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北化工6月10日公告,当日中国证监会并购重组委召开工作会议,对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事项进行了审核。根据会议审核结果,公司本次资产重组获得无条件通过。公司股票6月11日复牌。 据公司重组方案(三次修订版)公告,公司拟向鲁北集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收购其持有的金海钛业66%股权,拟向锦江集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收购其持有的金海钛业34%股权。同时上市公司拟向鲁北集团支付现金收购其持有的祥海钛业100%股权,收购完成后,金海钛业、祥海钛业成为上市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另外,上市公司拟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方式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5.49亿元。 根据交易各方确认的交易价格,鲁北集团持有金海钛业66%股权对应价值为9.11亿元,锦江集团持有金海钛业34%股权对应价值为4.69亿元。经协商,鲁北化工拟向鲁北集团支付50%股份和50%现金,拟向锦江集团支付20%股份和80%现金。鲁北集团持有祥海钛业100%股权对应价值为2000万元,全部由上市公司以现金支付。 本次重组拟将金海钛业和祥海钛业等鲁北集团钛产业板块资产整体注入上市公司鲁北化工,可有效提升上市公司持续盈利能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将在原有化肥业务、水泥业务、盐业业务和甲烷氯化物业务的基础上增加钛白粉业务。 公司表示,此举有助于发挥化工行业的协同效应,充分利用循环经济,上市公司通过对钛白粉行业的布局,将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增强持续盈利能力。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资产、收入规模均将显著提升,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谭鹏鹏)
6月9日,渝三峡A发布公告称,重庆化医集团已于2020年6月5日将其所持全部公司175808982股股份(占渝三峡A总股本的40.55%)过户给其全资子公司重庆特品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特品化工”)。 过户登记完成后,特品化工持有175808982股渝三峡A股份,占渝三峡A总股本的40.55%,成为渝三峡A的控股股东,股份性质为无限售流通股。重庆化医集团不再直接持有渝三峡A股份,不过,渝三峡A的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化,仍为重庆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天眼查最新数据显示,特品化工注册资本10亿元,法定代表人袁代建,成立于2014年12月26日,为化医集团独资。 特品化工目前对外投资有6家公司:分别为重庆天原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股100%)、重庆卡贝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持股100%)、重庆建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持股96.06%)、重庆华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持股68.33%)、重庆三峡油漆股份有限公司(持股40.55%)、重庆两江新区化医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持股5%)。 渝三峡A控股股东的变更,其实是重庆化医集团推进混改的重要一步。去年7月10日,重庆国资委官网就发布了一则《重庆化医控股集团诚招战略合作伙伴》的公告。《公告》显示,为全面深化国企改革,重庆化医控股集团所属10户二级企业及其子企业诚招战略合作伙伴,大力推动股权多元化改革。 拟开展改革重组的10户企业为:重庆建峰工业集团、重庆卡贝乐化工公司、重庆紫光化工公司、重庆农药化工集团、重庆化医新天投资集团、重庆化工设计研究院公司、重庆化医宇丰商贸物流公司、中渝(重庆)环保产业发展公司、重庆天原实业集团、重庆特品化工公司。其中,重庆紫光化工公司为国有控股,中渝(重庆)环保产业发展公司为混合所有制,其余的8户企业均为国有全资。另外,在股权重组方式上,有7户企业指出了原股东可退。
