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企稳反弹了,虽然涨幅不算很高,但已经是个好的开始了! 但早上一开盘,还有一些资金恐慌出逃,特别是指数分时图黄线代表的小盘股,居然还在跳水,结果倒在了黎明前…… 这充分暴露了一些内资的嘴脸,自己不争气,也就怪不得别人抄底了! 特别是外资,上周一路下跌人家一路抄底,抄了200多亿,所以今天就不着急了,才扫了24亿,因为上周已扫很多了,今天坐享内资的抬轿就可以了。 而尾盘的翘尾,特别是临近收盘越走越高,说明不少内资也醒悟过来了,虽然要给外资抬轿,虽然在低位割了筹码,又不得不以更高的价格再买回来,但总比踏空要强。 这就是人性,这就是市场心理。老艾最喜欢琢磨市场心理,因为它比看什么技术指标更管用,把交易的双方琢磨透了,就知道市场怎么走了。 所以当上周砸出黄金坑后,是吓破了胆在坑底割肉出逃,还是逆向思维跳进坑里刨金,决定了后面是盈是亏。 这几个月的宽幅震荡,已经砸出好几个黄金坑了,事实证明,只要勇敢地跳进坑里,基本上都能刨到金。 之所以要说“基本上”,是因为还得选对品种,就拿今天来说,仍有20只个股跌停,仁东控股今天仍未开板,14个跌停对市场的影响仍然存在。 最近一些个股的起伏特别大,前一天还强势涨停,第二天就直接跌停,说明市场心态非常不稳,特别是那些被炒作的小盘题材概念股,一定不要盲目参与。 昨天的文章一直在讲一个重要的方向,那就是远离庄股,远离股价高高在上又没有业绩支撑的股票,因为仁东控股为代表的一批庄股的倒下,将会影响A股生态,影响大家的择股方向。 大家看看今天的板块涨幅,领涨的仍然是酿酒、食品饮料为代表的消费股,特别是白酒股,上周逆大盘涨一周了,今天还继续领涨,资金为何持续流入? 这就要说消费为何是防御型板块了,因为它们是吃吃喝喝的行业,是基于10几亿人为基础的民用消费行业,由于需求端非常稳定,所以供给方的上市公司,业绩自然也就非常稳定。 所以你看这些行业,一年到头消息面都没啥利好,宏观政策也和它基本上没啥关系,人家也不需要利好,业绩就是最好的利好。这种不管外面风吹雨打,我自闲庭信步的行业,才能称之为防御行业。 仁东控股14个跌停都不开板,30亿融资盘不仅爆仓还倒欠证券公司的钱,面对庄股的批量倒下,大家自然就蜂拥而入那些能提供防御避险功能的板块了。 所以这次庄股崩盘对于市场风格的影响是深远的,对于正本清源,重树价值投资的理念也是有帮助的。 以后板块和个股分化将是常态,除非是行情很好的普涨走势,否则看大盘炒个股,靠大盘带个股将越来越不管用。 所以今后炒股一定要聚焦,4000多只股票大部分都不用关注了,至少要把范围缩小到400只以内,甚至100只以内就可以了。常年围绕着那些好股票进行操作,才能战胜在注册制背景下,个股越来越多,股票越来越难炒的困局。 震荡行情怎么办?期权期指是应对利器!可以涨时做多,跌时做空,双向操作,再加上T+0交易机制,盘中可以多次波段操作,及时落袋为安,避免股票T+1的尴尬。 想学习期权期指知识以及实战技巧,可以点击收看新浪理财大学的《老艾聊期权期指》视频课程,有全套方法讲解。(点击试看,99元特惠仍在进行中!)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老艾股学堂(laoaigxt),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微博:老艾观察)
受益于光伏行业需求的大增,让上游原料供应企业特变电工(600089)斩获了大额订单。12月14日晚间,特变电工公告称,与隆基股份子公司签署超192亿元原生多晶硅料销售合同,占公司2019年营业收入约52.01%。 二级市场方面,光伏概念表现颇为亮眼。14日收盘,嘉寓股份、豫能控股、新天绿能、金晶科技等多只光伏概念股涨停。 接连签订大额订单 具体来看,特变电工控股子公司新特能源公司与隆基股份的7家子公司(统称隆基硅材料公司)签署了采购协议,隆基硅材料公司将于2021年1月至2025年12月期间向新特能源公司采购原生多晶硅料合计不少于27万吨。 据测算,此次合同总金额预计约192.35亿元(不含税),占公司2019年营业收入约52.01%,合同有效期内年均执行金额占公司2019年营业收入约10.40%。 官网信息显示,在多晶硅产品制造领域,新特能源公司具备8万吨/年高纯晶体硅研制能力,产能位居中国第二、世界第二,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对于本次签订合同,特变电工表示,合同的执行,将有利于公司多晶硅产品稳定销售,对公司生产经营具有积极影响。由于多晶硅产品销售期于2021年开始,对公司本期经营业绩不会造成影响。 实际上,数月前,另一家光伏龙头企业也与特变电工签订了大额的多晶硅料销售合同。 9月15日,特变电工公告称,控股子公司新特能源公司与晶澳科技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买卖协议书》,东海晶澳公司将于2020年10月至2025年12月期间向新特能源公司采购原生多晶硅9.72万吨。