地实施并见效。 首先是注册制改革的深化,这是把好“入口关”的关键。 从2018年11月份提出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到2019年7月份首批科创板公司上市,再到今年8月份注册制在创业板正式落地。两年的时间里,证监会推动形成了从科创板到创业板、再到全市场的“三步走”注册制改革布局。 如今,经过“前两步”即科创板、创业板的试点,“第三步”即全市场推行注册制的条件逐步具备。笔者认为,当前要做的是总结前两步的经验,充分评估并有效防范改革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积极稳妥地推进,确保“第三步”的平稳落地,着力提升资本市场功能。 其次是进一步健全退市机制,这是畅通“出口关”的重要举措。 作为资本市场的一项基础性制度,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两年,A股市场上市公司退市速度明显加快。据统计,2019年全年有18家上市公司退市;今年以来,已有32家上市公司退市,其中,18家为强制退市,14家公司为重组退市。 最近,在进一步完善退市制度方面又有了新动作:12月14日,沪深交易所同时就退市制度改革方案公开征求意见。退市新规通过进一步优化退市指标、缩短退市流程,加大市场出清力度,提升退市效率,以期形成上市公司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市场生态。 笔者认为,合理安排上市公司退市,能够促进上市公司优胜劣汰,为优质企业腾出空间,改善市场生态,是资本市场走向成熟的重要体现。而如何确保退市制度与新股发行注册制相匹配,形成“劣者退出”的强制性约束机制,也是迫切需要落地的一项工作。 第三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这是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 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的基石,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既是主力军,又是领跑者、排头兵。我们看到,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方面动作不断:日前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提出了六个方面17项重点举措。此后,证监会召开了动员部署会、开展上市公司治理专项行动,以实际行动夯实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如何确保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既见声势、更见实效”?笔者认为,监管部门要把好“入口关”和畅通“出口关”;要落实“零容忍”要求、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行为。上市公司要诚实守信,强化法治意识和规则意识,不做假账、不说假话;要完善公司治理,提升规范运作水平;要专注主业、做精主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以促进自身不断发展壮大。 一言以蔽之,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任重道远,需要各方共同参与、凝聚共识、形成合力,确保这项工作真正落地、见效。 最后,是完善证券执法体制机制,这是夯实资本市场法治建设的必然要求。 在对资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方面,监管部门一直都是秉持“零容忍”的态度,并且查处了一批大案要案。但是,光靠行政监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各方的配合,比如立法的支持、司法的保障、公安机关和地方政府的配合等。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11月份,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若干意见》。这是中央层面首次审议通过关于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专门文件,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的执法司法工作进入一个新阶段,意义自然不言而喻。 