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地产网 李嘉诚出售内地项目的传言,又一次牵动市场神经。 据《财新》报道,长实集团拟出售位于北京、上海的两处物业,对应价值达500亿元,有意向的交易方,正是去年末接手其大连项目的融创中国。 报道指,长实集团今次出售的资产是住宅和商业综合体,分别为北京市朝阳区逸翠园二期项目,以及上海普陀区高尚领域综合体项目。而该笔交易起初主要以北京逸翠园二期为主,附带上海高尚领域一部分资产,资产规模约200亿人民币,但长实有意将两处资产整体打包出售,令总价值相应增加。 据悉,长实持有北京住宅项目地块已近20年,直至2019年才开工建设。而上海普陀区高尚领域综合体项目规划中包括行政公馆、高级公寓、商业大楼、星级酒店及商圈地标等,是一个近120万平米大型城市综合体发展项目。 就此消息,长实表示,市场上很多人对该公司的项目感兴趣,但不代表公司须要出售相关资产。 即便如此,市场依旧对长实拟售项目有诸多议论。更早一些,李嘉诚接连出售内地资产令其备受关注。有说法称,在中国经济遭遇危机的敏感时刻,不停抛售,造成悲观情绪在部分群体中蔓延,其道义的高点,已经失守。 “即便低买高卖是市场经济,但地产、港口等产业,恰恰是中国最不市场化的产业。合作时借权力,卖出时说市场,似乎双重标准,让人难以淡定。” 李嘉诚以民族大义作为回应:“我对有利于民族的事业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心血,过去、现在、未来,宗旨不渝,并对中国充满信心。”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道德经》中的水不怕脏、不怕累、勤付出、不抱怨,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长实集团也以此作比,并于近期一篇文章中回溯了自己从筚路蓝缕的改革开放之初到大国崛起的当下,投身城市化建设及民生幸福作出努力的桩桩件件。 那么商人的身份与此是否相悖?毕竟对他们来说,财富很重要。 得到 李嘉诚在内地房地产的投资,“得到”了很多。 此次传言出让的北京物业,是和记黄埔抢在“8·31大限”(2004年国土部出台文件,要求从2004年8月31日起,所有经营性的土地一律都要公开竞价出让)最后一天拿下的朝阳区姚家园2H1、2H2地块,并约定开工日期2005年2月27日,竣工日期2006年10月31日。 随着时间推移,项目的建设周期不断被拉长,一份项目建设方案中显示,项目三、四、五期更要到2021年12月才完成。 同样,上海真如高尚领域,也在一次次“囤地”、延期开发的消息中,走过了十四年的漫长开发周期,其土地价值也较拿地之初翻了十几倍。 这是港资惯有的“哲学”,他们不追求高周转获取流动资金,而是通过慢周转获取土地最大的收益,李嘉诚亦深谙此道。 如今所有的精彩,都来源于一个很好的时代。 1958年,李嘉诚凭借手中积攒的财富进军地产业,地价暴跌时大批购入土地,再于90世纪末大举进入内地,在全国范围内大举圈地,成为香港在内地的最大投资者。 如今不少人艳羡“李超人”,因房地产黄金年代的高速发展,令其早期囤积的土地,价值水涨船高。 据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7月,售予禹洲的南城都汇系李嘉诚在2004年以21.35亿元拿下的时任“地王”,16年来项目推出了6期,如今依然在建设中。而在南城都汇项目之外,开发周期甚至长达10年的项目更是不胜枚举。 某种纬度上,时间真的能转换成金钱,李嘉诚从中收益颇丰。关于退出内地,他曾在业绩会回应:“有传言说我们撤资,我今天都有一句话。到今天为止,在内地没有卖过一块空地出去。” 业内关于李嘉诚“大撤退”的说法由来已久,自2013年开始,长实集团就频繁抛售早年在内地积累的土地资产,以此进行高额套现:2013年,出售广州西城都荟广场、上海东方汇金中心;2014年,出售南京国际金融中心、上海盛邦国际大厦、北京盈科中心、重庆大都会,并卖掉了长园集团全部股权;2016年,出售陆家嘴世纪汇广场50%股权;2019年,出售大连西港项目…… 今年7月23日,长实集团完成出售成都16年历史项目——成都高新区金融城核心地段的南城都汇项目予禹洲,预计可获得收益38.11亿港元。 通过接连出售内地资产,李嘉诚套现了大笔资金。据长实透露,其在内地还拥有逾50个房地产项目,分布在20多个城市。 失去 得到一些东西的同时,总要失去些什么。 陆续出售资产后,李嘉诚家族内地资产比例不断下降。根据年报,2015年在内地有1580万平米土地储备的长实,至2020年中仅存约922万平米;李嘉诚旗下另一家上市公司长和在香港与内地资产总和占总资产的比例已从2015年的19.21%降至2019年的11.31%,在英国的资产比例却大幅上升。 没错,套现之后,长实在英国、新西兰、荷兰、加拿大、爱尔兰、德国等诸多国家加大了投资,尤其是英国。 如今,李嘉诚在英国的资产涵盖供水、供电、天然气输送、铁路、通讯、零售等多个领域。 据公开估算,李嘉诚旗下公司在英国的投资早已超过4000亿港元,其控制着英国约1/4的电力分销市场、约三成的天然气供应市场、7%的供水市场、超40%的电信市场、近三分之一的英国码头、超50万平米的土地资源等。 难怪有网友调侃,李嘉诚“买下了半个英国”。 继去年斥资46亿英镑全资购下了英国最大酒吧运营商GreeneKing之后,今年7月,和记黄埔地产有限公司再计划在英国投资建设大型地产项目Convoys Wharf,投资规模高达100亿港元,该计划已经获得英国官方的批准,即将正式推行。 有分析指,李嘉诚和英资企业巨头合作往来频繁,这有助于其在英投资。他也倾向于投资地产、码头、电讯等,这些传统行业收益稳定,英国对外资收购基础建设行业的态度亦比较开放。 不过,“一退一进”之后,似乎并未给李嘉诚带来巨大的财富增值:福布斯今年年初发布的2020年香港富豪榜中,李嘉诚蝉联21年的首富纪录就此终止。 