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24日讯 据浙江广电总台《1818黄金眼》栏目近日报道,陆女士是杭州余杭区环秀府的业主,她说小区交付差不多半年多了,不少业主都包了阳台,可现在物业要全部拆除,她认为很不合理。 陆女士家的阳台上周刚刚包好,陆女士说,包阳台是为了杜绝一些安全隐患。 “一方面阳台包括公共区域的连廊,底下都多出一个装饰台,这个台阶比较宽,所以不管大人还是小孩站上去,都可以直接翻越,越出去的”,陆女士拿来卷尺一量,台阶的高度30厘米,从台阶到护栏的高度是88厘米。陆女士说,自己身高一米五五,护栏高度只到她腰部位置,这样的高度,让她很没安全感。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后面有医院的装修,以及边上工地的施工,空气质量也非常差;加上沿街的邻居他们也不允许包阳台,事实上沿街的噪音是直接超标的。 不过,现在物业要对业主包好的阳台进行拆除处理。陆女士对面单元楼一楼的一位业主家,包好的阳台已经被拆除。 “他们过来,没有跟我说直接就拆了,把我东西都拉走了,拉哪里去也不知道了”,该业主表示,之所以包阳台是家里有个三岁的孩子,“以前跟他奶奶说,奶奶我爬上来了,所以我觉得这个阳台必须得包”。 该业主还说,如果阳台不包,别人也很容易从阳台翻进来,此外,平时物业浇绿化的水也会溅进家里。 记者在业主和物业签的临时协议里看到,有涉及“不得封闭阳台”的内容,可业主们表示,不包阳台的话实际问题太多;而且物业强制拆除的行为,他们觉得太不近人情了。 那么,对于此事物业方面会怎么回应?绿城服务环秀府的物业梁经理说,关于包阳台这件事,有些业主同意,也有些业主持反对意见,作为物业只能按照当时临时管理协议中的规定来执行,要求大家一律不得封闭阳台。 “在前期的时候,根据管理协议,我们站在业主的利益上,对立面进行了整改。前期也和业主进行一些沟通,通知也都发过,在12月14号的时候,我们安排人从外面对立面进行整改”,梁经理表示。 记者问物业是否有这个权力去拆除阳台的门窗,对此,梁经理表示,“确实从物业方面来说,是没有执法权的,但是我们是根据相关管理协议和规定来做整改,有权采取劝阻、制止、报告业委会以及其他合法的方式进行处理”。 记者问及是否经过劝阻等程序时,梁经理没有直接回应,只表示:“前期跟业主也有过多次沟通,我们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整改的。” 现场经过沟通,梁经理表示,后续物业会联系街道和城管等相关部门之后,再和业主沟通后续问题。
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21日讯据重庆广电第1眼近日报道,谢师傅的新房位于渝北绿地新里克拉公馆小区的205室,谢师傅说,他家阳台四周原本是一圈钢筋水泥浇筑的承重梁,前不久在装修中他突然发现,阳台的圈梁竟然有个大洞。 谢师傅说,“装修中这个阳台转角的地方,原来是铝塑板遮了的铝塑板子,面上是全部盖住的看不见,我把铝塑板撬开发现,下面全是空的,是泡沫”。经他测量,这个洞宽度有240mm,长度超过了300mm,深度有700mm。 记者发现,据谢师傅所称,也就是这个大洞直径长度超过了30公分,原本用一层薄薄的铝板扣住,揭开后发现里面全部是裸露的钢筋,没有一点水泥,四周填充的竟然是塑料泡沫,现在泡沫还在里面。 谢师傅称,“这是一个大梁呀,现在这么大一个洞,应该是钢筋混凝土现浇的,不是用泡沫来回填的空洞,我担心有安全隐患”。 记者来到绿地保税中心二期物业服务中心,物业经理翁经理告诉记者,物业在得知此事后立即联系开发商与施工队,对方也承认,当初在现浇阳台圈梁时,由于谢师傅家在转角位置,施工脚手架挡住不好操作,故最后没有浇筑。 开发商施工队负责人说,“原来那里是拦住了一截,有个钢管过不到,那一段就没有过去,后来就留有施工缝隙,钢管把混凝土给挡住了,后来没有浇筑水泥。” 施工队表示,将用水泥对空洞进行填装,但对于这样的整改方法,谢师傅表示质疑,并随后将自己的情况反映给当地的重庆两江新区建设管理局,现在两江新区建设局工程质量监督站已介入调查,接下来,物业将协调开发商和施工队一起协商处理此事。 经中国经济网记者查询发现,渝北绿地新里克拉公馆小区开发商为重庆绿地申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9月13日,注册资本5.20亿人民币,绿地集团重庆置业有限公司为大股东,持股比例60%。
