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琪 5月20日,央行发布消息,近日,央行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签署《数据共享合作备忘录》(以下简称《备忘录》),旨在加强跨地区、跨部门数据要素有序流转与融合应用,为加快建立现代中央银行制度、推动金融数字化转型、优化营商环境夯实数据基础。 《备忘录》的签署是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的有力举措,有助于推动金融与民生领域总对总系统互联与信息互通,加强数据有效整合和深度利用,改善中小微企业、精准扶贫、民生保障领域的金融服务,纾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实现“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增强金融惠民利企能力。 央行表示,下一步将指导金融机构充分发挥数据要素对其他要素效率倍增作用,在依法依规、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深挖数据价值、释放数据潜能、实现数据多向赋能,推动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编辑 田冬)
作为IDC行业内的老牌企业世纪互联,现在的处境十分尴尬。 世纪互联从1996年成立至今,提供了业界领先的数据中心服务、中立的云运营及中立的混合IT服务,打造出了成熟的网络空间基础设施运营平台。 如今,世纪互联已经是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网络空间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之一,同时也是中国领先的第三方中立数据中心运营商之一。在火热的新基建热潮中,行业前辈世纪互联,还能捞到这份红利吗? 云端的火热红利 不论是新基建热潮还是突如其来的疫情,都带给IDC行业出乎意料的红利。 从新基建概念提出以来,作为核心之一的大数据中心,不出意外成为了引人注目的重点和基础中的基础。大数据产业包括大数据技术产品研发、工业大数据、行业大数据、大数据产业主体、大数据安全保障、大数据应用等领域。 基于大数据,在云端勾画用户画像,提供更加便捷和精准的用户推送,用来提升用户在使用互联网服务时的体验,使用户可以享受更加便捷快速的现代生活。 通过大量的数据积累以及分析,今日头条和抖音等软件才能向用户推动更符合需求的消息。也同样是基于大数据,在用户搜索了一种商品后,淘宝和京东等电商平台才能根据需求向消费者展现更加符合要求的商品。 而这种基于大数据进行高精准推送的背后,是各个互联网数据中心企业的不断耕耘,根基就是例如世纪互联这样的IDC企业。而需求决定市场,在上游提供服务的企业需求量被拉动的同时,下游更加基础的IDC行业,同样迎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得线下领域大量向线上转移,不论是在线教育还是生活社交,或者是精神需求都只能在线上完成。通过云服务和大数据,向用户提供更加完善的云端体系,从而能够在面对突然增加的用户和需求的时候保证服务。 当然,各大云服务企业在激增的需求时,依旧忙得手忙脚乱。疫情期间办公软件钉钉多次不堪重负“崩了”,就从一个方面说明了现有的云服务在面对意外情况时,难以保证自己有能力满足用户需求。 当然,急需提升的服务,也给下游的IDC行业提供了机会和挑战。尽管疫情期间,复工复产受到影响,但是机会和市场带来的红利总归是大于不利影响。 但是身处新基建和疫情带来的红利之中,这位IDC行业的“老人”世纪互联,却在近日交出了一份表现平平的成绩单。 偶有亮点的业绩 总体而言,世纪互联这份平平淡淡的财报中,还是有“亮点”的。 第一个亮点在公司的整体营收方面。数据显示,一季度公司的净营收为10.908亿元,较去年同期的8.719亿元增长25.1%。这算得上是整份财报中最大的亮点了,但是比较上一季度的10.481亿元却仅仅增长了4.1%。 对于营收的同比大幅增长,世纪互联在财报中表示这主要归功于企业数字化的不断转型,以及客户对可靠数据中心及云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同时疫情期间,部分零售客户对数据中心的需求有所增长。 但对于处在疫情红利之中却只有小幅增长的环比,世纪互联并没有做出合理解释。 而财报中的另一个“亮点”,则是世纪互联不断加剧的亏损旋涡。 财报数据表示,世纪互联在2019年第四季度的净亏损为1642万元,而今年一季度归属股东的净亏损为1.388亿元,亏损已经大幅增加。但在去年同期,公司却实现了564万元的净利润,这不禁让投资者心生怀疑,世纪互联的亏损难题该如何解决。 而在其他方面,世纪互联的表现就只能算是乏善可陈。 比如毛利方面,世纪互联一季度的毛利润为2.341亿元,而相比于去年同期的2.408亿,以及上一季度的2.479亿,均出现了小幅度的下滑。