即使在今年,他的身家依然高达294亿美元,但比去年的317亿美元缩水了23亿美元;反观其对手“李兆基”,虽然去年以300亿美元身家居于李嘉诚之后,但2020年以304亿美元身家成功反超。 更有意思的事,2008年福布斯富豪榜上,李嘉诚的身家就已达到320亿美元。换言之,12年过去,其身家不涨反跌。 有说法称,这几年的资产腾挪并不划算,内地资产升值远大于其在海外投资的收益。于是,市场有诸多猜测,但李嘉诚回应媒体表现得非常淡泊:“财富排名只是纸上富贵,我不在乎”。 也有人问,出售资产是否意味着不看好在华投资?但事实是,在李嘉诚出售资产的这些年,内地房地产市场依旧高歌猛进,房企销售额屡破新高,地价一年比一年高攀不起。 时运 体现在上市公司财报上,于2020年中期,主要负责房地产业务的长实集团盈利比去年少近六成,为63.6亿港元;实现收入363.23亿港元,同比增加6.81%。 其中,英式酒馆业务亏损尤其严重。财报中称,由于疫情蔓延,英国政府规定当地英式酒馆由3月起关闭逾三个月,旗下英式酒馆亦因此暂停实体营业,期间虽推出外卖服务,上半年度录得经营亏损超19亿港元,约占集团归母净利润的30%。 另外,今年以来,长实集团股价呈现出震荡下跌的走势,从最高约55港元/股跌至了最低31港元/股,最近一个交易日长实集团收报41港元/股。 但也有意外之喜,比如近期市值创历史新高的视频会议软件公司Zoom。 9月1日,受中期财报利好影响,Zoom股价飙升41%,收盘报457.69美元,市值约1310亿美元,成功跻身美国市值最高的20家科技公司之列。虽然在次日股价开始回落,但Zoom也已成为今年资本市场的明星企业。 不少报道开始挖掘这家企业的创富故事,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到,2019年4月,Zoom IPO发行价仅为36美元,开盘价为65美元,当日收盘市值约为160亿美元。而进入2020年,Zoom股价涨幅已超500%,市值早已突破千亿美元大关。 除去Zoom创始人袁征个人财富暴增,其背后的投资方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据悉,在上市之前,Zoom共获得1.45亿美元的多轮外部投资,其中B轮由李嘉诚私人投资平台维港投资(Horizons Ventures)在2013年领投650万美元,两年后继续参投了3000万美元的C轮融资。 目前,维港投资持有Zoom公司8.5%的股权,受9月1日美股开盘Zoom股价大涨40%影响,这笔投资一夜之间升值30亿美元,合计价值约110亿美元。 统计显示,目前李嘉诚身家达到326亿美元。这意味着,仅仅凭借Zoom的投资,李嘉诚赚回约1/3的身家。 在绝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李嘉诚是一个创富神话。押注地产,李嘉诚蝉联21年的香港首富,如今逐渐离开原点,能否延续财富神话,时间会给出答案。(
曾几何时,内地客户热衷于南下赴港专门购买保险产品,所看重的是香港保险市场保费低、保额高、产品灵活,以及资产境外配置的优势。 然而,近年来,随着内地保险市场的越加成熟,保险产品的种类及服务得到了极大提升,内地客户赴港买保险的热度日渐降低,反倒是吸引了不少香港客户专门到内地来配置保险产品。 “最近两年,我有些香港朋友开始跑来内地买保险,我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说很简单,内地依旧处于快速发展期,所带来的投资回报要比香港市场高,所以,他们也会放一部分钱在内地买保险。”平安人寿广东分公司资深业务总监林少谦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在林少谦看来,虽然目前北上买保险的香港客户还不是很多,但却是一种趋势,“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如今内地的保险产品,无论是条款设定还是服务,都在逐渐接近国际水平,甚至部分产品领先于国际。”他说。 赴港买保险渐成历史 早些年,随着内地城市逐步开放港澳个人游,赴港购买保险的内地居民逐渐增多。 鉴于需求的增加,部分境外保险公司甚至在内地驻点非法展业,拓展保险业务,由此一度在2004年前后带来严重的“地下保单”问题。 根据香港保险业监管局最早的数据,2005年,内地客户新单保费收入18亿港元,当时仅占所有新单业务的3.98%,但此后便一路上升,直到2016年达到最高点,内地客户贡献的新单保费收入占比超过了40%。 2016年之后,内地客户去香港买保险的热情逐渐消退,2017年~2019年的三年间,内地客户贡献的新单保费收入占比累计回落超过15个百分点。 2020年以来,受新冠疫情影响,港澳个人游几乎冰冻,今年一季度,香港长期业务(不包括退休计划业务)的新造保单保费为351亿港元,同比下降27.5%,内地访客带来的新造保单保费为54亿港元,同比下滑57.7%。 一般来说,内地客户比较青睐香港的重疾险,该类型险种通常占据每年内地访客新造保单的半壁江山,甚至更多,其次是终身寿险,占比在三成左右。 以2019年数据为例,当年,由内地访客带来的新造保单保费为434亿港元,其中,危疾、终身寿险及医疗产品分别占内地访客新造保单的57%、34%和3%。从付款模式看,约99%的内地访客新造保单为期缴。 “据我观察,港赴买保险的需求大致有四点:一是保额高;二是看重投资回报;三是去香港就医的客户理赔方便;四是境外资产配置的需要。但同时,在香港买保险也有其弊端,比如一旦出现理赔纠纷,内地客户的维权比较麻烦,另外,在产品收益方面,预期收益不等于实际收益,这需要客户充分理解保险条款。”林少谦说。 去年6月,安盛香港被曝出投连险巨亏95%,一位香港保险界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投连险是小险种,没有固定收益,也不保值,客户不了解最好不要买。 “即便是在香港本地销售投连险,也是存在诸多规定的,比如要先了解客户背景等,上述巨亏事件的问题不在于产品,而是在于销售过程中,是不是存在销售误导,使得客户对产品寄予太多的期望。”