“北水南下”为港股市场增添动力,其中,物业板块备受资本市场关注,港股上市物业管理公司股价迎来普涨局面。 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发现,截至1月21日,按后复权计算,44家港股上市物业管理公司中有31家年内股价涨幅为正,占比超过七成。其中恒大物业以72.71%的年内涨幅居首,融创服务控股和合景悠活则分别以41.90%和36.51%的年内涨幅位居其次,永升生活服务、中海物业、世茂服务年内涨幅也超过30%。 对此,物业行业资深专家、看懂研究院研究员金永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去年12月底,物业股已经出现了翘尾现象,延续到了今年;在另一方面,十部门的发文为物业行业带来了政策性利好。另外,疫情期间物业股较好的抗风险抗周期能力,也构成了资本市场选择的因素。” 在港上市物管公司股价普涨 根据Wind数据,截至1月21日,44只港股上市物业股中,18只股价年内涨幅超过10%,占比超过四成。44只物业股年内股价涨幅的算术平均值为10.17%,超过同期恒生指数涨幅。 物业股迎来春天,部分原因在于政策利好。 此前的1月5日,住建部、中央政法委、中央文明办、国家发改委等十部门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住宅物业管理工作的通知》,从健全业主委员会治理结构、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推动发展生活服务业等方面,对住宅物业管理水平和效能提出要求。 “过去物业行业国家层面的政策,基本由住建部等主管部门单独出台,十部门联合发文这样的现象还是头一回,对物业行业的支持力度空前,政策利好是毋庸置疑的。”金永宏认为。 除此之外,部分物业股因为业绩和并购预期而受到市场青睐。例如,恒大物业1月7日发布正面盈利预告,预计公司2020年录得股东应分配利润约26亿元人民币,为2019年的2.8倍左右。除此以外,据公开报道,恒大物业在今年立下“军令状”,下达每月新增拓展在管面积3000万平方米、每季度净利润较去年全年净利润的1/4增长50%以上的两大考核目标。 再如,合景悠活在1月18日公告称拟以现金代价13.16亿元收购雪松智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80%股权,后者2020年末在管面积合计超过8600万平方米,在管项目合计超过1000个。 值得注意的是,涨幅排名靠前的部分物业管理公司上市时间较短。年内股价涨幅最大的恒大物业于2020年12月2日上市,融创服务控股和合景优活则分别于2020年11月19日和10月30日上市。 “去年年底至今,几个头部物业企业如恒大物业、华润万象生活、融创服务控股、金科服务等的上市带来了整个资本市场的关注,产生了虹吸效应并波及了整个盘面。”金永宏告诉记者,“不过在此过程中分化难以避免,越大型优质的物业公司受益越明显,中小物业公司或是经营面不理想的公司被识别出来,有逐步被边缘化的趋势。” Wind数据显示,截至1月21日,2019年营收超10亿元的24家港股上市物业管理企业中,有多达20家企业在2021年内实现股价上涨,占比83.33%;相比之下,另外20家规模较小的港股上市物业管理企业中,11家企业在2021年内实现股价上涨,占比仅55%。 部分物业公司市值超地产母公司 随着股价的上涨,部分港股上市物业管理公司的市值创出了历史新高。 1月20日,碧桂园服务市值一度突破2000亿港元,成为首家总市值突破2000亿港元的物业企业,市值创历史新高的同时逼近分拆上市前母公司碧桂园当前的市值。 不仅仅是碧桂园服务。截至1月21日,金科服务市值约为503.35亿港元,超过开发商母公司金科股份的市值;雅生活服务市值约为470亿港元,超过同期雅居乐集团的市值。 对此,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I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物业公司本身具有轻资产、高ROE、现金流稳定以及抗周期性强的特点,且具备较大的增值服务想象力和行业整合空间,一般还背靠体量较大的开发商母公司,因此市场对于物业股给出了远超开发商母公司的估值,导致部分物业公司的市值逼近甚至超过了开发商母公司。” 财报显示,碧桂园服务、金科服务、雅生活服务2019年的ROE分别达到43.77%、91.83%、21.20%,远超碧桂园、金科股份和雅居乐集团同期的ROE。 “物业上市公司市值超过地产母公司市值是估值差异带来的结果。物业行业是一个存量市场,随着优质公司滚雪球效应的积累,未来将会有更多的物业上市公司市值超过地产母公司。”金永宏认为,“不过,虽然地产行业的估值较低,但是地产公司调配资源的能力和影响力及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无疑还超过物业公司。” 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发现,截至1月21日,44家港股上市物业管理公司的市盈率(TTM)中值为28.84倍,大大超过港股上市地产发展商的市盈率(TTM)中值4.83倍。截至1月21日,有三家港股上市物业管理公司市盈率(TTM)超过100倍,分别是华润万象生活(179.02倍)、融创服务控股(151.91倍)和永升生活服务(114.99倍)。