同时,笔者认为,在推进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过程中,仍有不少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比如加强法律法规的实施工作,推进有关制度落地,畅通民事赔偿救济渠道,切实提高违法违规成本,为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以虚拟人物为竞演对象的综艺节目《跨次元新星》刚刚收官,游戏《梦幻西游》电脑版则已开启了召唤兽女团的选拔活动,令虚拟偶像的市场热度骤然攀升。近年来,我国虚拟偶像的浪潮吸引着众多资本相继入局,艺人经纪公司、视频平台、游戏公司、综艺节目制作方,纷纷为虚拟偶像市场的发展添柴加火。然而,在虚拟偶像商业价值逐渐显现的同时,市场反馈也出现了口碑高低不一的分化,警示着火热的市场之下,理性规划仍是入局者不可忽视的领域。 各界资本频繁加码 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实体的虚拟偶像,如今却成为各界资本频繁加码的对象。 一周之前,综艺节目《跨次元新星》将总决赛正式搬到线上,经过激烈的比拼,选手留歌夺得总冠军,另外两位选手PAPA和十火则分别夺得亚军和季军,三人共同签约爱奇艺。然而,与常规选秀节目有所不同的是,《跨次元新星》里的选手并非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而均为虚拟偶像。 这并不是虚拟偶像首次进入综艺节目,今年夏天开播的综艺《青春有你2》中,虚拟偶像Rainbow便以“训练生学姐”的身份登上舞台,此外《华彩少年》中的参赛选手也出现了一位虚拟偶像。 正当虚拟偶像在综艺节目市场中广泛涉足之时,更多领域也出现了虚拟偶像的身影,并吸引着资本的关注。公开资料显示,今年4月,网上流传出一份“字节跳动虚拟偶像女团演员招募问卷”的报名页面,并有消息称字节跳动正在计划虚拟偶像项目;而在今年9月,虚拟偶像企业万像科技宣布完成了由毅达资本领投的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计划将融资主要用于技术研发、No problem厂牌的深耕运作、团队建设等方面;此外在今年11月,乐华娱乐则高调宣布入局虚拟偶像,并在B站上发布了旗下虚拟偶像女团A-SOUL的宣传PV。 在互联网行业分析师钟倩看来,虚拟偶像之所以受到多个领域资本的关注,与该类产品的受众对象主要为年轻用户及二次元用户有关,且现阶段年轻人已经成为互联网的主要受众群之一,同时也展现出更大的消费力。 据爱奇艺全国创意策划中心发布的《虚拟偶像观察报告》显示,我国“95后”的群体规模已接近2.5亿人,占整体网民的52%,成为我国互联网的中坚力量;“95后”至“05后”的二次元用户渗透率则达到了64%,预计到2020年,Z世代年轻人将占所有消费者的40%。“资本为了提前规划业务布局,需要考虑到年轻人的喜好,此时虚拟偶像便进入资本的视野。”钟倩如是说。 市场反馈分化渐显 不可否认的是,虚拟偶像之所以能够掀起浪潮,离不开技术层面提升所带来的重要推力,尤其是3D建模技术、声库技术、全息成像技术等,是虚拟偶像市场实现进一步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与此同时,虚拟偶像也逐渐展现出更大的商业价值。 在演出行业分析师黎新宇看来,虚拟偶像之所以受欢迎,也与其是依据人们的喜好打造而成有关,无论是外形还是性格、声音等,均能满足部分受众的需求,且虚拟偶像不会出现绯闻、负面新闻等情况,因此也不会因人设崩塌而令商业价值受损。 然而,在洛天依、叶修等虚拟偶像展现出较强的市场影响力和吸金力的同时,也有部分虚拟偶像过得并非一帆风顺。曾有投资领域从业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虚拟偶像相对还是偏小众,市场并不成熟,并且二八分化严重,只有头部的角色能够盈利”。除此以外,虚拟偶像女团A-SOUL在正式出道后,也曾在网络用户间引起争议,并未能完全让受众买账。 对此,黎新宇认为,正如现实生活中的艺人不会各个均能达成走红的梦想,虚拟偶像也会面临同样的市场环境,毕竟人们的喜好存在不同之处,虚拟偶像的设定能否与人们的喜好相匹配需要经历市场的检验。 理性筹划规避盲从 《虚拟偶像观察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我国已有4.9亿人对ACG(动画、漫画和游戏)感兴趣,且全国有3.9亿人正在关注虚拟偶像,或者正在关注虚拟偶像的路上。同时,我国二次元圈层人数仍在逐年扩大,这也为虚拟偶像扩大受众规模增加了发展潜力。 