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边享受着数据爆发式增长带来的便利,一边也困在数据安全中难以自拔。小到诈骗短信、快递信息,大到财务状况、健康状况、网络足迹,我们的个人隐私数据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对于银行来说,数据安全更是一条“生命线”。一次事故的发生,可能造成亿万级的损失,千千万万家庭将受到影响。值此跨年之际,雷锋网以「线上云峰会」的形式,邀请数字化风控、数字化营销、数字化客服、数据平台、数据中台、数据安全、数据库、银行云、银行RPA、银行业务系统,十大银行赛道里的科技专家,分享他们对于银行科技的理解。在「数据安全」这一赛道,我们邀请到微众银行区块链安全科学家严强博士,他将从技术、业务、合规等角度,分享他对于银行「数据安全」的理解。嘉宾分享议程严强 微众银行区块链安全科学家简介:严强,新加坡管理大学信息系统专业博士,系统安全、隐私保护、信息安全技术专家。他曾作为Google隐私保护基础技术架构部门唯一来自中国的早期核心成员,一线参与支撑Google全产品线海量用户数据的隐私保护前沿技术研发和核心基础架构建设。目前,他主要负责微众银行场景式隐私保护高效解决方案WeDPR的研发和应用,同时作为FISCO BCOS高级架构师,负责区块链底层数据安全和隐私相关核心特性的攻坚研发,并参与多项相关国际、国家技术标准的制定和维护。演讲主题:《数字经济时代,隐私保护的道与术》演讲时间:2020年12月24日,晚上8—9点演讲大纲:技术面的挑战——5G、物联网、分布式数据协作带来了全新的安全要求业务面的挑战——个人对数据的作用认知越来越深,恶意数据对抗将成为常态合规面的挑战——数据权益立法完善,跨地域合规体系对AI使用的合规性安全要求不可小觑微众银行在数字新基建领域的前沿探索——保障数据安全隐私,解放数据生产力的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如何参会?关注公众号《AI金融评论》,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关键词“参会”,即可进群观看直播。雷锋网雷锋网
2月2日,朴道征信有限公司举行揭牌仪式,这是我国第二家持牌的全国性个人征信机构。 朴道征信是由北京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北京金控”)、京东数字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京东数科”)、北京小米电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小米电软”)、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旷视科技”)、北京聚信优享企业管理中心(简称“聚信优享”)共同发起设立的个人征信机构,业务范围为个人征信业务。其中,北京金控持股35%,京东数科持股25%,小米电软持股17.5%,旷视科技持股17.5%,聚信优享持股5%。北京金控、京东数科、小米电软、旷视科技为在北京的具有全国性重要影响力的机构或金融科技公司,能在信息安全、数据、场景及技术方面形成优势互补。聚信优享为朴道征信核心员工股权激励平台。 朴道征信公司董事长赵以邗表示,朴道将以“征信+科技”为立身之本,在信贷类数据之外,进一步丰富替代性数据来源,将传统金融服务难以覆盖的“长尾客户”作为重点客群,建立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机制,提供独立、普惠、公平、专业、安全的征信产品和服务。 作为第二家全国性市场化征信机构,朴道征信的运营对行业影响几何?有专家表示,信息数据分布行业和领域非常广泛,有海关、税务、司法、电商平台、消费金融公司等部门和单位的数据。仅仅依靠央行的征信服务,信息的来源和覆盖面的丰富程度不够。适度推动市场化征信机构发展,有利于企业或者机构更加全面地规避风险,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表示,“央行传统征信平台数据主要从银行获取,朴道征信则是从大数据、数字经济里积累的数据做个人征信,是一个很重要的补充渠道。大数据征信作用在于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识别信用优劣,在这方面殊途同归”。 在线上消费快速发展的当下,征信资源对于银行信贷、消费金融公司等机构开拓业务至关重要。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大智表示,个人征信业务是开展消费信贷业务的基础,个人征信业务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消费信贷这个行业的发展情况。国外的消费金融之所以发达,是因为其征信体系非常完善,金融机构可以获取到个人信用非常准确的评估信息,然后针对不同人群提供不同产品。简言之,就是根据每名用户的不同定位,再对其开展风险定价,向其提供不同的产品,从而满足最广大的消费人群,也降低了自身坏账的风险。 据记者了解,中国人民银行日前批准朴道征信有限公司开展个人征信业务是央行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和科技化的发展方向,着力推进征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出的决定。此外,人民银行在今年1月发布《征信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明确,从事征信业务及其相关活动,应当依法保护信息主体合法权益,保障信息安全,防范信用信息泄露和滥用。不少业内专家表示,无论是百行征信还是朴道征信,在提供个人征信产品服务的同时,也需要更好地保护数据安全、保护个人隐私。