该人士说。 香港客户买内地保险的考量 2015年以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概念被提出,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等政策文件的相继落地,大湾区内保险互联互通渐行渐近。 《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中提出,要进一步便利粤港澳大湾区内地银行为已购买港澳地区保险产品的内地居民提供理赔、续保、退保等跨境资金汇兑服务;支持粤港澳保险机构合作开发跨境医疗保险等更多创新产品,为客户提供便利化承保、查勘、理赔服务。 随着保险互联互通的推动,香港客户也开始将视线转向了内地保险市场。 事实上,近年来,内地保险业成熟度越来越高,保险产品创新不断,以重疾险为例,各家保险公司争先恐后推出“爆款产品”攻占市场,尤其是上市保险公司定期迭代,已经形成具有市场影响力的IP级产品,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 另外,各家保险公司对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金融科技的应用,甚至在某些领域步入国际前沿阵地。 更加重要的是,如今,全球已进入低利率时代,对于保险资金的投资收益也形成一定压力,“可以看到,这几年,香港保险产品的分红远远低于‘说明红利’,相比之下,在内地,保险产品的回报还是相当可观的,尤其是年金险产品比较受香港客户欢迎,他们更多的是出于资产配置的考虑。”林少谦说。 在今年的“开门红”期间,保险公司推出的年金险,其万能账户结算利率普遍在5%左右,甚至有保险公司达到了6%。
7月30日,恒隆集团、恒隆地产在香港举行2020年中期业绩发布会,董事长陈启宗、行政总裁卢韦柏、首席财务总监何孝昌、执行董事陈文博出席现场并回答媒体的问题。 关于中美关系持续恶化,对整体中国的经济前景及奢侈品牌销售的影响,陈启宗表示:“其实中美关系的交恶,对内地的奢侈品市场是轻微的好,不是不好的事。” “因为一早就意识到有这个可能性,所以放宽了很多在税务方面、条款方面、法规方面,已经有很多的调整,现在在中国内地买奢侈品和国外的价钱已经很相近了,不值得再出去外面买。鉴于当前的国际形势和关系,将来海外购买奢侈品的人会越来越少,此外,内地的奢侈品市场是向好的。” 陈启宗续称:“出口一定会放缓,出口放缓的话,刺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刺激消费,而奢侈品市场虽然不是很大的份额,但是很重要,所以现在内地政府刺激消费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好事。”(
近期,粤港澳大湾区开展跨境理财通业务(下称“理财通”)试点引发各大金融机构关注。记者了解到,在中国内地和香港财富管理网络都较为齐全的外资行也已开始备战试点,并有待监管层对于可投资范围、产品类型、开户方式等给予进一步的指引。 渣打中国财富管理投资产品与投资顾问总监闵成对记者表示,对内地投资者而言,海外上市的中概股、中资企业在海外发行的美元债,甚至包括海外不动产投资,是目前他们比较偏好的资产类别;港澳投资者则有望借此更广泛地接触到内地的产品和不同风格的投资管理人,“固收+”是目前很多银行理财子公司主打的产品策略。 在闵成看来,目前QDII(合格境内投资者)投资,加上中港基金互认中的北上基金(香港基金管理人在内地发行的基金),其总规模可能也只占中国资管行业规模的0.1%。这显示两地金融消费市场仍有巨大的潜力,也使得理财通的前景可期。 机构静候进一步细节指引 6月末,中国人民银行、香港金管局及澳门金管局联合发布公告称,将在粤港澳大湾区开展理财通试点。多家外资行都表示,将积极开展理财通业务的筹备工作,期望尽快推出相关产品及服务。 目前,境内居民配置海外资产主要通过港股通、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QDII基金等方式,境外居民配置人民币资产主要通过陆股通、沪伦通、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等,但各自都有诸多限制。理财通的突破性在于提供一条正式和便捷的渠道,首次允许零售投资者直接跨境开设和操作投资账户,有更大的自主度去选择理财产品。有机构预计,至2025年,大湾区银行业务的收益将达1850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达10.3% 。 记者了解到,理财通试点的产品或更多以稳健型产品为主,“但‘稳健’也需要进一步的定义。例如,就内地而言,是仅限于银行理财产品,还是会拓展到证监会管辖范围内的其他权益类产品等?就港澳而言,投资范围是仅限于例如美元债等固收型产品、银行结构性存款,还是有更大的拓展?事实上,外资行的结构性存款和内地银行推出的类似产品也有所差异,其波动区间更大,需要PI(专业投资者)来进行投资。”某外资机构人士对记者表示。 此外,如何开户、投资也尚待指引。有业内人士对记者提及,在疫情下,是否一定要去当地银行现场开户?是否可以实现手机APP远程开户? 闵成对记者表示,未来粤港澳三地可以取长补短、互相合作,特别是通过数字渠道简化流程、提升客户体验。例如,在投资者教育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内地日趋成熟的金融科技,打破物理上的距离限制,高效便捷地整合资源。 尽管仍有众多细节待明确,但粤港澳大湾区已经成了众多外资行未来的布局重点。例如,7月20日,渣打银行就宣布在广州天河区设立大湾区中心,该项目是渣打在大湾区的重要战略项目,投资额为4000万美元,将支持区内个人及企业银行业务营运,推动创新金融技术开发及应用,以及加强渣打在大湾区内的跨境银行业务。该中心计划从2020年三季度起陆续投入运作,预计到2023年底员工数将超过1600人。 