2021年,第一只物业股荣万家上市首日破发。与此同时,物业股扩容至43家。 1月15日,荣盛发展控股子公司荣万家生活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荣万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交易。此次共发行9400万股H股(假设超额配售权未获行使),发行完成后总股本增加至3.76亿股。荣盛发展共持有荣万家2.36亿股,占荣万家发行完成后总股本的62.64%。 物业股破发非个例 1月15日,荣万家上市首日开盘报价12.8港元,较发行价跌4.9%,收盘价为12.48港元/股。上市首日破发并非荣万家的“专利”,近两年物业股上市首日破发数量尤其多,此前,包括恒大物业、金科服务、世茂服务、合景悠活、佳源服务、远洋服务等在内的物管企业均在上市首日盘中破发。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I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表示:“在房企纷纷分拆物业板块上市造成供股过量和板块估值整体回调的情况下,个股走势分化是必然的。一些中小物业股和缺少亮点的物业股破发是大概率的事。” 中国银行(香港)金融研究院经济学家丁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香港市场破发是比较正常的现象,破发与否与当时恒指走势,行业内其他股票表现,自身估值因素,交易造成的过度涨跌都可能相关。” 物业行业资深专家、看懂研究院研究员金永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上市物业公司数量的增加,服务的同质化越来越明显,公司亮点越来越难以凸显。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辨识能力和挑剔程度越来越高,大公司会被追捧,业绩不佳的公司被进一步边缘化,于是破发频现甚至出现僵尸股。2020年第四季度,已经有不少的物管公司上市破发,所以荣万家上市破发也在可接受范围内。” 北京房地产商会会长黎乃超认为:“房地产企业分拆物管公司上市,这种形式虽然现在成为一个较普遍现象,但是,也不是说任何一个企业通过物业板块上市就能够成功,想要得到资本的认可,与企业本身的经营状况、经营模式、成功经验、成功业绩等有直接的关系。” 扩大规模为王道 荣万家招股书显示,2017年、2018年及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7.09亿元、8.79亿元和12.5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2.8%;实现净利润分别为4192万元、7487万元和1.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2.2%。 在管项目方面,截至2020年6月30日,荣万家共管理272个物业管理项目,总在管建筑面积为5240万平米。 荣万家主要以管理荣盛发展之项目为主,来自独立第三方之项目占比一直较少。2017-2019年及2020上半年第三方管理项目占总在管面积均低于1%。三大业务板块方面,按2020年上半年营收数据,物业管理服务约占58%,非业主增值服务约占33%,而社区增值服务约占9%。 对于荣万家的破发,金永宏分析道:“第一,公司定位有待聚焦。荣万家背靠荣盛地产,河北廊坊起家,可谓河北最大的房地产公司和物业公司。但其定位为全国型的公司,资本市场很容易将其与全国性的物业公司做对比,荣万家的身段就明显单薄;第二,单方坪效不高。物业费平均单价不足2元,单方坪效低,属于行业较低价位,且物业费很难调整。第三,管理面积不高,合约面积潜力一般。至2020年6月,管理面积5240万平米,行业中下游水平,合约待接管面积仅2820万平米,与管理面积的比例不足54%,而这一比例理想的数字是100%,即待接管面积与已接管面积之比为1:1;第四,过于依赖关联地产公司,市场能力体现不力。来自第三方的管理面积仅为0.52%,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达32.8%,对关联地产的依赖度过高。” 当前,资本市场的辨识能力和挑剔程度越来越高,从当前物业股的股价表现看,行业分化开始加剧,具有较强增长能力以及背靠实力房企的物业股在资本市场具有竞争力。 荣万家如想走出困境,金永宏建议,第一,通过项目拓展特别是并购方式快速扩大规模;第二,强绑定关联地产母公司,荣盛发展在房地产行业属于老牌公司,2020年销售额达1200多亿元,除交付面积的承接外,未来可考虑将荣盛体系内的其他产业的物业服务内容导入荣万家的物业服务范畴内,比如荣盛发展的商业板块的物业需要。甚至未来可将母公司的其他优质资产注入荣万家,会有助于其估值提升;第三,强化客户流量服务的满足,提升业主增值部分的营收和利润贡献。”