2月2日,美股上市公司汽车之家(股票代码:ATHM)公布了2020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务业绩。公告显示,公司2020第四季度总营收24.8亿元,同比增长6.6%;全年总营收86.6亿元,同比增长2.8%。第四季度调整后净利润11.92亿元,同比增长3.7%,全年调整后净利润36.21亿元,同比增长6.2%。 公告称,汽车之家董事会已批准2020财年每股ADS0.87美元的股息,该股息预计将于2021年3月5日支付给截至2021年2月25日收盘时已登记在册的股东。 数据产品收入同比增长70% 2020年,汽车行业在年初新冠疫情的打击下逐渐恢复,产业数字化需求凸显,数据科技价值日趋显现。汽车之家由提供单点式数据服务向提供全流程数据服务模式延伸,通过AI、大数据和SaaS服务,帮助主机厂实现生产、经营、决策全流程数字化转型。据悉,2020年汽车之家与45家厂商签订数据产品服务;四季度有超过17,000家经销商使用汽车之家数据产品。 公告显示,汽车之家第四季度数据产品收入同比增长82.3%;全年数据产品收入同比增长70%,公司的数字化战略转型成果得到持续印证。 入局二手车蓝海 2020年,汽车之家追加投资天天拍车,成为中国二手车市场发展的里程碑事件。如今,汽车之家与天天拍车强强联合,已成为中国二手车行业的领跑者。 汽车之家凭借线上平台的有力支撑,充实天天拍车上游车源供给,连接用户、车厂和经销商,不仅提升了买卖双方的交易效率,同时通过交易业务切入金融业务,不断提高公司在二手车领域的服务能力。随着中国二手车行业的发展,汽车之家的二手车平台将会迎来更大的业务增长空间。 自驾游GMV超5亿元 2020年是汽车之家C端业务集中爆发的一年,业务产品和用户的迅速积累,在完善汽车生态圈建设的同时,也为公司打破业绩增速天花板。自驾游业务方面,全年举办15场自驾游活动,帮助汽车品牌扩大影响力;2020年GMV达5.1亿元,是2019年的5倍。金融业务方面,2020年消费贷GMV同比增长20%。 汽车之家新任董事长兼CEO龙泉在公告中表示:“我谨代表汽车之家,对前任董事长陆敏先生的付出和贡献表示由衷感谢,并借此机会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展望未来,汽车之家将继续携手合作伙伴,以深度的行业经验和独特的端到端解决方案,为广大用户和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龙泉表示,汽车之家是最知名的汽车互联网平台,流量持续领跑行业,拥有扎实的业务基础和富有创造力的团队,始终站在数字汽车行业创新的最前沿。同时,龙泉也对公司在新车、二手车等多领域布局的前瞻性感到振奋,对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前景充满期待。
2021年2月3日下午,数据港发布2020年业绩快报,报告期内,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9.16亿元,同比上年增长26.0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7亿元,同比上年增长23.91%;实现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为5.47亿元,同比上年增长55.54%。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76.76亿元,同比上年增长105.26%,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28.92亿元,同比上年增长163.31%。 数据港称,2020年,受益于国内“新基建”的推动,以及5G、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行业整体需求体量快速提升;同时,对专业化、集群化、节能化的专业云计算数据中心需求也持续增加;面对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数据港依托自身核心竞争优势,近两年业务规模高速扩张,截至2020年年末,公司累计已建成及已运营数据中心25个,IT负载合计约250.3兆瓦(MW),折算成5千瓦(kW)标准机柜约50,060个,IT负载较2019年末增加77.52%,较2018年末增加267.55%;业务规模的快速扩大,为公司经营业绩的提升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报告期内,由于已交付数据中心的终端客户,业务需求快速提升,使得数据中心机柜上电进程明显加快,促使公司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及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快速增长。 此外,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了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2436万股,共募集资金总额近17亿元,因此公司总资产及净资产增长较快。 公告显示,本次业绩快报相关数据为初步核算数据,未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具体数据以公司2020年年度报告披露的数据为准。