同样下滑的还有毛利率,一季度毛利率为21.5%,而去年同期和上一季度分别为27.6%和23.6%。 再比如经营方面,截至03月31日,世纪互联零售业务单机柜月度循环营收为8747元,相较去年同期的8788元以及上一季度的8822元,并没有很明显的变化。而总机柜的数量却有提升,截止3月31号,旗下的总机柜数量为39646个,比上一季度增加了3355个。 并且在这一季度机柜复合利用率达到60.4%,较2019年第四季度略有下降,这主要由于第一季度新增机柜持续交付。这一季度成熟机房的机柜利用率从上一季度的71.8%提升至72.3%。并且实现了新交付机房的机柜利用率从上一季度的8.6%提升至12.3%。 尽管这份财报并不差,但是身处红利之中的世纪互联,这种表现就略有差强人意的意味。而又是因为什么,让世纪互联这位IDC行业前辈,只有这样的表现呢? 行业前辈的优势不再 世纪互联曾经的优势,已经逐渐褪去。 作为IDC行业的前辈,世纪互联在面对时代变化时并不是毫无举措。不论是和英特尔、微软等国际厂商合作,还是和华为、阿里等商业巨擘共建数据中心服务,世纪互联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例如由世纪互联运营的Microsoft Azure,自2014年在中国正式商用以来,世纪互联蓝云积极响应公安部网络安全管理要求,认真开展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一直致力于不断提高Azure云平台的安全合规性。并且在4月17号顺利通过等保2.0的审核。 同样,世纪互联在其他领域也不断发力。在疫情期间,世纪互联通过提供疫情防控解决方案,来进一步完善自己的IOT云平台。面对线下教育转战线上时的激增需求,世纪互联也升级了在线教育服务解决方案,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 比如在2月1日,学而思网校与央视频APP联合上线由学而思网校针对此次疫情定制的免费直播课程。而在课程背后,是世纪互联在6天内交付121R机柜,涉及调整托条3360根,布放光纤5240条,网线1680根,额外配合客户交付服务器1100台,调试交换机121台的贡献。 但是这样成绩,在面对日渐崛起的竞争对手面前,却黯然失色。在阿里巴巴、腾讯和华为等企业开始自主研发IDC相关技术的时候,这些世纪互联以往的合作伙伴们,带来的压力却更是巨大。 4月20日,阿里巴巴旗下阿里云宣布,未来3年再投2000亿,用于云操作系统、服务器、芯片、网络等技术研发和面向未来的数据中心建设。官方披露,目前,阿里云飞天操作系统管理的服务器规模在百万台,3年再投2000亿,意味着阿里云的数据中心和服务器规模将再翻3倍。 另外5月13日,腾讯云资源管理总监阮梦在对外沟通会上透露,腾讯云未来将新增多个超大型数据中心集群,这些数据中心集群将秉持集约化和模块化模式建设,长远规划部署的服务器都将超过一百万台。 这些后起之秀的穷追猛打,对于世纪互联而言,打击更是巨大。 作为一个成立二十四年的IDC企业,世纪互联本应该成为行业内的“老大哥”,但是如今却深陷一种尴尬的地位。在市场的竞争中,世纪互联并不是固步自封没有进步,反倒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在面对行业内新兴竞争对手的不断反超时,世纪互联却显得手足无措。 刘旷L
本报记者 张歆 5月19日,百度联合罗兰贝格发布《基于百度独家搜索大数据的中小企业发展洞察及成长之策》报告(以下简称“大数据报告”),并邀请多位专家通过直播讨论该报告相关话题。报告洞察了疫情之后用户消费趋势的三大变化,以及生产制造、乘用汽车、商业零售等7大行业发展趋势。报告指出,中国消费市场长期向好趋势不变,中小企业危与机并存,新基建正在成为拉动经济的新动力。 发布会上,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教授朱武祥、罗兰贝格高级合伙人兼大中华区副总裁任国强、百度营销中心总经理朱蕾四位嘉宾,针对疫情发生以来备受关注的中小企业发展问题做了详尽的解答,并为中小企业如何抓住疫情后的新机会支招。 搜索大数据洞察市场变化和机会 “大数据报告”显示,2020年一季度,在线商学院等内容的搜索热度同比上升十分明显。消费者的自我提升、自我满足类消费需求提升明显,如“在线商学院”“在线视频”等需求增长迅速,而“彩妆护肤”“数码3C”类需求则呈现出一定的下降的趋势,消费动机开始趋于务实、理性。同时,疫情为线上低渗透、难突破的品类打开了消费侧的尝试窗口,消费全场景化趋势更加显著。 结合百度搜索大数据与罗兰贝格的调查验证,任国强表示,各行业在疫情的影响下虽然面临着不同的危机,但都处于逐渐复苏的状态。企业把握时机提升自身免疫力,将有机会实现“转危为机”的强势成长。 “大数据报告”显示,在乘用汽车领域,2020年一季度二手车平台等的相关搜索热度持续攀升,回暖迹象明显。在医疗健康领域,互联网医疗平台搜索热度上涨了50%。