与此同时,虚拟偶像也在尝试更多商业化模式,以当下如日中天的直播带货为例,便也出现了虚拟偶像的身影。其中,洛天依在淘宝直播室中进行了博士伦、美的、欧舒丹等品牌的跨界带货,据公开数据显示,直播的实时在线观看人数峰值高达270万人,且有近200万人参与了互动打赏。 数字文创产业智库研究员李杰表示,虚拟偶像最开始只是停留在舞台上,进行演唱、舞蹈等表演,但现阶段,虚拟偶像已经走出舞台,出现在更多场景中,这种出圈也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商业变现,同时合作方也需要借助虚拟偶像的流量来吸引用户,获得更高销量。 但虚拟偶像的市场反馈已经出现分化的情况,也在警示着各方能够理性布局,避免为了追逐热度而盲目加码。“虚拟偶像的打造对于技术有较高的要求,若不具备专业的技术能力,就会如‘五毛钱特效’一样被市场所抛弃,且保证技术的背后也意味着需要资金的支持。此外,虚拟偶像既然也需要吸引更多粉丝,掌握运营手段也是关键,需要入局者衡量自身的实际情况再进行谋划。”李杰如是说。
2020年12月16日,青岛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批复,通过簿记建档方式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青岛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第一期)”,共募集人民币20亿元。根据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综合评定,本期债券发行人的主体信用评级及债项评级分别为AAA及AA+。 今年11月6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第九次会议,强调当前要重点支持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优化资本结构,增强服务实体经济和抵御风险的能力。青岛农商行积极运用创新资本补充工具,高效推进发行工作。据了解,该债券是山东省乃至长江以北农村金融机构中的首支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对全国农村中小银行机构进一步拓宽资本补充渠道,具有重要意义。 青岛农商银行自2012年成立以来,一直坚持“服务三农、服务社区、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地方经济”的市场定位,持续加大对三农和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力度,以现代化、专业化、精细化、综合化为导向,努力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农村商业银行。截至2020年9月30日,青岛农商银行拥有总行营业部1个,金融市场业务专营机构1个,异地分行2个,管辖支行14个,二级支行186个,分理处139个,社区支行15家,分支机构总数达357个,从业人员达到4,896人,是青岛市营业网点和从业人员最多、离民营、中小微企业和三农最近的商业银行,也是山东省系统性金融机构之一。 近年来,青岛农商银行致力于打造地方金融新品牌,致力于践行青岛市“蓝色跨越、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开拓创新、优化服务,坚持“服务三农、服务社区、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地方经济”的市场定位不动摇,不断探索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20年9月末,青岛农商银行资产总额3922.14亿元,在英国《银行家》杂志2019年发布的“全球银行1000强”中,排名第329位。 青岛农商银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的发行,有利于优化其资本结构,进一步增强服务实体经济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更好地支持青岛市经济稳步增长和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