同样的订单,同一家外卖平台、同一家商户、同一处送餐地址、同一个时间段,会员却比非会员支出更多——近日,有网民几次测试发现,在注册成为美团会员后,相比非会员,外卖满减优惠力度不仅有所降低,配送费也不减反增。此事再次引发舆论对互联网平台利用大数据“杀熟”现象的强烈关注。 近几年,从旅行平台、电商平台、打车软件到外卖平台,多家大型互联网企业都曾被曝利用大数据分析对不同群体进行差别定价,实行“价格歧视”。据北京市消协一项调查显示,超八成被调查者认为“大数据杀熟”现象如今相当普遍,且有超五成被调查者表示有过被“大数据杀熟”的经历。而包括此次美团在内的多家平台的回应也往往大同小异,一则绝无大数据杀熟其事,二则系统和程序存在BUG。 听起来,互联网平台们很委屈,很无辜,所谓“杀熟”似乎是社会舆论制造的小题大做的“冤案”。但公众对这样的回应也越来越无法接受。 退而言之,即使系统确实存在BUG,作为活跃用户数以千万计,甚至数以亿计,年交易额数百亿乃至数千亿元的平台,却长期无法发现、无法解决这样的系统漏洞,本就说明管理运营工作存在巨大缺陷。 进而言之,若并非系统问题,而是平台熟视无睹甚至有意为之,则更体现了相关企业对法律的漠视,对消费者的轻视,以及在企业价值观和职业道德上的缺失。 媒体多次点名,民众物议纷纷,一些互联网巨头却依旧我行我素,大数据杀熟现象仍然频频曝出,其原因首先在于相关企业的垄断地位。一些大型互联网企业正因其体量巨大,对市场具有一定支配作用,凭借其垄断地位,不断扩展业务范围,获取海量用户数据,利用规则制定权、算法、技术对用户“磨刀霍霍”。
2月3日,德生科技发布公告称,为开展面向人社、医疗、金融等行业的综合大数据运营服务,近日公司与天聚地合(苏州)数据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合数据”)签署了《关于政务大数据运营的战略合作协议》,双方为促进提升人力资源大数据服务的普及推广及多场景应用,同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基于人力资源大数据的多场景服务,以及其他延伸扩展的政务领域的SAAS服务。 德生科技方面表示,聚合数据是国内领先的数据流通服务商,在电信、互联网、金融等各大行业拥有广泛的数据链接基础,本次与公司的战略合作,是公司的政务大数据资源与天聚地合的市场化大数据资源的“强强联合”,将促进公司的数据资产高效地进行市场化价值转化,同时提升公司自身在人力资源服务等领域的SAAS服务能力。 据了解,作为国内少数覆盖人社全产业链的综合服务商,德生科技社保卡相关服务覆盖超过25个省份、150余个地市,在全国所有地级市的覆盖率已超过50%,居民服务“一卡通”场景建设合作已签约近70个城市。在“一卡通”建设及运营过程中,德生科技通过各类场景运营,逐步积累了海量的各种数据,并通过“大数据后台+技术中台”的架构为各城市“前台”服务。如在人力资源领域,德生科技搭建的人社就业大数据服务平台已在全国16个省份、150余个市县区落地,超过一百万人通过该平台精准就业。
2021年1月18日,国家统计局举行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在过去几年,国家统计局在这种发布会上,除了公布上一年的GDP数据、粮食产量、就业数据、居民收入等数据以外,也公布上一年的出生人口数据。但这一次有所不同,国家统计局并没有在这个发布会上公布2020年出生人口数据。对此,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发布会上解释说:“人口普查是十年一次,第六次人口普查也是在11月份进行的,于第二年4月份公布。2020年人口普查的结果也将在4月份向全社会公布,今天提供不了数据,请理解。” 虽然国家统计局今年推迟公布2020年出生人口数据,但一些地区已公布2020年全年或前几个月的出生人口数据。下面是一些地区已公布的2020年全年出生人口数据: 其一,根据温州市健康妇幼指导中心发布的数据,2020年度温州地区58家助产机构住院分娩活产数73230,比2019年同期减少19.01%。分户籍来看,其中产妇为温州户籍的活产数48357,比2019年同期减少19.47%;产妇为非温州户籍的活产数24873,比2019年同期减少18.1%。分孩次来看,一孩共34763,占比47.47%,较2019年同期减少15.87%。二孩共38467,占比52.53%,较2019年同期减少21.65%。 我们认为,上述的“二孩共38467,占比52.53%”应该是包括了二孩及二孩以上,因为把上述的一孩占比和二孩占比加起来就是100%。 其二,根据合肥市新闻办发布的数据,2020年统计年度合肥市出生人口7.93万人,人口出生率10.03‰。而根据合肥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9年合肥的出生人口是10.3万人,出生率12.65‰。这意味着,合肥市2020年出生人口比2019年下降了约23%。 其三,2021年1月24日《广州日报》报道,广州市2020年活产数为19.55万,较2017年下降了近10万。《广州日报》没有给出广州市2019年活产数的具体数字,但给出了一张显示广州市2012-2019年活产数变化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2019年广州市活产数在21万至22万之间,取其中间值为21.5万,这意味着,广州市2020年活产数比2019年下降了约9%。 其四,根据2021年1月8日“银川发布”公众号的报道,据统计,2018年银川新生儿数量为29956人,2019年银川新生儿数量为27753人,到2020年,银川新生儿数量相较前两年明显下降,为24452人。可见,银川市2020年出生人口比2019年下降了11.9%。 其五,根据2021年1月13日《台州晚报》的报道:2020年台州市出生37420人,其中,新生男宝宝19722名,新生女宝宝17698名。而根据台州市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台州市出生5.55万人。