2020下半年,国内房地产开发公司纷纷分拆旗下物管公司赴港IPO,而大部分物业管理IPO均能以较高估值倍数发行,其中不乏高瓴、奥陆、雪湖等重磅著名投资公司身影闪现,以及吸引腾讯、京东等互联网巨头前来重金参与,这说明物业管理赛道仍被机构投资者长期看好,也从侧面证明物业管理行业的大浪潮仍在延续和深化。 近期,港股市场的整个物管板块展开了反弹。据富途行情软件所显示,物业服务及管理板块指数自低位起已反弹接近10%的幅度。整体上看,物管行业在资本市场已有回暖之势。 在上一轮的猛烈调整中,有不少发展前景良好的,符合行业未来转型升级方向的物管上市公司被错杀,佳兆业美好或会是其中之一。 就在上个月公布的《2020中国地产优质物业榜50强》榜单中,佳兆业美好位列33名。截至2020年6月30号,佳兆业美好在全国44个城市进行了业务布局,总管理项目323个,管理面积达5923万平方米,品牌估值上升至58.02亿元。上市2年的佳兆业美好,继续巩固其在全国排名靠前的优势。 近年来,佳兆业品牌影响力的急剧攀升,在管项目的逐步提高,多多少少还得归功于过去两年里的三次收购。 2019年4月,佳兆业美好公告收购浙江嘉兴大树物业管理有限公司60%股权; 2019年10月,佳兆业美好公告收购江苏恒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51%股权; 2020年6月,佳兆业美好再次公告收购宁波朗通物业有限公司60%股权。 并购优势凸显业务稳定性强,多业态战略布局成效初现 三次收购,均为佳兆业以拥有超过50%的绝对控股权方式收购,三家物业管理公司均为所在地域拥有大量的物管项目和品牌知名度。 以浙江大树为例:自2019年4月起,嘉兴大树成为佳兆业美好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据公开资料显示:截至目前,嘉兴大树物业管理项目111个,其中,43个住宅物业以及68个非住宅物业,相比于收购之初,累计物业管理项目新增31个,其中住宅物业新增5个,非住宅物业新增26个。新增物业类型有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以及学校等。 另一方面,2020年12月,嘉兴大树物业荣获由嘉兴市文明办、嘉兴市生态环境局、嘉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嘉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多个部门联合颁发的“2018—2019年嘉兴最具社会责任感房产企业”称号。在此次评选中,嘉兴大树物业是嘉兴地区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物业公司。同时,嘉兴大树物业在2020年浙江省物业服务企业信用等级评定中获评“浙江省AAA级物业服务企业”。同时被中指院评定为2020嘉兴市物业服务市场地位领先企业TOP2企业。 对于未来,佳兆业美好将扎实推进各项业务,立足城市综合服务运营商的战略定位,积极参与城市化发展进程,以智能化赋能服务,营造优质体验、践行社会责任,丰满城市肌理、建设“美好”城市,为人民安居、城市繁荣而不断努力。 至于江苏恒源,公司成立于2004年6月,是一家拥有国家一级资质的专业物业服务公司,专业提供各类住宅小区、院校、机关、事业单位办公场所以及工矿企业的物业管理服务,并提供单项专业保洁、绿化养护、设备管理、保安服务。 据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江苏恒源物业在市场拓展中积极发挥自身业务优势,集中资源,针对城市服务、医疗卫生、金融行业、烟草行业等多个领域进行针对性投标,成功中标多个行业内有重大影响力的项目。其中包括有:2021年度烟草全市系统物业管理服务项目、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物业服务项目、盐南高新区新都街道辖区内部分次干道、后街巷道保洁服务项目、盐南高新区生活垃圾一、二级清运服务采购项目、盐城戴庄路特色街区保洁项目等。 