协议总金额预计约91.37亿元,占公司2019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约24.71%。 光伏市场规模有望大增 特变电工旗下新特能源公司为何会获得频频大额订单?这与光伏市场需求将大幅增加密切相关。 从最新的消息来看,在12月10日举办的“2020中国光伏行业年度大会”上,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任育之表示,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能源局正在测算“十四五”“十五五”时期光伏发电的目标。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十四五”的光伏发电需求将远高于“十三五”。为此,有必要进一步调动光伏制造企业、光伏发电企业等主体的积极性。 他同时表示,预计到今年底,光伏发电从规模上将超过风电,成为全国第三大电源。据介绍,“十四五”期间光伏发展将从补贴驱动转为创新驱动。 不少券商看好光伏市场未来的需求增长。太平洋证券研报显示,行业大会再次印证行业景气度,近期行业调研显示,电池片端新技术革新、老产能淘汰提供扩产动力,组件端正在向大尺寸产能升级中、明年扩产量继续向上。 天风证券表示,对于光伏行业,回望“十三五”规划的三个目标,如今都已超额完成。“十四五”期间持续促进行业需求,推动光伏新增装机量的不断上升,未来光伏行业景气度将持续向好。
为规范小额贷款公司经营行为,防范化解相关风险,促进行业健康发展,银保监会办公厅于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强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在监控贷款用途方面,《通知》要求,小额贷款公司应当与借款人明确约定贷款用途,并且按照合同约定监控贷款用途,贷款用途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国家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不得用于以下事项:股票、金融衍生品等投资;房地产市场违规融资;法律法规、银保监会和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禁止的其他用途。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法人机构9074家,全行业实收资本9478亿元,贷款余额10043亿元。《通知》对小额贷款公司行业亟需明确的部分经营规则和监管规则作出规定,有利于遏制监管套利、促进规范监管、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通知》主要包含以下内容:一是规范业务经营,提高服务能力。在小额贷款公司业务范围、对外融资比例、贷款金额、贷款用途、经营区域、贷款利率等方面提出要求。二是改善经营管理,促进健康发展。从小额贷款公司资金管理、催收管理、信息披露、保管客户信息、积极配合监管等方面作出规范。三是加强监督管理,整顿行业秩序。指导各地明确监管责任、完善监管措施、建设监管队伍、实施分类监管、加大处罚力度等。四是加大支持力度,营造良好环境。鼓励加强政策扶持、银行合作支持、加强行业自律,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通知》的印发实施是银保监会贯彻落实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逐步建立健全小额贷款公司行业监管制度体系的重要举措。下一步,银保监会将持续加强小额贷款公司行业监管制度建设,与《非存款类放贷组织条例》的施行相衔接,进一步完善小额贷款公司行业经营规则和监管规则。
王彦杰12月12日,“2020(第四届)中国地产新时代盛典”的盛宴现场,来自地产物业家居三大行业百位大佬举行13场见地直播。在掘金存量专场,惠达卫浴殷慷、德尔未来姚红鹏、喜临门杨刚、梦百合倪张根展开对话。专题》》 喜临门家具总裁杨刚认为,后疫情时代,大家对家居的理解、追求,又到了一个新的高位。疫情让大家体会到在家待的时间是最宝贵的。 疫情会改变大家对于消费品的消费习惯,整个经济的增速仍然是保持比较好的。他表示,更看好明年的经济发展,今年叠加的一些未消费的也会延续到第二年。产品的发展会加剧,渠道资源的争夺业更加激烈。前面几个头部品牌会更加剧烈,包括很多的新锐在进来,所以渠道的抢夺也会越来越明显。 关于存量市场,他认为,存量市场里面悟是关键词,“悟”产品的变化。需求端在发生变化,供应端就要发生变化,大企业不仅要能打还要灵活。存量竞争市场无论是需求端还是企业端的这个综合考验都是比较大的。 针对当下环境,杨刚表示,以不变应万变,储备创新。“继续围绕消费者的睡眠,产品领先,组织创新,然后在具体的流程方面实现数字化。”则是未来喜临门家具的目标。 中国地产新时代盛典每年12月12日举行,涵盖地产物业家居三大行业数千位经理人,旨在发现行业榜样,挖掘行业人才库。前三届在北京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届移步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并新增“乐居红人节”和乐居liveshow等活动。中国地产新时代盛典已成为地产物业家居三大行业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行业盛会。