可见,台州市2020年出生人口比2019年下降了32.6%。 其六,根据2021年1月13日平湖市本地媒体“乐享平湖”的报道,2020年平湖市出生2916人,比2019年出生的3699人下降了21.17%。 下面再看看一些地区已公布的2020年前几个月的出生人口数据: 2020年上半年,浙江省宁波市户籍人口共出生17945人(含补报768人),同比减少4275人,同比下降19.24 %; 2020年上半年,山东省潍坊市出生34139人,其中一孩12779人,二孩19354人。2019年1-6月,潍坊市出生46009人,2020年和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25.8%。 2020年1-7月份,安徽省黄山市出生人口6766人,同比减少1374人,减少比例达16.88%。 2020年1-9月份,贵州省贵阳市出生38462人,比2019年1-9月份出生的56215人减少了31.6%。 我们把上述数据整理成表1,可以看出,上述地区2020年全年或前几个月的出生人口数据(或活产数据)与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幅度在9%至32.6%之间。 尽管我们不能将上述地区的出生人口降幅推演为全国的全年降幅,但我们结合二孩堆积减弱、育龄妇女人数减少等因素认为,2020年全国出生人口比2019年有较大幅度下降已经没有悬念,出生人口塌陷之狼真的来了。 二孩堆积减弱,是因为从2016年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以来,到2020年已经是第五年。育龄妇女人数减少,是因为年轻一代的人口数量大幅减少。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80后、90后、00后的存活人口分别为2.19亿、1.88亿、1.47亿。而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80后、90后、00后的出生人口分别为2.23亿、2.1亿、1.63亿,均有明显降幅。 2020年出生人口创下新低,并非中国独有,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的出生人口也纷纷创下新低,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的人口也在2020年首次进入负增长。 考虑到未来中国育龄妇女人数继续下降,而未来中国人的生育意愿更可能继续走低,我们可以说,2020年出生人口虽然是近几十年来最少的一年,但却很可能是未来几十年内出生人口最多的一年(除非未来大力鼓励生育并且取得奇迹性的效果)。中国未来每年出生人口再也不可能超过1400万,而是在向1000万以下急速滑去。如果无法大幅提升生育率,这种下滑将不会见底。 中国已经掉入低生育率陷阱,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国的住房成本和教育成本过于高昂,导致育龄夫妇的生育意愿普遍低迷。比如,根据《2019年全国50城房价收入比报告》的数据,深圳房价收入比是35.2,也就是说,对于深圳的普通家庭来说,不吃不喝,平均需要35.2年才能买得起一套房子。上海、北京的房价收入比分别为25.1和23.9。高房价极大地压抑了城市夫妇的生育意愿。 要扭转低生育率趋势,首先就要转变生育政策。当务之急是全面放开并在自主生育的前提下大力鼓励生育,也就是在住房成本、养育成本和教育等方面切实降低普通家庭的养育负担。 要减轻育儿家庭的住房成本,可对多孩家庭买房实行免地价的政策。在大城市,地价普遍占到房价一半以上。如果多孩家庭买房可免除土地价格,那么购买价格就会降到原来的一半以下,这将大大减轻多孩家庭的买房负担。具体实施上,可以对已经有多孩的家庭买房直接降价,也就是地方政府将相应地价部分从卖地收入中免除,对于买房以后多生的家庭则可以退还地税部分。免除标准可以视生育率情况灵活调整。 目前生育率普遍高于中国的欧洲国家,将GDP的1%-5%用于补贴家庭;数据表明,家庭补助占GDP高1%,生育率大约高0.1左右。中国目前老龄化负担还不是特别重,所以还有财力扶助生育、由于不同地区和人群之间存在很大的收入差距,建议对高收入家庭通过孩子人头抵税的方式减免个人所得税,对收入较低家庭,则直接发放育儿补贴。这些减税和补贴措施,是对于本国人力资源的长期投资。对于目前产能过剩的中国经济来说,投资于人力资源恰恰是回报最高的一种选择。 在教育方面,建议缩短学制,把中小学12年压缩为10年,其中小学5年,初高中5年。将幼儿园乃至托儿服务纳入义务教育,由政府直接或牵头兴办大量免费或价格低廉的托儿机构。让父亲和母亲享受相同的产假,则可降低母亲育孩负担并缓解工作性别歧视。还应取消各地非户籍人口的入学限制,只要是中国公民就可以在居住城市获得义务教育,让外来人口真正留在城市生活,并让他们的孩子方便地就近入托、入园、入学。各地教育资源的规划和配置应以维持常住人口可持续的孩子数量为基准。 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之后,最近,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沈春耀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做《关于2020年备案审查工作情况的报告》,其中一项工作是,要求各地对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域相关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清理。我们期待中国人口政策将尽快实现从限制生育向鼓励生育的根本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