6月9日,蒙牛发布公告披露,集团今年2月至3月的销售受到冠状病毒病疫情暴发的影响,预计上半年现有可比业务收入(不包括君乐宝及Bellamy)较去年同期实现正增长,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同比下降45%至60%。去年上半年,蒙牛营收、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分别为398.57亿元和20.77亿元,同比增长15.6%和33.0%。据此推算,今年上半年,蒙牛的收入预计超过398亿元,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约为8.3亿元至11.4亿元。蒙牛表示,利润下降主要因防疫举措、营销费用等带来的额外成本的增加,包括集团为保证员工健康安全、正常复工复产而投入了额外疫情防控费用,为尽快降低渠道库存而投入了额外营销费用,以及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向社会捐赠款物。蒙牛在公告中指出,通过加大促销力度,通过电商、O2O到家等一系列措施,集团2020年4月至5月现有可比业务的营业收入(不包括君乐宝及Bellamy),较去年同期恢复双位数增长。截至5月9日,蒙牛表示在全国的生产基地均已全面复工复产,现金流和库存恢复到健康水平,整体运营恢复情况持续改善。“尽管乳制品行业在疫情期间受到一定影响,在抗击疫情过程中,消费者对于健康的关注和提升免疫力的需求进一步增强。随著消费趋势升级以及消费者对营养健康的关注度持续提高,董事会认为消费者对乳制品的需求将进一步增长,利好乳制品行业及集团业务的发展。”蒙牛强调,近年来在高端化、多元化、数字化和国际化方面作出的努力,亦增强了集团对抗风险的能力。截至发稿,蒙牛乳业股价为31.150港元/股,大涨6.68%。
日前,有消息称,太盟投资正与新三板创新层挂牌企业微传播洽谈收购,收购资金高达20亿元。6月5日,微传播董事长刘乃侨在回应《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透露,“与太盟投资的收购洽谈其实已经有近两个月时间了。” 另有知情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是太盟投资主动找到微传播洽谈收购的,是基于对该赛道的布局而考虑的,毕竟太盟投资作为战略投资者,对微传播的长期业务发展存在全面的考虑因素。” 公开资料显示,太盟投资集团(前身为“太平洋投资集团”)成立于2002年,是专注于亚洲的投资管理公司。旗下管理的资产涵盖私人股权投资、房地产及绝对回报策略。太盟投资集团业务覆盖亚洲市场,拥有逾300名员工。曾投资项目包括了荣昌生物、康众汽配、康宁杰瑞制药、捷信中国、车置宝、海通证券等。 作为亚洲专业的投资集团,太盟旗下管理资产总额逾200亿美元,涵盖私人股权投资、房地产及绝对回报策略。此次太盟大手笔重金投资微传播,积极布局短视频MCN行业。近年正值短视频行业高光时刻,吸引了许多有意投资龙头企业的投资集团目光。 微传播于2015年在新三板挂牌,注册资本金5564.4847万元。公司全称为微传播(北京)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互联网营销平台专注于提供社交网络及新媒体整合营销服务解决方案。公司是一家技术驱动型的创新公司,拥有强大的技术开发团队,以及良好的销售团队,为客户提供完善的售前售后服务。
“今年十分不平凡,各种各样的事情都在发生。”达达集团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当日,创始人蒯佳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最出色的投资人还是看公司的长远价值,这一点一直没有变。” 值得一提的是,达达集团当前上市的时点,也使得该公司成为美国发布《外国公司问责法案》之后的第一股。“此时选择上市可能会受到非市场因素的困扰。”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亦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当前中概股想要在美股市场上获得认可相对困难。 选择在当下时点上市给了蒯佳褀很多不寻常的经历。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整个环境是非常起伏动荡的”。谈及上市历程,蒯佳褀十分感慨。 一方面,瑞幸咖啡自曝财务造假引发的一连串事件正在使中概股遭受更多的质疑。但据蒯佳褀透露,达达集团在上市的过程中并没有遭遇更严苛的审计或者特殊的要求,“因为谈的时间较长,所以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我觉得出色的投资人还是看重公司的价值和长远发展。” 蒯佳褀告诉记者,事实上,达达集团本身内部审计就较为严苛。为了让达达集团的公司架构和管理机制走得更长远,早在公司成立仅6个月的时候,公司已经与普华永道进行了合作。 “瑞幸只是个案。”蒯佳褀对记者谈道,“我们非常欢迎更好的审计和监管,只有保障好投资者和用户的利益,这个市场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另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也加大了上市的难度。 “过年的时候我们要去路演,那时航班还没有中断,但我们担心高盛、美银会不会见我们。”蒯佳褀回忆起当时情况时说,“后来我说咱们能不能改线上,他们说从没有过,我说凡事都有第一次”。 在蒯佳褀看来,在当下时点上市的不寻常的经历,也让他有幸见证了历史。蒯佳褀后来发现云路演省去了路途的时间,工作效率更高。达达集团也因此完成了纳斯达克历史上的一次百分百线上路演。 “从长期来看,现在所遇到的波折都是暂时的。如果一个公司本身质地良好业务扎实,那么就会得到投资人的支持。”蒯佳褀如是说。 角逐80%零售份额市场机会来临。 “我相信未来本地即时零售是下一个最大的机会”。蒯佳褀认为,电商在发展多年后,在零售行业仅占据20%的市场份额,剩下80%份额的电商化将成为最大的机会。 “中国电商的发展一共经历了三个阶段。”蒯佳褀谈道,“第一阶段是远距电商,例如淘宝;第二阶段是近距电商,例如京东;第三阶段则是微距电商,库存离消费者只有几公里,配送只需几十分钟,这就是即时零售”。 “疫情期间,很多消费者的行为都发生了变化,大家相对较少地去线下消费,更多的是在家里做饭,通过电商消费。”蒯佳褀表示,消费者情绪最为紧张的时候,市场一度出现需要半夜抢菜的情况,这种情况在达达集团旗下的平台上基本没出现过。即使在最糟糕的时候,我们都还是能够保障供应的,所以无论是在商品的供应方面还是物流的保障方面,我们都经受住了这次疫情的考验。
一则看似寻常的公告,折射出互联网巨头“挖角”新锐银行高管的力度不断加大。 常熟银行27日发布公告称,周斌辞去该行副行长职务,离职理由是个人原因。辞职报告自送达董事会时即生效。在上市农商行中,此前鲜有因个人原因辞任高管的情形,多半是不同农商行之间的调任。 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此次离职不同以往,周斌并非在省联社内部调任,而是即将履新互联网金融新贵——小米消费金融有限公司。 1月10日,银保监会批复同意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在重庆市筹建小米消金。公开资料显示,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作为主发起公司,持有小米消金50%股份,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出资4.5亿元持股30%。 作为小米集团旗下的金融科技服务平台,小米金融此前已将新网银行创始行长赵卫星招至麾下。今年4月,小米金融宣布,赵卫星担任小米金融副总裁。 小米金融评价道,赵卫星拥有丰富的银行任职经历及互联网金融开拓经验,是平台模式的创新者、践行者。作为全国第三家互联网银行新网银行的创始行长,赵卫星带领新网银行以“数字普惠、开放连接”的打法模式,用3年时间完成了从0到1再到各项经营指标跻身全行业第一梯队的不俗成绩。 周斌同样取得了行业领先的业绩。常熟银行以“微贷”技术著称,是国内扎根服务小微企业的标杆性银行,成立了全国首家投资管理型村镇银行——兴福村镇银行。 从履历看,周斌曾任常熟银行小额贷款中心信贷员、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小微金融总部总经理等职务,2017年正式担任副行长,主管零售和小微信贷业务,是常熟银行自主培养的小微金融专家。 小米金融“挖角”周斌,显然看好其在零售和小微金融领域的成功经验。据多位知情人士分析,周斌在常熟银行已经担任副行长一职,此番履新小米消金,大概率会委以正职。 “周斌的离任也说明优秀商业银行具有很强竞争力,未来仍是互联网巨头‘挖角’高端金融人士的主要方向。”一位农商行相关人士表示。 互联网巨头对于金融领域布局已久,不仅BAT,小米集团近期也动作频频。今年1月,小米集团发起设立的消费金融公司小米消金获准筹建,有望在近期正式开业。3月底,小米集团与尚乘集团联合成立的香港虚拟银行——天星银行正式试营业。此前,小米集团还参股了西部首家互联网银行——新网银行。 小米金融于2015年5月正式上线。目前,小米金融主要包括互联网小贷、第三方支付、互联网理财、互联网保险、供应链金融、金融科技、虚拟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及海外业务等板块,并致力于成为全球“米粉”和新制造业的全面金融伙伴。 依托小米集团的优势,小米金融业务主要围绕小米的生态链开展,通过小米金融APP、小米钱包APP、小米贷款APP及小米金融官网运营。 据小米集团财报显示,2019年第二季度,其金融科技业务收入7.9亿元,同比增长62.7%;2019年第三季度,金融科技业务收入达人民币10亿元,同比增长91.2%;2019年第四季度,金融科技业务与其他互联网服务所产生的收入同比增长112.6%。