内地、港澳产品各有特色 就潜在的投资产品而言,内地和港澳各有特色。 闵成对记者表示,从资产类别的角度来看,在海外上市的中概股、中资企业在海外发行的美元债,甚至包括海外不动产投资,是目前内地投资者进行海外投资时,比较偏好的资产类别;从市场的角度看,中国香港和美国是中国内地投资者涉及比较多的金融市场;从产品投资策略上看,具有稳定派息的产品在内地投资者中具有更广泛的接受度。 当然,不同投资者也有一定的差异化。比如,初次尝试海外投资的内地投资者仍愿意从比较熟悉的中概股或中资美元债等开始投资,也更加喜欢有固定派息、类似内地银行类固收产品的投资。而对有海外投资经验的内地投资者而言,他们能够接受具有更大波动性的资产,除了传统的中资企业相关产品外,也开始涉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上市公司或者行业。 对于港澳投资者来说,内地的产品也愈发具有吸引力。 闵成认为,除了人民币定期、活期存款外,港澳投资者可选的人民币资产理财产品品种还包括结构性产品、基金和债券。香港投资者也可通过沪港深通投资A股。 此外,港澳投资者可以通过理财通接触到内地不同风格的管理人也是亮点。同样是配置国内资产,境内和境外投资管理人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化。“比如说,内地银行的产品趋于稳健,注重股债比例的控制,‘固收+’ 是目前很多银行理财子公司主打的产品策略;内地基金公司又各自拥有更鲜明的投资风格,会有更多涉及具体行业主题及趋势的产品。比如,渣打此前携手国内基金公司,参与设计并独家代销了一款以近年来大热的‘她经济’打造的女性消费主题基金。这个赛道正是中国新经济的代表之一。”闵成称。 虽然对于很多香港投资者而言,内地资本市场是一个比较新的市场,但随着内地资本市场的分层建设和制度的不断完善,尤其是近两年资管新规落地,为资管行业发展肃清障碍,回归本源。闵成表示:“事实上两地市场在制度和规则上有了很多相似之处,比如香港有PI,内地也定义了合格投资者来区分投资者的专业程度。这些都为香港投资者未来投资内地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保障。” 无需过度担心“一头热”现象 在2015年两地基金互认计划推出后,“一头热”的现象始终存在,即“北上热(港股产品)、南下冷(A股产品)”的现象。近一年来,这样的趋势似乎有增无减。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数据,两地销售累计净值的差距从2019年1月的20倍左右激增到了今年5月的50多倍。 因此外界关注,此次理财通试点会否出现类似情况?哪一边可能更受投资者欢迎? 闵成告诉记者,“一头热”现象的加剧反映出内地投资者在投资方向上的逐步转变。随着财富的积累,内地投资者尤其是中高净值客户开始有境外投资的需求。贝恩的报告提及,境内外多元配置、分散风险是高净值客户进行海外投资的主要驱动因素。但也不能忽视,随着人民币国际化以及A股与国际接轨,越来越多的境外投资者将中国资产纳入自己的配置当中。 也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一头热”的现象也可能和境内机构在香港的销售网络布局和重视度不足有关。 不过,虽从数据上看,北上基金的交易量和销售额独占鳌头,但实际上,无论是南下还是北上的基金交易量,在两地市场总体资产管理规模中的占比仍然是较低的。闵成称,QDII投资加上北上基金总规模可能只占中国资管行业规模的0.1%,两地金融消费市场仍有巨大的潜力,理财通的前景可期。
观点地产网 一向低调的南丰集团,市场上关于他的动态消息甚少。最近,南丰集团宣布香港启德项目计划的同时,在内地进行了一项ABS融资计划。 据上交所7月27日信息披露,“中联-中金-南丰国际控股1-X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项目状态更新为“已反馈”。该项债券拟发行金额为57.1亿元,发行人为广州市展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该公司成立于2007年6月,注册资本27.1亿港元,由纪汇有限公司持有100%股权,后者最终实控人为南丰集团,其旗下资产为南丰集团位于广州琶洲的南丰汇项目的一部分。 也就是说,南丰集团本次是利用南丰汇项目作为底层资产进行融资。这是港企罕见的以内地资产为基础发行融资工具。 南丰集团57亿ABS融资 南丰汇,是南丰集团在广州的首个项目。 2006年,香港南港投资有限公司、纪汇有限公司分别通过土拍取得海珠琶洲PZB1301及PZB1401地块,其开发历经5年,最终由南丰集团与汇贯基金投资50亿元打造完成,直至2011年10月开始招商,2013年下半年投入使用。 该项目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主要由南丰汇环球展贸、南丰国际会展及南丰朗豪酒店三大体系构成,功能涵括甲级写字楼、商业展贸、专业展馆及国际五星级酒店等。 本次南丰以该项目资产作为支撑,以其带来预期收益作为保证,对资本市场来说,考虑的是该资产是否“可靠”。 南丰集团官网显示,南丰汇是集团重点投资的商业项目,“中国最繁华贸易枢纽的地标性综合体”是该项目的关键词条。 但查阅市场消息,南丰汇项目吸引市场更多讨论的是其独特的“积木”造型,项目具体经营情况则鲜有披露。 商业地产要实现运营价值,“地段”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作为南丰集团进驻广州的首个项目,相比广州热门的天河商圈等,南丰汇所在的琶洲商业气氛并不足够浓厚。 对此,南丰集团南中国总经理尹德辉曾表示,“南丰汇的优势不是人流,而是特色”,南丰汇通过创造特色增加客户体验的意图也非常明显。亦有业内人士表示,南丰汇位于琶洲商圈核心区域,其周边交通便捷,且毗邻商务部广州国际会展中心,可享受会展经济利好。 