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邦基金市场观点月报 一、股市: 1、重大事件: (1)7月30日政治局会议明确将当前重心转向稳增长,随后公布的经济、金融数据进一步证实经济存在下行的压力。8月份,针对经济下行的逆周期政策密集出台。整体来看,本来逆周期调控的政策是通过深化改革的方式优化存量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同时稳增长。 (2)8月27日,国办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提出了20条稳定消费预期,提振消费信心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探索顺应商业变革趋势的新模式,提高农村新兴市场消费水平,鼓励汽车、家电、电子消费品等消费,活跃夜间市场、假日消费等。 (3)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和深度。最典型代表是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和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8月30日,国务院还印发了《中国(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构筑起我国18个自由贸易区新版图。 (4)加快对内改革,尤其是土地制度改革。8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正案,允许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转移,明确征收补偿的基本原则是保障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生计有保障,允许农村村民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 (5)上市公司盈利增速进入负增长区间。截至19年8月31日,共有3678家公司发布中报。根据可比口径,19年Q2整体A股盈利增速6.5%(提出金融两油为-2.05%),较19Q1的9.38%(2.31%)继续下探。 2、投资策略: 贸易摩擦长期性和经济下行压力的主基调已经被市场接受,确定性强的标的成为市场的主流配置。中报发布之后,前期受追捧但是业绩不达预期的标的可能面临较大的调整压力。从配置上看,业绩的确定性仍然是重要标准,公司的盈利能力、盈利质量也极为重要;从行业来看,消费、金融、科技是最看好的方向。 二、债市: 1、基本面: (1)利率方面,8月上旬国常会提出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形成机制后,央行正式宣布新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 8月20日,新版LPR首次报价出炉:新版1年期LPR报价利率为4.25%,较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10bp,较旧版LPR利率下调6bp。8月1日美国降息25个基点。 (2)中国7月CPI上涨2.8%,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 PPI同比下降0.3%,环比下降0.2%,降幅收窄,同比略有下降。中国7月社融数据不及预期, 7月社会融资规模10100亿元,比上年同期少2103亿元;广义货币(M2)和狭义货币(M1)同比分别增加8.1%和3.1%,增速均有所下滑。 (3)上周美国公布2季度GDP增速下修至2%,较1季度的3.1%明显回落,主要受到投资下滑的拖累。上周美国公布8月份密歇根消费者信心指数为89.8,为16年1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预示3季度经济增长依然乏力。 2、资金面: 8月央行公开市场开展7100亿元逆回购操作,6250亿逆回购到期,公开市场净投放850元;期间5320亿MLF到期,开展MLF5500亿。全口径来看,本月央行共计投放1020亿元。 资金价格方面,8月前两周资金面收紧,货币市场利率多数上涨,8月下旬,随着税期影响的逐渐消退,资金面转松,短端资金价格回落。 3、投资策略: 央行工作会议对下半年的定调是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松紧适度,及时预调微调,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GDP增速相匹配。近期8月份猪肉价格大幅上涨,并带动食品价格普涨,预计8月CPI或持平在2.8%的水平,4季度CPI或继续小幅上升,通胀整体平稳,经济偏弱但失速风险可控,因而货币政策并没有大幅宽松的空间,但大幅收紧的概率也不高。 全球经济进入新一轮宽松周期,对国内债券市场影响偏正面。经济增速和通胀预期稳中有降,支撑利率水平整体保持低位,对利率债有利。完善LPR形成机制,有助于引导贷款利率下行、降低实体融资成本,减税降费改善了企业盈利,且银行息差趋于收缩下风险偏好或提高、增加对信用债的配置,整体利好信用债。但受制于经济下行压力,信用债投资仍以高等级为主,下沉资质还需看到更多宽信用政策出台。
央行: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暂不调整 中央国家机关住房资金管理中心微信公众号消息,为坚决贯彻落实“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和房地产市场长效管理机制,在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过程中,确保区域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有效实施,保持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水平基本稳定,维护借贷双方合法权益,现就新发放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自2019年10月8日起,新发放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以最近一个月相应期限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为定价基准加点形成。加点数值应符合全国和当地住房信贷政策要求,体现贷款风险状况,合同期限内固定不变。 二、借款人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时,可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协商约定利率重定价周期。重定价周期最短为1年。利率重定价日,定价基准调整为最近一个月相应期限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利率重定价周期及调整方式应在贷款合同中明确。 三、首套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不得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二套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不得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加60个基点。 四、人民银行省一级分支机构应按照“因城施策”原则,指导各省级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在国家统一的信贷政策基础上,根据当地房地产市场形势变化,确定辖区内首套和二套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加点下限。 