并于2020年3月,荣获由盐城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颁发的2019年度物业小区创文工作“先进集体”;2020年12月,荣获由江苏省房地产协会颁发的2019年度江苏省物业服务行业综合实力50强企业;荣获由盐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颁发的2019年度盐城市劳动保障守法诚信单位;荣获由盐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颁发的盐城市物业服务企业A级(优秀);荣获由盐城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颁发的2019年度特殊贡献奖。 可见,中小地方物管公司在佳兆业美好的带领下,更能发挥着地域经营优势和品牌光环优势的。 简言之,中小物管企业有着地方的在管项目资源优势,走向全国需要一个大品牌和一套完整的管理经验来支撑,而大型上市物管公司布局全国市场需要新项目来进一步壮大自己,三次收购就是一次很好的优势互补。 据佳兆业美好2020年半年报数据显示:从2018年中期到2020年中期,公司营收增长速度分别约为34.01%、35.43%、32.70%,期间营业利润的复合增速约为51.41%。可见,在2019年到2020年的三次收购期间,公司依然保持着超过30%的营收增速。 从战略布局上,其聚焦于大湾区,并进一步辐射长三角、京津冀等核心城市群的佳兆业美好。拥有了将地方的优质物管企业收入囊中能进一步加速全国市场的布局。 过去两年里三次物管公司的收购,除了均以绝对控股的方式获取,且均为长三角区域的物管公司。这对于大湾区起家的佳兆业美好来讲,这无疑有助于加速布局全国的战略布局。 通过针对性的收并购及股权合作,佳兆业美好不断扩张业务版图,夯实重点区域的基础及战略布局。同时,收并购对象中的非住宅项目也有利于丰富佳兆业美好的业态,把握机会建立起覆盖高端住宅、商写、城市综合服务类的组合业态。由于非住宅业态具备更高的物业费水平、更高的收缴率、物业费提价相对容易等属性,佳兆业美好在第三方市场拓展中也更加注重对非住宅业态的拓展。 社区增值服务提升周期穿越能力,打造智慧城市服务商的新定位 与此同时,佳兆业美好的多元化的业务结构引人关注,佳兆业美好的分部业务可划分为物业管理服务、顾问服务、社区增值服务及智能计量解决方案等,其非物业管理服务业务的营收占比长期高于50%。从另一方面讲,与大多数物业管理公司有所不同,佳兆业美好并不是一家仅依赖面积收取管理费的物管公司。其多元化业态布局优势使得公司的收入来源更加多元化和稳定,盈利能力亦有了更多的保障,内部产生的协同效益正日益推动公司内生性成长潜力得到逐步释放。 特别是在增值服务业务的发展方面,佳兆业美好在该项业务发展中,业内排名靠前,具备较强竞争力。 另根据克而瑞的报告指出,2020年上半年,物业管理公司的增值服务收入同比增速中位值40.8%,远高于非业主增值服务27.3%的增速,可见,增值服务已经成为物业管理公司盈利增长驱动的引擎之一。随着佳兆业美好的社区增值服务营收占比持续提升,未来将拉动或支撑公司整体毛利率不断改善。 东方证券研报指出,从企业经营层面出发,增值服务能够使物管企业更加独立于地产周期,在由大量交付带来的面积增长红利消退之后,将接棒成为企业长期发展的增长驱动力。这代表着,随着增值服务的驱动力显现和贡献提升,物业管理公司的非周期属性或会得到进一步提升,长期穿越能力亦得到加强。 三次业务并购,为佳兆业多元化业务奠定了基础,同时,对于收购的传统物管公司,在佳兆业美好的带领下也能重换新生,进行增值服务的“二次开发”。无论是优势互补,还是从版图布局来看,三次收购对于佳兆业美好的畅想未来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随着近几年城市服务领域的放开,让众多物管企业争相进入这个蓝海市场,而具有大盘和综合管理经验的物业企业可以较好地将自身管理能力和经验一定程度上嫁接到城市服务中,而领先物管企业的优质服务能力有助于改善城市的公共环境、提高城市空间的运营效率,实现降本增效的良好效果,政府与物管企业可以实现双赢的局面。 有业内人士认为,国内城市服务产业虽远未成熟但发展潜力非常巨大,物管公司未来在该领域无论从业务内容还是业务深度,都存在比较大的挖掘空间,坪效和利润率是也存在一定的上升空间。因而,佳兆业美好进入到城市公共服务这一领域,或可让公司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有望实现“后发先至”。 此外,在规模得到快速扩张的同时,佳兆业美好始终坚持着高质量发展之路,通过服务标准化、体系化的打造,持续提升高品质服务的基础,以科技赋能完成对服务品质的进一步打磨和升级。同时更把握着智慧社区、智慧城市等未来发展的大趋势,并以教育、医疗、交通等行业需求为核心,打造自主品牌和创新业务,提供一站式的、全产业链覆盖的智慧城市整体解决方案,佳兆业美好正力争率先成为具备持续研发能力和拥有多元化发展业态,以及拥有多个具市场竞争力产品的国内领先的智慧城市服务商。