可考的数据是,2015年,项目开业一年多,其办公楼大约3万多平方米,承租率为100%,且租金为彼时琶洲最高,最高可达180元/平方米;商业出租率同样较高,平均租金150-250元/平方米。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南丰集团以ABS的方式发行债券,是为获得高额融资。而资产证券化的优势在于不占用贷款和发债额度,募集资金用途不受限制,产品发行受市场行情波动影响较小。 据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受累于240亿港元启德地王,今年2月,南丰集团遭惠誉将其评级降至“垃圾”级别。惠誉称,降级主要由于该集团几年前以246亿港元竞得的启德商业综合体项目,在扩建阶段的财务状况不断恶化。 惠誉预计启德项目将使南丰在2021-2023财年期间流出60-70亿港元。直至2022年启德项目开始录得租金收入,利息保障倍数或有所改善。 但根据惠誉报告,可以肯定的是,南丰基于中国内地的IPs规模和收入贡献可能保持稳定,惠誉预计南丰在香港地区的房地产规模和收入将在未来三至四年内扩大。 以内地产生稳定现金流的商业地产作为资产来融资,对于南丰集团而言,不失为一种具有资金成本优势的融资工具。 港企罕见内地融资 但以南丰集团为代表的港资房企,过往甚少通过内地交易所平台发行债券融资。 对此,国金证券(香港)执行董事兼投行部董事总经理黄立冲表示,港资房企通过内地交易平台融资有几种情况,要么是在内地有子公司、企业创立于内地,又或是企业领导本身有内地背景。但事实上,港资企业大多没有到内地融资的需要。 港资企业多奉行稳健的财务策略,采取慢周转的开发模式,其负债率普遍偏低,多控制在20%以内。相比于内地房企高杠杆、高融资成本,港资房企本身便拥有低负债、低成本的优势。有数据显示,2019年港企境外的融资成本大约在3%-4%,而内地房企整体在8%左右。 可以发现,港资房企目前在内地发展更多的是商业地产项目,且往往开发的产品会成为一个地区的顶级商业,如成都IFS、北京太古里、上海恒隆广场、兴业太古汇等。业内人士分析称,港资企业具有低资金成本和精细化管理的特点,在内地做高周转项目并没有优势,而做商办物业项目等慢项目便能发挥优势。 资深市场观察人士严跃进则表示,“这和优质地块的供应有关,港资房企进入内地通常从核心城市入手,往往城市会以商业商圈打造为重要任务,给予其非常大的支持。”而港资企业在内地住宅市场的投资本身也有很多限制,包括境外资金进入方面。 过往,港资企业在内地融资也受到诸多限制。尽管过往几年里,内地相继出台不少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包括税收和再投资等,但是作为港资企业却没法“完全享受国民待遇”,比如在融资时银监会等的审批及评估门槛。 而通过内地项目发行ABS,或许是企业少数可选的融资方式,也是获取资金、调节资产结构最好的融资工具。 据了解,ABS发行利率与主体评级关联度很低,大多数可以获得AAA或AA+评级,且发行ABS的整体融资成本均低于发债成本,其中AA+和AA的发债主体,利差的中位数分别在111bp和117bp。 这也是企业ABS发行主体以中低等级乃至无评级主体为主的原因。对于低等级主体,信用提升的价值更为明显,融资成本将显著降低。 另据了解,近两年来,利好ABS市场扩容的政策频出,其中便包括鼓励发展住房租赁及长租公寓资产支持证券,鼓励通过资产证券化盘活存量资产,推动标准化ABS市场发展以及其他利好资产支持证券产品发行和流通的政策及文件相继出台。
记者今日获悉,汇丰最新一项调查显示,凭借业务灵活性、健康的资产负债表和数字化能力,中国内地企业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展现出了比全球大多数市场企业更强的韧性。同时,疫情也促使企业愈加重视强化未来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的能力,并在未来五年加大科创投入,巩固供应链稳定性,以进一步提升业务韧性。 调查显示,虽然受访企业都表示或多或少受到了疫情的冲击,但相较而言,内地企业受到较大影响的比例(61%)要低于全球平均水平(72%),在全部受访市场中仅次于德国(53%),展现出较强韧性。这主要得益于过去几年内地企业以技术投入为驱动的生产力进步,以及通过不同方式提升员工技能及其适应变化的能力。 同时,这些方面的准备也使得内地企业在疫情时能够快速响应、灵活应对。调查显示,有四成内地受访企业在疫情发生后对业务进行了调整,包括产品和服务的转型、生产和办公场所的迁移等;近一半(45%)的企业表示把全部或部分业务转为线上。 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兼工商金融主管方啸表示,供应链受阻和供需结构变化是新冠肺炎疫情对商业领域带来的比较显著的冲击,也由此对产业结构和企业经营策略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欣喜地观察到,很多中国企业正通过数字化转型等方式走出困境,有些凭借快速调整产品和服务甚至实现了逆势扩张。”方啸认为,正是众多企业所展现的这种韧性成为了中国经济持续复苏的重要动力。 汇丰调查发现,经历此次疫情,企业也更强烈地意识到加强业务韧性和灵活性的重要性,以便为未来可能发生的公共危机事件做好更充分的准备。 要达到这一目标也不乏挑战。内地受访企业普遍表示,除了外部宏观环境因素外,如何以快速高效的途径尽快实现数字化转型、以及如何快速培养员工对新工作模式的适应能力将是他们短期内所面临的主要难题。 鉴于此,调查发现,多数内地企业正把推动生产过程的数字化作为其未来一到两年的业务发展重点。从更长远的规划来看,未来五年将持续加大科创投入的内地受访企业达到七成。 与此同时,企业也在进一步提高工作流程的数字化,以帮助员工更好地适应新常态——多数受访企业最为关注文件和合同等的无纸化,其它举措还包括继续投资于促进团队协作的工具和平台,或是把大部分内部会议转为线上进行等。 值得一提的是,供应链也成为企业在疫情之后着手巩固的一个重点领域。汇丰调查发现,超过七成(74%)的内地企业计划在未来一到两年内进一步提升其供应链的稳定性,主要措施包括重新审视供应链上的合作伙伴、优化合作市场或与更多供应商开展业务。 该项名为《汇丰商贸领航:重建更好未来》的调查由汇丰集团和市场研究集团Kantar于今年4月到5月间在全球14个主要市场进行,涵盖亚洲、欧洲、美洲和中东及北非等地区,受访企业超过2600家,其中,中国内地受访企业超过200家。