继广东、山西两省之后,广西壮族自治区、浙江省补充中小银行资本的专项债,也将在12月25日正式登场,发行金额分别为118亿元、50亿元。至此,中小银行专项债发行规模已达421亿元。 四省区专项债均采用了注资的形式,补充中小银行资本,但却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方式。根据披露,山西、浙江、广东三省均采取了间接入股的方式,而广西则采用了转股协议存款的方式。 同时,四地专项债入股中小银行后的到期退出方式,也有所差异。其中,广东、浙江、山西均披露,债券形成的股权,将在到期后通过市场化转让退出,退出资金用于专项债的还本付息。山西还提及,债券到期后如长期持有,将另外筹集资金偿付。而广西并未披露专项债到期后的股权处置方式,偿债资金主要来自相应银行经营收益。 不同的退出方式,也将对融资银行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温州银行,专项债到期后,入股形成的股权,将随着该行净资产的增加升值,届时转让股权收入,便足以覆盖偿付资金。而以银行自身经营回报为主要偿还来源,在规模扩张、前期债券亦须兑付的情况下,相关银行仍将面临偿付和资本补充压力。 两种模式 根据广西12月21日披露,25日发行的118亿元专项债,将分为三期发行,用于补充包括城商行、农商行等在内的21家中小银行资本金。而浙江也将在同一天发行50亿元专项债,用于补充温州银行资本。 此前,广东、山西两省,已于12月7日、23日,分别发行了100亿元、153亿元专项债,用于补充当地四家农村金融机构、五家城商行的资本。上述四省区专项债补充中小银行资本,均采用了注资的形式。但在具体形式上,广西与山西、浙江、广东有所不同。 披露显示,山西、浙江、广东三省,分别通过山西金融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山西金控”)、温州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温州国金”)、粤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粤财控股”),以间接入股的方式,间接入股相关银行。 而广西采用的方式,则是由当地财政通过可转股协议存款的方式,补充各家其他一级资本。以南宁武鸣农信社为例,专项债发行后,由武鸣财政局以转股协议存款的方式,用于补充武鸣农信社资本金。 在专项债退出路径上,广西也与上述三省不同。浙江、广东等四省区均披露,专项债资金注入后形成的股权,将通过市场化转让的方式退出,所得资金用于专项债的还本付息,具体来源包括所持股权分红、市场化转让或银行回购。 以温州银行为例,根据预计测算,专项债通过入股持有的温州银行股份,通过逐步转让,债券到期时预计可取得转让收入80.94亿元,在偿债资金来源中占比超过80%,为偿债资金的主要来源。 广东揭东农商行也是如此。测算显示,注资的专项债到期时,通过转让入股持有的该行股份升值,预计可回收资金6.6亿元,虽然不是最大的偿债资金来源,但占比也接近25%。 广西专项债入股银行的方式,虽然也是协议存款转股,但在偿债资金来源时,并未将股权转让收入列入,相关银行的经营收益,仍是偿债主要来源。 预期收入测算显示,在债券存续期内,武鸣农信社预计可实现利息收入约92.3亿元,金融机构往来收入12亿元,加上其他业务收入,预计届时合计可实现收入116.6亿元,同期预计成本53.97亿元,预期总收益为62.7亿元,预期债券本息覆盖率为22.67倍。 对北部湾的偿债能力,也采用了同样的方法。根据测算,专项债发行、注资后的未来十年,北部湾银行累计可实现净利润425亿元,预计可留存利润298亿元,如果全额实现,债券本息覆盖率为43.83倍。按预计数的90%计算,覆盖率也达到39.44倍。 除了披露较为简单的山西,其他三省区中,只有广东普宁农商行的还款来源,主要依赖信贷资产经营。根据预测,粤财控股持有该行股份期间,预计累计可得分红5070万元、股权转让3.63亿元、信贷资产回收56亿元。 缓解偿债压力 专项债间接入股、协议存款转股出现之前,银行补充其他资本的工具,主要包括优先股、永续债、二级资本债、可转债。其中,可转债可补充核心一级资本,优先股、永续债可补充其他一级资本,二级资本债则用于补充二级资本。 除了优先股,其他几种资本补充工具,大多均需到期赎回。永续债、二级资本债到期后,对于内生资本补充能力有限的中小银行,特别是农信社、农商行来说,将会产生偿付、资本充足率压力。 三季报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温州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1.54%,核心一级、一级资本充足率均为9.15%,核心一级、一级资本净额均为152.8亿元,资本净额则为192.88亿元,风险加权资产则为1671.45亿元。 此次专项债补充资本之前,温州银行多次通过债券补充资本。2015年至2018年,温州银行发行了三笔、共计40亿元的二级资本债,期限均为10年,均在第五年末附有赎回权,兑付期限则在2025年至2028年间。 按照发行时间,如果选择到期赎回,温州银行将要在今年底到2023年将这些债券赎回。