此外,从搜索数据看,生产制造、房产装修、金融保险、教育辅导等领域回暖迹象也十分显著。 在商业零售行业,随着国内疫情防控稳健,企业主的加盟信心也将逐步恢复。因此,报告认为,中小企业拥抱线上私域流量、拓展线下加盟店可加速营收恢复。以国内某中型连锁零售品牌为例,该品牌3月的门店业绩已恢复至疫情前约80%的水平,同时还切入线上社群营销,并借此机会迅速扩张线下门店布局。不仅如此,目前商场中的高空置率使该品牌享有较多议价权,挑选到黄金铺位的概率也极大增加。 新基建和直播为中小企业提供新动力 针对中小企业面临的燃眉之急,王小鲁从宏观政策角度给出了靶向性的破局之道,他指出,“政策的重点放在专注改善民生,改善企业营商环境,着眼于长期发展,培育企业长期发展的动力和能力。” 当下,“新基建”正成为拉动国内经济发展的新一轮驱动力。朱武祥表示,新基建将会进一步加强中国在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优势。这也意味着中小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和依托的基础设施发生了重大变化。 百度搜索大数据显示,自“新基建”这一概念提出后,其搜索热度便始终处于高位。而百度此前发布的大数据报告也显示,在新基建的带动下,“传感器”“滤波器”“充电桩”“印刷电路板”等与新基建相关的配件产业的搜索热度均呈现上涨趋势。其中,“传感器”搜索热度涨幅最高,上涨119%,充分彰显出其中蕴含的结构性机会。 与新基建一起走俏的还有直播。受疫情影响,传统行业纷纷转战直播间,在直播中寻找新动力。“云看展”“云相声”“云赏花”“云音乐会”“健康直播间”“云游故宫”……多个行业在百度直播找到了新的增长点。 “大数据报告”也显示,品牌的极大丰富导致购物决策难度增加,驱动消费行为趋于社交及娱乐化。自2018年Q4以来,“头部带货网红”等与直播相关内容的搜索热度持续走高,直播正在飞入寻常百姓家,走向更广泛的受众,这也为中小企业的“疫”后发展也提供了非常好的机会。 百度赋能中小企业新商业模式 直播等新业态的出现,也给中小企业的数字化升级指出了更明确的路线和目标:加入大平台的生态闭环,中小企业获得的赋能效应将更为显著。 朱武祥指出,疫情后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从内部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一方面要优化企业的业务活动构成,另一方面要优化与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如此一来,中小企业间将形成更灵活的分工,各自专注于擅长的环节和领域,以此提升效率,并分担风险。他强调,要实现这样的创新离不开数据科技和智能科技的支持。 王小鲁谈到大数据应用,他认为大数据能够直接反应人员流动、物流、线上商业服务、消费变动等准确的实时情况,弥补了传统统计方式的不足,还有大量丰富的信息等待开发。 朱蕾表示,受疫情影响,用户的生活方式、消费习惯,获取信息和服务的方式正在悄然发生重大转变,中小企业的营销场景与营销习惯也开始随之发生新变。精准的用户洞察是首要的。数据显示,对每一个搜索用户的所有点击行为细化分析之后,发现不同用户搜索同一品牌的目标是不一样的,有找知识和资讯,也有找产品和销售渠道。基于丰富的数据能力,百度希望帮助中小企业广告主洞察用户行为背后的意图。 朱蕾介绍,百度工具可以支撑企业营销的全链路转化分析,并且集成了VR、AR等能力。就效果而言,从发生购买前的目标用户捕捉到增加定向曝光,再到通过百家号、智能小程序和托管页促进留资和转化,百度可以帮助企业打通完整的营销闭环,不断沉淀优质用户。正是因此,百度推出的基木鱼平台,至今已有数十万中小企业使用。 报告指出,疫情加速了消费侧的转变,供给侧的企业需要适应变化并寻找机会。这种情况下,企业数字化升级的需求更加迫切,尤其是对中小企业而言,增强线上能力不仅是疫情后提升生存能力的必需,更是抢占先机的必需。以百度为代表的平台生态,正是广大中小企业在疫情后获得创新赋能、实现增长的新方向。(编辑 田冬)
本报记者 曹卫新 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对于全国人大代表、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来说,今年已经是他连续第十八年履职两会。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自2003年开始,张近东连续三届担任全国政协委员,2018年张近东当选全国人大代表。18年来,张近东提交的建议和提案共有80多件,涵盖了关乎国计民生与行业发展的多个领域,包括保障农民工子女教育、升级家电下乡、加快个人信息安全领域法制建设、推动物流产业绿色发展、加速发展数字经济等。今年两会,张近东将提交5项建议,聚焦民生的同时再次关注数字经济发展。 张近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由衷表示:“做人大代表,责任重大,必须为人民群众做实实在在的事。”