五、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根据各省级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确定的加点下限,结合本机构经营情况、客户风险状况和信贷条件等因素,明确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定价规则,合理确定每笔贷款的具体加点数值。 六、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切实做好政策宣传、解释和咨询服务,依法合规保障借款人合同权利和消费者权益,严禁提供个人住房贷款“转按揭”“加按揭”服务,确保相关工作平稳有序进行。 七、2019年10月8日前,已发放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和已签订合同但未发放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仍按原合同约定执行。 八、商业用房购房贷款利率不得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加60个基点。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暂不调整。
新发放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将“换锚” 新华财经北京8月26日电(记者张千千)中国人民银行25日发布消息称,自今年10月8日起,新发放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以最近一个月相应期限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定价基准加点形成。这一变化主要针对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仍按原合同执行。 央行官网发布公告表示,定价基准转换后,全国范围内新发放首套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不得低于相应期限LPR(按8月20日5年期以上LPR计算为4.85%);二套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不得低于相应期限LPR加60个基点(按8月20日5年期以上LPR计算为5.45%),与当前我国个人住房贷款实际最低利率水平基本相当。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暂不调整。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一调整是为了落实好“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和房地产市场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定价基准平稳有序转换,维护借贷双方合法权益。与改革前相比,居民家庭申请个人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基本不受影响。 公告表示,人民银行省一级分支机构应按照“因城施策”原则,在国家统一的信贷政策基础上,根据当地房地产市场形势变化,确定辖区内首套和二套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加点下限。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根据加点下限合理确定每笔贷款的具体加点数值。 据了解,借款人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时,可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协商约定利率重定价周期。重定价周期最短为1年,最长为合同期限。每次利率重新定价时,定价基准调整为最近一个月相应期限的LPR。 该负责人表示,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是贷款利率体系的组成部分,在改革完善LPR形成机制过程中,个人住房贷款定价基准也需从贷款基准利率转换为LPR,以更好地发挥市场作用。
个人房贷利率新政出炉 自10月8日起实施,存量利率仍按原合同执行 定价基准转换后,全国范围内新发放首套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不得低于相应期限LPR,如按8月20日5年期以上LPR计算则为4.85%,与当前我国个人住房贷款实际最低利率水平基本相当 中国人民银行25日公告称,自2019年10月8日起,新发放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以最近一个月相应期限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定价基准加点形成。加点数值应符合全国和当地住房信贷政策要求,体现贷款风险状况,合同期限内固定不变。 公告主要针对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仍按原合同执行。定价基准转换后,全国范围内新发放首套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不得低于相应期限LPR,如按8月20日5年期以上LPR计算则为4.85%;二套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不得低于相应期限LPR加60个基点,如按8月20日5年期以上LPR计算则为5.45%,与当前我国个人住房贷款实际最低利率水平基本相当。同时,按照“因城施策”原则,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将指导各省级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及时确定当地LPR加点下限。与改革前相比,居民家庭申请个人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基本不受影响。 此外,商业用房购房贷款利率不得低于相应期限LPR加60个基点。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暂不调整。 借款人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时,可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协商约定利率重定价周期。重定价周期最短为1年。利率重定价日,定价基准调整为最近一个月相应期限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利率重定价周期及调整方式应在贷款合同中明确。 值得一提的是,在定价基准转换日也就是今年10月8日之前,已经发放和已经签订合同但未发放的贷款仍按原合同执行。