物业股们今年在港股新股市场赚足了眼球,又开始在A股大显神威了。 昨日,A股创业板迎来了第一支物业股—特发服务。开盘报50元/股,较发行价18.78元上涨166.24%,收盘价为47.60元,较发行价上涨153.46%。 一直以来,由于A股上市流程较长,即便是如同碧桂园服务这样的物业龙头也不得不选择去港股上市。近些年A股制度改革进程加快,注册制落地为更多有潜力的企业打开了大门,预计会有更多物业公司选择A股上市。此次特发服务成功登陆创业板,成为A股第四个物业公司。 园区服务为主,差异化竞争 特发服务成立于1993年,是一家深圳本土的物业公司。与同行相比,公司规模不大但增速较快。据招股书披露,公司2016年-2019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7亿元、5.08亿元、6.99亿元、8.91亿元,复合增速34.01%。 另外,特发服务业态较多,涵盖了园区、公共、住宅、商业,其中园区服务为其业务支柱。截止2020年上半年,公司总在管面积为2283.69万平米,其中园区物业在管面积为2049.71万平米,占比为89.8%。据招股书披露,园区物业在公司四大业态中营收占比超过8成。 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兴业证券 与普通住宅物业、商业物业不同的是,园区物业一般没有背后的大型房企母公司可以依靠,但需要掌握更多的地方性资源。特发服务正具备这样的优势。从股权结构来看,特发服务的控股股东为深圳市特发集团有限公司,持有比例为63.7%,而特发集团的控股股东正是深圳市国资委。 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 另一方面,特发服务的客户资质较高,公司经营比较稳定。据招股书披露,2020年H1华为系、阿里系、特发集团、中国移动、腾讯为公司前五大客户,共计贡献收入53.57%。其中,华为和阿里分别贡献28.77%、16.27%。与核心优质客户的长期合作,保证了公司存量业务持续发展,也有利于公司打响品牌。伴生的对于大客户的依赖问题,报告期内已经出现好转,前五大客户贡献收入占比从2017年62.3%下降到2020年H1的53.57%。 物业估值分化 物业板块的广阔空间和成长性已经无需赘述,万亿级蓝海市场已经成为多数人的共识。但值得注意的是,行业也呈现明显分化状态。 A股物业公司数量较少,分化情况不明显,但港股市场已经把事实摆在了人们眼前。以市盈率计,物业板块上不同公司的估值最大相差十倍以上。龙头物业公司无疑享受更高估值。 此外,业内马太效应进一步凸显。头部物业公司正在加紧收购中小型物业,来扩大自身规模,提高影响力。管理面积规模始终是物业公司质地的重要衡量指标,虽然并购不一定能提高公司长期业绩,但是能提高物业公司管理规模、加快提升市场份额。因此对于中小物业公司来说,抓紧时间扩张、跻身第一梯队,迫在眉睫。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中信证券 特发服务已经成功上市,能否抓住上市机会,持续向外扩张,决定了能否持续享受较高估值。
新年伊始,物业行业喜获政策“大礼包”。2021年1月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十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住宅物业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就基层社会治理、健全业主委员会、提升物管服务水平、推动生活服务业、规范维修资金、强化监督管理等6个方面做出明确指引。 其中,在推动生活服务业方面,通知指出,鼓励有条件的物业服务企业向养老、托幼、家政、文化、健康、房屋经纪、快递收发等领域延伸,探索“物业服务+生活服务”模式,满足居民多样化多层次居住生活需求。物业服务企业开展养老、家政等生活性服务业务,可依规申请相应优惠扶持政策。 通知还指出,鼓励物业服务企业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建设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提升物业智慧管理服务水平。 受此消息影响,相关物业股在资本市场全线飘红。截至1月6日收盘,港股44家物业上市公司中42家股价呈现不同程度的上涨,仅2家股价略微走跌。A股市场中,招商积余涨停,南都物业、新大正等物业相关股票上涨幅度也超过7%。 物业企业迎多种经营机遇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告诉记者:“此次政策明确了物业企业经营范围的延伸,总结起来是三大内容。