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发展富民乡村产业,继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有效开发农村市场。同时,2020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 在此基础上,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对于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具有重要意义。正因为此,张近东在今年一份题为《大力发展C2M生产基地助农富农推动乡村振兴》的建议中提出,推进乡村振兴应进一步统筹资源,政府、电商、农户、院校多方联动,推动返乡年轻人成为创富主体,带动形成以共同富裕为目标、以行政村为具体单位、以C2M模式(用户直连制造)为特色、以线上线下融合为主要销售手段的乡村生产基地。 作为在零售行业深耕多年的企业家代表,张近东从行业实践出发。“近些年,苏宁一直不断在电商扶贫领域发力,创新扶贫模式。”张近东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去年,苏宁正式推出“苏宁乡村振兴‘521’计划”,未来十年在乡村地区布局5000个苏宁村、2000个县级苏宁易购中华特色馆、十万家苏宁零售云门店,以产业富农助力乡村振兴。 张近东高度关注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在张近东看来,国民经济的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大势所趋,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仅会加深大众对数字化、高质量发展的认知和体验,更会倒逼中国企业整体加速数字化转型,进而推动中国经济的整体转型与升级。 今年,张近东也再次聚焦数字中国建设。《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此次张近东有关数据共享的建议案,从规范、标准的完善,到科学治理的体系化建设与社会化培训,有望以一套系统化建议进一步推动大数据信息的社会化共享,加快数字经济建设。 “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的‘石油’,智能的产生主要依赖于对数据的积累和分析。而智能化又是未来各行各业发展的竞争力和创新来源。因此数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上海财经大学电子商务研究所执行所长崔丽丽教授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非常支持数据共享。“要实现数据共享还需要一个较为统一的数据治理框架,最好由目前掌握较多数据的各大平台能够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共同研讨制定。”
财联社5月13日讯,工信部发布关于工业大数据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快工业设备互联互通,持续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实现工业设备的全连接。加快推动工业通信协议兼容统一,打破技术壁垒,形成完整贯通的数据链。突破工业数据关键共性技术,加快数据汇聚、建模分析、应用开发、资源调度和监测管理等共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人工智能、区块链和边缘计算等前沿技术的部署和融合。加强工业数据安全产品研发,开展加密传输、访问控制、数据脱敏等安全技术攻关,提升防篡改、防窃取、防泄漏能力。面向重点行业培育一批工业大数据解决方案供应商,培育发展一批面向不同场景的工业APP。 全文如下: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工业大数据发展的指导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大数据产业主管部门): 工业大数据是工业领域产品和服务全生命周期数据的总称,包括工业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运维服务等环节中生成和使用的数据,以及工业互联网平台中的数据等。为贯彻落实国家大数据发展战略,促进工业数字化转型,激发工业数据资源要素潜力,加快工业大数据产业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促进工业数据汇聚共享、深化数据融合创新、提升数据治理能力、加强数据安全管理,着力打造资源富集、应用繁荣、产业进步、治理有序的工业大数据生态体系。 