新LPR首秀小幅下调符合市场预期 央行定调房贷利率不会降 新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20日亮相。中国人民银行20日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1年期LPR为4.25%,相较此前1年期LPR的4.31%小幅下降,符合市场预期;5年期以上LPR为4.85%。对于备受关注的房贷利率变化,央行官员在20日国务院政策例行发布会上表示,“房贷的利率不下降”。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揭牌 探索资本自由流入流出和自由兑换 8月20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揭牌,自贸区新片区进入“施工期”。同时,上海市人民政府日前发布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办法》自8月20日起施行。《办法》共计49条,囊括落实金融业对外开放举措,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外投资者依法设立各类金融机构,探索新片区内资本自由流入流出和自由兑换,逐步放开资本项目可兑换等重磅政策。 沪深改革联手亮剑 A股长牛有迹可循 深圳和上海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信号,极大程度提升了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和A股市场的信心。8月20日,深圳本地股继续强势上扬,而上海自贸区概念股也表现不俗。 净利增速回暖 上市银行中报稳中有喜 截至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稿时,披露2019年半年报或业绩快报的A股上市银行已近半数。券商分析人士预计,上市银行二季度营业收入保持同比高增,半年报净利增速稳中回暖。同时,上市银行资产质量保持稳定,存量风险出清加快。 李克强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 更大力度改革开放创新破难前行 促进经济平稳发展和民生改善 8月19日至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黑龙江省委书记张庆伟、省长王文涛陪同下,在牡丹江、哈尔滨考察。李克强说,我们是发展中国家,食品价格上涨对群众特别是低收入家庭会有较大影响,“菜篮子”牵动群众“钱袋子”,要多策并举,保障市场供应、价格平稳、质量安全,增强群众获得感。 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揭牌 重大改革举措优先试点 上海临港地区进入自贸区时间。8月20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正式揭牌。这是对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五年来改革试验取得重大进展的充分肯定,也对上海进一步扩大试点、深化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央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像“修水渠”不能替代货币政策 落实“房住不炒” 房贷利率不下降 新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报价首日,央行副行长刘国强、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亮相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回应与LPR新机制相关的问题。刘国强指出,对于房地产市场,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的要求,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 两融扩容首日 648只新增标的获逾百亿元融资买入 昨日盘前,沪深交易所公布了两融新规实施首日的交易数据,650只新增标的股中有648只获融资买入,融资买入额合计110.87亿元,占这些股票当天成交总额的8.94%。相比之下,融券交易依然清淡,650只新增标的股仅科融环境(维权)遭融券卖出0.3万股。 新LPR首次报价微降 房贷利率不下调 8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改革后的首次报价诞生。新LPR的首次报价水平符合市场预期,市场普遍认为,新的LPR推出后预计短期内贷款实际利率不会有明显变动,利率下行将是缓慢过程。 上海临港新片区揭牌 证券保险业放宽投资限制 昨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正式揭牌。上海市政府同日颁布施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办法》。《办法》全面体现了新片区的改革亮点,例如,允许临港新片区在证券、保险等领域放宽投资限制,探索资本自由流入流出及自由兑换,构建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等。 适度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规模 根据财政部安排,全年新增地方债发行应在9月底前完成。目前,北京、广东、上海等多个地区全年新增地方债额度已使用完毕。在国内外经济大环境依然承压的背景下,第四季度有必要适度增加专项债发行额度。 各区经济数据连连看:解码深圳高质量增长基因 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深圳生产总值12133.9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7.4%,领跑国内一线城市。上半年,深圳的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表现较为出色,增速分别达到17.6%和7.7%。 央行副行长刘国强在昨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 “利率并轨”改革不会使房贷利率下降 上周,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运用市场化改革办法推动实际利率水平明显降低和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在昨日召开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央行副行长刘国强就“利率并轨”改革对房贷利率的影响时表示,房贷利率由基准利率变为参考LPR,参考的基准变了,但利率水平不能下降。 自贸区开放对标国际最强 国际经贸竞合迎“中国方案”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我国“自贸区版图”的扩围、对标“最强”的政策定位,正在生动展示我国对外开放更高层次的包容与自信。笔者认为,自贸区是探索构建开放型经济的先行区,也是对外开放压力测试的试验田,自贸区创新前行的每一小步,可能都是对未来国际贸易规则竞合中“中国方案”的一次丈量。 上海临港新片区五个“自由”打造特殊经济功能区 8月20日上午,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正式揭牌,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也挂牌成立。此前,8月6日,国务院同意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备受关注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同时揭晓。《方案》指出,建立以投资贸易自由化为核心的制度体系。 两融新政首日沪深两市余额重回9000亿元 工行等6只金融股融资净买入超9亿元 8月19日,修订后的《融资融券交易实施细则》正式实施。两融标的股票数量由950只扩大至1600只,此次标的扩容是两融历史上第6次大扩容,同时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两融标的扩容首日,沪深两市两融余额便重回9000亿元台阶,创近半个月新高。