12月12日,在“2020(第四届)中国地产新时代盛典”现场,建业新生活副总裁兼物业集团总裁汪维清获“2020中国物业年度CEO10强”!本次盛典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来自地产物业家居三大行业约1000位精英参会。汪维清获奖后走进“乐居红人节”直播间,接受乐居主播采访,并分享获奖感言! 汪维清透露道,能够获奖内心非常激动,最想表达的就是感恩,“首先要感谢这个时代,是时代的浪潮和行业的发展,把我们这批从基层出身的传统物业人推到了行业的最前沿,也让我们有机会与行业一起成长;第二要感恩建业和胡董给了非常好的平台,让我有机会跟全国优秀的同行一起交流、进步、分享;第三,感恩与我同行的一万多名基层员工,我们一起走过了最开始的基础物业服务,到走向资本市场,到现在的互相加持、共同进步。” 作为建业创新型物业服务体系的开拓者、践行者、掌舵者,汪维清凭借自身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助力建业集团向新型生活方式服务商转型,他高度重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作为博士的他,聚焦物业管理行业,深耕智慧物业领域,积极探索新技术在智慧物业中的应用,先后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得国家专利10余项,为提升全行业理论水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国地产新时代盛典每年12月12日举行,涵盖地产物业家居三大行业数千位经理人,旨在发现行业榜样,挖掘行业人才库。前三届在北京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届移步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并新增“乐居红人节”和乐居liveshow等活动。中国地产新时代盛典已成为地产物业家居三大行业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行业盛会。
康桥集团执行总裁朱荣梅 12月12日,在“2020(第四届)中国地产新时代盛典”现场,康桥集团执行总裁朱荣梅荣获“2020中国地产年度CEO30强”!本次盛典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来自地产物业家居三大行业约1000位精英参会。朱荣梅获奖后走进“乐居红人节”直播间,接受乐居主播采访。专题》》 朱荣梅表示,非常感谢乐居为行业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获得这个奖项是社会各界和客户对康桥的鼓励与支持,未来康桥将更努力的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不辜负大家对康桥的期待。 目前,康桥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谈及如何在速度与“三道红线”之间寻找平衡点,朱荣梅表示,“三道红线”的出现意味着行业规则发生了改变。很多房企会认为“三道红线”政策对企业的发展有约束,但朱荣梅认为“三道红线”对于房地产行业有利亦有弊,该政策有利于促进行业稳健成长,“三道红线”政策就像一道“堤坝”,让行业更稳健长久的发展。未来,房企要做大做强,更重要的是做长久。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中小企业如何突围?对此,朱荣梅认为战略决定着企业的生死,企业在做任何战略调整时,都要顺应市场环境和政策,顺势而为。其次,组织更加的阳光透明开放;另外,在人才方面,企业必须通过内培外招建立一支有凝聚力的团队,齐心协力冲击目标。 最后,对于2021年楼市的预判,朱荣梅表示,在因城施策、一城一策的大环境下,明年楼市发展仍将以稳为主。 中国地产新时代盛典每年12月12日举行,涵盖地产物业家居三大行业数千位经理人,旨在发现行业榜样,挖掘行业人才库。前三届在北京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届移步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并新增“乐居红人节”和乐居liveshow等活动。中国地产新时代盛典已成为地产物业家居三大行业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行业盛会。