二、加快数据汇聚 (一)推动工业数据全面采集。支持工业企业实施设备数字化改造,升级各类信息系统,推动研发、生产、经营、运维等全流程的数据采集。支持重点企业研制工业数控系统,引导工业设备企业开放数据接口,实现数据全面采集。 (二)加快工业设备互联互通。持续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实现工业设备的全连接。加快推动工业通信协议兼容统一,打破技术壁垒,形成完整贯通的数据链。 (三)推动工业数据高质量汇聚。组织开展工业数据资源调查,引导企业加强数据资源管理,实现数据的可视、可管、可用、可信。整合重点领域统计数据和监测数据,在原材料、装备、消费品、电子信息等行业建设国家级数据库。支持企业建设数据汇聚平台,实现多源异构数据的融合和汇聚。 (四)统筹建设国家工业大数据平台。建设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汇聚工业数据,支撑产业监测分析,赋能企业创新发展,提升行业安全运行水平。建立多级联动的国家工业基础大数据库,研制产业链图谱和供应链地图,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三、推动数据共享 (五)推动工业数据开放共享。支持优势产业上下游企业开放数据,加强合作,共建安全可信的工业数据空间,建立互利共赢的共享机制。引导和规范公共数据资源开放流动,鼓励相关单位通过共享、交换、交易等方式,提高数据资源价值创造的水平。 (六)激发工业数据市场活力。支持开展数据流动关键技术攻关,建设可信的工业数据流通环境。构建工业大数据资产价值评估体系,研究制定公平、开放、透明的数据交易规则,加强市场监管和行业自律,开展数据资产交易试点,培育工业数据市场。 四、深化数据应用 (七)推动工业数据深度应用。加快数据全过程应用,发展数据驱动的制造新模式新业态,引导企业用好各业务环节的数据。 (八)开展工业数据应用示范。组织开展工业大数据应用试点示范,总结推广工业大数据应用方法,制定工业大数据应用水平评估标准,加强对地方和企业应用现状的评估。 (九)提升数据平台支撑作用。发挥工业互联网平台优势,提升平台的数据处理能力。面向中小企业开放数据服务资源,提升企业数据应用能力。加快推动工业知识、技术、经验的软件化,培育发展一批面向不同场景的工业APP。 (十)打造工业数据应用生态。面向重点行业培育一批工业大数据解决方案供应商。鼓励通过开展工业大数据竞赛,助力行业创新应用。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开展线上线下数据应用培训活动。 五、完善数据治理 (十一)开展数据管理能力评估贯标。推广《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GB/T 36073-2018,简称DCMM)国家标准,构建工业大数据管理能力评估体系,引导企业提升数据管理能力。鼓励各级政府在实施贯标、人员培训、效果评估等方面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 (十二)推动标准研制和应用。加强工业大数据标准体系建设,加快数据质量、数据治理和数据安全等关键标准研制,选择条件成熟的行业和地区开展试验验证和试点推广。 (十三)加强工业数据分类分级管理。落实《工业数据分类分级指南(试行)》,实现数据科学管理,推动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工业数据分类分级管理体系。 六、强化数据安全 (十四)构建工业数据安全管理体系。明确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和各级政府监督管理责任,构建工业数据安全责任体系。加强态势感知、测试评估、预警处置等工业大数据安全能力建设,实现闭环管理,全面保障数据安全。 (十五)加强工业数据安全产品研发。开展加密传输、访问控制、数据脱敏等安全技术攻关,提升防篡改、防窃取、防泄漏能力。加快培育安全骨干企业,增强数据安全服务,培育良好安全产业生态。 七、促进产业发展 (十六)突破工业数据关键共性技术。加快数据汇聚、建模分析、应用开发、资源调度和监测管理等共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人工智能、区块链和边缘计算等前沿技术的部署和融合。 (十七)打造工业数据产品和服务体系。推动工业大数据采集、存储、加工、分析和服务等环节相关产品开发,构建大数据基础性、通用性产品体系。培育一批数据资源服务提供商和数据服务龙头企业,发展一批聚焦数据标准制定、测试评估、研究咨询等领域的第三方服务机构。 (十八)着力构建工业数据创新生态。支持产学研合作建设工业大数据创新平台,围绕重大共性需求和行业痛点开展协同创新,加快技术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 八、加强组织保障 (十九)健全工作推进机制。