中概股回归,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2020年注定是中概股回归元年。两个原因:第一,早在2018年,港交所和中国证监会就已作好中概股回归的通道设计;第二,美国对华为及中国高科技的无底线、赤裸裸打压,已经严重波及中概股的生存,目前中概股在美国挂牌的成本与风险被数倍放大,甚至可能面临集体摘牌的风险。因此,以阿里巴巴、京东、网易为代表的中概股,已率先回归港交所,并搭建了中概股“第二上市”的通道,其他中概股也会纷纷效仿。 一、港交所赢得中概股回归先机 2018年4月30日,港交所《上市规则》第18A章正式推出两项IPO新规:一是允许同股不同权架构的公司在港交所上市;二是允许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港交所要求,同股不同权的公司赴港上市时,最低预期市值要达到400亿港元;如果市值少于400亿港元,则需要在最近一个财政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10亿港元。此外,港交所还进一步优化首次公开招股制度安排,包括简化首次公开招股程序、缩短首次公开招股结算周期(T+5)等。 自上市新规实施以来,84家新经济公司(包括医疗健康及生物科技公司)已在香港上市,共募集3,023亿港元,占同期香港整个新股市场总融资额的50.8%。 2018年7 月 9 日,小米集团-W(01810)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IPO发行价为17港元,净筹资240亿港元,成为港交所首家采用不同投票权架构的上市企业。 2018年9月20日,美团点评-W(03690)正式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IPO发行价69港元,在香港净融资326亿港元。美团是港股市场第二支同股不同权结构的公司。 2019年11月26日,阿里巴巴-SW(09988)回归港交所“第二上市”。2014年9月19日(美国东部时间),阿里巴巴在纽约证交所挂牌交易,IPO发行价68美元,总募资超过250亿美元。此次阿里巴巴回归港交所第二上市,发行价176港元,集资超过1000亿港元(约合130亿美元)。阿里巴巴的股票简称后一个后缀SW,其中W代表同股不同权架构(Weighted Voting Right),而S代表第二上市(Secondary Listing)。 截止2020年5月底,港交所共有“第二上市”港股3只:阿里巴巴、宏利金融、南戈壁;另有3只“同股不同权”的港股:阿里巴巴、小米集团、美团点评。 2020年6月11日,网易-SW(港股代码09999)将正式回归港交所挂牌。2000年6月,网易挂牌美国纳斯达克。20年后,网易决定回归港交所第二上市。2020年6月2日至6月5日网易计划招股,全球发行股份1.71亿股普通股,占公司总发行股本的5.3%,其中散户认购部分占比3%,最高公开发行价为每股126港元,此次网易的募资规模约245亿港元。 2020年6月18日,京东-SW将正式回归港交所挂牌,本次在港二次上市的募资规模或将高达30亿美元。2014年5月22日(美国东部时间),京东在纳斯达克正式挂牌上市。京东首次公开发行9368.56万股美国存托股票(ADS),定价为每股19美元,每股美国存托股票相当于2股公司A类普通股。京东本次公开发行共募集17.8亿美元,是至今为止中国企业在美IPO第二大融资规模。 截至2020年4月底,在港交所IPO新规实施的两年间,已迎来28家生物科技公司在香港上市,融资额达825亿港元。其中,共有16家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共募集397亿港元,占同期香港新股市场总融资额的6.7%。目前,香港市场共有146家医疗健康公司上市,总市值达1.85万亿港元,较上市新规生效前的2018年4月增长72%。过去两年,港交所已成为新经济公司上市的首选目的地之一,新经济公司融资额占同期香港整个新股市场逾50%;在港上市的新经济公司市值目前已占香港股市总市值的17%。 根据彭博数据显示,港交所在过去十年上市的公司中,新经济公司市值的占比仅为3%,而纳斯达克、纽交所却分别高达60%和47%。不过,目前港交所上市公司行业结构正在摆脱以房地产、金融业为主体的传统格局,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在港交所占比正在加速上升。按行业或概念划分,港交所涵盖了5G概念25只,半导体18只,区块链20只,软件服务127只;移动互联网32只,电讯18只,信息器材80只;生化科技17只,医药医疗120只,医疗服务31只;网络游戏25只,电影娱乐26只;腾讯概念24只,阿里概念17只,苹果概念12只,富士康系4只,银行54只(内地银行29只),保险16只(内地保险9只),其他金融175只,内地券商股19只,房地产256只(内地房地产121只)。 二、港交所的特色与优势 2019年2月,港交所发布《战略规划2019-2021》,它提出了“立足中国,拥抱科技,连接全球”的宏大战略定位;港交所的愿景是要成为国际领先的亚洲时区交易所,连接中国与世界。香港交易所已从中国首要的离岸股票融资中心转型成为内地投资者的首选国际目标市场,以及国际投资者首选的中国市场。境内投资者均可透过沪深港通和债券通,经香港轻松进行跨境交易。这一战略规划进一步强化了港交所的特色与优势。 (一)国际化基因与“机构市”优势 香港作为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它具有离岸市场的优势,同时,港交所是一个国际化程度较高的成熟市场,它不仅有105家外国上市公司,而且外地投资者在港股交易额占比超过40%。这是一个“国际范”十足的成熟市场,它与NASDAQ具有同样的魅力。 截止2020年5月底,港交所共有红筹股178只,国企股281只(A+H股119只),B股转H股6只,港股通615只,ADR共有14只,台资股51家。此外,港股共有外国上市公司105家。港交所不仅是自由化程度极高的国际市场,而且其标价、交易、结算货币是港币,而港币是可以自由兑换的国际货币,因此,港交所具有更高的国际接受度,能更好地对接中概股的“第二上市”,以及未来的“转板”。 作为港交所国际化战略的一部分,2019年9月11日,香港交易所宣布,已向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的董事会提议,将香港交易所及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两家公司合并。这一提议后来被伦敦证交所拒绝。 实际上,早在2012年6月,港交所豪掷166.73亿港币成功收购伦敦金属交易所(LME),这个成立于1877年的世界最大有色金属交易所,成为了港交所全资子公司,我国交易所有史以来的首例成功的国际并购。据悉,LME基础金属期货及期权合约交易,交易量约占全球基本金属期货交易的80%,掌握全球有色金属的定价权,是世界上最后一个会员制商品交易所。 此外,港交所还是一个典型的“机构市”。近年来,机构投资者交易额比重一直高达85%左右,而散户交易额约占15%左右。与此相反,内地A股市场仍是典型的“散户市”,散户成交额同占比高达85%以上。从投资者结构差异来看,大体可以反映出市场的包容性及韧性差距。 (二)港交所是沪深港通的关键枢纽 2014年11月17日,连接香港和上海股票市场的沪港通机制启动;2016年12月5日,连接香港和深圳股票市場的深港通机制启动;2017年成功推出债券通;将来还会有基金通、期货通。沪深港通的开通,让投资者首次在不改变本地市场交易习惯的原则下,方便快捷地直接参与对方市场,开启了中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新时代。 随着沪深港三地资本市场互联互通,内地投资者首次拥有了个人境外投资的机会。港交所不仅拥有内地投资者熟悉向往的投资标的,如腾讯、阿里、京东、网易、小米、美团点评等中国一流新经济企业,而且它还拥有内地投资者神往的交易机制,例如,T+0回转交易,不设个股涨跌幅限制,以及发达的便利的市场做空机制(股票期货、期权,股指期货、期权)。 截至2019年10月31日,南向港股通五年累计成交8.748万亿港元,累计9,870亿港元内地资金净流入港股。内地投資者透过港股通投资港股的持股总额持续攀升,由2014年底的131亿港元增至9,995亿港元。 与此同时,港交所作为一个高度国际化市场,它通过沪深港通机制将境外机构及国际资本直接引入内地A股市场,成为沪深港通国际化的关键枢纽。 截至2019年10月31日,北向的沪股通和深股通累计成交17.41万亿元人民币,累计 8,600亿元人民币净流入內地股票市场。香港和海外投资者通过沪深股通持有的内地股票总额不断增长,由2014年底的865亿元人民币,激增至12,212亿元人民币。 截至2018年年底,外资对内地A股的持股金额约为1,720亿美元,其中58%的持仓是由沪深港通贡献的。债券通运营至今的总交易额已经超过2,100亿美元,为内地债券市场贡献了10%的外资持仓。平稳运行的沪深港通和债券通与QFII、 QDII等机制一起构成了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重要途径。 在过去十年,来自香港的投资在中国内地实际利用外资额中的占比不降反升,一直保持在60%以上,在中国内地资金的对外投资中,通过香港出海的投资占比一直保持在60%以上。香港资本市场对于中国企业上市融资以及为内地A股市场引入外资的独特贡献是有目共睹的。 特别是沪深港通开通5年以来,北向流入金额达到1.01万亿元人民币,外资持股达1.44万亿元人民币;债券通开通2年多以来,达成交易超过3.8万亿元人民币。香港市场充分利用一国两制的优势,充当了中外联通的翻译机与转换器,为中国创造了重要的战略价值,也为自己赢得了持续的繁荣和财富积累。 (三)港交所“背靠内地”更显活力 事实上,由于A股IPO核准制门槛过高,大量互联网企业、新经济企业首选港交所和NASDAQ挂牌,尤其是最近两年,内地新经济头部企业首选港交所,而且再加上近期中概股首选港交所,这表明港交所对内地高科技企业有更强的包容性和吸引力。 自港交所1993年开始接纳内地企业上市以来,内地企业对香港市场的重要性逐年增加,香港一直是内地企业首选的境外融资中心。 截止2004年2月底,香港证券市场主板和创业板共有1043家上市公司,其中96家为内地国企H股公司,72家属红筹企业,内地企业市值占港股市值的比例29%。 截止2007年10月底,港交所主板及创业板上市公司总数为1220家,其中H股144家、红筹股91家、非H股内地民营企业162家。中国内地企业(包括H股、红筹、非H股内地民营企业)的总市值占港股总市值的60.1%,成交则占市场总成交额的76%。 2009年港交所IPO融资金额高达3869亿港元,首次超越纽交所勇夺全球股市“集资王”的宝座。2009年底,香港证券市场的市值已高达17.9万亿港元,比1989年的0.6万亿港元增长了30倍。目前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多达524家,占上市公司总数的40%。从市值上看,内地企业市值占比已经高达58%,内地企业股票成交量占香港市场总成交量的72%。 截止2019年8月底,在香港交易所挂牌上市的企业已达2392家,总市值已达30万亿港元。