5月31日,有媒体报道称业主王先生花费195万购置新房后发现住房楼板出现三个打洞,致使上下层被"连通",同时水泥层用手就可以扒开,故而怀疑房屋出现质量问题。 开发商领地集团攀西区域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王先生家中出现的三个大洞,并非塌陷形成,而是因楼下住户装修时发现屋顶水泥砂浆硬度不足,他们在排查后,打穿楼板进行维修,但未提前告知王先生。对此领地集团攀西区域负责人表示"我们正在积极处理,有问题绝不回避"。诚然这是一个开发商面对自家楼盘出现问题应尽的责任,但在4月上旬宣布IPO的领地集团,频繁出状况可不是好事。 不安分的领地集团 根据媒体报道,除了在5月末发生的疑似质量问题以外,有关领地集团及其下属公司频繁爆出负面新闻。在领地集团IPO的报告期内,有4家项目公司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而率先动工被罚70万元;2家项目公司因未严格遵守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若干规定,被罚130万元;12家项目公司因未取得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率先动工;3家项目公司因刊登不符合广告法相关规定的物业广告被罚等。 除了被罚款以外,领地集团旗下多处施工工地在2018、2019年发生过安全事故。另外,根据成都市成华区住房建设与交通运输局发布文件显示,在2019年7月,领地集团旗下公司成都领地泛太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项目销售过程中,对售楼处现场管理不善,开发企业和经济服务机构涉嫌偷税漏税行为。 除了这些被官方点名的"劣迹"以外,一些民间流传着的关于领地集团的负面新闻,没有经过官方证实,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高压IPO 根据领地集团公布的招股书显示,在2017年末至2019年期间,领地集团的有息负债率分别为35.86亿、78.54亿以及117.55亿,净资产负债率方面分别为60%、110%和140%。 连年上涨的负债率是促使领地集团赴港上市的关键原因,其在招股书中也提到,当下领地集团正在面对流动性债务风险。 再来看看最近几年领地集团的业绩。根据招股书披露,在2017年至2019年间,领地集团分别实现收益53.38亿元、45.14亿元和75.68亿元;分别实现利润净额6.49亿元、5.18亿元和6.72亿元。另外,在这几年里领地集团的毛利率分别是20.1%、35.7%以及27.8%,虽然营收、净利润在上涨,但其净利率却在逐年下滑,2017年至2019年分别为12.2%、11.5%和8.9%。 根据同行业数据现实,去年在港服上市的159家企业中,净利润率超过10%的就有超过百家,平均净利率更是达到了16.39%,也就是说按照2019年领地集团的净利率来看,连港股上市房企净利润的一半都未达到。对此领地集团给出的解释是由于开发中的物业大幅增加,但大部分物业尚未向客户交付,但这不足以消逝市场疑虑:随着外来房企入川,众多开发商进军领地大本营,激烈竞争中,领地的项目价格能有多坚挺,存在变数。 另外,领地集团的净利率的连年下滑,除了物业未交付外,还有一种原因是其近些年大规模扩张。根据克而瑞研究中心披露的"新增土地货值TOP100"榜单中,在2019年,领地集团以214.5亿元的新增货值位于榜单第91位,同时新增土地建面171.8万平方米。 而作为国内头部房企,碧桂园、绿地和万科分别拿地3723万平方米、2459万平方米以及2345万平方米,可见领地集团与这些头部企业的差距。 领地集团的创始团队刘玉辉与其兄弟刘山、刘玉奇是不折不扣的碧桂园"信徒",集团的发展也一定程度上有参考碧桂园的发展模式。 根据业内人士分析,早年间川系房企喜欢在自己的地盘上做擅长的事,而作为扎根川蜀大地上的领地集团,却因刘氏兄弟的原因染上了一丝野性,闯出了四川。但也因为刘氏兄弟效仿碧桂园采用了高周转的方式,是今天领地集团高压债务、现金流处在崩溃边缘的最根本原因。 从领地集团最近的布局来看,其效仿了碧桂园主攻三四线城市,但也正因为其布局三四线城市,项目吸引力不足,为了保证销量只能压低价格,但这样又导致其最近几年的收益与净利润有明显的波动。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领地集团曾在2018年制定了300亿的销售目标,后又在2019年4月将目标提升为2020年-2021年实现千亿目标的战略。 但根据招股书披露的信息来看,在2019年销售额仅为399.1亿,距离千亿的目标差之甚远。可同为川企领军房企的蓝光发展,已在4月16日披露的2019年年报中表示实现千亿目标。 另外,根据天眼查资料显示,目前领地集团的人事架构里已经看不到创始人刘玉奇和刘山的身影,由同为创始团队的刘玉辉担任董事长,两名董事刘策和刘浩威分别是刘玉奇和刘山的儿子。 除此以外,公司的监事王涛是为刘浩威之母,侯三利为刘策之母,龙一勤则为刘玉辉的配偶,整个领地集团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家族式"企业,如今领地想要通过上市拓展融资渠道,引入外援,是家族企业迈向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特征,而若成功上市,这意味着投资者与股东对公司现代化治理会提出更高的要求。 财来财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