如果不在发行第五年底赎回,也要在2025年至2028年到期时兑付。这与专项债偿付时间接近,总计金额达到40亿元的资本工具兑付,专项债若不采取转股的方式,该行将面临很大的偿付压力。 随着业务、资产规模的持续扩张,也会带来资本补充压力。如果同永续债、二级资本债一样赎回,会进一步影响资本充足率。此次资本补充后,预计2030年温州银行资产可达6000亿元,这势必会产生大量资本补充需求。 而专项债转股的退出方式,不仅减轻了相关银行的偿付压力,也留存了资本,有利于提高资本稳定性。 根据披露,浙江向温州银行注资的50亿元专项债,计划在2021年至2023年,每年转让不超1亿股,剩余部分则从2026年起分五年逐步转让。债券存续时间,预计可取得分红12.95亿元,在各类偿付资金中占比最少。 专项债转为股份后,对应分红在偿付资金中占比最少。如广东揭东农商行,其偿债资金来源包括分红、财产信托收益、市场化转股。其中,债券存续期间,预计可通过入股从该行累计分红6620万元;通过委托粤财信托成立财产权信托,累计获得现金18.8亿元,股权转让获得现金6.6亿元。 操作障碍有待明确 倘若不选择将转股的协议存款,以股权转让的方式退出,而是到期偿付,相关银行届时将面临不小的偿付、资本压力。 以北部湾银行为例,公开信息显示,2019年,北部湾银行分两次发行了40亿元二级资本债,并在2020年发行了30亿元永续债。其中,二级资本债存续期十年,发行人在第五年末附有赎回权。永续债虽然没有约定期限,也有发行第五年赎回权的附设条款。 三季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该行不良率为1.12%,拨备前利润33.4亿元,净利润则为13.89亿元。据此测算,该行同期接近20亿元、60%的利润,都用于提高拨备水平。 根据专项债披露,预计未来十年,北部湾银行累计可实现净利润425亿元,预计可留存利润298亿元。虽然预期利润增长较为可观,但计提拨备之后,偿还债务的压力仍然不小。 三季报示,截至今年9月底,北部湾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4.26%,一级、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51%、11.04%,资本净额为281.4亿元,一级、核心一级资本净额为217.8亿元、187.7亿元。静态条件下,上述永续债、二级资本债在净资本中的占比达到25%左右。考虑到期赎回因素,该行本来就有继续补充资本的需求。 根据预计,此次专项债补充资本后,北部湾银行的资产复合增长率不低于15%,2030年将达1.23万亿元。 在监管规则上,协议存款及其转股,目前也没有明确界定。协议存款具有金额大、期限长的特点,期限、利率、结付息方式、违约处罚等,均可由双方商定,且享有“不惩息”等优惠。 业内人士介绍,协议存款不属于同业存款,不需缴纳存款准备金,但协议存款主要面向保险、社保等办理。通过协议存款转股的方式注资,是否需要缴纳存款准备金,以及发生风险后的偿付顺序,目前都没有明确依据。 收益颇佳 披露信息显示,在债券存续期,武鸣农信社预计可实现总收入116.6亿元,对应总成本53.97亿元,预期总收益为62.7亿元。而在同期,专项债预期成本支出总计2.77亿元。 但在披露信息中,广西方面未提及专项债资金,通过协议存款转股到期退出后可获得的总收益情况。而按照浙江、广东两省的收入、成本测算,专项债注资中小银行后,退出后所获收益,要远高于的永续债、二级资本债的水平。 浙江专项债披露显示,此次资本补充后,预计2030年温州银行总资产可达6000亿元,资产利润率将从0.3%,逐步上升0.8%,十年可累计实现净利润257.86亿元,每年分红比例约为40%。 根据测算,在上述情境下,温州银行每股资产价格逐年上升,未来十年将从2.95元股上升到6.32元股。到期后,专项债形成的股份,预计股份转让可得收入80.94亿元,加上预计分红12.95亿元,收入预计达到93.89亿元,净收入则为86.1亿元。偿还本金后,可实现36亿元。据此计算,专项债的预期收益率,达到70%以上,年化收益超过7%。 揭东农商行也是如此。根据预计,专项债到期时,揭东农商行的每股净资产,将从目前的2.19元增长到4.93元,处置股份收益可得6.6亿元。加上股份分红、财产信托取得现金,专项债预计累计收入为26亿元,而总成本为18.2亿元,净收入预计可达7.8亿元。相较于14亿元的本金,预计收益率也超过50%。 为了实现预期目标,广东省在注资的同时,还制定了南海农商行、顺德农商行等银行,作为普宁农商行、揭东农商行等四家银行的战略合作单位。而在广东乃至全国农商行系统,南海、顺德两家农商行的资产规模、经营,都有较好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