第一,养老托幼,该领域是这两年住宅项目较为关注的内容,但是成功的案例确实比较少,而基于物业企业对于社区的熟知优势,积极开展相关物业,有助于便捷低成本地开展服务,真正服务社区每个人。第二,社区消费,该领域主要包括家政、文化、健康、快递收发等内容,其实都是大消费的概念,这两年很多社区确实也在做,但是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包括此前备受争议的蜂巢事件。而物业企业主动承担此类业务,有助于其真正拓宽经营内容,真正实现社区服务的增值。第三,资产管理。实际上这里主要是涉及房屋经纪,而后续类似租赁等业务也可以开展。此类业务开展,具有非常好的导向,若是物业企业可以参与此类业务,那么后续会对存量市场的盘活产生较大的影响。当然前提也是存在的,即物业企业不能参与房源炒作,尤其是一些学区好的房源。” 物业常被看作是房地产行业的业务衍生板块,不过在近几年,房地产企业分拆物业上市成为热潮。2020年,重庆2家房地产企业金科股份、迪马股份先后分拆旗下物业公司赴港上市。 谈及此次政策重点圈出的业务延伸领域,迪马股份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司旗下的东原物业已经在项目上开展房屋经纪、美居美家、家政服务、社区团购、快递收发等生活服务业务,未来会作为公司增值业务战略重点发展。” 上述负责人进一步强调,未来还将在社区养老与物业服务的结合方面做更多的尝试及探索,东原物业会通过优质的服务,不断提升客户满意度,建立客户与公司的黏性,通过“物业服务+生活服务”双轮驱动,既满足客户的需求,又推动公司业务的发展。 金科股份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金科服务一直以来坚持做智慧生活服务商,从空间服务、生活服务、科技服务三方面提供综合服务解决方案。在未来,养老、文化、健康、财富管理等方面都是金科服务着力研究以及深耕的方向,同时,也要实现‘科技、生活、航旅、团餐、文体’等方面的跨行业整合。” 物业企业加码业务转型升级 出门忘带门禁、快递没人签收、设施无人维修……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的一系列问题,实际上映射了传统物业行业的痛点。 近些年,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出现,正在逐步解决人们以上的生活困扰,同时也倒逼着物业行业走上转型之路,智慧物业、智慧社区等新兴字眼应运而生,物业行业整体呈现智能化发展趋势。 此次政策指出的“鼓励物业服务企业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再次为物业企业指明了方向。对此,严跃进谈道:“智能物业或者说智慧物业,它能够把一些有共性的东西结合在一起,虽然每个小区各有差异,但每个小区的一些市场需求都类似。若物业企业能将这些业务做到位,其市场认可度会随之提高,后期的盈利点也会增多。” 迪马股份相关负责人表示:“东原物业一直以来很重视信息化的建设,在2015年就建设了公司的客户服务信息化平台。2017-2019年,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成熟,东原物业建设了智慧社区平台,形成慧联、慧眼、慧行三条产品线。未来,还将持续投入更多资金用于智慧社区平台以及各个业务平台的建设,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 “自2016年国家智慧城市概念提出之后,整个地产及物业行业均积极投身于其中,纷纷希望抓住这片蓝海。”金科股份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金科服务通过4年的投入及研发,自主研发创新的科技团队与国内外科技巨头(德国粒界科技、中国电信、海康威视等)建立起天启大数据中心、虚拟生命感知、视频感知、图像引擎三大联合实验室,建立了‘云车管、云监控、AI天天-人脸识别、大社区APP+大管家APP、IBMS系统、智慧案场、3D数字引擎、天启大数据系统’等智慧服务管理平台。” “2020年11月17日,金科智慧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交易所挂牌上市,从‘智慧服务’四个字也可窥见,在未来将把智慧服务作为企业战略的核心重点,不断通过科技的手段赋能到城市服务、赋能到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金科股份上述负责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