继工业增加值同比连续两个月正增长之后,5月份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也实现今年以来首次转正,工业企业效益持续改善,进一步印证工业经济加速回暖。 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823.4亿元,由4月份同比下降4.3%转为增长6%。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高级统计师朱虹在解读数据时表示:“5月份,随着复工复产深入推进,生产经营秩序逐步恢复,工业企业效益状况持续改善,当月利润增速实现由负转正。”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分析认为,与4月份相比,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压力缓解,企业原材料购进价格跌幅大于出厂价格跌幅,使得企业盈利空间增厚,这些因素都会明显推高整个工业企业5月的利润数据。 从行业表现来看,5月份,在成本压力减缓、市场需求改善、相关扶持政策效果显现等多重有利因素作用下,石油加工、电力、化工、钢铁行业利润明显改善。 数据显示,石油加工行业利润由4月份全行业亏损218亿元转为5月份盈利116.2亿元,同比增长8.9%。5月份,电力行业利润增长10.9%,4月份为下降15.7%;化工行业利润下降9.6%,降幅比4月份收窄19.7个百分点;钢铁行业利润下降50.5%,降幅收窄15.1个百分点。 从1至5月份累计数据来看,41个行业大类中已经有10个行业实现了利润总额同比正增长,较4月增加了5个。这其中,高技术行业表现抢眼。1至5月份,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利润规模达到1709亿元,是利润最多的子行业,累计利润同比增速由15%大幅提高至34.7%。此外,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6.6%,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8.9%。 “全球疫情蔓延带动了线上办公的需求,能够解决无接触办公需求的科技行业确实是受益于疫情影响。”李奇霖说。 尽管5月份工业企业利润实现今年以来首次增长,但累计看,1至5月份利润同比下降19.3%,降幅依然较大。朱虹认为,疫情影响下市场需求依然偏弱,利润回升的持续性还需进一步观察。 朱虹分析称,一方面工业销售增速有所放缓,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速比4月份回落3.7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利润转好行业数量有所减少,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1个行业利润增速比4月份加快或降幅收窄,比4月份减少12个行业。 多位分析人士表示,未来稳住经济基本盘是政策着力关键。从目前来看,工业经济回升向好仍有良好基础。 此前出炉的5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上涨4.4%,增速在4月份3.9%的基础上继续提高。在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看来,这表明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秩序已经逐步恢复至正常水平。 昨日统计局数据还显示,1至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成本和费用分别为84.29元和9.05元,分别较前值减少了0.62元和0.18元,压力明显缓解,表明“六稳”“六保”相关政策效果显现。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预计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随后在6月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提出“金融系统让利实体经济1.5万亿元”。 诸建芳表示,未来政府将通过减税降费、调低电价网费、减缓租金等方式进一步切实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预计随着后续各项援企助企政策的持续推进,工业经济将持续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