其中,来自于中国内地的企业已达1202家,包括275家的H股、175家的红筹股、752家的内地民营企业;来自中国内地企业的上市数量已占香港上市公司总量的50.3%,市值占香港总市值的69.1%,成交金额占香港总成交金额的76.1%。 根据《2018年全球中概股市场研究报告》中,2014年至2018年年底,中企赴美国上市数量仅为92家(纳斯达克57家,纽约证券交易所35家)。同期,中企赴港上市数量高达334家(港交所主板290家,港交所创业板44家)。2019年,共有117家国内企业成功境外IPO,IPO融资额158亿美元,其中,大部分内地企业选择在港交所上市。 2019年香港交易所总共通过163宗IPO(不包括转板上市),其中主板有151只IPO创下历史新高。其中,来自中国内地的新股数量比例由2018年的44%上升至59%,但融资总额贡献达74%,即大约2,295亿港元。2019年来自香港及澳门本地企业的新股数量仅占28%;2019年另有13%的新股上市公司来自外国。 三、内地A股市场未雨绸缪 曾几何时,中概股以“海外私有化-内地借壳上市”的路径回归A股市场,但须经历私有化、拆除VIE架构、厘清海外SPV(Special Purpose Vehicle)和境内实体之间的股权关系等一系列复杂的流程。当然,目前A股市场正在进行一系列改革,以吸引新经济企业来此上市。 实际上,早在港交所酝酿IPO改革新政期间,内地证监会也在快速作出反应。2018年3月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证监会《关于开展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试点的若干意见》。文件明确:允许试点红筹企业按程序在境内资本市场发行存托凭证上市;具备股票发行上市条件的试点红筹企业可申请在境内发行股票上市。 所谓试点企业,是指已在境外上市的大型红筹企业,市值不低于2000亿元人民币;尚未在境外上市的创新企业(包括红筹企业和境内注册企业),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30亿元人民币且估值不低于200亿元人民币,或者营业收入快速增长,拥有自主研发、国际领先技术,同行业竞争中处于相对优势地位。其中所称“红筹企业”,是指注册地在境外、主要经营活动在境内的企业。 2019年7月22日,上交所科创板正式开板交易。科创板注册制专为特殊股权结构企业及红筹企业开设了专用通道。2020年4月,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新规也复制科创板,专为特殊股权结构企业及红筹企业预留了IPO通道。不过,至今还没有一例中概股通过这一新通道进入沪深交易所,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2020年4月30日,证监会公布《关于试点红筹企业在境内上市相关安排》,进一步降低了已境外上市红筹企业在境内股票市场上市的市值要求,以助力符合要求的海外中概股回归A股市场。文件规定:已境外上市红筹企业的市值要求调整为符合下列标准之一:(1)市值不低于 2000 亿元人民币;(2)市值 200 亿元人民币以上,且拥有自主研发、国际领先技术,科技创新能力较强,同行业竞争中处于相对优势地位。 事实上,即便没有发生瑞幸咖啡财务造假,美国照样要打压中概股。2020年4月2日,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瑞幸咖啡(LK.US)曝出财务造假22亿元的重大丑闻,导致当日股价暴跌75.57%,随后美国SEC作出瑞幸咖啡退市的决定。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丑闻,成为众多中概股加速回归香港上市的催化剂。 2020年4月21日美国证监会发布声明,提醒新兴市场财务报告及信息披露质量的风险。 2020年4月22日,美国证监会主席Jay Clayton在媒体上公开警示中概股风险,引发市场对于中美资本脱钩的担忧,也使得投资者对于中概股回归的预期升温。 2020年5月19日,纳斯达克修订上市规则提议,来自限制性市场的拟上市公司最低募资额为2500万美元,或者是最低募资额达到发行完毕后公司上市市值的四分之一,满足两者最低条件。同一天,瑞幸公告收到退市通知。 2020年5月20日,美国参议院一致通过《外国公司问责法案》(Holding Foreign Companies Accountable Act)也称“肯尼迪法案”(KennedyAct),美国媒体戏称“中概股法案”。该法一旦实施,许多中概股可能面临摘牌的风险。2019年PCAOB曾列出一份最近两年拒绝接受PCAOB检查的境外上市公司,其中241家公司中,有93家来自于中国香港,127家来自于中国内地。 2020年6月5日晚,上交所发布《关于红筹企业申报科创板发行上市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有关红筹企业可以申请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并在科创板上市的规定,尤其在红筹企业申报科创板相关事项、信息披露要求及持续监管等方面作了细化规定,再次降低了尚未在境外上市红筹企业申请在科创板IPO的门槛。 截止2020年5月31日,约有244家中概股在美国挂牌,其中,164家在纳斯达克,80家在纽约证交所(63只ADR,17只非ADR),其中,除了阿里巴巴、京东、网易外,还有百度、好未来、58同城、陌陌、新浪、搜狐、携程、拼多多、腾讯音乐、携程、爱奇艺、唯品会、哔哩哔哩、新东方、中通快递、百盛中国、华住、前程无忧等一大批国内优秀的互联网龙头企业。这些“新经济”中概股的回归,无论对港交所,抑或是内地A股市场来说,都将是十分重要的机遇,它会带来上市公司结构的重要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