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大数据产业主管部门)要建立工业大数据推进工作机制,统筹推进地方工业大数据发展。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加强政策创新,开展重大问题研究,实施政策评估咨询,助力工业大数据创新应用。 (二十)强化资金人才支持。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推动政策性银行加大精准信贷扶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扶持工业大数据创新创业。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培育既具备大数据技术能力又熟悉行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二十一)促进国际交流合作。围绕政策、技术、标准、人才、企业等方面,推进工业大数据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开展合作交流,不断提升国际化发展水平。
新华社武汉5月13日电 题:“达产税务指数”助力湖北加快复工复产 新华社记者韩洁、侯文坤 武汉“解封”已经一个多月,湖北复工复产的脚步正在加快。湖北省税务部门最新数据显示,3月11日至5月11日,湖北省企业实现销售开具增值税发票339727户,相当于上年全年开票总户数的60.47%、上年同期开票户数的96.2%;开票金额9816.53亿元,相当于上年同期的76.52%。综合判断复工达产指数为82.79。 记者了解到,这个特殊的复工达产指数,是湖北省税务与发改部门联合建立、以增值税发票情况为依托的“达产税务指数”,用于监测企业复工复产复市和经济运行情况。 国家税务总局湖北省税务局副局长胡立升说,“达产税务指数”以3月11日为湖北省企业复工复产首日,分别将监测期所属日开具增值税发票户数与上年全年开票总户数比较、与上年同期比较,将开票金额与上年同期比较,按1:4:5的权重计算市场活跃度、复销面、复销率,每日自动生成“达产税务指数”,以此观察企业复工复产进展变化。 “权威、合理、快速,是我们把增值税发票数据作为监控企业复工达产指数的重要原因。”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处负责人易斐说,“增值税发票数据真实、具体,市场活跃度、复销面和复销率直接体现企业复工复产成效,而且税收大数据自动化程度高,比其他部门提供的经济数据要早10天左右,为疫情期间湖北经济运行‘战时调度’发挥了重要作用。” “没想到税收大数据比我们更了解产业链!”晨鸣汉阳纸业公司财务经理陈文丽告诉记者,公司复产之初,上游原材料纸浆供应跟不上。汉阳区税务局从税收大数据查询到潜江市创伟林纸有限公司生产纸浆,随即与潜江市税务局联系,促成双方企业按市场化原则签了1000吨木浆购销合同。 一子落,全盘活。税收数据“搭桥”,也在跨域帮助越来越多企业疏通产业链的堵点。 武汉格源精细化学有限公司生产和销售女贞醛等化学制品,受疫情影响长时间停工,不少合作企业另找卖主。公司克服困难复产后,销路的难题接踵而来。 千里之外的厦门中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杨毅融却面临相反的困境:3月底接到价值5000万元的订单,但上游原材料供应企业因为疫情尚未开工,公司生产所需原料女贞醛粗品不足,面临停产的危险。 福建厦门市税务部门从税收大数据平台筛选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给中坤生物,武汉格源精细化学有限公司名列榜单,两地税务部门以数据“搭桥”,帮助企业双方签订了4500万元产品采购合同。 记者了解到,目前,湖北省复工达产指数最高的5个行业分别是农、林、牧、渔业(100.2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94.43),租赁和商务服务业(94.0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93.06),卫生和社会工作(92.73)。 “税收是经济的‘晴雨表’,税收经济分析是税收管理的‘眼睛’和经济运行的‘航标’,企业复工复产复市,税收分析要超前、精准导航!”胡立升表示,随着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要充分应用税收大数据,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服务党委政府决策,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贡献税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